电影讲述了向腾辉(王宝强 饰)倾注心血想把当地无人照料的孩子培养成才,这让生活本没有出路的孩子们看到了一丝通向未来的曙光。然而,随着往日的表演视频被爆出,这些“残忍、血腥”的画面刺激了不明真相的人们的神经。一夜之间,舆论开始发酵。向腾辉的生活、孩子们的前途都陷入到人们以善良为名编织的大网中,让他们难以挣脱,重回泥沼,关于未来,他们的“出路”又将在哪……
观看《八角笼中》的过程中,我数度落泪。
为孩子们的坎坷命运,为大山人民的贫穷闭塞,为向腾辉的无奈处境,为追寻理想的艰难跋涉,为幸福生活的遥不可及。
更为了王宝强的真诚、拙朴,以及坚守。
很多年来,我们一直没在大银幕上,看到如此简单真诚的表达和讲述。
不套路,不煽情,不刻意,不浮夸,只有踏实稳定的讲述节奏,像推土机那样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段讲述,推倒每一处障碍,在现实困境中腾挪周旋,一点点接近自己的目标。
这样质朴的导演方式,可能只有王宝强会选择。
也只有王宝强能拍出如此扎实沉厚的《八角笼中》,平视苦难的真诚坦然,追寻理想的热血励志,还有细致铺排的良苦用心。
六年时间悉心打磨,王宝强终于一雪《大闹天竺》的前耻,而我们终于也有了一部深刻厚重的体育电影。
除了王宝强,很难再找出一个导演会用这样的“笨办法”讲故事。
影片直接从视频热传而身陷争议中开始。
43岁的向腾辉经营着砂石场,一个鱼龙混杂的江湖地带。
他有过格斗冠军的辉煌过去,也经历了从高峰跌落谷底的人生挫败。
细节都没讲出来,王宝强坐在那里,观众便已经看到了背后的这些故事。
他在“树先生”的角色中,已经展现过自己的贴切演技,特别是有关这样的底层人物。
看起来似乎格格不入,可是几秒之后,又显得自然契合。
接下来,则是大泷山的贫瘠山野,和孩子们的放任散漫。
我们都知道,大泷山就是大凉山,孩子们用石头拦路,抢劫过往的汽车,没有父母管束,没有固定居所,甚至不偷抢就没有一顿饱饭。
家在哪里?在陡峭山脊的土坯房中,要花半天时间才能爬上去。那里还有虚弱的姐姐,她过早婚嫁,难产伤了身体,还有导演隐藏起来的悲剧,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山区,女性的命运从来都无法由自己掌控。
影片中的这些,与曾经真实的凉山州,简直如出一辙。
拦路抢劫,重男轻女,放任自流,都是真实发生着的生活场景,至今仍然让很多人心有余悸。
王宝强没有掩饰,也没有夸张,而是如同纪录片一般叙述出来。
向腾辉也不是圣人,他只是个普通的商人,市侩、势利,曾经的格斗理想和对人的怜悯善意,像火星那样被深藏于心。
然后,王宝强开始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加上无数细节,推动着向腾辉的良心发现。
一开始是利益驱动,找来流浪的孩童,完成最初的格斗训练。结果因为金主入狱戛然而止。
可是,他的格斗理想被再次点燃,他的怜悯和善意也被面前的贫苦所激发。
向腾辉决定做点事情,为孩子,也为自己。
片中的王迅问他:我们这样子混下去,还像个人啊?
是啊,生而为人,总该做些与利益无关的事情吧?
于是格斗的事情还得继续,对于这些孩子,“格斗就是唯一的出路”。他也在努力斡旋,希望为孩子们找到合理合法的身份,希望得到更大层面的支持,尽管这一切困难重重。
片名“八角笼中”自然是指拳击格斗的八角笼,同时也是社会现实的“牢笼困局”,处处都有限制,不得不隐忍周旋,力求安稳出场。
向腾辉如此,王宝强也是如此,身为导演的他,也在面对着自己的困局。
导演首秀《大闹天竺》口碑崩塌,被各种嘲讽讥笑。说这个“傻根”自我膨胀,以为导演等同于演戏,结果彻底搞砸;
口碑崩塌,票房滑落,意味着难得再有资方相信你的导演身份,拿着剧本就再难找到投资。
还有被前妻出轨背叛,更被卷走大部分资产,还要靠好友陈思诚接济才有钱交税费。
可是王宝强什么也没说,不诉苦,不解释,默默开启《八角笼中》的筹备,用了六年时间,证明自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为什么会有人这么实诚,而且还是在喜新厌旧的演艺圈?
