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施佩特的长片处女作《时日》在当年鹿特丹电影节上获最佳影片老虎奖,影片用柏林学派独有的寡淡情节来刻画一名反叛少女的飘忽情事。片名和海报让我联想到蔡明亮(日子和西瓜),看来是有道理的,两位导演都擅长用反复出现的日常行为(骑单车、抽烟、喝酒、性爱、跳舞)消解掉戏剧化情节,使时间不断延展,缓慢地推进叙事。施佩特不急于用故事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相反,却用寡言少语的角色和轻佻幽默的动作来填充场景(女主角点燃男友的公寓、日本男孩骑单车在路上漫游),透过这些出乎意料的场景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情绪。
由此,整部影片的叙事由这些充满氛围感的画面连结而成,两人骑车穿越隧道、望着划过夜空的飞机等等,给人留下暧昧的印象。这部影片比索菲亚·科波拉的《迷失东京》要早两年出现,片中女主角与日本男孩之间的情感段落意外地酷似斯嘉丽·约翰逊和比尔·默瑞的互动关系。不论是东京,还是柏林,人物的孤独漂泊感都隐约可见,而两人之间的暧昧感更是从彼此沉默的对视,或者语言不通的交流里散发出来。最突出的一幕莫过于男孩子说着一口日语,女孩完全听不懂,却觉得他的语言很美丽。
女主角像一头受过伤害而无法驯服的野兽,躁动不安的个性与其男友的刻板节律表现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着两人关系处于极其不稳定的状态。她奔放自由,却在爱情里犹疑不决,乃至于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她和日本男孩之间的关系更飘忽,既像是调情,又像是消磨时间,为的只是暂时远离枯燥的男友而找到新乐趣。
在施佩特前三部作品里,无一例外均以当代德国女性为主角,这些女性身上都有着令人不安的缺点。对此导演却鲜于抱着批判的态度,反而用自信眼光的去表现种种女性的当代困境,从而引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就这部处女作而言,女主角对生活和感情的无根状态相信是不少德国年轻人的缩影,20岁出头的她毫无人生目标,只会在无尽的时日里放纵挥霍,无意中伤害了别人也给自己留下伤痕。不过,这部处女作的社会性并不突出,更像在重新审视女性自身,以及面对孤独寂寞时的感情排遣方式,而之后的两部作品《麦当娜》《女儿们》触及更复杂棘手的社会现象。
导演的另一种风格标签在于用跨文化和语言的人物作为象征符号,探讨人际沟通交流、种族、移民等复杂的话题。就这部作品而言,导演似乎在利用语言障碍制造静默的氛围,德国女孩听不懂日本男孩的话语,只感到他的语言很美丽,暗示两人只能在外表上吸引,却无法深入彼此内心,自然无法结合获得爱情。
一个一女两男的普通情感故事,导演没有用“剧情冲突”来“刺激”观众,而是通过平行空间里人物的日常情绪状态来叙事。这样的影片对观众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观看过程需要耐性和“沉思的专注力”。观众一旦停留在了沉思之中,就能获得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在情感关系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自身的想法和态度才是关系的决定因素,这就是导演在这部作品里的叙事逻辑,所以把一切决定权归还到每个人手里。通过对Lynn、David和Koji三个人的活动空间和轨迹的描述,构建起三个年轻人的日常,确立对人物状态和关系理解的通道。Lynn每天骑着自行车主要在住所,工作的餐厅厨房两点一线。David除了回家睡觉全身心在游泳馆训练。而Koji也是骑车在住所,语言课教室和Lynn工作的餐厅间往复。
三个人在三个平行的空间里,都展现出了各自的状态,性格和对生活的期许,也交织出人物间的关系。近2个小时的电影时长,低感光和蓝、黄的色调营造出的氛围,与人物情绪互相烘托,并进诉说,一股性感暧昧的能量涌动其中。演员不带妆的本色出演,面部皮肤上裸露着斑点、毛孔,背着自行车上下楼时粗重的喘气声和汗流浃背,都是真实的质感和肌理,生出人物自然的内在性和精神性。Lynn脱光衣服跳进泳池与David调情,和Koji一起喝酒,互动暧昧。Koji忍着寂寞对着手机里的视频打飞机。最后,他把喝醉的Lynn驮回家,放上一张唱片,身体随音乐扭动,迷人又性感。 在这样不诉说不表达的日常生活里,人的“精神性”也是能被感知的。观众看见了Lynn的情感状态,她内心的渴望。跟侄女的耐心、有爱的互动透露出她对家庭生活的眷恋和向往,但她在David那没有归属感,所以尽管嫂子排斥她的动作频现,哥哥也向她发出最后通碟,她就是赖着不走。
