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鱼缸

    剧情片英国2009

    主演:凯蒂·贾维斯  迈克尔·法斯宾德  凯利斯顿·韦勒英  Rebecca Griffiths  哈里·崔德威  

    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

    猜你喜欢

     剧照

    鱼缸 剧照 NO.1鱼缸 剧照 NO.2鱼缸 剧照 NO.3鱼缸 剧照 NO.4鱼缸 剧照 NO.5鱼缸 剧照 NO.6鱼缸 剧照 NO.13鱼缸 剧照 NO.14鱼缸 剧照 NO.15鱼缸 剧照 NO.16鱼缸 剧照 NO.17鱼缸 剧照 NO.18鱼缸 剧照 NO.19鱼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10-06 16:22

    详细剧情

      15岁的米娅(凯蒂·贾维斯 Katie Jarvis 饰)性格叛逆而古怪,惹事生非的她不仅被学校开除而且连她最好的朋友都离她而去。米娅热爱跳舞,然而身边却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在意她那充满热情的舞步,直到一个叫康纳(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的男人出现。康纳是母亲的男朋友,在他与母亲同居的日子里,米娅被这个英俊而又友善的男人所吸引。在康纳的支持和鼓励下,米娅得到了一次舞蹈面试的机会,而且与康纳的关系也更进了一步。然而,现实世界并非想像的那样的美好……
      本片由在2006年凭借《红色之路》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的英国新锐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Andrea Arnold)执导,是她的第二部电影长片。作为2009年戛纳电影节竞赛影片,《鱼缸》在2009年英国独立电影节获得8项提名。

     长篇影评

     1 ) 可惜又是成长教育

    《鱼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0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之一的《成长教育》。因为两部影片都提及了一个关于青春期少女与伪单身老男人的故事。后者当然是一部极矫情的片子,我之前已为此写过影评(http://i.mtime.com/3316235/blog/4545909/),在此不再赘述。但是开篇就显出不俗气质的《鱼缸》,却因为之后虎头蛇尾的叙事,令人惋惜的跌落到了《成长教育》周遭。

    少女米娅与周围的事物格格不入。她颓废风骚的母亲、叛逆野蛮的妹妹,以及然她厌恶的那些同龄女生。于是她用粗暴冷酷的表现形式对抗着这些带给她束缚感的外在因素。
    米娅喜欢一个人在高楼的小屋里放着自己的CD,一遍遍练习着自己的舞。据说,喜欢跳舞的人通常是很自信的,他们总有着自我展现的强烈愿望。米娅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宣泄她内心的热情和对自由的向往。她几次冒着危险,企图用石块敲碎铁链释放白马的冲动,正是自我内心想要挣脱周遭,挣脱母亲,挣脱一切束缚的写照。这一动人的情节设计,也成为本片的一大亮点。

