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灵感来自戴维森的真实生活,包括他那在911事件中去世的消防员父亲。主角为二十多岁的男子Scott,他跟妈妈住一起,梦想是当纹身师,但每天除了吸麻和朋友鬼混、暗暗勾搭青梅竹马之外无所事事。而妈妈找的新男友却引发了一系列事件,迫使开始Scott正视自己的人生。
电影中的斯科特就是自己的英雄,而他爸-丹,作为消防员,因为救人失火而去世,是消防局的同事和他自己的英雄。
电影刚开始斯科特在高速闭眼赌命,想自杀,以为这会是一部抑郁黑暗的电影。随着电影展开,斯科特是一个废柴,24岁,不会赚钱,无所事事,让母亲和妹妹担心,整天只会磕大麻,有一个青梅竹马,做着情侣之间都会做的事情,比如sex等,但是就搞地下情一样,不让朋友们知道。
改变是从雷的出现开始的,作为母亲的新男友,雷很好的完成了成年人的角色,但是因为斯科特和前妻聊天,爆发矛盾,两个人都被母亲赶出来家。前妻对雷的评价,诸如不管孩纸,赌博等等,不知道真假,但是这些矛盾的确影响一个家庭的稳定,在没有更多的信息确认之前,一拍两散。
在被赶出家门后,斯科特和朋友去药店抢劫大麻,朋友们都进监狱了,这下斯科特的朋友们也没有了。万般无奈,他去了消防局,展开了成年人的生活,消防局的气氛和团队,让斯科特与自己和解。童年的影响和阴影,只能在相同的环境下消除。斯科特变成了更好的人。
说实话,整个电影节奏懒散,爆发点没有积蓄足够的力量就引爆,显的刻意。万幸的是,主演的演技在线,导演把电影的结局写的阳光,奈何,未来还很远,斯科特的路也很长~
阻碍我看这个电影的因素很多,比如Pete Davidson, 觉得他不好笑也不会act,基本就是镜头前做自己的典范。比如 Judd Aptow, 对他那套美式贫嘴审美疲劳了,而且他下场撕我Louis 叔,谁撕我louis叔我撕谁。。。而吸引我看这个电影的因素就一个,Bill Burr, 这就够了。
电影大概能分三段,第一段典型的Judd Aptow 开场,被时代遗忘的废柴青年聚在一起嗑药刷贫。Scott, 这个个子傻大,身体和心理却都不太健康的青年一边怀念着为救火而牺牲的消防员父亲,一边假装不在乎的开着玩笑,做着不合时宜的梦,荒废着人生。
真正开始好看还是第二段开始,Scott要在海边给小男孩纹身,纹了一条线以后小男孩落荒而逃。Scott还在后面叫,回来,只纹一条线多傻啊。。随即小男孩的爸爸Ray杀上门来吵闹,意外的和Scott的妈妈一见钟情,于是Scott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开始被推着成长,学着承担责任和独立。这种成长是痛苦的,他有一大堆理由来拒绝,我身体有病, 我爹死的早,我嗑药。。。最终矛盾爆发,他和Ray大打出手,两个人一起被Scott妈妈赶了出来。
第三段是最感人的部分。Scott和Ray一起住进了消防局,在那里他有了 father figure (s), 也渐渐解开了心结,愈合了伤口。有几个特别触动我的地方,是刚住进消防局的时候,Scott在一群消防员面前爆发,说父亲的牺牲给年幼的自己带来的打击,说如果他要当英雄,就不应该有小孩。这看似不近情理的话,却让观众着实的体会到了他的伤痛。还有Scott和消防员们一起去救火,眼看着Ray进入了烈火熊熊的房子里,Scott满眼含泪焦急的等着他出来,我都不由的眼眶湿润了。。。
当然作为喜剧电影,这部电影好笑的地方很多。比如Scott和Ray打架,Ray把Scott扔到很浅的简易泳池里,Scott说,我告我妈去说你要淹死我,Ray说演什么,你丫有8英尺高呢。。。最绝的是Scott给抢药店的同伴望风的一段,我笑cry了。
这算是Pete Davidson的半自传电影,他的父亲就是在911事件中牺牲的消防员。有真情实感做铺垫,观众能够理解这个青年为啥是个废柴,能够同情他,也能够为他迈出成长的重要一步而开心。我想这是这部电影比以往Judd Aptow的电影高出一大截的原因。
1. Scott和青梅竹马滚完床单后说的话,大概是“虽然我们一直有滚床单,但我们最好止步于此,我们不能确认关系因为我是个烂人我配不上你”,第一反应真的是渣男了吧😂但转念一想他好像是真的这样认为的而且他也的确说得没错
2. Scott没有一开始就反对妈妈和Ray在一起,而是在得知Ray也是消防员之后才开始千方百计让他们分手的(baby Hitler梗百看不厌)
3. 因为Ray的出场太令人讨厌我是真的觉得他接近妈妈不怀好意的,后面他前妻骂他的时候我还想“看吧我没猜错吧”,但后面Ray说“你为什么从一个最憎恨我的人的嘴里去了解我呢?”让我突然醒悟,好像你说得也对啊。get到一点人性的复杂🚬
btw这里我还暂停然后emo了一下我自己爸妈的恶劣关系和恶语相向,一下子显得他们都没这么烂同时好像又更烂了(?)
