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丽莎参加了诗社,却苦于无法写出好诗。当她发现班级里的少年吉米拥有超群的诗歌创作灵感,她希望用尽全力保护吉米的天赋。
许多评论都在讨论女老师如此培养一个天才儿童是否合理。我想说这个问题虽然很值得讨论,但根本不是本片的重点。
Jimmy的天才是很耀眼,但他在片中只是一个道具而已。
这个片子不是关于天才。正如片名所言,这个片子只是关于一个“幼儿园教师”。
在影片的结尾,女老师Lisa隔着浴室门哭着对Jimmy说:如果没有我帮你,几年以后,你的天才就会被社会抹去,你最终会和我一样。
这句话泄露了Lisa对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Lisa认为,自己是个有诗歌天赋的人,只是被社会扼杀而没能让天赋之花绽放而已。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客观来看,Lisa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是一个人到中年,写的诗连在成人教育这种水平的课堂上都无法获得老师认可的人。
若她真是自己定位中的那种天才,至于如此吗?
Lisa的女儿说:我不用怎么学习成绩都是全A,妈妈你呢,你拼了命成绩都不怎样。
虽说学生时代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一定意味着没有文学天赋,但是我们从这些细节中看到的真相就是:Lisa大概率是个智力及天赋都极其平庸的人。她写不出好诗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她根本没有天赋。
平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庸。
Lisa的生活虽普通,但在很多人看来应该是非常幸福的:稳定的工作,舒适的物质环境,非常支持她创作的丈夫,两个挺优秀的孩子,也有闲暇时间追求自己的爱好。
但在平静生活的外表下,是她的不甘。她不曾实现的自我,她希望在子女身上实现。然而第二轮的希望又破灭了,子女也没按她想象的方向发展,她慢慢相信都是物质社会的错。总之这些东西多年来在她心底的角落里越堆越高,像一堆等着被点燃的柴火。
有一天,毁灭的火种终于来了,她看到了更高、更远、更美的东西:诗歌,她找到了一个天才儿童诗人。
在那道火光的衬托下,平凡幸福的生活瞬间变得庸俗可憎,肥胖普通的丈夫、平庸不合作的子女突然之间都变得令人无法忍受。
第一次站到舞台中央,朗诵着美妙的诗歌。被重视、被仰望、被爱慕。第一次有人那样望着她,倾诉如何被她的才华迷倒。第一次感受到了超越庸俗生活的非凡意义,诗歌、美、那种飘飘欲仙的狂喜她怎能拒绝。就算自己做不到,她也要借着一个天才儿童,拼尽全力把这个美丽的幻想延续下去。哪怕再延续一秒也好——因为那一秒钟的满足,远超过一辈子庸庸碌碌的生活。
所以她铤而走险,做的事情越来越疯狂。
与其说Lisa是想好好培养一个天才,不如说她发现了一个道具,一个能填补她内心的空洞的道具。她后来做的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根本不是为了那个孩子,她只是为了把自己的美梦能拖长一秒是一秒。
Lisa就像包法利无人。包法利夫人因为读过浪漫的骑士小说,能画几笔美惠三女神,知道巴黎最时髦的衣服和最动人的歌剧,就再也无法忍受小镇医生夫人的平庸生活。世界上明明有那么有意义的人生,有那么多美妙非凡的东西,有那么多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凭什么我就不能拥有?难道因为我没有天赋,我就不配追求那些东西吗?在知道了那些更高、更远、更美的东西以后,她们如何能再忍受平庸而毫无意义的生活?所以她们宁愿一把火毁掉自己的人生,也要借着那火光再看一眼梦中的美丽世界。
Lisa和包法利夫人错了吗?我也不知道。
假如我们平庸到永远爬不出阴沟,那么我们到底是应该坚持仰望星空,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在沟里呆着呢?
但是没想到文青汇聚的豆瓣上也这么多。
甚至把这电影看成了“情节曲折”的“犯罪/社会”作品。
开始声讨女主保护“天才”的方式不对,质疑“剧情”“转折”过于生硬;
妈呀,你们是“中国式家长”吗?
