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群鸟

    悬疑片美国1963

    主演:蒂比·海德莉  罗德·泰勒  杰西卡·坦迪  苏珊娜·普莱薛特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猜你喜欢

     剧照

    群鸟 剧照 NO.1群鸟 剧照 NO.2群鸟 剧照 NO.3群鸟 剧照 NO.4群鸟 剧照 NO.5群鸟 剧照 NO.6群鸟 剧照 NO.13群鸟 剧照 NO.14群鸟 剧照 NO.15群鸟 剧照 NO.16群鸟 剧照 NO.17群鸟 剧照 NO.18群鸟 剧照 NO.19群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3:04

    详细剧情

    米兰妮(蒂比·海德莉TippiHedren饰)是一个富家女,偶然在宠物店里遇见律师米契(罗德泰勒RodTaylor饰),二人萌生爱意。第二天米兰妮带着她的一对宠物鹦鹉到访米契居住的波德加湾小镇,却被一只海鸥袭击,当场受伤。然而谁也没料到,这次鸟袭击人的事件,只是鸟类大规模攻击人类的小序幕。\r米兰妮留在镇上疗伤,这里鸟语花香,生活本来平静,她还认识了米契的家人和前女友,于米契的感情也渐渐升温,但是鸟类的出没对他们生活的骚扰程度也渐渐升级。这些鸟聚集的越来越多,黑压压的一大片,被它们攻击至伤甚至至死的居民日渐增多,这个小镇陷入一片疯狂的鸟灾当中。人们恐惧接近崩溃,如何赶快逃脱这个恐怖的地方,成了他们迫在眉梢的问题。

     长篇影评

     1 ) 自然之力

    就技术上而言,这部电影令人惊异,运用了三百五十个以上的特殊效果镜头拍摄。在某个场景,满山遍野到处都是鸟群,覆盖了整个视野,三十几片影片放在一起造成如此效果。希区柯克在这部片子之前,一而再、再而三的企图满足观众。鸟制造了神秘世界所欠缺的震憾惊惧,这故事有部份事实基础,因为数年前一个小小西海岸社区已经遭受成群结队鸟类不明原因的攻击。希区柯克给我们唯一的理由不太直接了当,在那里的学校餐厅一个客人解释鸟类也许是报复人类破坏地球生态。无论如何,这部片子仍然是希区柯克电影中最野蛮、最邪恶也最令人难忘的一部
        希区柯克的--鸟,一部令人情绪不安的电影,利用简单手法,甚至用最无杀伤力的动物,我们披满羽翼的朋友,转变成向只有两只脚而受限于陆地上的人类进攻。
        心理学家看出了弗洛伊德,环保主义者强调鸟类与人类的共生关系,敏感于政治的人们听出了影片对60年代世界危机的恐惧。悲观的人们哀叹世界末日,乐观的人们看到了结尾处远方的天光。希区柯克,还是一如既往地面露着神秘的微笑。
        对于这部电影,我个人不想说什么了,只是希望大家仔细的去品位它,希望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答案。

     2 ) 从Birds想到Covid19

    本片讲述了一个共克时艰的爱情故事:

    女主在被男主吸引后主动将一对爱情鸟送到男主滨海的家里,并留下来参加男主妹妹的生日聚会。从周六呆到周一,由此经历的一系列鸟类攻击事件,让他们步步惊心,并袒露了人类的脆弱与勇敢,和从陌生警惕转为相互扶持的过程。

    关于电影主题,有下列几点思考:

    1、不同鸟类大量聚集且主动攻击人类,是常识之外的自然灾难,却是人类在打破生态平衡,挤占动物生存空间后可能发生的真实事件(2020澳大利亚山火后蝙蝠聚集);

    2、电影中米兰妮将群鸟攻击学生的事件带到饭馆,人们的反应是社会在面对灾难事件的缩影。以常识和理论质疑真实性者有之,称世界末日趁机传教者有之,并非以己度人幸灾乐祸者有之,独善其身逃离自保者有之,不顾事实寻找理由者有之,挑拨离间欲加罪于人者有之,媒体大事化小云淡风轻。人们为什么不相信事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人类为何总挑拨对个人和种族的制裁?自然是非理性的,自然的力量无穷,物种聚集的潜力巨大。自然灾难面前人人因危险而平等,而新的阶级则因年龄,性别,强弱,本地与外来而产生,重新回到大自然弱肉强食的法则中。不论鸟类是否有足够的智力群起而攻之,人类的理性不能置他人于危难而不顾。电影中米兰妮在阁楼上用躯体将门挡住,虽然有故使戏剧之嫌,却无比惊心动魄地彰显出女性的强大。我们从母亲莉迪亚身上看到软弱,她需要依靠别人,恐惧被抛弃,因此箍住成年的儿子。在米兰妮身上看到独立和坚强,她那么美丽,却不需要依靠别人,在危险中她帮助人,给人警报和依靠;

