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是前几天听的lecture里,说的是美国大学的 law in history,提到the most dramatic change is the way teaching was done,which is followed the Socrqtic questioning style,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而在那之前的一个星期,刚好有南周评论版一哥们儿写苏格拉底的死写得风姿勃发。
下午看了《The history boys》,戏剧改电影,演员台词功底实在了得,用词华丽流畅,书袋也吊得无迹可觅,看完了想想差不多题材老美的《死亡诗社》确实够烂,不论老师学生都只能念几句惠特曼的“Oh,captain,my captain”,怪不得欧洲文化中心论到现在也是如此地有市场。
背景是80年代文法男校,出场人物有三位历史老师、八名学生和一个校长。
喜欢在骑摩托车时把手放到后座男生ball上面去的Hector老师为人风趣随和不拘小节,教学方式散漫又无章法,他热衷于培养学生对诗歌修辞的好感,八个学生经常会在法语课上模拟妓院的对话场景以巩固对虚拟态语气词汇的掌握……然而学生并非会被这种慢节奏无绩效的老式教学方式所迷惑——他们的目标是牛津或剑桥的历史系。校长请来了牛津毕业的年轻教师Irwin,这位老师的教学犀利、深刻而充满激情,与Hector的方法刚好形成良性互补,最终八名学生全部得偿所愿。
被我说的若无其事的概括底下大概是一般中国学生难以理解的种种情感及其处理方式。当我将Darkin对Irwin的表白与Clive对Maurice的进行对照时,发现了相类似的各种要素。因此感情是激励我观看然而我却不愿予以多说的东西,我对苏格拉底感兴趣。
Hector的教学方式是苏格拉底式的吗?校长对这个做了肯定的回答,那么看起来新潮锋利的Irwin呢?我倒觉得也是。
片中开头一幕很有意思,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一个学生骑车去了教堂,神父正在说着祷词:“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全能之主的祝福,圣父、圣子和圣灵,会保佑汝等,并与汝共存,现在如此,今后亦然,阿门。”再看到后面分别出场的三位老师,总有一种隐隐对照着trinity的感觉。刚好三位老师采取的是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于是就想当然了。
Dorothy作为唯一的女教师,她的教学严谨而深具批判意识。Hector则并非是散漫无目的教学方法令学校不能令人接受,相反,校长说过“有效”这样的话,只不过因为他摸ball的动作被女巡查员看到了而被迫退休。新来的Irwin则能够最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三个性格、方式各异的老师凑在一起,教出了八个牛津剑桥的学生其实也顺理成章。
Hector是要求在长期的教学中对学生潜移默化,注重文学素养并依赖这样的基础,喜欢吊书袋的他何尝不是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才能够“随心所欲”的呢?他深信时间能够带给人最大的安慰,然而他又确实被时间伤害不浅这样的矛盾体现在他出场发言的每时每刻,并且他是以此为享受的。崇拜安逸是懦夫的行为,他在花甲之龄仍然以一种浮士德式的姿态战斗着,一点儿也不美观,但却让人心生好感——这不能够称之为同情,同情该是对他以及对我们这些心生好感的人的嘲笑。它不会让人愤怒,但它不应该用在Hector的身上,即便他壮士断腕般今朝酒醉明日赴死。Hector是个纯粹的、天生的老师,他不需要用校规或者其他东西包括道德来约束自己,因为他认为对于一个真正的教师来说,“教师”的身份就应该是最大的约束,除此之外,百无禁忌。
Irwin则简单得多,他是个已经被急功近利的现代性给弄得别别扭扭的那种家伙,可是,无奈地,非常招人喜欢。无论是观众还是学生,更或者是万人迷的Darkin。他的尖酸和深刻一样惹人怜爱,犹如他的自信和自卑,那般恰到好处地融合,使他既嚣张又惶惑。凉薄的双颊代表自制,眼镜的遮掩则又精光四溢,每个人都爱他爱得不行,爱到连他漏洞百出的字体也被了解和模仿。Irwin上课时的passion很强大,相当吸引人,赚得的眼球使他既得意又恐惧。以至于到最后,连我都以为他真的会跪在地上,suck Darkin……Irwin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他不止像Hector那样简单的传递与索取,更多的时候他将两者融为一体,使自己犹如禁欲的僧侣一般脆弱到不堪一击,而揭开寡陋的面具攻击他的人总是存在。我们都爱Irwin,学生爱,老师同样爱,他自己也爱,所以在最后他对与Darkin之间约会的忘却是那样的无理但含情脉脉。Irwin本身没有做教师的自觉,所以,他越来越是那种需要随时提醒自己有所自觉的讨厌状。他太年轻,经不起考验,故而不如舍弃考验,这一点我们既爱又恨。