因为他是傻根,是唯一亲自领取“金扫帚奖”的导演。
他没有变,经历了一大堆背叛、纠纷、低谷、嘲讽,王宝强还是站在那里,默默完成自己的事情。
这份勤勉务实,这份真挚敬业,值得我们心怀感念。
实诚的王宝强让《八角笼中》也显得无比贴切。
比如正宗四川话,仙人板板、假打、光勾子、锤子、巴适,几乎不会有出戏的时刻。
比如细致伏笔,卧床的姐姐成为重要的情感支撑,最后坐在观众席上;还有打水漂的隐喻,最后由片中的苏木亲口说出来。
比如认真对待每个镜头,《八角笼中》非常典型地轻演员重幕后,很多行业大咖都在默默付出,做音乐的王宗贤,担纲摄影的罗攀及团队,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能手,让《八角笼中》有了超越均值的厚重质感。
于是很多画面都堪称经典,比如向腾辉和孩子们站在卵石堆上,月光在物体上映出了银白色冷光,王宝强和孩子们相对站立,仿佛都在等待着命运的回答。在那个重要的选择时刻,生出了某种神圣感。
而正是这份朴实沉稳的讲述,让我们感受到故事本身的质感,也感受着影片不断传来的现实力量。因为任何套路也代替不了真诚,而任何花招在实诚面前也显得虚弱空洞。
和片中的孩子们一样,王宝强自己也亲身经历过全力追梦的拼搏阶段。6岁开始习武,8岁成为少林寺弟子,13岁只身北漂,开始自己的群演生涯。
身无分文,没有退路,只有在北京咬牙硬撑。直到被导演李杨相中,参演《盲井》,从此有了正式作品。
他非常理解追梦路上的坎坷艰辛,懂得光芒和成就背后的痛苦辛酸。
这也是他选择“恩波格斗故事”的重要原因。因为他明白这些投身格斗的孩子,以及背后的组织者,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苦衷,有值得书写的故事。
事实和王宝强预想的一致,这是一个类似于《我不是药神》的困局。
如果没有人关注,孩子们就会在底层贫苦中自由生长,偷窃拦路都还是起步,违法犯罪、身陷囹圄是大概率的下场。
投身格斗,打出成绩,是他们寥寥可数的出路之一。
可是这又触及到更多的规则约束和社会道德,向腾辉不得不直面这些冲突。
也正是这些冲突困境,让追寻理想的过程更为热血澎湃。
因为一帆风顺不成为故事,真正的理想主义,是在认清了现实真相后,依然保持热爱。
向腾辉决定放手一搏,为了孩子们的唯一出路,为了他自己的格斗梦想。
向腾辉在片中真正出手过两次,一次对欺骗他服下禁药的教练;一次对冷漠无情的商人。
他也哭了两次,一次面对母亲,痴呆失忆的母亲认不出儿子,却心心念念要变卖家产支持他的梦想。
还有一次面对孩子,懊悔于将他们转手给唯利是图的俱乐部,结果害得苏木断骨,马虎再次走上拦路抢劫的歧途。
辗转回旋,他终要对孩子们负起责任来,因为是他带领他们走上格斗之路,孩子们都把他当作干爹,再生父亲。
还有两句让人破防的台词促使了向腾辉的转折。
肖央饰演的无良商人对向腾辉轻笑道:大泷山的娃儿,你管得他们咋个办?
利欲熏心,冷漠无情,唯利是图,根本不管他人死活。
王迅则提醒他:你不想有一天,你再隔着这层玻璃(监狱)看那些娃娃嘛?
向腾辉不能,他还有一个人最起码的良知。
于是他带着孩子们喊出口号:生如野草,不屈不挠;中华格斗,威震四方。
那段场景像极了《摔跤吧爸爸》里面的训练段落,也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什么叫作体育精神,那就是心神合一,专注精进,只问前路,不管成败。
这份热血慷慨,又何尝不是王宝强的亲身写照?