这个世界可能真的不需要诗和诗人吧,
说到女主,其实大多数尝试创造/创作的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令自己神驰目眩的巅峰吧,
距离那震撼心灵的奥妙是如此的切近,
以至于不能分辨它是否真的属于自己,
以至于想要不顾一切的擭取它,乃至自我毁灭,仅仅为了能在它傍边多逗留片刻,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把这电影看成今日说法的豆瓣诸君,我只能说,服
片子里,除了女主,拍的都是你们!
这根本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培育天才的故事,这是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我就知道好多人是看不懂这个片子的!这根本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培育天才的故事,这是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我就知道好多人是看不懂这个片子的!这根本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培育天才的故事,这是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我就知道好多人是看不懂这个片子的!这根本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培育天才的故事,这是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我就知道好多人是看不懂这个片子的!这根本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培育天才的故事,这是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我就知道好多人是看不懂这个片子的!这根本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培育天才的故事,这是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我就知道好多人是看不懂这个片子的!这根本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培育天才的故事,这是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我就知道好多人是看不懂这个片子的!这根本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培育天才的故事,这是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我就知道好多人是看不懂这个片子的!这根本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培育天才的故事,这是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我就知道好多人是看不懂这个片子的!
幼儿园像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幼儿教师丽萨步入中年,老公的臃肿、儿女的不务正业和不求上进令她无比失望,她在家中找不到快乐,但不甘平庸的她找到了自己“脱平”的手段——诗歌,她积极参加诗歌研修班,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一个五岁多的学生,一张有着中东人面孔的卷发洋娃娃的吉米身上,她在研修班朗诵吉米的诗作,以此赢得研修班同学的称赞。研修班老师的几句恭维,她即便不爱他也愿意委身于他,以此获得价值认同。她特意找到吉米父亲,这位生意人对这种过早过度的栽培毫无兴趣,但她依然要让吉米去诗歌朗诵会去朗诵自己的两首得意之作,以至于即使面对研修班老师的指责,她也毫不在意,仍然希望像奥地利的国王器重莫扎特一样,挖掘出吉米的天赋,让他成为自己一生一世的骄傲。
丽萨偏执认为吉米就像是诗歌界的莫扎特,是不世之才,自己是伯乐,自己的慧眼培养出杰出的诗人可以掩盖自己的平庸,这种人在外面身边特别是中年女性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爱情已半掩于坟墓,儿女已飞离了自己的羽翼,事业基本定型,不可能有太大野心,唯一让自己有可能赢得更多关注和认同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发现天才,培养天才。其实平心而论吉米连早慧都算不上,更不用与莫扎特相比了。不甘平庸的丽萨无非是想在吉米身上赌一把,不惜压上她的全部身家。这才是电影要表达的。
题目很绝对,但是幼儿园教师这部电影看起来是在讲诗歌和教育,其实更多的是一场女性的中年危机,她在应对这场危机时想要发泄,想要逃离,最终策划了一次疯狂的旅行,像是她亲手点着火,烧毁了束缚她的囚牢,也烧毁了自己。
先说无关教育,许多人看完影片后会觉得这是一场偏激的试验,丽萨为了培养吉米的诗歌天赋对他格外关照,记录他的诗歌,给他讲解视角,与他的家长交流,称赞他的天赋并希望他们重视,带吉米去参加诗歌朗读会,甚至策划了最后那场堪称绑架的旅程。丽萨像是天才吉米的发掘者,并一心想成为他的培养者。
这一系列行为可以称为教育吗?我并不认同。最简单的教育在于传播知识,教育的普遍目的在于培养塑造一个人健全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影片的教育对象吉米比较特殊,他可以被视为拥有诗歌的天赋,但是我不认为丽萨在关于他的诗歌天赋的行为可以称作教育。
首先纵观全片,丽萨没能给予任何吉米诗歌方面的知识,她在诗歌课程的所得并没有传授给吉米,关于诗歌的理论或是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毫不客气的说,她起到的作用甚至远远比不上带着吉米读报纸上诗歌的叔叔。唯一和诗歌教育沾点边的就是厕所的视角认识,但是这种宽泛的概念甚至可以归为认识方面,诗歌需要不同的视角,那平常的说话描述就不需要不同视角了吗?
