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
  • 非凡
  • 闪电
  • 再见,孩子们

    剧情片法国1987

    主演:加斯帕·曼尼斯  拉斐尔·费伊特  弗朗辛·拉塞特  斯坦尼斯拉斯·卡雷·德·马尔博格  菲利普·莫里尔-热努  弗朗索瓦·贝莱昂  弗朗索瓦·尼格雷特  彼得·菲茨  伊莲娜·雅各布  阿诺·翁利叶  勒内·布洛克  Pascal Rivet  Benoît Henriet  Richard Leboeuf  Xavier Legrand  Jean-Sébastien Chauvin  Luc Etienne  

    导演:路易·马勒

    猜你喜欢

     剧照

    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1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2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3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4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5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6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13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14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15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16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17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18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19再见,孩子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08

    详细剧情

      二战末期,德国的反犹政策还在坚定不移地推行着。来自马赛的犹太孩子波奈特(拉法艾丽·弗托Raphael Fejtö 饰)因此家破人亡,被送到法国的学校念书。在这里,他一直小心翼翼的保守着他的秘密,但还是因为新生的关系常常遭到同学戏弄。其中就有法国有钱家庭出身的朱利安(加斯帕尔·马奈斯Gaspard Manesse 饰)。
      朱利安和波奈特成为了室友,在共同相处的日子里,朱利安发现,这个经常被欺负的男孩有着跟自己志趣相投的一面。两人的关系渐渐融洽,成了童年要好的伙伴。当朱利安从种种迹象猜测出波奈特的犹太人背景时,他没有疏远波奈特,而且还帮忙隐藏这个秘密。也许在孩子的心中,政治世界在真挚的友谊面前显得太过渺小。
      然而,大人的魔掌还是侵入了波奈特的人生,保护犹太孩子的神父和波奈特都被出卖了……

     长篇影评

     1 ) 爱得心痛

    总觉该为它写点儿什么的结果就是直到现在啥都没写。
    还是写点儿吧。

    第一次碰它,大概17岁左右,在宿舍读剧本,哭得泪流满面——虽然那只是个剧本,没有形容修饰,没有画面音乐的渲染,没有我熟悉并可加以研究的种种铺垫。
    只有一句杀手锏,“Bonnet等三个孩子死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神父死在了毛特豪森集中营,学校在1944年10月重新开课,已经过去40年了,但我至死都会记住,那个一月早晨的每一分钟。”
    在事关童年,友谊,纯真的若干琐碎情节后,出来这么一个真实无需赘言的后记。纵使有所准备,但年少的我也如被雷劈中。


    多年过去才真正看到这电影。风格细腻,基调冷静。笑点不少,正太们可爱到爆。结尾和剧本一样戛然而止,虐得人六神无主。我并未料到依然会心碎。年少时哭,多半是被“死亡”二字震住——就象条再也没有回头路的隧道。现在再看,死亡仍是死亡,威力无法颠覆。但同时那许多童言笑语,点点滴滴,因自己年纪渐长,终知世事,便更显出从前没有的、不忍割舍的美好。
    正如所料我果然很爱这片子,但爱得难过且心痛。


    有时我会觉得,对马勒这代在二战中有刻骨回忆的人来说,生命可能一早就定格为一个大悲剧。人生何其残忍,根本消化不掉——然后才一定要有艺术啊——至少能刻下这无理的残忍。而所谓“命运如刀,就让我来领教。”马勒的作品常惊世且叛逆,这惨烈的一页会不会也是某种催化?

    PS:我一度以为这片子很老很老,所以完全不敢觉得那个老师是伊莱娜雅各布….

