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金奇缘》改编自新加坡作家关凯文畅销全球的小说《疯狂的亚洲富豪》,讲述了美国出生的华裔经济学教授朱瑞秋(吴恬敏 饰)与男友杨尼克(亨利·戈尔丁 饰)一起参加他的好友婚礼时,竟惊讶地发现男友原来是亚洲“钻石王老五”。惊魂未定的瑞秋不仅要面临尼克身边前赴后继的美女攻势,还要直面男友背后错综复杂的豪门恩怨,更有杨紫琼饰演的高傲富家婆婆进行百般阻挠。当朱瑞秋误入名车、派对、珠宝、豪宅萦绕的纸醉金迷的亚洲富豪世界,爱情突现阶级鸿沟,作为现代版“高知灰姑娘”,她能否打好这场爱情保卫战?
作为在北美生活10年有余,浸染在ABC,CBC,CBK(Canadian Born Korean) 和CBJ(Canadian Born Japanese) 圈子里的旁观者和观察者。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可以在多伦多上映2周仍然场场爆满了。
大部分十分成功的北美亚裔青年其实都出自类似女主家庭背景的中低产阶级。他们看尽了父母早期在白人社会受的侮辱和鄙视,明白了只有知识和权位才能收获尊重。也学会了父母辈从亚洲文化里带来的隐忍和不懈奋斗,谨记着父母辈为了家庭作出的牺牲。这是亚裔青年才俊比很多人都成功的基石。
但是这些亚裔青年这两年因为富二代留学生的大批涌入,瞬间懵了。
多伦多所有的豪华版兰博基尼和限量版法拉利的车主,确实大部分都是年龄不超过25岁的中国男孩。他们大多成绩很差出入夜店,带着中国地方一霸的豪气不守规矩,横冲直撞。白人主流们虽然背后羡慕嫉妒恨地骂骂咧咧说:“中国不懂英文的土鳖们。” 但是表面上还是要学几句“你好吗”,“我也去过中国的" 来赚富二代的钱。真的,富二代们在上海卖一套房子的钱,能轻轻松松在多伦多买两栋带桑拿带泳池的三层大豪宅。而买这两栋豪宅的佣金能养活一个地产经纪一年,这位经纪还能算高收入:年薪50万人民币。你说北美是不是会感叹:Crazy Rich Asians。
所以你觉得ABC和CBC不憧憬富二代?那是不可能的。他们为了融入这个白人主流社会,放弃了普通话广东话,不惜回家跟父母哭闹:我朋友来家里玩得时候你们务必要讲英文呢!!!现在是富二代教着老外说:你si不si傻,引得一群人哄堂大笑好不热闹。而CBC和漂亮的中国留学生约会,都要面红耳赤地搓手说:我不会讲普通话。CBC们读了6,7年大学,贷了巨额的学生贷款。好不容易当上了医生和牙医甚至律师。虽然年薪达到了顶级:每年几百万的收入,可是他们要支付贷款,补贴父母的生活,照顾弟妹的学费,付诊所的租金和设备费用,护士的工资。他们在前几年也是买不起房子买不起兰博基尼的。他们不会仇视富二代比他们容易几万倍的生活,但是他们会觉得这不make sense。
于是《摘金奇缘》用old money的概念巧妙化解了CBC和富二代(一部分crazy rich Aisans)的矛盾。杨紫琼的家庭的财富,是靠着为家庭付出和牺牲的几代人积累的,而不是像很多富二代一样靠着房价暴涨产生的暴发户。大部分成功的CBC和ABC如果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也是会在几代人后积累出宛如杨紫琼家族般的财富。这在电影里通过杨教育Rachel:你不要只注重于自己热衷的事(Passion)。中体现出来了。这时候CBC们就会笑笑说:对巴,你们暴发户的钱能走到哪一步也真的是个谜。
Rachel用自己犀利的语言和智慧的退让最终赢得了杨紫琼的青睐更是让CBC们意识到了自己这么多年在北美付出的努力和苦痛不是白来的。所以很多国内影评人抨击说CBC的精神胜利根本不能证明亚洲文化在影坛取得胜利我觉得是扯淡。CBC的精神胜利恰巧是他们承担了精髓的亚洲文化加上自身的努力的一种表现,虽然他们语言上是输得一塌糊涂,但是他们的阶级地位和年薪超过了北美的大部分其他人种的青年,这已经够了。
最后再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大学同学H是个样貌平平学习一般的CBC。但因为接受了父母那一辈‘你必须坚持不懈地用文化武装自己”,所以博览群书, 是个谈吐有气质的姑娘。当时毕业她托我为她在银行介绍一份前台收入很低的工作,想着毕竟是大公司。后来似乎不太顺利她就去旅游了。旅游中认识了一个新加坡的old money接班人,于是她现在也是天天gala,私人飞机,过着电影里描述的生活。可以说电影描述的生活其实一点不夸张非常符合实际。Old money和old fashion家族其实正需要CBC这样的鲜活血液,用天马行空的提案和敢冲敢闯的精神,把亚洲文化和财富用更西方的方式扎根在世界各地。虽然并不能说嫁的有钱就是嫁的好。但H的故事确实能让我们周围的很多女孩子高潮许久了。比起富二代充满烟灰的豪车和维护不周的豪宅,还是和old money们见见世面比较有意思。
从一开始电影就充满低级、无聊、浮夸海量情节,整部电影想要成为一个世纪经典,但最后却变成一个低劣的麻雀变凤凰华人包装版。
尝试着全部都是亚洲人,却硬让整个剧中全部人操着英文口音,造成整个剧严重的冲突感,明明可以中文带入的话全部故意迎合外国人而用英文,而用中文又零碎切成广东话和普通话,乱七八糟又杂乱的比例让人难以忍受,就像一个纯种人却为了利益想打肿脸皮当混血儿。
