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6
美军在阿富汗扮演的是入侵者的角色,阿富汗人质疑美军为什么来这里?美军基汀上尉回答“我们的任务是将塔利班和普通民众分开,这样普通民众就不会陷入战火,我可以给你们钱和合同,还有项目,前提是你们得配合,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你们放下武器,然后在美国和真主的帮助下,见证你们的部落繁荣壮大,另一个办法就是撕破脸,对着干,“胡萝卜加大棒”,是美国人的一贯做法。看来赢得民心仅仅靠这两样是远远不够的。美军承诺给当地人出资建学校和水电站,但是有附加条件,就是必须与塔利班分割,就这一条就行不通,塔利班和部落是鱼和水的关系,怎么就能分离,就算关系没有那么紧密的部落,也和塔利班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美军处理他们排泄的粪便的方法是倒上汽油焚烧,好像越战时他们就这样做,不知道是何缘故。
美军在阿富汗北部的卡姆戴西省重建队营地建立在一处完全被兴都库什山脉包围的偏远山谷里,四周是高于营地的群山环绕,这是欺负塔利班和当地部落武装没有重武器和远程武器。不过一天几次的轻武器偷袭也够烦人,而且也能时不时的歪打正着撂倒一个,就像癞蛤蟆趴在脚面上,它不咬人,膈应人,塔利班可是瞅着机会就会狠狠咬上一口的。所以在这个营地的美军士兵挺受罪的,从早到晚包括吃饭全副武装,枪不离手,随时准备应对突然袭击。这不,又挂了一个,这回是基汀上尉。接替基汀上尉的是伊莱斯卡斯上尉。这位长官运气也不好,在一次巡逻过桥时被炸身亡,紧随他的士兵亚戈倒是幸免于难,但是被炸飞上尉的脑浆溅到了他嘴里后,把他吓傻了,差点开枪自杀,只好和伊莱斯卡斯上尉的尸体一起坐直升机紧急送往后方医院。
站在塔利班刚刚偷袭过他们的位置看营地一目了然,“当塔利班大规模进攻时,他们会先打掉迫击炮阵地,然后猛攻待命卡车,装甲悍马,尤其是远程先进侦察车2号,摧毁弹药库,失去补给,接着攻击发动机,摧毁通讯系统,然后从盘山道进攻,美军空中支援到达前,攻入铁丝网,将美军一分为二,基本上美军就完蛋了。罗中士用他的视角勾勒出一幅塔利班突袭营地的进攻路线图让人不寒而栗。美军在这样的营地基本上就是被动挨打的靶子,每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这就是个只有等死的营地。
新到任的指挥官布劳沃德上尉传达了美军将在七月关闭这个等死的前哨基地的命令,没多久布劳沃德被调走,他应该是第一个活着离开营地的指挥官,邦德·曼中尉暂时接管指挥权。塔利班大规模的进攻偏偏就让这个邦德中尉赶上了,尽管美军早有准备,战况还是超出他们想象,配备了迫击炮、火箭筒等重武器的塔利班士兵漫山遍野,前仆后继,营地被炸的狼烟四起,美军士兵仓促应战,看美军打这种以少博多的遭遇战仗,那就是个渣,毫无章法,慌乱不堪,抱头鼠窜,死伤惨重,大门一度被攻破,三道铁丝网都拦不住敌人,幸亏美军飞机及时赶到,才击退塔利班,拯救了营地残余的美军士兵。二十七人受伤,七人阵亡十几名阿富汗政府军士兵受重伤。第二天美军就把这个倒霉的破地方彻底夷平。但是,每个活着的士兵心灵的创伤恐怕永远无法抚平,战友在自己身边一个个倒下的惨烈景象永远留在了他们的心里。卡姆戴西前哨营地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撤离,成为2021年全部美军撤离阿富汗的一个前奏和缩影。
看过不少这类美军硬核战争片,黑鹰坠落、孤独的幸存者、拆弹部队、锅盖头、危机13小时……美军战场遍布全球,维护世界和平、惩恶扬善、弘扬正义,伊拉克、索马里、阿富汗…… 前半段照例展现军营日常,大兵群像吹嘘打闹,想家想老婆想孩子,抱怨长官抱怨战争抱怨山姆大叔……表达反战情绪。至今已觉不新鲜,枯燥无味,关键人太多太杂,脸盲症又犯,谁是谁叫什么都记不住,反正也不用记,后面打起来就看一爽呗。 终于打起来了,一群大兵没头苍蝇一样乱跑乱蹿,谁守哪个点位、往哪里补充弹药,乱哄哄没个章法。指挥官在指挥室气定神闲地呼叫空中支援,对眼下正发生的战斗没有起一点指挥作用。知道这是真实战场环境,突然遇袭寡不敌众还被居高临下,被吓屎都不夸张,但对观众来说,太糟心了。 类似片子的情节基本都是这样,只要不是神剧,被突袭就是呼叫空中支援和快速反应部队(QRF),援军到来前只有死撑着和眼睁睁看着战斗减员。但怎么处理好等待救援期间的节奏和氛围,扣人心弦,是要看导演功力的。
片尾照例也展现一段大兵的PTSD,战争永远是年纪大的政客和将军们发动的,却要一群年轻人去赴死。出字幕后还有原型人物的节目访谈片段、照片,片中部分人物还是请原型出演的,在片场拍的访谈花絮,字幕跑完最后是一张大合照,就像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那种。
本文首发于《环球银幕》微信公众号哟~!关注就完事儿了喽!