而且丽萨在作为吉米老师的同时,也是诗歌课程的学生,只是不管她作为诗歌教育的发起者或是接受者,她都未能履行好自己的角色。影片开头她和丈夫一起探讨自己写的诗,那首关于池塘小花的诗确实很平庸,但这只是开始,最初做诗很容易偏离成简单的事物描述或者是意象堆积。
这个时候应当是继续的阅读积累与细心观察,可是丽萨呢?影片中的她在诗歌课余有认真研读一本诗集吗?没有,她在发现吉米的天赋后多次剽窃吉米的作品作为自己的作业。她的老师在得知真相后告诉丽萨所有艺术家是会相互借鉴的,但是她做的完全不一样,丽萨却嘴硬的坚持道这是为了吉米,老师一针见血地评价丽萨这是在榨取一个孩子。
当一方在利用甚至是榨取另一方的成果价值,你能把榨取方对被动方的鼓励、支持视为教育行为吗?答案显而易见。我不否认丽萨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对于吉米的教育过程,她去找吉米的叔叔和父亲也都有教育的体现,但我无法认同她对吉米进行了诗歌教育。没有知识和价值的输出,没有不带功利的引导,有的却是剽窃成果,和榨取而不自知。这不是教育,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一己私欲。所以丽萨永远都不会是吉米诗中的安娜,即使她希望是。
影片当然也无关诗歌,诗歌不过是丽萨用来逃避和对抗平淡生活的一个象征。如果不是诗歌,也会是绘画、插画等其他的形式。“我只是希望有更多的好奇心、活力、知性存在于这所房子里”这是丽萨的追求。而她女儿愤怒的吐槽有些过于尖锐但也十分形象,她形容丽萨的表现像是联合国的文化大使一样。文雅一点来说,丽萨是在探索并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实际上就是对于自己平淡日常的不满,借诗歌来体现自我的更高追求和脱离平常的优越感。
这也是为何她如此珍视吉米的天赋。因为她发现自己的诗歌也很平常普通,她失落,更多的是不甘心。吉米的诗却能让她在课堂中脱颖而出,她有些走投无路又如愿以偿地分得了天才的光辉。她享受于同学和老师的欣赏称赞,她享受于被重视、被崇拜、被仰慕的感觉。这明显区别于她从无知服从的幼儿园小朋友们和叛逆独立的子女们得到的反馈。
甚至可以用一句庸俗的形容,那就是丽萨的才华配不上她的野心。丽萨其实拥有很多,稳定的工作,理解她支持她的丈夫,叛逆但有目标的子女,甚至我觉得用中年危机来形容她的处境有些过分。最致命的是丽萨她不满足,从发现吉米天赋后的种种遭遇乃至最后锒铛入狱其实都是丽萨咎由自取。她把自己未能实现的诗歌梦想强加给小吉米身上,在吉米创作的一首首颇有天赋的诗歌中实现短暂的自我满足。
最能体现丽萨对于诗歌狂热执着的就是她的两次性事。第一次中断与丈夫的亲热去接吉米的电话,丈夫在她身后一脸诧异与失望。这意味着对于丽萨而言诗歌的优先级已经超过基本的生理需求,同时吉米的地位也高于她的家人。这种表现并不是完全的不可思议,但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第二次是丽萨主动献身于自己的诗歌老师。不谈道德伦理的错误,这次性事体现的是丽萨对于诗歌的信仰与臣服。因为诗歌在她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同时老师的赞赏让一直想要证明自己的她得到了宝贵的认同感。所以她会主动拉住老师,这场性事像是她对于诗歌的一场献祭,这种狂热也为她最后的疯狂埋下伏笔。
这一切真的无关诗歌,她对于吉米的天赋已经疯狂。其中蕴含着她对于平淡生活的不满,对于叛逆儿女的失望,对于自己大学学位的执念,对于自己平庸天赋的不甘。平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庸。吉米的父亲说拥有一个正常的人生也是好事,可是走火入魔的丽萨对此不以为然。她最后对着吉米喊道:“这个世界会抹去你的才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你的一席之地,像你这种人。几年后你就会和我一样。”她痛苦,她无助,因为她被诗歌背叛,她的美梦破灭。
