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情色而不是色情,复仇而不是报复
四十分钟的期待,四十分钟的精彩
美丽生活,笑对一切
是深切的爱让杰姬厌倦而又痛惜着这个世界,这爱是如此的强,直到它远远超过了界限,给世界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而当杰姬明白了之后...
2 ) 女性复仇,刀锋两刃!
杰茜是个闭路电视监视器操作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几十个毫无戏剧性的屏幕,在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及时打电话通知事发地点附近的警察。在这个属于她的无声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并不十分有趣的故事:一个中年男人每天带着他那条臃肿的牛头犬流连于商店的橱窗,一个胖女孩喜欢站在窗口发呆,两个年轻人在墙后草丛里疯狂地做爱,几个女中学生用刀刺伤了他们的同伴……下班后,杰茜回到自己死气沉沉的公寓,唯一的“乐趣”是挑出当天录像的其中几盘再看一遍!她把自己封闭在这个世界无人知晓的一个角落,直到有一天,监视器里出现了一个提前假释的罪犯,她似乎对这个男人充满好奇,不知出于何种动机,她甚至开始不遗余力地去接近他。她发现那个男人搬进了“红色之路”公寓,于是尾随而至……
大约是受到丹麦“道格玛95”的影响,影片镜头总是处在一种强烈的动荡不安情绪之中,这种零距离的现场感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微妙的窥视和参与心理,我们跟随杰茜的“追踪”一步步靠近克莱德(那个罪犯)狼狈不堪的生活——他和同样无业的狱友以及狱友来自伦敦的女友住在一起,三个月来没有找到任何工作,主动找上门来又三番五次临阵退缩的杰茜令他十分困惑。终于有一晚,杰茜进入他的公寓,两人激烈地做爱,但之后她却立即起身离去,随即,找上门来的警察把克莱德再次投进了监狱。
显然,是杰茜精心策划了这起强奸案,但她为什么这么做?直到克莱德愤怒的狱友找上门来质问,大家才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原来六年前,正是克莱德一次交通肇事才造成了杰茜丈夫和女儿的意外死亡,那次意外彻底摧毁了杰茜美满的生活,但她这次惊心动魄的复仇,却并没有能够令其内心彻底获得平静。当她发现克莱德也有一个女儿的时候,她打电话撤销了起诉。两个人在冷清的街道再次相遇,她这才发现,原来他来也不过是个脆弱而普通的男人,她的仇恨、怨怒和压抑终于得到了化解。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杰茜在路上碰到了那个牵狗的男人,他心爱的斗牛犬寿终正寝之后,他换了一条年轻健壮的新宠,杰茜愉快地和他们打招呼,六年来,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和人打招呼。
其实,这不是一个仅仅讲述复仇与救赎的故事,它和同题材的韩国电影《亲切的金子》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金子》的核心是华美的传奇剧,而《红色之路》揭示的却是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无所不在的沟通障碍,作为一个强烈的符号,“监视器”具有沟通隔膜的这层明确的象征含义。虽然影片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在此之前没有拍过剧情长片,但她的这部处女作却以罕见的冰冷和缓慢,渲染了一段令人心碎的谅解之路,影片一举夺得2006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确数名至实归。
http://blog.sina.com.cn/u/4b658a99010009dj 3 ) 一个女人的自我拯救之路
对英国电影接触不多,这部应该是看过的出色的一部,导演的第一个长片。
作为一个女性导演的作品,'red road'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看待生活,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丈夫和心爱的女儿对一个单身母亲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这种事故天天都有……”我们往往能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每天世界各地发生的类似的事情,但是有谁能真正的了解到这个悲剧对于当事人到底是怎样的打击?
导演用她的理解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比较极端复仇方式,其实相比较而言,故事本身的情节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女主角的心态,影片中大量的使用特写,一种特有的女性的孤独感随着影片的展开而弥漫,失去亲人的痛苦在一个女人的脸上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显现出来。至于最后的那段激情戏,我觉得很难说清女主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给我很模糊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导演独特的气质。
同样让我感到导演作为一个女性特有的气质的是在影片的结尾,用一个很温暖的结局来结尾,要是我拍的话就是一个悲剧,生活本来就是这么惨酷,即便在电影中也应该这样,呵呵。
4 ) 我们都需要救赎
她不漂亮,有张让人印象深刻的脸。孤独,还有个孤独的工作——闭路电视监控器操作员。每天透过小小的屏幕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一个中年男人,有一只白白胖胖的坏狗(长得跟VICTOR的坏狗一个样,胖得好象都走不动了),遛狗是他每天要做的事;一个女清洁工,工作的时候打开耳机跳舞,隐秘的快乐;……
