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影片的开头,就足够耐人寻味,一间宽敞的房间,墙上挂着伊丽莎白女王的画像,上面写有硕大无比的1997字样,一位扫地大妈喃喃自语,今晚这么热闹,不知道明年会是什么样子?话音未落,墙上的画像突然跌落,镜框粉碎。随后凌厉的失真吉他配乐切入,画面变成快速剪辑的警局各处环境,交待影片发生的场景,白板上的数字和闪回中的邮戳,交待了影片发生的时间,1996年12月31日早上六点。整个开头一气呵成,从最初的静谧空间,到画像跌落被放大的音效,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暗喻。其后过于精确的时间地点,反而让影片有了延展的空间,象征意味十足,贸然闯入的黑猫和嘈杂的配乐铺陈,奠定了影片不安的基调。
长镜头
电影的正片,从一个运动长镜头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脏乱的楼梯上挣扎的甲虫,镜头向上摇,我们便会发现楼梯上坐满了疲惫不堪的人们,其中一人点燃香烟,却只能把烟雾吹到一个塑料袋里,胸口的胸牌表明了他们的警察身份。在横七竖八的人群当中,只有狄森一人正襟危坐,保持着清醒的状态,人物性格一下子就凸显出来。镜头再向上摇,夺命甘入画,似睡非睡,狄森回头看他,在女同事的拍打下,才猛然惊醒。同时,这里又插入了一个夺命甘手部的特写,掉落的烟灰和无名指的戒指,很好的表现了夺命甘的状态,预示了故事后来的走向。这个不到一分钟的镜头里面,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在叙事之余,顺带表明了人物性格,甚至还用冰冷的色调、脏乱的环境和甲虫的特写,完成了情绪的表达。这种导演的功力和镜头的考究,和之前我们印象中那种粗制滥造的港片,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故事
影片讲述了三个不同岗位的警察,在1996年最后一天这24个小时经历的转变。狄森敬忠职守,不近人情,生活中只有工作。夺命甘世故圆滑,随遇而安,善于调节上级和下属之间的关系。长腰风流成性,每日以泡妞为乐,甚至为此欠下一屁股债务,也义无反顾。其实,这三个人的态度,正代表九七大背景下港人的不同心态。狄森属于乐观派,对未来充满信心,因此想通过拼命的工作,来获得上级的认可。片中提到,母语是英文的他,连粤语都不太熟练,却开始学习普通话,进取之心,可见一斑。夺命甘属于得过且过的典型,不管局势如何变迁,只关心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保住工作,顺利退休,能够养活妻儿便是最好。长腰则属于彻底的悲观者,面对绝望的未来,放浪形骸,今朝有酒今朝醉,只求爽过一时,世界会变成怎样,压根不去考虑。这三种人生态度,并无对错之分,只是身处动荡时代个人的选择而已。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即便是这么简单的诉求,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首先,狄森在追捕挟持人质的抢劫犯的过程中,因为过于自负和紧张,失手杀死了人质,一下子沦为阶下囚。不光如此,狄森的失职,反倒成就了RCU的功绩,狄森的拼命工作,成了他们口中的暴力人格,这个世界,有的时候就是这么讽刺。和狄森相比,夺命甘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并不少,但他所求,只是世俗的生活,“我没什么大理想,升官发财我都没想过,只想和老婆孩子开开心心的生活在一起”。但现实就是,妻子找上门来,因为他的冷遇,提出离婚,并明确告知已有婚外情,而且对象正是夺命甘拼命巴结的上司古sir。悲愤之下,夺命甘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劫持警局的高官,用自我毁灭的方式,向妻子做出了最令人动容的告白。长腰本来还在继续及时行乐的生活,执勤的时候都不忘泡妞,但随后遭遇黑帮火并,慌乱之中,开枪打死暴徒,自己却陷入无限愧疚当中,感受到生命无常的现实,痛定思痛,最后和狄森一起,加入到营救夺命甘的行动中。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夺命甘死在僵化的官僚体系之下,一块白布,便是他最后的归宿。天亮了,这是全新的开始,这一天,是1997年1月1日。
