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红白蓝之白

    爱情片欧洲1994

    主演:朱丽·德尔比  泽比纽·扎马洲斯基    

    导演:Krzysztof  Kieslowski    

    猜你喜欢

     剧照

    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1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2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3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4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5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6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13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14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15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16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17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18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19红白蓝之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3:03

    详细剧情

    《白》的主角是一个移民巴黎的理发师,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使他变得萎靡不振漂亮的法国妻子因他床上不举而和别的男人上床,并且提出离婚并把他赶出家门。穷困潦倒的理发师,偷偷藏在航空行李中潜回波兰。不料行李遭人偷窃,盗贼没发现值钱的东西,便把他痛打了一顿。主角回家后接手以前的发廊工作,后得到机会发了财,一夜之间成了大富翁。他精心设置了一个圈套请前妻来继承大笔遗产,趁机加以报复

     长篇影评

     1 ) 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评基斯洛夫斯基电影《红•白•蓝》之《红色情深》 曲 曲 基斯洛夫斯基曾经说过:“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或许都是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三色》之《红色情深》就是这样一部以博爱为主题的影片:学生兼模特瓦伦蒂娜总被对方猜疑;追求卡琳的法律学毕业生奥古斯特发现了他的恋人在与其他男子缠绵,纯洁的爱情被践踏了;命运中的偶然将窥听他人隐私的退休老法官卷入复杂矛盾之中……影片中还加入了许多次要情节:老法官卑劣地监听电话,少年马克发现自己私生子身份后堕落吸毒,家庭的背叛,爱的背叛,冷酷的母女亲情,不可告人的毒品交易。正如笼罩全片的灰色调子(在《蓝》中导演大量使用了蓝色滤色镜,但在《红》中却并没有),人物都处在难以摆脱的复杂的矛盾纠葛当中,生命是那样冰冷孤独。然而,红色仍然是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一场会有一抹的红色映入眼帘。《红》在光线和取景上比另外两部更讲究,每一场景都会有意味深长的镜头出现,尤其是色彩,几乎被当成一种语言在使用。红色的车灯象征危险;咖啡店榨汁机上的红色樱桃象征精神创伤;红色夹克象征记忆中的爱。另外,夺目的吉普,小店的招牌,那本砰然坠地的书的扉页,动物医院里的半扇虚掩的门,庞大广告街景,灾难后屏幕上定格的现实与过去惊鸿一瞥。这些奇异地融合在影片中的红色不时提醒我们:影片传达的本质内容正是这不经意中出现的醒目的“红”,深情的博爱的红。 一 爱与救赎 圣经上说:爱我们的邻人。 基斯洛夫斯基在影片中延续的他一贯的对神的崇敬之情,整部影片就以“爱”为核心展开。 影片中老法官提出一个问题:存在真正的爱吗?当瓦伦蒂娜说帮助购物可以让那位孤独的母亲好受些,老法官嘲弄似地指出瓦伦蒂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摆脱内疚感,是为了让自己好受些。实际上是对爱的一种否定——人们的所谓爱的行为从根本上是为了自己。 影片中出现新老两代法官显然不是偶然的,他实际上扮演着审判者的角色——用窃听电话的方法对邻居们为人所不知的罪恶行径进行审判,他只是无力改变什么。笃信这一观点的老法官生活在空虚灰暗之中,但注定有红色出现在他的生活中:瓦伦蒂娜的到来使他对这一观点产生质疑,“你走后我告诉自己真恶心”,他停止了监听并去报了案。随着与瓦伦蒂娜的进一步交流,他终于看到了光明。实际上瓦伦蒂娜是在道义上对老法官进行审判,而与老法官经历相似的年轻法官奥古斯特又成为对老法官进行法律审判的第三个审判者。然而仅仅是审判远远不够。记得最后定格镜头中的那一片红色是什么吗?是救生员的红色救生服,它含蓄地指出红色的根本目的——“救赎”。红色的博爱!红色的救赎!人不是生来自私的,老法官说爱别人是为了让自己好受,正因如此我们在爱别人,爱别人就是爱自己,救别人的同时也拯救了我们自己。