     2 ) 那个月的每一秒我都记得

    开始喜欢路易马勒是在一节电影赏析课之后,那个老师很善良而友好,因为经常在课上和她有交流。没有教案也没有课件,讲到路易马勒,她习惯性地托了托眼镜:“我觉得他既不是大师也不是小卒,他只是个天才。”嗯,我喜欢这种称谓他的方式。

    确实很少有人能像路易马勒那样能凭借处女作就一举拿下金棕榈,那部《静静的世界》神奇而干净。

    在看过《漂亮宝贝》、《烈焰情人》和《通往绞刑架的电梯》之后,这次是《再见,孩子们》。

    偏爱带蓝色影调的片子,就如那次在小西天陷入阿萨亚斯的《冷水》一样。也许回忆都是带点旧旧的蓝。

    有些电影是不需要讲述情节的,就像这部,孩童般直接,尽管朱利安已经在那个年纪开始思考我们过的每天都是再也不会重来的“那天”。两个孩子不为什么相互亲近起来,会为这样童真的友谊而动情,不强烈不造作,孩子的眼睛纯净如水,比世界干净多了去了,他们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自动地为自己保留着不应该被弄脏的东西,好在后来的某个时候回忆起那天那时的每一秒。

    一直不明白的是反犹的动机是什么?就如老搞混印度/以色列到底是和巴基斯坦还是巴勒斯坦打仗一样。而我相信电影对犹太人的强调并非为了控诉战争或者呼吁和平,但却绝少不了那场战争,开在悬崖边上的花儿最美?也许处于极端状态下的人性才会闪光耀眼。

    像雅克里维特在《去了解》中为故事做的那些铺垫一般,可能蓄势待发对于大导演来说就像玩游戏(但我承认我看《塞琳和朱莉出航记》时一直在瞌睡),可能像我这样的大流观众还是喜欢看路易马勒玩的游戏,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身板骨子加上新浪潮一代真传,即使你确实是在最后神父走出院子的那一刻听到“再见,孩子们。”时开始感动,但回望,感动全来自之前童真的平淡真诚。

    再回头,喜欢路易马勒也在于导演本人的真诚,新浪潮留给那代人最丰富的营养, 尽管他片子极多题材涉及不伦之恋,但这“不伦”还是我们暂且下的定义,那什么是“伦”的?这不是他应该教给我们的。给观点就愚蠢了,就如艺谋在《一个都不能少》中安排魏敏芝在结尾对着镜头声泪俱下地上电视,好端端的感动就此在那一刻全部摧毁,天才不会干出这种事,路易马勒就是。

    不明白外国孩子冰天雪地都穿尼短裤?不过及膝袜、v领毛衫、藏青羊毛披肩、贝雷帽、花瓣嘴唇、眉目清晰……俨然一群黑翼天使,不是我恋童,只是这样的孩子谁看了都会心为之一动,每一个,包括那个贫血的小胖子,哈哈。

    还有一部《鬼火》在手头,在格格不入的社会中自杀的男人,据说是路易马勒最压抑的作品,再看他如何阴霾。

     3 ) 再见,旧时光

      导演:路易·马勒
      主演:拉法艾丽·弗托Raphael Fejtö、加斯帕尔·马奈斯Gaspard Manesse
      奖项:1987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88年法国恺撒奖7项大奖、198哈年英国电影奖最佳导演


      离别,离别。
        离别母亲,离别校园,离别假象的宝藏,离别孩子的天空。
        与我们可以离开的一切告别。
        我说:“再见,旧时光。”然后微笑着,纵身投入无垠的黑暗,投入纷繁的成人游戏,投入罪恶炫目的光中,我想我会在那里失明,然后变得快乐。

        最初,我像孩子一样站在你面前,你一直絮絮不止说“走吧孩子,快快上路”,可我的胆怯却总是让你失望,我总是紧紧抓着你的衣襟,小心翼翼的窥视那些残酷的像戏一般的游戏。
        你面目狰狞的抢夺着我手中的万花筒,我哭着说:“不要,不要,我会永远乖乖的,我要看万花筒里的世界。”你望着我闪闪的眼睛,颓然的叹息,你说,我该在我小的时候遇见你。
        
