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疯狂老爸”的爱与陪伴下,小男孩辛巴从3岁起就先后途经20国到达南北极,留下企鹅作伴、北极熊共舞的美好回忆……年仅8岁时,他又有了去西藏攀登雪山、漂流大河、拍摄珍稀雪豹的梦想,爸爸也希望他“读万卷书”同时去“行万里路”,成长为勇敢善良的男子汉。父子俩从大理启程,踏上了世界第三极的越野之路,可长达8700公里的天路上,无数意料之外的探险挑战,也正等待着他们去经历……
没想到一部纪录片式电影会给我带来这么大触动,领悟到了探险在我们生命中的真谛和意义。辛巴“自然学校”里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和历练,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塑造了坚韧的品质和真勇敢,女儿在看电影过程中一直说自己可不敢这样做,让我多少有些惭愧。奚老师对探险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一探险并不是要挑战极限战胜自然,而是在探险中找到自己极限之后重新去领悟生活中的美。这部电影很适合带着小朋友一一起看,给到大人的感触,其实会更深。
初看名字并不出彩,看了预告片发觉有点意思,于是看起来!
这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剧情电影,看过徐导之前的记录片,因而对他的电影故事并不陌生,很是心驰神往,这部电影并没有纪录片展现的故事那么多,毕竟时间有限。
大量的纪录片镜头剪辑,所以电影的真实感让人振奋。
希望我们善待孩子的童年,就像善待大自然和野生动物,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梦想世界里成长。
这是一部一定要带着全家人走进电影院的影片。最适合上映的时间应该是暑假。
作品拍得很是深入人心,题材十分新颖,很难想到这是一部有专业演员就能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成长感悟的电影,可以说得上是最近几年里最值得带着孩子去电影院看的电影。
电影中小辛巴抱着妹妹哭的场景,看哭了电影院里好多小朋友,谁说孩子看不懂电影在讲什么?只是因为没有带他们看到他们感兴趣的电影,这部《陪你在全世界长大》是一步孩子看了会深有感触的电影。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影实打实地教育了我们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在我们陪着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当以为老师,以及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电影中场面壮丽,北到北极,难道南极,大量珍贵的野生动物影响,都是真实拍摄,蹲点守候得到的,不了解野生动物拍摄工作的关总是无法体会到这种一秒钟镜头所需要付出的艰辛有多少。
总之,一部良心佳作,小成本,但是大精力,值得关注和支持,希望国内的电影可以多一分真诚,多一些正向的力量。推荐,强烈推荐。
由诗与行营地联合策划的《陪你在全世界长大》北京亲友专场活动于昨晚圆满结束,能够成为筹备组工作人员之一的自己备感荣幸。从本周一接到通知到逐一开始准备,每天小伙伴们都会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中抽出时间去完善活动细则,这期间我看到的是一种热枕,虽然营地不是我们的,电影也不是我们指导的,但每个人都倾注着自己最大的能量去完成各项工作,因为我们内心都奔着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让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看到这对人世间普通的父母陪伴一个孩子自由成长的过程。
从老极哥南北极归来出书到纪录片再到现在的大荧幕,都在默默关注的我每一次都没有落下,因为认可这对父母的教育理念(此处不接受反驳哈哈),认可他们的人生态度。
我看过最好的一段关于为什么要孩子的语录是这样说的:“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们争门面,不用为我们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们养老。我们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们有机会和她(他)们同行一段……”
也会经常会想起龙应台《目送》里那段鼻子一酸的语录:“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们每个人能够和自己的父母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同途偶遇,都是一种缘分,他们目送我们成长,我们目送他们老去,但在这有限的生命长河中,在生命的无限可能中,希望我们与他们都可以找到和选择一种真正指向自己内心幸福的生活方式。就像影片中那些日以继夜的镜头里,有父母对辛巴追逐的目光、点滴的陪伴、有趣的答疑解惑,也有每段旅途中未可知的故事,每一天都毫无保留的还原着最真实的当下。
旅途中的他们不一定吃的多么丰盛、不一定住高级酒店,也不一定穿多么昂贵的衣服,但爸爸妈妈带着辛巴一起见证过亚马逊河传说中的“食人鱼”;站在乌尤尼清澈见底的湖面上看着天空之境;与辛巴一起穿着重磅龟壳无厘头对话,在大雨滂沱的路边小屋里抱团取暖;在世界的最北端看到了一位有爱的真人秀北极熊爸爸;行走在马丘比丘巍峨的古迹之上,俯瞰过乌鲁班巴河谷。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此刻的拥有。
记得去年还在看纪录片《辛巴奇遇记》的时候,辛巴登顶哈巴的那一刻,不禁潸然泪下,不是那个镜头赋予的主角光环,而是能够感同深受他丈量这座高山时候的每个脚步、每寸光阴。是爸爸的耐心陪伴与鼓励,让他在稚嫩的心灵深处学着与自己对话,只要往前迈出小小的一步,就离梦想更近了,他懂得了坚持的意义,明白了这一程是翻山越岭,独自迈向自己的河流。对于8岁的小辛巴来说,那不仅是他人生中征服世界第三极的第一座高山,最重要的是记录着他走过了一条坚韧而默默隐忍的精神实践的路途,也是挑战一个崭新自己的过程。