影片中不时出现的桔黄色的车灯似乎象征着人们的爱心,对世界产生怀疑时,灯的电池耗尽熄灭了,而重新燃起希望的老法官对瓦伦蒂娜说:“电池我已经装好了。” 生活是艰难的,再阳光的地方也会有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不能因为阴暗就去否定生活,因为得不到爱就去否定爱。也许你的邻居或偶然与你擦肩而过人就是你寻找的爱人,但——咫尺天涯。影片开头那段电话线路的推轨镜头,音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对话,默认了电话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的确给人带来的方便,然而电话两端的人不也是咫尺天涯吗?人们无法在电话上进行心与情感的交流,反而平生了许多误解与猜疑:瓦伦蒂娜每一次和男友打电话都会被对方怀疑质问。高科技成了人们疏离的载体,正是这种现代世界的生存状态使人们之间更加难以沟通,各自遭遇着爱的冷淡、荒芜、失落和绝望,于是产生了罪——源于爱的罪,这种罪可能无法被审判,但可以被爱救赎,只要我们更加坦诚、更加有包容力,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希望。正如导演所说:人类遵守种种戒律,并非怕上帝惩罚,而更重要的是出于人性的需求,人总要设法超越自己,这是一切道德教化的最后目的,不是为了讨好神,或是讨好人。 二 宿命与轮回 贯穿影片始终的由女高音和管弦组成的空灵音乐告诉我们,世界是玄妙的,必然与偶然,宿命与抉择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故事是由那样多的偶然连接而成:掉下的书正好翻到了考试题目,广播坏了于是撞到了法官的狗,因为买烟而错过了女友的电话……反复出现的赌博机似乎预示着这一切只是巧合。然而瓦伦蒂娜却说:我知道为什么会赢。于是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这些真的只是巧合?很显然,影片实际上被打上了深重的宿命论的烙印。瓦伦蒂娜对男友说,要不是她中场休息时跑出来,他们就没法认识。的确如此,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正是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细节改变了你的一生。可是反过来想一想,如果那些都是巧合吗?如果是命中注定呢?书带注定会断,广播注定会出毛病,希旦注定会在那时跑出来,老法官和奥古斯特的命运注定相同……这种奇妙的宿命在海难获救时达到了顶峰:红色背景上瓦伦蒂娜惊魂初定的面孔,恰巧和她那幅“生命一息”的广告招贴完全吻合,仿佛冥冥中早有预示。 “轮回”是影片除了宿命以外另一个超现实的意象,奥古斯特斯就是老法官三十年后的一个轮回:轮回的金发女友、轮回的落地的书、轮回的背叛,甚至轮回的生物——生了小狗的希旦,似乎接下来的就是轮回的空虚无奈——奥古斯特也会像老法官一样孤独一生。 老法官说:“我可以选择听或者不听,你也可以选择说或者不说,但结果都是一样。”我们仿佛被一种神的力量所笼罩,在宿命之中的人显得那样脆弱无力:爱脆弱得不堪一击,幸福总是紧连着痛苦,聚散无常,拥有和缺失都无从掌握,就像本来预测的晴朗天气会忽然狂风大作。在命运的操纵下,三个生活在同一时空的个体彼此独立而交叉,衍生出不同的生命事件,但他们的命运却彼此纠结和影响:心灵相通的瓦伦蒂娜和老法官生在不同的时代,重复老法官命运的奥古斯特和瓦伦蒂那是邻居却互不相识。太多好事、坏事每天在发生,而你或许就在他们旁边,多数的事你无能为力,因为你毕竟不是上帝。于是老法官就什么都不在乎了,他监听光鲜衣着下的阴暗的丑行,目睹着人性的丑恶虚伪,嘲笑一切所谓的善良和美好。他改变不了什么,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老法官告诉我们,生活没有完满,上帝也会犯错误,导致他和瓦伦蒂娜错过了三十年,他对生活彻底失望。于是瓦伦蒂娜告诉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人性本非恶,只是难免软弱,有些事你可以选择不要放弃。他们两个人的心灵互相交汇影响,让观众停留在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之中。暴风雨中总会有人死亡、失踪,但也总会有人获救。片尾瓦伦蒂娜和奥古斯特并排走出,偶然相依,一成不变的重复就此被改变,是否意味着他们修正了上帝犯下的错误,终于能在一起了呢?总之,影片在展示了宿命的绝望后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给我们留下了希望。就连老法官沉寂的心也在期待那一束希望的阳光,仅仅一分钟的光明,却如此美丽,是否“爱”也是可以轮回的呢? 三 生命的美学 伸出你的手,世界变得不一样了,以人类命运为起点,人的堕落与跃升的路径,都可能在这一念间改变:那一念,会以撒旦的分身介入历史,或是承袭上帝造物的流程,我们也许可以决定。正如基斯洛夫斯基所说:“什么都是命中注定,我们只能把握今天。”瓦伦蒂娜和老法官的手掌隔着车窗相合,那一刹那,时间和空间的隔阂消失了,两个人的心灵融合了。 那个在《蓝》中出现的颤巍巍的老太太,老是够不到回收箱,不能把玻璃瓶塞进去,女主角看见了,但视而不见;《白》中的男主角也看见了,只能示以同情;瓦伦蒂娜看见了,毫不犹豫地走上去,帮她把瓶子投进回收箱。在一部部对生命充满破碎和悖离感的描绘之后,基耶斯洛夫斯基终于表达了他对爱的肯定和盼望。爱人如爱己,很多情况下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总能用爱去改变些什么,拯救别人,也拯救自己,一幕幕纷繁芜杂过后,呈现出一副华彩乐章——救赎,生命的美,也许就在于此吧。

