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多个巧合的约阿希姆声称自己的前世是波斯尼亚的一名士兵。他和朋友们带上了摄像机,踏上一次探寻之旅。一行人在萨拉热窝寻找前世,也因此慢慢了解几十年前在这里发生的战争。在这部模糊纪实与虚构的独特影片中,历史的伤痕和个体记忆相互交织。
一点笔记
1 如果不是很有耐心,就略过此片。
2 这部电影的形式是meta-film,关于电影的电影,关于拍摄纪录片的仿纪录片。从拾得片段(found footage)开始,到融入纪录片结束。
3 男主Joachim提出“我是死于1983年8月的佐兰的转世”,是电影的故事基础,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三个问题,佐兰是谁?我是谁?转世存在还是我在撒谎?就是情节发展的动力。
4 导演预料到观看者需要做功课,把线头放在题面上。因为这个设置,虽然只是几次搜索的事,也缩小了观看者的有兴趣的范围。
5 片中有两个当地角色提到“你回来了”的话语,电影中是对Alice说的,指的是她曾经去当地拍过纪录片,这些人曾是她的拍摄对象。实际也是指向导演本人Aude-Lea Rapin,曾在2010年拍摄了关于波黑失联记者Nino的纪录短片《Nino's place》。此片中Alice拜访了一位在屠杀中失去全部家人的女人,她的儿子叫Nino,这个名字是一个联系链接。
6 电影双线并行,明线是寻找佐兰,“死于1983年8月的佐兰”来自男主对他偶遇的一个街头疯子的转述,是一种不可靠的陈述,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Alice为了朋友踏上波黑行程,也许为帮他寻找答案,也许为了别的。到达布拉图纳茨不久,Alice就对录音师表示,她怀疑“佐兰转世”也许只是Joachim的夸大其词。
7 佐兰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塞尔维亚男子名,把它改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瓦尔特或小明,中国内地的观众即可明白。曾赴波黑拍片并且会讲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女主不预先提醒这个,似乎有点矛盾。
8 Joachim在梦游中写出的布拉图纳茨(Bratunac)西里尔字母名,为本片带来一丝丝通灵鬼片气氛,但并没有坚持,后半段消失了。
9 布拉图纳茨市的出现,是为了带出十公里外的斯雷布雷尼察,即1995年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的发生地,大屠杀也是导演上一部纪录片涉及的重要事件。
10 前南解体,巴尔干河山破碎,塞尔维亚人波斯尼亚人东正教伊斯兰教,民族宗教矛盾深远复杂,死去无数亲人痛苦,不足与外人道。从法国来这里的几个人,是为了复述他人的痛苦历史,还是以他人的历史痛苦为背景,复述自己?但他们并非佐兰,也不是想象中的“佐兰转世”。
11 见完被地雷炸断腿的男人(应是Alice上一次的拍摄对象之一)后,Joachim不耐烦地发脾气说,我是来找佐兰的,大屠杀在佐兰去世后十多年发生的,这一切与我无关。
12 在大屠杀中失去全部家人的妇人说,我们爱欧罗巴,但欧罗巴不爱我们。拍了多少次了,每次听我讲同样的故事你们累不累。你是来拍我的,不是来爱我的。导演有导演的自觉,把这些话写下来拍进去。
13 那你们去布雷图纳茨做什么?有的佐兰还活着,开着路边小咖啡店;有的佐兰死了,他的儿子开废品站;有的死了,他的妻子活着,活在他的回忆里。但他们与你们无关。你们是否想通过他人的痛苦,体验自己的存在?
14 中段以后,电影中的电影越发明显,Alice不相信转世轮回,她想救助朋友,正视死亡的恐惧。她甚至顺着Joachim说的,布景演戏,达到顶峰的是,Joachim与独居盲妇进行了一场真情投入的角色扮演。是耶非耶?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15 屠杀后,男人男孩都死了,女人们活了下来。疾病和死亡的威胁前,男人脆弱心灵寻求安慰,也是女人带他去别处,给予他扶持与安慰。在别处,在别族经历过血洗的地方,讲述、体验甚或带入别人的苦痛历史,即使是真诚的,也难免显得刻奇。
16 当电影中的电影消失,Alice不再导演或指挥镜头,走过山峦和羊群的她是女主本主。你导演始终是Paul身后的你导演。即使是刻奇的,女演员也撑起了整部戏。
-----------------------------------------------------------------------------
PS:什么是河山破碎
看到后来发现故事还是挺感人的 前面有点故弄玄虚 can’t make myself to care enough about the story. but let’s be honest I’m here to see Adèle
雾气的车窗 全是弹孔的楼房 萨拉热窝/伪纪录片揉在一起的镜头比例其实蛮难分辨的
什么玩意?中二男主角的转世梦演一半被现实狠狠地打脸,女主角不忍心男主的崩溃花钱雇人陪他演完这出戏。这世上因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庸而在脑海里演英雄大戏的中二太多了,入戏太深自己也就信了。只是这样的疯男人往往还被当成梦想家,还有人鼓励、捧场。换做女人,大概都只会被当成疯婆子吧。(这电影竟然看出了女权的意思(?)