想起自己,以前总有人会问我徒步中什么时候是最累的?我觉得是每次一段路走到中间退退不了,往前走又不知道距目的地还有多远…这期间有烈日照耀、有海拔攀升、有乌云盘桓、大雨倾盆,也会高山落石,有一切不可控的因素…但我真的会选择后退吗?不会,饿了吃饭、渴了喝水、累了席地而坐,然后拍拍手站起来,继续前行。旅途中,真正制约我们的是勇气和信念,保持你对前方世界的好奇心,坚持,才能抵达。
写了这么多,影片里有太多的精彩无法言说,再次推荐更多的朋友可以带着孩子走进影院,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不曾为人父母,也不敢大谈特谈教育的方法,但希望每一位父母都可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世上的路千万条,无论你选择哪一条,都是带着你自己在走,都是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你有一个坚定的自己,途中的荒漠和悬崖就都是风景,苦难和辛酸就都是收获。人生永远在路上,没有返程也没有终点,唯一值得期待的事,是你发现自己变得更丰富也更静笃了。
最后特别感谢筹备组负责人岱军姐对我们工作的信任,感谢各位小伙伴海洋哥、大王、梅西、珊珊、德福,还要感谢摄影师梅西供图嘻嘻~还有感谢我的朋友子渲昨天一直在签到台帮大家指引签名,感谢各位的辛勤付出,最后还要鸣谢诗与行提供的难能可贵的观影机会,让我在这里又能逼逼叨叨半天了,更重要的是致敬中国户外摄影师,是他们的镜头重塑着每个人的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这些故事里散发着人类的自由意志,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社会的洞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自然的敬畏与震撼。(另:此作品获得美国洛杉矶独立电影节(AIFF)最佳处女作导演(best first time filmmaker))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正能做的人少之又少。老极何其勇敢坚定,可以做到。辛巴何其幸运有老极这样的老爸。非典型的教育方式,但真的是顺应了孩子的天性让成长的历程变得舒展又奇妙。登山前夜与登山途中老极与辛巴的交流,辛巴摄影师父带着辛巴拍摄时对野生动物眼神的描述,探险家冰哥与辛巴对各自经历的分享……我想,这一切都是老极想告诉儿子辛巴的,“旅行和探险不是去征服一座雪山或者河流,而是让自己的内心成长,知道生命中哪些事情是最有意义的,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而旅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回到原来的地方更好的生活。
疫情赶紧过去吧,暑假还能继续皮划艇🚣!辛巴爸爸就是别人的爸爸,辛巴的童年就是每个娃梦寐以求的童年:有爱有大自然,有动物,有有趣的人,羡慕年纪小小的辛巴。也希望家里的队友等电影上映了能去观看一下,感受一下别人家的全能老爸,最好能再学习一二,哈哈!我也会带娃一起去观看,看一下别人不一样的童年。我也想看看从南极到北极,这么小的年纪,艰苦而长途的旅游,到底给孩子带去了什么,一定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沉积下来,作为城市人和社畜跟着一样出去疯肯定是做不到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走出家门,每次多发现一点门口大自然的不一样,让孩子也能和辛巴一样接触自然认识自然尊重自然?
记得很早有个朋友告诉我,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也决定不了什么时候离开世界,唯一能决定的就是生与死之间的这段时间,怎么去活着。
毕业后发现最近20年过得特别快,一晃已经要毕业30年了,越到后面越快,十年一晃就过去。可能是时间过得太单调,每天每月做着同样的工作,眼看就退休,好可怕。
看了辛巴的纪录片,很想自己再重新活一次,能够活得更精彩一些。
看到老极一家的旅行在不同地方,很多人说是需要钱,是炫富,可是我觉得勇气是比钱更珍贵的,这是我最佩服辛巴爸爸和妈妈的。路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光是想想可能就放弃了。
可是国外旅行那段影片中没有煽情,只有亲情和爱在镜头背后流动。
回到国内,爬雪山那段,我之前看过,可这次是完整看完,整个过程都想替辛巴放弃,直到最后90米,到了雪山顶,辛巴和妈妈的视频时,我哭了。应该是那份坚持终于有了回报吧。
漂流有点小惊心,八九岁的小朋友,一个人扔到水里去,救生筏离着有几十米远。被浪头打翻好久才被救上来时,第一句话却是"我的彩虹糖呢?"。
影片中辛巴总是在这种落难的时候,突然蹦出一两句搞笑的话。比如爬雪山中途想放弃,问爸爸“如果我现在回去,明天还要再来吗?”,让平时感觉很乏味的纪录片,有种酸中带甜的感觉,不知不觉看到了最后,却意犹未尽。
旅行的意义是回来后更好地与家人沟通
高阶版家庭录影。环游世界、感受自然的人生真是让人羡慕。
进阶版环球旅游vlog+很棒的家庭录像存档。
激励,大爱,经典作品
2023.02.07:此豆瓣条目的类型: 剧情 / 冒险,评分: 7.5 → 去年国内上映时就知道此片,还以为是部剧情片,原来是部纪录片。—— 2023.02.13:啥?父母亲带儿子大老远去到北极看北极熊,结果最后看到的北极熊却是爸爸假扮的。& 像是观看超长亲子旅行Vlog的感觉。
自由永远在别处。
就电影本身来说完成度其实并不算高,割裂感还是比较强的,前半段是家庭旅行vlog,很散但却真挚,后半段明显加入了专业团队,多机位,摆拍的痕迹很明显,虽然爬了雪山,看了动物,漂了江流,但却显得过于公式化,那些眼泪和鼓励也变得不那么戳人。但这样的育儿方式在教育高度统一的大陆实属不易,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也是需要勇气的。
这小孩真的中头奖了
羡慕小小辛巴去过那么多地方,拥有勇敢、坚持、善良等美好品质,父母的培养真的很重要!
