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逍遥骑士(Easy Rider)》:不自由,毋宁死(AFI100 TOP 088)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65947956.htmlEasy Rider (1969)
这部AFI100里的电影下了两遍。原先硬盘里有了,但是没有找到,只好重新再下。等下完第二遍,竟然又在硬盘中找到了这部电影。这就是硬盘太大的坏处,装得太多了!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讲述两个嬉皮士一起骑着摩托车游美国的故事。两个嬉皮士通过贩卖毒品,赚了一些钱,开始骑着摩托车游美国。因为嬉皮士的装扮不被人接受,他们只好在晚上露宿野外。在旅途中,他们载上一个流浪汉似地男人,并跟随流浪汉来到了他的部落。这个部落里都是城市里来的人,他们在这里耕种、生活。嬉皮士们与部落中的两个女人玩闹一番后,离开了部落继续上路。两个嬉皮士来到一个小镇,因为违反规定参与游行,被抓进警察局。在监狱内,两人结识了一个醉鬼律师。从警察局出来后,三个人开始结伴旅行。路过一个城市时,他们招摇的装扮让城里人看不下去,对它们议论纷纷,还招惹了一群女孩子的注意。深夜中,露宿野外的他们被人伏击,律师被打死。两个嬉皮士继续上路,其中一个人因为律师的死很不开心,即使召妓也提不起他的兴趣。经过疯狂的性爱后,两人继续上路。途中,公路上其他车中的人依然不满于他们的穿着与打扮,一个车上的人对嬉皮士开了枪,一个嬉皮士被打中。看见同伴受伤,另一个人去寻仇,但同样被那个人打死。影片在两个人的死亡后结束了。
这不是一部纯粹的电影,如果单纯从观赏性来说的话。本片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统一的主线,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只是一段段旅程和一段段画面。电影其实在表现一种生活状态——嬉皮士的生活,并通过电影中两个嬉皮士的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来反映那个时代。当然,本片也可以说是一部音乐风光片,美国西部的优美景色与动听的摇滚乐相结合,使得电影更不像是一部电影,而是一种表达情绪与心情的手段。
电影既然表达的是情绪与心情,所以它采用了很多另类的表现方式。比如,片中最典型的而且使用最多的——镜头间忽然的跳接,就是很少在其他影片中见到的。在一个场景中一切都很正常,突然间画面开始闪烁然后跳到另一个场景,刚开始还有些不接受,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这种表现方式制造出一种诡异的氛围。片尾时,四人疯狂性爱的场景中画面眼花缭乱般的跳跃与拼接,更使得影片充满超现实主义感觉。对于这段场景,以我的能力是理解不了的,只能感受到嬉皮士们内心的忧虑、疯狂与快感,和对于未来的绝望。总而言之,本片导演Dennis Hopper用非常奇异的表现方式来呈现嬉皮士非常规的生活与心理状态,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影像风格。
关于嬉皮士的一切,我在《毛发》里已经写过,具体看这里 《毛发》:长发飘飘的年代 。本片反映的嬉皮士生活同《毛发》几乎一样,长发、大胡子等等,关于这些我就不重复了。本片不同的是,它用一个悲剧性的结局反映了世人对于嬉皮士生活状态的厌恶,而且这种厌恶是非常极端的,极端到想杀死他们。看完这部电影,让观众们真切感受到了美国六十年代人们对于嬉皮士的真实看法:他们没有包容的心,他们要消灭掉嬉皮士,即使嬉皮士们没有对它们造成伤害!当然,人们对于嬉皮士的厌恶还因为嬉皮士有着他们所没有的“自由”,就像片中对白说的一样。
影片上映于1969年,对于那个年代来说具有现实意义。不过,将本片放在现在来看,因为缺少了相应的社会环境,使得电影缺少了它特有的现实意义。此外,现在的年轻人与六十年代的年轻人相比较,更加保守与妥协,使得人们更加难以理解电影本身所表达的思想。所以说,现在来看本片,看过之后只会增进自己对于美国六十年代的了解,没有任何其余收获,仅此而已。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到,AFI100里的电影并不是好看的电影,而是可以代表美国电影在技术性、思想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首选片。因此看AFI100的电影不能抱着欣赏电影的心态,而是应该具有一颗敬仰的心和一个会思考的脑袋。