Dorothy的出场份额短暂但并非无效,她对历史的看法犹如历史自身一样地充满了偏见但使人不得不敬畏。她是隐者,但并不低调,她在合适的时候绽放,容易教人忽然陷入无所适从地尴尬,因为她居然那么简单又真实,就好像近代史手册一样,却又最容易受到无数观点的左右而易于摇摆。Dorothy应该起调和的作用,但事实上她往往最为激动,学生记得这样的老师的存在,正因为记得她偶尔的雷霆万钧。
三位老师其实共同体现的都是苏格拉底的智慧与责任,因为这一点避无可避,又因为——there it is。短短两个小时的电影,反映出了如此多的道理,却并不拥挤逼仄,相反倒有一种天性的诗意缓缓淌过,简直是最好的英式教育白皮书,不得不感叹,一个好的戏剧,张力的确能够做到文学性与表演性的极致,或者说是能够找准那个最佳平衡点,从而在任何情况下赢得时间和空间。
电影看完了,有人醒悟说,原来自始至终强调的居然不是那句“history is just one fuckin' thing after another.”而是Hector说的,education needs “Take it, feel it and pass it on”。
所以,这部影片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在向雅典公民苏格拉底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包括那无处不在的洋溢在年轻与老朽的肉体之中的爱与责任。
"The best moment in reading are when you come across something...a thought, a feeling,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that you'd thought special, particular to you, and here it is, set down by someone else, a person you've never met, maybe even someone long dead. And...it's as if a hand...has come out...and taken yours."-- From Hector.
一个六十岁的老男人,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和八个年轻的男孩在一起念诗歌读文学。唯一的安慰,可能就是每次借带他们回家的名义,给他们自己的“benedictions".
他原本想有一辆装满书的车,环游世界。却最终在一次车祸中离开人世。或许,这就是他的一生。
求而不可得,漫无边际的孤独,唯有书本能给自己安慰。
可是,那始终不是柔软的,有温度的,真实的手,不是吗?
The History Boys,根据剧情,与其说是“历史系男生”或是“高校男生”,不如翻译成“学习历史的大学预科男生”。英国人的校园电影果然好美国人的《美国派》之流完全两样,高中校园里的美国孩子们似乎都是些被牛肉汉堡催熟的发育过剩整天满脑子只想找个大胸MM上垒的单细胞动物;而The History Boys里的高三男生们,个个修养良好,精通文学历史艺术音乐法语等等,都是牛津剑桥都迫不及待要将之招致麾下的精英。当然,有青春少年的地方就有青春的萌动和憧憬。显然,美国派中的美国孩子们个个都是毋庸置疑的异性恋,天天想着大胸MM就是最好的证明么;而The History Boys的英国精英男孩们,则几乎都带点偏阴柔的“玻璃”倾向,恩,可能这和他们的老师有关,那个身体庞大的像一艘航空母舰的胖老头HECTOR,最大的爱好居然是将手伸向坐在他摩托车后座上的男孩的EGG,像他这样体重的老家伙竟然也骑摩托,倒也是一大奇观。貌似温文尔雅的年轻教师Irwin,其实也是一个隐藏的同性恋者,但面对英俊男学生DAKIN的热烈挑逗,他终究还是胆怯的退缩了。由话剧改编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男孩们的表演也带有极强的话剧腔。
校园片的一个特点就是励志,肯定有一位春风化雨的老师,这是必需的,然后肯定还有一位代表顽固实力的校长或是训导主任之类的反派角色.而学生方面,肯定都是内心期望着变革,可是肯定是毫无勇气挑战传统的,直到那位老师来了之后,革命的暴风雨也为之降临,而结尾毫无疑问的是,那位优秀的老师在传统的势力下默默的离开,然而他却赢得了学生的心.