4. Scott最后也没有像啥爽文套路一样突然奋发图强考上哈佛变成人生赢家(那就是科林的故事了)开他想要的纹身餐厅,他只是从一个废人变成了没那么废的人,仍然算不上未来可期,但至少不用担心他随时暴毙了🚬一定程度来说也算很真实了,另一种程度来说pete也算比scott要强多了吧😂
5. 史泰登岛上一直是蓝绿色调偏灰暗(也没有很灰暗)的感觉,感觉一去到纽约那色调就是一个天气晴朗光线明亮温暖繁华大都市
皮特·戴维森根据自己真实经历写的剧本史泰登岛国王,包括在911事件中逝去的消防员父亲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那个时候他7岁,但是此后的17年他似乎停止了生长,一直活在自己的小世界。
史泰登岛是纽约附近的岛屿,和纽约市隔着一道海峡,岛上地广人稀,里面的人生活相对隔绝,很少到外面的世界去。皮特•戴维森亲自饰演主角斯科特,这名巨婴和妈妈及妹妹住在一起,整天游手好闲,希望开一家纹身餐厅。随着妹妹去读大学,和妈妈的关系莫名的奇妙起来。一天,他和狐朋在长凳上闲聊,偶遇9岁的男孩,并说服男孩让他纹身,当纹身的针头刚刚触碰到男孩的肩膀,他痛的尖叫着跑开。随后这名男孩的爸爸找上家门,他也是一名消防员,随后男孩的爸爸开始和斯科特的妈妈约会。斯科特无法接受逝去父亲的地位被替代的现实。
史泰登岛国王电影主要讲了斯科特的成长和心中父亲形象由神到人的转变。7岁时就逝去消防员父亲的斯科特,一直是家庭的中心,在斯科特岛泡吧、抽麻和青梅竹马滚床单。从没意识到自己也会长大,这种所有人应该以其为中心的想法没有及时转化为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几个痛苦期,刚出生的时候,以为父母无所不能,有什么事情叫父母就可以了。然后慢慢意识到社会上的事情父母也无可奈何。开始以为全世界都围着他转,慢慢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人们没有义务围着他转。随着青梅竹马离他而去,随着一起盗窃的发小被关进监狱。斯科特逐渐经历这种成长的阵痛。幸运的是,他妈妈的男友也是一名消防员,他还能在消防员打扫厕所混得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
也就是在这个地方,通过其他消防员的口中得知,他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圣人,在和他一样的年纪也抽麻、惹祸,也和他一样迷茫和莽撞。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火场英勇的救人,并不妨碍父亲成为一名英雄的消防员。不同于母亲只告诉他父亲英雄完美的一面,曾经一起战斗的消防员补齐了他爸爸的形象,让他心目中的的父亲从一个神过渡为一个普通的人,这也解决他的偏见,消防员不应该生孩子。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斯科特逐渐的去自我中心化。周边的人在围着他转的时候,也需要他的回报。于是他陪着曾经的青梅竹马坐船去纽约考公务员。站在摩天大楼耸立的纽约市,这名曾经的史泰登岛国王终于成长为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在最美好的时光里,有小众电影,每一天都是情人节!ご公衆號ご:凉心评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概览】
即便“SNL的水准不比当年(特朗普语)”,皮特·戴维斯也并不是新卡司之中最出彩的那一个。但他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真诚与坦率,对一名喜剧演员来说是难得的品质,甚至要比变色龙一样的模仿能力更为稀缺(譬如备受诟病的吉米·法伦)。
当他在节目中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谈及自己的家庭缺失和情绪障碍,甚至自杀念头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渗出可见的伤痕感和脆弱感;这成功地在一个喜欢哈草的Millennial形象之上,附上了洞见和共情的可能。
