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的故事均以真实新闻改编而成。每天的日常生活看来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死亡往往就会来得猝不及防,日常生活中的琐碎赋予了生命以价值。在曼谷,朋友庆祝毕业、兄弟姐妹再次相聚、恩爱夫妻面对分离、女演员等待召集...... 这是对命运和生命无常的一种既愉快又忧郁,同时充满哲学性的反思。 该片由六部分组成,分别讲述了死亡之前平静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这部作品继承了纳瓦彭之前影片中的混杂实验元素,是一种包含虚构成分的散文电,有音频、图片、记录文件等媒介拓展达到对死亡意义的探索。
看完这部电影时,电影告诉我在我看电影的这段时间里,世界上有8442个人死掉了。 我一直很回避死亡这个话题,因为我对它的恐惧和忧虑让我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它就像一座正在融化的冰山,时不时掉下几块巨大的冰块砸在我的胸腔上,这宣告着这一夜我可能要失眠了。而且我又不知道,这座冰山会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我死去,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麻痹自己不去想这些事。 而在人类社会里,大部分人都在刻意逃避这个话题。人是有必死性的,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人在生活中往往掩盖住必死性,然后又以生活的希望取而代之。而只有在特殊时期,例如战场上被敌人包围的士兵,起义时面对刺刀冲在最前面的学生,更或者是穷途末路的杀人犯。他们在洞悉了自己的必死性后爆发出来的属于自己独有的人性的行为,往往是很多人无法想象且极度纯粹的。而再观察很多文艺作品,就能发现死虽然很普遍,但是人们把它的地位还是摆放的比较高,这一点也深入人心被众人所接受。 导演就不一样了,他首先提醒死亡的突然性,没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挂掉,对于你的亲人而言这是一段不好的记忆,对和你不熟的人而言,你会不会死掉的猜测在聊天中的地位和今天中午吃什么一样。甚至有的人因为你死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所以你的死只对你自己来说重要,对别人来说 just so so 而最后那段更奇妙了,那个躺着突然不说话的男人,我们以为他死了,然而他翻了个身宣告他其实只是睡着了。但是后来字幕又说,这人某天在家中死掉了。既然死亡和睡觉的界限如此模糊,那死亡大概也和睡觉一样稀松平常吧。 毕竟每秒就会有两个人死掉,看完这部电影时已经有8442个人死了,再加上我暂停的时间那就会更多。我在乎吗,我有伤心吗?
泪点极低如我,也没有半点触动。对真实死亡事件中当事者死亡前一天的搬演,还有音频,照片,纪实采访等媒介元素。六段事件大部分都是意外死亡,意外前夕当然都是风平浪静的,表现破碎前的平静是很能调动观众情感的策略,这些案例的选择挺讨巧的,相对应的意外死亡能带来的关于死亡的讨论也更单一,它很难和纪实部分干瘪的讨论死亡的文本内容做等量齐观。
同时在刻意挑选过的案例呈现中,又夹杂太多编导刻意的讨论,节奏的克制平静,日常化的表达也无法抹灭这种刻意,小画幅的聚焦又在提醒这种搬演性,有一种很微妙的搞不懂对方到底想不想让人共情的排异感。其实选择死亡前一天,并非是对一个人的死亡有什么特殊性,而是这部片最大的戏剧性所在。真实的死亡数据的跳动,和片中对死亡简略抽象的言谈,前者是给人以压迫感,后者是让人去看淡死亡,这还谈个啥啊。我觉得这片要是讲死的虚无就太贪心了,死未必虚无,生才虚无,叫生于虚无倒是更扣题