但是这部戏却恰恰相反,学生们居然是一群渴望得到高分的学生,对于原来老师的春风化雨式的教学方式很不买账.认为诗歌只类不过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课程,他们需要的,是可以让他们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课程.这一点就是让人大吃一惊,还有这么势利的学生.
这里面的老师也是非常的奇怪,两个用来作对比的老师有一个同样的特点,都是同性恋.只不过,一个经常对男学生动手动脚,采取很明目张胆的方式,结果,被人起诉了.而另一个,却是掩饰自己的取向,让自己看上去没什么两样.而且,他的教学方式是激进的,是直接指向目标的,却和他的生活态度也有了很大的反差.
学生除了上面说到的势利之外,根本没有以往电影中那种对于传统的反叛,他们一个个的都很正常.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一心用功在学习上.一次次看他们从图书馆借了厚厚的一摞书,然后拼命用功的样子,真是让人感到振奋,自己的高中时代不也是一样.有一个不同的就是,他们的感情问题也是出了问题,其中一个居然爱上了自己的好朋友,当然了,也是男的.然后他向同样是同性恋的老师倾诉,当然了,没有俗套的爱上了老师,只不过老师让他从容面对而已.虽然少了情节上发展的空间,不过显得更加真实.
这群男生的组合也相当的多姿多彩,传统的小白脸之外,还有一个开朗的大胖子,简直就是那个老师的翻版,而且还很愿意学女生,真是别具一格;一个运动方面的专家,说萨特非常擅长高尔夫;一个犹太人,不能自慰,而且对于集中营的惨剧认识很深;还有一个穆斯林,却被人与印度人混为一谈;还有一个黑人...总之,不是传统的白人天下,这么多的男生,总有一款适合那些女观众吧.
最后的那个结尾,虽然我认为有点悲惨,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难道不好?但是,当镜头慢慢的拉开,用一种回忆的语气谈论那些男生之后的生活时,一种沧桑感突然的涌上了心头,突然间,这部喜剧有了深度.它所说的不仅是大学录取前的补习课了,更变成了,一个优秀老师对于学生影响的很好的诠释.这点和其他的校园片没什么两样,可是,这样不好么?
还有,这部电影的台词真是太赞了.让我们顺便体验了一下英国诗歌的美.
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大学的入学考试,斯国的可以如此的多姿多彩,反身自顾,我操.真希望中国早日有这么一部影片出现,而且还是现实主义作品.
http://tin1016.spaces.live.com/blog/cns!49A79B57DDF65AA1!1238.entry 在影片的结尾处,在弥漫着忧伤的毕业典礼上,男孩们温柔的唱起了那首悠扬的《Bye Bye Bird》,他们身后的幻灯片上,赫克特(Hector)和蔼的微笑显得那么温暖……
赫克特这个人物交织了很多矛盾,一方面,是个才华横溢的教师;另一方面,他逾越了道德界限,做了令人不齿的事——性骚扰他的男学生。乍看这部电影仿佛落入了俗套:道貌岸然、道德败坏的男教师的故事?
