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辛亥革命》:华彩者,孙淳也!
先说几句张黎。
如果要在中国的电视剧导演中找到一个我最喜欢甚至是唯一喜欢的,那无疑就是张黎。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拍出了《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这样让我百看不厌的作品,纵然之后他的“招安”之作《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是看得我数度热血沸腾。张黎为中国的电视剧树立了一个其他电视剧导演难以企及的高度,就是因为他,使我觉得中国荧屏上的连续剧尽皆糟粕。
这是我期待《辛亥革命》的理由之一。
接着就说说孙淳。
《走向共和》之前,中国荧屏(荧幕)之上没有袁世凯,《走向共和》之后,中国荧屏(荧幕)之上只有一个袁世凯,那就是孙淳的袁世凯。《走向共和》若无孙淳的袁世凯,魅力立减三分,也因为《走向共和》,孙淳也成了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日后我之所以观看《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为张黎,二为孙淳。
这就是我期待《辛亥革命》的理由之二。
仅此两点,没有之三。
可以说,若没有此二人,一部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影片是不一定会有让我掏钱的理由。今年辛亥百年,其敏感不亚于60大庆和90寿庆,因此可以想象的是,《辛亥革命》的过审必然艰辛,更何况,这部影片的导演还是个有案底的。鉴于当下中国,有着在荧幕上美化历史的传统,在看到《辛亥革命》之前,我很担心,这会成为又一部大型献礼片。适逢之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坊间传闻,说导演版《辛亥革命》和公映版《辛亥革命》几乎是两部电影,一贯善于恶意揣测有关部门的我,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逐渐对这部影片所承载的历史元素失去了兴趣。而当看到电影成品之时,我不由得不相信那所谓的坊间传闻,也不得不继续怀着恶意揣测有关部门。
尽管我喜欢张黎,但我仍然觉得,在电影院里看到的这部《辛亥革命》实在难堪佳作。
在近两个小时的片长里,这部电影几乎一步一个脚印,印证着我对剧情的猜想。《辛亥革命》在以幻灯片的形式,快速地将我们庙堂愿意告诉我们的“辛亥”,也是我们熟悉的“辛亥”一一展现。因此,我们在胶片中,理所当然地看到了毫无私心的孙文、野心膨胀的袁世凯、英勇的烈士、狡猾的洋人以及无能的朝廷众官——这些一部以庙堂意愿的主旋律方式来表现“辛亥革命”电影的元素,一个都没少,而且都在恰当的时刻用恰当地出现。可以说,除了黎元洪被强拉下水的那个桥段让我颇有点意外之外,其他和历史有关的桥段,大多都在我的意料之内——平淡而无惊喜。
所以在我看来,《辛亥革命》的剧情是平庸的——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革命电影所应该有的剧本。倘若你希望在《辛亥革命》中感受到如《走向共和》般的思考,那无疑是失望的,从目前的电影来看,或许同样有思考,只是已经被剪刀剪得支离破碎。因此我宁可相信,《辛亥革命》中的所谓思考,是庙堂的思考,而不是张黎的思考。
缺乏足够尖锐的视角,让《辛亥革命》这部用正序讲述故事的影片就像一个流水账。正如我前文所说那样,这部影片的情节递进方式是幻灯片式的。诚然,这段庞大的历史确实无法在两个小时的电影中说清楚,更何况,战争戏以及情感戏这两大卖点又占据了一定的片长,留给“历史”的胶片并不长,因此涉及到孙文、黄兴、袁世凯等主角的剧情是边删边说,和主人公无关但可能有用的剧情则能不说就不说。这直接后果就是,影片中各段剧情的衔接方式居然采用了我最不喜欢字幕介绍方式,相同的手法曾在《山楂树之恋》和《建国大业》中出现,而《辛亥革命》比前二者显得负责任的地方在于,张黎还是为字幕所介绍的剧情配备了几个简单的镜头。而在片末,更是出现了我所预料的字幕,这和内地版《走向共和》的末集片尾的滚动字幕,一样让人觉得如此地格格不入——正可谓,片头字幕抖一抖抖出了电影,片中字幕走一走走出了剧情,片尾字幕吼一吼吼出了关键。
