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世界是你的
低饱和度的片子,在冷灰与和浓郁的矛盾色调中.
当她眯着眼睛,用手指推动海轮前行时;当人们都已散去,日蚀为她到来时;当学校内的苹果骤然坠地时;当对着海浪咆哮.呼啸袭来时;当随处可见路边种种标语时....她都在说,世界是我的.
但其实她只是个纯情少女.
比如她喜欢线条优雅的芭蕾.
为什么她不挺直腰板呢,你以为是自卑,那就大错特错.她只是害羞而已.她不过是还难以面对自己日益膨胀的身躯,不知道男女之间的奥妙.当她妈妈拿着豹纹内衣给她当生日礼物给时,她甚至恼羞成怒了.觉得那是生命中最灰暗的一天,想一死了之...她当然也见不得妈妈与别的男人相好,第一次她用火毁灭一切,第二次她直接暴走了.而她见到party上各色男女的缠绕,她定是无比惊恐的.这些对于她来说都是背叛.是难以接受的耻辱.当然产生这种想法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她祖母执着的等待.二是她对感情的纯情意识.....但这些仿佛都是对她的最大讽刺.因为正是她妈妈爸爸海边的偶然相遇,才有了她的诞生,而他们之间是谈不上任何感情的,甚至很有可能是粗暴的.但是她却偏偏恋爱了,而且还是出于本能的迷恋:对英俊长相的迷恋.有原文可证..辅助证明是,她看到她妈妈的宰肉男朋友时,宰肉男恶心难以忍受的外表,直接让他呕吐.这足以一觑她内心之矛盾,事实之割裂...当然,后来,她知道要搞定男人,还是要靠点手段的,比如化化妆,打扮打扮.可她偏偏不是天生丽质,于是有了先前她和那个无腿女到化妆品商场大肆破坏的自娱自乐.最后还受<第五元素>?的影响,搞了个很崩溃的绿头发,和很村姑的花裙子,直接联想为魔法世界的精灵,哦,,不,是女巫.....估计没有哪个男人看了会有感觉,,唉,没办法,丑小鸭到天鹅,总是需要经历一段过程的.当然最大的突破是她终于开口说话了,并一扫阴霾,欢呼雀跃,鬼脸百出....甚至把挡住阳光的海报剪了个窗口,仿佛在告诉我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总之,这些巨大努力和转变背后.都是因为那莫名的爱.可是,偏偏那个男人有女人了,可以想想打击之沉重,后果之难以预料.不过谁让她一厢情愿呢,罢了,罢了,于是忍辱负重的拿起土豆削阿削.但不能放弃阿,于是她重新回去找到那个性爱男,决定献身,努力成为高手.可是她纯情到性爱男都觉得碰她是极大的罪过.多大的决心!多大的牺牲阿!而最后,为了救她心爱的男人,她直接把祖母编死了,那对祖母的打击也忒大了阿,于是祖母当场就石化了.为了爱情,间接抛弃十几年的亲情.而这些都还只是很渺小的,很不充分的.由于救了那个男的过于愉悦,她走路相当欢快,相当陶醉,相当不小心,于是被汽车直接撞飞了,70码....很悲剧,很微不足道,,,而那个领悟过来的儍叉男还潇洒的搂着他女友的腰,而那对红色跑车里的男女还激情相吻,而你却在月球依然给了我们一个笑脸.所以,通过这个为爱奉献的死亡故事,我们因当对纯情有个深刻的认识.不要太过纯情,否者后果自负!
但其实我想说,很抱歉,用这么调侃的口吻来叙述你的种种美好,只因世界是你的.
ps:导演的某些低角度拍摄手法和对色调的处理,都很不错.童年时期更为赏心悦目.人物本身的某种张力&速度也为之向往.