他不甘心《大闹天竺》的失败口碑,拿着金扫帚时,感觉自己辜负了信任他的观众。
于是坚持要将“恩波格斗”的故事改编出来,而这个事件涉及到各个方面,他都需要去沟通。除此之外,还要亲自投身到凉山州,去切身体会那里的生活,大山中人们的贫困苦难,以及孩子们真实的内心诉求。
王宝强独自做完了这一切,然后发现自己没有钱完成这部电影。
当他花掉了自己全部的钱,结果拍摄工作还没有完成。
陈思诚二话不说,直接转账保障他的后续拍摄。
自助者,天助之。王宝强的实诚换来了真心的情谊。不仅有好兄弟陈思诚鼎力相助,当年与他合作的刘若英、刘德华也现身演唱主题曲,更有肖央、李晨、王迅、刘桦、王大治、赵亮等大批圈内好友的友情参演。
影片的最后一幕,苏木终于站上了格斗冠军的拳台,挑战卫冕金腰带的巴西拳王。
这一场戏,很容易拍成洒狗血的套路结尾,在《霍元甲》《叶问》等等前作中,类似的结局屡见不鲜。
但是王宝强没有选择取巧的方式。
他将画面处理成《愤怒的公牛》那样的黑白色与颗粒感。慢速黑白画面与彩色记忆场景交错切换,追梦路上的点点滴滴,成为支撑苏木反败为胜的关键。
苏木不仅是为自己而战,为看台上的姐姐,为铁窗里的马虎,为暗影中的向腾辉,也为每一个梦想着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舞台的孩子。
他和向腾辉一样,和王宝强一样没有退路,他们都见识过阴影,都体验过挫败,都经历过曲折起伏的人生走向,当理想就在触手可及的前方,他必须不顾一切,全力搏击,才能不辜负自己夸下的海口,才能真正对得起信任和关爱自己的人。
苏木成功的时候,向腾辉点燃雪茄,转身从赛场的一角走入阴影。那一刻的他深藏功与名,竟然有了《教父》一般的深沉与肃穆。
扎实讲述,热血展现,最终堆积起《八角笼中》的沉厚与深刻。
人性的复杂已在前文书写,逐利的商人也会心生怜悯,伪善的校长更懂得随时变脸。
还有更核心的命题,那就是公众舆论究竟是客观记录,还是随意的道德批判?
突然爆发的网络舆情,将向腾辉推到漩涡中心。国家政策、社会民意和现实真相,究竟该如何权衡?
而当事者孩子们的真实诉求,又是否有人真的关切和理解?
向腾辉在电视节目上的暴走和倾诉,与马虎表演的双簧,正是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向腾辉在镜头前的诉说话糙理不糙,所有人都站在道德层面指手画脚,都搬出规则条款来絮絮叨叨,可是有谁考虑过孩子们的出路?有谁真心想保证他们的生存,满足他们最基本的诉求?
在这之前,出现了全片唯一一个写意镜头。那就是大街上出现的变脸和喷火表演。
脸谱映照在向腾辉脸上,也喻示着这个男人内心的复杂变化。
纸上谈兵何其容易,真正要在社会上做成一件事情,我们是不是真的要在八角笼中游走?是不是真的要准备好各式各样的脸谱,随时准备变脸?
这是电影对每位观众发出的拷问。
还是到影片结尾,所有的人凝望着苏木,等待着一个预期中的胜利。
这时,却出乎意料地响起了莫西子诗的吟唱。莫西子诗同样来自大凉山,以音乐而非格斗走出了大山,音乐与画面搭配,引发了更深远的思索。
回归人性,回归山野,也许是解决如此困境的道路之一。
荒野群山、天地日月,都在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有时,何必纠结和顾虑那么多的东西?