前一阵儿的《灰猎犬号》凭借着过硬的质量与老戏骨汤姆·汉克斯的演技加持收获了不错的口碑,紧张刺激的海战也着实让钟爱战争题材的影迷们爽了一把。
意犹未尽?先别急,其实最近还有一部战争题材的“硬菜”同样值得推荐,它就是——
单看本片的阵容的确算不上很强,最有辨识度的也就是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以及“小东木”斯科特·伊斯特伍德。(越来越有他老爹的硬汉神韵了)
不过《前哨》在海外的口碑却是意外的强劲,在烂番茄上收获了92%的媒体喜爱度,在相对严格的Metacritic上也收获了71分,基本与豆瓣目前的7.1持平。
影片改编自CNN记者Jake Tapper的著作《被遗忘的前哨:美军阿富汗战争亲历》,主要讲述了阿富汗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卡姆戴希战役。
2009年10月3日,坚守在基廷前哨站的53名美军与约400名塔利班武装分子展开殊死较量。
如果不了解这场战役,你很容易会认为这是一场斯巴达300勇士死守温泉关式的背水一战。
影片并没有急着在一场名不正言不顺的战争中创造道德制高点。
这场艰苦卓绝的“以少胜多”反倒是处处反映了当时的种种荒谬状况。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哨所所选的位置,按常理来说“以少胜多”怎么也得占个“地利”,借助地形优势巧妙安排战术以达奇效,然而基廷哨所的位置却烂到连一个路人看了都会觉得离谱。
哨所位于兴都库什山脉中的一处偏远山谷,三面被高山环绕,站在山腰上向下望,哨所一览无余,基本就是个活靶子。
就连上山巡逻的美军都说在这种地形下,一旦哨所面临大规模进攻,大家可以说是必死无疑,标准的易攻难守。
几乎所有来到这里的士兵都注意到了这个严重问题,然而哨所却因为各种原因在此驻扎数年。
在影片展现的这段时间中,即便遇袭是家常便饭,指挥官接连送命,哨所的关闭时间仍是被一拖再拖,最终拖到了战役的爆发。
《前哨》在视听方面非常强调影像的纪实感,影片的前一小时虽然更多的是驻守美军的日常,但敌人数次的突然袭击却让人始终绷紧神经,突如其来的爆炸与死亡如影随形。
上一秒刚要洗澡,下一秒就被迫全裸拿起武器反击,没有任何准备时间,单独拿出来稍显滑稽的一幕却是这些士兵在此鲜活的印记。
无论是军人间的日常互动还是战役爆发之后,观众的视角总是跟随着穿梭在哨所中的士兵,犹如一位身临其境的战地记者。
尤其是后半程的战役有着极强的临场感。
有种亲自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穿越枪林弹雨的体验,感受着战争中的混乱与恐惧。(实在可惜,若是在影院中看一定是加分的)
大概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让观众去感受哨所深陷泥潭的压迫感,即便是在战役最激烈的时刻,也没有几个展现全局的镜头,更不用说作为敌人的武装分子了,完全可以被视作是丧尸一样的存在。
不过这样的好处在于观众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在分秒必争的存亡之际,每一位士兵所做出的选择。
就连最后振奋人心的空袭轰炸,也融为了衬托角色坚定意志的背景。
《前哨》的战斗场面之所以过瘾,除了拍摄手法与对各种武器装备的考究还原,演员才是真正的“秘密武器”。
片中哨所里的美军有一些甚至是“本色出演”,不是一般的军人,而正是当年亲自参加这场战役的战士们。
专业的技术动作自然驾轻就熟,更可贵的是其展现出的人物状态。
这种特殊的还原度还真是常规操作赶不上的。
为了纪念他们死去的战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故事,这些死里逃生的士兵愿意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再次回到那段残酷的回忆中。
在后半段的主要战役中,导演罗德·拉里展现了在高层领导缺失的状况下基层军官与士兵的协调作战能力。
面对弹药紧缺与人员伤亡,众人反应迅速,指挥所中随时掌握战况。
不过加上前半段,就能看出导演想要表现的远比一场精彩的战役更多。
即通过种种细节展现军队高层的政策失误与教条的官僚主义。
除去哨所的选址以及撤离的各种拖延,军方高层不顾实际状况便命令将体型庞大的轻中型战术车开往哨所,而后又莫名其妙将其调回。
山区中糟糕的路况让每一次通行都伴随着生命危险。
而哨所军人与当地村民的关系更是清晰地展示出了这场战争的尴尬。
尤其是基层军人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与军方高层过于理想甚至有些方向不明的战略产生的冲突。
哨所的任务之一说白了就是搞好军民关系,通过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援助项目以及更为直接的经济补贴让当地村民与美军站在一起,以此孤立塔利班。