2 ) 初恋是最后的恋爱
母亲对爱丽莎说,你原本是一条鱼。在妈妈肚子的时候,因为你父亲的出现,所以变成了人类。
于是这条叫爱丽莎的美人鱼,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子,在灿烂的朝阳下,化为海中的泡沫。
十八岁。爱丽莎躲在手机里,行走。疲惫的,厌倦的,只是在走。偶尔有过想要改变生活的冲动,但那些尝试都是徒然。她依旧孤独着,在黑暗中麻木的绝望。恍惚间看见黑暗的隧道,只有自己的空荡荡列车,不知道走了多久,要前往何方。还能看见从某处射入的光。然而确是微弱,颗粒在光柱中跳舞。然后,初恋来了。仰或是第一场的暗恋。就像迎接夏日的第一场暴雨,无法阻挡,措手不及。那个从身后飞身跳河的英俊男子,便成了她生命中注定的王子。那一瞬间,她暂时忘记了她的父亲,忘记了疼痛,忍受比脚底针刺更大的剧痛,开始了这场,她认为可以拯救她人生的恋爱。
她说,我爱你。
那时候,她期望着怎样的答案。
她保护她心爱的王子,免受一切的伤害。可是,她的王子永远都不会知道她的名字,她的地址,她的电话号码。她只是在爱。一个人的爱。得不到回应,孤身前往。如果。如果,是初恋变成了人生中最后的恋爱,那些经历过的人一定会明白。那些独自承受的痛,独自前往的路,该是多么的艰辛。这些痛得不到救赎,任你哭天喊地,也听不到半点回声。所以,当事实真相赤裸裸摆在美人鱼面前的时候,她再次承受了背叛,选择了愤怒地转身离开。
其实看来,那算不得是背叛。只是爱丽莎一厢情愿的判断,是属于她世界的判决。王子要跟另外一个公主结婚,他从没爱上过公主,又从何谈起的背叛。然而,那却是爱丽莎要去寻的爱。
自我封闭的童年。从未谋面的父亲。缺失的,无法感知的存在感。以及从母亲身上无法得到验证的感情。那些的那些。她觉得王子能够给她。那是她要的爱,能拯救她的东西。于是拼命地付出,毫无结果的守候;遭遇背叛,义无反顾。
我们的人生会有多少次,像这样的义无反顾。
美人鱼最终在灿烂的阳光中化为泡沫,回到自己的海。爱丽莎直到临死,脸上都带着微笑。她的爱人,因为她得救。她的幸福简单到,可以这样满足。想起喜欢的一个作家。她说,爱其实是一个人的事。
这不是一个悲惨的童话。直到现在才明白。
3 ) 假如爱能完美,美人鱼就不是美人鱼了么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倘若你看我看的电影
倘若你听我听的歌
倘若你看我写的文字
你会了解我此时的伤悲么
大过年的,实在不该看悲剧,尤其是心情比较压抑的时候,喜剧能看成正剧,正剧能看成文艺片,文艺片能看成悲剧,悲剧就别提了~~~
几乎看过所有出名的童话,最牵扯我心的还是美人鱼,所以但凡带有美人鱼字眼的电影、动画我都不会放过,包括这个:《我的人鱼女友》。
从没有见过那么固执的小女孩--艾丽莎,会因为母亲的不安分而烧了房子,会因知道父亲不回来的真相而对所有人沉默,她用她清澈的双眼打量着这个简单又复杂的世界,用她的道德准则去衡量每个人的行为,用她固有的方式去过她自己的生活。
即使这样,她实现不了的芭蕾梦,永远没可能回来的父亲,不太在意她的母亲,苛责的老板,手机外套外疯狂的人们,还是让她觉得失望,就在她张望四周,想要跳下莫斯科河时,她遇见了让她一见钟情的王子,可惜这个叫沙夏的英俊男子,只以为这个孩子一样的姑娘是清洁工,即使艾丽莎将她柔柔的淡金色的头发染成了毛糙的绿色来引起他的注意,即使艾丽莎穿着手机外套跟着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者他,他还是不知道艾丽莎的心意。
但沙夏也不是一点都没注意到艾丽莎,艾丽莎澄澈的眼神,明亮单纯的笑容也会吸引沙夏的目光,于是她成了沙夏广告中的月光女孩,他们一起在夜晚偷凤梨,一起玩让死人笑的游戏。不过沙夏早有爱人的真相,还是早早就把她从幻想的爱情中拉了回来,影片最后艾丽莎用她的预感将沙夏从一场飞机失事中救了下来,自己却因太开心没注意到来往的车辆而失去了生命。
艾丽莎的生命来源于母亲与父亲在海中的一场艳遇,她单纯固执的个性像极了小美人鱼,而她的结局无疑像是对美人鱼变为泡沫的印证,沙夏也像童话中的王子一样,因为对艾丽莎的一无所知而放弃了找寻。这也许就是导演将电影命名为人鱼女友的原因吧。
影片中还一再提到艾丽莎有特异功能---只要执念就能达成愿望,所以她能够离开家乡来到莫斯科,所以她能够得到入学的机会,所以她能够救下沙夏,但我仍认为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巧合,因为艾丽莎的单纯才会相信超能力的存在,不然以她对沙夏执着的爱,为何仍获取不了梦寐以求的爱情?
