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嫁给总统的女人竞选第一夫人,但她最终得到了一个比她想象中更好的求婚。《第一夫人》是一部以总统政治和皇室魅力为背景的经典浪漫喜剧。
读过书,于是觉得这个片子拍得有点遗憾。高大全,主旋律,现在这个时候推出更像是民主党的竞选广告,只有我们的first lady才是真正的first lady啊! 也许就是因为太急于求成的心态吧,纪录片拍得太像宣传片,还有点强煽情。影片不厌其烦的播出米歇尔在各个城市签售,跟粉丝交谈握手,来握手的粉丝一个个激动地哭的画面。并不觉得这样的宣传能起什么好的效果(参考大家一起哭三胖的画面),只觉得看得有点尴尬。(题外,民主党现在的竞选策略真的挺令人着急的)
只想谈快结尾的地方一个小细节,米歇尔说总统选举就像是个Game,哪边的人出来投票多谁就赢了,于是她认为民主党失败是因为“我们的人没有出来投票”。我觉得这才是民主党失败的根本原因吧——即使是号称贫民窟之花的米歇尔,也把国家生硬地分成了“我们”和“他们”。“我们”是正义的应当团结在一起,“他们”愚蠢而不可救药。于是愈发地分裂,愈发地只存在各自的bubble里面认为对方不可理喻。其实想想米歇尔最著名的演讲,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也一样是清楚明白地划分了敌我。也许真的是有敌我才能谈政治吧,但是我还是期待一个没有“毒药猫”的世界。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里曾经写到德国成为法西斯的极权国家之前曾经也是文明世界的一部分,他也曾是“我们”:
当我们把全副精力用于获致战争胜利时,我们有时不易记得,即使在战前,我们现在藉作战来保卫的许多价值标准,在英国已经遭受威胁,在别处已经遭受破坏。虽然,代表着不同理想的国家是各自为其生存而战,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一争斗是起于观念的冲突。这一观念的冲突,在不久以前,是孕含在共同的欧洲文明里的;并且,由于极权制度之创立而登峰造极的许多趋势,并不限于目前陷入极权制度之下的国度中才有。虽然,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是赢得战争,可是赢得战争的目标仅仅是为得到另外的机会来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并且觅致一种方法来趋避那威胁相似的文明之命运。
进而指出,把他们看成他者,对于我们是更为省力的办法
至少,在我们与敌人相持时,我们比较容易把敌人看成与我们完全不相同的东西,而且在那些敌国里所发生的事情不能在我们的国家里发生。至少,我们这样想时,自己也比较惬意些。可是,在极权制度兴起之前的岁月,这几个国家历史可以表明,我们与这些国家不同之处是很少的。我们与这些国家所发生的外在冲突,乃欧洲思想发生变化之一结果。不过,这些国家的思想变化得快些,以至于和我们变得缓慢些的思想发生冲突而已。但是,我们并不是没有受这种思想变化之影响的。
我以为这样的逻辑放在美国国内去描述极左和极右,特朗普的政治也是适用的。也许正如哈耶克所说,“世界当前的危机是由我们所犯下的真实错误造成的;而且我们追求我们最珍视的某些理想,是足以产生与本原全然相违的种种结果。“
非裔美国人的千古绝唱,前第一夫人的传奇人生。
网飞(Netflix)在美国总统选举前的敏感时刻推出此片,借米歇尔•奥巴马之口,旨在弥合族群分歧,凝聚国内民心,也许还隐含着让特朗普早日下台之用意吧。
不久前有传言称,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的竞选团队已成功获得奥巴马夫妇的支持,米歇尔很有可能成为拜登角逐总统宝座的搭档。果真如此的话,一旦拜登获胜,米歇尔就有望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女副总统。这可是堪比当年奥巴马就任总统的又一历史性高光时刻。
确实,看完此片,你一定会感慨:这样一位强大气场与独特魅力共存的卓越女性,值得拥有更大的舞台。
因为博客“小声喧哗”所以才知道这部纪录片以及Becoming这本书。
纪录片更多的是一个宣传演讲剪辑合集,讲述米歇尔本人的成长经历、出生家庭、丈夫、父亲、孩子们,甚至是时尚(虽然我感觉这一部分安插的非常别扭)。纪录片里的米歇尔非常精神,所以影片最后她说自己奔六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尽管如此,岁月的沉淀的确使她的气质和年轻的时候不同。她在年轻时候过着box-checker的生活,到遇到奥巴马,有了孩子,入住白宫。在这一路的历程中,她都在寻找着自己,认定着自己。