“别害怕,安娜。路的尽头在遥远的前方,它已经在我们身后了。”吉米选择报警,所谓的天才却率先回归现实,理想在半途破灭。丽萨要求开门穿上衣服,为自己保留最后一丝尊严和倔强。镜头给到吉米拉起丽萨的手,这场关乎天才、诗歌,理想和现实碰撞的疯狂实验在这一刻终于实现了少有的平和。
可是当吉米一个人坐在警车内说出 I have a poem时,影片充满了讽刺意味,那个疯狂的天才拥护者、诗歌鉴赏者,已经不在天才身旁了。诗歌不会眷顾于丽萨,因为她处心积虑,因为她疯狂自私。可是这份对于吉米的眷顾可能也将终结在I have a poem。
诗意太难,只留下满地狼藉和未完的诗篇
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读书是为了精进,赚更多的钱。全部为了世俗目标,我们蝇营狗苟,患得患失。哪一件事是关乎我们的心灵?关于生命的灵性?让我们真正地成为自己。
吉米的心灵是纯粹的,灵感突然降临时,那些诗句,仿佛造物主写给人间的情书,唤醒沉睡的灵魂,让我们重新审视一切。丽莎被打动了,被征服了,吉米成了丽莎生命的一部分,很重要的部分,那部分是她后半生活着的全部希望。她要帮助吉米做好自己,完成自己。
这个世界已被实用者占领,一切都以唯物主义为标尺,金钱,地位,吞噬了生活的全部目标。所以我害怕它未来的样子,尽管它已经面目狰狞。
因出门,被莫名地要求隔离,我只身一人,蜗居宾馆。这是个普通的屋子,床头,呼吸离窗很近,有川流不息的车、公园的歌声。光线,声音,颜色,回忆都成了我的朋友,静默时,我们彼此做伴。写字时,回忆迈着碎步向我走来。直到所有的光都逐渐熄灭,走廊里有脚步和餐盒堕地的声音,那声音让人警醒。
给安娜的赞美令人惊叹,那是自己永远无法感受的凝望。给公牛的挽歌令人动容,那是生活永远不能倾听的迷惘。可最让人心碎的是,这些被视若珍宝的诗句,再也无人欣赏。丽萨既是殉道者,也是变节者,可是在干枯的审美面前,她的文化施救注定是个悲剧。摄影调色构建出莫名的疏离感,诗与死亡从未如此接近。
圣丹斯首映。Maggie Gyllenhaal的表演细水长流,抓眼球的女性主角地位推动着情节步步发展。这个角色太复杂了,她热衷于诗歌,自己的才华却尴尬的糟糕;她渴求家庭幸福,却和教诗歌写作的老师出轨;她希望小男孩的才华被家长重视,自己却“盗用”他的诗篇作为自己的课堂作业… 一个复杂的人物,撑起全片
66/100 故事用很巧妙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渴求自我实现的女性的故事,虽然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类的天性,但主人公表现出的崇尚精英的思想实在令人侧目,她视而不见自己对普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深远影响,也看不上家庭成员平凡的追求,最终让我感觉到她实在是选错了职业,应该去当星探或者经纪人才对。
香港圣丹斯电影节。一位天才少年的流失,结尾一句“I have a poem”应该是全片最恐怖的一句话了吧!论如何用错爱才的方式,女主角如果不是选择这样的方式或许这小男孩还有救……小男孩Jimmy所作每首诗言简意赅又深刻触动人心。Maggie Gyllenhal美爆了,Gael García Bernal太可爱太帅了妈呀 (๑•́ ₃•̀๑)!!!!(没想到两人还有亲热戏我草……)[9.23看的]
天份这个东西,对女性的杀伤力太大了。
有人从片子里看到教育的边界,有人看到一个中年危机的女人。无论哪个,都是无力的。无力,再加上那个男孩儿。没有人听到的“I have a poem”。“This world is going to erase you”。/可惜青春、天赋被挥霍的,永远都是那个不(再)拥有的人,而不是当事者。/报警电话的段落,恰恰说明了男孩儿相信这个老师,并且知道她需要帮助(根据湖边的那首诗,他知道老师的心理是有问题的)。/片中的幼儿园无疑是现代的,个性启蒙教育、有机食品……只是这样的幼儿园里的教育者会不会也更不稳定呢?那么,作为家长,是不是宁愿替子女选择normal life呢?