之所以喜欢艾丽莎,还因为她身上有每个陷入爱中的女孩的影子:爱让人变得宽容可爱,艾丽莎体谅了母亲并主动地躺到了母亲的身边,还特地跑到母亲工作的店外做鬼脸;爱让人幸福点降低,沙夏醉酒后不经意的关系(找凤梨),就让艾丽莎抱着半个凤梨笑的彻头彻尾;爱让人旁若无人的伤心,艾丽莎套着咖啡杯哭着在雨中行走时,我没办法不被打动。
而影片中适时出现的广告牌,恰到好处的镜头切换,巧妙穿插的幻想镜头都堪称经典,不过梨子的滋味究竟如何还得自己尝过才知道,那么就安静的看电影吧。
4 ) 小世界
说来也巧,正听着维也纳夜莺Rita Streich演唱的咏叹调《月亮颂》——“银色的月亮,请你告诉他,我要用双臂拥抱他,告诉他,在梦中想念我,哪怕它只有一刹那。在远方的月亮,请你照耀他,告诉他,我在这里等待他……”突然明白了安娜•米利科伊安的同名电影《水仙女》里,男主角萨沙拍广告为什么要挑选“月光女孩”了。
当时的场景是罗敷有意,使君无情。艾丽莎正坐在“环形山”边上,为了逗一个小男孩开心。而她不过是被萨沙当作清洁工灰姑娘,顺手带进了摄影棚的闲杂人员。艾丽莎不经意流露的微笑,被摄像师发现,于是捕捉,放大,平淡的面孔异常生动,定格成“月光女孩”的笑靥。我们知道,艾丽莎这姑娘在恋爱。然而萨沙关心的,只是他的广告能够招徕顾客,卖出月球土地。
萨沙还是表现出一个男子应有的气概。他为了满足没有吃过菠萝的艾丽莎,深更半夜敲开所有的超市和水果摊,陪着小丫头玩“逗死人笑”的游戏。艾丽莎的装死过于逼真,把萨沙吓坏了。可是,当艾丽莎带着微笑真的死去,心有所动却失之交臂的萨沙,重新投入恋人丽莎的怀抱。艾丽莎就像小人鱼,不忍心加害心上人王子,甘愿自己化为莫斯科每年死在大街上的两千个泡沫……之一。
也许,乡下女孩艾丽莎真的如她为自己编织的故事那样,原本是条自由自在的鱼,因为母亲与水手父亲的一夜风流而降生。所以,她是那么与众不同,或者,应该与众不同。她未曾谋面的父亲永远都隐藏在潜水服里。她渴望学习芭蕾像个优雅的小公主。她坏脾气的时候能引发一场海啸。她认为讨厌的日食永远夺走了她的父亲,于是整个青春期都一言不发。她把双手合十,让一见钟情的萨沙在她的庇护下安然无恙。
艾丽莎是真的拥有特异功能,还是机缘巧合,已经不重要了。她的脆生生的独白不停地响彻在画面外,好让我们跟上她的节奏,被她强大而纯粹的执念带进一种无人之境。
俄罗斯人是不能以理智来揣测的。在他们的传说中,僵尸变成了新娘,爱人可以是一头熊,小灰狼在木屋中孤独地烤土豆,再比如维塔斯最著名的MV里,长了鱼鳃的少年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同类哀号。这些场景,往往在戏谑之后忧伤,在绵软之后犀利,在残忍之后温柔。《水仙女》也如此。低饱和度的画面,刻意混淆的现实与梦境,融合进捷克诗人克伐比尔原作中的惆怅,再加上艾丽莎这个俄罗斯版天使爱美丽的诡谲灵动,整部电影呈现出万花筒般的光怪陆离。单纯的美好里有些微黑色的恐怖气氛,令人无奈的未知又交织着无忧无虑的童真——非常动人。
影片中,频繁出现的广告牌和海报上的标语就像一面镜子,或是反讽,折射出艾莉莎的内心。少年宫的海报上写“我们保证会让你梦想成真”,然而,母亲把艾丽莎送进了她毫不感兴趣的合唱班。艾丽莎一家搬到莫斯科,高楼间到处是“顺着你的渴望”的广告。艾丽莎以为某个学生的意外死亡才使自己得到求学机会,于是疯跑间被满大街的“凡事操之在你”、“是你的选择”、“别怕你的欲望”刺痛。当艾丽莎从《第五元素》里的米拉•乔沃维奇得到灵感,顶着一头水草色的乱发,穿上祖母的过时的长裙,终于吸引到萨沙的注意,地铁电子板闪烁着她快乐的心情:“跟着星光走”,“我们终于在一起!”她知道自己恋爱了,所以她能展露出“月光女孩”的理想笑容,光彩照人。