最令我感动的部分可能是她意识到丈夫的抱负像是龙卷风一样席卷了她的生活,而她“并不想成为他梦想的附属品”,不断的去提升和改变自己。纵使不喜欢政治也会辅佐丈夫竞选,事业成功优异也不得不为家庭作出让步,甚至细节到即兴的脱稿演讲会被恶意解读而不得不“循规蹈矩”……这一切真实的发生都令人不由的感概,纵使已经贵为First Lady,在某些层面已经是十分优异的女性,仍然面临着因为性别问题而带来的压力和困扰。同时米歇尔也说道在白宫的生活所要面临的拘束和必不可少的谨慎,都像是在抽川普的脸【笑
还有一个记忆深刻的片段,原住民学生因为川普上台而深受困扰时,米歇尔就自己的经验建议他们坚定内心,持续过好自己的生活,努力接受好的教育。她在见面会上的真诚和鼓励都令我频频涌泪,但毕竟时间限制,不能融入太多细节在纪录片里,实属遗憾。
在一贯的思维中往往忽视了作为第一夫人的角色在美国政坛中的作用,所以米歇尔的回忆录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作为一名拥有独立人格的女性,米歇尔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哲学无疑能给我带了很多的启发。希望我能有机会早点看完书吧。
美国总统退休之后的基本套路就是,两口子到处演讲,走穴,出书等各种手段吸金,然后不断的刷存在感,然后慢慢的过气了,然后慢慢的就沉积了,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莫不如此。
这部记录片,里面除了让我们看到青年时代你的奥巴马及总统竞选路上的各种不容易外,其他的无非还是出书,售书,演讲等等。
没有什么特别波澜壮阔的地方,都是美国总统的老套路了。
无论看什么作品,我习惯和自己进行联系。
提起米歇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一个关于提倡教育的演讲,使人备受鼓舞和启发。
最近的一次印象深刻的是她的那句,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 这句话可以被提炼出很多信息,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就当做励志鸡汤来补身体就好。我的体会就是,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当中,一定要保持自己清醒的认知、定位和独立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看了这部纪录片有几点感触。
为什么米歇尔说的话给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更强?
当然,有人会说,因为她是前第一夫人。
我想不单纯是。之前我看一些名人传记和访谈,看的时候津津有味。但反过头来,感觉毫无参考价值。为什么,因为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稍微理性的思考就会发现他们说的根本不现实,而所有促成他们成功的关键的东西和那些令他们沾沾自喜的东西,是没办法拿到公开场合进行谈论的。
而米歇尔的说服力更强之处于,她把自身的经历更高度的提纯和精炼,从自身经历中提炼出适用于普通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普世的、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大多数人听了都会感同身受。当然这也得益于她自身就是普通人成长起来的。
成为,becoming,成为什么应该听从内心召唤
她的书和这部纪录片都叫这个名字。但没有告诉你具体要成为什么,也没有说规则和路径。但她在鼓励参与座谈的人和自己不断的召唤内心渴望的东西。不必成为另一个某某,而是成为你自己,独一无二的你自己。
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把have to do 的工作做到完美。
这其中比较打动我的一句话是一个小女孩说的她需要做好那些她have to do 的事情。我觉得这种态度非常适合开始对日常生活感到烦躁和乏味的人。当我们开始对生活有所抱怨,不如想想,那些是我们应该做、不得不做到的事,首先把这些事做好,再发表些什么言论或产生些什么情绪也不迟。
在工作中可以试着把工作分类,那些是不得不做的,那些做了就会“加分”。最后会发现,其实能够做好那些分内的、不得不做的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很好了,也就没了那么多的抱怨。
在每一刻的成长中,感受时间和生命的美好。
还有一段印象深刻的是。有人问米歇尔,又回到以前日常的生活有什么感受。米歇尔回答说,不是回到以前的生活,因为经历了很多事情,所以一切都已经变了。
这种感受同样可以适用到我们自身的生活中,即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惧接受,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然后不断积累,使经历成为自己的财富。