本片演员们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演出,只是骑着摩托去旅行。全片最出彩的表现当属Jack Nicholson,几句对白就显现出它的演技。两位男主角Peter Fonda和Dennis Hopper都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印象,因为两人中一个大胡子遮住了脸看不清表情,另一个则是面无表情深沉到底。本片的女演员虽然不少,可是没有一个真正的女主角,都没有给我留下长久的印象,可惜这些美女了。
总的来说,一部反映嬉皮士生活状态及遭遇的电影。本片并不好看,虽然它反映了一个时代,而且还具有一些现实意义。
序列:0584
逍遥骑士.Easy.Rider.1969.BD.MiniSD-TLF
2011-10-13
2 ) 2010,没有一夜情……
又过年,其实我挺烦过年的,过年就意味着很多不起眼儿的小事儿堆到一块变成一件耸人听闻的大事儿。比如我缺爱的表现平时可能就一两个人过问一下,一到过年就变成一卡车的人轮流质问。这是几年前的表现。这两年我观察了一下,这种质问越来越少了,开始我觉得他们习惯了,后来有一瞬间我发觉这是比质问更可怕的一件事儿。
家里聚餐的时候,我姑父不停的念叨着:“你觉得没什么,关键是别人都觉得有什么。”本来我是打算趁机求当国土局局长的姑父指点我这等闲散人员怎么能中一头奖彩票儿。后来全被这句话搅乱了,甚至这句话在我脑袋里盘旋了好几天,我开始想,别人到底会这么想呢?
直到,直到鸭子和李白脸又拉着我去嫖妓。过年有几件事是不能缺的,家庭聚餐,哥们儿喝酒,哥们儿嫖妓。前两件事都能应付,唯独嫖妓这件事儿心有余力不足。当然我不是说不能抬起问题,含蓄点说我的意思是说,我似乎是个心理主导生理的人,对于头一次走的门口,我羞涩的抬不起头来。所以我可以发个惨绝人寰的毒誓的对未来的媳妇说,“我一夜情的几率为零”不过婚外恋的几率应该不会太低。
按摩的时候,姑娘问我和另外两个是不是一起的。我回答是,姑娘又说那你怎么不和他们一样找个小姐?我问姑娘,“那你为什么不和他们一样当个小姐?”姑娘答:“我还将来还结婚呢!”我说我也得结婚啊!姑娘惊讶的看着我“你还没结婚呢?”我立马就宕机了。后来我问姑娘,要是结婚以后你老公也找小姐怎么办?“姑娘答:“男人就是这样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我没回答。姑娘掐着我的脖子,疼得我龇牙咧嘴,我怕嘴里出来的任何一个词汇都会激怒这个姑娘,成为替代她老公的牺牲品。夜半三点,鸭子留宿了。因为他妈打电话说:“十二点之前回不来,就别他妈的回来了!”李白脸开车送我回家,忽然说:“没劲,太没劲了,以后……”我不记得丫说以后什么什么什么的事儿了,以后……,对我来说有点遥远。其实,一腔蛋白质射出之前,很多人从没想过,那是你为数不多的爱。当然,鸭子除外,上更多数量的姑娘对丫来说是类似集邮似的唯一乐趣。我和李白脸半路饿了,路边儿捡了个新疆人的烤串儿店,每人各要一串烤腰子。后来我俩后来一致决定以后再也不去那家店了,腰子烤的外边焦炭,里面血丝,不是给人吃的。
由NO,这就是主流生活。
特别特别喜欢的电影我很难写的出来,因为太喜欢了,反而每次写都觉得不够完美,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写出来的都是对垃圾片儿的恶言恶语。《Easy Rider》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在堕落片儿中,Peter Fonda的演绎几乎是完美无暇。大麻,嬉皮意识,都通过两个主角毫不保留的表现出来。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两个主角不过是一个人的两种不同表现,一个睿智内敛,一个粗旷张扬。两个角色在酒精和毒品的侵染下却成为一体。
信仰,欲望,痛苦,欢乐,孤独,生存,死亡,疑问,在最后十六分钟的时候画面通过一个夹缝给出影片高潮。shut up!什么都的多余的……短短四分钟的蒙太奇,不断敲响的工业化钟声,每一下都如同一声枪响,狠狠地,无情地,带走你一生。何勇没疯的时候曾经唱:“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1969年,在Woodstock音乐节的背景下, Peter Fonda给出的疑问甚至超越Woodstock本身。Peter Fonda的人物代表宿命。DennisHopper却代表叛逆,人生就是如此纵横交错在一起。一条路上,两种人生。可是,梦想最终会被现实扼杀,不是么?有些悲观,事实上,确实如此。
