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古时候的故事。老父张木匠是儿子的庇护,儿子却是老父张木匠的劫难。两个儿子,大乖二乖,都不孝顺老爹张木匠。 张木匠年老体弱,突遭人生惊变,可谓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说言传身教,父行子效,张木匠一辈子不做缺德事,老实勤劳,按理说两个儿子也应如此。 如果说是生长环境影响,物质财富或精神温暖缺失,但张木匠是老来得子,吃喝穿用都给最好的,俩孩子是心头宝,稀罕不得了,给俩孩子铺好人生路,一个做生意一个读诗书,岳家也是门当户对,不存在苛待和冷漠,无不良嗜好,更没有续弦,父子间早年其乐融融。 如果说是愚痴不明,可大儿子做生意,社会百态入眼,孝顺老人的道理,不说自懂;二儿子一口一个圣贤书,基本道理应该懂的更透彻。 张木匠万万没料到,晚景凄凉,一个真情付出的老父亲,怎么能看出来身边人都在演戏呢?说的话,是假的;笑容,是假的;那一声声爹,都是虚假算计;大儿子把父子关系,当生意来做;二儿子把父子关系,当计谋来算。唯独张木匠,能给的都给他们,还唯恐不够,俩儿子过的好,就是张木匠的安慰,儿子眼中最重要的钱,恰恰是张木匠最不看重的,他看重的是感情,是个人。 老友王银匠一针见血:“这都怨你,从小惯的他们不通人性,你四十多岁抱娃娃,冬里枣夏里瓜,秋里葡萄春麻花,两个乖乖会骂娘,喜得你裂着大嘴笑哈哈,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枉费钱财养冤家”。王银匠的话里,有一点至关重要,孩子会骂人,当爹的在旁边看着乐,只顾孩子会表达,而不顾孩子表达的内容,大概觉得孩子还小懂什么,而不明白孩子在长大,坏习性只会扎根愈来愈深;骂人是坏习性,难道还分年龄大小,还因人而异么?不纠正儿子的坏习惯,却还笑哈哈,孩子小小年纪一定会觉得骂人没问题,误以为当爹的是鼓励态度,进而引申出不管做什么,都没关系,不会有犯错后的惩罚,最后心中道德感和良知跌破底线,直接反噬在最亲近的老爹身上。 而两个儿子从小一味索取,只享受好处却从不付出,一定会成长为只享受权利却不履行义务的人。两个儿子在溺爱中变得自私而狡诈,脱离童真后,人性就只剩下冷漠和贪婪。两个儿子估计从小就把张木匠的家产理所当然视为己有,因为不等他们开口要,张木匠就早早准备好送到他们面前,得到超出他们能力的好处是如此轻而易举,他们越来越贪婪,认知也愈发扭曲,收的好东西多了,自然愈发重视好东西,特别在第一次收到金钱馈赠后,钱会走进他们的视野,他们或许眀悟,这就是老爹长久以来给出的好东西的源头,吸引他们不顾一切的追逐。为了维持他们从小到大享受到的物质生活,他们会更加的表现孝顺,直到哄得老爹身无一物,才会露出可怕的嘴脸。 而两个儿子,一定不会兄友弟恭,因为很容易从小就视彼此为竞争者,只不过争抢模式并非与彼此斗,而是争先恐后从老爹手里抠钱。这个过程,他们失去了对父亲的孺慕和尊重,因为一定会有人不甘等着投喂,为了多分得好处而率先用手段,于是另一个儿子就会为了维持所谓的公平甚或多要补偿,也动手脚,来维持利益分配的平衡,只有张木匠蒙在鼓里,他不会怀疑自己的孩子,因为否定父子之情,就是否定了他这一生,否定了他整个人,所以老年儿子不孝,才是真正的杀人诛心。 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妇,不仅生活苛待老爹,并且还精神虐待张木匠。明明不给吃饱穿暖,却倒打一耙说成老爹丧失劳动能力给儿子添麻烦,暗示张木匠是其自身原因才遭致冷待;更狠毒的是,不还给张木匠讨要的养老地,断其自救养自己的后路,故意暗中祸害老爹的身体,万一张木匠早早过世,他们还全了孝名。