然而百年来在这片穷山恶水中就没消停过的当地村民根本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听闻了美军即将撤离的消息,居然搬出了一具死了好几天的女孩儿尸体,硬说是美军昨天的攻击造成的,以此要求赔偿金。
即便是杀害了哨所指挥官的敌人,士兵们也因为所谓的“维持军民关系”而被迫放弃追击。
本来哨所的地里位置就糟糕,如此一来便更是束手束脚,成为了美国身陷阿富汗泥潭的一个缩影。
来参加“和平”会谈的,就是昨天袭击过你的人。
而今天笑呵呵跟你握手的人,明天又变成了冷血的敌人。
流水的外来者,铁打的阿富汗。
在相互仇恨与部落冲突从未停息过的国度,除了令混乱升级,人们似乎什么也改变不了。
显然,片尾字幕中被特意标注出来的“明显无法自保”,才是这场战斗背后更加值得思考的部分。
熟肉出来了,粗粗看了一遍,虽然有些错误,但字幕水平中等偏上。总的来说,感觉这片子确实拍的认真,用心,除了奥兰多.布鲁姆,没啥有名气的明星,电影虽然讲述的重头戏是2009年10月3日基廷前哨基地这次53名美军(若干阿富汗国民军ANA和2名训练ANA的拉脱维亚教官,英文WIKI给出的参战美军和ANA人数与其他介绍文章均有出入,估计是统计口径原因)对抗400名塔利班的战斗,但主要表现了一线小兵和下级军官的日常生活,以及阿富汗战争的荒谬性,整体风格很写实。
关于这次战斗的背景知识请看英文wiki ,链接在此,//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Kamdesh
—————————————————————————————————————————————
2020.07.17补充一些内容, 这几天在看电影前哨的原著《被遗忘的前哨》,这本书2017年就出版了,被美编设计的low封面蒙蔽,长期扔在书架上没看,刚看完,书翻译的确实还不错,只是有些小瑕疵比如有些番号令人费解,还得回头核对英文信息。
书里讲述的时间跨度从2006年春到2009年秋战斗结束前哨放弃, 从第10山地师第3旅下属71骑兵团3营的一个步兵连建立前哨开始 ,第10山地师第3旅撤离责任区后,173空降旅过来接防一年,173主要推行的是反叛乱战略,重点是推动重建促进当地人合作,减少敌对行为,173旅期满撤离后,步1师一个旅接防,因为毗邻的巴基斯坦输入大批新锐力量,173旅过去所推行并行之有效的反叛乱进程很快翻车,战斗重新激烈 。2009年5月,步4师3旅下属第4骑兵团第6中队B连接替了前哨防务,并预定于当年10月4日正式开始撤离,从9月底开始,美军从大量渠道获悉塔利班将进攻哨所,然后10月3日清晨战斗果然打响。超过三年多时间中,四支轮换部队先后到基廷前哨驻扎,所有人全都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地方选址太糟糕,不能防御,必须尽快关闭前哨并撤离,但竟然拖拖拉拉三年多,直到预定启动撤退计划前一天遭到塔利班大规模进攻,搞出了大新闻。原著中讲的故事,就是美军卷入阿富汗近20年的缩影。
原著信息量大得多,人物角色更复杂,丰满,和电影高度浓缩的故事与角色相比,仅就卡目代什地区最主要的基廷前哨几任指挥官来说,电影里提到的基廷战斗前哨前几任指挥官,其实是把4支部队从2006年到电影演的2009年10月3日的战斗全都综合到一起来了,电影里只出现在台词中没出现具体人物形象的前两任指挥官,芬蒂和博斯蒂克,分别是第10山地师直升机失事死亡的营长芬蒂中校,被伏击阵亡的173旅的一个连长博斯蒂克上尉,电影里奥兰多.布鲁姆演的上尉CO是第10山地师的分管后勤和行政的中尉副连长,确实如电影所演深得士兵喜爱,也确实是和电影里演的一样,因为营长迈克尔.霍华德中校的混账命令,先是开去一辆轻型战术卡车到前哨,证明道路确实没法走,然后又命令开LMTV回去,他自己预感这个任务极端威胁,不愿命令部下替自己去死,结果出事故摔死了,电影里前哨第二任指挥官伊利斯卡斯上尉,现实中是步1师驻守基廷战斗前哨的指挥官伊利斯卡斯上尉,如电影所演,过桥时被遥控IED炸死,伊利斯卡斯死后,173旅驻防期间与当地人勉强建立的关系和重建任务实质性完蛋。步4师接防时,首任指挥官波特上尉,即电影里的黑人CO布拉沃德上尉的原型,确如电影中塑造的,因为担忧自身安全从不离开作战指挥中心,对下属要求的开火还击请求也过分谨慎。波特上尉在哨所驻防三个月后正常调职离开,然后就是波蒂斯上尉接任。
对观众来说,电影里美军为什么要部署到这么个混账的地形下(原著里描述的地形其实比电影里演的还要糟糕,基廷前哨三面环山,山的高度让身在前哨的人几乎要90度抬头才能看到山顶),这个问题就是美国卷入阿富汗战争的缩影——努里斯坦省毗邻巴基斯坦,穷山恶水刁民,刁民类似《鬼子来了》里的村民,长期的生存哲学和智慧就是,不管带枪来干啥的是谁,尽量明哲保身不得罪,美军来了就表面合作,塔利班来了也表面合作,当然区别是美军来了不敢乱杀屁民,天黑了美军得回营,塔利班和其他武装派别可是经常能留下换上衣服不走,甚至还经常从村里招募点新兵的。村民对美军说的很清楚,我们知道你们终究会走,但塔利班可不会走,所以我们帮塔利班也是出于无奈,言外之意就是希望美军理解。