        时间从不放慢脚步,天空还是渐渐的开始变成了灰蓝色,那道温暖的阳光变得越来越微弱,用万花筒对准它,也不会再闪亮而刺眼。
        我知道离别的时刻就要到了。
        你扔掉了我所有的行李,让我一无所有的上路。你说这样是为了我好,可我还是背着你,偷偷的把回忆攥在手里。于是,你向我挥手告别的时候,我只能向你挥了挥紧握的拳头。
        诀别,便从此开始。

        离开之后,我被一片金灿灿的麦田吸引了注意,那里还有和我一样大的孩子,穿着色彩斑斓的上衣在捉迷藏。我问他们“谁是那个寻找的人”他们说“嘘……”然后伸手指了指一个黑色的影子。我说“我可以加入么?”他们说“可以,只是谁被抓住抢就会顶在谁的头上。”
        我于是胆战心惊的加入了这场浩大的游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直到我听到一声枪响,我害怕的赶紧闭上了眼睛,还差一点流出了眼泪。睁开眼的时候,我发现,谁也没有被抓走,被抓走的是一个我从没见过的大人,他向着麦田挥了挥手,那个动作熟悉又伤感。我听到他说:“再见,孩子们!”
        “再见,孩子们……”
        又是一次没有希望的诀别。

        离开大麦田的路上,我总在刻意的回避现实已有的污秽,我总在憧憬一场伟大的圣战。这条路究竟有多么漫长,我多想赶快像个英雄一样战死沙场。可事实上,哪里会有圣战?一切都是邪恶与邪恶的较量,不是被俘虏,就是被异化,不是快快举手投降,就是成为黑暗势力的帮凶。
        有一次,我不小心丢掉了一直被攥在手里的回忆,我却一点都没有难过。我知道他们一定是被我遗落在了哪间我驻足过的房子里,像晚会上亮晶晶的碎纸片,等时间在上面落满尘土。我不难过,只是觉得孤独,孤独的雀跃又压抑。

        “再见,旧时光。”
        这一次,我终于可以张开手,做了一个告别的姿势。
        “再见,旧时光”
        你们落满尘土的时候,还会记得我吗?
        “再见,旧时光”
        对不起在迈向黑暗的旅途上,我不能再停住脚步。
        “再见,旧时光”
        请允许我把我全部的依赖和纯真,留在这里……
        
        后来有一天,我在互联网上看到了卡夫卡陆的那句话:“在主动的告别里,生命选择遗忘;在被动的告别里,我们陡然长大。 ”
      

     4 ) 《再见,孩子们》再见,童年


    题记:
    路易·马勒曾经也在好莱坞待过十年,这是他回法国后的第一部作品却依旧保留着他一贯的水准,我想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吧。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www.dvdfr.com/images/dvd/cover_200x280/17/17707.jpg[/img]