    3、家庭是自我保护的最小单位,新冠肺炎疫情中通过禁止外出将病人控制在家庭和医院等小范围里。房屋不光是为了保暖,也是为了抵御外界的危险,所以当堡垒有了漏洞,祸起萧墙则全军覆灭。当房屋密闭起来,不能让火熄灭,四周变暗的时候,对不可知的未来,惊悚由此产生。现实生活中封闭在室内的人们所经历的精神压力和物资的恐慌,由此感知;

    4、人应该如何在环境中自处,我想到《奇迹》中从指尖的火山灰知晓风向的老人,必须对环境非常敏感。在这部电影中,则是自己身边发生的鸟类攻击事件;

    5、这部电影中的媒体有报纸上的娱乐板块,有房间收到旧金山电台的收音机,有车载广播——告知封路的消息。突然想到了在武汉封城前夕离开的那一批人,现代社会要掌握信息和流动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媒体真的传达了人们想要的吗,无论是对于远方还是近处的人们。媒体不遗余力地无中生有,却把真正重要的东西隐瞒起来,而那些不相信“谣言”的人也成了巨大灾难的共谋。

    关于电影的导演,有几点想说:

    1、最近在《剧本结构论》上读到,电影的基础是写实,但故事片电影反映的途径并不是纪录片或新闻片那样的事实(当然也不是事实的全貌),它的途径是通过虚构浓缩出现实世界的“真实”,它不必事无巨细地反映一切,但它会靠近事物运行的核心。

    2、本片的惊悚不在于鬼魂,而在于鸟类的间歇性攻击,人类蹑手蹑脚让我想到《寂静之地》的宣传,因为《寂静》是虚构外星人的入侵(或许),而本片则是警惕当下自然的反扑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机与混乱,这种真实感比那种为恐怖而生的恐怖更胜一筹,它唤起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这种生物,已经站在金字塔尖太久了,人类又是历史短暂,生命脆弱的动物,人类必须无时无刻不忘记这一切资源的占有不是理所当然的才行。

    3、希胖的片头特效,绵延不断的鸟鸣音效,在鸟类攻击中对细节的捕捉,火势蔓延的正反打镜头,电话亭里镜头高度与景别的变动,危机之夜时而喧闹时而寂静,那一个仰拍镜头的后拉滑轨,将听觉与视觉与触觉完美地融合了。你绝不会想到有些镜头具备的冲击力,想到这一切是从一个希胖牵着小狗从宠物店走出,平淡无奇的周五早上开始的。

    4、现在想想在英国兰迪德诺见到的海鸥,觉得有点心悸。威尔士抢走队友面包的海鸥先生,也不是闹着玩的啊。

     3 ) 真的只是灾难片吗?

    我深切的怀疑这部电影原先设定的是悬疑片可是因为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于是变成了灾难恐怖片。男主与妈妈的微妙的母子关系,女主与男主妈妈长相的惊人的相似,女主单亲家庭的背景,男主把两个女人从旧金山拐到这个偏远地区,女配的话中有话,这个小镇的光怪陆离,未解的谋杀案,加上私以为金丝雀在群鸟灾难中的根本原因,都缺少一个线索联系起来。总之,觉得不是合格的悬疑片。

     4 ) 俄狄浦斯并非迷因…

    看希区柯克 1⃣️8⃣️ 《群鸟》

    又得说一句被说烂的套句:是灾难片的鼻祖!在希胖诸多的作品中,绝对是一部非比寻常的作品,以往的犯罪,悬疑,紧张刺耳的配乐统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大群鸟儿笼罩下的恐怖氛围。