如果说《辛亥革命》算是《走向共和》的电影版,那无疑也是阉割阉割再阉割后的。如果看过《走向共和》,那看完《辛亥革命》之后难免会开始怀念,因为前者中的角色都是人,而在《辛亥革命》中又逐渐变成了神。影片的末尾,同完整版《走向共和》一样,用一段孙文的演讲来结束影片,只是这段长长的台词,却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震撼。
高大全的主角,选择性跳跃的剧情,让这部其片长本无力承载这段历史的影片,竟让我觉得有点漫长,而促使我看下去的,正是演员的精彩表演。而同影片中革命方那充满主旋律气场的表演相比,袁世凯以及清廷官僚这些所谓反面角色的戏,成了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当孙淳扮演的袁世凯出场之后,《辛亥革命》就几乎成了戏骨们的狂欢。张黎的《辛亥革命》多少让我有点失望,而孙淳则完全达出了我的预期,遗憾影片并没有给袁世凯这个枭雄更多的片长以及更多的刻画,我明白,这是庙堂使然,审核使然。尽管束缚重重,孙淳依然是《辛亥革命》中最具光彩的一个演员,孙淳的袁世凯所迸发出的气场,是无论往赵文瑄和成龙身上打上多少的灯光,给了他们多少极具气势的姿势和镜头都无法达到的。有意思的是,这部革命党尽皆挺胸昂首的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孙淳跪在殿内的戏,他和陈冲的对戏,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反复观摩的桥段。确实如有人所说那样,《辛亥革命》只要看孙淳的表演,就值回票价,而对我而言,则更为极端——《辛亥革命》中只有孙淳,倘若无他,此片充其量只是平庸之作。
本文最后纠正一个网络上一个流传并不太广的揣测。预告片中有个成龙抱着马克辛冲锋的镜头,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质疑,说《辛亥革命》乱来,把马克辛当冲锋枪了。在此我要为张黎说句公道话,《辛亥革命》的“硬件”还是相当过硬的,摄影师出身的张黎是不会在大胶片上留下任何破坏美感的瑕疵,因此《辛亥革命》的服装道具布景等元素不可谓不精致,而战争场面更是达到了国产电影的一流水准,因此他不会在马克辛这样著名的重机枪身上犯下低级错误。看过电影的都知道,此处成龙抱着马克辛冲锋不假,但他没把这样的重机枪当冲锋枪用,而是抱着他冲到下一个战壕,然后重新架起扫射,片中还特意点到了马克辛发热量大的特点,解决的方法就是对着枪管撒尿。
2 ) 这种革命很心酸
看豆瓣多了,一定知道,只有最差的评价和最好的评价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我到这里,不是为了被注意,只是为了说出自己的对电影的看法,所以选择了最中间的那个,
这个革命从开始的时候就让人心酸,看到的只是一些充满理想的一群人为了一个主义在那里奋斗,可是很不幸,都失败了。胡歌演的林觉民看起来挺帅的,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反正很快就会死的,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一直在等着林觉民那个著名的《与妻书》的旁白,可惜我到最后也没有看到。也许导演想让我们自己去百度吧,事实上,我的确百度了一遍,看完以后,还是热血沸腾。
剪辑的画面很好,也许和张黎有那么一点关系,不过像这种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如果太着重于情就会显得虚假,太着重于事就显得流俗。我估计他也尽力了,可惜无可挽回的是整部电影很少有动人之处,很少有让人动容的地方。
我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革命到今天是否成功,但是,只要看到我们这个民族仍然在这样活着,我相信他们这群人仍然愿意再来一次革命,在有一次共和,去让民智开化,去让人民幸福。
3 ) 君颜如玉,君心似铁,从梅长苏到林觉民,或者从林觉民到梅长苏
写在前面的话:不讲一点电影技巧,不去评论演技高低,我给这个分,只是因为这份情怀,它打动了我,让我红了眼眶,让我沸腾了热血
不常看影视作品的人,从这两部作品,逐渐意识到了影视文学的独特魅力。我在偶然机会看了琅琊榜,迷上梅长苏,迷上胡歌,所以才有了,对辛亥革命这个老电影的兴趣,这是我的初衷
然而,这份评论,和胡歌无关,和梅长苏有关,也许有一天,我会单独再写一份胡歌个人的吧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