2010,鸭子说,想二婚。李白脸说,想买房。我,我想能够一夜情……
--------------------------------------------------------
整理A片儿和电影的时候,发现了一新建文本.txt。就是这个了,想起来年初的时候先写了内容,却总也没法想个名字。后来就混入了很多新建文本.txt中。只能随便写个名字凑数了。
忘了看了多少次这部片儿了,第一次看就列入了《一生最爱之一》。我想我潜意识中很想做个Peter Fonda演绎的角色,脱了裤子上床,穿上裤子抬腿儿走人。不过剧中人的选择并非逃避,而是寻找主流生活之外的其他答案。
看到这个,才意识到2010几乎要过去了。
2010,鸭子没二婚,李白脸没买房,我,我没一夜情。
2011,我,我想一夜情……
3 ) 我呼啸而来,嘎然而止——逍遥骑士
本来给这篇针对逍遥骑士(Easy Rider)的短文起了个很做作的名字,叫做68年的符号,不过IE崩溃让我对巴黎街垒和嬉皮士的联想统统作废。
还不如谈电影本身。
丹尼斯霍普,谁他妈还认识他,97年的生死时速不过是捧红了基努里维斯小生而已,谁认识那个搞炸药的疯狂警察?杰克尼克尔森,谁他妈还认识他,每年奥斯卡颁奖晚会上那个戴着墨镜咧嘴大笑包庇罗曼罗兰斯基诱奸的老家伙?彼得方达是谁?
今天,逍遥骑士成了小众电影,1969年此片刚刚上映时,却是名副其实的大众电影。那岁月,詹姆斯迪恩已经死了不止十年,也就是说没有英雄了,丹尼斯霍普吃吃的笑看风云;那岁月,西部往事中的亨利方达尽显老态,也就是说,他儿子吸了大麻,也开始拍电影了;那岁月,还是张扬的年代,肯尼迪死了不久,马丁路德金也死了不久,越战还在打,尼克松回到了白宫,也就是说,专制还没开始,飞跃疯人院还没开拍,杰克尼克尔森还是寂寂无名的小编剧。
于是他们三人拉了40万美元的投资,无意中拍出了一部时代片。
《逍遥骑士》是代表那个时代的影片。主人公贩毒,主人公开哈雷,主人公抽大麻,主人公斜穿美国,主人公在南方露宿时被当地人打的头破血流,主人公造访嬉皮士们自力更生的土地,主人公幻听,主人公死的莫名。
《逍遥骑士》是一部音乐片,潇洒浪迹的歌词,高亢狼藉的曲调,配合主人公漠然的表情;《逍遥骑士》是一部风光片,激荡的音乐不断与西部狂沙荒野,南方丰盛水草结合在一起,与蓝天,与落日,与路路路路路路路路,交织在一起。
逍遥骑士,关于自由,又关于自由被一击而碎的瞬间。
本文写于2005年4月4日。
@陈灼
4 ) CC标准收藏海报赏析 · 逍遥骑士
在聊这部电影之前,我必须要先提到一个人。1969年5月《逍遥骑士》上映,同年10月杰克·凯鲁亚克去世,这位“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代表人物引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文化运动,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垮掉派”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名称最早由凯鲁亚克在1948年创造出来,用来描述他自己和伙伴们。“beat”作为形容词指的是“疲惫的、潦倒的”,而凯鲁亚克将它作为名词时的含义之一“节拍”融入其中,赋予了它“欢腾的、幸福的”含义。然而这改变不了社会对他们的定义。
杰克·凯鲁亚克 Jack Kerouac(1922-1969)代表作:《在路上》《达摩流浪者》《荒凉天使》
1950年代,经历了物质匮乏的大萧条和二战,追求物质满足成为美国人民的主要目标,因此产生了同一性的价值观。当时妇女解放运动处于第一阶段(1840-1920)到第二阶段(1960-1980)的过渡期,仅实现了两性平等,但未实现两性平权,妇女通常只能成为家庭主妇。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垮掉的一代诞生了。他们的核心理念包括拒绝困住或抛弃自己的社会;以流浪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社会追求物质和同一性的反感;阐述他们被社会疏远的孤独;在旅途上探究生活的真谛,同时重新建立起与早已消逝的西部精神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群人的称号发生了从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到披头族(Beatnik)再到嬉皮士(hippie)的变化,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变化里,这一群体的思想深度是逐渐递减的,不过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多。