整个片完全没有"富豪气度",完全是恶烂的小时代拜金党嘴脸,整片充满这种想反动外国人,又歧视自己华人的混乱气氛,一边仇视着外国人却又充篇全是美式的包装,认为自己是华人电影宣扬华人文化,但是骨子里活生生地自卑膨胀。
不爽一个饭店的服务生嫌华人一、两句话? 那就买下整个饭店。
不爽老公出轨? 那就搬回自己剩余的十四栋大楼。
要出宴会? 那就二十个化妆团队和二十套礼服给你用。
每個派對随便就包顶楼、包豪宅、包帆船饭店
笑死人了富豪也是要有私人空间的,也有简单从简的婚礼请熟识的亲戚,富豪有人能令人尊敬的气度,里面每个"富豪"脑子都装粪,撒钱像是在撒金纸,都不用珍惜自己的财产伸手满地黄金,行为和举止都活脱脱脑残土豪。
而电影中最糟糕的要出在男女主角,硬要在这群人中装清高,造成两人的怪异行为举止,女主角自称哈佛应济学硕士,却通篇智商掉线被对方妈妈呛也回不到几句,真心觉得这女人的学历是买回来的,一开始女主角明明哈男主角的有钱到哈巴狗的程度,结果竟然到电影中场又变成一个圣母癌,又说自己不在乎钱和地位,真心想甩爆这个虚伪的女人。
男主角完全没有富豪的霸气气场,超级路人不说,行为妈宝又总是弱气十足,完全一个低智商小白脸的套路,又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剧情和行为让人喜欢这主角,整个剧情又是注重在好友婚礼,结果后期硬要转折焦点到男主角身上,画面一整个就很可笑,让整个剧情变成转折很僵硬,变成霸道总裁爱上你之总裁像路人版。
主情节俗滥又可笑,没有一个令人讶异的转折,,电影的情节变得好像一群幼稚园,他们突然都一起中了乐透然后决定办一下婚礼,所以才生出这样的电影内容,然后其中的一个小孩决定全电影全部情节照抄<<三人行>>,然后每个情节都放网上找到各种看起来很贵的东西,每个地方都摆满临演然后就帮自己贴上自己是富豪的标签。
想要鸡汤说教,但是又拿一群钞票一直狠甩你的脸,让观众恶心又恶烂,白人的骨和行为,然后故意让一群华人来演这样的演出,没有情怀没有中华情感,想装富豪但是却是粪土豪,想装公主结果是圣母癌,看完两小时让人情商被强奸的感受,智商疯狂甩掉了几十条街。
两星给被浪费烧掉的美金
25年的喜福会之后,好莱坞终于又有了一部以亚裔占据绝大多数的电影:【Crazy Rich Asian】,导演就是旧金山湾区一家40多年的中餐馆喜福居的公子:Jon Chu。
朱公子这部电影也选在硅谷的电影提前一个礼拜点映,票一下子就卖光了,和各个族裔的观众们一起排队进场,还有小礼物拿,这是所有点映式的福利吗?我很民族自豪地猜想,是因为我们Asian 电影制作方在义乌有人?
最来劲的是,电影开场前,走来一个身高六尺西服笔挺的白人帅哥,致辞:华纳兄弟电影公司雇佣我们来确保今天没有人拍摄枪版,所以请你们现在就把所有电话关上!我和我的同事会巡查现场,一旦发现有屏幕闪亮,我就会打开手电对准你,然后大家一齐boo~~~~
乖乖关上电话,我看着二位FBI 探员一样的西装男面无表情地巡视,突然觉得应该拍一张。于是,重新打开手机。惨剧发生了,iPhone 的启动屏幕可真亮啊!agent 的目光如炬,迈着大步就走了过来,指着我:Turn it off please! 原来,当agent 冷峻地站在身边凝视的时候,iPhone 启动时间那么久啊!
大家好不容易把手机都收起来关起来,片头短片出来了,主角们鼓励大家赶紧立刻掏出手机来为这个电影造势发社交媒体!全场爆笑。我的民族玻璃心也启动了,是所有点映都这样大阵仗排查,还是因为在场很多中国人?
电影讲的是:一个聪明勇敢的ABC女子,爱上了英俊能干的新加坡男子,后~来~发现他狂有钱!
这个顺序很重要,如果先发现有钱,再爱上,那叫做real life;
爱上,然后突然发现,你家那么有钱啊!才叫做童话。
电影节奏很快,台词很幽默,每句台词都努力有两个以上racial stereotype , 饺子麻将,能想到的中国元素都想尽办法塞进去了。背景音乐全部是华语曾经流行曲,仿佛置身于大华超市。我觉得好呱噪,同伴很喜欢,说要的就是那种“不懂了吧?这就是我们喧嚣的亚洲文化! ” 的劲。可是即便如此,作为一个一半人生在中国,一半人生在美国的Asian ,我一点都没有觉得有一丝丝的感同身受。
原因很显然,我不是crazy rich。
这个电影的主题是其实是rich而不是asian,主题其实是跨越种族的:
1。有钱真好
2。有钱人也有苦恼
3。真爱无敌
有钱真好吗?而那些狂有钱的女人海岛包了场也不过是挑衣服做SPA,狂有钱的男人在公海上一艘大游轮也就是喝酒看女人扭屁股。有钱也是买买买,买完比比比,抢抢抢金龟婿,拆拆拆别人的好姻缘。
整部电影看下来,刚经济舱飞去飞回的我觉得让我羡慕的只有头等舱,太舒服了!男女主角第一天到新加坡就一觉睡到八点。我和同伴说:看看!有了钱,时差都没有了。
有钱人的苦恼有二:老公包二奶,妈妈让我在家产和真爱间做抉择。
第一个烦恼,不是事儿!有钱人擦干眼泪,耸耸肩,反正这样的豪华公寓全世界我还有十四个,电影结尾就立刻有鲜肉冲她抛媚眼。
第二个烦恼,不是事儿,真爱无敌。
演员们似乎是演舞台剧,表演痕迹太重了一些,毕竟,亚裔人口就不多,从事演艺行业的就更是凤毛麟角,选择的范围本来就不大。
男演员们都很帅,男主就是加强版吕良伟嘛!大家还都频繁脱掉上衣露出腹肌。第一次脱的时候,我身边的孕妇豪放大笑,我一把捂住她的嘴:拜托!可不可以不要笑得那么淫荡!