因此,尽管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艺能/天赋,皮特·戴维斯有着其他SNL前辈们所没有的特点,年轻也能为他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潜力:比起比尔·莫瑞、艾迪·墨菲、亚当·桑德勒、威尔·法瑞尔,他接触大银幕的时候风格还尚未完全定型,也意味着更大的可塑性。
近年已经很少亲自出手的贾德·阿帕图,更倾向于制作富有幽默气息的戏剧而不仅仅是Cheap Laugh。作为“喜剧教父”贾德·阿帕图的新任Golden Boy,半自传性质的《史泰登岛国王》对皮特·戴维斯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机会。
【制作】
贾德·阿帕图电影的不变主题,是成长的恐惧及其必要的牺牲。前者界定了我们“不愿长大”的主人公:《40岁老处男》的史蒂夫·卡瑞尔,《一夜大肚》的塞斯·罗根,《四十而惑》的保罗·路德,《生活残骸》的艾米·舒默;后者则在一地鸡毛之中,将藏在他们情感内核中的不安全感暴露出来,实现真正的,富有启发性的个人成长。
《史泰登岛国王》自然也是标准的阿帕图电影:一个超龄大男孩如何学会成长和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但与《四十而惑》和《生活残骸》类似,电影在结构上存在一些问题,贾德·阿帕图尽管能够捕捉到许多有趣的临场发挥,但却无法做出适当的取舍。
作为一部长达两小时的轻喜剧电影,它并没有把足够的精力放在主线上:当情节上(颇为刻意)的关键转折点出现时,电影还有不到半小时就要结束了。
尽管贾德·阿帕图松散的叙事风格在片中依然非常显眼,但皮特·戴维斯的加入让《史泰登岛国王》要更加沉重与黑暗一点:因为家庭创伤的缘故,主角Scott的不作为并非是出于懒散,而是有着类似宿命论的动因。
而他身上与外界的疏离感,也是剧本在创作人物时的基本原点:虽然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但他无法很好地控制和处理这些关系。这一要素看似简单,但在贾德·阿帕图的调教,皮特·戴维斯的心领神会下,颇为会心一击。
【表现】
近年贾德·阿帕图的亲力亲为,往往不如《伴娘》之类仅担任制片的喜剧电影更让人眼前一亮。而《史泰登岛之王》的关键缺陷,多少也与此有关:自《四十而惑》以来,阿帕图电影经常过度强调角色平庸的日常生活,严重缺乏紧迫感。
此举意在反映主人公的周遭世界,以期对其世界观做出解释,但在阿帕图的手里,这些零散的生活碎片并没有为某个主要矛盾而服务,也没有堆积情绪/气氛,主角在第三幕面对最终考验的前一秒时,与电影开场并没有本质差别。
这样一来,尽管散落各处的喜剧元素不会让人感觉电影节奏太慢,但整体而言并不抓人,甚至有拖时间的嫌疑。
某种程度上,这是最擅长剖析人际关系的贾德·阿帕图对自己的背叛:电影开场的自杀未遂,本来是一个非常有力的锚点,完全可以为一部更加黑暗的,大胆面对抑郁和心灵创伤的电影定调。但为了让电影看上去更加轻松,这一话题自此越来越淡,着实令人遗憾。
而这样整体表现优秀的卡司,其实也完全能够支撑一部更为严肃的《史泰登岛国王》。皮特·戴维斯与《超级青春期》时相比,显然更加可信,也更有亲和力,故事的半自传性质更添加了额外的真实感。比尔·伯尔,蓓尔·保利,玛丽莎·托梅以及史蒂夫·布西密也都提供了高质量的演出,与电影的气质达成了很好的平衡。
【总结】
虽然年龄要小得多,《史泰登岛国王》依然能看出阿帕图关于中年焦虑和“童梦”幻灭的影子。但消防员的“蓝领”设定,和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让电影似乎有了更讨喜的立足点。至于皮特·戴维斯是否会和塞斯·罗根、保罗·路德一样有着广阔星路,一部《皮特·戴维斯大电影》还并不足够,要等到《自杀小队2》才能看得更真切一点。
【相关推荐】
《四十不惑》
《超级青春期》
“美国到底怎么了?”