就像向腾辉,就像王凤,就像苏木,我们只需要忠于内心,抱持最纯挚的信念、道德和热忱,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便能像王宝强那样,最终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钦佩。
这部电影改编于真实事件,并且恩波格斗经过这些风波后,正式被官方接纳,甚至从恩波格斗学校里招收学员参军,恩波格斗还有许多坚持下来的在国际赛事崭露头角……
(7.10电影上映了,补充点过去不能说的,从恩波走出来的民兵,打印部队,雪獒抗击打队,各位有兴趣的话自己搜索了解下) 而这些人故意恶意给1星的,到底是非要把八角笼中拉下马,他们才满意吗?? 感觉他们不是为了看电影演什么,只是为了喷而喷?? 不要拿摔跤吧爸爸来做对比!#强烈推荐#电影《八角笼中》,不管王宝强这部电影拍的好与賴,请各位朋友们不但自己要去看,也要想办法推荐更多的人去看,去了解这部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 恩波格斗一家慈善公益格斗训练学校,带着一群大凉山穷苦孩子们训练格斗术发生的一系列事,曾经被质疑过,但在中国武术格斗俱乐部,一直是顶尖的存在…现在国际赛事中的中国冠军有许多都是恩波出来的。 本人当年跟王宝强一起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等过拍戏工作,睡过树杈上, 也睡过路边的下水管道里,为了省钱,一天两块钱吃馒头,喝水就在旁边的公共厕所用捡到的矿泉水瓶接水喝。我因为跟他短暂的相处过一段时间,我们一样都是农村出身,我很明白王宝强一步步的努力有多艰难,这部片子如果超过6分就算赢了,如果7分以上就是非常棒了。 本来我自己是准备给3星半的,按照导演功底来说,宝强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而剧本里表现出来的(成才与许三多式的冲突很明显),所以看起来不那么顺溜,但是对于一个新晋导演来说,努力的学习和控场,已经算及格了……电影的内涵不是纪录片,电影的内涵在于讲故事的时候,让你不时回忆起来咂摸着滋味,也半知半解的听懂看懂了,电影通过艺术加工表达出来的故事内涵。电影里的某个片段、角色的某个眼神、甚至某句对白、某段音乐在你脑海里烙印下,那如同冬日雪地里泥泞的车辙,那这部电影对于你买票进电影院来说就值得三星半了……总比最近那些所谓的欧美大片,故事都讲不明白,全靠华丽的特写、特技堆砌强太多了吧。 因为这么多恶意踩评,我就给了5颗星……这部电影真正的评分(不加感情因素应该在6.8左右)如果真的超了7颗星,那就是大获全胜。宝强的人缘虽好,但做事方式虽然被有些人诟病,这种恰好的小聪明,却是来自农村的求生之道之一……电影里表现出来小聪明恰恰就是这个时代,电影里不敢真实面对的真实人生。 我比起他,我小宝强两岁,也是农村里出来的,我没有坚持自己的电影梦,我经常吹嘘是因为我长的比他帅,导致如果当演员戏路太窄。后来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走到了电影殿堂的巅峰,我才发现还是自己不够执着不够努力的去热爱……我当年从北影门口回老家自学高中参加成人高考,又回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工作,然后骑摩托去环游中国(以为骑摩托车旅行就能变英雄),回来后依旧住的北影制片厂哪里的地下室,我还继续偷偷没事往北影大学里跑,还捡了一堆正版的电影DVD……后来跟着公益组织骑摩托环游中国做慈善公益,遇到了来自台湾省的祖籍山东青岛身高181的大个子姑娘,为了祖国的统一事业我就义无反顾的奉献了自己,我告诉老婆如果等家庭负担不重的话,我还会继续追电影梦…… 但是我想想,要照顾两个孩子,还有年迈的农村父母,我还是踏踏实实当个上班族吧……
我不奢求王宝强能看到我一直努力,在帮他推这部电影,只是单纯的觉得他经历的那些事,他很认真了,他就不能输,加油!!! ———————————————————————————————————————— 6.27更新:好家伙!王宝强你人还怪好嘞! 整个娱乐圈出动都来给王宝强捧场了,甚至跨行业跨界的都来了,连莫言老爷子也进场支持了,我这微不足道的支持看起来有点那么多余了……我还改回四颗星吧
想必不少人都在抖音上刷到过下面这个片段。
电影拍摄中,导演将孩子手里的馒头掰去一半,因为接下来的戏里只需要半个馒头。
另一个孩子眼看到嘴的馒头要飞了,不用导演动手,一口咬掉一半,说“我自己吃掉。”
在监视器后的王宝强,看到这一幕泪流满面。
以上幕后花絮出自于宝强最新执导的电影《八角笼中》,影片上映后开分7.6。