因为深圳BC的影展活动,再一次看了这部形式和主题都很新颖的影片,而且还在现场连线中听导演聊了很多关于电影背后的故事和思考,让我对这部电影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导演说,其实这是一部从关于“生”的电影。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导演是用一种很温柔且平静的方式在叙述“死亡”,但其实,影片讲的是在死亡前一天人们如何“活着”的故事。在死亡的前一天,每个人都在平常且努力地活着,没人能预知死亡,所以一切都如此平凡和日常。我们在上帝视角,通过“死”的角度去看“生”,感慨且唏嘘。
导演曾在杂志社实习,所以他尝试把故事内容用“杂志”的形式展示出来,所以就有了这部融合多种媒介形式的“多元作品”。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文字、图片、声音、纪录片式的影像和采访等多种展现形式,围绕着同一个话题,像万花筒一样丰富地展开。导演采用了和Instagram一样的方形画幅,用了很多安静的长镜头,都在强调和展现人们日常生活的琐碎和真实感。
当有观众问道,你是如何选择这几个关于死亡的故事的,导演回答,虽然不能做到全面,但他想要尽可能多得呈现不同形式的生和死。电影呈现的6个故事里,有的死亡很突然,有的死亡很平静,有的是自己选择的,有的仿佛是在命运中的铭铭安排,有的带来悲痛,有的却也带来欣喜。不同的面向,不同的人生,走向的仍是同一个终点。
故事中穿插的3段采访片段也很有意思。第一位年幼的小女孩痛哭着,对死亡感到未知的恐惧和抗拒;第二位稍微懂事一些的小男孩,对死亡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但他并不清楚应该要用什么姿态去面对死亡;第三位百岁老者,不害怕死亡甚至已经在迎接死亡的到来了。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每个时代在不同的阶段,对死亡都会有不一样的思考。导演也说,这部影片拍摄制作于2017年,这也仅代表他自己在那时候对死亡的看法。对于现如今正经历疫情时代的我们来说,死亡自然又演化出一段不一样的故事了。
任何关于“死亡”的讨论,最终还是会回归到“生存”。我们通过电影看了那么多关于死亡的故事,最终将好好思考,我们如何珍惜生活,如何不负此生,如果我们,真的,将死于明日。
开头是四个女孩对于星座的探讨,年轻肆意,在杂志上涂涂画画,对未来的梦想与希翼,随着一场车祸戛然而止。写满梦想的杂志被保洁丢弃垃圾桶,一切仿佛没发生过。
一个生意人在证券市场死亡五小时后被发现。
一个从纽约回来的姐姐在帮弟弟拍照,想去一家店吃饭,弟弟说今天人很多,大后天去吧。第二天姐姐开摩托车停下帮小狗拍照,被电线杆砸死。
一场海啸很多人失去生命。
一个演员为了救一个受伤的摩托车手被车撞死,另一个演员因此得到了代言人机会。
一个小孩说死后变得虚无,他第一天知道死亡这个词就去谷歌搜了。
排行最高的10种自杀方式,第一种是开枪击中头部,死亡率99.8%,用时1.2秒。
阿宝跳楼自杀了,为情所困。
一个心脏病等每天有死的人可以捐献心脏的女生,帮男朋友整理第二天去美国出差的行李。结果那架飞机失联了,找不到了,故事的结局女生最后康复了。
一个老音乐家在一个安静的周一在家安然离世。
一个103岁的大爷说他的妻子,孩子在很久以前就离他而去了,活得久的人最痛苦,也许是基因,也许是老天注定让他活得久。之后他又过了104岁生日。
上次跟家里打电话,我妈还说邻居大娘住院了,昨天早上我再打电话的时候,我妈告诉我,大娘去世了。
大娘是看着我长大的,记得很小的时候,夏日中午会端着饭碗去大娘家院门里纳凉,她家有只巨型犬,身上有条状斑纹,大家都叫那条狗老虎狗,奶凶奶凶的。我就被它咬了一口,咬在了手指头上,我应该是哭得很凶,大娘拿了那个年头儿很珍贵的人造肘子肉给我吃,黑白相间的透明圆状物,味道却怎么都想不起来了。
我在千里之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拜托妈妈帮着焚些纸钱,聊表哀思。
死亡是什么?
