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理想与爱情的喜与悲
废话先说:
之前就听说过此片,最初的印象是——迄今为止最后一部拥有四个单项表演奖提名的影片。后来仔细琢磨了一下片名(《赤色分子》),觉得此片似乎涉及到了某一话题,一经确认的确如此,便想知道这部影片提名导演获奖的,关于十月革命,在米国人的获奖影片中是怎样一种地位。今天看了,有一些震撼,感觉还算真实(毕竟主人公也不是什么完美的人物,也有着很多缺点)。大概谈谈自己这个业余人士看过本片的感受。
梗概:
影片基本上是根据米国记者杰克里德的真实故事改编成的。与最初的预想不同,尽管此君最出名的地方还在于那篇著名的文学报告和对zz的参与(称之为理想吧,理想不会被和谐),但是此片却是以他的爱情和理想两套主线展开的,爱情居于首位。个人觉得甚至可以认为理想以及那宏大的历史背景更多是扮演起爱情的陪衬。尽管不知主人公的真实经历究竟如何,但基本还是想影片所表现的那样:一对记者男女,路易斯爱慕杰克,尽管偶尔也有不和之处,却一直默默追随他,杰克则更多地在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恋人爱慕间寻求平衡,他们一同走南闯北,共同见证了历史性的时刻,谱写了在宏大的历史洪流中漂泊奋斗的人生经历和爱情挽歌。
男主角(杰克):
影片开头,导演采用了纪录片与电影混杂的手段,通过对主人公的一些早已年迈的朋友的采访,让他们从各个角度描述了对主人公的印象,尽管其中涉及到的大多数内容在片中并未提及,但却在影片开始之前,让观众对主人公有了一个大致且全面的认识。此后,参访片段依旧时而穿插,通过音轨和视频参与到影片中,似乎还在提醒着人们,那一段历史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杰克起初只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记者,他言辞犀利,激进、反战,为此也没少受到相关部门的欺凌但依旧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zz主张。后来,SYGM爆发,他亲自前往莫斯科,与女友一同见证了那段重大的历史变革,也在热情之中写就了《震撼世界的十日》,而也就在此时,他之前的zz立场转化为了一种理想,他的热情也成就了对于理想的狂热向往。回国后,他开始被监视、被审查,依旧没有改变对理想的坚守。他在自己国家组织了party,却发现由于伙伴对私人权利的追求,组织面临着内部分裂的危险。于是,他再次偷渡到俄国,希望得到GC国际的支持,却不想该组织独断专行,完全无视他的见解,作风和语气都很强硬。(这一点上,我们国家也曾深受其害。。。)他终于体会到了个人的理想在强大外力的干预下,会变得多么飘渺。但或许是出于对理想的狂热追求,他依旧奋战在一线,躲过暗杀和袭击。长时间的颠沛流离和劳作终于拖垮了他的身体,他病倒了,最终客死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为理想主义者的一生写就了不平凡却又悲凉的结尾。
女主角(路易斯):
她本是有夫之妇,却向往自由,追求女性权力。或许是上天的安排,她遇到了她的MR. RIGHT,他独特的个性和精神深深吸引她。她疯狂地爱上了他,为此不惜背起抛夫的恶名,无视其他仰慕者对她的狂热追求,并且追随他的zz信仰,尽管她自己对这一内涵或许并无深刻的理解。她对他的爱似乎是一种仰慕和崇拜,当他在台上慷慨陈词之时,她只是默默地伫立在人群之中,会心地微笑。在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时,她极力为他辩护。渐渐地,她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拒绝了与他再访俄国的要求,却在听闻心上人被捕时不顾艰难险阻,以一个柔弱女子的身躯远渡重洋去解救他,终于得以和心上人再度重逢,并陪伴他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如果说我们从男主角的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对于理想的坚守奋斗,那么从女主角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则是她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奋不顾身。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们都是理想者,男人的理想在于事业,女人的理想则在于爱情与家庭。或许时至今日,这样的观念早已显得陈旧,但是在当时这对于多数人来说却是真实的信念。
理想之悲,爱情之悲:
他追求他的理想,对于他的理想,作为笔者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可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崇高的事业与境界。但是现实无情,他不得不面对朋友的分歧、外界的压力、身体的恶化和其他的艰难险阻。由于时代的局限,个人的理想有时候竟然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她追求她的爱情,为此不顾一切,却最终不能挽救自己的爱人。或许这在冥冥之中早有暗示:正如他身患疾病,需要她照顾之时,她却阴差阳错地起了冲突离家而去。正如他在慷慨陈词之后走下台,本想第一个与她相拥,却不想疯狂的拥护者相继上前将他包围,二者就这样遥望,却丝毫不能企及。正如他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时,她却正好外出打水,未能在最后一刻守在他的身边,影片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落幕了,难免使人心生感伤。看过此片的我也不禁要想,尽管他们的确彼此相爱,但却似乎注定隔阂。每当她要求他留下时,得到的答复却是“我要走了,出租车在外面等我”,似乎二者的追求不尽相同;每当他要求她陪伴出行时,她总是在询问“以什么身份?朋友?情妇?”,似乎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
理想之喜,爱情之喜:
或许正如一位诗人所说,“人真正的意义不是占有真理,而是追求真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本身就和悲剧有着本质区别。而影片在对待“喜”的时候,巧妙地将理想与爱情融为一体,使得二者不再分离。正如在众人嘹亮的《国际歌》背景衬托下,他们始终彼此相依,共同见证历史性的时刻。他写就了著名的报告文学,她也收获到了爱情的喜悦。正如当他处在弥留之际时,再次和恋人开起了玩笑:“我想回家,出租车在等我,你要和我一起走么,以什么身份?”“Comrade.”这就是她的回答,不再歇斯底里,而是充满了宁静与安详。不知是否在那一刻,她真正理解了他,理解和接受了他的理想,而他也彻底的拥有了她的爱,尽管这样的美好如此短暂,却又在最后的时刻铸就了永恒。
尾声:
影片最后,舒缓的钢琴曲想起,乐声中再次出现了受访者的画外音,细诉男女主人公留给他们的印象,有褒扬也有中立,这样的两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里德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做这些,就如爱迪生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发明电灯……但里德是真正的铁血男儿。
他总是说,伟大的事业就在前方,值得为之生,为之死。
关于影片:
当然,影片作为准传记体裁,表现的是杰克里德短暂悲壮的一生。这其中当然免不了涉及某某ISM(和谐词汇),但不知是否导演有意这样安排,爱情戏在其中的分量的确很重,甚至在前半部分的时候略嫌冗长和拖沓,无形之中拉长了电影的时间,也在个别桥段难以避免地陷入了俗套当中。但总体而言,我还是认为这部影片是一部佳作。起初,我习惯于称呼此片为那个四个字的译名,一方面是因为简略,另一方面是觉得那七个字的译法太过俗套。但是直到看完这部电影,重新回想题目才觉得只有“烽火赤焰万里情”这七个字才能更好地概括出影片的内涵。看完此片,关乎什么什么ISM之类倒是没有太多的感触,顶多就是了解了一下在部分米国人的眼中,那件大事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感触更多的是两位理想主义者对于自身向往事物的坚守与追求,或许这才是影片所要提炼出的真实主题吧。
当年,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还很年轻的沃伦比蒂读到了关于里德的传记,便有了把它拍成电影的想法。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谁敢这么做,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不得不将计划搁置,却一直没有放弃。后来,直到70年代末,终于有制片人给了他一大笔钱,却叮嘱“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要拍那部电影”,此时的沃伦比蒂或许由于年纪也稍大了的缘故,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于是便有了这部电影,这在当时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影片上映后,效果出乎沃伦自己的预料,而当时还是他女友的戴安基顿在本片中奉献出了精彩的表演,很多人也因此将这部影片视为她最高水平的作品。影片当年在奥斯卡环节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导演和所有表演奖在内的多项提名。最终尽管在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输给了《火之战车》(当年的其他提名还有《夺宝奇兵》《金色池塘》和《大西洋城》,这个结果真的很狗血),沃伦比蒂依旧收获了最佳导演的小金人,名留奥斯卡史册。
前几年,早已成了老大爷的沃伦比蒂协现任妻子安妮特贝宁出席了本片发行25周年的纪念仪式,而时至今日,尽管对于影片的评价依旧褒贬不一(而且很多都是带有纯粹的主观偏见的),此片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或许可以把全片的最后一句台词稍加修改,更为适用:理想就在前方,值得为之生、为之死,值得所有人去不懈追求。