    其实前半部分还是很有希胖的惊悚心理意味的。自大自负的律师男和衣食无忧的富家女,还是安全感极低的老母亲。孤身一人抚养一双儿女,把对老公的依赖转移到儿子身上,进而使儿子的权力被构建,自己则愈来厌女,还有些许不完全的恋母情结(因为更多时候母子权力是对等的并且母亲更依赖儿子)。而到后面餐厅里众人的谈话,又把这场灾难的矛头指向了人类与鸟儿(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人类自取灭亡…那场大火也是把影片的紧张氛围彻底拉高了。

    最后一幕也是影片最紧张刺激的一幕,在密闭的房屋空间内,一家四人不断阻挡着鸟儿的进攻,无声穿插在有声,希胖对于节奏的把控,也时刻掌控着观众的呼吸。每次攻击降临前,每只鸟头扎破玻璃,啄烂木门,观众也跟着慌张起来~

    影片彩色的画面,也不乏大尺度镜头带来的视觉冲击,快速的剪辑,无头无尾的叙事风格,希胖以追求真实而折磨演员被“诟病”,在影片中也是呈现出了非常好的效果。

     5 ) 怎么样来设计“悬念”

    先看看中文剧情:
      本片可以称为动物灾难片的先驱,据调查本片名列希契科克导演作品最爱欢迎的第七位。剧情描述旧金山上流社会的淑女米兰妮与律师米契在一家鸟店中一见钟情,当他们的爱情遭米契的母亲误解时,不断有海鸥和麻雀飞来米契家附近对人类发动攻击,甚至在加油站引起了一场大火。米兰妮奋勇地保护小妹妹免遭鸟群袭击,终于蠃得米契之母的喜爱。编导并没有说明鸟群向人类发动挑战的原因,但对于整场灾祸却拍得惊心动魄,多次利用鸟的主观镜头和节奏明快的剪接手法制造出强烈的戏剧悬疑性,可见紧张大师并非浪得虚名。

    看过此片之后,有两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怎么样来设计“悬念”来吸引观众?

    《群鸟》中让我赞叹的的第一场戏,用简单的几个镜头,恰如其分地把希区科克关于“悬念”的定义勾勒了出来:观众看一颗炸弹爆炸不是悬念,桌子下有一颗定时炸弹,嘀嘀……嘀嘀……而男女主人公全然不知在酒巴里开心地谈话,这才是悬念。

    镜头是这样安排的:

    女主人公担心小女孩被群鸟袭击,于是到学校去找小女孩,但因为还在上课,她只有到操场外面的一个凳子上去抽烟等待。1


    然后,她身后的的机架上突然飞过来一只乌鸦,虽然只有一只,已经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2

    然后镜头又回到抽烟的女主角身上,她显然对身后的事情一无所知。

    然后镜头在女主角、机架上的乌鸦两个上不断地切换,请注意,女主人角做只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机架上的乌鸦越来越多了。七只,八只,九只……我记得看到这些安静的场景时,大气都不敢出。3

    请注意,导演没有用那些恐怖的音乐来烘托气氛,而始终用孩子们在教室里唱歌的声音,导演也没有用那些恐怖的特写,很平和的视角。

    然后,女主角突然看到天空飞过一只乌鸦,然后,导演把镜头变成她的眼睛,伴随着那只乌鸦飞呀,飞呀……45

    等那只乌鸦落下时,随着女主角身体的转动,她和我们一起看到了什么?屋檐上、机架上、地上、黑压压的……6

    之后的故事就不用说了。这种设计悬念的方法,真是体现了希大导演的风格啊。


    二、怎么样把一群毫不相干的人通过一件事件联系起来?

    在酒巴这一场当中,希区科克的设计真是令我赞叹不已,人物出场有条不紊,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导演不仅把这场关于鸟的袭击解释得丰富而真实,而且有效地展示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在面对这起事件的态度,而且拍得非常有趣,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样来“串”的吧。

    首先,是女主人公在电话里向父亲解释群鸟袭击了学校的事件,而酒巴的侍者一边好奇地听着,这是一个中景镜头,然后几个以她为前景的镜头介绍整个酒巴,其他人也在好奇地听着这个电话。7.5

    然后,走进一个进来换零钱的老太太,无意之中听到电话内容,于是开始其发表这件事件的看法,她介绍自己对鸟类学非常有研究,并坚持鸟是不可能袭击人类。而好奇的侍者开始询问老太太鸟的事情。女主人公继续打电话。