    在这个属于三个女人的家庭里,父亲与丈夫的角色是缺失的。之后本片的男主角出现了,母亲的男友康纳,有魅力的中年男人。
    本片前半部分对米娅与康纳的关系及两人情感的发展,描写极其细腻到位,丝丝入扣。从一开始的陌生抗拒;到开车出去兜风时那首惬意的《加州梦》,些许拉近了米娅内心与这个男人的距离。之后一起下河抓鱼,割伤了脚,康纳背着米娅行走;于是米娅愿意在这个陌生男人面前用受伤的脚,跳起自己爱的舞,这是信任与舒展的姿态,这样的情节多么自然动人。
    这个貌似外表冷酷、性格古怪的女孩,在这个温暖迷人的中年男子身边找到了被保护、被欣赏的感动,这是一种类似父爱的光芒,暖暖的浸润了她感觉被束缚的身体和心灵。之后米娅带着自己的小男友,来到康纳面前要零花钱买酒喝的情节,像极了小女孩之于父亲的撒娇;她还告诉他,自己想要应聘舞者却惶惑不安的心情,也得到了康纳的支持和鼓励。
    她当然喜爱这个男人,一种带着恋父情节的异性之爱。这种微妙的感觉很是抓人,却也着实难以把握。我确实曾焦灼期待影片的情感走向,在半夜他们一同喝酒,康纳要米娅跳舞给自己看时,我就在心中默默祈祷,千万不要继续延伸,到此为止吧。但是影片还是把两人的关系拽到了性爱的圈子中。
    有点像本可慢慢品尝、渐渐微醺的美酒,一扬脖一口喝干似的,畅快了,但却失去了美感,让人不知所措。当然也让影片的气质骤然滑落。其实这样的处理本也并无不可,真实生活本就缺少影片之前的微妙感觉,以赤裸裸的样态居多。只是这让影片情节的后续发展与品质保证成为了高难度动作,或者落入俗套,或者瞎编乱造。
    最后创作者还是选择了与《成长教育》一样的情节收场,毫无创意却也似乎别无选择。仿佛总是要有一个一开始充满迷人魅力,过后发现原来面目可憎的中年大叔来充当小萝莉成长路上磕破心灵的路障。总之切记小女孩是惹不起大叔的。只是原本似有若无、轻轻摇摆于父爱与爱情的微妙情感,一下子七零八落;好像玻璃杯摇晃的清水,微微眩晕不知去向何处,突然水温骤升,杯子炸裂开来,碎片与水花四溅,满地残局。
    最后米娅为了报复而绑架了康纳的小女儿,之后又因不忍心而将落水的她救起送回家。米娅对这个小女孩是充满嫉妒的,有着一种像是争夺父爱的幼稚冲动,这时我们又记起她也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但是她还是及时悔过了,康纳的那记耳光,像是父亲对女儿的教训,让混沌孤单的米娅清醒了自己寻找生活道路的决心。

    也许导演想表现的鱼缸,是加在米娅身心的隐形束缚。为了挣脱这一切,鱼一般的女孩不惜奋力跳脱鱼缸,却跌入了年轻的心灵无法对应与承受的无水之境。最后还是只能与同龄男孩结伴同行,一起去远方的海洋寻找心中的自由。

     2 ) 少女的白马,青春的河流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有细微的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回头来看,米娅一开始便失去了朋友。尽管无从去分析对方是弥足珍贵还是可有可无,然而失去本身已是青春成长的一阵痛。说到这里,我们还没加入她的个人背景:单亲家庭,风骚母亲和粗野妹子,一个没有太多保障的困难户。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米娅想不成为一名太妹还真是难。她的性格在前面五分钟就基本确立了,惯使粗口,冲动易怒,直接暴力,无所事事。这样一名女孩看似建立了强大的防御机制,可以将外界对她的刺激伤害逐一反击,然而这也注定她是落单不合群的命运。

    米娅回到家,镜头扫过家里的装修摆设,普通之余更见凌乱。边上人掉头一问,这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低保户也好不到哪去啊,我连忙点头道是,天下落难人都是一家。

    米娅在家里也好不到哪去,三个人就像是扎堆的刺猬,同住在一个窝里,挨得太近得要保护自己又不得不刺伤对方。那些被认为是下流不堪的粗口词汇被这一家人用得生动无比,完全不用虑及母女或姐妹的对象差异。

    在路上的时候,米娅看到一匹被铁链拴着的白马。老迈的白马毛色不怎么好,看上去没有太多的活力生气,然而栅栏外的米娅结结实实被打动了,她想放它走。为什么,不为什么。有人说这白马未免太虚了点吧,其实更虚的是鱼缸,从头到尾只见鱼不见缸,那鱼还被活生生的穿肚破肠。提到白马总要想起之前谢晋作品展,一到表现男女主人公坠入爱河或者时光美好之类,白马骏马就会适时出现,飞奔驰骋。那么,《鱼缸》里的白马是不是起到这一功能,被囚禁与奴役的青春正在老去,最后难逃一死?

