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军》是年轻摩洛哥作家阿卜杜拉·塔亚的导演处女作,根据他的同名自传小说改编。电影以第一人称讲述主人公的成长故事:“我”(Said Mrini 饰)出生在摩洛哥港口一个庞大的家庭中。尽管阿拉伯世界严重恐同,但成年男子也会在私下想办法解决需要。由于“我”的家庭负担严重,懦弱的父亲默许男人们对“我”进行性骚扰以获取物质报酬。强壮的哥哥(Amine Ennaji 饰)是“我”生活中唯一正面的男性形象,因此“我”从小就崇拜和暗恋哥哥。可是当哥哥跟一个酒吧女侍私奔后,“我”的人生从此天翻地覆,直到10年后“我”踏上了去瑞士日内瓦的留学旅途......
《救世军》是阿拉伯国家摩洛哥的第一部同志题材电影,入围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单元。
实质无可厚非,却又挥之不去……
在自己硬盘中躺了很久很久了呢,直到自己最近忽然有了去看的冲动。
故事发生地点自己一直以为会是对待同性恋更加不友好的地方,结果是自己并不熟悉的,摩洛哥。
从前面将近三分之二时间的铺垫中,自己完全陷入导演编剧营造的那种压抑却又无法逃离的家庭氛围之内,无法自拔。
父亲看似懦弱却会在深夜殴打母亲,看似一言不发却在不声不响的支配者整个家族,对于男主童年时候与成年男子发生关系这件事情,自己首先在想动机,直到他在菜市场得到一颗西瓜,而对于这件事情其父亲是否知晓自己一直在寻找蛛丝马迹,直到他在菜市场得到一颗西瓜……
母亲有时候对其无比信赖,有的时候对其又莫名烦躁,母亲自己生育了太多子女,她不得不不停地照顾幼年子女而对于默不作声的,对于已经成长的,早就无暇顾及,而少年在父亲与母亲之间游移不定,想从任何一方寻找一些精神上的依托或者是情感上的依赖,最终都是一场空……
哥哥,有些人会说很多人都有哥哥,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呢,确实,很多人都有哥哥,所以很多人静下心来也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对于哥哥这个角色会如何崇拜,会如何羡慕,会如何解构如何描摹其形象,无论是闯进其房间在床上体会其视角,还是在其睡梦中欣赏其睡姿,甚至是捡起了其扔在地方的内裤,也许有些人又要说啦,咦,好变态,但是,对于一个在性方面过分早熟早就明白了性可以成为一种交换手段的少年眼中,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哥哥带着少年与年幼的弟弟一起外出旅游的时候,少年对于哥哥说法语的排斥应该是已经预见到哥哥的心早就远离这个家庭,他听从母亲的教诲,将护身符放在哥哥的床下,他时时刻刻让自己的视线不要离开哥哥,直到终于,哥哥抛下了他和弟弟,与酒馆女招待私奔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那个瑞士人,所以,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的转角拥抱的画面之下,少年的情感早就缺失,毫无疑问,他对于自己的身体可以如何,如何成就自己的一个机会,他早已经十分清楚……
至此,影片进入快车道的剧情推进中,首先一跃到了十年后,少年与瑞士人一起在自己家乡旅游,面对划船人的“威胁”,他选择默不作声,面对男友的玩笑,他选择沉默,虽然不能武断的说他已经成长成了其父亲当年的性格,但是可以看到,他对于这段情感的最终目的绝对不是找到一个单纯爱自己的人……然后剧情再次跨越,他来到了瑞士,他要进入大学了,但是穷困缠身的他甚至没法在开学前给自己找到一个容身之所,前男友那一记耳光下去,他收获的并不是羞辱与愤懑,更多的是一种解脱与放松……
临界结尾,在临时收容所,他与一个陌生室友分享一个橘子,陌生人提出在得到他慷慨的分享之前用歌声进行回报,而他在这个歌声中,应该已经想到了,他一路走来,面对别人的分享,应该如何去进行回报,也许就是努力过好自己的一生吧……
片中几次打电话的场景,画面很美,信息量也很多,比如说少年的哥哥私奔之后他打电话给母亲的时候,所有的情况都老老实实原原本本的说出来,这个时候的少年还没有成长,而当其获得奖学金来到大城市,就算是已经身无分文找不到住的地方,但是电话中给母亲说的也是一切都好……前者环境安静的海边内心却翻腾不已,后者嘈杂的街上内心却波澜不惊……