     2 ) 惊红一瞥

    惊红一瞥 文/顾一心 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 而我们是可以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 ——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序言 在无数影迷心目中,以法国国旗的三色而命名的《蓝》《白》《红》三部曲堪称电影中的电影。三部曲所各自代表的自由、平等、博爱三个主题,无数次彼此辉映,试图深入现代人类生存的最深处,并且最终趋近于艺术上的完美。 其中,气质冷隽的《蓝》以深邃的透视手法,描绘了主人公的心灵自由从悲苦中的解放;篇幅简约的《白》以黑色幽默见长,探究了人们在情爱上自卑而不平等的因素;而主题为“博爱”的《红》,则是一部同时蕴含着悲观与希望的作品,无处不透露着对人类心灵苦况的深深的悲悯之心。 在叙事方面,《红》突破了以往两部的单线结构,令三位主要角色的故事处在奇妙的对话语境之中。由此,影片所涉及的人性命题,也就达到了前两部所未能企及的广度。《红》所描绘的是一幅人们在心灵隔绝、烙印深重的世界中受难的图画,从而传递出对我们所身处的整个信息世界的至深讽喻。最后,影片奇迹般地令整个三部曲中人物的命运会聚于一处,构成了人类整体的微妙缩影,一瞬间定格了生命的哀伤和光明。 是的,两重并存,并且毫无矛盾。相比于三部曲中的前两部,作为压卷之作的《红》,真正达到了某种建立在精致的叙事和人性的深思上的完美。 奇异语境的对话 有一点我们无能否认,那就是美丽的女主角从影片的一开始就捉住了观众的心灵。由伊莲•雅各布饰演的女学生瓦伦汀是一名光彩照人的兼职模特,她依恋着身在英国的男友米歇尔,但由于分隔两地,两人只能依靠电话维系感情。在一次巧合中,她驾车撞伤一只马路上的弃犬,按照狗颈圈上的地址寻找原主,从而成为陌生的离休法官家中的孤独访客。 影片的对话型叙事结构由此揭开。在影片中,气质柔弱的女主人公是人性单纯而光明一面的象征——不妨称之为“情感的正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寡居的离休法官——怪异、深沉、冷酷,带着不可理喻的窥私之欲。尤其可怕的是,他那有条不紊的理智对生命的存在保持麻木不仁的态度。由此,法官所构成的,毫无疑问是情感上的负极。奇妙之处在于,这种情感上的两极对立,直觉上给予观众以偏私性的判断,直到通过对话语境的不断延展,才逐渐袒露出影片的真正含意。 二者之间那种明显的对立,通过不断的讽刺、愤怒、挑动等奇异语境中的对话而变得逐渐暧昧。他们的第一次对话简短而苍白,以女主人公的一句质问“假若我撞倒的是您的女儿,您是否还会无动于衷?”和法官冷酷的回答而结束。而在第二次无意的拜访时,法官则在针锋相对的对话语境中展示了他的窥私世界和清晰得近乎残忍的分析手法,极大地刺激了女主人公的心灵。他们依次占据着上风,法官的洞悉一切令她痛苦而敬畏,而她对人性所抱的希望也打动了法官。而随着影片的不断暗示,法官的生命悲剧通过现实中年轻毕业生奥古斯特的演绎而缓缓呈现;另一方面,年轻的女主角与恋人分隔两地,电话彼端的误解和伤害导致她自身的情感也遭遇折磨。作为对话体的两端,他们处在相似的故事之中,遭遇着挚爱之人的伤害。于是,矛盾消解了,两极的对立变得模糊,直到化为友情。而影片真正的含意开始清晰而可辨。 包含在这一两极对话结构之中的另一个重要主体,则是巧合般地居住在女主角附近的法学毕业生奥古斯特。事实上,毕业生的现实故事,恰恰是老年法官的往事的再现,也就是说,在电影语言中,他的经历与年老法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体——热恋中的女友投入他人的怀抱,尤其是亲眼目睹女友和他人做爱的场景,在心中留下了可怕的创痛。极为耐人寻味的是,影片这重巧妙的设计,将两个“对话的主体”在现实中划分为更具有生命力的三个“行为的主体”。这一手法,除了避免使用简单的回忆镜头来透露老年法官的真相之外,更间接隐喻出了一个深邃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之中,人类的经历彼此相似。我们的感情和命运总是让我们自以为是不朽的,而事实上,它是平凡的,彼此联系的。正是在这层隐喻之中,奠定了影片“博爱”感情的根基。 关于信息的讽喻 《红》所透露的讽喻是犀利的。这是一个关于由电话线路联系起来的信息时代的讽喻。影片开头的一组长镜头,刻意模拟了电波越过英吉利海峡而飞速传递的经过,无数模糊的声音在千万条信息网络中此起彼伏——人类依赖于信息而生活的模式,被加以冷静的剖判。 影片承载的讽喻在于两个层面。一方面,冰冷的电波唤起了陌生者之间逼近与窥探的欲望;而另一方面,它又构筑了令对彼此真正具有意义的人相互隔绝的困境,消蚀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情感体验。 