在我的理解中,死亡就是消失,就是再也不见,就是失去的那个人,做梦都梦不到了。死亡就是,某些遗憾永远成为遗憾,某些未曾在意的小事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悔恨,某些过错再也无法被原谅。
今天要推荐的是一部关于死亡的文艺片,英文名字《Die Tomorrow》,中文翻译为《死于明日》,豆瓣评分7.4。
这部影片只有七十五分钟,由泰国80后导演编剧纳瓦彭执导,这位年轻的导演以拍摄短片闻名,《死于明日》这部片子讲述的六个故事全部来源于真实的采访,因为真实,也更加震撼。
其实这部片子看起来有点儿瞌睡,整个画风都是很沉闷与平淡的,没有激烈的剧情,大部分时候都是生活中很琐碎的对话。不过我又很喜欢这种烟火气的琐碎,经常在写长篇的时候会仔细地记录下人物的每个动作,每个眼神,每句可有可无的话。
一、天亮毕业的女大学生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非常年轻的生命,几个女孩子只有二十一岁,第二天是她们的大学毕业典礼,头天晚上,四个女孩子在酒店开了房间喝酒聊天,约了化妆师四点钟过来给她们画个美美的妆容,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一定要美美哒。
四个女孩子挤在沙发上聊自己对未来的构想,一个想要去纽约,一个准备去乌克兰的基辅,一个想要创立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一个想要结婚生子有个幸福的家庭。她们都笑得很开心,对杂志上的星座运势不满意,然后提笔修改各自的命运。
光明,灿烂,远大,这是她们的未来。
但其中一个女孩子却在下楼买啤酒的时候被失控的大货车撞到,凌晨2点15分,她的生命定格于此。
片中并没有说是哪个女孩子遭遇了不测,故事结尾,酒店清洁工进来收拾房间,她并不知道这个房间曾经住过的女孩子发生了什么,而放在沙发上,写着她们命运的杂志被当做垃圾,扔进了垃圾袋里。
每个人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心中怀有希望和梦想,可大部分时候,我们不会考虑,还有没有时间或者机会去到达那个地方。
二、证券交易所的男商人
第二个故事非常短小,没有对白没有情节,一个商人死在了证券交易所大厅的椅子上,五个小时后才被人发现。
交易大厅显示屏上的价格数字还在滚动,红的绿的,他应该是盯了一晚上盘,或许是太累了在睡梦中走开了,或许是他买的某只股票涨了他太激动了,或许是他某只股票跌停板他受不了这个刺激。
这个故事戳人的地方是“五个小时”这个时间,期间他身边的椅子上来来往往好几拨人,但,没有人发现,这个男人已经离开人世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死亡,并不会引起多少人的关注,甚至会让人产生幻觉,死亡只是死者的事,一个人到底能跟这个世界产生多少羁绊,到底有多少人会在乎你的死活。
除了至亲,再无其他了。
三、忽然归国的姐姐
第三个故事是一段很长的姐弟间的对话。
一直在美国打拼的姐姐忽然抛下一切回到了家乡,弟弟觉得很奇怪,但姐姐又什么都不肯说。她给弟弟带了唱片回来,弟弟说他早就不喜欢了,他更奇怪的是姐姐怎么会一反常态带那么累赘的东西回来。
导演并没有讲述姐姐背后的故事,但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在姐姐身上的。她抛下国外优渥的生活回来这个多少年都没有变化的小镇。
李荣浩在歌里唱道:如果我年少有为,不自卑。
其实,最错误的想法就是认为年少有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以为以后会有很多很多的时间来完成未完成的心愿。姐姐会读弟弟发给自己的每条短信,会记住弟弟想要的每件东西,但是她一直没有去实现弟弟这些愿望,当她回到家乡,弟弟说,他已经不需要那些了。
我们总是想着弥补过去,总是想着拥有未来,却很难做好把握当下,姐姐在第二天外出时,被一根倒下的电线杆砸到,死前,她正在给一只小狗拍照。
她一定还有很多未了的心愿,比如和弟弟去吃一家老店的油炸生蚝,但是,没有机会了。
弟弟在故事的末尾依旧坐在天台上,他说,姐姐去世后他没有流泪,他只是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他会去拥抱他们,亲吻他们,告诉他们,我爱你们。
亲人是最容易被我们在生命中忽略的人,有多久没有给妈妈打过电话,有多久外出前没有与爱人亲吻,有多久没有对孩子说:我爱你。