三星半。改编自2014年的那部以色列片,少了这份原创便就少了几分触动(不然于我来讲可以往满分给),其实除去部分道德因素和功利性因素外,每个教育工作者又何尝不是怀揣有借门下那少数的“天才”来完成自己未竟理想的私心,面对注定会被现实埋没的天才,有人漠然置之选择不予理睬,有人思忖再三选择向现实妥协,有人不顾一切选择昂首向黑暗走去,哪怕仅有一丝的可能性,这是自我夙愿的嫁接,也是绝望引发的偏执,更是黄钟毁弃的不甘。玛吉·吉伦哈尔再一次用一部不那么主流的电影和不那么主流的角色完成了一场极佳的表演。
有多少人的生活毫无诗性,亦或是诗性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毫无意义根本不曾想过。天赋可以在无形中被消耗和忽视掉,接受自己的平庸却是赤裸裸的痛苦,全片一股淡淡的却散不掉的忧伤,唉,大家最终都是一片黑色的影子。ps Maggie太美了!!!and小男孩的诗我摘抄了两首。
最终诗人像孩子和诗人的孩子。 ——波拉尼奥《未知大学》
成长和命运···一切都很美,可是看起来很悲伤,因为悲伤永远不会结束。题材挺好,但是结局吉米的突然报警有点操之过急···
温柔而悲伤的一个故事,5岁小男孩的惊人诗歌才华让幼儿园教师铤而走险,为守护这份才华走上不归路。才华是光,它让人产生向光性,但也让人飞蛾扑火。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大师隔着的不是鸿沟而是深渊,要抱着粉身碎骨的危险才能去望一眼...
小朋友好灵,睫毛很长,但成年女子对小男孩的那种关爱始终有一点点游走在道德边缘的罪恶感,看着不是特别舒服。女主的无奈呐喊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带着天赋出生的孩子需要呵护和引导,不然大众教育和大众传媒难免让天才沦为庸者。不过那种无才华又不勤奋的人把自己的“太平凡”归咎于社会也是可怜。
不喜欢女主,一副活在梦里的懵逼样。作为一个老师只能指导,她是无权决定男孩的人生。尤其是男孩的父亲并不认可的前提下。做为一个诗人的人生就会更幸福吗?父亲的话也许不无道理,做一个普通人也很好,不是嘛
简介什么鬼啦我以为恋童癖。我不觉得电影里小男孩的诗写得好,但现实中,就在我国,确实出过一本孩子们的诗集,“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这样的才华谁不想据为己有呢。孩子和AI是最后的诗人。
林奕華:「小孩很知道要保護自己(是一種孤獨),大人郤不逃避傷害自己來保護小孩(孤獨的兩倍)。」
“我想”并不等于“我是”吗,“我看见”和“我拥有”之间有距离吗?我迷惑而难过。电影和她都轻盈而郁结,像飞不起来的蝴蝶。她的痛苦在现实和诗的两边世界里都孤立无援无人共鸣也无从说起。
前半段有着《天才少女》的温情,以为会是一个口吐珠玑的小诗人故事;到了后面则想到了《如晴天,似雨天》里的微妙“忘年交”气氛。小男孩在不经意吐出的诗歌说“她的美丽于我足够” ,Lisa则哭着说“悲伤不会停止”,看得和旁边的人一直小声啜泣;当儿女叛逆、“学业”不顺利再到枕边人,诗成为Lisa的心灵寄托和救赎;男孩带他进入了这片世界,而她则想在这里永远也不要醒来。
非常巧妙的角度,不到最后都搞不清楚女主角是正派还是反派,电影也没有下结论,只摆出来让大家思考。是一个绝望的母亲、不认命的庸才、偏执的善良者。
你在修剪整齊的花園裡看到一朵野玫瑰,美得驚心,是你窮盡一生也無法追求的美。於是你想要將玫瑰摘下,帶在身邊,以為這樣美就能觸手可得。可是玫瑰香無法長久,玫瑰花瓣也要落下。
眼光高过能力的《幼儿园教师》最终被两者之间的落差搅乱了大脑,所幸这部批判现代教育制度的作品却抓到了一些重点。这位迷失在中年危机当中的家长反而从孩子身上虏获到了好奇、活力和美,可惜她用心良苦播下的种子却最终结出了事与愿违的果实。显然她尚未懂得如何于这个消费主义时代守护住纯真而敏感的直觉力,这也是本片对于观众提出的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