细节和象征
这部电影的叙事看似杂乱无章,段落之间也无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连出场人物都没个前因后果,习惯了好莱坞叙事的观众,肯定会无所适从。但其实这部电影整体性极强,它不是靠故事和剧情,而是靠一种不安的情绪和气氛统领全片,形散神不散,是偏向写意风格的影片。为达到这种目的,导演调动了大量手段,来完成这种情绪的铺垫。在这其中,细节和象征,乃是重中之重。
首先,贯穿全片的,是枪的意象。枪,对警察来说,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匡扶正义的工具,同时,亦是滥用职权的帮凶。三个主人公,在片中各开了一次枪,然后命运随之转变。狄森的开枪,同时打死了嫌犯和人质,然后,枪便成为犯罪的证据,而不是狄森身份的象征。以狄森为代表的敬忠职守的激进派,在维护社会治安的同时,避免不了的要伤及无辜。更为讽刺的是,这样忠心耿耿的警察,最终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只能和自己逞强抓到的无辜疑犯一起,探讨耶稣到天明。夺命甘是小市民的代表,手中有枪,心中无枪,和谁都想以和为善,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追求的目标。然卑微如此,在时代的裹挟下,亦无法幸免,最终只能借手中之枪,来获得和妻子表白的机会,然后走向毁灭。对长腰来说,枪压根不存在,他既不想匡扶正义,也不想仗势凌人。但怀璧其罪,一个无辜的生命,蓦然倒在他的枪口之下,在惶惶世态之中,别说明哲保身,就连放纵逃避,都是妄想。
其次,片中大量出现了伊丽莎白女王的画像,但在画像的上面,都有硕大的1997字样,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挂在女王头顶。狄森一口中英文混杂的口音,正如港人的身份认同一样暧昧不清,长着中国人的面孔,受的完全西化的教育,最后要回归一个陌生的政治环境。街边的报摊上,“殖民地最后一个除夕”的大标题赫然在目,众人在兴奋的新年倒数之际,插进了一个街霸游戏game over的画面,九七情结,表露无遗。夺命甘在闯入警官聚会的时候,背景响起了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但面对夺命甘的哀求,古sir的反应居然是义正言辞的呵斥,于是夺命甘掏出枪来,挟持了古sir,并表示,友谊不再万岁了。甚至,在狄森开枪误杀人质之时,导演特意切到一个摇摇欲坠的鸟巢,一声枪响,鸟巢落地,蛋黄散落一地。或许,在导演心目中,那个在风中摇晃的鸟巢,就是当时香港的写照吧。
配乐
本片在气氛营造上的成功,刘以达出神入化的配乐功不可没。大量的吉他失真、诡异的民乐处理、呢喃的人声,将那种悲观、无奈、焦躁的情绪,衬托得无比精妙。刘以达作为香港乐坛传奇乐队达明一派的核心,自1991年和明哥劳燕分飞之后,潜心幕后,将自己的音乐天才用于电影配乐,为《诱僧》《大内密探零零发》《沙甸鱼杀人事件》等多部电影奉献了精彩绝伦的音乐。本片中除背景音乐之外,还有两首插曲,分别为片尾的《昏睡》和插曲《爱因斯坦与普罗米修斯的梦》,刘以达罕见的献声,歌词作者居然为大名鼎鼎的黄秋生。“渺渺轻烟/光骤变/残留片断/辗转不复见/逃离今天”,如此美妙而迷惘的意境,实在难用言语形容。