    当然,问题可能没那么复杂,白马的出现存在只为带出米娅一朋友,就那修车的傻小伙。如果她要恋上一个人,势必有个人得充当下垫底,让她在爱情失败时还有退步的余地。因为以这少女的性情描述和爱情遭遇,她成功的可能性等于零。而从剧作角度上考虑,假设只有风度男(《无耻混蛋》:最后一个混蛋是迈克尔·法斯宾德)一异性角色,整部电影就会出现天然的结构失衡。因此在与风度男交往的过程中,白马只能暂时退避。

    米娅和风度男之间忽冷忽热,其实那跟见不得光没大关系,相反在一份短命的青春期爱情里,此番情况实属常见。

    为了体现少女的感觉变化,《鱼缸》几次用到了听得见的呼吸喘息声,两个人肢体亲近,联系紧密。另有当面跳舞,展现自我的一面,这些都是两个人往前一步走的象征。有趣在于米娅自学街舞,可水平真不怎么样,然而风度男说她很棒一定会成功之类,事实证明这亦是谎言。

    之前的配合捕鱼和脚上伤口都有弦外之音,如果从具体意象上入手,这鱼、脚和水都包含了私密的情感信息。她会在黑暗中寻找对方的身影、声音和味道,又会飞跑出去、不达目的不罢休地追赶,这些都是青春热恋的外在特征。当米娅发现了风度男的秘密,她又一次来到了青春的河流边上。还是言语发泄和恼羞成怒,然而这次没人来教她怎么做,相反她要及时出手去搭救别人。然而正如流水的不可逆,米娅还要提防被卷走。黑夜里的追逐后,她再一次气喘吁吁,惊醒梦碎。

    通往成人的道路上,米娅发现了真实想法与周围世界的巨大落差,有人说这是阶级不对等的必然。她所习惯的装扮,她所喜欢的街舞,她所狂恋的男人,事实上都那么不切实际,她的勇敢和骄傲不堪一击,一败涂地,就像哭花了的眼妆。

    安德里亚·阿诺德活用了手持跟拍的技术手法,米娅有着风一样的步伐和不服输的性子。一连串的压抑和痛苦过后,导演在结尾留下了属于女性人物的光辉闪亮。你可以认为这是积极向善,或许这也是迫不得已的跳出去,跳出那个看不见的鱼缸人生。【北京青年报】

      ■入评理由:2009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英国90后单亲少女的“跳出去”。

      ■片名:《鱼缸》

      ■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

      ■上映日期:2009年9月11日(英国)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写实风格的《成长教育》,生活化的人物气息,底层边缘的成长残酷。