在离休法官的方面,这位冷酷的老者陷入了第一个魔咒,终日沉湎于对左邻右舍的窥私之欲中,用窃听系统监听着一个又一个的电话讯号。在被截听的接连不断的对话中,人的情爱,人的妥协,人的失落与苦望——我们生活的全部,遭遇了层层剥茧式的呈现。而在法官那难以反驳的分析之下,电话里的人们仿佛正处于无穷无尽的荒诞之中,他们各自的不幸结局已被预先判定。法官的洞察一切,使我们留下了可怕的心灵印象,并萌生了对其不幸的理解。这是一种陌生者之间无谓地互相窥探的不幸。而在推动情节方面,年轻毕业生奥古斯特的女友也被安排于法官的邻居之内,两人之间的恋情和毕业生温柔妥协的性格通过被窃听的对话得以表现,从而暗存故事的伏笔。 在女主角瓦伦汀的方面,影片则通过她的爱情一步步被冰冷无味的电话讯号所瓦解,来表现信息网络之下人际感情的脆弱性。当电话的一端所传来的男友的声音日趋变得多疑而冷漠时,它所起的作用,既在于推动了女主角心理的转化,也在于表现了影片一种更大程度的、对处在心灵彼此隔绝的困境中的人们的同情。与之相衬,年轻毕业生的感情变故,同样是通过后来的一个无法打通的电话暗示而出的。 影片中,电话是一种梦魇般的讯号,它总是唤起我们微微的恐惧之心。由于影片指向着现代性文明之下的人性,因而,人和他所身处的世界,也总是依据现代性文明的特征被分割为两个相对孤立的单元,而人在这种对立之下仿佛永远处于受伤害的地位,无论是遭遇人格的异化,还是遭受心灵的损害。 重叠的生命 《红》所展示的世界中,人与人的经历彼此重复,生命中的悲伤烙印仿佛永恒束缚着心灵的自由。而作者的深层意图,正是在洞察与展示人类种种相似困境的同时,唤起深沉的悲悯之心,从而赋予电影以光明的“博爱”色彩。人物之间重合的经历,在影片的叙事中以高超的技法彼此呼应和暗示,形成了《红》在技巧上独特的魅力。 在第二次拜访时的针锋相对中,法官窃听着一位男同性恋者的电话,激怒了单纯的女主人公。愤怒的她立刻来到被窃听者的家中,可是,当她看到那个毫不知情的可怜妻子和家中的小女儿时,却又出于怜悯而自动放弃了揭露法官的初衷。紧接着,法官又向她介绍一位站在窗外打着移动电话的毒枭,女主角这一次却激动地拨通了毒枭的电话,说出了“去死吧”的诅咒。从而,法官在几句简单的交谈之后便揭开了女主角心灵的隐痛——原来,在这两个事件中恰恰蕴藏着她的不幸经历。她的家庭是破裂的,而她本人就是那个被窃听者的小女儿的化身;至于她对毒枭的仇恨,则是因为她的弟弟身染毒瘾。在一束夕阳的光线中,女主角的防线遭遇了击溃,她显得虚弱无力,对法官的敌对情绪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当她驾车离开时,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清晰可辨。这组奇妙的对话中,人与人的经历出现了暧昧的交集——人们生命的悲剧,居然被如此地联系在了一起。 影片中,人物经历的最大重合体现于两位男主角的身上。法学毕业生奥古斯特,在现实中一步步重演着离休法官记忆的梦魇——恋人投入了另一个人的怀抱,并在一场意外的事故中死去。这是一个关于失恋的痛苦的故事。影片突出了三个动人的元素以表现两人经历的一致:其一是一条随身的爱犬;其二是一本掉落在地上而带来了好运的法学教材;其三,则是那个亲眼目睹恋人与另一个男人做爱的刺眼的情景。而两个故事的轨迹,则是在重重的暗示之中逐渐吻合的。显然,对于蒙受不幸的毕业生,我们的目光始终带着同情心,他是被镜头关注命运的两个人物之一。而在两人的经历得以渐渐契合之际,观众对年轻毕业生不幸命运的同情,也就促成了观众与法官之间矛盾的消解。别有深意的是,法学毕业生所追求的女孩卡琳恰恰住在法官的附近,而毕业生的公寓,也恰好位于女主人公对面的街角,影片的长镜头总是随着人物的视角或行为在两座公寓的窗口之间移动。在打保龄球的夜晚,在出售CD的音像店里,瓦伦廷与奥古斯特也都恰好在对方的身边,只是彼此毫无察觉。人物在空间上的彼此联系,加深了他们各自命运的重叠感。 一线光明 影片的起始,作为兼职模特的女主角正在摄影棚里拍摄着一组照片,被风吹起的红色帷幕构成了她的背景,画面混糅着玫瑰红和橘黄的基调。她在摄影师的指挥下作出不同的姿态,有时戏谑,有时平静,俊美的侧影苍白而动人。在摄影师灵感迸发的催促下,女主角显得疲倦,渐渐地,苍郁的眼神焕发出忧伤之色。“哦,很好……哀伤些,再哀伤些,想些悲哀的事情。”于是,她以忧伤的侧影完成了具有囊括整部影片意义的杰作。 在她的身上,我们总是看到“希望”这一奇妙的事物。“人性并不坏。他们只是无能为力。”——她从未放弃善良的想法。镜头关注着她的命运,她身上的东西总是提醒着我们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在时装展上的她内心紧张,却难以掩盖迷人的神采;而照看受伤的牧羊犬时,她出于对生命的悲悯之心,而显得异常温柔可爱。 女主角和法官的对话体系里,被撞伤的牧羊犬充当了情感纽带的角色。在郁积着敌对情绪的前两次对话中,法官的理智每一次都支配着表面的局势,而女主角的反击则更多是情感上的。