导演
导演赵崇基,估计即便是喜欢港片的朋友,也未见得了解。和诸多出身片场的香港导演不同,赵崇基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先后加入亚视和无线担任编导,曾制作过多部剧集。1993年开始独立执导电影,处女作为《人生得意衰尽欢》,随后又拍出了《三个相爱的少年》和《沙甸鱼杀人事件》,初步奠定了自己关注现实的导演风格。《三个受伤的警察》是其导演生涯中最重要也最出色的作品,把所有戏剧冲突浓缩在二十四小时中,以小见大,气象万千。拍完此片后,赵崇基应杜琪峰之邀,加入了银河映像。在银河期间,赵崇基交出了《天有眼》《最后判决》《甜言蜜语》三部作品,但最终因为创作理念上的分歧,黯然离去。之后,赵崇基便随着香港电影的大势,每况愈下,其作品口碑一路下滑,逐渐被人淡忘……
本文节选自我的系列文章《 串烧港韩电影》
自始至终有一种暧昧的情绪在暗涌,影片无比希望事件的结束时间是在1996年12月32日,而不是1997年1月1日。关于1997年的末世情结在影片里格外明显,而且不是以调侃的面目出现的,整部片子在谈及1997年的时候,感情色彩都相当灰暗,可以看得出,这种悲观是发自内心的。 且不论片中对大圈仔的严刑拷打有多少泄愤的意义,就最后一幕而言已十分含沙射影。劫持人质案发现场,有一幅英女王的头像,上面悬挂着1997年,导演通过郑则仕的手在厅堂的四角挽起了白花,整个房间就好像一场葬礼。在混乱的现场,仍不忘给这个头像及其上的标语以特写,仿佛可以看到镜头后面的表情是多么严肃茫然。那一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1997年”简直就是躲不开的话题。 郑则仕借该片获影帝,的确是毫无争议。如果说在《何必有我》里他的角色是智障人士还加了不少分,那这次这位底层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警察,演技叫人无话可说。相比起来,王敏德和林晓峰就单薄很多,而王敏德的角色更为单薄一些,也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价值。通过郑则仕的演出,可以窥见香港警察日常生活中的几多苦涩,从体制、待遇到家庭私生活,无一不是压力重重,他最后的那段怒吼,虽然于理仍是有亏,但情感上令人动容。
三个受伤的警察,并不是身体表面受伤,而是指心灵精神上的受伤。王敏德为人正直,却失职打死了无辜的人质。郑则仕兢兢业业,却被上司和老婆之间的事情所打击。林晓峰游手好闲,偷鸡蛇王,却在一次混战中打死了一个混混,内心愧疚无比。影片的镜头与情节出现对比,加强了情绪,如happy的装饰和郑则仕当时的心情,试问他happy得起来吗?三个人的受伤毫无关联,但是却通过郑则仕绑架上司联系起来,王敏德关心下属不想他死去于是来谈判,林晓峰想赎罪于是帮忙做跑腿,最后郑则仕在最后死亡前还关心老婆,却被打中心脏,so ironic!最后给了上司一个镜头,显示出他的毫不动容却又带一丝惋惜。
最后的结局似乎没有安排的很好,只能留给我们想象了。
另外片子的音乐很好。
在97年香港回归之际,香港电影集中爆发了一股末世情结,当时整个香港电影的情感色彩都是灰暗的。在这重要的一年,郑则仕凭借电影《三个受伤的警察》再一次称帝金像奖,电影中他饰演一个在警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警察,他的身上从体制、待遇到家庭私生活,无时不是体现着社会方方面面给警察的压力。
港人对回归前夕的末世情结。郑则仕的表演很位。三个不同风格的警察一天内因为各自的一枪改变了命运。★★★★☆
又见97之交的电影,小人物的挣扎,讽刺意味十足。后半部分节奏加快,结尾有些仓促。犯罪片韩国还是差香港一大截的。PS:看后心里真堵。
sigh,可怜而且可恨的女人啊。其实肥甘也许是可以不死的。当然了,这样继续活下去是不太爽,不过好歹可以陪着孩子一起长大啊。