总的来说,看完影片之后了解了一下导演及编剧的身份,然后了解到这部电影作为其自传式诉说这个背景之后,之前的一切都更加清晰明了,自己并不觉得少年到青年时候的主角的选择有什么值得指摘的地方,我们可以将感情看作神圣的,但是我们没法要求所有人都将其如此看待,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如何如何,我们从来不能要求别人如何如何,有些人会觉得整部作品比重失衡太多太过缓慢太过冗长的童年时光,而青年时期却又走马灯式的概括了事,但是个人却将其看做导演对于自己的行为的一种“辩解”与回应,明显的可以看到主人公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监牢”就足够其自我审视很久很久了,有的时候,别人的眼光是一分部,更难的是自己内心的拷问,自我意识的,回忆的,注定是碎片化的,所以自己对于导演叙事的处理方式是理解的,而且是欣赏的,也是因此,个人评分9.1分,推荐指数五星。
好看
自導自編自傳。揭示環境與自我掙扎。整部電影聚焦於作者年少傾慕、幻想直至成長後的迷惘、無可奈何。但整體內容過於空泛作者化。
电影不能总是依赖镜头语言和还不错的风景,这些都不是决定一个片子的重要因素。电影在剧作方面做得太差了,即便是自传改编,缺少的并不是经历,而是那些愿意并能够拿出来的细节,并不是一味的让观众补脑。
前2/3提醒了童年,后1/3提醒了现在。电影固然不成熟,分数给的是故事
作为电影太难看了...
看来作家改行当导演都是噩梦。知道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但是这东一锤子西一斧头无头无尾的讲述方法实在抓狂,最可怕的是前后两段太过割裂,好好讲其中一段不好吗?或者加一个小时没一段都更完整一点,可惜了“摩洛哥第一部同志题材”这样的噱头了。
为什么现在小基片都流行这种讲故事就是不讲重点的模式★★★☆
没看懂想表达什么
导演说的一切都愕然停止,让人感到奇怪的同时也产生枉然之感。又因为自传,更是万千。镜头语言简洁干净,非常舒服。
演员都不错,角色完全和故事融为一体,摩洛哥平凡一角很真实,镜头感非常好,压抑的家庭和无处安放的青春期让人有共鸣
笑贫不笑娼,未来一片白
生活的汪洋里,一两滴甘甜泉水的滋润显得那么弥足珍贵记忆难忘,却又那么无济于事。可以理解前半段的冗长铺陈与生活细节展示是为了说明逃离的必要性,但仍然太过冗长了。摄影很棒。
威尼斯影评人周。“在我们这个国家,法语是有钱人的语言”。莫名其妙的剧作文本大概是合拍片机制里面要求“必须有XX%的情节发生在瑞士”的条例规定下的产物。工艺还不错,不过留白和不交代因果等等手法,电影跟小说的用法还真的不太一样,换回小说可能就通顺多了……
导演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的电影,故事其实应该是很有看点的,男主的父亲一直默许别的男子对男主进行性行为,然后获取一定报酬,而男主从小崇拜的哥哥却跟一个女人私奔,于是男主的渴望离开摩洛哥去别的国家重新生活。然而时间跨度大,细节太有难度,导演留了太多的空白,让观众根本无法入戏,差评!
无趣
影像风格非常的欧洲化,看不出一点摩洛哥风情,全片更是不知所云,导演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东西?作为导演的自传经历来说,实在有点寡淡无趣了点,谁没有自己爱慕过的哥哥啊。★☆
摩洛哥第一部同志电影。镜头语言很不错,北非异域风情让人联想到另一部同影“白丝线”,可惜情节太空泛了——据说是作者自传改编?那么作者的人生阅历显然还不够...
人生的跨度十年,让我们看到男孩为什么会选择逃离故乡,导演也没有太多实验的元素,他也没想去叙事化,他只是不知道什么叫叙事节奏,他在这部处女作里唯一做到的就是堆砌各种自传性质的情节,然后用一堆镜头堆积出来这么一个空洞的玩意。导演该去补脑些好电影,有些满脑子诗意的观众该去读点诗歌。
和不久前巴西的《未来海岸》一样,当发达国家的gtm已经在重点聚焦平权主题,欠发达国家的作者们依然在描绘着基佬们逃离故土、寻找自由以及寻找过程中的跌跌撞撞和迷惘彷徨。最后一部门竟然越看越伤感,转念想想片中的少年现在已经成了作家和导演,又觉得欣慰了。
主人公好不容易逃离了祖国、家庭,在苏黎世救助站让室友老乡唱自己年少时记忆中的歌谣,是怎样的心境?人不停抗争命运,但无法抹去身世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