    8

    这时,坐在一旁的神经病开始进入谈话,他满口痴语,不断引用圣经语录,并说世界末日到来。他的出现好像加深了别人对女主人公的怀疑(这种设计非常有意思)。

    9

    老太太继续发表她的研究成果,这引起了坐在角落的一名船员的注意,他问道:“你们数到了多少只海鸥呢?”并提到海鸥曾袭击过他的船和船员。这时候,学究老太太还煞有其事地问道:“你说的是哪种海鸥呢?海鸥有许多种。”(这句台词太适合于这个老太太了),这时,女主人公开始认真和船员谈话。

    10

    这时候,女侍者问你们要多少酒,然后带入坐在酒巴中间的一位带着两个小孩的母亲,母亲低声女侍者说:“你能叫他们小点声吗?会吓着孩子的。”(引入担心的母亲)。

    11

    老太太还是不相信,于是开始了四个人的争论。

    12

    这时,走进一个中年男人,看来他是一个痛恨鸟类的人,他对船员说你应该把那些鸟全部射下来。引入恨鸟的男人,老太婆讥笑不可能,然后解释世界有多少鸟类。然后开始了六个人的争论。
    13

    这时候,担心的母亲想离开,好奇的儿子问道:“鸟会把我们都吃了吗?”(太绝了,我几乎可以感受到母亲的无奈心跳)

    14

    然而,众人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母亲终于忍受不住了,她谴责众人在孩子面前讨论这个。(争论已经超乎了关于鸟类,另一处风景,强!)

    15

    然后,引入警察与男主人公,开始了九个人的讨论,其间,神经病、恨鸟的男人、船员、警察、侍者、担心的母亲、农夫,男主人公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起一伏,每个人各有所思,各有所想,让这场对话精彩至极。

    16

    记住,他们是一群本来毫不相干的人,导演却此起彼伏,各有特色,戏中有戏地把他们串联了起来,了不起!

    我想,综合分析一下经典话剧《茶馆》中的人物出场设计,是很有价值的一个题目。

    PS:看一部好电影有趣,看一个导演怎么样拍好一部电影更加有趣啊。

     6 ) 从《群鸟》和《夺魂索》看希区柯克的创造力

    最早看希区柯克还是在大学的时候。《三十九级台阶》、《西北偏北》,老师在艺术课上给我们放的最有名的那些。最近研究钻石,发现五十年代有种钻石品种叫“Blue white”,指的是颜色最接近白色(Color D)的钻石加极端荧光(extreme flourescent),在当时是可以卖出大价钱的,正是《艳贼》里送给女主的那一颗。于是坐下来,在秋天的夜里里看了很多他的电影,从《艳贼》到《电话谋杀案》,从晚期的《群鸟》到早期的《夺魂索》,还有大美人Grace Kelly和英格丽褒曼演的《捉贼记》《美人计》。以前的美国电影真好,没有现在动不动就两个半小时的狂轰滥炸,全都在一百分钟左右结束战斗,最长也不过两个小时,每天可以看一部,不像现在的电影让人裹足不前。

    希区柯克的电影很有意思。在里面,你基本看不到什么人性塑造,全部的俊男美女都是icon,为他的创意服务。最美的女主角的那几部电影,褒曼的《美人计》、凯利的《捉贼记》都无聊至极,反而是情节有张有弛的《群鸟》《擒凶记》让人觉得有趣(并不是说那些演员不美)。美人一打扮,艳光四射,观众的目光全都跟着美人走,情节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希区柯克不光创意好,执行力更好,比现在那些纸上谈兵的导演不知道强到哪里去。那时候的电影是美国黑色/悬疑小说碰到了德国表现主义,镜头语言稳准狠,全没有现在的欲说还休,让观众如堕雾中。表现坏人,就用一个鹰鹫般冷酷的眼神,表现恐怖,就打上绿光,镜头一格是一格,每一秒都有用处,清爽直白。镜头给你想要你知道的,情节吊着你的胃口,让观众既满足又好奇。那些构图、色调、蒙太奇的运动就不说了,现在的导演完全不是对手,大师果然并非浪得虚名。

    除了以前看的《蝴蝶梦》、《三十九级台阶》、《后窗》等等,这次看的一大波中,我觉得最好的一是《群鸟》,一是《夺魂索》。

    《群鸟》是希区柯克晚期的圆熟作品,摄影、故事设置、剪辑、情节,都很精妙。电影故事发生在加州湾区北部的一个海湾,当然在湾区还不是现在两千美元一平方英尺住宅的湾区的时候。这个地名我查过,叫Bodega Bay,是个真实的地址,也真是个群鸟聚集的地方。