    在主动的告别里,生命选择遗忘;在被动的告别里,我们陡然长大。
    当大限接近,我们才会懂得攥在我们手中的只有回忆,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非常奇特的时期,成人世界的戏剧在孩子的世界里成为无法拒绝的担当。
    作为法国人,作为导演的童年,他理解离别的的含义。
    朱利安在站台上辞别母亲,眼中的依赖将留进母性的心里,而风雨的路上孩子将冷暖自知,种族是成人政治拉扯的话题和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姿态,孩子的眼里的喜好与厌恶则简单得多。
    在灰蓝的天际下,妈妈的吻痕在额头闪亮,远行的列车将告别典雅、从容的过去,恶魔将欧洲的带进了人间地狱。
    作为欧洲精神主体的宗教,此刻,你是否在场?人间的友情和悲悯无关任何时局,它来自于生命良知的直觉,来自于没有失去理性的心灵,
    孩子的眼中掠过欧洲田野的暮色,黑暗快来了。
    树林和灌木丛掩遮了视线,琴音清脆,心音怅惘,远去的孩子,孤独而行。
    教会学校的宿舍老让我想起幽闭这个词汇,可是,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希望,这样的感觉会让阴郁的天空瞬间明亮起来。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路易·马勒描绘的寄宿学校生活和他自己的经历有关,高跷的对峙,洗涮时的淘气孩子世界的争执、吵闹却也预言着成人社会的某些必然,这些平常活动的描绘为推动高潮做了必要的准备。而大段蓝红两军游戏出现在影片里是非常点题的,争斗和取胜常是人类此起彼伏的乐趣,当生命告别学校的约束一切就会重新选择,就如被上帝下的咒语。影片是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里,它同时也象征着人类纯真的童真,当没有外力挤兑时它总是处在幼稚的喧闹和自我陶醉里,他们所有的感受都是来自心里的第一反映,率真而笨拙,哪怕是对美女想入非非,偷看裸体画片也只是本能使然,他们没有对于世界故意地恶意,直到成人世界的纷争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种群和等级。
    正如马勒自己所说:我所有的电影都是以纯真的丧失为主题的。
    这是人类必然的路径,为了活着,我们妥协,为了活着,我们成为众人的帮凶,价值观在很多时候都是自欺欺人的把戏。
    影片前半部的成人大多数是老师和神父,在境遇的描绘里,只有偶然来校的德国人和轰炸让观众明白他们在战争状态里,欧洲电影的布光往往有着古典话派的凝重,利用光线制造出局部的重点以唤起人们的注意,这样的手法避免了色调的亮丽形成的虚幻感,增加了影片画面的厚重以及历史的沧桑感。孩子服装的深色调在冬天的冷色环境色里非常突出,在严冬覆盖着的大地上倍感孤独。
    对于波奈的处境,导演仅用了窗外德国军官和神父对话而教室里的孩子掠过不安的表情表现了危险的迫近,影像本身最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剧中人的境遇。在剧情设计上,波奈的秘密是于连偷窥来的,这十分符合孩子的天性也避免了庞杂的叙事,而我们现在许多导演都喜欢非线形叙事故弄玄虚,其实,这只是炫技,说穿了没啥新鲜。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在平淡里的,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彻底改变棋局,教会学校的招牌对于野兽没有意义,成人世界的战争正在践踏孩子无邪的心灵。
    找宝藏和德军相遇的,观众一下就能看到波奈的恐惧,神父在战争时期的祈祷却只能在精神世界找到灵魂的归宿,在现实里他不仅无法阻止德国人带走孩子,也无法让自己真的超然于尘世之外。
    信仰的力量在哪里,他的终点又是什么?也许西藏的哈哈喇嘛的话接近本质,修行是意义所在,可是除此之外微乎其微。
    人类,兽性的爪子一直藏在温文尔雅的背后。
    餐厅在欧洲文化里占有重要的位置,那个老人的形象带有导演主观上对于尊严的认知,这个在危难里不失尊严的老人对于于连一家乃至人类都有着意义,他是神父做弥撒时候话语的延续,这是欧洲人文精神的一部分,这里面包含着反思的精神。路易·马勒在片中还有一段卓别林的胶片《移民》,孩子们和神父的笑声里银幕上出现了美国哈哈女神的塑像,这里的象征性和那条拦住移民的锁链一样清晰,这些隐喻性的镜头正是我们大陆导演欠缺的,毕竟隐喻是有技术含量的。
    恐惧终于降临,天使和圣母只能见证未来的欧洲,这一段留着导演记忆的重现,我最感动的是校长被捕离开学校的场景:再见,孩子们!
    再见的还有童年,从此,这些孩子因为同伴的消失(死亡)而长大,认知生命的方法往往和死亡有关,这影响了路易·马勒的一生。

    【附录:影片资料】
    《再见,孩子们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
    导演:路易·马勒
    主演:拉法艾丽·弗托Raphael Fejtö、加斯帕尔·马奈斯Gaspard Manesse
    片长:104分钟
    奖项:1987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88年法国恺撒奖7项大奖、198哈年英国电影奖最佳导演
    个人评价:艺术性7.5,欣赏性7(人道主义的好影片)