从一部电影上升到一个国家是不是有点太牵强了,确实是——非常。但2个小时的电影时长,让我看到后来真的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看了这么多年的美国喜剧,尤其是这种脱口秀明星班底的喜剧。我很能明白他们依托传统的努力——基督教家庭观念、爱国情操、融入社会、诚信友爱,我都懂。可是如果你把片长拉到2个小时,我就真的指望你能谈点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情感的纠结、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生际遇的讽刺。所以,就如开篇我所说的,我在看到后半段的时候,就开始思想飞蹿(和Scott看《海绵宝宝》一样)思考起这个哲学问题了。
本片的原本意涵很简单:失去父亲的孩子找到了父亲的影像,并与父亲的突然离世达成了和解。然而剪辑是一塌糊涂:显然导演在Scott的个人挣扎和与新父亲的关系之间难以取舍,造成了2者同时存在的窘境,并使得片场过长。既然确定要谈2件事,就如《阴云背后的幸福线》一样,导演就要逼着编剧挖掘Scott更深层次的情感障碍,或者好好安排几个小细节,让观众能明白他不外露的内心挣扎。然而这些都没有。Scott从开篇想死到后来莫名其妙的饭馆打工,都没什么内心描写,他就是个工具人。1个小时对他生存状态的描写都流于表面,他和朋友们的戏都毫无意义,就像一群卡通人,以至于把他们都改成会说话的狗,故事不会有任何变化。而卡通狗表达伤心的场面都比主演给我的感觉更好。
反观他和Ray的冲突才是本片的重点,可是由于前面1个小时的片长大量描写Scott本人,使得片子重心一直在他身上,让Ray成为了一个导师角色,使得他作为父亲同Scott的磨合成了对Scott的修炼。可实际上这段关系才是本片真正的看点啊!因为他是消防员,因为他让Scott想起了突失父亲的痛苦,让他对这段关系极其抗拒,也因为他对母亲独自经历这一切的愤怒而转化为对父亲的愤怒。而他的愤怒无处宣泄,因为他父亲是英雄,他无法表达自己对英雄的愤怒。每个人都会说他父亲人多好,尤其是他备受煎熬无处倾诉的母亲。这才是他内心的结,而Ray这个角色正是他一切愤怒的投射,这才是他内心的结。结果本片大篇幅讲的都是他个人的状态而不是内心感受:从他想死又不敢死的那点小情绪到他那点巨婴成长故事。
自2000年以来,好莱坞一直在拍这种巨婴成长类的喜剧片。以《菠萝快车》、《40岁老处男》、《宿醉》等一批为首的,讲述千禧一代男人(特指男人)不愿意成长最后被迫成长的喜剧电影。新一代的男人们因为成不了父辈一样的男权式英雄而选择退回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做着不负责任的事,以期达到对社会期望他们达到的样貌的嘲讽。(另一方面是符合新女性审美的牛郎风男明星的崛起,比如中韩这种柔美型男明星在欧美流行市场的披荆斩棘。)20年过去了,好莱坞应该对此类电影轻车熟路才对,可是本片却竟然拍成了这个样子——拖拖拉拉、毫无节奏、胡乱一剪、草草结束。
那么美国到底怎么了?
是年青一代躲在电脑屏幕后面没有生活?还是男权社会崩塌之后,文化架构四分五裂,又没有新的权威来填补?还是故步自封多年加之社交平台泛滥,造成了自我感受压倒一切?或者说美国从没伟大过,这一切都是运气,是因为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精英汇聚于此,是他们开创了美国的今天(就像香港和台湾)?我真的不知道。从本片Scott怒骂老父亲,无所事事,对一切事失去了参与热情,干点狗都能干的事就觉得自己成长了,可以看出年轻美国人在Ray为代表的父辈眼里是个什么样子。当妈妈看到儿子给新父亲背后纹了老父亲的脸就冰释前嫌。这就是美国价值吗?当孩子们达不到标准的时候,我们就降低标准。他们只要能记得我们曾经是英雄,Made American great once,我们就满足了。如果从这个角度讲,或者说电影是真的想表达对当下美国社会的新、老价值观的巨大冲突的话,那么我觉得这是美国电影第一次对美国社会巨大的崩塌有了警觉,那本片真的就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
ps.Bill burr是我最喜欢的美国喜剧演员,他的想法非常能代表“老父亲”的美国价值观,即工作一天回到家,啤酒薯片旧沙发。导演选择他来演Ray是最大亮点。
从没见过这么 fit 的 loser
PETE DAVIDSON IS THE KING OF STATEN ISLAND!!!