    Tippi Hedren饰演的富家女演得娇憨,在鸟店里偶遇男主,知道他在给自己的妹妹过生日找一对爱情鸟,就巴巴地开车一百迈从旧金山送过去。可爱的爱情桥段过后,是女主发现自己置身孤岛,(被影片设置得)与世隔绝,碰到阴鸷的男主母亲,诡异的女二,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鸟儿……这部片子名气极大,是希区柯克后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然而由于我不想看鸟啄人一直错过。

    希区柯克的片子吸引人,一个原因是不以男女主角的弱智推动情节发展。每个人都正常,每个人都做出了正常明智的选择,让观众觉得自己就是主人公。然而就是这些正常的选择把情节推入了巨大的悲剧,从最初娇弱可爱的鸟儿变成统治整个岛屿悲剧的始作俑者,穿插着人物感情线和家庭伦理线的推进,甚至提到了环境保护的初始意识,让人觉得精妙工整,不愧是集大成之作。Tippi Hedren据说为了演这部戏和希区柯克闹翻了,因为希区柯克虐待演员。这点我太能理解了,不管男多帅女多美,这些演员在他的银幕上就是工具,和同为工具的鸟没有任何差别。

    而早期的《夺魂索》更让我惊喜。这片名翻译得狗血,也名不见经传,我甚至不知道希区柯克的片单里有这么一部戏。除了詹姆斯·史都华演了男配,片中没有更有名的演员,可能也是这部片子被埋没的原因。

    其实,片名只是朴素的The Rope而已——一卷用来勒死人的绳子,而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已经单刀直入地表现了一点。两个跋扈的私立大学毕业生,Brandon和Phillip,仅仅是为了实践他们是人上人的理论,毫无理由地勒死了他们的同学——然后把尸体放在一个箱子里,再把桌布和食物放在上面开party,还邀请了死者的父亲、未婚妻,和他们大学的舍监。这种宗教狂欢式的坟头蹦迪是希区柯克表现到极致的情节——如果男主Brandon不是那种希特勒式的狂人,他就不会请死者的家属,更不会请有着一双侦探利眼的史都华来Party;可是如果他不是这种狂人的话,他就不会制造这种无差别的杀人游戏。

    全剧中,观众陷入一种极为矛盾的境地——我们观看了杀人,于是我们也就参与了杀人;我们既希望他们被发现,因为他们显然不是正义的一方;然而又希望他们不被发现,因为我们也是这场狂欢的一部分。这个故事让我想到几年前看的小说《校园秘史》,也是精英式的私校教育培养除了冷酷无情的社会栋梁,他们以为自己超越了社会准则和道德,结果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年轻的希区柯克在这里展现了他无以伦比的调度:整部剧八十分钟,就是八个长镜头,在七十年前技术和镜头能力有限的条件下, 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在这个狭窄的空间中做到的。而影片有八个镜头、而不是一个镜头的唯一原因,是那时候他们的胶片一盘只有十分钟长度!除了中间一个史都华的反打镜头是直接切的,其他基本都是靠黑影、换房间等的软切,在当时可谓是惊人吧。

    让我们如临其境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部片子比三一律还要三一律——基本就是一个能在舞台上直接拿来演出的剧本和设置。从白日到傍晚,到晚霞漫天到夜幕降临、霓虹灯亮起,整个故事发生在纽约高楼的一个大客厅里,整个舞台的的背景就是后面的高楼大厦。我为这个布景深深着迷,仿佛看到了《大都会》时候的纽约;虽然知道是泡沫塑料搭的大楼和玻璃纤维做的云朵,可是当光线打上去的时候,它是如此逼真!

    这是希区柯克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我觉得自己是个黑白色盲——缺少了色彩,很多细节难以区分。彩色电影就没有这个问题——不需要轮廓光了。而希区柯克显然是对色彩也着了迷,从电影里可以看到这一点。在最后最紧张的时刻,夜幕完全奖励,而街上的霓虹灯变换着红色照入房间,仿佛在折射主角恶魔般的内心和即将被揭发的恐惧和激动。在此时,观众觉得杀人犯——尤其是主使的brandon,在内心深处也是希望自己被发现的。