看完电影辛亥革命,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个腐朽的王朝末期,那个时代的人,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我佩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因为,他们是坦然赴死,他们,原不必死,他们才华横溢,他们家世优越,他们有娇妻爱子,他们本来可以有更加美好的前途,至少,他们可以活得很长久
平时,我们经常告诉自己,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就像琅琊榜中的虾酱大人
然而,生命中总有一种追求,让你战胜死的恐惧,让你放弃爱情和安逸的生活,那,就是自由和理想吧。莫名想起那首著名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林觉民,当然是这部戏里面最抢眼的一笔,很早时候读与妻书就知道了他,两年前去广州黄埔军校也有看到过与妻书,但是,这都不及影片活生生的影像立在你面前来的震撼。
那个面貌如玉,心似钢铁的青年,像一颗滑过天际的流星,用他短暂的岁年轻岁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郎心似铁
不是不爱家人妻子,而是他心中,有着太多大爱
如果不是与妻书的流传,在我们心中,也许林觉民只是一个模糊的烈士符号,他的优秀,只存在于身边少数了解他的人心中
然而,这封温柔与残酷并存,柔肠和铁胆相伴的与妻书,让我们,真实的了解到,一个烈士的生活柔情的一面
为了共和国,他燃烧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用自己的牺牲,震撼了更多世人,唤醒中国,更早走向革命
一九一一年初,林觉民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祭品,诱发了辛亥革命,次年,清廷退位。
虽然真正独立统一的中国到三十八年后的一九四九年才建立,但是他的目标已经达到了。作为先驱,他用血肉铺就了后人的道路。这样的牺牲,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人的一生终有一死,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大多数人,一生碌碌,更有甚者,行尸走肉。
作为有灵魂的人,希望能多一点点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梅长苏和林觉民本质上都是一类人。他们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他们,胸中怀有大爱,所以能牺牲自己的小爱,所以,他们都是英雄,做英雄的身边人,其实很痛苦,比如霓凰,比如陈意映。不同的是,理想文学中的霓凰会坚强的活下去,成为了比肩的木棉树;而真实历史中的陈意映,却因为走不出伤痛,两年后郁郁而终。
我不能说谁做的更好一些,因为,她们都忠于了自己的爱情,虽然,用了不同的方式。
还好,现实,有时候比理想文学更让人欣慰,给了人一丝丝暖意。林觉民虽逝,陈意映却帮他留下一个遗腹子,这个孩子,在困顿中被祖父带大,长大后国民政府一直抚恤供他上学,后来娶了一个富家女儿,在国民政府和新政府都做了小官,平安喜乐,子女成群,最后颐养天年而逝。感到很庆幸的是,文革时期他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不知是不是父辈的荫泽,让我很欣慰。
烈士当年舍生取义,为的,不就是子孙后代,国家民族,能够有尊严幸福的活着吗?
平凡很好,幸福就好。
4 ) 这是一部架空剧
有人说看这部片子沉思了、反思了,我笑了,大喊“撒尿啊”一分钟变身戏班子的猴版黄兴,那个跑去四国银行会场大闹,完全给人一通羞辱,四国银行居然还就屈服了的孙文。这都是哪跟哪啊?
辛亥革命,孙文成了主角,孙文要是活过来都觉得意外。发动辛亥革命的共进会成立之时,黄兴还跑去责问焦达峰,你丫这是要另立山头啊,你怎么可以这样?焦达峰笑道:以后要是我们共进会成了,你辅佐我们,要是你们同盟会成了,我们辅佐你们。搞得黄兴没面子。共进会,作为一个本身就是对孙文私心自用不满而成立的组织,完全依靠长江流域黑道的力量壮大起来,搞出来革命,最后拍成电影居然还是孙黄主角,真是悲哀啊。是没错,共进会按道理说是挂靠同盟会的单位,也不能人家一成立,你就来责问,人家一成事,你就来摘桃吧?