女演员们颜值就都,还好。我们反省了一下,是不是看国内节目太多?看多了屏幕上每个女人都完美容颜,无油无纹无痘无赘肉,看着这些女人面露油光的真实画面,反而不习惯了?
这是一部让人身心愉悦,笑点不断的成功浪漫喜剧。周围的各个种族,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们都看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杨紫琼说希望各个地方的crazy rich Asians 都去看看这部电影,大家一起自嘲一下。
美中不足的是,原书的基调是对这样奢靡的生活辛辣讽刺的,这部电影走的则是Rom-Com浪漫喜剧路线,一直在撒糖,一路有笑点,可是没有高潮,或者说高潮不够动人。
本片在豆瓣上被翻译成《摘金奇缘》,我个人认为俗掉了,翻译成《狂拽酷炫富炸天的亚洲人》最为贴切。Crazy 其实是形容 Rich 的程度,而 Asians 在电影里面特指亚洲人。
很欣慰,一本华裔写的书成为了畅销书,一个优秀的华裔导演用了很多华裔演员把它拍成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下一部好莱坞亚裔电影一定不需要再等25年那么久,也一定会更精彩。
《Crazy Rich Asians》对于Asian Americans而言是一场“回归” — 触碰他们原本只能隔海相望的本土亚洲文化,然后得以回归北美大陆的自由精神。 对于更广泛意义上的Asians in America而言,我们可以从电影里获得同样的慰藉吗?
原文发布于“仙人掌软糖”公众号
2016年,我曾在纽约的一家文化教育机构工作,那个夏天没产出什么卖座电影,全城最重要的活动是打Pokemon Go。某天午休时,我和上司同事们聚在一起打游戏。上司是一位第三代美籍马拉西亚移民,因为同是亚洲人,我和她也走得比较近。打过这游戏的人会知道,玩家可以加入红黄蓝之中的一家战队,上司问我是哪个队的,我回答“红色”,她笑道:“哈果然,因为你是中国人,当然会选择红色!”
但我并不是因此选择红队的。每支队伍有相应的战斗原则,蓝色代表智慧,黄色代表直觉,红色代表力量。我的选择仅仅来自于我的性格倾向。作为小组里唯一的中国人,也是唯一的外国人,其他人自然而然地对我的出身背景和文化习惯有所预期。可是,当我的个人选择和我身份所带来的刻板印象恰巧重合时,我要如何说明,他们想从我身上印证的中国文化,很可能是一种过度阐释?即便这种刻板印象不是具有恶意的,甚至是褒义的?
何况我本以为作为少数族裔的上司会更懂,某个群体的文化不能用来解释一切个人选择,种族的特质也不完全先验于个体体验。在作为“亚裔”、“中国人”、“少数族裔”这些身份存在之前,我有没有可能仅仅作为一个独特的“我”被他们认识?
2018年的夏天,《Crazy Rich Asians》(中文标题“摘金奇缘”)夺得了全美票房第一。女主角在飞往新加坡见未来婆婆之前,她的中国妈妈告诫她:“要穿红裙子,红色对中国人而言才是吉祥的颜色!” 于是它又把两年前的问题摆在了我面前,也摆在了成千上万渴求着被主流影视产业眷顾的亚洲人和亚裔面前。
《Crazy Rich Asians》这部完全由亚裔出演、以主人翁身份讲述亚洲人生活的浪漫喜剧电影,在近年来推崇少数族裔平权运动的北美不出意外地获得了一致好评。把电影的商业成功完全归因为“政治正确”的社会讨论风潮是不合适的。不可否认,在电影上映的2018年,亚洲正逐渐成为和欧美势均力敌的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世界组织、跨国企业和文化机构都愈发注重亚洲国家和亚裔代表的发言权。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Crazy Rich Asians》的走红势在必得,它一方面为亚洲人提供了第一人称叙事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其他背景的观众打开了了解亚洲的窗口。
一目了然地,电影推翻了以往影视作品里很多针对亚裔的恶意丑化,比如亚洲男性的瘦弱矮小、亚洲女性的沉默被动、老一辈人的吝啬计较。这次的男主角出身新加坡首富家族,父母毕业于剑桥大学,肌肉紧实又举止绅士。女主角被设定为纽约大学年轻的经济学教授,勇敢独立,被有钱大小姐们欺凌也依然能昂首挺胸。作为首富家族精神领袖的阿嬷,举手投足优雅富丽。电影里也有不顺从丈夫为自己而活的女性榜样。从这个角度而言,这部喜剧电影是成功的。
然而对于那些不那么负面的典型刻板印象,比如亚洲人的文化优越感、擅于数学,电影则潜移默化地发扬光大。除了西化的男主角和他的好友,电影里的其他亚洲男性实际上难逃好莱坞对华裔的刻板印象。他们要么是挥金如土的纨绔子弟,要么是大小姐们的“男闺蜜”,再要么就是木讷羞涩但热衷偷拍的怪胎。他们也没有180cm的身高和六块腹肌,是“矮挫富”的集合、好莱坞里常见的“desexualized Asian male”,他们是被去除了性吸引的一类人,被当作具有男性魅力的白人男子的反面衬托。
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的刻板印象,强化它们的后果是一样的,亚洲种族内部的个体差异性则被人暂时抛到脑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笼统的、抽象的种族脸谱。
电影的结尾处,在极力刻画亚洲地理风情、强调各位角色的“新亚洲身份”之后,主角们在新加坡华人家庭一一击破文化束缚,摒弃了以家庭为重的传统亚洲价值观,最终纷纷奔向了象征着自由、前卫和兼容并包的,美国纽约。
电影的标题所指是“Asians”,但“Asian”的中文对译可以是“亚洲人”、“亚裔”、“亚洲血统”、一切属于“亚洲的”,每个人在自己心目中都对Asians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有不一样的尺丈。标题里的“Asians”这个词太空泛了,空泛到我们可以填充任何定义,有以地域划分的Asians、种族血脉决定的Asians,也有单纯文化浸润养育出来的Asians。每个相差甚远、泛如星云般的群体,被某种尚未定义的联系牵引着,才组成了统称的“Asians”。
但电影并没有细化这不同Asians其中的区别,把焦点断然放在了美国长期生活的“亚裔”和在土生土长的“亚洲人”之间的矛盾上。女主角是在纽约唐人街长大的二代华裔,她对妈妈说:“我是中国人,我讲中文”,而妈妈点着她的额头:“但你这里不是。”
美国社会的群体划分以基因血统为准则,生来就在人口普查上自定义为亚裔的女主角,在面对人以群分的土生土长的亚洲人时,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不够“Asian”。两种定义差异造成的身份冲击则在之后的剧情里愈演愈烈。
于是,我的疑问不在于电影对亚洲文化的描绘是否“真实”,也不在于扎根新加坡的广东家族的生活方式是否足以代表电影标题所指的整个“Asians”群体。我关注的是,在亚洲本土文化和美国精神的对撞下,这部电影的亚洲内核究竟是什么?