护目镜背面,疲于奔波的摄制组格外显眼。“今天的中国,没有谁,需要吃一口野生动物的肉才不会被饿死;更没有谁,一定要穿一件野生动物皮子做的衣服才不会被冻死。”奚志农摄影师的一番话,直接抬高了纪录片的主旨层次。从一掷千金的育儿观上升到可可西里的反盗猎,既彰显了“自然学校”在信息时代的教育价值,又呼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普世理念,最后归功于旅行的意义——找到最珍贵的东西,更好地回归现实生活。
享受自然,而非消费野生动植物
跨过世界的山川河流,体味过南极和北极的美妙,跟着镜头来了一次云旅游。有点羡慕辛巴,因为他用自己的眼睛和脚步去到了那么多地方。攀登上哈巴雪山那块虽说有一些商业旅游的味道了,但是还是被爸爸的那一股劲头感动到了。纪录片是用时间的累积看丈量生命的意义。
比起纪录片,感觉更像一部vlog很受感动,感受到了勇气,热爱,与爱。关于这类父母从小待孩子旅行世界,我一直讨厌网络上的论调“啊他们不就是有钱吗?”“小孩从小脱离学校,以后学习就学不下去了。”事实上,哪怕是旅游,很多人都会因为遇到突发情况而无所适从,更别提探险了。不是因为物质好才去探险,这种时候大家总喜欢谈到关于饭都吃不上,一身房贷车贷的情况。现在不能去,不代表将来不能去。去不了那么远,不代表近处的不能去。有想法不代表一定要当下实现,会等待,也要不去熄灭心中之苦。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社会就是一个监狱,但是监狱的门从来没有锁上过。我以后一定会走出去的。
可以剪的更好,看完这么多风光和可爱的辛巴已经很治愈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机会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这是一部关于爱,坚持,勇气的电影。小朋友从3岁,5岁,到8岁。前半部分琐碎但有趣,导演说希望小朋友们能喜欢,其实大朋友也很喜欢。登哈巴雪山和力丘河漂流拍摄的专业但冗长,前后的割裂感也比较明显。仍然是中国电影至暗时刻的一缕光吧。
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有希望感。这部片子看完,会有。要带着孩子去,他会知道这个世界真的很大,而不是只有核酸。企鹅会摇头晃脑,食人鱼也有小巧可爱的。“走得慢一点没关系,只要不要停下来” “勇敢是什么?是心里很害怕,但还是会去做。” “探险的意义是让我们更好的回到生活中 ” “没关系,今年爬不上去不要紧,明年再来,反正山一直在那儿”
见到冰川和海豹的时候,爸爸对小辛巴说:你很幸福,也很幸运!虽然辛巴爬过的山淌过的河拥有过的奇特童年,这一生我都难有机会去体验,但至少今天选择坐在电影院里,意外地看到这部选无可选的纪录片居然如此壮阔、美好、窝心,也算是因此而拥有了幸运与幸福的时间。也许在这样的日子里,任何珍贵的家庭影像,也都不再是纯私人的爱与记录了。
后期找了专门的团队拍出来西藏之行,还不如前面一家三口全世界玩的粗糙自拍有趣。西藏之行就像个铁锅大乱炖,啥都往里面放,一下野生动物保护,一下户外装备带货,孩子的成长反而是最微乎其微的部分。
我很想搞清楚这种居无定所究竟是孩子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是大人想要并强加于孩子身上的?寒冷的北极与炎热的东南亚,不满五岁的男孩经历的心酸与煎熬又有谁能真正的感同身受?我除了能想到这一路一家人的幸福与收获,却更看得到没有被剪辑进影片的、孩子精疲力尽时的呐喊、哭闹与委屈,以及由男权与父权主导下的「夫唱妇随」和「父唱子随」。不否认旅行的意义却不能代表此刻不明所以的认同,它可以是闲暇时送给孩子的礼物却不该让流浪成为常态,辛巴「喜悦的笑脸」亦不过是摄影机下大人想要呈现出的效果罢了。而这种几乎任性到不负责任的游走显然由具备独立行为与思考能力的成年人自己去完成更为妥当。当孩子真的想要走遍全世界时,那么请在他长大后确定想要走的时候自己去走便好。作为父母自己想玩,却把主题强行升华到孩子身上,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