四、阴差阳错的命运
2014年的时候,有一架从泰国开往美国的航班在雷达中消失,一如马航MH370,再也没有出现过。
第四个故事的男主角搭乘的就是这趟航班,临行的前一天,患有心脏病等待心脏移植随时可能撒手人寰的妻子给他剪指甲,说自己一定会死在丈夫前面,不放心丈夫一个人生活。
妻子说丈夫大大咧咧,担心他忘记拿护照无法登机。
她过后应该会无数次回忆这个画面:如果当时护照丢了该多好,如果自己不提醒他检查护照该多好。
故事的结尾,丈夫再也没有回来,而妻子却完成了心脏移植手术,活了下来。
很多时候,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天很重要的一刻在发生的时候我们是毫无察觉的,就想这对夫妻最后一次告别,阳光一如往日灿烂,只是谁也想不到,这次告别,就是永别。
本该活着的人死了,可能会死的人孤独地活在了记忆里。
天意弄人,不过如此而已。
五、不为人知的上位
这个故事一镜到底,演技炸裂。
女主人公是一个护肤品牌的备选人,她的竞争对手,品牌代言人为了救人出了车祸,抢救无效死亡,女主人公得以成功上位,取得代言。
女主人公面对镜头,只通过面部表情与动作来表现内心情绪,她耳边嘈杂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关于竞争对手的消息,煎熬的内心,一面在为自己可能取得这项代言雀跃,另一面也一定在为自己的趁人之危鄙视自己。当她听到对方可能会熬不过去的时候,泪水滑落,弄花了妆容。当经纪人问她是否要接下这个代言时,她喝下一大杯水,然后起身去打电话,向亲人报喜。
死亡对当事人来说,是泯灭,对女主人公而言,是一次问心有愧的工作机会。
六、不算漫长的告别
第六个死者在自杀之前,曾去找过女朋友,希望听到对方一句“我爱你”,女孩子拒绝了。
而后他留下一封遗书,跳楼身亡。
这个故事是最让我唏嘘的,故事最后一个画面是男孩子留在女孩子门前台阶上的一束黄玫瑰,女孩子看到了,没有拿走,转身与邻居一起出门吃火锅。
有死得其所,这个男孩子却死得不值。
他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哪怕选择的死亡方式多么惨烈。他也许想过以这样一种方式让人记住自己,但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即便别人能记住,死去的这个人也无法感知了。
七、最平静的死亡
著名音乐家在睡梦中死去,与影片最开始那个小姑娘的话遥相呼应:死了就像睡着了那样吗? 《包法利夫人》中有很长的篇幅描述了爱玛死时所受的痛苦与死后的惨状,不平静的死去的人,绝对谈不上安详,而能够没有痛苦地安详死去,是多少人的梦想。
只是这样没有心理准备的戛然而止,留给生者的,会是很漫长的思念与痛苦。
影片一直在讲死亡,在讲意外,而穿插在其中的一个十多岁孩子和另外一位百岁老人对死亡的看法,却是反应出了不同年龄,对生死的不同看法。
常听人感慨:年少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
年轻的时候不信命运,至少觉得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影片开头说:浮生一日,蚍蜉一世。但谁又能说地明白,我们是浮生,还是蚍蜉。
是否有一双上帝之手,轻轻拨弄,就会将通往未来的那条路掐断,就此结束呢? 天意弄人,我们永远无法揣测命运,更无法预测未来,最现实的做法就是,把握住当下,做好现在能做的,想要做的事情不要犹豫,认真爱应该爱的人,不悔恨过去,不忐忑未来,向死而生。
正像俗话说得那样:死了谁,苦了谁。活一日,就要有一日的踏实和精彩。
离开这人世间 有千万种方式
这部影片描写了六段生命的最终24小时 六个真实的故事六种不同的死亡形式
“明天”来临前画面是圈起来的方形 “明天”到来后可视范围才变宽 镜头的戛然而止或缓缓延续都以某种方式在观众心底激荡出一层又一层情感的涌动 由时间创造的张力尽显 我个人觉得导演的分寸感非常棒 时间轨 画幅的变化 不疾不徐的推摄 恰到好处的长镜头 让一切都显得既朦胧又动人 导演把死亡拍成了一篇散文 没有一帧死亡的画面 偶尔夹杂着儿童或老人的访谈对话 更多的是白描叙述 我印象最深的点是影片左上角的时间码 计时器即计数器 观影时长70:21 死亡人数8442 具象量化了死亡带来的焦虑感
“即使你对这一切都已经了解了,还是会难过吗?”“是啊,还是会畏惧死亡、孤寂和消失。”
如果一句话让我来形容这部影片
那就是—用人类的日常反映人生的无常
Very Sad Pictures Ltd.