第一次拜访离去时她问道:“假如被撞倒的是您的女儿,您是否还会无动于衷?”第二次,她带着屈辱和愤怒留下了一句:“您知道吗?您的狗怀孕了。”——正是这句话引起了法官心灵的震荡,也引起了他对女主人公的复杂感情,甚至导致他为了观察女主人公的反应而向法院自首。法官的自首,令女主人公第三次的拜访具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两人之间第一次出现了在主导权上彼此平等的对话,法官也对往昔的情感经历开始了隐约的自叙,在这种自叙中包含着某种特殊的仁慈。如之前所说的,源自于观众的对他的矛盾情绪开始消失。在这次的对话中,无论是女主人公所凝目注视的山头的落日,还是法官更换电灯泡时照亮房屋的耀眼的灯光,都间接地隐喻——影片的人性光明开始展现。 在影片的尾声,法官应邀去观看女主人公的最后一场时装表演时,驾车经过一处城市的路口,看见了悬挂在影壁上的巨幅海报——上面正是那个红色的哀伤侧影。他为之而感到高兴,温和地一笑。在这一细节之中,影片的两种基本人际关系的对比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温暖的人际关怀超越了冰冷的彼此敌对、窥视和抗拒。在表演结束之后,他们进行了最后的一次对话,这次的对话中,法官的秘密被揭开。他们之间相互的理解变得更深沉,言谈间又有些淡淡的哀伤。在最后离别的一刻,两人的手掌隔着车窗相触,达到了心灵的默契。 而此时的毕业生,正饱尝着遭遇恋人背叛的折磨,这一折磨几乎使他变得冷酷。他在海边抛弃了他的牧羊犬,独自驾车离去,过了几秒钟,他又猛然刹住车。在之后渡轮上的镜头里,爱犬再一次出现在他怀中——看来,他最终并未选择抛弃它。与此同时,在法官的家中,那只怀孕的牧羊犬已产下了一窝狗崽。温暖的镜头开始出现,影片朝向最本质的“博爱”做着最后的努力。人们正各自从不幸的阴影中走出,接近了心灵的自由。对于女主角和年轻的毕业生来说,各自的生活面临着重新开始的可能。 尾声 影片的最后,命运受到我们深切关注的两位主人公——瓦伦汀和奥古斯特,登上了同一艘开往英国的渡轮。他们带着各自的忧愁而启程。女主角和男友米歇尔的感情在电话的两端正遭遇着危机,令她对这次相见充满了不安;法学毕业生则经历了痛苦的失恋——他的女友背叛了他,情归于另一位成熟迷人的男子。并且,他们也在这一天乘坐游艇出海。在渡轮上,瓦伦汀与奥古斯特擦肩而过,依旧漠不相识。 一场暴风雨袭击着日内瓦与它的海岸线。暴雨降临于城市,狂风吹翻了房屋里的杯子,而在城市街道的路口,那张名为《感受生活》的巨幅红色海报也被缓缓卸下,女模特的哀伤面容变得蜷曲难辨。暴风雨中,一切冲刷殆尽,影片的终章来临了。 报纸上传来了渡轮遭遇海难的噩耗,法官紧张地打开了电视。这是一场由风暴导致的海难,船的尸骸横陈于海面,与渡轮一同遭遇风暴的还有一架游艇,这隐喻出了卡琳的遇难,从而再一次地将毕业生与法官的经历紧紧扣合。(在法官的自叙中,背叛他的恋人死于一场意外的灾难,成为他心灵的痛苦烙印。)……新闻在继续。在这场海难中,仅存的生还者共计七人,他们开始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在镜头里。 我看到了第一位,一个湿漉漉的惊魂未定的女人。那是法国作曲家的遗孀——由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蓝》中的女主人公;生还者的第二位是毕业生的情敌,关于他的镜头被画面所忽略;出现在第五位的是《蓝》中的男主人公,这使得属于《蓝》的人物结局得以意味模糊地加以点明。第三、第四位生还者分别是《白》中的波兰丈夫和法国妻子,这似乎暗示出他们已破镜重圆并且重新生活。从而,出现于影片《白》结尾的那一富有悬念的镜头也得到了解释。 这一刻对于电视机前的法官来说,无疑是扣人心弦的,他正关注着他那位朋友的命运。当然,电影作者的意图已再为清晰不过,生还者中的第六人出现了,他是日内瓦的法学毕业生、一位名叫奥古斯特的年轻法官;而在他的身后,是与他同城的女学生瓦伦汀——生还者中的最后一人。法官在电视机前露出了解脱重负的深沉平静,他富有感情地注视着他,她像一只受惊的鸟,瘦弱的身体裹在一件外套里。当她经过毕业生身边的一刻,在这两个整部影片中未曾相遇的人之间,忽然产生了一刹那的迷茫的对视,仿佛暗示着某种微妙的感情交流——也许有什么故事被忽略了,也许有什么故事即将开始,总之,一切不得而知。镜头推向了瓦伦汀的侧脸,一个穿着红色外套的人偶然间从她的身后走过,画面选择在那一瞬做了最后的定格。红色的背景,无尽哀伤的脸庞,似曾相识。 我知道,奇迹已经诞生了。这是属于整个三部曲的奇迹。所有人物的命运,汇集于《红》最后的不朽时刻,生命的偶然性被夸张到了极点——作者究竟想说什么,这世界究竟怎么了?我想,这是对人们生存境遇最温和的俯视。在新闻镜头独特的质地感下,一切主观赋予的特殊性被默默地取消了,他们的命运成了最为真实而不虚假的东西,唤起对生命经历最深沉的感受。你看着这组镜头时,无法遏制你的悲悯之心。你知道他们得救了。 2008/3/9