童话很纯粹,我们深深地陷入了艾丽莎的奇幻梦想。然而很可能忽略了,肥胖粗鄙的母亲也曾在克拉姆斯柯依《无名女郎》的印刷品前扭摆,挣扎在物欲中的萨沙惟有借酒精才能麻痹自己,丽莎用吸烟来缓解对恋人若即若离的焦虑,失去双腿的辣妹在倔强的外表下淡淡回念“与外交官的热恋”,甚至,坐在环形山上的男孩出于孩子的自尊心,仅仅因为掉了一颗牙,而坚决不张嘴绽放商业化的傻笑……这些,也都是他们每个人不愿意示人的隐秘。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断碰撞,所有的隐秘将不在话下。但主角艾丽莎还在一根筋的尽情执拗。她孩子式的残忍,也伴随着孩子式的豁达。她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伤心和无奈,却总是想借助自己的“法力”实现朋友的愿望。当她即将走出自己营造的梦境,却猝不及防倒在现实主义的车轮底下。那一刻,我们内心最美好的一部分,也随之死去了。
艾丽莎略带死亡气息的爱恋,也是有着传承的。影片的名字Rusalka,意指东欧传说中的水泽仙女,脱胎于希腊神话中的宁芙,从沃特豪斯的名画《许拉斯和水仙女》中,可以感受到那些雪白臂膀的水泽女仙们催眠的魔力。在德沃夏克和克伐比尔合作的三幕歌剧《水仙女》中,rusalka和王子的悲剧宿命,与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有异曲同工之妙。1996年,才华横溢的亚历山大•彼得罗夫也有一部动画短片《水仙女》,那个在溪水中时隐时现的仙女借勾引一个少年,惩罚了老修士年轻时的不忠。到了女导演米利科伊安这里,她没有将水仙女这个故事处理成一个纯粹的悲剧,也没有滥情地自恋于一个简单的童话。
米利科伊安的前作是2004年的《火星之城》。《水仙女》一片为她赢得了200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影评人费比西奖、卡罗维瓦利际电影节最佳独立电影,以及圣丹斯电影节导演奖等。梦呓而富有哲思的台词,大量悲喜交加的细节,和随心所欲的剪辑,树立了导演的个人风格。
个人最喜欢两个情节:艾丽莎说想去日本或者是中国流浪。但是当一群明显来自中国的观光客,在莫斯科街头和她的手机造型合影兴致勃勃地“茄子”时,艾丽莎的视线越过喧闹的众人,落到远处争吵的一对情侣身上。还有,萨沙策划的卖月球土地的广告,颇像是寻找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可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孩子已经不会笑了”。
观影结束,总有一种莫名的悸动。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水仙女。
……一定要让你的女孩子笑,哪怕她是灰姑娘。
……即便这个世界一步一步迈向2012年,我们也有勇气度过每一天。
——2010.4.26
《看电影》用稿
5 ) 化为泡沫的人鱼——评电影《水仙女》
据说,当王子爱上别人,美人鱼就会化为泡沫而死去。这真是一则残酷的童话,但它却源自于更加残酷的现实。
6岁时,艾丽莎梦想当一个芭蕾舞演员,却因妈妈迟到,没有赶上芭蕾舞班的面试而丧失机会。就像那个被艾丽莎硬生生拉下来的门把手一样,她最初的美丽泡沫就这样被残酷的现实戳破了。幼小的艾丽莎学会了妥协。她对自己说:“这不是我的命运。”
艾丽莎从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在她永远阳光灿烂、碧海黄沙的幻想世界中,她爸爸是一位英俊的水手,戴着沉重的潜水帽,并且总有一天会来找她。这是她幼小心灵中最大的愿望。
有一天,她发现母亲与房客勾搭,一怒之下,她把自己的家付之一炬。因为她要捍卫她心中那个关于父亲的泡沫。