     3 ) 《鱼缸》:青春遭遇与瞬息成长

    (芷宁写于2010年4月30日)
         4年前的冬夜,看了英国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那部风格冷峻的《红色之路(Red Road)》,为其中女人决绝的复仇方式以及清冽凌厉的镜头画面而感慨,这部《鱼缸(Fish Tank)》依旧是导演擅长的女性题材,只是这次关注的对象时值青春,而且影片整体成色不俗,较前者更显成熟周全。
       青春的残酷孤寂和蜕变,在光影的世界里已不是新鲜话题,只是每个青春都有它值得独自书写的意义,至少这部《鱼缸》是这样,“它关乎现实,又关注心灵;时而残酷,时而又无比温暖”(语出自BBC电影),在再现青春遭遇和瞬息成长的手法上,该片即细腻微妙,又不失整体态势,在抒发和写实间达到了平衡,也可谓“没有幻想,也毫不偏移的直视”(出自《电影手册》)。
       可以说,《鱼缸》的运镜很赞,内外景过渡流畅自如,仿佛提点着人物的心情转换,又似预示着一种莫可名状的难耐和困境。片中,总有女孩米娅(凯蒂·贾维斯饰演)望向窗外的镜头,不论镜头扫过她的所见,还是只是对准她的面部特写,都似在书写一份青春心情。甚至有个镜头是隔着雾蒙蒙的车站玻璃拍摄的,玻璃那端米娅的脸孔亦真亦幻,继而镜头转过来,米娅那张青春真实又带点鲁莽气息的面孔就在眼前,一如底层青春的气质。
       不同于《红色之路》中因剧情需求镜头所必备的私密性和窥视感,《鱼缸》的画面常常呈现出广阔而辽远的态势,仿佛一个15岁女孩的天空,只是,天空可以很辽远,但女孩走出青春困顿的出路却很狭窄,一如片中那匹被束缚在废品收购站的老马,米娅多次想解救它的行为,仿佛彰显着她的倔强、不甘和抗争,现有生存状态令米娅窒息,仿佛封闭而狭小的鱼缸,她想要挣脱,想要自救。
       现实世界对于一个半熟女孩来说,是残酷而现实的,不论于情感(自己的心动只是已婚熟男捎带手的新鲜野食),于志趣(梦寐以求的舞蹈面试,却是要聘艳舞女郎的),还是于家庭(贫穷的单亲家庭成员之间剑拔弩张,只想找男友的爆脾气老妈,同样坏脾气还鼓噪满嘴脏话的妹妹,再加上问题少女米娅,三个不同年龄的女人在狭小的空间里犹如天敌般的存在),白色的老马活不过16岁,米娅的青春于15岁这年的夏天完成了“突变”,一个痛苦煎熬的突变。
       舞蹈似乎是米娅自我宣泄的途径,贫民窟福利房社区不大的空房间里,独自热舞的米娅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不仅是身体上的,且是心灵上的。由于孤独苦闷、乏男性亲友,米娅对老妈新搭上的男友和蔼可亲的康纳(迈克尔·法斯宾德饰演)有着朦胧的好感,康纳很会照顾人,几经接触,渐渐温暖了被老妈无视甚至想赶快打发走的米娅,康纳对米娅舞蹈技艺的肯定则直接博取了她的信任,一种模糊而懵懂的情愫在米娅心中滋长,对父对兄对情人,微妙的情感像池塘里的水一般因风荡漾着,而米娅在帮康纳抓鱼时的受伤,则暗示事情的走向……
       米娅离家前最后的舞蹈是和老妈妹妹一起跳的,面对失恋老妈一如往常的吼叫,已经成长了的失恋米娅不再对着干,而是选择了一种沉默的相对,以共舞化解。妹妹牵着狗跟出来送行,骂着脏话让她记得发短信,米娅的离开仿佛终结了这个三口女性之家爱恨交织的纠结关系,她们之间分离的语言,也是悲戚语境中的“我恨你”。
       影片整体风格清越,节奏流畅,剧情行进的舒缓有致,表演真实自然,尤其是第一次表演的凯蒂·贾维斯,她的米娅个性鲜明,生动真实,勇敢而懵懂。另外,从片中每组构图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澎湃繁复的情绪和心绪变化,但都被导演掌控在理智的光影之中,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做作矫情,始终袒露着真实的感情,出色的配乐也在适时推动着人物心境变迁。
       片中每个远景全景,以及景中人常常似一首心情独白,但又被笼在现实之中,仿佛青春愁绪撞上了现实的铁墙。其中,米娅的心路历程在近两个小时的片长中被梳理的细腻生动,观众仿佛能轻触到她的内心世界,感知到她的叛逆、暴力、孤独、痛苦、挣扎和喜怒哀乐。
    http://nicolew.blog.hexun.com/49217103_d.html

     4 ) 成长教育

    《鱼缸》是典型的慢热片,除非对高频率的粗口情有独钟。见识到居住环境的脏乱差以及bitch妈咪之后,对于片中15岁的单亲问题少女Mia来说,失足已经不是悬念。尽管这场失足也经过了漫长的,看似温情脉脉的铺垫——先是妈咪的男友Conner在Mia酒醉之后抱她回屋,之后又驾车自助游,下水共同捕鱼,Conner称赞Mia的舞蹈,还借给她DV用来录制提供给舞者招聘初选的小样。作为把妹业界高手的Conner,潘驴邓小闲五毒俱全,不但将Mia的bitch妈咪搞得七荤八素魂飞魄散,在表面成熟内心青涩的Mia看来更是“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女之心”——温柔地给Mia的玉足换个创可贴啦、暧昧地说Mia笑起来很好看啦、借DV教学之际抱Mia在床上打屁屁啦——怪蜀黍的功力刚发了三成,这位问题少女的心思就自行活络了。