    这部电影的台词也极为高超。我看了两遍仍不过瘾,因为演员——尤其是两位主演和史都华的一颦一笑都有张有弛,有舞台剧对角色的精准拿捏。很多台词都有双关,剧中人说出来是一个意思,知道真相的观众理解起来又是另一个意思。从史都华的理论——创造即是破坏,社会精英不要遵循社会道德和准则,到杀人犯的曲解,影片用三人激烈的对白层层推进,向观众解释了这一矛盾,也给观众提出了更深的问题。两个年轻主角在原作中是同性恋人,其实一个主角似乎暗恋史都华饰演的散发着成熟男人魅力的舍监,至少行为是绝对受到他的影响的。希区柯克在挑选演员时,也有这方面的倾向,演员敢接这部戏,在几十年前的美国社会,更是勇敢的。

    难以想象,《夺魂索》是四十年代的电影。看完《群鸟》再看这部,我震撼于一个大师级的导演在年轻时爆发出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和美国的电影在几十年前都被拍光了——剩下的时间里,剩下的人不过是在重复建设而已。

    点击关注王小心公众号看更多评论

     短评

    [群鸟]的最独到之处就是没把鸟这个象征的指向性点明,这样的模糊性使得电影得以一遍塑造悬念,一遍把重点放在人类如何应付鸟类的袭击。它似乎与母亲的嫉妒有关,又似乎是一种野蛮而无法控制的性欲。最终只有在笼子中的爱情鸟才允许带到车上,人类文明就这样小心翼翼地护住唯一可控的爱情力量,开出这座索多玛之城。

    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 很同意某短评说的,五十年前希区柯克已经把鸟拍成了恐怖片,五十年后还有人把恐怖片拍成个鸟。

    6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 到了结尾也没弄明白,“群鸟”为什么要攻击人类?(PS:电影里竟然没有使用配乐。另外,感觉片子舞台剧味道过重等等,真的让我有些失望!)

    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 按齐泽克那本书的理解 片中的鸟是Φ 大写的菲勒斯 污点 实在界的想象化 为母性超我的快感赋形 转换一下就是孩子的母亲被“剥夺”(作为拉康提出的俄狄浦斯阶段三种匮乏结构之一)的象征的菲勒斯 (就是儿子);以及鸟从摄影机背后进入画面 这就把客观的上帝视野翻转成杀人的群鸟这一原质的主观凝视 并且假设了群鸟在进入画框前不是叙事体现实的一部分 而是在观众身边 增添了恐惧感。剪辑: 1 对死尸的全景中景特写三连击 2 加油站火灾 女主像定格动画木偶般的不同角度的震惊视线投注镜头与反打的火灾的连续镜头之间的不匹配 心理混乱和震惊效果 3 对“征兆” “说时迟那时快”的绝佳拍法 麻雀从烟囱涌入房屋之前那三个镜头 由长到短 镜头一女主启唇声音未出 踩着第二个镜头(主观视角下的一只鸟)的尾巴作为画外音发出 短促赘余后滞静默的镜头三迎来爆发

    13分钟前
  • c. velasquez
  • 还行
  • 许多人觉得这部影片没提供谜底,而我看早在片首处,希胖就已将谜底亮出。鸟店里,男主问女主:你不觉得这些关在笼中的小鸟很可怜么?女主笑答:难道让它们到处飞不成?于是影片后半部,人类便在鸟类的逆袭下,被囚进了汽车中、电话亭内、餐馆和木板条密封的房子里…这难道不是一个大自然复仇的故事么?

    18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 故事上差一点,虽然说还是每个镜头都在为悬念服务,女主抽根烟乌鸦慢慢落满身后的架子,加油站爆炸三个女主惊恐表情剪辑接上帝视角,最后复制惊魂记浴室的封闭空间鸟群攻击快速剪辑,看得人手心捏把汗又叹为观止。两个正在吃鸡的小孩问妈妈“鸟会把我们吃了吗?”