回归前,香港出了不少好片子。另:这个片的配乐是刘以达做的,相当的好。
凶枪新丁省港澳留情,搏命番仔入班房诵经,翻肚金鱼做到死砸缸;看肥猫夺命柑飙演技真是享受;从《公仆》到《3警》,这类严肃写实的优秀警察剧情片放到一众港产警匪动作片中格外清新
赵崇基的片子神经兮兮的居多,这部风格看上去也是如此,实际写实的多。郑则仕太出彩,老中青三个警察,他的表演最自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没有那么简单,很棒。
3星半。虽然贯插了笑料,但总体灰暗风还是很强(又是97题材啊)。故事挺完善,虽有瑕疵但没什么大漏洞,还是挺精彩的。在郑则仕身上下的笔墨最重,感情渲染得最足,一点点铺垫的家庭问题,一点点积累的情绪最后彻底爆发,甚至发展到挟持长官,虽不理智却也值得同情,而当夫妻俩和解时却又被击毙,可惜了
不要轻言你能看懂一部电影,更不要轻言你能看懂一个时代
黄光亮出品这么一部片应该会亏吧。但是真的很特别。明天就97,但是今天的问题不会因此改变。前景划过变焦高角度运镜,张东亮的摄影很文艺,只是极速甩和停格加印就略老套。高强度的工作是对整个家庭的剥削,本片里并非是男性逃避家庭责任的借口,他们没有选择。而男小三是社会地位更高的官僚,自己的老婆在澳洲(已经铺好后路)在香港还要掠夺更多的资源,面不改色振振有词的官僚气真是入木三分。大公打小三在男性语境里有了抗暴的色彩。也只有郑则仕扛起这个角色的分量,其他两位警察从角色到表现都没什么惊喜
暴躁又野心十足的电影,又是97,真是末世情结啊。摄影很风格化,配乐同样如此,小瑕疵大精彩,三个各自擅长的形象,和在一起别有感觉,郑则仕当然是最出彩的一个。值得一看
很多年前看的,幾乎就是香港的預言。
纯港片就是精彩,24小时里发生的故事,导演的风格很酷,配乐超好听。郑则仕的戏看得我好胸闷,感觉警队高层在电影里就没几次被塑造成讲伟德体育最新网站,讲义气的形象,全都是自私自利的虚伪败类,而最拼命,最老实,付出最多的探员反而永远最惨。片头特别介绍的冯德伦只露了个脸,戏份不到半分钟。
王敏德满嘴的英语,郑则仕脑袋旱冰场,林晓峰看起来很傻,赵崇基导演的电影。三个警察都有错,救赎,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儿。
郑则仕演的太好了,当年的金像影帝实至名归。把隐性对97的担忧藏在三个警察在新年前一天的各种遭遇里,挺高明的(其中一位编剧为后来《文雀》的编剧之一)。利用镜头调度和色彩渲染情绪这方面也做得很出彩,结尾有些《热天午后》的味道,只不过港产片里那种穷途末路的唏嘘感是独有的。
97好像所有质变的临界点,其时中下层越发敏感紧张人心惶惶,而越发精明的官僚恰如其分的喜迎形式主义的回归,又譬如宛如恰到好处的接受了本来寂寞的家庭主妇,而引发了本片的种种悲剧,最后的归宿竟只能逼得自杀,命?7.2
大事件下大视角。郑则仕影帝实至名归。刘以达性格音乐添光彩。
这才是《三枪》嘛!唉 老谋子糟蹋了一个好名字啊!配乐是刘以达哦 导演是赵崇基哦
九七年的哀傷,命運交叉中所淪陷而入的迷惘和困頓,偶發事件導引出的轉變往往根植于潛在的性格,而急轉直下後的結局卻面臨了一樣的無奈與挫敗,港人面對九七,似乎有著某種末日的幻滅之感,鄭則仕的死局有了一絲曖昧的政治性隱喻,但是如果不是過多地強調“回歸”這一時代性元素,這部片子會拍得更好。
情感线上的表现力更优,夫妻互动的几场戏的确令人动容,但首功当推饰演其妻的郑雪仪!郑则仕显然是在复制乌鼠的老实人逼急走极端的角色模式,只是再过三年之后感觉偏老许多,精力有点跟不上。而犯罪主线上,老实说三个警察所遭遇的三个“死局”在构思上都有点单薄,特别是王敏德的误杀!三星半。……在表现警队老鸟夺命甘的夫妻失和过程中导演赵崇基充分利用了构图空间: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414798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