六年前,他因《大闹天竺》问鼎金扫帚奖,成为和《逐梦演艺圈》毕志飞齐名的烂片导演。
六年后,他秉承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携新作再登场。
不过这次,王宝强跳出喜剧舒适区,向现实主义题材进发,将一则真实事件改编成了电影。
不少看过点映场的观众将《八角笼中》评价为“王宝强翻身之作”,甚至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王宝强的导演水平。
和曾经的《大闹天竺》一对比,这种评价让还未走进影院的观众对电影的兴趣更大了。
我就是被评价吸引的其中一位观众,今天趁热打铁,和大家聊聊看完的感受。
片片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涉及到轻微剧透,介意的朋友们可以等看完电影,再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王宝强在电影中饰演的向腾辉曾经是个格斗选手,现在在好哥儿们王凤的沙石场工作。
为了解决沙石场发不出工资的问题,腾辉被迫和卖假保健品的无良商家合作。
合作模式就是腾辉找几个孩子假装格斗俱乐部成员,给保健品代言。
几个在山上劫道为生的孤儿因此被选中,岂料商家突然入狱,孩子们成了烫手山芋。
这些孩子都是孤儿,除了劫道,没有其他生存技能。
就算把孩子送回去他们也只能重操旧业,于是腾辉决定教孩子们格斗。
几年过去,腾辉的俱乐部蒸蒸日上,以马虎和苏木为代表的孩子们也在格斗界初显锋芒。
很多生活有困难的家庭也纷纷让孩子跟着腾辉学格斗。
没想到,孩子们小时候在酒吧打表演赛的视频却被传到了网上。
媒体和群众纷纷谴责腾辉虐待儿童,把孩子当工具,为自己牟利。
舆论迅速发酵,腾辉一时间被千夫所指,陷入舆论的漩涡……
电影虽然涉及格斗,但着重表现的不是格斗,而是事件。
本片的故事源自大凉山“格斗孤儿”事件。
王宝强这个角色的原型就是培养大凉山孤儿学习格斗的恩波。
2017年,某媒体发布了一个视频,视频中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正在笼子里格斗。
视频一经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训练孩子格斗的恩波教练也成了众矢之的,引来各家媒体纷纷上门采访。
一夜之间,以前无人问津的孤儿们,成了全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
舆论的关注重点不是孩子们为什么在这里学习格斗,而是格斗过于暴力血腥,孩子们绝对是赚钱工具。
许多人都认为孩子们去学校上学,靠知识走出大山才符合常理。
然而这些孩子之中,有人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有人母亲吸毒,交不起学费从小辍学。
恩波最先在阿坝州和政府一起组建的散打队,包吃住不收学费还教文化课,因此成了这些孩子最好的去处。
俱乐部的教练在采访中透露,视频中的孩子打的是表演赛,都是套好的招数没有危险。
并且表演赛没有收入,恩波格斗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自己的生意、赞助以及成年选手的比赛奖金。
舆论发酵之后,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
在政府的干预下,学习格斗的孩子被强行带回。
大凉山的孩子重新回到贫困的环境中,只能靠自己再次寻找走出大山的机会。
其实原型事件中还有很多细节,比电影中更加残酷。
(恩波俱乐部的孩子被强制按手印带走)
从电影的表达方式和情节设置上,能够看出王宝强想要通过这个故事,触碰一些现实问题。
包括故事本身涉及的孤儿成长问题、教育问题、媒体的社会舆论引导;
也包括强迫选手吃违禁药、俱乐部不良竞争等格斗界的行业黑幕;
甚至包括对格斗比赛理事、私立学校校长、CJ俱乐部老板等自诩为社会上层人士的讽刺与抨击。
可从电影呈现效果看,想法很好,但不够完善。
在有限的电影时长中,加入过多的元素,不仅每个内容得不到充分表达,还会分散焦点。
元素堆砌过多,导致主线故事的表达力度被削弱,给观众一种浅尝辄止的感觉。
随着点映场次观众人数不断增多,弊端显露无疑,不同于“翻身之作”的评价也出现了。
还有不少观众从《八角笼中》窥见了《我不是药神》和《摔跤吧爸爸》的影子。
《八角笼中》借鉴了两部电影中的一些转场镜头和拍摄手法。
比如向腾辉去机场接机的飞机转场镜头,和《药神》中程勇去印度买药的飞机转场如出一辙。