大儿子满口生意经,睁眼说瞎话无赖嘴脸;二儿子满嘴仁义道德,行恶却披着冠冕堂皇的皮;两个儿媳妇不断给张木匠制造战战兢兢的生活氛围,满是恶意。王银匠竟是张木匠在世唯一有念想的人,他为张木匠争回了最后一段像个正常老人活着的时光,有饭吃有衣穿有家门进,能混个笑脸和暖语,哪怕都是假的呢。可张木匠内心无比煎熬,儿子儿媳如虎狼环伺,他整天提着神应付疲惫不堪,日夜不安,他的内心早已死去,最后一段时光活着的只是阳寿未到的老迈身躯。 这部电影是关于古时一位老父亲的悲剧,儿子们结局固然大快人心,可张木匠的伤痛却再也无法抚平,他的儿子们毁了他一生,他认定的活着的意义被现实否定破坏殆尽,这一辈子竟然无法直视和回味,张木匠的离世,仿若解脱。
首先,如果孩子天生邪恶,完全可以不生孩子;其次,如果孩子后天教育邪恶,那就要更改教育方式;最后,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首先你是你自己,不要无限付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多么生动现实。出了事只怪孩子而不想想自己的教育方式也是绝大多数中国父母的通病。戏曲内容电影表达还是要多下工夫的,摄影的重点一直要换。蒲松龄的俚曲关注的人太少了,在好多人看来的大师边角料其实是遗珠,少些遗珠之憾吧。相较大乖,老二的虚伪更恶心。以钱骗孝的梗在王莱的 花飞满城春 和相声里也有,应该是久传的民间段子,不知源头。王莱山东人,看过墙头记吗,好奇
辛辣的讽刺从初中开始听无数长辈讲过这个故事,可见人们普遍怕老啊
都是溺爱惹的祸!
很小的时候看的,对我还真有影响
童年记忆……
真正的艺术啊!
我管墙上受苦的爹,不管墙下无义的男。男不孝来女不贤,留给后人做笑谈。影片开头的动画流畅又生动,很惊艳呀~整体故事紧凑,唱腔朗朗,尤其李氏赵氏的到位眼神,活灵活现,很喜欢啊。
今日才知道原来是根据蒲松龄《墙头记》改编的。
和化蜡纤差不多的不孝子故事,也算相声间接电影化吧,用到了很多电影夸张手法。山东梆子啊,应该是没那么多花腔的一种梆子吧…
78/100亲爹供在墙头上,两子压死墙根下。老友尽谊,养儿无用。
大乖二乖把老爹逼上墙的故事在我们这里几乎妇孺皆知。
20230716永芳古戏院黄梅戏版本。本戏六星,本剧不管什么剧种,都值得买票现场观看。价值观值得深思。人皆怕老,而孝顺二字,也许不是子女单方面的,而是父母与子女一起完成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为在现场看,才发现,功架的细节都是练出来的。演员临上场前仍在幕侧习惯性的压腿。支持传统戏曲和它们传承并且传递的传统美德与精神。
李岱江版的,见过七十二样死,没见过墙头这一灾
老电影对形成个人三观有很大的影响。
2.24湖北剧院黄梅戏版本,故事很简单,但会记得张木匠站在墙头摘果子的一幕,台词是“张木匠 爬墙上 哎哟哎哟腿打晃 腿打晃 心里慌 为的是两个小二郎”前后呼应,现场看的时候被感动,刚刚补标又找了视频来看结尾,听到“老来难 老来难 老来苦处说不完 奉上前朝一笔古 请君看后仔细参”又开始感慨把四星改成五星了,希望世间无不孝之事,愚孝除外
还是小时候在露天场地看的。印象很深。
麦场上看的。剧情至今记得很清楚,老头被两个儿子推来推去,都不愿意赡养。老头的挚友得知此事,出了个主意……老头死后,两家把墙拆啦,传说中的银錁子?毛都没有!…嗯,记得老头接到儿媳妇递来的饭食——“是糊涂!”“还是冷的!”
哎呀,这个小时候看过,忘了是在影院还是在露天了,反正那个鲜艳的色彩,还有老爷子可怜巴巴地坐在墙头儿上的样子,印象很深的。
山东梆子。小时候看的,经典啊经典。大乖二乖,家喻户晓的一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