    22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 以一个导演为坐标,去连续观看其作品,会在横纵坐标系上不间断的发现其重合点。原来经常总结特点的导演,像洪尚秀,伍迪艾伦,大概因为其每部作品的坐标系过于类似。而希区柯克更伟大之处在于,其本人坐标系每次除了标致的特点,都有诡异且不同的抛物线,而后来者则在复制这些点,却鲜少有自己的弧度

    2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 父性缺席下的母性力量是大鸟的象征,在戕害前媳杀伤现媳的过程中发泄了能量,最终在儿子父性重塑的现状下达成了和解。相思双鸟是儿子儿媳组建健康家庭的象征,勿论儿子女儿都急切将其引入家庭以改变现状。但如果代表儿子那只鸟过早离去的话,代表儿媳那只鸟也早晚会激变成暴虐的大鸟!【9】

    27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 男主角有恋母情结,极有可能和母亲通奸,且弑父。群鸟的攻击对象是女主角,也是母亲的攻击对象。

    31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 其实希胖早借邦迪太太之口说出了谜底:“鸟类不是凶猛的生物,它们为这世界增色,反而是人类坚持要让生物难以存活在地球上”。往更深一层想,爱情鸟指代男女主,从女主到来小镇后群鸟开始发起攻击模式实则是暗喻了男主那控制欲强的母亲对儿子女友百般挑剔形成的防御机制吧。宏观场面调度和高超娴熟技法的确值得作为视听素材深入研讨,就是故事里的人物逻辑和行为动机看得人很焦躁,纵览全片居然一个智商在线的角色都没有。不是电影不好,纯粹是对这个故事不感冒。

    36分钟前
  • 张苑希
  • 还行
  • 没有反派的悬疑片,用混乱营造惊悚的非典型希区柯克。爱情算个鸟,群鸟吓死人...

    3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 这个片子的吓人是让你感觉有体肤之痛的。

    40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还行
  • 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随着车子转弯时的离心力,车中鸟笼中的宠物小鸟会随之左右摆动,而且是两只同时!

    41分钟前
  • simon
  • 推荐
  • 恐怖電影的恐怖感往往不源於怪物,而是空間。恐怖是日常秩序遭到威脅(Robin Wood),當電影的透視空間直接和秩序掛勾,人和日常空間的關係變動──怪物入侵你家(《異形》)、你闖入怪物的家(《半夜鬼上床》)、你家逐漸變成怪物的家(《活死人黎明》)──便因而可作為區分恐怖片類型的一種入門。照此來說,《鳥》其實是殭屍片啊!

    45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 除了女主角在小屋被鸟袭击的一个细节可信度较低之外,即使按今天的标准来看,电影依然制作精良,悬疑的情节安排与节奏安排都是经典!

    5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 分裂的电影不是好电影——不过希区柯克是例外。前四十分钟是让人昏昏欲睡的家庭情节剧,后半部分突然变成灾难片,毫无缘由。最后在灾难面前一家人重新团结了起来,婆婆和媳妇手牵手奔向美好的未来。后来2012啊后天啊迷雾啊什么的,都是跟这片学来的。

    55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 第一波乌鸦来袭...第二波乌鸦来袭...一大波乌鸦来袭...最后一波乌鸦来袭...悬念感一直保持到最后,最大的悬念就是没有悬念。这不是悬疑片,这是灾难片!强烈怀疑那些乌鸦是那两只小鹦鹉招来的...(豆友:这电影有两点比较牛,一是从头至尾没配乐,二是从头至尾没解开任何一个悬念)

    59分钟前
  • 泰尼
  • 推荐
  • 好!看!!原来希区柯克才是现在这些灾难片的祖师爷,片子虽然没有那么多炫酷的特效,却在惊悚悬疑程度方面把标准立得非常高。全片无配乐,弥漫着鸟类扑腾翅膀的声音,看到最后我甚至感觉皮肤都开始刺痛了。。。当然,这些还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希胖吓死你的同时,还给你心里留了一万个问号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
  • 这一部彻底跪服希区柯克。只用鸟就造出了末世氛围,惊悚程度在结尾直逼恐怖,开车前往海湾的大远景以及鸟啄木门都让人想到《闪灵》(开场及砍门)。开场对话(丹尼尔斯小姐请你回到笼子里)、女主打扮(金丝雀的头+爱情鸟的外套)和两人关系(love birds)皆暗示结局,人入囚笼,鸟成掌控与观赏者(最后的驱车离开就像被暂时放出笼子遛)。而罗马事件与饭店里妇人的一句「都是因为你」叠加,还延伸出另一重意象:鸟如流言暴力伤人(单鸟到群鸟的规模升级模式尤其符合)。

    1小时前
  • 神仙鱼
  • 力荐
  • 来,再看一个原版希区柯克。看完后我本来要出去买菜,听到外面鸟叫,吓了老子一大跳。不错不错,不恐怖,但是心理惊悚很到位。

    1小时前
  • 思阳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