张黎你敢说说武汉方面排斥黄兴么?不是人家武汉方面心眼小,心眼小就不会拉个黎元洪上位了,是黄兴实在能搅合啊,黄花岗搅合个乱七八糟,跑到武汉,一功未见,直接就成大元帅,别的事情没干,净打败仗了,败得一塌糊涂,马上主张迁往孙黄势力雄厚的南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想干啥,人家能不反对你么?敢说说光复会反对孙文摘桃子的事么?孙文为这事血洗光复会,咋不表现表现啦?好歹人家建党伟业还有杨梅都督派老蒋暗杀陶成章,比你可客观多了。袁世凯人家是民选的总统,怎么就窃取革命果实了?倒是孙黄,选首都的时候,楞要给人老袁添堵,非要定都南京,第一次投票,北京20票,南京才6票吧?黄兴居然威胁你们丫再投不出南京来我就带兵去帮你们投。孙要当总统的时候,玩总统制,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到了人家老袁当选,连夜改内阁制,真是刷下限啊。最最有趣的,国父您老总统已经卸任了,怎么还整天颁布法令啊??
唐绍仪说孙文是个无私的人,别说孙淳笑的快岔气了,我估计同盟会诸君听到也得笑岔气,宋教仁就说孙文刚愎自用,同盟会时期,倒孙潮一波接一波,连铁杆粉丝汪、胡都没觉得他无私,唐绍仪跑去跟他扯扯淡,跑回来就愣说孙文是个无私的人,这不是缺心眼么?南北议和正在关键时期,总统怎么确定,本来应该全国人来定,你丫一回来就在粉丝推举下当了总统,人家袁世凯当然不满。你上街买排骨,砍了半小时价,正要成交卖家忽然把排骨扔锅里自己炖了你什么心情?
张黎的主旋律玩得很隐晦,其实就是捧孙文嘛,捧到什么程度?举个以前他的电视剧做例子:走向共和里,徐锡麟跑去找孙文问计,交心,亲的跟亲父子一样。实际历史呢?徐锡麟是光复会里唯一一个拒绝加入同盟会的人,为什么?徐锡麟在被捕受刑时曾说:孙文亦不配指使我!
后来,当我看到两个人在船上玩找不着的时候,就释然了,这其实也不是架空剧,这是纯爱剧
5 ) 《辛亥革命》:从小说看电影的五大败笔
我也算一个历史发烧友了,口碑好点、炒作多点的历史剧和历史书一般都不放过,从《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到最近的《辛亥革命》,一个不拉。最近看了《辛亥革命》电影,感觉不过瘾,朋友推荐说编剧写的书比电影更好看,就找了《辛亥革命》电影的小说完整版来看。看过书之后,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朋友圈子里有个共识:中国电影,差就差在剧本。这句话的第一层含义是说,中国电影圈里的好编剧、好剧本是凤毛翎角,比三条腿的蛤蟆多不了几个;我还要引申出这句话的第二层含义:即使偶尔有了好编剧、好剧本,导演和投资方也不会去尊重,改剧本是家常便饭,甚至是必备流程,似乎不改一下剧本,显不出导演的水平有多高,最终剧本惨遭蹂躏,面目全非。
业界传言,一大导演陈某,早年拍出几部片子反响平平,一时有找不到片子拍的危险。此时,某投资人找来一个剧本给陈某拍。陈某看过之后,大放厥词,说剧本写得真TM烂,自己决定先改剧本,提高三个档次,然后开机拍摄,定能票房大卖,口碑绝佳。不料,投资人竟冷冰冰回了一句:想拍就拍,不拍就走。陈某此时正处于事业的低谷(这一点很重要,若非处于事业低谷,以陈某的个性必然不接拍,或者坚持改剧本),只好忍气吞声接下了这部片子,结果拍出了一部著名大片,斩获“金棕榈”等多项大奖,也成为陈某迄今最为成功的电影,也是陈某一直想超越却永远无法超越的作品。
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一个正面教材,告诉我们:给剧本以应有的尊重,是可以出好作品的,遇到好剧本更应尊重。
《辛亥革命》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导演乱改剧本,硬生生将一部好电影拉低了几个档次。看过电影的朋友已经总结出了,这部电影支离破碎,故事不连贯、没有细节,不符合历史真实,个别之处不合逻辑、一味催泪,等等,这些我就不多说了,仅谈谈从小说来看电影发现的五大败笔,也就是改剧本改出的五大失误:
败笔之一,黄兴成了预言帝,预言袁世凯要复辟。稍微懂点辛亥历史的人都知道,黄兴与汪精卫是主张让临时大总统位与袁世凯最力者,黄兴甚至给袁世凯写过信,称袁世凯为中国第一位华盛顿。书中也是这么写的,但电影中黄兴却成了反对袁世凯最力者。历史怎能随意篡改?一部历史正剧,就这样被搞成了戏说意淫剧,喜欢历史剧的朋友们伤不起啊!