电影的亚洲风情体现在家庭饺子宴、在老上海歌谣、在麻将牌局、在比肩接踵的小吃夜市,即使夜市里的料理蒙太奇片段拍得像旅游宣传片也不影响他们看到导演的良苦用心(要把亚洲料理拍得不像旅游宣传片,可以参考李安《饮食男女》的开场)。 即便是对亚洲文化毫无了解的观众,也可以在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的包围下对亚洲管中窥豹。这些活动是多年以来广为人知的亚洲代言词,也是确凿存在的习惯习俗,在电影主打文化真实性、反对猎奇化异域化的宣传口径下,它们网上伟德入口了一个等价关系,一种符号化、直观的的文化传播:元素A(华人)指向元素B(饺子或其他),反之B也推导回A。
符号化传播看似无可厚非,但却使人习惯对文化浅尝辄止,满足于流于表面的常识。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里解释了文化符号化,消费者所获得的仅仅是“参与”,而不是“学习”。对非亚洲观众而言,电影里的场景使他们见识了真正的亚洲,即使他们并不了解饺子的口味千变万化(也不是所有华人家庭都包饺子)、不了解麻将牌局的博弈原理、不了解红色的具体象征,他们也不需要深入了解,因为电影已经把这些活动对亚洲人的意义稀释到了人人皆可意会的程度。
当文化变成被“摘要/解了码的问题和答案的汇编”,它就像是被工厂打包出货的成品,可以便利地被作为信息交换,它成了一个人进入某个群体的敲门砖,或是用来区别于他者的筹码。文化用于交流,而文化符号对应的是交换价值和地位。
但对于亚洲观众而言,即便没有光怪陆离的视觉听觉元素,我们也能理解这部电影的亚洲性,因为角色们的所作所为就是我们的日常。男主角带女友见阿嬷,一上来要先循序渐进地说“这是我朋友”,在阿嬷看了女友面相之后,大家才心照不宣。杨紫琼饰演的妈妈最懂得不露声色地否定人,嘴上笑容和蔼,其实打心眼儿里瞧不上未来儿媳妇,只要小孩子别犯上,大家还是相安无事。这种“不戳破窗户纸”、“以退为进”的含蓄和周到,是大部分东亚人处事的先决条件。
然而在电影里,这些又是多么典型的恶婆婆形象。那场本该温馨祥和的饺子宴,以妈妈点出“之所以大家能坐在一起包饺子,是因为我们把家庭放第一位,而不是什么追求个人的成就”收尾。 (凭记忆写下的,和具体台词可能有细微偏差)她暗讽在美国长大的女主角不懂得亚洲的家庭观念,不会优先考虑家族利益,直到影片的尾声,她被女主角打动,以祖传的戒指为信物,把女主角纳入了家门。
家庭观念为重是真实的,但它也不完全100%以家庭为单位,其实这和亚洲文化里根深蒂固的集体归属感和自我牺牲有关。只要在三人成众的场合,我们会宁愿做出一些让步,来寻求以集体为单位的安定。这也是为什么北美大学里的小组作业里总是亚洲留学生勤勤恳恳地替滥竽充数的组员收拾烂尾摊。可是电影并没有给我们解释妈妈的家庭观为何如此强烈,默认的原因就是“她是亚洲人,是大家族的少奶奶”,她也是一个为了家族荣誉雇用私人侦探起底女主角隐私的危险婆婆。(但读过小说原著的朋友告诉我,原作对妈妈的背景有所交代,于是她对家庭的自我牺牲是前因后果的,而不是像电影里似的脸谱化角色塑造。)
于是乎,亚洲性被这部电影暗示成了美国精神的反面,是束缚的、苛求的、死板的纪律,本土的亚洲人在多元价值观的面前依然对自己的传统敝帚自珍。如果《Crazy Rich Asians》真的能作为一部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亚裔电影,那么它应该给“美国”和“亚洲”提供一个互相影响借鉴的平等起点。亚洲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反面角色”出场的,反派在电影里只有两种命运,要么被打倒,要么被感化。很遗憾,大概鲜有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会向往并效仿亚洲的生活方式。这部电影里虽没有“猎奇化”的亚洲,但却有一个被符号化的、扁平的亚洲。
电影虽然标题申明了“Asians”,但显然这部完全以华人为核心的故事应该定题为“Crazy Rich Chinese”更合适。在片子开头,电影交代了男主角的家庭势力辐射至台北、香港、上海、北京,就这样描画了一个想象中的亚洲共同体。但我们都清楚,“亚洲”远远超出华人社会,其他几大亚洲代表比如日韩印度马来西亚等等完全被电影标题的“Asians”一言以蔽之,更不要提电影的主舞台新加坡,其种族和语言文化构成甚至复杂过自诩文化大熔炉的纽约。
电影里的亚洲内部种族歧视让人无法忽视。一个以华人为中心构建的亚洲模型很自然地将“非我族类”排除在外。Gemma Chan饰演的名媛和佣人们交流时惜字如金,一个手势就能让她们全体如军人般听从命令。另一幕是女主角乘车前往男主家的府邸,中途一路庭院深深,路旁绿植如热带雨林一般密密实实地遮盖了路灯光线,在女主和朋友正胆战心惊的时候,车窗两旁忽然闪现出两位带锡克头巾、深色面孔的印度保安,而且保安也不会讲话沟通,只是盯着她们二人,把她们吓了个措手不及。
一方面,职业的分类和交流方式的差异显示了新加坡国内阶级划分,作为单纯劳力的人是没有话语权的(这不是大多数亚裔和中国几十年前遭遇过的处境吗?);另一方面,森林和棕色面孔的意向明显符合印度人在东亚人视角下遭受的刻板印象:落后、原始、不卫生。
19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Josiah Nott和George Gliddon将黑人和猩猩的头盖骨形状相比较,来证明黑人的“亚人类”智商和原始属性,以科学的名义污名化一个社会边缘种族,类似的歧视时至今日依然在媒体中屡见不鲜。差别仅仅是,在这部电影里,加害者不是白人男性,无厘头的戏谑风格也让隐形的种族歧视得以浑水摸鱼。