到最后会发现,即使表面看似仍在原点,其实早就不再是从前那个人。对待人、对待事的态度和感受也都会完全不一样。
有什么机会能了解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生活的日常,去读读她的自传《Becoming》(成为),或者看看这部纪录片。我已经开始粉这个第一夫人,讲话幽默,又充满智慧,尽管处在美国政治中心,依然内心坚强,举止优雅,特别喜欢致力于赋予年轻女孩和妇女权利。
纪录片以米歇尔宣传自己的新书《Becoming》,参加34场巡展作为大背景,期间穿插她的母亲、她的哥哥、她的造型师、保镖等人读她的看法。她原本是生活在芝加哥的一名普通非裔美国人,虽然就读在贫民区小区,连辅导员都不看好她考取普林斯顿大学,却不认命,争强好胜的她,最终成为当时普林斯顿大学为数不多的其他族裔学生。
米歇尔说:”我希望我的旅程能够激励读者,找到勇气去做他们渴望做的人。”她的身上充满力量和勇气,不断鼓励年轻人,不管你来自哪个阶层,什么肤色,不要听他们的。要打破别人对你的思维偏见。当主持人问她,你在普林斯顿大学感觉怎样,她回答,其他学生也不怎么聪明。
奥巴马说,米歇尔不仅是我的妻子,我孩子的母亲,更是我的朋友。走上这条路并非她的本意,但她仍活出自我,优雅而又决断,将这个角色扮演得恰如其分。奥巴马有这么一位充满智慧的女人辅佐确是幸事,对于结束8年的白宫生活,被问到回归普通生活有什么感受?她说,她觉得不是回归,因为再也回不去,她是开始了另一段新的生活。许多年轻人因为她的巡展和她文字受到鼓舞。这就是米歇尔,虽然远离权利中心,依然传递力量给年轻人,帮助他们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文中图片来源《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侵删。)
想要第一夫人的歌单,开头的歌真好听。
美国之所以伟大,多元进步且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孕育了奥巴马,更孕育了这位第一夫人。孜孜不倦教导年轻人(有色人种)重视自己的价值,有机会来国内也搞个演讲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也是不得了
配合书再看这部作品很多都有联系的地方 更像是签书会的巡演活动记录 值得一看
片子做得一般 但是Michelle真的太inspiring empowering了 role model
印象很深的一段是Michelle提到奥巴马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她意识到如果自己不积极调整自己进步,就可能会被奥巴马的强大所吞噬—— 不亏是当今最有魅力的伉俪夫妇
看了半小时吧,和看她的传记一样,有点闷。#20200623
《卫报》的Peter说的很直白,也代表了我的心声---“这是她(甚至是他们)自己的电影,所以你不可能期望得到什么审慎新鲜的检查”。但这类纪录片的重点是,我希望、我愿意听到主人公分享与讲述更多,还能让自己坚信和尊敬所有属于各人的不完美和脆弱,那也算足够了。
So inspiring
今年民主党赢了的话再加两星
book tour配套宣传片,没有什么新鲜感和重要内容。其实我是无法理解这种对政治人物的狂热追星行为的,所谓的inspiring也感觉很可疑。
我怎么对黑人群体有这么深的共情作用呢,真的好为他们两口子骄傲啊
真的是有人格魅力的。尤其是,如何在极度复杂的政治中心穿梭而过,言谈举止却能让人感到无比真诚的?
“我不应该不让他去健身房,而是我自己也要去健身房” ”我不想让我女儿成长为不会自己铺床的人”
最深刻的就是即使是第一夫人,也不断恪守自己的言行,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作为不再是代表个人观点,也是代表国家,然而显然特朗普还没学会,一个大国需要的是领袖而不是小丑
怎么做到如此不失自我的真诚和亲切又富有启发的!太有魅力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54y1r7PV/?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了不起的米歇尔
三星半,给第一夫人拍传记不容易的,难免在鸡汤种族政治梦想改变正能量之类的话题边缘打转。米歇尔是真的“第一”夫人,而不是仅仅只是总统夫人。能总是闪着光,正是因为教育的力量。奥巴马两次登台我都起鸡皮疙瘩,金字塔顶端的人们还能这么有趣平易近人,真是有魅力。希望他们下一段旅程更精彩。
美式经典模范人物叙事,但他们整个家庭也确实闪闪发光
和becoming书的关系不大了,作为纪录片感觉很失望,像一部她的公众活动花絮集锦,没有挖掘出任何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