     3 ) 被装订的空间和被缠绕的时间——红色情深

    红色在法国国旗中是博爱的象征,而《红色情深》的主体并非停留在此。比起《蓝色情挑》所讲述的“记忆与遗忘”这个人类普泛性的话题,“红色”更具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思考。
    “红色”中包含着一个永恒难解的矛盾,表面的和平与残酷的真相,究竟哪个是人类应该追求的,这不仅仅是,孩子是否应该知道自己与父母并无血缘关系,妻子是否应该发现同志丈夫的秘密,这样浅显的问题。它隐含着生命中更多的更深刻的真相与遮掩之间的难题。或者人类逃避在安逸中,或者揭开面纱面对一个难堪却真实的境遇。(这个问题在《黑客帝国》中也不难找出,那部电影以更离奇直接的寓言式手段来讲述。)
    而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却使得这个原本的问题更加复杂化,在这里涉及到影片中很重要的一个道具——电话。影片一开始,在镜头的快速运动和蒙太奇剪贴中,沿着电话线,连缀起两个远隔重洋的空间。电话是对现代人对空间概念的解释,在科技手段一日千里的现代,人类的生存空间也在感觉上日益逼仄狭窄,宛如用订书机把不同的维度装订在一起,电话就是一种渠道。这时候的人类甚至对逃避还是面对都失去了选择的权力。正如影片中代表裁判性的老法官,他难以抗拒探求真相的诱惑去窃听邻里的电话,以至最后自我揭发,而他正是真相的第一个受害者;女主角瓦伦蒂娜电话另一端的恋人总会因为她延迟接电话而产生种种猜忌;青年法官奥古斯特因为女友不接电话而发现她和别人偷情。生活的真相与假相之间的矛盾,因为现代生活的条件而令人类更加迷惘、悲哀、无奈。
    影片中的瓦伦蒂娜与奥古斯特是两条平行又互相启示的线索,如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列文,《达洛维太太》中的克拉丽莎和塞普蒂莫斯。而两条线索最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交汇,这是影片对时间的解释。在老法官对瓦伦蒂娜讲述年轻时的故事的时候,我们知道他就仿佛是奥古斯特的前世,两个人同样是法官,同样在一页偶然翻开的书上堵到考试题,以同样的方式发现红杏出墙的女友,只不过一个比另一个早生二十年或三十年。奥古斯特是瓦伦蒂娜的邻居,一直生活在用同一个镜头就可以囊括的平行空间却彼此不相识,直到两个人搭同一条船遇到船难,在老法官家的电视里,他们成为共同的生还者第一次被联系起来。老法官,这个世界的窥视者与裁判者,是唯一发现真相的人——晚生二十年或三十年的自己与瓦伦蒂娜相遇了。这并不是一种轮回,而是时间的多维度,同样归因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老法官和小法官的设置,让我想到埃舍尔的画,在二维视界营造出三维空间里不可能的世界,时间在影片中不再是单线单向的存在,而是由无数齿轮和卷轴运作的复杂机构,当老法官步入垂暮之年,他的前半生又开始在同一空间重现,这是一种复杂现世在时间上产生的幻觉。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总是伴随着暗示宿命的小细节,巨幅广告上瓦伦蒂娜苍凉的目光暗示着终将来袭的船难,老虎机上的三个红果图案暗示瓦伦蒂娜和奥古斯特所遭受的,被生活强加的真相的打击。
    结尾一千五百人的船难,生还者是电影中的主角,这是电影以神的悲悯眼神观照人世的一缕光,七个幸存者,代表耶和华的七个救赎之名,人类真正获得了救赎与博爱,这使得影片不仅仅停留在对人类生存境遇的现实层面的思考,而最终把问题的答案引向神明的方向,宛如为这栋建筑物加盖了宗教建筑的穹顶,如灯塔的光辉一般,在辽远微茫的无限空间中恒久地探照。

     4 ) 你还在深红流光里无限深蓝

    基斯洛夫斯基的代表作。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有对它很精彩的评论,我觉得他字字都讲到深处的。看《红》带着很多私人感情,因为电影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东西,就和音乐,文字一样。

    《红》讲的是一维时间里的“错过”。通俗点说,讲的是“命中注定”。所谓“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曾经在大学bt下的。这是大学时看的电影。后来毕业,工作,转而出国念书,到现在,时光兜兜转转。我何时文笔变如此之差~没救了。总之,我的中心思想是,这篇电影值得一看再看,在你人生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看它,都不至于让你觉得难看,我是说不至于让你觉得它难看