2 ) 赤色分子——理想主义的死亡。
“四百万人民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无法起效的制度。”怀揣热情,想要改变世界的年轻人最终变成了一个囚徒,一个被利用的工具;而这一切,由不得自己做选择。“你杀死了异议,你就扼杀了革命。”革命就是异议,是让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现实的破灭,他只想回家,然而结局只有死。
令人难忘只有的爱情,她在他不在的时候爱上别人,当他发现时,她跟他吵架,她离开他。她对他的态度有时候十分刻薄,可是他还是爱她。他奋不顾身的前往苏联,被关在异国的监狱,她不顾一切,偷渡时间用了六个月在这非常时期要找到他,带他回家。然而最后当他们相见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快要殆尽了,这所有的热情全部被现实的残酷扼杀了。他的社会主义梦,希望人人平等,工人农民不再受到剥削的梦想早已破灭,他也明白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那就是政府比资本家更加残酷和有效的去扼杀和操控人民。
3 ) 伟大的历史史诗
很久没有看过如此具有历史感的电影,绝非所谓的《建国大业》可以比。
历史,其实就是一根火柴,总有两个头,一个一点就着,另一个暗自潜流。任何对历史的反思,如果要在历史反思的反思中站住脚,一定是有两个头。
John Reed站在一个时代的开端,他把握住了。我们站在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之后的二十年之后。任何用所谓的后见之明去作客观性思考的,这本身就错了。先果后因,这不是历史,至少不是历史发生当时的情况,因为那时谁都不知道未来如何,就像我们现在不知道未来一样。
有一句台词很深刻,为什么会有战争,因为人们需要战争。
当影片进行到中间,响起国际歌的时候,我热血沸腾,我就站在那些充满期待和希望的俄国工人中间,因为那是发自内心的呼喊,人的热情会融化世间任何貌似强大和不可战胜的东西,因为任何东西无论多恐怖,吓人,它本身还是人创造的。
电影很精彩,导演的手法很老练,但讲的道理很简单。
警惕啊,如果有人告诉你火柴只有闪光的一头,那注定是不可信的。
4 ) 100%个人私货
感觉还行,片中对里德同志的刻画描写很好,从一位民主主义和平主义者,一位作家逐渐蜕变为一名共产主义者,一位致死都坚持信仰与理想的革命家,露易丝也在与里德的相处中,逐渐从一名没有目标方向的作家,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女权主义者。片中还体现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恋爱观,露易丝的情感便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随心所动,在对待恋爱上只考虑自身感情的因素,而喜欢或是不喜欢,仅此而已,而无需考虑对方的物质条件,这便是真正的自由恋爱观。但这部片也有许多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片中对共产主义的描写都是西方人对共产主义的刻板印象,什么极权呐,什么官僚主义呐,巴拉巴拉。的确,这些现象确实又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但这并不是真正共产主义社会的样子,片中也不乏对布尔什维克的抹黑,列宁是一位对同志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的人,但同样也是对敌人冷酷无情的人,季诺维也夫和拉狄克虽然在后来成为了反党分子,但也不至于这样黑他,怎么可能在苏俄全国都陷入粮食危机时他们还能坐在火车豪华车厢中衣冠楚楚打着领结穿着西装手持刀叉的优雅用餐?要知道当时的苏俄粮食人民委员可是饿昏在了人民委员会的会议上。不过毕竟是美国人拍的片子,不奇怪。总的来说,是部好片,就是美国人私货加多了,还是推荐一看吧。
5 ) 爱一个人,总有涉不完的千山万水
我喜欢男主的理由大概是,想从他身上学会大爱。
她 遇上可以为他的理想倾倒的人,一见如故,谈天说地,忘记了时间,然后一同经历大时代的磨练,患难见真情。
她为营救他,横渡惊涛骇浪,跨越冰天雪地,到了芬兰牢房,才知道他被移送回苏联--看,爱一个人,总有涉不完的千山万水。
谁说把自己奉献了就是弱者?即便是弱,也比逞强的人强啊。
这里面讲述的爱情大概是帮助对方发挥他内在的潜能和实现他的理想吧,约翰对路易斯的影响,是让她找回与自己和睦相处的内心宁静,她也必须接受爱人只会由他的理想独得-至为经典的一幕:医院里,约翰从昏迷转醒,她为了给他倒杯水离开片刻,才回到长廊上已看见病房外围着一群以同情目光打量她的人,她喃喃:不要。
但他确实已经走了。那个画面就像说,他终究不是她一个人的。
《新不了情》袁咏仪撒手,刘青云因买糕来不及送终的场面与之近乎一模一样,恩,我很生尔冬升的气。
6 ) 理想在别处
一个在俄罗斯见证了一场社会主义革命的美国人,感觉这是David Lean最喜欢的题材,英雄在异乡的传奇经历,然而Warren并没有选择宏大的历史背景作为切入点,而是以John和Louise的爱情作为主线,这就决定了出现在银幕上的John更像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
