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主人公岛村(高桥一生)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名艺妓驹子(奈绪),和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森田望智)三人间复杂微妙的情感。
我并不是很敢为这部影片打下分数,因为我没读过《雪国》,也不了解川端康成。 犹记得我在初中读书馆借阅的第一本书就是《雪国》,但我很快就发现我根本读不下去,甚至让我初中时代对图书馆都产生了抗拒。 我很感谢这部电影,首先让我看完了这个故事。我在看完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其文艺性。岛村认为一切都是徒劳,却看到了驹子和叶子那样鲜明热烈的爱。 但很多时候会觉得岛村的镜头是割裂的,因为其实驹子才是故事的中心,驹子的故事才是徒劳生命的绽放。北国的大雪是一片惨白的虚妄,其中绽放的生命正是驹子那些强烈的爱。 但在最后一刻一又变成徒劳,叶子的死象征着驹子过去生活的结束,岛村仍旧沉浸在虚幻之中。只能说这很日式文学。 原文最后“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这句话我是很早就知道的,但没想到最后虽然有抬头的镜头,却压根没体现银河倾泻这美到极致的虚幻一幕,感觉万分遗憾了。
很久以前读过原著,有些细节记不太清了。对比原著,感觉22影版有些“有其形而无其神”,尤其体现在影片前半部分岛村一直在说“徒劳”“徒劳”,却很少真正让观众感到徒劳,最有徒劳意味的也就那句“驹子和他订了婚,叶子是他的新情人,他却要死了”(大意如此)。个人感觉叶子的形象没有立起来,似乎和记忆中原著里的有些差异。影片结尾应该是改编了不少?展现驹子日记的内容,添加了很多她的回忆。最后的场景切换气氛渲染的挺好的……戛然而止也很有味道,这时候才真正感到了浓重的“徒劳”。
这真是一部文学式电影。大概怀着对原著作者川端康成的崇敬,导演叙事严格遵照原著脉络,未做大的影像化重建。由旁白串起了倒叙,夹叙,回忆等等结构,与小说无异,节奏古典中规中矩。幸好,演员们卖力的表演撑起了本片的情感张力。奈绪有层次的演出了女性对爱既无望又默默付出的矛盾和执着,艺伎造型也相当好看。高桥君本次表演似乎没有存在感,也许是剧本人物的要求? 我觉得他可以演得更好。 好笑的是,男主的设定是一个从没看过西洋舞蹈的西洋舞蹈评论家。在没有电视和录像的时代,他通过收集舞蹈照片、海报等资料来构建对西洋舞蹈的虚幻憧憬与理解,还要为此著书立说。哈,这算是川端康成对文人身份的自黑吧。而女主听了这等奇闻,却共情地说"在虚幻中憧憬着的事物才是最美吧,像爱情那样",这情商和表达一下就抓住了男主的心。本来嘛,像对爱这种如此虚幻之物仍抱全力憧憬之事,有谁会比女人更懂呢?整部小说,也就是说了一个憧憬而不可得却仍然飞蛾扑火,注定徒劳的故事。
这部影片是根据川端康成的同名诺贝尔获奖小说改编的,导演渡边一贵要改编这部唯美的爱情小说是十分需要功力的,原著有大量北国小镇四季景色描写,以及长篇的体现主人公情感的对话记叙。从影片的整个制作来说,能较好地体现了小说原有的情感和氛围。 在这个宁静、深邃、遥远的,被冰雪覆盖的北国小村氛围中,人物的情感交织是剧情主线,从某种程度上,三个人相互之间的情感交融,有一点类似于《红楼梦》中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三个人的感情纠结,爱而不可得,得而不能爱,患得患失。
在网上看到有电影之后感到非常激动,因为我很喜欢小说《雪国》,就是冲着原著来看的。一定是会和小说原著进行对比,有段时间没有重读了,有些地方也记不清了,害。
(回看我写的影评,真的超级主观啊……)
小说《雪国》给我最深的影响便是优美的文字和美丽的景色,电影确实做到了。刚开始看的时候,真的把我带回了读这本书的情境,电影里面的一些场景真的是和我幻想出来的画面重合了,实在是惊喜!