向腾辉训练孩子们的画面,也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摔爸》。
向腾辉去CJ俱乐部要合同,被一群人按倒在地,和程勇在小巷子里被警察按倒的动作、情绪一比,堪称复刻。
不过这种借鉴无可厚非,重点在向腾辉和程勇两个人物的对比上。
有些观点认为向腾辉这个人物过于扁平化,前后矛盾不够明显。
两个角色的成长线看似相同,实则有很大区别。
先说程勇,人物的起始人设是一个卖保健品的小贩。
他为了给父亲做手术才冒险卖药,赚钱是唯一的目的,人物这一阶段的心态和情感也相对简单。
直到真正接触白血病群体,又经历好友去世,程勇的心境逐渐发生了重大转变。
前期是为了赚钱才帮忙买药,后期就算赔钱也要继续帮病人买药,这一转变使人物前后对比更鲜明。
并且人物心境发生转折也有吕受益去世这个情节做标志,给了观众明确的提示。
从故事开始到结尾,观众可以看到程勇这个人物一直处于变化和成长中。
向腾辉虽然一开始找那些孩子也是为了帮沙石场赚钱,但他的转变来的非常之快。
无良商家入狱,向腾辉送孩子们回家,看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决定教孩子们格斗。
人物被外部环境促成的对孩子们的情感转变,在此时已经定型。
之后向腾辉最明显的转变一直围绕着自身对于格斗的态度。
从不碰格斗到教孩子打表演赛,再到搞正规俱乐部参加比赛。
主角的转变虽然也有孩子们的外部原因,但大部分是因向腾辉自身的心理因素达成的。
而程勇的转变全程都是外部环境和人物内部心理共同催化的结果。
向腾辉始终站在“善”的立场,没有呈现人物多面性,使得形象单一。
不过从原型人物来看,其实也能理解。
原型人物因为舆论备受争议,争议的原因就是恩波让孩子学习格斗的最初目的。
如果导演前期将人物的缺点放大,很有可能圆不回来,不如遵循原型人物形象一善到底。
电影是一种艺术,不可能完全按照原型故事进行一比一复刻。
原型故事中的很多发人深省的细节在电影中无法呈现。
可选择的表现角度能够很大程度影响主题的呈现深度。
原型事件的中心人物是恩波教练,王宝强在剧本中也选择将向腾辉作为主角。
我们刚刚讨论过,这个人物前后期对立点不够明显导致人物不够丰满。
如果换个人物作为主角,或许能够更好的展现故事、呈现主题。
比如电影中的另外两个主要角色:苏木和马虎。
(少年苏木和马虎)
这两个人物的成长线相比于向腾辉来说更加明晰,前后的冲突性也更强。
尤其是马虎这个人物,从食不果腹靠劫道为生,到住进了能够遮风挡雨的屋子,过上了一日三餐的生活。
突然变好的生活令他惶恐不安,一直怀疑向腾辉在骗自己。
在之后的相处和训练中,他逐渐转变了的心态,甚至还出国比赛。
结果却因为表演赛视频风波,合同被转出,他再次尝到被人“抛弃”的滋味,最后重操旧业。
他的经历从侧面说明,在整个事件中受到最大影响的是那些孤儿。
(成年马虎)
其实电影中少年马虎的扮演者就叫做马虎。
他是北京一家少年棒球专业学校的学生。
这所学校集齐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少年,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
这些少年有些是孤儿,有些是留守儿童,有些来自单亲家庭。
导演许慧晶关注到这个群体,将这些少年在棒球学校的经历拍成了纪录片电影《棒!少年》。
镜头对准了以马虎为代表的少年们,将他们的经历、成长和性格逐一展现。
观众们的情绪跟着电影中每个孩子的命运不断起伏,直到电影结束后仍然在关注这些孩子的现状。
个人认为,如果《八角笼中》将故事的主角换成孩子们或许对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利。
当然这是我站在观众角度,依照现在呈现的内容,开的一个脑洞,也并非完全否定导演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考量。
从演技、选角和题材上来说,这部电影称得上诚意十足。
王宝强在电影中叼着雪茄去酒吧的出场画面,有些唐仁的影子。
而宝强大多数时候的演技都算得上可圈可点,甚至被观众一度评价为继树先生之后最好的表演。
成年苏木和马虎,由史彭元和陈永胜分别出演,两个性格迥异的角色也被刻画得十分鲜活。
开头提过的吃馒头的那群小演员,其实并非专业演员,而是一群真正来自于大山深处的孩子。
结合王宝强个人的经历,他对这群孩子以及影片中的孤儿们的生活更能感同身受。
虽然这是王宝强第二次做导演,也能看得出很多不足之处。
但《八角笼中》也能算得上是一部及格的作品。
选择现实主义题材,选择表现这个极具争议性的事件,是他作为导演的一次勇敢尝试。
如果大家对演员和题材感兴趣,可以去电影院看看。
最后,朋友们别忘记点赞,关注!