败笔之二,选举临时大总统的那场戏,孙中山在门口蹲着,三位候选人只有孙中山一人蹲在门口,这不是逼着里边的议员选举你自己么?导演是不是还可以在门口加几名荷枪实弹的士兵,这样才更有效果?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这场戏非常弱智,看书的时候才发现又是乱改的,书中是黄兴提出自己去南京劝各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这样更符合历史,也体现了黄兴功成不居、宁静持身(蔡锷语)的人格。
败笔之三,袁世凯编了一段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被杀的故事,就吓得隆裕太后退了位。单纯看电影,这场戏倒也没什么不好,但看了小说,我才大为震动:书中写清帝退位,一方面是袁世凯威胁,另一方面也是感受到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如退位诏书中所说的“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这虽然有场面话的嫌疑,却也是实情,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辛亥革命的主题——民主共和,乃是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与小说的情节比起来,电影中没有了民主共和精神的辛亥革命,只能算一段狗血剧情的古装戏罢了。
败笔之四,阳夏保卫战明明是失败了,黄兴去南京说是为了夺取更大的胜利,而黄兴在轮船上与徐宗汉对话时,又承认说是失败了,自相矛盾,看得我一头雾水。后来看书,发现是黄兴认为武昌不可守,与武昌革命者闹矛盾,主张撤退到南京,张振武等人主张坚守武昌,后来黄兴才失落地离开。这才是历史真相,编剧没有因为塑造黄兴形象的需要而篡改历史,但最终在电影中还是被改了。
败笔之五,多处精彩戏被删,一部好剧惨遭自宫。黄花岗起义时黄兴、黄一欧父子血战,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彭家珍舍身炸良弼震慑宗社党,最早秘密北上与袁世凯展开和谈的秘使朱芾皇,冯国璋与袁世凯的矛盾与斗争,袁世凯决心逼宫时与唐绍仪的精彩对话,也被删没了,可惜啊,这简直就是自宫,阉割了的东西还有个什么劲!
看了《辛亥革命》的书,我才理解了为什么编剧王兴东要痛批导演张黎乱改剧本了。一个好剧本改成这副模样,编剧换做是你,你受得了吗?
6 ) 三泪辛亥
首先是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力荐这部电影。
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很多人把它归为和建国伟业和建党伟业一类的献礼电影,我无法苟同。周末时刻,我是坐在空荡荡的电影院里看完它的,这显然和献礼不同,没有大规模的媒体宣传,也没有政府机关的包场赠票,又怎么称得上是献礼影片呢?