诗人迈克尔·麦克卢尔、歌手鲍勃·迪伦和诗人艾伦·金斯伯格1965年的合照 他们均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
简单了解“垮掉的一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逍遥骑士》这部电影,虽然它们并不完全相同。以《在路上》的主角队伍为例,他们是因为孤独、不被社会接纳,渴望摆脱社会而必须要保持在路上状态的人,流浪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而逍遥骑士的主角队伍则是想借助一段漫长的骑行经历来寻找答案的人,他们共享同一种社会背景,互为观察对象。
丹尼斯·霍珀 Dennis Hopper(1936-2010)代表作:《逍遥骑士》
《逍遥骑士》由美国导演丹尼斯·霍珀执导并出演男二号比利。男一号怀特由彼得·方达出演,他的父亲是美国著名演员亨利·方达。杰克·尼科尔森出演的律师乔治在影片中期也加入了主角队伍。标准收藏编号0545,美国电影学会(AFI)“百年百大电影”第84位。
影片讲述了怀特和比利通过一次违禁药品交易赚够了钱,骑着他们的Chopper摩托上路了。他们从洛杉矶出发,目的地是新奥尔良,为的是参加当地特有的狂欢节。
大喜注:狂欢节(Mardi Gras)是一个宗教节日,是大斋期前的一次庆祝活动,日期被定为复活节(Easter)之前46天。
《逍遥骑士》开创了将故事主题或背景设定在公路上的电影类型,被认为是公路片的鼻祖。
旅程中,他们捎上一位搭顺风车的嬉皮士,嬉皮士带他们来到自己和同伴们离群索居的聚落。短暂逗留的数天里怀特和比利目睹了他们自由放浪但也贫穷困苦的生活。临走前,嬉皮士给了怀特一些LSD(一种强致幻剂),让他与合适的人分享。
在新墨西哥州,两人因“无证游行”被捕入狱,在那里他们结识了律师乔治,乔治因为酗酒过度而在监狱中过夜。乔治因为和警察熟识帮助两人摆脱了牢狱之灾。怀特和比利邀请乔治同他们一起旅行,抵挡不住内心的骚动,乔治同意了。
杰克·尼科尔森邪魅的笑容 本片中他的演技是一大亮点
三人来到路易斯安那州一个保守的小镇,他们吸引了年轻女孩们的注意,但却受到了男人们的谩骂。一路上的旅馆都不接待他们,三人只能照常在野外露营。夜里,他们遭到当地的居民的袭击,怀特和比利受了轻伤,但是乔治却被殴打致死。两人把乔治的尸体裹在毯子里焚烧了,并把他的物品收好,准备还给他的家人。
两人沮丧地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之后却没有任何喜悦。为了纪念乔治,他们去了乔治之前强烈推荐的一家妓院。他们找了两个妓女一起参加狂欢节,他们漫步到一座墓园,四人分享了LSD,产生了失控的悲伤情绪和强烈的幻觉。
第二天,怀特和比利踏上返程。一辆卡车上两个卑鄙的当地人取出猎枪恐吓他们,并对行驶中的比利开了一枪,虽然没有直接打中,但是比利的摩托却发生了低侧碰撞,比利血流不止生命垂危。怀特用夹克包住比利的伤口,自己飞驰去找人帮忙。结果卡车上的两人觉得已经出人命了,不能留活口,于是掉头对着迎面驶来的怀特又开了一枪,影片中只能看到怀特的摩托起火并解体,而后重重地摔在地上。全片完。
正式海报使用了明黄色作为主色调,画面主体是用网状画法描绘的怀特正在眺望远方群山的场景。这部电影的影响是如此的大,以至于我不能肯定这种明黄色带来的跟冒险、速度有关的感觉是它采用的还是它赋予的。
怀特穿的是一件黑色的皮夹克,有白蓝红三色相间的条纹,背上是一张美国国旗的布贴片,这块布2007年以将近9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怀特的头盔和摩托车油箱也都是美国国旗的星条花纹,因此影片中他和他的这辆Chopper摩托都被称作“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我们可否把他看作是美国精神的化身?另外,比利一直戴着一顶牛仔帽,乔治是一位律师,典型的中产阶级职业,他们是否各自代表了一种美国精神,想在这个同一性的时代找到答案?这个我们稍后再探讨。这幅海报虽然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地方,但是跟电影一道成为了经典。不过2019年制作的这张50周年纪念海报更值得玩味。