再说演员,小说中的岛村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肥胖的中年大叔,我一直对他抱有这样的偏见。而电影中的男演员完全不是这样的,也是他的演技加成,让我没有非常出戏。饰演驹子的女演员,我觉得与驹子的相似度达85%,剩下的或许是演技欠缺,或是对人物的理解差点,还是外形问题,我不知道了,等我重回原著看看吧。
我还要说一说电影对于叶子的塑造,我刷到的一个短评的说法,那就是过于单薄、很少。我在看小说的时候,固执觉得就应该重点看驹子和叶子,但其实两人是在小说中最理清的。
回到标题,整个电影通过人物的自白一直在强调“徒劳”,但其实这本书它不仅仅只是在表达徒劳,但确实“徒劳”是电影传达给我最深的感觉,但看原著我不仅仅只是感受到虚无,还有很多很多(就不说了,记不清了)。
在结局我真的很想吐槽为什么又是开头那个走隧道啊,其实以岛村自白或是一个景物镜头也是不错的。我还是不要指指点点了,但看到电影某些段时,我真的很想问创作团队,你们真的有好好读《雪国》吗?(叹气,我不该指指点点)
最后,还是感谢电影《雪国》把我又带回那个白雪皑皑的世界。(我也不知道电影服化道对那个时代还原得好不好)
PC男遇上疯女人,川端大概是带着救世主心情去P?
男主企图在PC中用上帝视角来观察他人,找回自己,这就是驹子和她的生活对男主的价值,尽管他懂女人,但他只从她们身上索取价值,而非尊重和爱。他也已经参与并影响了驹子的生活,他以为他可以真的找回自己,纯当这是一场旅行,而不对驹子产生任何的同情和怀念。大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驹子为爱卖身的出发点也因为行男的移情别恋以及她爱上男主而变得无所适从,因此她才会说想杀了男主。她的生活已经没有了信仰,而她还在继续着荆棘的路;没有驹子,卖身的人是否会变成叶子,某种程度上说驹子间接保护了自己的情敌。老娘卖身替你挣钱看病结果你带着小三回来了,当场我就给你俩推下火车轨道让你们碎尸万段,现代女性驹子去了东京就不会再回鬼地方。但那个年代又很压抑,驹子吧,爱恨交织展现的驹子就是神经质。驹子说叶子快疯了,我反而觉得,驹子没疯才叫心理素质好,叶子才是被保护得最好的那个。
剧情虽然狗血,但高桥一生饰演的作家渣男后劲太大了,渣得坦荡荡但又让人恨不起来。结尾用看电影的手法,来呈现看驹子日记的时候,高桥只是表情凝重若有所思就非常符合人物性格本质,没人性得彻底。不能否认导演很会拍,镜头美就是美,尤其驹子成为艺妓之后和男主的见面,她牵起男主手指的一幕,是对情色的完美注脚。
女主真的非常像苍井优。高桥又跟苍井优拍过间谍之妻和爱情人偶。奇怪缘分。
桥老则老矣,演这种有钱又有点丧的文青还是手到擒来啊。即别人的故事是别人的故事我只是个开麦拉(。还真是。驹子日记那段跟看电影似的,但就算打破第四面墙火场里她还是朝叶子的方向跑过去,最近的距离是擦过肩膀。ps奈绪真是楚楚动人啊,眼睛总是湿漉漉的。
只能说演员选的不太适合 ,或者说主演们的气场和功底还达不到足以诠释霓虹旧时代经典作品的能力 ,田中裕子和吉永小百合不得不赞美,绝对时代尤物。整片都平平淡淡毫无亮色 。
叶子太弱化了
是什么样的倔强 让我们不说一句真心话第一次觉得益生菌如此不适合这个角色,完全神游的感觉,奈绪倒是意外地耀眼,尤其后面日记部分。
益生菌和奈绪都是好演员,可不晓得为什么,在这样的故事里完全撑不住;尤其奈绪,跟和服姿天生八字不合。尽管这是个严格依照小说顺序做的剧本,却反而看得人愈发吃力,还不如做得跟肥皂剧一样,说不定更好看呢。
高桥一生的服装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杀手,穿过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我们的主人公要开始暗杀任务了……
拍出了原著的蒙太奇感和混沌感。看到叶子和驹子同时出现在温泉旅店时,突然跟岛村共情,产生了类似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里的那种眩晕感。嘿,love shuffle,低温环境下的魔幻。但是没有喜乐,只有心酸。像是片中总在重复的“徒劳”。是徒劳啊,驹子总是活在别处,叶子苦于错付,岛村始终在迷茫。高桥一生的确还挺色气的。奈绪的演出好厉害!