    2006年3月8日 星期三 下午23时27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5 ) 《再见,孩子们(Au revoir les enfants)》:大鼻子同学【第4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Au revoir les enfants (1987)

    本片获得1987年第4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电影讲述了编导童年亲身经历的故事。二战期间在被占领的法国,男主角在教会学校学习。男主角很调皮,经常与同学们捣蛋,并且用自己家的果酱与厨子帮手做黑市交易。一天,班级上来了一个新生,大家都开始欺负他,男主角也不例外。男主角还偷偷地翻新生柜子,发现了另外一个名字。学校经常受到德国人与法国警察的搜查,在一次搜查时新生被老师叫走躲了起来,这引起了男主角的注意。随后,男主角从在同一所学校的哥哥口中得知了犹太人的事情。在玩寻宝游戏时,男主角与新生两人走入了森林中迷了路,幸好遇到两个德国人将他们送了回来。回来后,两人成为了英雄,男主角开始夸张的讲述两人的经历。厨子帮手给男主角带来了猪肉的食物,男主角将食物分给新生,新生不肯接受。于是,男主角说出了事实,新生是犹太人。随即两人就扭打起来,在之后的家长日两人也大大出手。打架之后,新生与男主角的哥哥和母亲一起去餐厅就餐,还目睹了一起法国警察驱逐犹太人未遂的事件。一段时间内,男主角与新生成为了好朋友,而且经常在深夜一起看书。同时,厨子帮手因为偷东西和开黑市被学校开除。为了报复学校,他向盖世太保告了密。于是,盖世太保来到学校,将学校校长与犹太人全部抓走,只有一个人没有被德国人发现。最后,学校被关闭,被抓走的几个人在以后陆续死在了集中营中。

    本片是一部反映历史现实的作品,它用孩子的眼光展现历史,并通过他们未成年人的视角反映了二战时期的法国。电影在历数童年的点点滴滴后,最后以残酷的结尾收场,表达了男主角对童年逝去的怀念。同时,影片也从孩子的角度反映出战争时的状态以及二战中德国人的形象。

    虽然影片的主题很值得思考,但影片本身却是沉闷的。电影之所以沉闷,是因为影片用琐碎的细节反映着童年的点点滴滴,比如刷牙、洗脸、听课、写作业、玩游戏,等等。编导将孩子们在学校生活中的全部细节都搬到了影片中,可以说是“事无巨细”的。这种“事无巨细”虽然对于诠释主题有很大益处,可是对于观看者来说却不是如此了。这些琐碎的生活细节让电影看起来非常的乏味与沉闷,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几乎都要睡着了。哎,电影拍成这样也不容易。因此,本片不能说不好,只能说它太“艺术”了,需要一定的定力才能欣赏得了。

    关于影片表现的内容,就不多说了。因为电影已经将故事讲得非常透彻,说白了本片就是编导对于自己童年的回忆,并表达出的一种感伤。换个角度去思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童年,再见”的经历,或是某件事情,或是某个时刻,或是某个人。当“童年”离我们远去时,我们都有着如同本片男主角同样的感受。只不过编导的童年处在特殊的时期——二战中的法国,因此才使得他的“童年,再见”显得与众不同。如果再换个角度来思考,其实完全可以不屑于本片的“童年,再见”,只有我们自己的“童年,再见”才是最特别的,原因很简单——童年只有一个。总之,编导用亲身经历拍摄的这部电影不能感动我,不过它却感动了其他人,这其中就包括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们。

    最后还要说一下片中的德国人。通过电影故事,可以了解到德国人并不是十恶不赦,也有善良的德国人。这就使得电影与其他反映二战的电影与众不同——没有千篇一律的丑化德国人。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写到这里,让我想到三十年代的东北,听老人说日本人一点也不坏……。究竟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只有亲历者才知道吧。