她不在David的人生计划里,不会跟她结婚,也不会让她干扰他的训练计划,平日里的陪伴更是妄想,她只是他的一个“水杯”,渴了拿起它,喝完扔一旁;进出他家,他连眼皮都懒得抬,挤上床被子也分不到一角,对这样的态度和关系,她非常不满,立马起身穿好衣服走人,还用打火机点燃了他房间里的纸箱子。她懒得接他电话。不诉说不表达,看似消极倦怠,其实是在沉思。她躺浴缸里发呆,突然起身,翻开密码锁的解锁说明书,成功解锁,拿到了冰箱里的食物。撞破嫂子的出轨秘密后,没有告诉哥哥,而是在婚礼上跟嫂子开天窗说亮话,让她跟她结成“联盟”。她率性叛逆、特立独行。想吃西瓜,就直接问摊主要,直接砸着吃;没钱买参加婚礼的鞋子就想办法逃单;嫂子频繁下逐客令,不仅叫警察,还把她的物品都摆到了屋外,可她就是不搬,还主动交房租;父亲说了几句不喜欢David的话,她一言不合起身离场;Koji要她跟David分手,也是一开口拒绝,冷静下来,还是听从了自己的内心慢慢向他靠近…… Koji一个人在异乡的生活孤独又寂寞。是他先注意到的Lynn,那次她在Koji跟前撞翻了一些装货盒。接着是在餐厅,给她小费,偷偷观察她,对她有了好感。晚上骑车看到David和她在车里接吻,他生气就直接砸了他车的后视镜以示抗议。Koji骑车尾随Lynn和她哥哥到餐馆,听到她说他是哥哥不是男朋友后,如释重负地笑了;相处一些日子后他特地打电话告诉她他爱她;在餐厅里,指着地图上家乡的位置说要带她回日本,David的突然加入让Koji带着醋意无奈地走开。发现David的身份后,喝酒浇愁,又借着酒胆跑到Lynn那让她跟David分手。在机场附近两个人谈谈坐坐,一个用日语自顾自说着,另一个像完全没有语言障碍似的竖着耳朵沉浸其中,互相的好感日渐增多,两片漂泊的云,也终于下成了雨。
容易的话黏在牙根,络绎不绝地吞吐、呼喊、呢喃对你名姓的探问,任探问炙烤时日成琉璃态,才敢相信晨曦攀上你背脊的无意。avec Kevin
日常行为,抽烟、喝酒、瘫坐着思索,孤独的个体向彼此靠近,where to settle down,没有家的人和异乡人的共鸣。女主有一种放任感,放任自己的躯体带自己去哪,放任自己的举措,似乎毫无控制,好像是let go和敏感的两极。参考一下。
用这么闷的节奏、这么晦暗的场景、这么散的情节、这么文艺的气质,讲述一个如此无趣的三角恋,真的不是在犯罪吗?闷死人啊,我要报警了。但是一些镜头又确实挺美的,那就暂且放过彼此吧。柏林学派的作品我还是尽量不碰吧,很难碰到由衷喜欢的,我的遗憾。
3.5。段落相分离,将戏剧力消解在彼此平行、粘性弱的表层情境的共面与组合。时日被提纯而至澈,每一时刻因而也被简洁地还原至观看的那一刻。
除掉无趣的结局
虽然被吐槽是默片但我依然爱。胶着蓝色质地、颗粒感饱满画面,情绪表达方面近乎完美。
89/100 #第6900# 环境具有柏林特色之外,都市纹理也如带有新千年末日感的边缘平行时空,似舞台、灯塔和霍珀式的内心居所。电影里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现代性的影响痕迹,千禧之交的关系也是短暂的、漂泊性的,人物总是孤独地游荡在城市夜晚。把身体当尸首一样拍,随水浮动或如死尸一动不动。除了夏娜莱克也似乎有90年代东方电影的感觉(侯、蔡、王),几乎是用一个东亚角色明确指出来了。
一直喜欢Tumoteo星辰闪烁的眼睛。 经典的Berline Schule, 不诉说, 不表达, 只是没有出路。
有台北那味了,比咖啡时光前,单镜头沉浸。
像蔡像侯又像王。
现代性性冷淡症候群,逃逸只是从旧秩序跌入新秩序;人物隐藏于黑幕和「此」之中
很接近同期的夏娜莱克。
神似《千禧曼波》。
城市迷离青年男女 我是不太行
柏林學派。整體看完等於沒看(?
既有蔡明亮的缓慢叙事节奏,也有索菲亚·科波拉那种城市的孤寂氛围感。运用跨语言和文化作为象征手段,探讨人际沟通交流、种族、移民等复杂的话题,施佩特在处女作就开始用自信的眼光重新审视女性自身,这种社会性在之后的作品里愈加强烈。
太适合夜晚
差点什么,就差一点。
摄影不错 女主很美 这日本男好矫情啊,2001德国电子club
知你一向以我去摄期。“The Days Between”,这一部的标题,几乎就是导演之后所有电影的情节了。由平行的日常生活切入一同的日常生活,又因语言障碍,不必产生对白,只用享受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