印象中最经典的台词是John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共产主义的缺陷:If you seperate a man from what he loves the most, what you do is purge what's unique in him. When you purge what's unique in him, you purge dissent. And when you purge dissent, you kill the revolution. Revolution is dissent! 不幸的是,John醒悟得太晚,面对破碎的理想,身心俱疲的他已无力回天。不久之后,高扬着共产主义大旗的火车势不可挡的冲过了资本主义的壁垒,却在欢呼与狂喜中浩浩荡荡的堕入了极权主义的深渊。
reds 和 the end of the affair 连续看,才会觉得同样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同样是偷男作家的汉,女愤青和女文青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简介是乱写的
还是叫《赤色分子》为好。三个多小时,视线始终无法离开。男主角从作家到活动家,女主角从反叛家庭到政治觉醒,每一步都清晰可见。一大特色是谁的单句越长谁的觉悟越高。
第五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Revolution~只要一听到这个字,老子斗象打了鸡血一样激动,靠,必须是病啊!
感情部分很可爱 一个女人只是想做个人 和男人一样就是女权主义者了?大变革中的激情只是一瞬 理想主义的梦只是梦 梦也只是一瞬 然后成为党同伐异的工具you don’t think a man can be an individual and be true to the collective,or speak for his own country and international at the same time,or love his wife and still be faithful to the revolution you don’t have a self to give -what as?-comrades不知怎突然想到你可以爱整个人类而不爱一个个具体的人 人永远不会只有一面
人物大于历史的传记片,哀怨纠缠过多了些,这就是美国人不能红化的根源罢。
不是在微博上吐个槽发个嗲就叫激进派的,真正的激进派都是不要命的疯子.里根遇刺的同年,保守的会员们当然是投票给又挺犹又挺新教徒的<火战车>了,和去年<国王演讲>大胜一个理.哪部更经得住时间之沙,都用不着30年吧
实在太长……然后导致非常流水账……好像这类“史诗”电影也是流行过一阵的
集体大合唱国际歌那段可以拍的更有感染力。
理想出于真诚,令人尊敬,值得同情。
着实考验观众耐心的电影!任何爱情在革命背景的衬托下都会显得格外伟大!三个小时,好累啊!节奏缓慢了点!
(豆瓣简介写的啥玩意)7.8/10。1910s左右:共产主义活动家男主为推广(真正的)共产主义迎难而上奋斗一生的理想主义,以及他与逐渐觉醒成女权主义者的女主充满争吵与出轨但依然相爱的复杂爱情。影片剪辑精准娴熟,高水平的摄影美术颇有种史诗的厚重感,但作为传统故事片本片叙事较淡(也与不少破坏浸入的访谈(影片的历史与角色是真实情况改编)片段有关)+较拖,合起来扣1分。
1981 was not such a great year for movies. This one should have won the Oscar for Best Picture. I love Diane Keaton.
“四百万人民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无法起效的制度。”怀揣热情,想要改变世界的年轻人最终变成了一个囚徒,一个被利用的工具;而这一切,由不得自己做选择。“你杀死了异议,你就扼杀了革命。”革命就是异议,是让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现实的破灭,他只想回家,然而结局只有死
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悲剧,严酷无情的现实最终给理想主义者约翰·里德的一生都烙上了悲剧性的阴影。片子比较长,各部分的衔接也较差,但总体而言很感人,沃伦·比蒂非常卖力,为了这部电影瘦了30磅并患病,不过1982年的奥斯卡小金人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了。杰克·尼克尔森戏份不算多但绝不比比蒂差。
“杰克,出租车在等你。”一个个人可能不是自私的,但是一个群体一定是自私的。我想理想主义者就是被利用的吧!
双 2.06G
中文名翻译的真猛啊
Warren Beatty的角色叫Jack,真正的Jack Nicholson和Diane Keaton原来三十年前就情怨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