有針對死亡和無常的抒情,但沒有探索,更難言討論。都是老生常談。雖然淺薄,但也算是一部使人有好感的作品。死亡觀很「國際化」,沒有任何宗教信仰、鬼神傳說、在地社會文化的介入。
浮生一日,蜉蝣一世。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究竟哪个会先来。看起来,更像是一部关于死亡的泰式小清新,探讨了生命与意外的不可知,也许前一秒你还开心地吃着炸鸡,但下一秒就有可能撞到汽车。电影摘录了真实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呈现一种命运的未知,但少见的是,却没有死亡那样悲天悯人的伤感气息,只是展现事实,让观众去理解。我们终将死亡,未来不可预知,活在当下,请过好每一天一分一秒,等死亡来来到的时候,便可以尽量少的留下遗憾
2.5 / 每个段落单独拎出来都还不错,尤其是窄画幅内的调度甚是迷人。但是实质的内容完全是短片体量,组合在一起就是空洞的N次方。对“死亡”试图进行平等超然的数据式或金句式概括恰恰抹杀了死亡本身的复杂性,连虚无本身也是如此的轻薄。所能想象的对东方生死观最扁平单一的呈现(大概和一篇微信推送效果相仿)。想回头再去看看《布米叔叔》。
时间码,正方画幅,短片组合到记录采访,形式上是完整的,但依然像篇关于死亡的命题作文,出自同一个人的短片集。最喜欢序幕的“你不知道哪一个会死”,姐姐拍照完全是《36》重现,一镜到底实现得最好的是女星殒命。音乐家溘然长逝,又完全是河濑直美附体。死亡很严肃,拼贴玩的志趣还是很浓。
我们还有那么多事情来不及做,吃那家小店的炸生蚝、剪短脚趾甲、参加毕业典礼,可生命的倒计时码在头顶已濒临尾声。少年对死亡充满好奇,老人对生存满是疲惫,女明星对死亡情绪复杂,音乐家对生存无波无澜。第一次听说有死亡这回事,孩子哇哇大哭,抗议生命犯规。吹灭104根蜡烛,这人生还得走下去啊。
加入GDH以后,导演第一次独立筹资拍电影,很多旧作的梗,合作过的众多女星友情客串。他的作品大多源于亲身经历或思考,而这一次把目光瞄准了死亡,或者说死亡来的前一天。那些手持摄像所刻画的,是不同个体的平淡日常,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第二天要死去。本想引导观众思考,但似乎又给出说教意味的结论
生命序列各次级环节间的串联其实十分微弱,所以遭受颠覆或发生脱序(比如死亡)便应当属于常态。正如德勒兹所言,“小津的看法是:生命原本单纯,但人们却撩拨静水地将它复杂化了”。这部电影便是在抚平褶皱,用极具灵晕的影像缝合生命的裂缝,复合人们的创伤,一切皆一如既往地规律着。4.5
拍得真美。已死之人仍在你脑中踱步,只不过每一个动作都在倒计。镜头太温柔了,但每一寸又都指向死。回忆死者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的心情。
3.5 娓娓道来的人间故事,每秒2个,分秒的时间换算成死亡的数字,也诞生出希望。
70分钟的片 比两个小时还漫长 节奏这么慢 近景长镜头被滥用 描写日常生活对主题表达完全没有意义 真是又臭又长 无语 想往文艺片靠 也不是用这么低级的装逼方法吧
@天山 一度哭得喘不过气。对长者与孩童采访式提问,关于死亡的无差别、不可预料、死亡对于生者的意义。替补女演员哭戏长镜太细腻。镜头语言诗意灵动。生活化场景有禅意,静谧如流水。古典钢琴配乐加分。需要重看!
形式上比较新,不像是电影,更像是大数据的影像化,将伪纪录片与短片集式叙事结构结合起来,用“伪纪录片”的形式想象主角们最后的时光,引发关于死亡的思考。很多时候,死亡是随机的,但更多的是关于生命中重要而美好的时刻,和它们转瞬即逝的本质。
在一生一死之间,深奥繁杂的伟大命题里,穿插肤浅粗糙的表演。不就是所谓的人生?
SAFF节竞赛片。泰国导演的创新之作,混杂故事、纪录、文献研究等多种元素,探讨死亡主题。长镜头别开生面,不少精彩闪光处,不仅在外在形式,还在内涵上。总体单薄了些,是其缺点。
诚如村上所言:“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亡是日常的一部分,当观众以提前知晓结局的方式回溯生的寻常,会感知到惋惜之外的惊栗——死亡如此突如其来,宛如呼吸般正常。从普通人对“死亡”的理解出发,撷取前一天的光景,我们既痛心又欣慰地看到他们曾如此饱满充实地活过,如此说来,死亡亦不足惧。第一场结尾清洁工安然收拾,天台姐弟对话,情人间对死后的安排,长镜哭戏,越拉越远的安静离世,每段都自带亮点,切入点与爆发点都很有力量。
一向的文青風,感覺派,輕描淡寫,嘗試各種方法來捉緊對死亡不安的氣氛,幾種媒介並列只是試圖貼近當代人的日常生活,並不意圖要探討什麼,分析什麼,甚至成為後設式電影(似乎我們的理性總會攻佔純粹的電影觀感,總以為電影是一種論述和立場表率),因為死亡難說也不好說,他努力地去說的,其實都是好好活著。
很喜欢这部泰国散文电影里面的好几个段落,导演的想法和设计清晰又明确,一开场手持拍摄四个女孩的闲聊,到后来替补女演员在固定长镜头下的情绪涌动。
有人赞美ppt,有人则不
很漂亮的形式姿态,看出了《湄公酒店》的感觉。PPT电影也许最适合用这类极度轻的质感去拍,那么,单薄反而可能会成为优点。轻盈透亮,谁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