    over~

     5 ) 《红》中年轻法官的存在性问题

        关于《红》,笔者有一个十分大胆的猜测。就笔者所接触到的观影作品或学术论文而言,大多以为电影的主角应当是三个:Valentine,老法官以及年轻法官。但我以为年轻法官也许只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时间上造出来的一个符号而非实体,象征着老法官的过去,在valentine所在的时间轴上,年轻的法官是不存在的,存在者只是老法官。笔者以下将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第一,Valentine与年轻法官始终相近而不相遇、相知,两人始终没有任何交集。年轻法官就住在Valentine的对面,但是Valentine始终没有与年轻男子的直面相遇,其所看见的只是一部红色的吉普车。这种不可相遇性笔者以为并非导演要为最后结束的事故中相遇做下的层层掉观众胃口的铺垫,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风格而言,基完全不屑于去这么做。不让其相遇的目的就是在于告诉观众:他们并非处于一个时间点上,法官的生命时间应该是先于Valentine的,因此无法在同一个时间(影片的时间定位在Valentine的个人生命时间上)相遇。从在音像店里年轻法官先于valentine离开也可以看出这个隐喻。另一方面,老法官也从未遇见过年轻法官,只是遇见过年轻法官的女朋友在庭审外与另一男子调情。若年轻法官真实存在于这个时间,也只可能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继续其在《十诫》中寻找一个与剧情毫无关系的黑衣男子来增加影片神秘性的技巧,在《红》中也安排一个这样的人物,但若果真如此,老法官与年轻法官的女朋友实在没有见面必要,也不需过多对年轻法官的生活进行叙述,且最终结局幸存者中也不需将年轻法官作为幸存者之一,因为他不是主角,只是增加神秘性的工具。如此观之,年轻法官的存在性问题受到质疑。
        第二,片中从来没有任何一处叙述过老法官的姓名,也仅仅在片末提到幸存者Auguste Bruner,即年轻法官的姓名。片中只叙述年轻法官也有一只黑色的牧羊犬,且也从事法官职业,其女朋友的模样也完全符合老法官在剧院叙述自己的女朋友的模样。就如同《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中完全相同的两人生活在不同城市,基耶斯洛夫斯基大可以将这种同时存在再演绎一遍,只不过《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是空间双重生命共存,而《红》是一个时间上的共存。但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个重视现实与真实的导演,其早期的纪录片拍摄将这种风格一贯到底,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其他影片中凡是主角的一定有名有姓(哪怕同名)但名与人是一定对应存在。但是老法官作为《红》中的主角,他的名却缺席、不在场,这种名与人不对位,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名在场,也即年轻法官的名,但是人不在场。这也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利用时间玩的一个小技巧。
        第三,Valentine与年轻法官交错但从不交织的生命轨迹,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要表达的两人的确有爱的基础(音像店里年轻法官先买走了Valentine喜爱的唱片隐喻二人的确有共同喜好),在不同时间点表现这种相近却模糊的爱的潜流,比老法官与Valentine在同一时间轴直接表达炽烈的爱意更具张力,也同时为最后故事的象征性结局埋下伏笔。
        第四,片末年轻法官与Valentine的相遇,也并非物质存在性的相遇,而是一种符号性的相遇。Valentine与年轻法官的幸存只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最后做出的一种可能性的判断:在时间里错过的两瓣苹果有相遇的可能、有爱的可能。这里也是年轻法官与Valentine第一次同时处于一个镜头画面里,但也只是一个定格,镜头马上又转为老法官的脸部特写。影片结尾正是达到这种目的,即告诉观众一种爱的可能,博爱主题的表达笔者以为更多是时间上——时间上错过40年的两瓣苹果仍然可以爱。
        笔者以为,年轻法官的存在问题,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己也是模糊的,在《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中,他自己也谈到《红》的叙事结构与存在性问题,认为这个存在性的确是模糊的。或者这种似在非在的感觉更模糊,也更美。
        向基耶斯洛夫斯基致敬!

     6 ) 偶然的幸福 偶然的忧伤

    法律学生手中的书掉在地上,翻开的那一页,他看了一眼,后来发现竟然是考题的内容,他后来成了律师。

    这是基斯耶洛夫斯基的电影《红》里给我们展示的一个生活片段。这种偶然不仅是属于那个老法官的,也同样发生在那个年轻男子的身上,而且后者仿佛成了前者的翻版,他也一样被自己心爱的人背叛。

    这部被称为以博爱为主题的电影中还有更多关于偶然的主题,那些偶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人的思想意识,还带来了好运和幸福。

    瓦伦丁开车撞伤了老法官的狗,这一次的偶然事件让她认识老法官,并意外地发现他在窃听周围邻居的电话;也是这一次偶然,让老法官重新审视自己,并把自己告上法庭。本来偷听可能是一种偶然,由于老法官的违法行为,而使得偷听的行为成为一种必然的侵犯。

    也许是瓦伦丁拯救了老法官,如果她不介入法官的生活,后者可能会坚持着窃听的生活。同时老法官的言辞也给瓦伦丁带来更多启示,他说在法庭中往往听不到真实,只有电话里的故事才是最真实的。

    老法官能够识破年轻的瓦伦丁的心理活动,他知道她为什么没去向邻居家男主人检举自己,是因为她看到那家妻子的温和,和孩子的活泼。

    这两个人互相影响着,从起初的偶然开始,让彼此都拥有了一段不寻常的人生体验。重看电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重新看同一部电影,感觉好像不是一部电影,其实电影还是那部电影,只是关注的角度不同了,你发现了一些曾经没有被发现的,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经历久了,心灵在成长。

    当然再多的偶然都是导演所为,最后的场景,《蓝白红》三部电影的主人宫都出现了。如果你看了这三部电影,就会觉得这“偶然”得很夸张,那因为电影的原因。其实生活中的幸存者彼此都没有关联,没有人像基斯耶洛夫斯基将毫相干的人拼接成故事。而你看到了这些故事,人们对电影的观看产生心理作用,而这正是影片的亮点之一,不管你把它当成是讲故事的技巧还是其他什么,毕竟这结尾强调了人生的偶然。

    最后影片定格在瓦伦丁的向右看去的表情上,而这一瞬间刚好和她拍照的那幅照片的表情十分相似,尤其是那脸上的忧伤,这是正常的心态下的表情,因为她刚从一场灾难中脱身,那是应该具有的恐惧。而这自然的表情却和当时摄影师让她表现出的忧伤那样的相似。

    从影片来说,前一次是表演,后者是生活。但有意思的是,跳出影片来看,这两者其实都是一种表演,那正是演员伊莱娜·雅各布在影片中的表演,在表演相似的忧伤;即使不这样理解,这仍是一种表演,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也时不时的在表演?大多数时候还是没有排练的“表演”。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往期推荐影剧