        必须承认,失足终于来到的那一刻场景十分唯美,少女天然的美好,是再粗俗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无法消磨的。Mia为Conner表演起她将要参加面试的舞步,配乐是Conner最爱的《califonia dreamin'》,昏黄的街灯从窗外透入漆黑的客厅,在这光线下舞蹈的少女轮廓明晰,甚至连她皮肤上的细小茸毛,以及她的呼吸都可以感觉得到。舞毕情正浓,Conner毫不费力地就得到了Mia。

        高手的原则一向是雁过留精不留声,因此Conner不但完事后连句安抚都木有,翌日清晨更是跑路完事。Mia的成长教育从这一刻正式开始。从居住环境来看,Conner显然比M要优越的多,潜入Conner家中后,Mia更是从那个曾经记录过她舞姿的DV中发现了Conner的妻女,这个家连空气中都漂浮着“和谐”二字,对于父爱母爱都缺失的Mia来说,这无疑是极大的刺痛,她似乎觉得在儿童房的地毯上撒尿,就能对Conner的慈父形象进行亵渎与毁坏。她将Conner的小女儿拐走一天,还差点将她淹死,同一个男人,带给两个女孩的却是如此迥然不同的命运,当她们一前一后行走在天低云重的田野中,富于娱乐精神如我都难免唏嘘。

        Mia自己也只是孩子而已,夜里她将Conner的女儿送回去,被他捉到狠狠抽了一耳光。夜幕下少女孤独地坐在草地上,目睹着那个她以为能得到爱的男人的背影渐行渐远,一天的奔波让她的身体疲惫至极,一记耳光让她的心也难免如此。

        自封的爱情已逝,支持Mia人生的舞蹈还要继续,面试还是要参加。Mia擅长且热爱街舞,当她匆匆赶到面试地点,看到的却是一群衣着暴露的面试者,以及台上正在进行的火辣钢管舞。轮到她时,她将头发披散下来,眼神却已经暗淡,califonia dreamin'响起,她呆立了几秒,就在这歌声中头也不回地离开。

        有这样一匹活了16年的老白马,就像是Mia烂糟人生中的圣物,因为去看望它,M还曾与它的主人起过争执。被连续刺痛的Mia转身寻找她的圣物时,得到的却是主人这样的回答:

        “它病了,我把它打死了。它16岁了,太老了。”

        这恰是在形容Mia,还不到16岁的生命,却已经生病、衰败、死亡。

        Mia决定离去,到威尔士寻找自己的人生。影片末尾,她与她的bitch妈咪,还有整天粗口,势必步她后尘的小妹妹Taylor相对共舞,还是在那个改变了太多的客厅里,只是这一次充满阳光。当小太妹Taylor抱着姐姐说:“bitch,我恨你,要给我发信息哦!”的时候,一切似乎还有希望。

        《鱼缸》下载好有半年多时间,每次都因为过不了慢热的坎儿,拖拖拉拉始终看不完。却不曾想前面的温吞,是为了铺垫后面的发力。相似的少女失足题材难免让我想起去年的年度大热——《成长教育》。与《鱼缸》克制的叙事,隐忍的力道相比,《成长教育》恰似一出矫揉造作的滑稽戏,剧情苍白,价值观单一保守,如果说《成长教育》想要表达的是“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样的宏大叙事,那么《鱼缸》所叙述的这简朴而不露声色的残酷与温暖才算是青春本质,所谓的“成长教育”,外人参不透,从来都只能是自教而已。

     5 ) 【插曲】电影周边

    "Me & U"
    Composed by Ryan Leslie
    Performed by Cassie Ventura (as Cassie)