美军为了把屁民拉到自己阵营,让他们不支持反政府武装(不仅是塔利班,还有两个前希克马蒂亚尔的伊斯兰党,当地至少4个彼此敌对和结盟不定的反政府武装派别),主推重建进程,主要工作就是给屁民架桥修路通水通电,需要派部队深入腹地建立起连和排规模临时前哨,然后拿着资金找村民签合同,运来建筑机械和原材料,雇附近村民施工。大把重建项目的美金撒进去,按照项目设计,就是要充分拉起屁民积极性,让他们共同参与重建项目,从出售建材、分包施工项目和打工中分享收益,并最终享受到通车通水通电的好处,但是当地典型的恶性循环是,美军签了合同投了钱以后,并不清楚工程到底干了多少,反正进展最好的一些项目也会在即将竣工时被塔利班毁掉,然后这个过程周而复始。更荒谬的是,美军从当地人招募ANA新兵,招募项目保安,分发武器弹药,这些也都没结果,发薪水时会来很多人,需要人手时大部分人消失找不到,分发出去的武器弹药经常被转到敌对分子手里打美军。
电影里的基廷前哨就是为了控制卡目代什地区建立的核心前哨,这个前哨需要驻军至少100人(美国太君和ANA伪军若干),如果设在山顶,当然便于防御,但是必须完全依赖空运补给,而美军在当地只有一个旅,可用陆航直升机资源很有限,无力负担全空运后勤需求,而且设在山顶,因为地形限制,部分关键地区视野受限看不到。如果设在山脚下,坏处就是电影里演的很容易被三面环山的山上武装分子袭击,好处是毗邻公路,和卡目代什村也很近,理论上来说可以从陆地获得汽车运输的补给,这就能大大降低对空运的需求(当然后来很快因为屡屡被伏击,路况太差LMTV翻车让本.基廷中尉丧命,证明陆运根本不可行)。
第一批驻扎部队,最后综合考虑后就选址在山脚下建立了哨所。但很快发现陆地因为伏击和自然灾害走不通,前哨本身被武装分子从山地居高临下袭击是家常便饭,驻守部队从2006年就要求尽快撤离,几波轮换部队来了后第一反应都是这个战斗前哨选址太荒谬,但美军方的逻辑就是建立一个前哨很容易,放弃一个很难,前者说明你积极进取,KPI加分,后者无论什么原因,对KPI都是负面的,所以人人都说这地方不能呆,得尽快撤,但就是各种原因拖拖拉拉,直到最后被大规模袭击出大事后才能撤。
事实上除了位于山谷的驻军百余人规模的基廷前哨,在山顶还有一个小型观察哨,叫弗里切前哨,驻军20余人,可以和基廷前哨互为支援,弗里切前哨在电影里没有表现出来。
当代的美陆军,不谈硬件,战术,作战思想和训练的进步,即便制度,管理的进步(全志愿兵役,军官集中人事选拔考核制度,士官职业化专业化,部队整体轮换代替单个补充轮换),也带来了人员精神、素质和状态的全面进步,各个方面比越战时代强多了,但是军队中官僚主义,KPI弊端导致的中高层特别是是旅-营级别中层指挥无能或者失能的现象,以及从白宫到参联会和战区级别的高层政治-军事决策的战略失误依旧(到底是战斗还是重建?巴基斯坦部落区的庇护所,战略目的不明确,政治对交战规则的制约,完全是重蹈东南亚灾难覆辙),只不过那些组织管理方面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以及中下级军官和基层官兵的高超素质确实大大遏制了军政高层战略失误和军队官僚无能的弊端 ,否则即便阿富汗这种慢慢放血的战斗样式,美军在阿富汗也早就要陷入更大灾难了。
——————————————————————————————————————————
这次战斗前,高层意识到在阿富汗,这种前进观察哨所战略很荒谬,已经在计划关闭了,电影里第一任CO(commanding officer奥兰多.布鲁姆饰演)车祸死,第二任战死后,第三任黑人CO说的很明白,他们7月份就可以全部撤离,哨所已经计划7月关闭,但因为阿富汗大选,关闭计划延期到10月6日。10月3日发生了这次战斗后,美军立即关闭了这个哨所,并加速关闭所有的类似哨所。
阿富汗战争中连级步兵单位要做的事,从日常内部管理,日常工作到作战任务,这部电影基本是以写实的手法比较细致的表现出来了。美军所有的基层军官,除了那个Lt 帮德曼(lieutenant),几任Cpt (captain上尉)都有实战经验,Lt邦迪在最后一场戏的袭击中,始终坚守在CP(commanding post指挥所)里守着无线电,发挥了上通下达的指挥中枢作用,大体就是随时汇报战场进度,让上级指挥链了解情况,安排调度空中支援,对下则是通过几个SSGT(staff sergeant上士)随时掌握哨所各个防御点情况,特别是伤亡和补给弹药情况,随时安排预备队和弹药补充。
到一线前敌指挥几个防御点的,则是这个哨所里的中坚力量,是4、5个SSgt,E6上士级别,这几个人都有驻扎伊拉克参加高强度近距离战斗的经验,这几个人很重要,发挥了巨大作用,电影里还表现了有一两个E5,Sgt(sergeant,中士),比如第一辆悍马里指挥战斗小组,后来战死的那个拉丁裔中士,似乎没实战经验,但各种能力和经验还是比同车更低级的小兵强多了。
电影里很好的展现了美国最低级小兵的各种生态,E3和以下级别的小兵,基本没经验,素质鱼龙混杂,士兵中的佼佼者在准备参加候补军官考试,没啥追求的就是参军混日子,哨所里的日常生活单调无聊,文化程度不高的小兵们普遍性压抑状态,奥兰多.布鲁姆演的指挥官说的很明白,加薪对这伙人没啥意义,反正有钱没地方花,再说天天被袭击,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命能活着回去花钱。枪声一响,多数小兵战斗意志不算强,遇上战斗各种稚嫩,很多惊慌失措,有些人,比如主角之一拿到MOH的Pvt Carter就属于小宇宙爆发了,战场上跑来跑去,事后才后怕。