她望着废墟中被烧焦的潜水帽,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妈妈的回答无情地戳破了她心中最大的泡沫。“爸爸不会回来了。我只见过他一次,他甚至连你出生了都不知道。他是个混蛋。他永远不会回来的。”
艾丽莎拼命地奔跑,一路大叫:“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当这个支撑艾丽莎幼小心灵的泡沫破灭时,她内心的一部分也随之死去了。
艾丽莎想要反抗,但她所能想到的对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从此沉默不语,一言不发。一直到17岁,她学会了用心灵力量让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她想要离开这里,于是她来到海边,对着大海吹了几口气,很快就导致了一场巨大的暴风雨,让整个海边小镇的居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她达到了目的,随母亲来到莫斯科,但她因代价惨重而负疚。
莫斯科向艾丽莎展现了它的强大,美丽与残酷。她打着各种零工,依然用芭蕾舞的梦想来激励自己。她宽慰自己: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段难以启齿的过去,可她开始觉得,这段黑暗期太过漫长,她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
她又学会了用新的泡沫来代替旧的泡沫。她想到了上大学。可现实是残酷的,她名落孙山,却心有不甘。她再次求助于自己的超能力,她念起了咒语。一个已被录取的学生突发车祸身亡,她作为候补第一名被大学录取了。
她被这意想不到的结果给吓懵了,她在大街上拼命奔跑,嘴里大叫着:“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于是,这个上大学的泡沫在尚未破灭之前,就已失去了诱人的光泽。
18岁生日那天,艾丽莎事事不顺,一切都糟透了。她绝望至极,想要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她意外地找到了自己的救命稻草。她救起了先她一步跳河自杀的沙沙,或者说,她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去死。
她的救命稻草就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泡沫——爱情。她爱上了沙沙,为了赢得爱情,她让自己改头换面,装扮得像一个有一头绿发的美人鱼。
她甚至忘了前车之鉴,向她的情敌学习赢得爱情的魔咒。魔咒似乎很有效。沙沙陪她在午夜的莫斯科,满大街找凤梨,因为她从来没有尝过新鲜凤梨的滋味。但凤梨并不能让她满足,她更想品尝爱情的滋味。
她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预见了沙沙乘坐的飞机会失事。她竭尽全力,再一次成功地救了沙沙的命。
当沙沙终于明白,这个自称芭蕾舞演员的清洁女工用超能力又一次救了自己的命时,他冲上大街,在人群中寻找绿发美人鱼,但他并不是在寻找他的公主,而是在找他的救命恩人。当他与旧情人邂逅时,美人鱼被他抛在了脑后。
童话的结局注定会发生。一辆飞速驶来的汽车把艾丽莎撞倒在地,美人鱼像一个破碎的泡沫一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美好的爱情与艾丽莎擦肩而过。当她最大的泡沫破灭时,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呢?