    电影拍摄方面中规中矩,没有一点独特之处,就不多说了。

    本片演员们的表演很真实,他们都是童星,不过都没红起来,也就不多说了。不过片中有一个大龙套Irène Jacob,她是主演了Krzysztof Kieslowski的《红》与《两生花》的女主角。看着青涩的Irène Jacob,感叹年轻真好啊。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编导自我感伤的怀旧之作,即使它感动了其他人,也没有感动我。所以,本片对我来说感觉很一般。

    序列:0814

    Au.revoir.les.enfants.1987.BluRay.720p.AC3.x264-CHD

    2012-05-19

     6 ) 历史中的人

        终于看到了这部名片。前头的部分出乎我意料的有趣,以致于我竟没有意识到它在打动我,直到最后,导演道出那句深沉的内心独白,我的眼泪唰地盈满了眼眶。这真是美妙的体验。
        
        令我欣慰的是,除了那个有点可怜的小伙夫,没有哪个法国人出卖朋友。也有对犹太人缺乏同情的,但是总的来说,没有看到特别讨厌的态度和形象。那个餐厅中的犹太老人的镇定姿态有种让人沉默不语的力量。

        神父被逮捕的时候也不给人大义凛然的感觉,这才是真实。每个人心中都是害怕的,当犹太孩子跟他们做道别的握手,当在小广场上被点到名字,我想大多数孩子并不知道犹太人是无辜的,只知道与犹太人有牵连是危险的。但只要记得那是你的朋友,就足够了。
        
        看惯了中国的抗日英雄的人请在这部电影中醒来。这就是历史中的人。正因为他们不是英雄,这电影才更动人。我也不相信什么英雄。人在那样的紧要关头是很容易做错事的,信念往往不可靠,可靠的是良知。

        我们不要与人的自然天性不相关的道义和责任!像个人一样地有尊严地活着,并去热爱他人,这是最真实必要的。这是一部与正义、邪恶无关,更与主义无关的电影。这是一部纯粹的关心人的电影。

     短评

    再见,孩子们。(该死的“深海小豚鼠”毁掉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好感)

    10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 不管美国还是法国,大概都让路易·马勒爱恨交加。黯然离开美利坚,如同当年黯然离开法兰西。他终于决定要动用那段在纳粹统治下的童年记忆,把它拍成电影。这段记忆深深地影响了他,在马勒的另一部重要作品《Lacombe Lucien》里亦有所表现。全片叙事娓娓道来,犹如夏日里的偏僻海岸,带我们体验着平淡真挚的情感。而成人的偏见和暴力则毁掉了这些感情,“纯真的丧失”,这几乎构成了路易·马勒所有电影的主题。

    15分钟前
  • 畸小山
  • 力荐
  • 心碎了啊,就算一起寻宝,一起看书,一起对着卓别林的电影笑,在那个冬天阴冷的早晨,他们再也不会回来

    1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 路易·马勒的童年半自传影片,获1987威尼斯金狮奖。基调隐忍而克制,避免了任何刻意煽情与渲染,节奏不疾不徐,结尾的平静中狂涌着穿心的伤悲,面部特写长镜令人想及[四百击]。灰冷的冬日色调,两人心照不宣的秘密同盟。操场踩高跷比赛,灌木林寻宝,饭店,宵禁,盖世太保对比,[天方夜谭]。(9.0/10)

    2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 路易马勒是新浪潮中最不被眷顾的一个,早先拍了揭露法国伤疤的片儿,被逼的去了美国,再回来时带了这么一部自传色彩的片子,正合了法国人的意,好评一片。我反而觉得温情足够、冷静足够,少的偏偏是递进的节奏。俩个少年感情的升温慢得离谱,也并不觉如胶似漆,若少去那些乱伦的隐喻,就更凝练了

    21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 那种贴近大众的叙事、欧洲才有的仁慈,就像是男孩天生的坏天生的好天生的那种思想。太实际了,没能很抒情。就是古典文学抒情也是更多的。比较贴近这个时代的大众吧,或者一丝知识分子味道,淡淡远远稍微伤感一下,姿态比较正

    23分钟前
  • NVHZ
  • 推荐
  • 校园上学的影像,勾起了不少中小学的读书回忆:那时候学到新知识有时会如获珍宝的喜悦,乖乖小孩的我基本没跟同学打架(打闹不算)倒是经常劝架(不果偶尔还会叫老师帮忙),有几个玩得很好的好伙伴……这世界始终是不公平的,所谓的平等只是在缩小“不公平”的差距……他被带走后,于心不忍地泪流了!