影片很好的展现了美军战斗力的秘密,除了呼叫后40分钟赶到的阿帕奇,两小时赶到的B1B轰炸机,以及完善的后勤补给体系外,就是人的因素。前面说了,底层大头兵的技能,意志看起来都很一般,但基层士官就通常就经验丰富,有实战经验,而且技能熟练,意志坚定。几个军官能力也都不错。
作为一个最基层连级单位,这个哨所维系单位战斗力和日常组织管理的凝结核并不是上尉指挥官或者中尉二把手,而是5、6个上士和中士级别的副排长、班长、火力组长们。这些老兵指挥得当,把整个单位的凝聚力和老兵、小兵共同组成的战斗小组的的作用都发挥出来了。在这次战斗中,其中自然有运气成分,如果CP或老兵恰好被塔利班被打掉,整个战斗进程就很难说,可能整个哨所美军都会被fuck off。
越战中发生过两三次这种战例,一个指挥管理糟糕,凝聚力很差的前进火力基地被精心侦察和准备后的越共干掉,通常模式就是在精心选择的时机发动突袭后,越共第一时间的打击中先干掉CP和RTO(无线电兵),然后前方孤立哨所的美军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越共再抓紧时间瓮中捉鳖,打掉关键防御点,打开关键突破口,趁着美军指挥链上级觉察到不对劲做出反应前,解决战斗并及时撤离,消失的无影无踪。
地利
美军为什么要驻扎在这么个易攻难守天天挨打的地方,为什么美军不提前在半山腰一小片很容易被塔利班选做射击阵地的台地上布上地雷?这个哨所选址非常蛋疼,一波波驻扎官兵来了后都觉得应该马上撤离,电影里第三任黑人CO来了后,SSG罗梅沙介绍说基地外的克莱莫定向地雷都是一年前布置的,恐怕大部分失效了,黑人上尉CO说没必要换了,7月就撤离,但是延期撤离计划到10月,10月初黑人上尉被解职,但新任CO Cpt Potis不来就任了,撤离前就由Lt邦迪暂时代理指挥,然后就是这个档口发生了最后一场大规模攻击,10月3日被大规模进攻后,门口几个守门美军看到大批塔利班在半山腰那个台地位置上集结,就按起爆器,果然都失效了。
人和
有观众奇怪,屁民和塔利班什么关系。
村民,塔利班,美军里的阿富汗雇员(包括翻译),和美军一起驻守哨所的ANA,关系很微妙,最后一次大规模袭击美军,塔利班来了好几百,带了迫击炮,这种大规模袭击发生前,村民全跑路了,平常的小型袭击,塔利班胡打几分钟就跑路的那种,村民是无所谓的。村民都精得很,知道塔利班要搞大事,再在哨所边上的村里待着打酱油有可能被殃及池鱼,所以就全提前跑路。通常大型袭击前,美军里的阿富汗雇员和哨所里的国民军都能提前得到点消息,只有美军不知道,美军自己都贫嘴说,只要看到这帮懦夫跑路溜了,那才是大规模袭击真要来了。平时阿富汗翻译带来的消息不太确切,每周都要报一两次狼来了,美军也疲沓了,可是最后这次是狼真的来了。
村里的屁民在电影里就是要钱,讹钱,屁民通过在基地打工的阿富汗水电工和ANA,都知道美军的撤离计划,还趁着美军要走,加劲讹诈,在穷乡僻壤和当地屁民打交道的朋友肯定对此深有体会。有段戏就是一个SSGT给第三任黑人CO说,村民来抬尸讹钱说是被美军迫击炮打死的女孩,明显不是头晚上交火被打死的,而是死了好几天的,搞不好就是村民自己故意打死来讹钱的。村里长老振振有词,你们10月就要撤,现在不给钱等你们走了就没机会再要钱了,美军很无奈,黑人CO处理也很果断,给开支票,后面出了狗咬人的事可能被讹诈,也是果断出钱息事宁人。
这种事在一些讲述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书籍,文章,博客里都有提及,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可以参考安萨利.塔米姆所著畅销书《无规则游戏 : 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简言之这个国家注定天天打内战,主张拥抱现代世界说过点教育的世俗派在一战后近100年来动荡的阿富汗被折腾光了,剩下的都是大字不识多少的乡村农民,人口约占一半的普什图族和其他乌兹别克,塔吉克,哈扎拉部落民互相杀来杀去。
美军打这种治安战根本目的是稳住屁民,重建秩序,建立起符合当代美国核心价值观,说白了也就是建立起能让CNN,NYT,WAPO的笔杆子们,以及从东海岸藤校精英到西海岸娱乐明星们都满意且政治正确的民主政权,因此必须符合黑命贵BLM,LGBT平权,穆斯林,女权,绿色新政环保低碳和弘扬第三世界非殖民化各种主旋律才行。所以找塔利班战斗和杀敌不是目的,再说塔利班化整为零,来无影无无踪,也找不到。
美军的治安战,争取屁民支持是目的,企图换取到屁民支持,让塔利班失去立足根基,因此给钱给项目,架桥修路建医院是争取民心的主要手段,当然这是美军的战略和设想,可是从越战到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都证明所有这套战略全都失败,再说了,美国那套当代美利坚核心价值观,自己就彼此互相冲突,你既要包容穆斯林,又要包容LGBT,还嚷嚷BLM,谁说ALL LIVES MATTER谁是法西斯,可是塔利班直男癌大爷们除了坚定信仰伊斯兰教喜欢割基督徒人头之外,好像皮肤不黑,厌女症强烈,喜欢砸死基佬,而且种大烟不太符合绿色环保低碳吧?