只是,这真的是《历史系男生》要表达的主题吗?不!影片中多彩而美妙的配乐,纯熟而毫不拖沓的节奏把握,那一个个饱满而丰实的人物,那一段段令人应接不暇的精辟睿智的对白,绝不是用来讲述这样一个关于道德批判的滥白故事。
一、传递“包裹”
在一堂文学课上,赫克特表达了他独特的教育理念,他告诉男孩们学诗歌的意义:即使诗歌大多是关于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即使现在不能理解,即使与考试无关,但只要你现在去学习它,理解它,总有一天你会懂,那一刻也许是痛苦、快乐的时候,也许是弥留之际,而此时“你已经有解药了”。
赫克特总是这样,用诗意唯美的方式,娓娓道来,向你传授这些凝练的感悟。
在指导普斯纳(Posner)鉴赏《鼓手霍奇》这部作品时,赫克特的教育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鼓手霍奇》是关于一个无名小卒在战争年代的故事,默默无名的鼓手霍奇死去,被孤伶伶地埋葬在遥远的异乡。此时,60多岁的赫克特刚刚遭受了被迫提前退休的打击,突如其来的变故使赫克特对人生产生了怀疑与悲哀,而《鼓手霍奇》作者托马斯•哈代孤独落魄的一生仿佛与此时的赫克特同病相怜。
于是,前人的思想情感在赫克特心中强烈地共鸣着,与个体的经历、际遇交融,带上了个体的深刻烙印,然后,赫克特作为传播“介质”,像传递“包裹”那样,把前人的思想情感通过语言的表达,在普斯纳心中同样引起共鸣。情节发展到此处,象征着赫克特这个人物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也就是他所说的“传递包裹”,人类文明和历史在本质上就是这样经过传递而被继承下来的,穿越时空,从一个心灵到另一个心灵。教育,也就是一种“传递”。正如赫克特所说的,接受它,感受它,传递它。这才是赫克特想让男孩们明白的“比赛(Game)”,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普斯纳后来继承赫克特的衣钵,成为一名教师,把赫克特递过来的包裹传递下去,更是印证了这一主题。
也许,这才是《历史系男生》想讲述的。
二、违背道德??
无疑地,赫克特珍视他的事业,不然他也不会因为被迫提前退休而如此黯然神伤,不知道是什么驱使赫克特冒险逾越了道德的界限,侥幸心理?还是轻视道德?或者两者兼有?我们也许无从得知。
不过,有趣的是,对于赫克特的“骚扰”,男孩们的态度值得玩味。不同于校长认为这是一桩“极不体面的事情”,男孩们最多只是觉得赫克特是个笑料,一直以来都和赫克特亲密无间;达肯(Dakin)说赫克特的离开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说是遗憾,最后甚至用小花样迫使校长收回赫克特的辞退令……
这使我想起另外一部电影《十诫》里的一个故事,一个男人为了追求“纯粹的”自由,,于是在周末邀请友人到自己家里举办一丝不挂的“裸体Party”,别误会,他们只是想自由自在地阅读、听歌、烧烤,讨论音乐,没有其他。虽然这和赫克特的行为有着质的区别,但同样让我们萌发了一些思考:毫无疑问,道德对于维系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但是,我们又该如何定义某一些处在道德边缘的事情呢?特别是当人性与普遍道德价值产生摩擦的时候,比如同性恋、安乐死……
三、尾声
不管怎样,赫克特还是优雅的赫克特,还是那个想买一辆货车装满书本,开上无尽的公路周游世界的可爱老头子……圆满的结局似乎已经来到,当男孩们的前途都有了好归宿,赫克特也不必提前退休的时候,他却突然去世了……纵然令人措手不及,但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解脱,把一切的争论和喧嚣都抛在身后,愿他充满诗意的灵魂安息……
历史,由始至终都是《历史系男生》展开叙事的线索。对于赫克特的死,Dakin问道:“历史是怎样发生的?”;桃乐丝(Dorothy)老师说,历史是女性提着花篮跟在无能的男人们身后;Rudge说,历史是一件又一件该死的事情……虽然是由舞台剧改编的,但人物、对白、情节,一切都很自然,没有造作的痕迹,没有过度的渲染。80年代英国校园的宁静葱郁,学院建筑的宏伟深沉,诗歌的优美雅致,男孩们惟妙惟肖的角色模仿,扑鼻的青春气息……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那一幕:赫克特曾感慨地谈起阅读的愉悦,当你读到某些独特的文字,感悟到了什么,就像坐在某人身旁,然后有一只手握住了你……