如果说以往白人对亚洲文化的“猎奇化”是他们将我们的“日常行为特殊夸张化渲染“,那么《Crazy Rich Asians》这部电影则把我们已经存在的问题“日常化”、轻描淡写地一笑而过。
一个长期受到压迫的少数族裔制作的喜剧电影,并不能成为妖魔化另一个群体的借口。
诚然,这部纯亚洲面孔的电影获得全面票房胜利,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是“久旱逢甘霖”,是一件可喜可贺和值得支持的事情。作为轻松欢乐的rom com,它无需深入讨论严肃的问题,但正因为它是rom com,它所涉及的观众群更广泛,传播力更强大,影响也更深远。在我们庆祝它成功的同时,也可以意识到《Crazy Rich Asians》揭露了更多现实问题,纵容了一些看似良性的症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个朋友常说,人生苦短,好书/剧那么多,不要浪费在烂剧/书上。这句话我不太同意,每个人心目种的好和烂都不一样,做人最重要的是不要膨胀,比如说我,不能因为豆瓣友邻赞赏我肥皂剧鉴赏力已经过八级,就“我说好就是好,我说烂就是烂”。有个自称酷爱文学的朋友,熟读网文,连“女人都不爱看”的晋江网文都看遍了,却没有看过四大名著,但是地摊文学也是文学,你不能说人家就不爱文学;也有民间历史学家,半部“党史”安天下,不知秦汉无论魏晋,这都是很正确的,党史也是史嘛,而且是中国最要紧的史;海外华人里面,喜爱阅读英文小说的当真不少,“Fifty Degrees of Grey”,“Twilight”,可以说是手不释卷 -- 阅读高中生通俗小说也算阅读呀,毕竟,哪个中年妇女心中没有一个不老的少女呢。
我恰好就是几乎没有少女过的那一小撮讨厌分子,所以“摘金奇缘”不管是书还是电影,都不是我的茶。不是我的茶没关系,我不打算看也不打算拦着别人看。可是自从电影上映,海外华人的微信群里隔不几天有人发小传单。我懂的,这是投资人和制作方在搞宣传造势,证明微信上海外华裔这个小群体也成为一拨新鲜可口的韭菜,虽然觉得无聊,可还是难免“与有荣焉”,being noticed is the first step of being included。可是小传单的内容一看,却有点坐不住了,我最大的缺点,不宽容 -- 特别容不下文字里的扭曲事实文过饰非 -- 一下子就放大了。于是容嬷嬷附体,高高举起了银针。
小传单发了好几拨,内容几乎都是这边抄几段那边抄几段,较真起来呢我都不好意思,不较真呢又觉得如鲠在喉。第一部分是内容介绍,简而言之就是个灰姑娘的故事,一个中产阶级额的华裔妇女(欸嘛现在中产阶级都成灰姑娘了,让南瓜马车情何以堪啊,怎么也得奔驰小跑吧),邂逅了一名看似普通的华裔男,好上了,准备见家长结婚了。这一见不打紧,原来对方是富豪,不是煤老板啦,是东南亚的华裔富豪,那可真是,砍柴都用金斧头,仆人都是某某女皇送的(啧啧,咋不说是宇宙之王送的人工智能呢),绝对超越屌丝观众的想象力。总的来说,主题是爱情,内容是炫富,外表是拜金。第二呢是鼓励大家去看,不对,是恳请大家去看,也不对,几乎是胁迫大家去看。为什么呢?因为是第一或者第二部(小传单内容不一致)卡司“全部都是”华裔。较真的我看到此处就忍不住想问,真的全部都是吗?群众演员里一个老墨都没有吗?好吧就算是,可是为什么因为卡司全部都是华裔我就得去看呢?全部华裔制作的多了去了,老干妈是,避孕套也是,好莱坞都快被中国钱淹没了,有些studio甚至明说,得中国钱者得天下。万本归宗,所有的一切背后都是大写的资本二字。既然都是中国钱,我看啥不是支持“国货”,何必执着于这部片子呢。
第三还是鼓励大家去看,因为这部片子“树立亚裔正面形象”。这是最让人挠头的一部分。我特别不明白这么一部主题肤浅,内容拜金的电影怎么就树立亚裔正面形象了。唯一略有点正面的也许就是超越阶层的爱情,可是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套路如此陈旧,老于世故的小农如我,还真舍不得十来块钱电影票。好吧,这部片子也许还传递了一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咱们亚裔再也不缺钱了“。可是这个消息即不新颖也不正面。媒体关于亚裔唯利是图有钱却没有灵魂的报道早就深入人心,连我家娃的网球教练跟我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你们亚洲人有的是钱“。冤枉死我了,我一个小农世家,身上没有阿玛尼手上没有路易威登开着一辆小破驴,你说我有钱?你才有钱,你们全家除了你都没钱。比起这样的新型刻板印象,我宁可亚裔的刻板印象是戴眼镜,数学好,爱学习,书呆子,多少还能跟我沾点边不是。
第四仍然是鼓励大家去看,因为提高地位靠软实力,人家犹太人提高地位就是从软实力开始的。且不说可怜的犹太人怎么又被绑票了,以及她们的地位是怎么提高的。问题关键是,什么叫做软实力?这么用力的宣传造势,也没有看到除了炫富和肤浅庸俗的爱情故事之外有任何特别之处。造势我理解,投资人投了钱,票房要变现,制作方要名利双收,可是造势之前先想一想,要打族裔牌先考虑一下自己手里是不是有这张牌。要割韭菜没人敢拦着,可是文案写得考究一点,营销做得用心一点。要我说这部片子从制作到营销充分说明有钱不一定有品,一部分手握资金的大鳄的软实力的确堪忧。不能盼着观众永远人傻钱多对吗?小说三部曲出来很久了,故事主线在那里,不说抹黑华裔就算了,非要扯到树立”华裔正面形象“就有点过了。这么说来,犹太人的软实力是辛德勒名单,咱们的软实力就是炫富。这软实力挺好的呀,真的是中国内外同步,全体华裔一条心,统统奔着金钱万能,权力至上这条大路走到黑。