所以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局面,万恶川普才说,美国介入到打了几千年内战的地区冲突里去有啥意思?还不如赶紧撤离,让那些shithole地区自生自灭去,省的周边国家别指望再从美国身上打着顺风车揩油占便宜,还天天骂美国占领道德高地。当然DC决策圈里,总有一大帮两党建制派们,很奇怪的既不同意撤军,又不同意增兵,既不愿和塔利班谈和平认怂走人,又不愿来个痛快战场上全部干掉,既要美国承担地区责任,出兵出钱打仗,又提不出啥更高明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美国就像一个僵尸一样待在中亚这个地方快20年,除了认怂撤军走人承认现状之外,看不到有其他别的选项和可能。
袭击美军的塔利班很多都是附近村民,塔利班袭击美军时,基本都有附近村民参与,通常的袭击是每天例行打几枪就跑路,美军很清楚有村民跟着塔利班参加袭击,但上级命令不许进村扫荡村民激化矛盾,再说每次袭击规模不大,袭击者水平和数量都很低,没什么实质损失,因此美军也习以为常了。
主角之一,拿到了MOH的Ssgt罗梅沙有段戏,因为第二任CO被打死,他建议黑人CO带队进村去抓人,袭击刚发生,干死他们前任老大的嫌疑犯应该还在村里没跑远,结果黑人CO说,麦克里斯特将军的命令很明确,不许激化矛盾,他们这个哨所在这里就是推进各种架桥修路重建项目的,抓捕参与袭击美军杀死第二任CO的嫌疑犯不是他们的任务,上级会派个专业调查官来调查,黑人上尉说的也很无奈,他很清楚过了黄金几小时,嫌犯就彻底失踪没法找了,但他们都是官僚机器上的小零件,明知道这个仗打得不对劲,很荒谬,但必须按照官僚机构的游戏规则运转。其实奥兰多.布鲁姆演的第一任CO也很无奈,他知道上级brass(美军中校以上军官大盖帽帽檐上可以加金叶装饰,因此被称为BRASS,大致对应我兔团职以上级别)下的把重型运输车LMTV走山路开回主基地是个狗屁命令,但也只好硬着头皮亲自开车执行命令,结果果然道路滑坡一车6个人都摔死了。
电影里借Lt之口也说了黑人上尉不是怕死之辈,在伊拉克参加过很多近距离战斗,37岁大龄来这个前哨当连长,这个前哨的指挥官在奥兰多.布鲁姆之前还有两任也都死在这里,所以黑人上尉作为第五任非常小心谨慎,尽管如此,他还是来这个鬼地方了通常(O3上尉连长年龄大约在27-33岁,黑人CO已经37岁,明显进步缓慢,但无论如何,能来这个异常危险的地方说明这人还是有担当的)。
最后一场戏有个片段,10月3日战斗持续一天结束后,日落时村里的寡妇拉着畜力车来哨所里收尸,地上都是打进哨所警戒线后被打死在营地内部的塔利班尸首,美军看着这一幕都挺无奈,这是对阿富汗战争这场奇怪冲突中的敌我关系的一种寓言式表述,观众能想象华北的土八路和武工队袭击了鬼子炮楼后,太君会高抬贵手允许八路的亲属去从容收尸吗?
从武器角度来说,这部片子不像《拆弹部队》里出现了.50的巴雷特打不过7.62的SVD那种扯淡的戏,整个哨所里美军似乎就一挺.50,在对射中很快就被打坏了机匣部分不能用了,M240,通用机枪,M203榴弹发射器在战斗中的作用都有表现。影片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出现了训练ANA的两个拉脱维亚军队顾问,他们的迷彩制服很怪,像是PLA的迷彩,他们带着SVD,主角SSGT罗梅沙就是用这个SVD找到并干掉了塔利班中的狙击手,这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美军这个连规模分遣队,步兵班组没配备7.62的marksman rifle精确射手步枪,无论M14变体的各个版本或者更新的7.62口径AR的M110,在2009年时都有可能配属在一线步兵单位了。
这次战斗结束后,那个代理指挥的LT邦迪拿到了DSC优异服役十字勋章,可以了,这是仅次于MOH的勋章,带着QRF(快速反应部队)来支援的Cpt Potis因为毕竟没赶上什么近距离战斗,只拿到了铜星而且不加V,这个哨所一堆战死和先前事故死但是参加过近距离战斗的拿到的都是加V的铜星,比如奥兰多.布鲁姆演的CO和接任他第二天就战死的CO,铜星勋章上是否加V,看似不起眼不起眼的小细节,其实大有讲究,但是1993年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布尔达上将自杀的起因就是有人指责他得到的铜星并未加V,但他自己擅自越权佩戴V字了。V代表valor,美军规定只有在一线亲身参加了火线战斗中表现英勇,才有资格加V。
有的观众惊叹,这么小的哨所还有炊事兵,从电影里看,这个哨所就一个炊事兵,厨房设施很简单,似乎除了加热一下集体口粮之外,就是做做煎蛋这种很简单的菜,他们吃的除了MRE中的部分食品外,就是集体口粮Unitized Group Ration也就是B口粮里的东西,大多数天朝军迷天天嘲笑MRE难吃,其实美军MRE作为个人口粮,只是给没有条件开伙或者没有配属炊事兵的小型单位配发。
