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沃尔特·休斯顿 Walter Huston 饰)虽然有钱但过得并不快乐,他和妻子芙兰(鲁斯·查特顿 Ruth Chatterton 饰)之间的感情并不融洽,芙兰向往充满了刺激的生活,为了满足妻子的要求,山姆带着芙兰踏上了前往欧洲的旅途。在途中,芙兰邂逅了一名英俊的男爵,为了和男爵在一起,她无情的抛弃了山姆。
伤心欲绝的山姆流浪在异国他乡,偶然之中邂逅了名为伊迪斯(玛丽·阿斯特 Mary Astor 饰)的寡妇。伊迪斯的善良和开朗深深的吸引着山姆,两人之间迸发出了无疑伦比的激情,可是,就在山姆想要和伊迪斯私定终身之时,被男爵抛弃的芙兰回到了他的身边。
好奇怪的译名——应该说令人厌恶。Sinclair Lewis的原著标题和他的代表作《巴比特》类似,相当于无题。 惠勒塑造人物之精准微妙令人惊叹;而且,这些人物(包括《女继承人》中相比原著小说大为简化的主角)在现在看来并不复杂这一点丝毫不影响我做出如此的判断。在电影的开头,Sam和Fran显得——这显现为一种性格而非心情状态:我们甚至会以为这来自于演员而非人物——死气沉沉、缺乏魅力如同老套的哑剧角色,但随着故事进行我们却不知不觉地开始发现他们可爱并且令人感动。优雅动人的摄影在此几乎起到了和表演相当的作用。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人物的自我释放与观众对影像阐释的变化、与观众的目光结合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先前大概只会在罗西里尼-褒曼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中期待看到这样的叙述;这看上去就像是布列松或侯麦意义上反戏剧化的现实主义天堂,然而令人称奇的是,一切却恰恰是在古典好莱坞极为传统的戏剧性语体下完成的。(不过,K---- 老师告诉我,他并不觉得两位主角有任何可爱之处(我立即感到自己做笔记立论时的主观和随意);如此一来,在我想象中,这部电影对他来说必定相当失败;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仍然会觉得它挺好。)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在许多方面相当奇怪。充满黑屏淡入淡出的场景切换(至少在电影前半部分)有一种踟蹰不前、几乎笨拙的节奏,像一个突然变成奇数拍的小节,与整个宏观叙述小说化的优美节奏形成对比;我们还看到了好几个有趣但大概并非有意的跳切剪辑。配乐相当符号化,并且不知为何常常显得与叙事格格不入,甚至像潮水那样把与其互不相溶的叙事推到我们意识的岸边,产生了某种现代主义效果(最明显的例子除了开头的《友谊地久天长》之外,大概是瑞士别墅场景里响起的弗朗克《小提琴奏鸣曲》)。许多场景的调度方式完全不像我们期待中的古典电影(还是我看得太少?),例如Edith的出现,还有法国旅馆夜晚的长镜头——后者对待换衣服以及其他事物的方式使我折服于它超越时代的现实主义;不过,这绕回了前一自然段的话题。最后提一句,我没法喜欢故事的结尾:不是因为表面上的不平等,而是因为——现在是1936年——法西斯党早已在意大利上台,两年后希特勒将在维也纳(两人谈恋爱的地点选得多么好啊!也许是故意的?)英雄广场讲演,奥地利也将被吞并。呜呼,我只是实在无法不想到这些。 B+/A-
一个女人如此水性扬花却可以有一个如此包容的丈夫陪伴她20多年,已经是够幸运了,始终把丈夫作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备胎,最后只能是亲手放逐了曾经拥有的幸福。不得不说,克特的妈妈不同意儿子娶她还是非常英明滴。A man's habit is very strong in twenty years. I must take care of her. But she had no aware of that at all.