最好玩的是传单最后一部分,”动动手指,转发到各个群里,利己利人“。真是,卖鸿毛药酒都没这么明目张胆,怎么不说不转就不是华裔呢?利人我懂,别看我只是一颗小小的韭菜,被忽悠的人多了,涓涓细流可以汇成票房的汪洋大海;可是怎么就利己了呢?一个多小时,做点什么不好,十块钱也是钱对吗?实在没事做可以看夏安的肥皂剧鉴赏录呀。海外亚裔”正面形象“多了去了,文有张益唐,武有林书豪,区区十块钱,要不就捐给真正愿意写好故事的人,写真正值得瞩目的亚裔的故事?那才是为树立正面亚裔形象贡献力量吧。
传单结尾附上纽时报道一篇,我看了一下,内容基本就是,不易呀,全亚洲卡司不易呀,亚裔在好莱坞不易呀,这片子,费了老鼻子劲了。好吧,费了多少劲,制作方说了算。可是好不好看值不值得看,总得我说了算吧。这事儿就跟选秀节目选手比惨一样,谁惨谁好当歌王,谁惨观众就该买谁的帐。可是细细想想,这个逻辑不对。哪怕再惨,唱歌跑调,也不是一名好歌手呀;哪怕再不容易,作品就那样,奥斯卡也没有”制作过程最艰难“这个奖项吧。
当然,我说了这么多,人家一句话就堵回去了,”看了再说“。这真是强势割韭菜啊,你觉得好,你去看;你觉得不好,你去看,看了才能说不好呀。事实证明热心发着小传单的人,她们也没看呀,凭什么说好看就可以看都没看就说,说不好看就非得看了再说。老话说得好,”榴莲有多臭,不一定要吃过才知道。“再说,我这个人一向没有身先士卒的精神,我坦白,我绝不肯为了告诉大家不去吃屎而自己率先吃屎,我只会把小传单们认为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时,用来表达一下我微不足道的观点,这个玩意儿,在我看来,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像一坨屎,至于你要不要吃,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作为一个密切关注北美院线动态的影迷,留意每周末北美影院上映的最新影片自然早早成为一种习惯,相信跟我有一样习惯的人,很难说自己最近没有听过《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这个名字吧。没错,这部英文片名“生猛”又直击主题的好莱坞制作,犹如一道亚洲旋风,席卷了整个北美电影市场,不但票房大爆,口碑在外媒方面也是一路走高,在打分一向严苛的MTC上,《摘金奇缘》至今依然维持在76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最近两周的北美院线,最春风得意的电影就是这部《摘金奇缘》了。它在第一周首映时以2500万的成绩在票房战场中拔得头筹,并在上映的第二周,以票房仅仅下降6%的惊人数字继续蝉联票房榜榜首,要知道,作为一部爱情喜剧,像这样的票房成绩,在好莱坞的同一类型片里,已经三年没有出现过了。
这部电影根据美籍新加坡裔作家凯文.关的同名小说改编,为了完成这部小说,凯文曾与真正的新加坡富豪们共处两年,以此汲取灵感。而在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凯文.关也是全程都在片场陪伴,生怕电影在故事上有什么纰漏。
《摘金奇缘》的故事围绕一个名为Rachel Chu的美籍华裔展开,她是一名纽约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在一次跟男友Nick Young 回到男友家乡新加坡参加好朋友婚礼的时候,Rachel意外的发现自己的男友Nick竟然是个超级“钻石王老五”。Nick家族富裕的程度,可以说整个新加坡都有所耳闻,来到新加坡,Nick不再只是那个在纽约与Rachel共事的男友,他变成了众人眼中高不可攀的香饽饽和人人口中讨论的焦点。
而更让来自纽约自由开放社会的Rachel大感困惑的是,想与自己这位男友在一起,原来要承受来自男友家庭以及新加坡富豪圈的超强压力。Rachel不但在富人“姐妹”的海滩爬梯中被嚼舌根、被威胁,还要经历被Nick妈妈严厉的“审视”与“责难”。为了能融入Nick的家庭,Rachel也要开始全面“补课”,不但有大学好友为她在装备上升级,还要学着跟Nick的各路长辈交流,当然还要学会如何拿捏一点bitch的气场去艳压众婊…然而,所有这些,其实在家庭和爱情面前,最终都只是幻影,想要拥有自己的幸福,Rachel和Nick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对爱情的坚持和信念才能走到最后。
为了充分尊重原著,也体现出片名里“Crazy Rich”的意境,电影在场景的布置安排上,可以说是“大费周章”,单拿Nick朋友结婚的一场戏来说,短短一条新娘上台的路,要先经过水漫,撒花,点灯等数道工序才算完成,类似这样的场景,电影中比比皆是。
这部电影能在商业上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电影的宣传方面,它的发行商华纳兄弟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不但让电影的上映规模在全北美达到3526家院线之高,更是早在四月份就开始在各大院线频繁播放该片的预告片。在影片上映的第一周,该片的导演朱浩伟更是掀起包场观影活动,以此来为影片上映博得头彩,而在诸多包场之中,当属年轻的华裔企业家Chen Bing声势最大,他直接包下了100家美国影院,只为给这部电影首周的票房添砖加瓦。