#72nd Canees# 影评人周展映+金摄影机资格。也是惊喜之作。影片有一个极其美妙的开头,另外波黑战争早已是前南各国电影的滥套乃至必备情节了,而这部电影竟然还能找到新奇的角度,真是不可思议。影片一直才采用仿纪录片的手法,摄影师或者人物化的摄影机的用法也很新颖(当然不免还是有一点笨拙了,但是实现得很不错!)。虽说喜欢但给不到满分的主要原因是当B故事真正建构完成的时候,往下的人物和故事就开始混乱了,实在是觉得特别可惜。但是必须提出一下,B故事(Alice此行的真正目的)写得技巧很高超,因为波黑战争其实并不能真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这恰好跟隐藏的B故事在结构上是对应的!!!再加上难得的是B故事确实很感人!
5月戛纳影评人周放的片子,女导演处女作。豆瓣上只有七条评论,夸的多些:创新;也有骂的:啊,什么鬼!我赞同后者。
微创新性,伪纪录片模式表达的一种新尝试。作为第一部长篇作品完成度让人满意,青涩度仍在。非正常“鬼片”。最后结尾的景色太美了。
还挺厉害的,换了个好玩的角度讲波黑战争,虽然后半段有点混乱没做好,但还是很动人!
和前作相近的短片创意,加上一个伪纪录的形式就成了长片。体量的扩充实际上归功于found footage形式本身的拖沓,然而found footage似乎就只是为了凸显出一个“无言的观察者”而已,如此随意地调用形式,颇有几分买椟还珠之感。
Adele太可爱了。
屠杀后,男人男孩都死了,女人们活了下来。疾病和死亡的威胁前,男人的脆弱心灵寻求安慰,也是女人带他去别处,给予他扶持与安慰。在别处,在别族经历过血洗的地方,讲述、体验甚或带入别人的苦痛历史,即使是真诚的,也难免显得刻奇。
跟着呆哈去旅行
啊,什么鬼???
展示了低成本电影如何轻盈地处理大历史,并同时完成时空穿越和进行形式上的尝试。有个持摄影机的人一直未露面但是被不断提及,他的在场决定了片子破第四面墙和手持长镜头,并开放了讨论空间:战后的年代,我们到底在记录关于(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的什么?
个人身份和战争记忆的交织,其实是个蛮好的idea,后30分钟很强;伪纪录片的手法可能不是最好的处理。
伪纪录虽然已经不新鲜了,可这里的伪纪录把真实虚构,荒诞和日常融合地相当好,好笑之处又有些伤心,还从不经意中道出其电影观,“你是在拍我还是在爱我”?。重走与复活,拍死人与拍活人,如此还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的《加布里尔与群山》。结局似乎归于一种天真的浪漫主义,略有刻奇,也是可爱的。一个国族的伤心过往与遥远的个人之间,编织出这样一个故事,剧作有功力。
繁杂混乱的公路电影,再加伪记录/历史背景套用;不做功课,仿佛就只能陷入Adèle Haenel的静赏之中。主人公对自己的身世保持疑问,看的时候同样陷入这个故事走向上的一头雾水。这种“寻源”故事需要一个抓到人的点,《到达挚爱》有,但这里没能找到。
看呆哈,勉强三星,希望她以后多拍戏商业喜剧片吧,不要整天苦大仇深的
好久不见AH,编剧写剧本时难道没觉得自己很无聊吗。
按谢老的话我是属于还觉得挺好看的那一批人?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我对某人实在没有任何抵抗力 跑到波斯尼亚找前世这种事只有法国人才能干得出来 把这件事拍成一部纪录片再连环套拍成一部电影那更只有法国人能干出来 此导演可期
除了结尾的设计有那么一点加分,前半段观影体验很糟糕,一度想中途离场。对于这类沉重严肃的主题,手持摄影和伪纪录片可能真不是一个合适的表达形式。@HIIFF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