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加油
影片《沙尘暴》由伊力特·泽克特执导,拉米斯·艾马尔、鲁巴·埃斯佛主演,讲述在以色列南部的贝村,面对分崩离析的生活,两个女人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一成不变的一切。
在以色列南部的贝村,面对分崩离析的生活,两个女人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一成不变的一切。这对于当地保守的村民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们分化成了两个对立阵容。
2 ) 阿拉伯妇女的家庭地位
去年上影节展映了一部以色列女导演的女性题材作品《诉讼》。今年这部《沙尘暴》,同样是以色列女导演,女性题材,同样反映女性在传统男权社会中的困境。不同的是,这次聚焦的是阿拉伯妇女。
影片展现了一个传统的阿拉伯家庭中父亲拥有的绝对权力:可以娶第二房老婆,并把资源向第二房无条件倾斜;对于原配妻子和女儿,可以给食物和金钱(当然也可以不给),就是不给自由与尊严。妻子和女儿无条件为男人奉献自己的劳动力,可稍有行使自由意志的企图,立遭教法制裁。
片中母亲的角色,有点像《香魂女》里的香二嫂,既是男权制的受害者,又是男权制的自觉执行者。但是,当她意识到自己对女儿的干涉,经由丈夫确认并加强后,将给女儿造成损害时,她还是勇敢地选择反抗丈夫。但不幸的是,母女二人最终都不得不选择屈服。
影片的情绪冷静、节制,没有刻意煽情,人物内心的悲凉和绝望却像脉搏一样能被触摸到。最后在洞房之夜,女儿浓妆艳抹的脸上露出不自然的微笑,就像涂白脸的小丑,用强颜欢笑掩饰自己内心的悲伤。
3 ) 男权世界的女性脸孔
连续两年在上海电影节上看了以色列电影。上次的犹太人,这次的穆斯林,都涉及婚姻问题。这个题材仿佛无穷无尽,随随便便就能拍成电影。还有一点相同之处,都是女导演。女性往往更加细腻,更注重细节。这在两部电影里都有所体现。
本片的主角就是两个女性。女性视角拍片,女性视角演戏,来讲述当地穆斯林的女性问题。不同于一般女权剧本的趾高气昂,本片更多地将关注点放置在女性本身对于男权社会的抵触、无奈、接受、继承和维护上。
于是影片出现了诸多的女性形象。即便是女配角如女主父亲苏里曼的新妻,或者女主母亲嘉乐的妈妈,再或者女主的几个妹妹,都有着重要的精致的戏份而变得形象分明的角色。为此,本身就不长的影片甚至放弃了所有对于男性的深度描写。
通篇的故事讲得克制有效,基本是点到为止。导演显然不喜欢喊口号式的议论文,而是有条不紊地推进主线行进。于是女主母亲主持老公新婚,女主恋情曝光,停电事件,苏里曼私定女主婚姻,父母争执母亲遭驱逐,女主退缩嫁给穆尼尔,一气呵成。
从影片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可以看出父亲苏里曼的非典型穆斯林形象,比女主母亲嘉乐更关注她的学业,教女儿开车,也准许小女儿穿着牛仔裤出入“不被允许的地方”。无论是娶二妻,还是女主的Iphone,或者是洗不完的衣物,都能侧面印证女主家条件相当不错。在这样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女主最终命运的走向就变得更加值得思考。
女主终究还是拧不过,嫁给了完完全全的陌生男子尼维尔。婚礼晚上她也许可以慢慢理解那个新搬进自家的女人的话。那冲谁发怒呢?同样莫名其妙的“老公”,曾保证不让她这么嫁人的母亲,“无路可选”的父亲,还是终究没能开过隧道的自己?于是,婚房里明明自己最喜欢的紫色的墙壁变成了那样刺眼的存在。
片名《沙尘暴》也很有意思。沙尘暴本是一种天气现象,指风将沙土卷到空中,使得空中布满尘土异常浑浊。暗喻女性对于男权社会施加在自身上的种种枷锁,处于不置可否、默默承受甚至批评镇压变革的力量。于是那些看似无害的微小平常的沙土,漫天飞扬,最终变成骇人的气象。
影片的结尾,那个趴在女主婚房窗口的妹妹,依旧自由自在,依旧我行我素,依然无法无度。既是对希望的昭示,却也是最最残忍的寓言。
自由和責任,there's always a choice.