    电影《刺杀尼克松》英剧《问答》电影剧集集合推荐法国电影《阿尔德曼夫妇》电影集中推荐日本电影《大空港》美国电影《莫娣》美国电影《魅影缝匠》美剧《大小谎言》第一季中国电影《暴雪将至》美国电影《三块广告牌》中国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美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国电影《村戏》日剧《贤者之爱》日本电影《蒲公英》BBC版《无人生还》韩国电影《计划男》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美国电影《卡罗尔》中国电影《山河故人》华语电影《刺客聂隐娘》|英国电影《房客》|中国电影《双鱼陨石》|日本电影《儿童食堂》|英剧《伦敦黑帮》|美剧《上载新生》中国电影《春潮》|美国电影《房间》|美剧《真相捕捉》|日本电影《默片解说员》|国产火爆网剧《隐秘的角落》|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日本电影《摇摆少女》|悬疑剧集《极地暗杀》日本电影《雨停了》

    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日本电影原著改编成的电影(4)日本小说改编的电影(3)关于日本艺术家的电影日本小说改编成的电影(2)日本小说改编成的电影(1)15部悬疑电影推荐|关于日本艺术家的10部电影|关于何冰“后浪”事件功夫片岁月

     短评

    她走在他过去时空的轨迹上,于是终于在现在,碰上了他。

    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 多想结交这么一个古怪博学的老先生当忘年交。三部曲里最爱的一部。

    12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 我们都活在别人生活过的轨迹里,或是窥探隐私,或是生命轮回。他梦见了未来的她,好像这一切在真实的发生。我以为这是错过,可殊不知,他们最终相遇。

    15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 影片的整个基调是红色的,莫名,猜不到的结局,费解的过程。然而,当我再回过去看前面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如此,整个过程,是一系列紧密相扣的环。其实,在我看来,三部曲中,〈红〉是最难解读的,它涵盖了人生的迷茫,感情的机缘巧合,以及,宿命的救赎

    1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 能在不幸中自愈,能在报复中哭泣,能在欺骗后相信,才能在命运的风暴中幸存。

    19分钟前
  • 渡边
  • 力荐
  • 很好的看的电影,情节有铺垫而且环环相扣很精彩

    21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 蓝白红三部曲是一个从三星到五星的过程。连续性的看完感觉才最完整。

    26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 该片是一部成年人的童话故事片,是一部由厌世者构想和完成的浪漫史。影片令人信服地描写了两位主人公所建立的优雅、微妙但未必会发展的感情联系,而这种联系也是该片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

    28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力荐
  • 轮船遇到强对流天气,暴风雨过后电视新闻上播放着轮船遇险的消息。一百多人罹难的同时,瓦伦丁和奥古斯丁双双幸存,他们觉得对方似曾相识……

    30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 三部曲里面,最浪漫的一部。红色是热情,红色是救赎,红色是博爱。

    32分钟前
  • 纤指十三
  • 推荐
  • [蓝]技法最先锋但略有形式大于内容之感,[白]最贴近传统叙事电影,终章[红]以"博爱"为主题,大格局,视听语言掌控也已达大象无形之境。老法官与新法官相同的人生轨迹及细节(掉书翻页中考题,养狗,被劈腿)有轮回之意。不少元素的复现把基氏后期影片联成网状脉络(绊倒同[两生花]),耐人寻味。(9.5/10)

    3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 红色的基调,浓烈、悬疑、隐喻,现在看起来仍然很不错。

    41分钟前
  • 小波尔卡
  • 推荐
  • 三部曲終於完滿了。那個扔瓶子的老太太,終於有人肯幫她一把了。這就是電影的主旨——博愛。

    44分钟前
  • StevenTong
  • 力荐
  • 二重身。奥古斯特正是年轻版的法官自己,多年前遭遇背叛生命轨迹从此改变无从救赎孤独终老,所以他会对瓦伦蒂娜说,“也许你就是我从未遇到的那个女人”——电影结尾,瓦伦蒂娜和奥古斯特一起得救上岸,他透过电视荧幕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如同两生花不是关于两个人的故事和精神联系,而是一个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奥古斯特和法官也因此不是两个人,而是同一个人的两个版本,两种可能。由此,我们的现实呈现出某种极端的脆弱性和偶然性——我们的现实只是开放情境中的一种可能,甚至并非是最大可能性的结果,其他潜在的可能结果并没有被完全排除,而是作为可能会发生的事件的幽灵继续缭绕着我们的“真实”现实。(Zizek)

    48分钟前
  • 江寒园
  • 力荐
  • 隐喻太多,又显得刻意巧合。终究不是现在所喜的类型。不过,三部曲里面,这部相对更好。另外,女角很漂亮

    52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 我爱伊莲娜雅各布以及她的黑丝袜

    54分钟前
  • 毛驴哥🔒🔒🔒🔒
  • 力荐
  • 欧洲人的东西总是体现在细节,三部曲中最爱红

    59分钟前
  • 徐小花
  • 力荐
  • 三色之中最差的一部,不知道为什么被提三项奥斯卡,这片输给[低俗小说]一点不冤。偶然与轮回,监听与畸恋。伊莲·雅各布真美好,特林提格南特老得认不出来了。至此基老师所有能看到的片片全部看完了,以这部片子结尾,真真伤感。

    6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 是一部技巧娴熟的杰作,虽然没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是却展现了男女主角胸出色的表演。

    1小时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 三部曲中最爱红.

    1小时前
  • kingfish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