有炊事兵和炊事设施能开伙的单位,按规定每天最多供应一顿MRE。集体使用的现代B口粮一小箱子口粮十多人份,菜品比MRE丰富的多,预置在复合材料浅盘里,样子和高铁上卖的盒饭差不多,一个人用加热设备加热后就能供几十人食用。二战和越战时代,当年没有复合材料的浅盘软包装,B口粮都是大听装罐头,每罐5磅起步那种大型罐头,现在西餐店里很多也用,海军舰艇和有炊事条件的陆军单位才配发,这种大型罐装食品需要炊事兵和炊事装备加工后食用,做好后基本就是自助餐形式,菜品品种和口感都比单兵用的C口粮好一些。MRE及其前身C口粮,好处是单兵携带,不需任何加工,打开就能吃,坏处就是品种和口感都差一些。
这个哨所驻扎50多美国太君和若干阿富汗伪军,够得上连队级别,要按PLA编制和饮食习惯的话,得有至少一个炊事班的人力才能保障我们最可爱的人们每日三餐吃上稀饭小菜热饭馒头炒菜热汤,鬼佬吃的简单,预置食品简单加热或者开罐拌一拌就能吃,菜品虽然不如天兵天将们吃的顺口,但好处是炊事兵占编人数要比PLA少得多。
看完电影的一点杂感,就看了一遍,有些错讹难免,与诸君分享。
——————————————————————————————————————————
再补充点细节,一下内容对军事爱好者来说也许有兴趣了解
1、原著里,也就是电影里表现的那种落差很大、植被茂盛、降雨降雪频繁的山地地形下,从2006-2009美军在努里斯坦省只有一个步兵旅级单位,三个步兵营和相关配属单位,支援火力除了航空兵,陆航外,野战炮兵很少出场过,很少见到用到身管火炮的机会(只在173旅驻防期间部署了105榴弹炮,战斗中实际呼叫过105榴弹炮),几乎全都是迫击炮,60,120迫击炮,航空火力最常见的是阿帕奇,此外按照出场多寡,就是A10,F15和B1B ,原著中提到F16也出场过。
2、美军常规部队连一级已经高度合成,配属了火力支援协调参谋,军事情报参谋军官,可以负责炮兵和航空火力,即时处理信号情报拦截,甄别,分析并实时反馈给CO。班一级小队,指挥官可能就是上士,但编成内有能力指挥引导阿帕奇和A10等航空火力,后方基地的迫击炮,以及申请和协调航空补给和急救等后勤支援,班一级小队编成能有专业兵能分担一部分过去越战时代高级士官甚至军官才有能力和资格担负的火力支援协调任务 ,美军步兵分队内士兵基本都具备操作编制内全部武器的能力,都能交替操作M4,M203,M240,M249,M203这些武器 , 美军的常规部队班排级别执行巡逻任务,都集成了指挥控制通信,后勤,以及协调阿富汗国民军ANA的美军顾问和ANA单位人员的能力,ANA确实能力不高,而且有很多卧底,不可靠,但很多任务没法踢开他们单独干,与盟军的沟通协调和训练教育,也是常规部队必须具备的能力。
3,常规部队步兵连一级战术分类更专业化了,过去步兵连编制内划分侦察排,步兵排,火力支援排,现在更加细化出侦察狙击分队,原著开头很长篇幅讲述的是第10山地师第3旅下属71骑兵团3营的一个步兵连,这个连里有打击分队killing team等类型,由具备侦察,狙击专业资质士兵组成高度合成化的班级别小队,负责执行高度风险地区的侦察,掩护任务,由上士级别指挥,编有侦察,狙击,医疗,火力支援协调等专业士兵,比如连主力要去某个高风险地区走访村民,怀疑此地有塔利班,就先派出侦察、打击分队,事先徒步隐蔽渗透进该地区,进行侦察活动,并抢占连队主力预定要去的地区的制高点,承担掩护任务,随后接防部队,在进行预订访问任务深入被认为有潜在冲突地区时,全都提前排除侦察-打击分队,看来这是美军标准的反伏击战术程序SOP。
因为过于贴近真实,很多军迷会觉得不爽,但这也正是本片的闪光之处。
好莱坞战争片,大致两类,一类是开挂的英雄主义主旋律,例如《海豹突击队》之类,怎么爽怎么精彩怎么来;一类是反战类型,怎么压抑阴暗悲催怎么来,比如《锅盖头》之类。当然更多的片子为了票房,会平衡二者,各种元素兼而有之。
本片显然是走的写实的风格,你觉得不爽了,导演的意图就达到了。观众受商业战争电影影响太大,本片就是想还原真实的战场。
枯燥漫长乏味的战备等待,一群精力旺盛无所事事的大兵,长官尽量讨好阵地周围的村民,努力构筑一个相对和谐的小环境。然后在一个毫无准备的日子,手忙脚乱的遭遇敌袭。没有英明神武的巴顿统帅,没有呼之即来的空地支援。只有官僚主义的上司、设置不合理的据点、随时掉链子的装备和通信、很久才来的支援,当然还有一群猪队友。
观众想想自己的工作和项目,不都是这么回事嘛,有几个项目能精准流畅的按你的计划方案和预期进行?进行中无一不是状况频出、四处救火、一地鸡毛。昏庸官僚的上级和出错的队友、趴窝的设备是100%存在。和平环境的日常工作尚且如此,到了战场,显然只能更加混乱。
精心策划,精英团队,英武睿智的领导,秘密潜入,精准打击,按预定计划和时间,狙击手、导弹、飞机等各种豪华黑科技装备手段轮番表现,都踩着点依次到达,队员个个以一当十,机智勇敢,最后敌人灰飞烟灭,战友们全身而退。即使有牺牲,也一定牺牲的极其光彩夺目。英雄团队总是精神抖擞的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如果对真实战场持这种观点,那一定是商业战争大片的毒中的太深了。