    "Life's A Bitch"
    Performed by Nas



    "Your House"
    Performed by Steel Pulse
    Written by Alphonso Martin



    "Juice (Know The Ledge)"
    Performed by Eric B. & Rakim



    "Down 4 U"
    Performed by Ja Rule



    "Baby Girl"
    Performed by Wiley
    Written by R Cowie



    "Show Me Love (Stonebridge Club Mix)"
    Performed by Robin S
    Written by Allen George / Fred McFarlane



    "Broadway Jungle"
    Performed by Toots & The Maytals
    Written by Toots Hibbert (as Frederic "Toots" Hibbert)



    "Cool Down The Pace"
    Performed by Gregory Isaacs
    Written by Gregory Isaacs / Sylvester Weise



    "Get Up Offa That Thing"
    Performed by James Brown
    Written by Deanna Brown / Deidra Jenkins / Yamma Brown



    "California Dreamin'"
    Performed by Bobby Womack
    Written by Michelle Gilliam / John Phillips



    "Don't Sweat The Technique"
    Performed by Eric B. & Rakim



    "Jah Rule"
    Performed by Rhythm & Sound with Paul St. Hilaire



    "Just to get a rep"
    Performed by Gang Starr
    Written by Keith Elam / Chris Martin



    "In The Fading Light"
    Performed by New Device
    Written by Philip Kinman / Robert Wybrow / Daniel Leigh



    "Ride It"
    Performed by Jay Sean
    Written by Jay Sean / Alan Sampson



    "Original Nuttah"
    Performed by UK Apachi & Shy FX
    Written by Andre Williams / Abdul Wahab Lafta / Johnson Ettienne / Winston Riley



    "Bleeding Love"
    Written by Jesse McCartney / Ryan Tedder
    小女孩最后录像哼唱的歌曲

     6 ) 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小萝莉

    我是在看了最新的简爱之后,迷上了里面的罗切斯特,然后去找这个演员演的别的片子,偶然才发现这个片子的。

    感谢简爱,让我认识法斯班德大叔。感谢大叔, 让我看到这部电影。这确实是我看过的最好的coming-of-age的片子,没有之一。

    很多人将这部片子和An Education相比,都是英国人在同一年拍的coming-of-age, 大多数人都觉得这部要更好。我非常赞同。An Education的故事还是蒙在柔光镜下的,端着的,美的,把小女孩推到镜头前,演那种其实不谙世事但又偏偏自以为是的小小矜持,和泛进眼眶、最终又默默咽下的眼泪。

    Fish Tank讲的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故事,凌厉、现实、全无甘美的生活。一个伦敦郊外工业区的破乱公寓里的15岁女孩,酗酒的单亲母亲,不知道是否满了10岁但已开始抽烟喝酒满嘴脏话的妹妹。这个姑娘的生活里,几乎没有什么美好的事情,更不谈什么宏大的理想,甚至一个柔软的角落。而她俨然就出落为生活为她预想的那样,辍学、酒精、言语与身体的暴力, 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漫无目的地寻找。没有人对她会有洛莉塔的错觉和怜惜,虽然她只不过是洛莉塔的年龄。在遇到大叔以前,她的生活里似乎没有任何正面的力量,没有一个人对她曾和颜悦色,曾有过温暖的肯定。

    大叔是她娘酗酒party上的hookup,是个气质温暖放松的好看男人,随随便便地,赤着膊地来厨房倒茶喝,看到她随着音乐跳嘻哈,笑眯眯地夸她跳的好。少女看他的眼神很复杂,是警觉、叛逆、和犹疑的混合,为了知道他是谁,偷看他的钱包,还顺手摸了几张零钱。再看他的眼神,更加复杂,因为那里面开始有了依恋。

    每个人都是有心的,哪怕是十岁就开始酗酒和满口粗话的问题少女,只是她的心从来没有被人关照过,甚至未被她自己关照过。得到一点温暖,她自己也由此看到了心里的一角柔软。因为有了这一点柔软,她粗黑的眼线下的目光,开始有了一点期盼和雀跃。