充满历史感的唯美,过目难忘。
读诗歌,读文学,读历史,读所有看似奢侈无用的东西,都是为了有一天,当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当别人感觉天崩地裂时,你已经手握着解药。
男孩子们滔滔不绝的精彩对白让我慌了神
这是一部会让中国高中生郁闷致死的片子,大致是这样的。
无聊到我看一半睡着了
7/10。虚拟语态、文学互动下确凿的史实被颠覆和解构,学生戴金用虚拟时态向欧文表示,哈利法克斯去看牙医的决定影响了二战英国的胜败,就以一个偶然的因素表达历史和人生的无常,而当赫克托向学生讲述哈代反映祖鲁战争的诗歌里的鼓手的时候,他把自己的遭遇同那个被埋于无名荒野的鼓手联系在一起,同性恋的赫克托在学校中始终被剥夺话语权,也是历史话语的偏见的受害者。历史无正解,它是一件接一件狗屁事,也是女老师愤愤不平谈论历史是男人的无聊论调,截然不同的两人也难以给出明确答案,赫克托独特教学方式不会空谈知识的乐趣,天马行空地借历史教授诗歌、戏剧和电影桥段,欧文则拘泥于名校的规则,面对学生赤裸裸的表白求欢也不敢逾越出界,完全没有课堂上教授学生逆向思维的离经叛道,假冒牛津毕业的声誉,实际上摧毁了自己非名校毕业的知识潜力。
英语被他们说得口齿留香。
如此大胆勾引老师,不愧是立志考牛津剑桥的小朋友。
这简直就是腐国的精华啊,诗歌与搅基双管齐下。对白犀利,语速惊人,信息量让人目不暇接,言语之物也是那般深刻,宗教信仰、身份和性格带来的小幽默还都是点到即止,那种只有过来人才懂,会心一笑之后当成一个荤段子,比如基督小哥自告奋勇坐上胖老师的摩托车享受同性按摩。★★★★
自然发光的男孩们把我的心都萌化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国情决定了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儿~~
美少年多啊~~
“死亡诗社”的另一诠释,英美差异显露无遗。英国人的高人一等幽默风趣僵硬严谨智慧闪耀,Hmmm……我更喜欢英国制造。女教师关于“历史无女人”那段太犀利了。我爱Rudge直板板的抛弃牛津去铺地毯的气质,我爱小受老师僵硬的举止闪烁的眼神苍白的嘴唇,我爱色老师浪费生命的教学方法,我爱小天使 posner的眼神和歌声,念诗那段太美了!最后——换掉男主!受不了一群天使围绕着一个自大白痴丑男主!我要舞台版的Jamie King!
history is just one fucking thing after another
珠连妙语很多,但还有很多没看明白
好像很久很久前看的,只记得看完后,我突然用功了几天~汗
Why does Hector have to die at the end? to make the movie look 'deeper'? oh well, it'll fly out of my brain in six months anyway, never mind
就在我沉醉在随时从他们几位即将自由开展人生使用身体的年轻人嘴里冒出的诗句反观自己不说英国文学就是在中国古典文学面前也只有跪舔的份儿时,Hector在Posner这个少年时的自己背诵哈代一首关于“正名与归宿”的诗结尾后讲出了真正的文学意义——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诗句,而在于它是否抓住了你的手。
跟他们一比,我们跟白痴有神马两样,这种课堂、这种教学方式我们连想都不敢想,这差距,他们在想什么,我们在想什么,真是浑身冷汗.........PS:英国男生唱歌都这么好听吗?本·巴恩斯在《水性杨花》里的歌声也是把我萌翻了~~~~还有这英音............啊啊啊~~~
关于英国最美好的两样事物:男校和同性恋。
记得一篇介绍上有这么一句话:这里有英国最好的两样东西,同性恋和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