以为是一个废人愈加废,结果搞个荔枝结尾,可惜
看完之后我又更爱pete了一点。。。与其说是一部喜剧,不如说是一次pete davidson为自己的人生创伤而做的一次心理愈疗。。。这么一个没什么特别要紧剧情的片子,却到处藏了许多打动人心的地方。然后表演也都相当细腻自然到位,毕竟都是一干名角,包括拿过小金人的妈妈。。。失去父亲是永远的痛,即使他在别人眼里是英雄,也无法减轻这种痛苦半分。在球场里scott对一群消防员冷嘲热讽的那些疯话,毫无疑问就是pete本人最真挚的情感爆发。所以这个在剧里他其实并不是在表演,而是在整理自己对于早已远去的父亲的思念和怨恨。。。而且还处理得那么举重若轻。对此我只有respect。。。另外作为一个Staten Island的居民,对于这个片子里所有那些关于这个小破岛的各种吐槽,讽刺和描绘,也是充满了亲切感和理,所以要多加一星。。。
抗抑郁药交配悖论,十岁纹身换老母艳遇,老友狗狗抢士多,消防通铺与敌同眠;SNL常驻Pete Davidson半自传改编,虽然阿帕图喜剧越拍越收敛主流了,但自然感人之处依旧
he named the character after his dad😭
“Are you a weirdo""I am the weirdest"------------------------------------------------------------------------------------成人版coming of age 电影。笑点很足,也不缺哭点。喜欢顶着大驼背的Scott牵着两个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的小孩走在上学路上,讨论彼此爱好的场景。
很有意思很个人化的片子
节奏明快,还挺容易看下去的。
四星半。轻松诙谐的废青成长史,看到海报和简介后就觉得这会是我的年度最爱之一,有立马想看的冲动。男主角虽然很丧很颓废,但身上仍然是有很多可爱之处的。有时候甚至还挺羡慕影片中他的这段经历的。
励志搞笑片,不错
你脱了地,做了饭,刷了厕所,就觉得已经辛苦工作过了?哈哈哈哈。。让我们出去单独聊下。。。(将之锁在门外)哈哈哈哈!!!
比起电影更像是帮助pete 对自己的解构和重建😢pd deserve the best😢
依然是“千禧一代”、“(自以为)酷拽潮(实则)浑浑噩噩老小孩开始缓慢成长”的人设,Pete那双似乎永远没睡醒的眼睛仿佛让人看完了全部。比起Judd前面几部太过直白的R级闹炸笑点,将角度挖掘到更为内在的伤痛对抗、成长以及原生家庭的主题,显然成熟丰富了许多;时长问题让其在成为一部“单纯好笑的喜剧”这一目标略微走偏,可以稍作删减。但电影演员身份的Pete或许是和适合自己的剧本互相成就,或许是热度综艺掩盖了他的另一面,用他的魅力诠释了这个故事。从去年到今年的两部,表现得都出乎意料的优秀,也算惊喜。【SXSW 2020 HEADLINERS 5/5】
7.0/10 分。初看,蓝光。很个人化私人化的剧情片。。。
中二青年?
出乎意料,同托尼·厄德曼类似的观看体验,尤其因为这部电影适时地出现在我今天遭遇和Scott类似的境遇之后。那些底层的乖戾背后流淌出的温柔,弥补了我在萨弗迪兄弟那里没能获得的缺憾。角色与演员真实身份的交互性将喜剧内核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阿帕图可能就是新时代的卓别林。
4.5 有无数个落入美国独立电影套路的可能性,但流动的叙事始终都如同河流般将主角的生活带向了未知方向,对这种在他人的生活河流中顺流直下的观影体验毫无抵抗力,根本不想靠岸(片尾曲Pursuit of Happiness选得极好
用“成長”來形容Scott太簡單、太隨意、也太居高臨下了,在電影絕大部分的時間中,Scott周圍始終有一堵他自己築起的無形高墻,將他和他的敏感、脆弱、自私一起,困在其中自我厭惡、自我放棄、甚至自我摧毀,電影的過程中,在或被動或主動中,一步一步走了出來,最終實現了自我和解,在自我和解面前,成長與否無關緊要。帶著對Judd Apatow喜劇的刻板印象,也帶著對Pete Davidson在SNL的刻板印象,都顛覆了我的感受,我帶著看喜劇的期待打開,更多時候卻以看正劇的心在感受,不經意地調動我每一根敏感神經去感受其中的敏感,哭的次數比笑多,尤其是知道電影帶有Pete Davidson半自傳性質、知道Scott是Pete過世消防員父親的名字。
B/美式《钛》。前2/3极好的,无数的分叉、距离和隔绝。但是后面确实越来越靠拢类型,驱动力单一了。问题在于:假如我们必须让游荡的彷徨的人生成一种动作,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赋予其特异的逻辑,而不是只有传统的选择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