看过电影的小伙伴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梅子
王宝强可能选错主角了…
《八角笼中》。8分。
七七编剧,王宝强参与编剧、自导自演,陈永胜、史彭元主演作品。
值得点赞和鼓励!
观看全片的过程中,我流了至少三次眼泪,都源于片中角色无力反抗的委屈,在丛林社会,大家都感同身受。所以我其实不认为这是一部体育题材的影片,而反而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作品。也因此,我看到了王宝强的真诚,而不是野心。
诚然,每一个电影人,都渴望票房大卖,口碑爆棚,影片拿奖。但希望是一回事,出手是另一回事。没有人可以保证影片一定会成功。如陈思诚的精致和投机,王宝强的诚恳更值得敬佩,故事原创,场景真实,表演质朴,尺度真诚。
很多朋友都拿《八角笼中》与《我不是药神》相比较,是的,我在《八角笼中》也多次看到《我不是药神》的影子,宝强的角色又何尝不是徐峥的另一个版本,而陈永胜饰演的马虎,很容易看到药神里章宇饰演的黄毛的影子,眼神里的那种凶,那种没有心机非常原始的凶,和黄毛一样。
不要说莫言先生、周星驰先生看了掉眼泪,他俩都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灯塔,《八角笼中》在他们眼里可能只是中学生习作,但情感真挚,电影语言朴素无华,自然能打动他们。
这些年,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奇缺,王宝强这样的电影人,自然值得我们珍惜!
只想对宝强说两个字:牛逼!本以为他想搞成长和励志,中国版的《洛奇》或者《奎迪》,原来竟然想再搞一个《药神》。宝强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路,因为他几乎是在拍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宝强最珍贵的东西,演出票房再高的喜剧都是别人的东西,只有他人生的喜剧属于自己,因为无数大凉山和河北农村打出来的石头水漂漂起来再多次,最终是沉入河底,只有他这块石头一水漂打到了彼岸。这种能穿透时代,让全社会共情的人生几乎绝无仅有。如果宝强不去拍这个,实在遗憾。所以如果以励志来定义《八角笼中》实在有些浪费了。
宝强宣布拍摄第二部导演作品时,我并未多在意,格斗孤儿的新闻当年也看到过,并不觉得是多好的改编素材。不太理解,也未看好过他当导演的执念。 后期电影节放映口碑发酵,我也才思忖“王宝强回归现实题材”宣传语的真诚分量。看过《消失的她》走出影院,工业文本和满满的商业算计让我身心不适,第一感觉就是我太想看部真正的现实题材洗洗眼了。(我无意拉踩,说的是真实的个人感受。) 但真正看到《八角笼中》,还是和我想得不太一样。 影片中第一次让我动容,是向腾辉抓着马虎和苏木回家,看到他们破烂的家,病卧在床的姐姐,被满眼贫困震惊,更说不出口要钱。反扯谎说两人在他沙场打工,给留下工钱。真实的困苦场景,现实无奈,冷静倔强的女孩子,与向腾辉悲悯的眼神,就让人湿了眼眶。而向走到山坡上回看两个少年的目光坚决,风尘仆仆衣装叉着腰的宝强,就让我感觉真的太帅了,好有魅力好高大。 第二次动容,是在向腾辉回老家看母亲,而道出尘封往事,向母求着领导给向机会。一个母亲对儿子命运的关切,世事无情,向听着母亲喃喃算账滑落的眼泪。再一次击中心底柔软。 这两次动容,是电影给的,也是现实的影子给的。全在于现实题材的力量。我原以为这部影片是由新闻事件前后延展,讲现实事件,也呈现综合格斗运动的发展。但我想错了。 影片第一次转折处理的生硬草率,是俱乐部的格斗表演在省城首演,来人砸场子,也不铺陈原因,就是质问,打起来,一场港片式的动作戏调度:向腾辉面对冲过来的打手,干脆利落一拳一个(可能是宝强要过动作戏的瘾)。接着又是死党冲出来舍身解围的见惯剧情。