2022.4.16
爱情就是这么做作。苦心经营,敌不过东京来的一个嫖客。
用手指触感记住的女人,和另一位眼里闪烁着灯火的女人,川端康成懂她们,懂這份命运里的「徒劳」,在意识到徒劳和无法摆脱徒劳,自愿深陷徒劳的困境中,处处弥漫着哀伤与虚无。白雪,银河,火光,女人的脸,寂灭景象
中规中矩 倒是想起当时读原著的回忆了 某棚景一键魂穿岸边露伴( 想知道那谁是不是为金10男O打雌激素???bushi x
高桥一生和奈绪的选角都不太适合这类文学体裁,即便人物情绪浓烈也无法有代入感,散发出一股照章行事而非创作的感觉。前者没有文人气质,后者的台词有点棒读,演这类题材整体上功底都不太够。森田望智倒是相对较能融入这类题材的气质氛围。过量的旁白来推动剧情是一枚险棋,除非演员旁白功力特好加上编剧特别会写,才会有加乘效果。雪景很美。
大师就是大师,把简单的三人关系写的这样百转千回。这部小说和电影,都与芥川龙之介的《南京的基督》有颇高相似度,先以男性视角讲述,再用女性视角收尾。这种在特定封闭时空发生的感情,说难听点儿,就像养了一条狗,男人只是把女人当一个特别的、调剂的、娱乐性的寄托,而对女人来说那却是全部。雪国的岛村和南京的冈川,他们都随时可以抽身离去,他们也知道自己终将离去,或许有牵挂有愧疚有痛苦,但都徒增唏嘘,终成笔下风流。有当代的话倒是一言以蔽之: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最后二十分钟…是真没想到川端康成的故事都被能改造成推理档,高桥一生披着斗篷离去的背影,怎么看都更像金田一耕助而非岛村orz…叙事全靠旁白叨叨,既无对雪国风土的细腻摹画,亦无对三人关系真正入心的演绎。看之前还纳闷怎么亿万同人会做这一部,原来是编剧把人物关系读出了这么一层莫须有的暧昧来。可是川端所谓生存的徒劳或美的徒劳,都不是这么个徒劳法。与原作偏差极大,没读原作的观众请绕行此版。
才发现奈绪长得像去森化的苍井优
(奈绪:从芥川龙之介到川端康成)似乎是以新的视角重新切入川端的原作,雪国依然是清冷的雪国、雪国的女子也依然是雪国寂寥的女子,岛村只是观众的眼睛,从东京来到越后旁观那位名为“驹子”的艺伎的一生,行男是她爱过但终究注定失去的人,叶子是她想爱却无法直言的人,而叶子对驹子的好感是毫无掩饰的,她对行男的好只是因为驹子曾经喜欢过他。驹子自述日记的口吻过于哀伤与无可奈何。白茫茫的雪地,活过似乎没有痕迹;红彤彤的火光,把爱恨都付之一炬。尽管徒劳,也要捕风;虽为幻觉,也要捉影。
奈绪没有撑起来真是太遗憾了,其他都过得去,叙事手法我也可以,但凡奈绪再入味一点我都不会觉得这么隔靴搔痒,偏偏我还是因为奈绪看的,倒是对以前的版本有了兴趣。没看过原作,但是原作的强大完全感受到了。
好无聊以至于让我读川端康成的心有些许退却。高桥一生在这个剧情中显得很碍眼是怎么回事?Nao盘发气质佳恍惚间像年轻时的优酱。
奈绪惨就惨在太像苍井优,然而又是低配版的,是第一次看就觉得眼熟,但看多少遍也记不住的脸。不上不下才最要命啊。
将原作中的虚无变夯实了,不容易懂的故事也变得通俗。驹子后半太耀眼,就像一团火,周围一切都暗淡了,为爱奋不顾身看着一点也不徒劳。雪景虽美,却还是不若川端康成的文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