    无论内心的那点细腻如何被放大,生活依然还是落花流水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下去。大叔并不是个坏人,所做的一切也并不是蓄意的圈套。成长的故事其实并无新意,一个女孩的成长,总是要和成为女人拉上关系。大叔悔了,大叔走了,大叔消失了。少女是个无畏的年纪,她顺着城市尘土飞扬的道路,走了很远,找到大叔郊外的住所,才发现他和他的妻女。他的女儿,穿着公主纱裙,在她的眼前快乐地滑来滑去。

    那一刹那的强烈感觉(愤怒?),让她差点把这个小公主扔进河里溺死。

    好在生活的残酷是不动声色而非声色俱厉的,什么灾难性的事情也没有发生。她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这段成长的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她似乎只用了一场短暂的嚎哭,就结束了转瞬即逝的希望和悲伤。

    这个演员是本色出演的,她在该片在嘎纳拿到大奖之后无法出席颁奖礼,因为当时16岁的她已经怀上了男友的孩子。她果然没有试图逃脱自己的命运,这或许是一种勇敢。

    演大叔的fassbender,其实差不多也是本色出演。他有种温暖的举重若轻的气质,他的身上没有阴影和陈年的伤痕,没有向年轻人贩卖的深沉,但谁知道他是否愿为生活扛起所有他应该扛起的负担。

    没有谁是坏人,因为每个人都只在对方的生命里扮演了一个某个角度的角色。谁又何尝知道谁的真相。在一刹那眩目和醉心的温暖光芒里,谁又在乎谁的全部是怎样。大叔和萝莉之间,谈什么爱情呢,成长与爱情无关,甚至与性觉醒无关,那只不过是一场希望和失望的交换,然后在尘埃落回原处的时候,令那个年轻的人对生活中绝望之平静(quiet desperation)有点新的感触,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平稳地节制地交出自己的希望,再平静地接受失望和随之而来的改变。说白了,是一场教与学的关系,感情和肉体上的纠葛,都只是副产品。人的一生中,能全面了解和拥有的人,不超过寥寥几个,这样的重量,不是一段成长的时光能承载的。

    爱情并不是必然发生的,而每个人的生命里,都需要依恋、温情和肯定,成长之前,对这些的要求只会异常强烈。那些给予这些的人又怎能命定是谁,他可能只是个友好的过客,而你或许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认识他,而他也同样如此。

    我喜欢这部片子,是因为它有一种在现实和内心之间优美而自信的平衡。没有煽情,没有玫瑰色的憧憬,没有戏剧化的心碎,一切都符合我对quiet desperation之境界的想象。

    我对black swan之类的片子,赤果果地把成长的实现与性觉醒挂钩在一起,非常之不以为然。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black swan里面那个猥琐教练大叔,有一种不合情理的好感。因为我觉得性觉醒在一个少女的成长里,往往真是minor的事,而倘若她能带着感激想起他,他一定还教会了她其它的东西。

    然而,这些事情,可能都还是不再回首最为妙吧。

    还有一句无谓的心愿,那就是所有有女儿的父亲,请好好爱你们的女儿吧,其实大多数悲伤的成长故事,起因都是父爱的缺席。

     短评

    我只能说我已经厌倦了这种反叛题材电影的固有模式,并且被这部片的评分之高吓坏了。另外,尽管全片的着重点不在女主角的舞步上,我仍是要说:她。跳舞。太。难。看。了。看这部片看影评就好了。影评比电影好看太多。

    5分钟前
  • A-sun*
  • 还行
  • 确实会想起《成长教育》,不过这个更写实,也更残酷。很多细节处理颇见功力。多少感觉有点肯·洛奇灵魂附体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 难道做小三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么????这女孩跳舞一点都不好看啊~~~

    12分钟前
  • Lavender
  • 还行
  • 满嘴Bitch的小女孩令人印象深刻·····情感刻画的很细腻,未成年少女和中年大叔身处同一屋檐下,暗流涌动。真实而不做作,平淡但不沉闷,如果说《成长教育》纯粹只是养眼,那么《鱼缸》可谓养心之作,青少年成长的阵痛期!