这个转折是必要的,但处理得不好。 剧情最大的冲突点“格斗孤儿”事件的爆发,对一场新闻事件的刻画,影片没能更写实的力道,而采取了些记者围堵,网络泄愤跟贴,伪当事人落井下石等等比较常见的略潦草的手法。可能也只是不符合我期待。但之后的影片的确是走向了我未料想到的方向。 当一场故意决绝不欢而散的晚餐成了告别。谁 能预测两位少年之后的命运呢。当蒙面持刀抢劫的歹徒落荒而逃,追过月色里那片麦田,惊呆的向腾辉一如惊呆的我,“一个人重操旧业很惊讶吗?”,泪滑落的少年,怎么让人恨不起来,眼中有哀痛,无法怒其不争。而再见到苏木,昨日的希望新星废了,像丧家犬被人打断腿,无力再与命运挣扎。史彭元的哭戏太厉害了,这个孩子仿佛真的一尘不染。影片到这里的悲剧走向,让我始料未及,而其实影片也已经开始远离了真实原型事件,而更单纯地靠近电影创作。宝强开车去讨合同一段,噙着泪目光射火,很有感染力。他奉献了很多如此精彩的眼神戏。 上访谈节目。向腾辉和马虎的隔空对簿,马虎的怨恨、“忘恩负义”,两人的反目与互相攻讦,反类型耐得品咂的意味,一度让我惊喜。(当然随着剧情发展揭晓这不过是演戏“炒作”。大概人物与剧情本该如此,没得遗憾。) 早先,我以为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会是MMA 推广的体育电影。完全是想错了。影片的压轴戏,一场真正八角笼中的综合格斗对决。也距离这项运动的真实面貌远矣(甚至运动名字都用了化名FMA)。而这也是一部电影纯粹的造梦段落。黑白画面,格斗少年绝地反击,亲手捧起了自己的梦想,鲜血与眼泪横流。见证一切的向腾辉则转身离去欢呼的现场。谁又没同苏木一起落下眼泪呢。这个氛围是电影给予的。一场写意的与命运抗争胜利的画面吧。 影片在莫西子诗《在星空望自己》响起时而止,这首歌真的很好听很契合。一定程度弥补了影片配乐的相对缺位。在歌声中停留座位看完片尾的观众也是我见过最多的。诚然,影片问题很多,有佳章但整体节奏不是很流畅,一些情节在用力渲染情绪却不能感染到人。但这部影片还是让我看到电影该有的复杂创作,倾注感情的镜头表达,纯粹真实的人性光芒,感人振奋的抗争,悲怆,与造梦感。宝强,你真的很酷。
根据真实的凉山格斗孤儿事件改编!
一个敢去领金扫帚奖的男人,我不信他的第二部作品会是烂片
不知道为啥,就是莫名有点想看。我好像也没太关注王宝强,但就是希望他能打个翻身仗(导演方面)
恩波格斗吗?先小小的期待一下。
现在应该不至于再像大闹天竺那样了吧。
好想看,感觉宝强能拍好
海报就感觉很有意思
佳作不抱希望,看到进步就行。谨慎期待,宝强加油。
我艹这海报一看就是黄海,希望宝强能有进步吧,题材很喜欢
故事真的好看,只要不瞎拍我觉得都不会太。。。难看
感觉是取材于恩波的故事?正好让更多人了解综合格斗这项运动,这要是请宋亚东来客串或者演本人多好
题材很吸引人,相信王宝强能拍好
不要拿摔跤吧爸爸来做对比!#强烈推荐#电影《八角笼中》不管王宝强这部电影拍的好与賴,请各位朋友们不但自己要去看,也要想办法推荐更多的人去看,去了解这部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 恩波格斗一家慈善公益的格斗训练学校,带着一群大凉山穷苦孩子们训练格斗术后故事,曾经被质疑过,但在中国武术格斗俱乐部,一直是顶尖的存在…
体育励志片?是逆袭还是骗局?
宝宝,《盲井》、《天下无贼》、《士兵突击》、《天注定》、《树先生》、《泰囧》、《唐人街探案》,在我心里,你是中国这一批最好的中生代男演员,期待你的新作,相信你的惊喜。
2022年拍摄
之前略微了解过,这个题材蛮适合宝强,希望会是一次返璞归真的尝试
就题材比大闹天竺好多了,希望把这个事件拍完整点
狠狠期待了!還是對王寶強很抱有希望的。
看编剧,预计只是一部俗套的体育励志片。浪费好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