广告是窥探世人梦想泡沫的窗口。它们想让我们相信:有朝一日,当我们能像广告中的人们那样生活,我们就会像置身天堂一般幸福。然而,巨幅广告向我们昭示的美好生活,总是与我们若即若离,让我们拼命奔跑,追逐每一个吸引我们的泡沫,当旧的泡沫破灭,新的泡沫又会升起……直到我们精疲力竭,再也爬不起来。
反讽的是,艾丽莎凭着一头绿发,阴错阳差地成了光鲜亮丽的巨幅广告中的“月光女孩”。可她已经化为破碎的泡沫,魂飞天外。
万源一
6 ) 改写“海的女儿”,直面都市人的欲望
如果把这部《水仙女》与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进行对读,不难发现其中的共通之处以及电影对这一故事原型的改写。
首先,艾丽莎与小人鱼都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她们与普通人类存在明显的区别。其次,艾丽莎儿时有芭蕾梦,为此她用瓶盖与袜子自制芭蕾舞鞋,跳得脚趾渗血,这明显借用了小人鱼获得双脚后像踩在刀尖上的痛苦。第三,艾丽莎和小人鱼都从海里救起了自己心爱之人。第四,艾丽莎和小人鱼都陷入了三角恋之中。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艾丽莎是遇见沙夏之后才开始说话,小人鱼则是用声音换来了与王子接触的机会。我认为这一个区别能够代表古典与现代两种爱情观的差异——在安徒生那个年代,女人为了爱情放弃话语权;而在21世纪,女人遇见爱情才觉得有说话的必要。
但我想,这部影片想要展示的核心并不局限于爱情,而更关乎大城市里漂浮着的欲望。(时常出现在镜头中的大幅广告牌,恨不得将“欲望”两个字拍在观众脸上——“划重点”!)
艾丽莎具有让愿望成真的超能力。她想要离开海边小屋,于是大海掀起风浪,摧毁了那里的房屋,使得人们流离失所,于是她得以同家人搬去了莫斯科。面对其他海边居民因失去住所、亲人而无比痛苦的情状,艾丽莎感到内疚,但很快便因为莫斯科的五光十色而愉快起来。
她想要在莫斯科上大学,于是录取名单中的一个学生被车撞死,她作为候补考生的第一名成功入学。她听到消息后痛苦万分,在车流和人潮中奔跑,不敢相信那是她欲望的恶果。
十八岁生日那天,艾丽莎希望这天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于是因为输球而愤怒的球迷上街打砸抢,城市一片混乱。
似乎每个愿望都以一种极其糟糕的方式实现。
一切在沙夏出现后变得不同,艾丽莎想要保护醉酒的沙夏,想要沙夏爱自己,这两个小心愿都很顺利地实现了,没有糟糕的事情伴随发生。
影片快结束时,艾丽莎想要让沙夏和自己的残疾人朋友都愿望成真。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我们古灵精怪的超能力者终于不是为自己的欲望而使用超能力,而是开始为他人考虑。尽管,最终的代价是用她的生命实现身边人的幸福。
我救了你卻毀了自己,我給了你回憶卻遺失了自己的美麗。
在雨里哭泣的啤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