    16分钟前
  • 大米
  • 推荐
  • 和这一比skins就是充满童话色彩的美好故事

    17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 当我正在为Michael Fassbinder那句"Is his cock this big?"而鼻血横流时, 故事就峰回路转了. 这部电影就如纪录片一样自然流畅. 《An Education》和它比简直就烂死了.

    19分钟前
  • Griet
  • 推荐
  •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23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 人生这部书里,青春是最惊心动魄的一章;这是我第二次在电影里看到女人撒尿的镜头。

    2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 从音乐、摄影到表演几近完美。

    2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 如果没有那个小女儿满嘴BITCH的嚷嚷,估计拿不到评委会大奖

    29分钟前
  • 点点
  • 推荐
  • 没有任何做作,直接而忠实的记录那些瞬间让影片显得张力十足。Andrea Arnold在影片情感变化的处理上已然令人折服,对这部没有强大情感依托便会变成垃圾的电影所展现出的掌控力更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至于Fassbender,或许还是更适合他一人独挑大梁的电影,如<Hunger>

    31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
  • 7/10。早熟少女的街头冒险,大叔恋向同龄恋的过渡,亲人情谊互解,都是叛逆青春的常见套路。用马、鱼等动物符号表情达意有点突兀容易出戏,比《红色之路》好的地方就是在把妹妹投入涛江一刹那终于有了爆发。阿诺德对室内光线的斑斓布置也满漂亮,不过看完《呼啸山庄》对她期待太高,其余两部接连失望。

    34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 乍看下写了一个女孩的成长经历,其实是人一生的缩影,禁锢而没有希望,碌碌无为而有无能为力,人生在痛苦和孤单中成长,英国片子固有的气质

    38分钟前
  • popgrey
  • 力荐
  • 擅长游泳,一辈子游不出个鱼缸,却时时都看得到鱼缸外面那个世界....引用这位豆友评论刀子:一部可以回味的影片。继承了红色之路的手提摄影和冷静克制,不循俗套地讲了一个俗套故事,人物状态真实可信。剧情结构尤其出彩,貌似松散实则紧密,情节推动有如一股潜流,势不可挡。

    43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 难道不停拍女主角走路就可以把狗血剧升华成文艺片么

    44分钟前
  • momo
  • 还行
  • 安德里亚·阿诺德第2作,获戛纳评审团奖。躁动而叛逆的青春,少女酸楚的成人式拍得克制而诗意。手持跟拍、虚焦移焦、剧情内配乐等手法运用得也很娴熟。但整体有主题先行的刻意感,尤其是一些隐喻符号的植入(如未能放生16岁死亡的白马)及略显脸谱化的角色塑造。诱奸戏布光极佳,想及基式。(7.5/10)

    4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 啊天……作得很小心但也是无比作好吗……故事是这样——一出场操遍全世界然后突然想放走一匹白马,写实就写实还老想搞点矫情的符号,其营造温馨的逻辑是这样——我家就这个德行我就要操遍全世界就得拐小孩尽管如此全世界还必须得原谅我因为是世界错了不是我错。看看摄影就好。

    52分钟前
  • Superhat
  • 较差
  • 又是英文字幕,又不同步!实在没看明白到底要讲什么

    53分钟前
  • 麦田
  • 较差
  • #SIFF#米娅对白马抚摸解放和拥有的欲望,同时重合在对康纳的性欲,父爱渴求和自我解放之中,最后当所有的现实从情绪剥离之后,她选择离开。本片的隐喻太过明显,几乎到了讨好观众的地步:主人公的身份爱好,白马的意义,高龄男主的作用,两次入河,色情表演,跟着同龄人离开……镜头光线不错,线收的全

    58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 骑着白马来的不都是王子,梦想也不见得非要实现,不过这都让生活更有意义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