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做为一个生活在多伦多的影迷,能够在多伦多市中心最大的购物商城看到巨幅的电影宣传海报本就不易,但最近张贴出来的正是这部《摘金奇缘》,整整覆盖两层楼之高的海报,尺寸令人难以置信。
另外,为了做好在加拿大的宣传,这部电影众主创更是在电影上映一周前就来到多伦多电影节(TIFF)的御用影院做超前点映,为电影的上映撑足了场面。
所有这些,很难不让人把《摘金奇缘》看作是一部现象级的作品。所谓现象,首先体现在它非常应景的符合当下北美最火热的族裔运动;做为一部全员卡司由亚裔演员出演的电影,上一部可是要追溯到25年前的《喜福会》了。在经历了这25年的洗礼后,主打亚裔的好莱坞院线片也出现了质的变化。首先,电影的故事从关注第一代与第二代移民的问题上,转移到了更加摩登的现代亚洲;其次,在电影的类型上,与25年前《喜福会》的文艺独立做派比起来,如今这部电影的创作者把故事选定为更被大众接受的爱情喜剧;而最重要的,就是亚裔电影的影响力有了明显的飞跃,如果说25年前的《喜福会》只是赢得了口碑上的赞誉,那今天的《摘金奇缘》不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还在好莱坞的世界里为亚裔电影打出了一片天,不但《摘金奇缘》的续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连《喜福会》的续集也已提上了日程。
在如今这个处处都在讲求政治正确的时代,全黑人卡司的超级英雄片都已经风生水起,出现一部全部亚洲面孔的作品,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之于这一点,其实应该为这部电影点赞,因为至少,亚洲面孔在好莱坞电影里当了太多年的配角,如今总算是扬眉吐气。
说到这部电影里的众主演,相信很多影迷应该都不会陌生 。且不说大名鼎鼎的杨紫琼和以搞怪耍贱被人熟知的郑肯,女主角吴恬敏曾凭借电视剧《初来乍到》而提名过“美国评论家选择电视奖”最佳女主角,并在2017年入选了时代杂志评选的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影片的男主角亨利.戈尔丁,虽然是一张全新的面孔,但仅在2018年暑假,他主演的电影,不但有《摘金奇缘》面试,还有两周后的《一个小忙》,这其中,他将与布莱克.莱弗利和安娜.肯德里克同台飙戏,可以说是来势汹汹。
另外,饰演Rachel大学好友的奥卡菲娜今年也是存在感十足,刚刚下映的《瞒天过海:美人计》中那个擅长偷盗的女贼便是她了。最后,在众多主演中,最值得被特别提及的,莫过于饰演Nick奶奶的卢燕了,做为早期进军美国电影圈的华人影星,卢燕在影片里的地位可谓是德高望重,25年前全亚裔卡司的《喜福会》,卢燕也是主演之一,能在两部意义重大的全亚裔卡司好莱坞制作中都参演,她的地位,恐怕没有第二个演员可以与之相较了。
电影上映之后,很多中国观众对于片中亚洲人的形象和定位提出种种异议,说里面的亚洲人长相都酷似外星人、亚洲人挥金如土是刻板印象等等,但其实认真思考一下这些问题,电影在打破这些刻板印象上已经拿出了诚意。
在这部电影里,亚洲女生不再只是默不作声的壁画少女,她们可以是知名大学里的教授,也可以嘴炮连珠让人捧腹大笑;电影里的亚洲男生也不仅仅只是学霸,他们一样可以性感,可以拥有令人鲜艳六块腹肌。也许类似的亚洲形象在之前的某些好莱坞作品里零星出现过,但做为绝对主角出现,想必这部电影才是第一个。
这部电影在还原中国或者亚洲文化的时候,也是做到了充分尊重,无论是一家人齐聚包饺子,还是人们日常在麻将馆里搓麻将,哪怕是儿女婚姻都要先过父母这一关都是无比贴近真实。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的故事也许很难让中国观众买账,因为它非常的《流星花园》,这种我们早在十几年前就看腻的梗,可以说很难对我们再有什么吸引力了。但如今这个故事一旦穿上好莱坞特制的洋装,并蹭上族裔运动的热潮,在吸引老外和国外出生的华裔为族群的观众时,应该不在话下吧?就我个人在影院的观影体验来说,观众频频发出的WOW和OMG,就足以看出老外还是买账的(内心OS.一群没见过市面的人..)。
《摘金奇缘》是一部形势和意义都大于内容的电影。做为影迷,如果对它的故事嗤之以鼻,那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部俗套却久违了的浪漫爱情片来看,至少在这部电影里,该有的笑点和哭点你都找得到。
而作为一部全员亚裔制作的影片在商业上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它背后体现的文化差异和亚裔族群在这25年来在美国社会地位的变迁,才是这部电影最应值得玩味的地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奇遇电影“
打麻将只聊天不好好打牌是对牌友的不尊重....感谢这部电影,这是近年来第一部完全亚裔阵容的好莱坞电影(上一部是 喜福会 The Joy Luck Club,1993)。电影用一个更西化的背景(新加坡)希望改变对亚洲人(尤其中国人)刻板印象(不够有魅力),从这个角度它是成功的。虽然没有陷入到(中国电影常犯的这样错误)流水展示纸醉金迷生活,但本质上还是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导向,潜意识中还是有亚洲人“不懂拒绝”的设置,对于海外华人的文化传承上看,早年所保留的传统已经和目前的习惯有所不同,这大概也会是是否对电影认同的一种困扰吧(本片美国上映期间将有英语发音汉语字幕场,欢迎中国人来影院看.....)