孔雀夫人简直是各类塑造的女性人物中最讨人厌的其中一个。嫁人时年纪很轻,所以当她的女儿也生了小孩,她到了当外婆的年纪,还是觉得青春未逝去,认为自己具有吸引年轻男子的魅力,保持一种天真任性幼稚且玩乐的心态。她也代表了广泛存在这种态度的一类女性,所以说,该有符合年纪的行事态度和气质举止,大方面对衰老和逐渐平静的生活。还好她的丈夫终于不再执迷不悟,离开了她,回那不勒斯携手女友环游世界了。
根据经典百老汇歌剧改编,20世纪30年代奥斯卡获奖影片。天才演员沃尔特·休斯顿和鲁思·查特顿联袂出演了本片的男女主角,是本片为人称道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以精彩的演技演绎了片中那对进入老年的、退休的心情沮丧又不甘心的夫妇,甚至可以说是沃尔特·休斯顿最好的银幕表演。
4K修复版。这才是本届NYFF真正的Marriage Story
20230420:摇摆是人之常情,只不过有的摇摆是出于自己的利益,有的摇摆顾及他人但同时也放弃甚至伤害了其他人,自食其果令人畅快,回头是岸令人欣慰。
市图映画厅观看。不愧是获得最佳室内设计奖的作品,场面很morden服装也好看。提前看了一些介绍,原著是在以自然主义的视角去探寻婚姻的可能性,戏剧性的行为让观众指指点点,批判无处不在。但指摘别人又有什么意义呢,自然的爱没有任何错误。事情发生了变故,就去处理,寻找转向即可,辩驳正误毫无意义。不理解为什么Dodsworth要译为孔雀夫人,换成孔雀夫人的先生更佳。因为我觉得核心不在Fran而是Sam,兴奋的他在遇上从容的Eddith那一刻就预示了未来的故事。忍不住为最后一个镜头鼓掌啦!前排的爷爷转过身来问小姐觉得这个结局你喜欢吗?我毫不迟疑的喜欢。哈哈。
“他上岸了”,旅行的意义,一个是觉得对方不够爱她,一个觉得对方真的不适合了。爱不爱,比起适不适合,太弱了。爱折腾的女人,你问爱不爱的时候,你自己是真的爱他吗?结果两边都是空!
这种女人,还真是孔雀夫人,嫁个有钱的丈夫,然后“寻花问柳”,被爱被宠当成习惯,丈夫的付出也是习惯,习惯很可怕,一个理所当然索取,一个心甘情愿付出。最后可真过瘾。
纳闷的就是如此虚荣伪善的一个女人怎么连续获得三个追求者的?
“最佳译名”系列,惠勒最佳之一。讽刺又不失浪漫,浪漫而不煽情;聪慧而非取巧,传统却不乏味。
孔雀夫人是谁翻译的?太精当了。威廉惠勒的片子一直走的就是家庭伦理路线吧。且看这里面映射的欧美关系和欧洲及美国价值观的差异。以及如何塑造美国丈夫/父亲的正面形象。但是且需要注意的是,夫人纯真的情感也被丈夫扼杀过。且看她刚得知宝宝的段落。然后,最后一场夫人的造型真像个老女巫~~
爱情只配让有爱的人拥有。前面女的自私看的难受,最后决裂瞬间就释放了,那几个特写正反打看得很爽。
看过这部片子的人还真少啊。有些人在一起不代表他们合适,寻找真爱吧同志们。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朋友再去憧憬一下真爱吧
威廉怀勒果然不错。这片子比郎心似铁好多了
这部电影改编自辛克莱·刘易斯冗长的小说,中心是对危机中的婚姻的自然主义研究,捕捉到了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并没有嫁给自己以为的那个人的悲伤和忧郁。最近退休的汽车大亨塞缪尔·多兹沃斯(约翰·休斯顿的父亲饰演)和他自恋的妻子弗兰在一次盛大的欧洲巡游中发现他们想要的生活非常不同,这使他们的婚姻变得紧张。在中西部的小城市,“山姆”是一个成功的白手起家的男人,爱好汽车、飞行、机械装置等,在去欧洲旅行“见过了世面”的妻子眼里是一个无聊的人,后者在花花世界面前把自己塑造为一个并非已经当了外婆的老女人,而是一个年轻的MBA(married but available)。和当时普遍存在、以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为典型的关于纯真美国人和世故欧洲人的刻板叙述一样,这部电影中的弗兰最终发现她在旅途认识的“真爱”只不过是一个被母亲操控的没有自主权的玩偶
旅行出发前,好朋友忠告汽车大亨,可千万别把您内老婆带出去,“最傻最呆最没溜儿”,搁家里正好,放出去就没准儿了。果然一路给老公戴绿帽子。
这对貌合神离的夫妇,分开是迟早的事。她要和男爵结婚,他和小寡妇也山盟海誓要去旅行。男爵妈妈一出场,我就知道必散,她没皮没脸扭头就打电话给丈夫希望和好。丈夫听到电话竟然抛弃小寡妇前去见面了。看到这里,我有点小气,心想这男的太没尊严了。好在他看透妻子面目,最终回头是岸,一叶小舟奔赴爱人身边,很好的结局。不合适的越早分开越好,和适合的人儿一起游山玩水吧。01:41:32,mp4,1.22G,SRT外挂中文字幕
比富商丈夫小太多的富家任性千金心中总对浪漫抱着不切实的幻想,渴望享受着被男人们追逐的感觉。当深爱妻子选择隐忍与包容的丈夫一次次被辜负之后,终于决定戒掉习惯性的照顾与牵挂,选择理性、知进退、懂分寸的寡妇。拍得很写实。
女主的塑造是大漏洞,中年危机和人品问题是两回事,前者不能合理化后者,再说男主怎么可能和她一起生活了二十年才发现三观不合?女主定位是Chatterton的意思也是无语。选择符合人性而非道德的结局很超前很加分。
爱是让我们真正感觉到快乐的东西,能真正感受生活美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