某天,她看到一张藏在记忆深处的脸。那个男人,头发蓬乱,住“凄凉而廉价的公寓(导演语)”,放荡,有前科。她开始通过小小的屏幕跟踪他,试图接近他。他杀了她的丈夫?她为什么要接近他?这些疑问紧紧跟随着我。她与他越亲近,我就越疑惑。那男人不似他的外表那般糟糕,他在雕刻,也会温柔,有个不知道他存在的女儿。他正努力修复他们的关系,比如,在她放学路上塞给她一包用纸包着的唇膏、指甲油之类,多少有点傻气和尴尬的父爱。直到后来,她在洗手间用石块打破自己的脸,撕裂自己的衣服,我才明白,这就是女人的报复。他杀了她的孩子。
她从监控录象里看到他被警察抓走,然后看到他的女儿去那幢公寓找他。
她撤消了指控,在路上等他,要他告诉她事情的经过。原来是场交通意外。她的丈夫和孩子。她不能原谅的是自己,那天,是她对孩子嚷嚷,让她滚出她的视线,因为她要休息。于是,丈夫带着孩子出门了。一辆失控的汽车撞进了公车站。他说他们一定是当场死亡的。我不知道这是否会让她觉得安慰。“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这就是生活。”
那位女清洁工,前一刻她还在满足地面对一个男人的殷勤,下一刻,她悲伤地看着那个男人和一个更年轻漂亮的女人亲热交谈;那只胖狗病死了,现在陪伴中年男人的是一只黑色的小狗,一样的快乐。
这就是生活。
—————————————————————————————
不管是英格兰还是苏格兰,不管阳光多么明媚,我依然觉得冷。灰,冷,这是UK的色调。
千万不要在孤独一人的时候养一只狗,那样会看起来更孤独。
5 ) 做完爱 然后复仇
很喜欢 尽管我承认前半部我是拖着看的
喜欢片子里低沉压抑的基调,现实一样的沉冲色彩让人心有共鸣
喜欢和主角一起观察或说是偷窥社区里的人发呆,遛狗,傻笑,野合
喜欢那对同居中的男孩让他们在高楼吹风,如此肆无忌惮的吹拂让人羡慕
喜欢在车里,男的说对不起我有点快你到了没有,女的说earlier^ 那不屑的口气 真他妈帅
喜欢女主角激情的时候 近乎疯狂的喊 do you want to fuck/ then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酷
还有还有 她抱着玩偶哭,她听说别人叫她翘臀迷茫地看自己的酮体
整个片子的感觉
那样支离破碎 又那样地统一温和……
6 ) 凝视的快感
距离上次耐着性子看这样的画面已经不知道隔多久了。说实话,如此这般原始、粗糙、蠕动、摇晃的镜头语言确实不是我的这杯茶,即使是偶尔品之,也丝毫无增我对它的喜爱。
Red Road, Andrea Arnold,Kate Dickie,2006,59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如果不是它拿的这个奖,片子肯定在头20分钟就被我枪毙了。碟片的可控让观影的盛事再次演变为一场大众文化的拜物狂欢,我们随时可以抽身而退,用放弃或沉默履行对精英自以为是的抗拒,为鲍德里亚摇摇旗,为自己的懒于动脑跳跳舞。
灰色的工业城市、萧瑟的酒吧街道;卡车司机的无能、女人刻板警觉的脸,断断续续的英式摇滚。所有的含混和迟滞都指向都在一场毫无征兆的复仇。观众从一开始就被扔进一个巨大的黑洞里,要么选择诱惑,接受煎熬,要么放弃。可惜的是,导演挖空心思寻求了这场盛大救赎,却似乎并没有力道挽回结局不能承受之轻。飘飘然,轻悠悠,没有质感。
唯一留下的思考倒成了一场“凝视”的盛宴,交织着看与被看的快感。
凝视在监视和偷窥的套路中展开:“看”监视器的人同时被观众通过镜头“观看”,女人于是无可避免地承担了观者和被观者的双重角色,而观众,在为“偷窥”行为本身感到恐惧的同时,无可避免地为发现自己处于同样的位置而战栗。
前40分钟里,女人零碎的形象完全在“看”中被建构:检测器中的街道和人群形成她的他者世界,靠着对观望对象的敌视和漠然,她在观众的心中确认了形象:蜷缩、紧张、空洞;一个空荡的生命体,没有意义的生存状态。
随后剧情突转,出现了一场全景式的跟踪,她似乎突然找到了意义,即,跟踪一个特定男人。男人于是成为女人的镜像,借助于他,我们再次辨认那个女人,之前破碎的片段猜测逐渐显形为一个可辨的形象:坚定,果敢、目标明确。至于目标为何,却无交待。
一场预谋的男欢女爱,既新鲜又痛楚的经验,一场“自我”与“他者”的交合。女人和男人身份合一,观众至此成为唯一的“观者”。到此为止,导演的意图完全得到了确认,福柯的激烈被女人的纠结彻底消除。仅有的一点感动来自于她对着车上的男人大喊:她死的那天我还骂了她,这是我和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女人的救赎总能来自于一场诉说。
凝视的快感多半来源于可操控的隐秘,而世界却已凝固成一个固定的对象,没有了暧昧的空间。该说的都说了,于是观者的好奇、创造瞬间没了基础。
一目了然的寓意,纠缠了半天。原来如此简单。
没意思。
http://stellaly08.blogbus.com/logs/14138004.html
印象深刻的导演处女作。复仇+宽恕,通过特殊行业从业者冰冷、舒缓、细腻地表现。
嘎那评审团奖。有点神经质……
非常好,长片处女作就保持着极其的冷静。红色之路,复仇之路。结局的谅解俗了吧,哈哈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复仇不是拯救自己的方法。。 原来在苏格兰 谢谢是说ta的。。
摄影很让人惊叹
原声很好听,画面也凄美。
闭路电视的镜头向下窥视,而现实中人的视角向上瞻仰,很有趣的对比...
有腔调,但是无用的废戏也有点多
放下与走出。
悬念揭晓之前是五星,那段性爱戏简直了。可惜最后一段讲得太明白太圆,瞬间俗套得索然无味,属于新导演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a perfect film……
艰难而伟大的自我救赎之路
耐心看。
Andrea Arnold的第一部长片 处女作和之后的鱼缸以及呼啸山庄相比 收敛很多 还没有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没有标志性的全程手摇摄影 规矩还带有学院风 但是故事的切入点已然够犀利 意外的治愈之作
独特的复仇方式
20/3/2007 7:15pm UA Times Square
冷静的拍摄手法
人间不乏希望,在哪里呢,或许在心里
有点儿达当内兄弟《儿子》的意思吧,再有点DOGME95跟女性意识什么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