本来小说就很烂,电影拍出来更烂。种族歧视?并没有,只不过是民主党在试探亚裔愿不愿意当左派的吉祥物而已,或者愿不愿意被利用当枪使,full Asian cast 所以必须支持?凭什么。NYT说什么你都信NYT是你妈啊。这部电影不就是在说你看我们多元吧,虽然跟真正的亚洲人没关系,但你敢不支持吗?我敢,fuck you,libertard
对这种左宗棠鸡式亚裔片还是接受无能...美国人你们开心就好🙄
8012年了还在拍灰姑娘的故事……琼瑶70年代三厅电影随便找一部重新英语配音的感觉。但主流院线+全亚裔阵容真的不容易。我,一个bored broke Asian. 杨紫琼好美。
核心还是一个套路的爱情故事,真爱打破一切壁垒,幸福大团圆,类似的剧情可以套用在各种场景,且已经套用在太多场景。只不过这次的全亚班,才让影片更有话题性。影片好在娱乐性应用合理,适当的炫富,有趣的配角,和一些文化差异梗。但也仅限于此吧,常规好莱坞娱乐片。而且有些设定其实还是挺刻板的。
电影非常热闹笑点不断,背景音乐全部是华语曾经流行曲,仿佛置身于大华超市。这个电影其实不是讲亚裔的故事,而是讲有钱人的故事,我们都误会了
就是打阶级差的准灰姑娘故事,常见的爱情类型片套路而已,加一些东南亚风的配色撞文化style,以及糟糕的选Chinese歌套路,闽南话、粤语、京腔的短句乱入。没啥好看的,但也不用上升到乳化(裔)的漫天批评吧?!真要觉得自己是代表才OK么?也大可不必罢。
白人电影只需要讲好一个故事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为何要苛求这部片去represent亚洲文化的所有复杂性?男女主确实是路人般的感情线 以及为了迎合美国观众而去exoticize&caricature亚洲文化 但是 《喜福会》后25年来第一部全亚洲卡司的major studio电影 很多insider梗只有亚洲人才能理解(我还向同事解释了麻将那一幕的隐喻)能看到自己人出现在大银幕上 以及制作方对多元尽量的表现 和strong female leads 真的很激动人心 真的很重要 pet peeve可以暂时停一停 先来celebrate 支持票房吧 才有机会看到更多亚洲故事
喜剧拍好不容易,朱浩伟这个片子就是证明。情节不可信,剪辑不连贯,very loud,所有的服装装饰道具台词都俗不可耐,太符合外国人对中国新贵的印象。除了奥卡菲娜值得推荐之外,一无是处。根本不能和Joy Luck Club相提并论。
郭敬明看后扼腕叹息,我的《小时代》应该晚拍几年,并主要在北美公映...
what a 烂片,从第一幕到最后一直有种说不出的刻意违和和闹心感,如果不是别人买票我绝对不会去看的。老实港除了硬加的元素以外,not really Asian,虽然Asian本身也是个复杂的话题,如同其他任何race/identity
虽说片中的角色说自己是中国人,但里面的中国元素都是猎奇式的存在,老外眼里的所谓中国,就像演员们的长相一样,看着是东方面孔,但跟东方已经没有关系了,骨子里是彻彻底底的白人思维,中国元素就像他们说的汉语口音一样尬。疯狂的亚洲富豪家族不过就是一个戏剧噱头,最后讲的还是女性要独立,勇敢追求真爱的西方主流价值观,完完全全的白人思维,不过是换了一个亚洲的故事背景板,讲的还是灰姑娘的故事,这跟中国人有半毛钱关系吗?
俞秀莲你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放弃!怎么不和她斗到底!中国观众不需要好莱坞大团圆!好好学学隔壁的宫斗!
Banana....专给ABC看的童话故事 难得全亚洲人Cast
果真美国小时代,剧情脚趾都能想得到,连人物都是完全照搬美式爱情轻喜的,加上一些特有的什么“全亚洲都是我们家的”玛丽苏式意淫。都说ABC是香蕉人,这部亚洲首富应该是香蕉电影吧。影片口口声声说我们亚洲人跟你们美国人整天谈梦想不一样,结果难道不是被美国人的“梦想”洗脑了嘛?要透过皮肤颜色看本质啊,美国的少数族裔群体还有好长的路要走,这部电影,不够造成什么积极影响。还是比较喜欢看小偷家族那种Crazy Poor Asians
crazy stereotypical 核心价值观脆弱,对亚裔 二代移民 亚洲文化 和 美国文化的理解都浮于表面。故事单薄,镜头平淡无奇,过多“好看”的美食画面填塞。形式上的黄皮肤黑头发,难以掩盖其取悦白人的本质。
“流星花园”的故事穿上了好莱坞的衣裳,再搭配上文化差异的看点,就让这部电影瞬间蹭上了时下政治热潮的列车,并一路高歌向前,看得老外和国外长大的华裔都乐到不行。中国人很可能不待见吧?其实索性当作爱情喜剧来看,那些该有的笑点泪点都有,别太认真,真的。
好莱坞版小时代。结尾毁全片,难道不应该拍两人得到杨紫琼默许后,回到纽约过舒心的中产小日子么?一下子被豪门接纳,紧接着就是纸醉金迷大爬梯,女主被富人们diss了那么久,转眼就无缝融入还无比享受,excuse me?
更像是1918年的北京上海有钱大家族(金粉世家了),想了半天男主长得像谁,名字到了嘴边就是出不来,搜了好久“香港演员 浓眉”当然毫无成果,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意识到是吕良伟啦!
This is a story about a bunch of whites pretending to be As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