    2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 【B】没有戏剧化的情节,细腻平淡,娓娓道来。欠曝青色调子的画面很美。

    27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 恐惧终于降临,天使和圣母只能见证未来的欧洲,这一段留着导演记忆的重现,我最感动的是校长被捕离开学校的场景:再见,孩子们!还有男主噙着眼泪像他好友告别,平静的钢琴响起,留下的确是意味深长和沉重在主动的告别里,生命选择遗忘;在被动的告别里,我们陡然长大。

    3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 慢慢渗透我的心脏,待回过神来的时候,却早已泪如雨下…… 对生命的认识,却源于死亡。再见,孩子们!再见,童年!

    34分钟前
  • L.L
  • 推荐
  • 我一直以为封面那两个孩子是女的。好吧,我知道他想要讲什么了,但我觉得表现力还不够。大概是我看不惯孩子之间那种打打架就出来的感情?想到同是法国的放牛班,觉得后者更甚,估计是有音乐作陪吧。

    37分钟前
  • 脫繮的蛇肉堡
  • 还行
  • 8 童年难以承受的告别 朱利力安自己也不知道那一别就是永远;二战占领下法国社会一瞥 助人的德军士兵和保护犹太人的军官 为虎作伥的卖国贼 走投无路的内奸 苟安的小资产阶级市民 坚持信仰的牧师 以及一群正值思春期躁动不安的孩子 让纯真面对时局的残酷 用分离教会他们大人的纷争太过无情

    42分钟前
  • 東郷柏
  • 推荐
  • 在主动的告别里,生命选择遗忘;在被动的告别里,我们陡然长大。

    43分钟前
  • Jokery
  • 力荐
  • “四十年过去了,但我至死都会记得,那个一月清晨的每一秒钟。”马勒用极其克制的手法再现童年时代刻骨铭心的民族伤痛。没有什么比看一两部好的电影更适合度过平安夜,也没有什么情绪比哀而不发更回味绵长。弹钢琴的美丽的伊莲娜雅各布。孩子们在防空洞里上课和祷告。孩子们观看卓别林会心大笑。

    4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 愿二战中还有这么一个美好的角落,做游戏,看禁书,抢食物,变成好朋友。两个孩子的关系推进很合理很生活化。整体没有特别惊艳之处

    50分钟前
  • 傅尔曼
  • 推荐
  • 他们死在童年,他们再也不会长大了。

    51分钟前
  • 小猪大侠
  • 力荐
  • “真难以置信,我是这个学校里唯一思考死亡的人”。几乎触到泪点的电影,我时常在想,一个人是否只有接近暮年才能与年少时的自己达成谅解。对比路易·马勒五六十年代作品,再来看这部去世前七年作品,他把自己最隐秘的身世都诚实说出来了呢,难道不值得流泪吗?

    54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 中规中矩的故事和节奏,是一部非常有年代感的“老样子”电影。一方面教堂是多重社会身份的混合物,另一方面孩子是介于童真与成熟之间的混合物,张力由此而来。

    59分钟前
  • 仁直
  • 还行
  • 本該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爲什麽要承受太多,年少友情沒有破碎,生命沉重如此無奈。猶太人、納粹、集中營、蓋世太保…這些永遠分不開聯繫的詞語,是怎樣的一斷悲痛歷史。

    1小时前
  • TOWNE
  • 推荐
  • 7.7分 孩子们每天打打闹闹经常发生矛盾,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友谊,反而在军官把他们的朋友带走并且关闭学校是他们意识到那些朋友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1小时前
  • 尊驰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