例如海豹六队抓捕本拉登的行动,突击队提前在1:1搭建的本拉登住宅模型里练了几个月,具体实施时,依然有一架改装型黑鹰落在了围墙上,撤离时只能炸毁。
本片也能够提醒一下那些成天纸上谈兵的战争狂热分子,真实的战场确实很残酷。正如片中老鸟告诉菜鸟的话:你能活着离开战场,就是最大的胜利。
荣誉勋章给活人发了两枚,然后电影就是这个这???虽然枪林弹雨下霉菌普通人也会躲在防弹车里和工事里瑟瑟发抖非常真实,但是涉及到传播美帝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方面我肯定体会不到。另外人物实在是太多了,除了俩荣誉勋章我也确实对其他人没印象,这么多角色没人都添几笔反而显得更乱糟糟。最后吐槽一下,影片最后统计里也有皇协军阵亡,然而影片里都是霉菌皇协军没见着,真是死的毫无价值也毫无荣耀,所以本片也可以教育一下美帝王师所到之处的当地人,别信美帝的当带路党,地位可能还不如人家基地里养的狗。
片尾插入的几个前亲历者访谈以及制作特辑片段,结合影片,能看出导演尽量贴近事实高度还原的一种真诚。这类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影片,通常不容易拍到尽善尽美,毕竟还原现实往往比较枯燥和零碎。授与同一个作战单位且在生军人达两枚荣誉勋章,五十年内首次,阿富汗反恐太难。再加上平庸的陆军策划和管理,导致该惨剧。对于这部真诚之作,豆瓣打分过低。BTW,Netflix2018年的八集纪录片《荣誉勋章》里第二集,就是还原了这部电影的背景。
美帝犯了军事上的左倾冒进主义,政治上的右倾孤立主义,所以注定是要失败的。手法笨拙了点,场面还是挺好看的。
基廷前哨战斗。拍得实在很一般,就用黑人上尉连厕所都不干上来影射陆军领导失利?塔利班能调动这么多高机和迫击炮去打基廷前哨才是问题好吧。
战斗场面不长也不够激烈,优点是第一视角比较真实。最奇特的是机枪都在无防护的地方,敌人还常打不中,作为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觉得这个营地从选址到防御建立都太TM的奇葩漏洞百出了。只能感叹美军单兵作战的强大和塔利班的弱鸡。
又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平庸电影,原事件真兵执导加1星
奥兰多布鲁姆上一次在摩加迪沙从黑鹰上摔个半残,这次在阿富汗又摔山崖?是被诅咒了吗?虽然不是什么神作,但也不难看。
竟然让当年参加战斗的老兵自己演自己,非常真实。最后老兵访谈做的也不错。整部电影值得观赏。最后啰嗦一句,那个黑人指挥官真是数贱合一:投鼠忌器,优柔寡断,贪生怕死,还喜欢讲political correctness。
据点选址不合理,且不设外围警戒线,攻得很凌乱,守得很狼狈。注定只好多发奖章来追认止痛了。
手持摄影的运用,藏于暗处的恐惧和基于第一视角的展开,有点像此前《生死之墙》带来的卓越互动效果,后半段的枪战吵到耳鸣但也足够沉浸。除此之外,在叙事方面的繁重和“场面/情节”上的失衡略微影响了它的表达。当时政背景被导演特意调到最弱的时候,它更多关于绝处逢生的无畏,也算是一种简单干净的处理了。
分这么低可能是因为大家讨厌美国佬四处侵略发动战争吧,平心而论电影还是很好看的,没有瞎矫情,而且贵在真实:子弹会打完、机枪会坏掉、通讯会阻断、伤员救不回来。奥兰多布鲁姆在战争片里总是那个非战斗减员。
真实战场的体现,感觉完全可以给PLA做学习观摩,美军的个人战斗和组织力还是不错的,特别是老兵,需要重点打击
太惨了,美国派兵去阿富汗到底为了啥啊
把基地建在这个位置的也是个天才了
死绝之地,伤亡惨重,群众关系、统战工作不是这样搞的~
塔利班每人尿一泡,都能把男神们淹死。
写实题材,完全不偏不倚的观点呈现,当然还有平铺直叙的叙事。战场环境效果做的不错,但论调度别说黑鹰坠落了,连勇者行动都不如,过多的中近景特写和跟拍,突出角色紧张状态,却忽略了战场宏观局势的呈现,大部分时间给人一种错觉这帮美国兵是在跟空气打仗,听个响就完了。PS,奥兰多·布罗姆客串了一个军官,开卡车从山上翻了下去,大概致敬了自己当年《黑鹰坠落》里从飞机上掉下去的名场面。
看得出来经费不多,但是细节很用心,稳扎稳打
看海报像一部碟市烂片,但是事实上是《拆弹部队》之后最好的现代战争片之一,既有《锅盖头》的那种群戏和对于战争的思考,又有《美国狙击手》那样极具临场感的战争动作戏,导演在预算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了很多大片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几段战争戏长镜头尤其让人难忘。
驻阿美军的操蛋日常,整备训练,收买人心,防冷枪,还差点被塔利班一锅端,最后索性炸光基地走人了事。美国阿富汗政策失败的缩影。
导演后半段犹如卖拷贝灵魂附体,把前半段看得昏昏沉沉的我一下子给炸精神了。不过实打实的战争场面拍得还不错,有点身临其境那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