当然,这不是推荐的理由。理由只有一个,这部电影也许可以成为很多不识那个年代人的一个窗口,从辛亥革命开始,了解共和,了解三民主义,了解那个刀枪血雨又是绝代风华的年代,重拾那些革命伟人或是文人风骨,因为这一切的一切是不该淡忘的。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眼泪在我眼眶里打转了三圈,也许有人说我泪点低,也许是吧。那我就细述一下三泪的情节吧。
一泪广州起义。广州起义于我看来,起义者原来就是抱着归死的心去,一群于我年龄相仿,甚至更幼的青年,百余人而已,面对的是坐拥上万军队的两广政府,怎么可能能赢。林觉民在死前的一句话,印证了他们的心态“你取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你说他们为了什么,除了对民族未来的憧憬以及扭转国运的期望外,还能有什么,看着同盟会收殓尸体的画面,这是一泪。我泪他们的勇敢与志气之心。
二泪孙中山归国。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孙中山从欧洲返国,下船的时候,满目都是迎接的人群,向孙中山先生拥去,于我看来,他们相拥的不是孙中山,而是对共和的期望,对三民主义的向往,其实也是我内心的期许,看到电影的那一刻,我自己觉得特别的幸福,虽然他是百年前的一幕,可是我感觉这就近在眼前,对民族、民生、民权的向往,亦是我终身的向往,看着民众共同的相拥,感同身受的意味让二泪落下。
三泪革命未来。辛亥革命在史书上是被袁世凯窃取了去,可是,这也是历史的选择,如果民族的自强自立,只需要一场革命的话,革命反而显得无足轻重。结尾那一刻,我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和那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他看来,民族的后生就是革命的希望,我们是他们的后来,我们延续了他们的希望。其实,当代的中国已然屹立世界东方,如果中山先生回醒,应该会留下一笑。但是,三民主义的道路,我们没有走完,还很遥远,最后一泪,不是感动,而是誓言。你懂么?
一百年前,这群优雅高贵的年轻人,他们过着的是富二代、官二代的好日子,有知书达理的美女老婆。然而,他们缺愿意冒血肉横飞之险,慷慨赴死,为的只是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文忠先生说,鄙俗的现在的我们,真正有这样前辈吗?我们的血管里,真正还留着这样悲壮凛然的血液吗?
100个青年死了72个,就想推翻清朝,如果清朝不是摇摇欲坠加上北方军阀的算计。根本不可能革命成功。中国的革命,只有青年有热血。问题真的愿意以命相争的,还真不多。我很佩服这些人。比后来的革命者更纯粹。坚持民主的意味更浓烈。后来,在复杂苛刻没饭吃的环境中。很多所谓的“革命”已经变成一种
一部由当年公开对媒体说中国人就是需要被管的戏子来投资导演和演绎的电影,是对当年的革命人士对民主的莫大讽刺。
几千年来,每次彻底的变法都需要流血!
张黎的电影还是一如既往的尊重史料,当然21年之前的历史也不必有什么隐晦。所以你看到了一个不太懂政治的苏文,一个半吊子军事家的黄兴,一个聪明绝顶的袁世凯和一个深知内情却无力改变的隆裕太后。
张黎不容易,主旋律能拍成这样不错了。
这才是所有中国人、华人应该铭记的伟大革命。
有刺客,黄兴一秒变成龙……
几次想在电影院里振臂高呼发动起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然后,一百年过去了,那些“同志们”还在努力⋯⋯
看的时候很激动,为了那股子情怀,里面的每个主演都很不错,一开始不知道里面有胡歌,不过看完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那个白衣青年满身血痕撑着木椅说出的那句“大清取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真的是全片非常大的亮点,各人觉得称为最大亮点也不为过!
李冰冰真美!(片子就那样,大家都懂得)战地护士们真美!!!个人觉得这部片子女人比男人抢戏,隆裕入木三分了
谈不上精彩,但也值得一看。赵蜀黍有点面瘫,发挥不佳。陈冲和孙淳演技超霸气,演技高手果然一直在朝廷!
还是袁大总统的戏最好啊哈哈哈哈
看完这部电影 略有震撼 这里的演员演技在线 更让我看到清王朝的腐败与不堪 看到革命所必须 看到那些臣子的愚忠 我们能够生活在现在这样的年代 一定要感谢这些为革命不屈的先辈👍
“没什么可审的了,他没跟我们活在一个世界里” ——黄兴(成龙),这句很不一般
可叹国父之理想,至今不但未实现,还被沦落为立牌坊的工具。
主旋律拍的再好也有喷子
导演拍摄还挺用心挺文艺的 孙淳姜武和陈冲确实不错 其实林觉民这线挺好 小人物之前的欢乐 中途的无畏 等来的幸福 只是胡同学无畏的表情怎么有点痞样 | 二刷星光四人一起看的
从《建国大业》开始,中国开创了一种拍历史片的新方法:无需连续的剧情,只用大段的文字注释和事件片段就能堆砌出一部所谓“宏大叙事”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