声音也太假了吧。
女儿的故事太普通了,母亲这条线倒是可以深挖。虽然完成度不错,还是四平八稳。
从婚姻的角度剖析沙漠中贝都因家庭的现实。从迎娶二妻的婚礼、快速出嫁女儿,到愤而休掉大妻,展现了部落中简单而又复杂的社会与家庭关系。内容挺丰富,对于沙漠之外的观众,是个新鲜的体验。父女之间、母女之间的情感,刻画得也不错。
看似开明的老爸听说女儿自由恋爱就蛮横的安排婚姻,反而是一贯守旧的老妈出于母爱极力抗争,最后女儿为保护妈妈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圣丹斯世界剧情片大奖得主,工整的三角形剧本,这种曝光绿教的电影应该多多益善。看到是以色列资助拍摄的,很想拍拍肩膀说干得漂亮~
宗教国度的又一个尝试,为女性发声的电影在这些国家的电影里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了,但最终还是只能隔靴搔痒的屈于礼数。主角不敢说的“不”最终还是借妹妹的嘴表达出来,这是全片最有力也是最无助的一个瞬间。
电影整体有些不痛不痒,情感一直在游离,三个主要人物各有可挖掘的意义,但最终都带着符号化的遗憾。所有的抗争都伴随着妥协,但不代表就一味顺从。
父母两人对于女儿时刻摇摆不定态度的最终解释仍回归到父权社会霸权,最耐人寻味的是几代女性内心自我矛盾与反抗和对与之对应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或因社会框架或长期压迫之下本能反应而作出的截然相反的决定。妹妹视角看到的是两个社会制度下在婚礼上被变“丑”的女性,也不能免俗地说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非常非常克制的电影。有神片潜质,里面诸多细节都非常值得玩味。
开除绿绿球籍,大势所趋!
2+。以色列南方的貝都因部落。初始,爸爸看似現實,媽媽看似保守;一旦面臨氏族壓力,風雲變色;最終讓私奔女兒回心轉意的,也是家庭。放在近年一堆「被剝奪自由(尤其婚姻)的少女」片裡,除議題正確與獵奇,劇本、調度算好了,如果女兒跟Mustang那幾個一樣正就更好了(對不起,我西方霸權審美觀 > <)。
如看老故事。
一部處處充滿張力的好片。講以色列部落家庭里潛藏的權力關係,從最開始的想安無事到逐漸對峙、衝突,不刻意渲染,卻看得驚心動魄。最後姐妹在洞房窗口的對峙,宿命悲涼濃重。
还以为结局会发展的特别high,结果就这么没头没脑的结束了,好多细节都没交代到啊。
心风暴
工整内敛克制粗粝精巧,颇为成熟的处女作。开头结尾的对仗很让人唏嘘,妹妹的一句“不要”或许是希望?格外喜欢蕾拉试图带男友回家见她爸爸的一大段戏的处理。
来早了,临时加的一场。这是一个很质朴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家庭故事。父亲、母亲和青春期女孩之间的矛盾,最主要表现了以色列女人的地位微不足道。干净利落、豪不拖沓的同时足见深度,只看一遍会不容易懂。
“走吧,这里没有你想要的东西。”女主父母前后的态度转变值得玩味。
满地旧衣服,驶过新家具,新人欢与旧人泪泾渭分明。冰箱里的东西都给她,唯独给不了自由与尊重。闭塞的礼数就像那条隧道,蕾拉终究冲不出去,只能调头。她本以为没有什么是必须要做的,明明也可以有选择。她就像那面墙,你可以选择换掉紫色,但终究逃不过是一堵墙的命运。天气晴朗,沙尘暴却刮在心中。
3.5 “总是有选择的。”吗?结尾非常好,两姐妹之间无声的交谈。女儿也好妹妹也好,或许总希望她不再复制自己的遭遇,可以选择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