这幅海报的背景看上去像一面墙,设计师用红蓝两色的油漆刷出了美国国旗的一部分,并把与正式海报一脉相承的怀特的侧身像放在中间,下面则是电影标题和“50th Anniversary”字样,俨然是把他作为“美国队长”供奉起来了。数字50设计成类似赛道的形状,为海报增添了公路片的元素。我觉得有深意的是这三道红油漆,要知道主角队伍里的三人可是都死掉了,这三道红漆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血迹。
乔治和比利在影片中有一段经典的对话——
比利:他们害怕了。
乔治:他们不是怕你,他们是害怕你所代表的东西。
比利:在他们眼里我们只是需要剪头发的人。
乔治:不,你代表的是自由。
比利:自由怎么了,人人都向往自由。
乔治:对,这就是问题所在,谈论它和实现它是两码事。自由是很难的,特别当你是一块案板上的肉时。所以别告诉别人他们是不自由的,他们会以杀戮和作恶来证明你错了。他们会对你说个不停什么是自由,但当他们真的见到一个自由的人,他们就会害怕。
回到之前提出的疑问。虽然比利、乔治和怀特几乎是一类人,但是也可以把他们分别抽象成三种精神或者说是古老精神的萌芽,即传统的西部精神,现代的精英精神以及统合他们的美国精神。影片讲述的是三位逍遥骑士踏上寻求之旅却被恶人害死的故事,而我看到的是这三种渴望自由生长的精神萌芽撞死在这个被同一性塑造得没有一点其他可能性的时代的南墙上。
CC海报的背景质感像是路面,同样使用了美国国旗作为灵感来源,但是颜色要暗很多。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画面中有一条公路延伸向前,但是却被切断为不连续的奇怪道路。最宽的那条红色能看出是一片布,下面还有撕扯后留下的线头。电影标题用立体、坚硬的文字标注出来,像是一路上的石头。
首先要说的是,这版海报明显比前面两版更像公路片的海报。其次,美国国旗蓝色下方应该是白色条纹,海报中却是红色,这说明设计师是故意这么做的,使得红色有三条并把最大的那条留红色,而白色(无色)只有两条。这样的话倾向性就很明显了,红色指的就是主角队伍的三人,破损的布片指的是他们的物质困境和精神困境,物质上无家可归、身无长物,精神上与主流价值观割裂,心灵无处皈依;而引起不连续性的两条无色部分指的是他们在旅途过程中遇到的两次飞来横祸,一次导致了乔治的死亡,一次导致了怀特和比利的死亡。
要是再结合一下美国国旗的含义的话,红色代表的是坚韧和勇敢,逍遥骑士们做到了;白色代表的是纯洁无暇,心灵的纯洁本就无从定义,但是当它跟大众同一的时候,你就可以被认为是无暇的;而蓝色代表正义,正义在上,看着白色杀死红色,多么的讽刺!
虽然分析了不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原版海报,比起可能藏有复杂暗喻的另外两张海报,这种简单的旗帜般的海报看起来更加的自由!
原标题:CC标准收藏海报赏析 · 逍遥骑士|首发于:公众号大喜骑士
5 ) 自由的命运
影片是形式主义的,即故事并没有太多的剧情,而是通过象征手法来表达一个主题:传统保守对自由的畏惧与迫害。以当今主流电影的形式来看,这部电影比较原始和概念化,没有足够清晰完整的剧情,存在生硬的画面切换。倾向于艺术电影,有很多导演天马行空的地方,找不到合理的剧情和情绪铺垫。但作为那个时代对电影艺术的探索者,非常具有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作为公路片的先驱,其保留的大量美国风格镜头,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大部分都是音乐和汽车配合,简单质朴。
两位主人公在影片结尾双双毙命,这样的设计在如今是很不讨喜的,有一种自由的苦涩的感觉。但主人公的性格还是很有趣味:一个安静而富有哲学感,一个活泼而有点傻,他们对自由世界抱有期待,对陌生人亲切友好,希望拿着贩毒赚的钱去佛罗里达实现自由退休的生活,但他们必须进行一个东西部大迁移。两个人算是比较心大的类型,所以步入异派阵地而毫无警觉,所以最后被莫名其妙的打死。第一位旅客代表脱离城市的自由派,有点共产主义的感觉,他和一群年轻人想要靠集体农场打造一个自由的天堂。(我同天看的《将来的事》竟然也有类似桥段,真的是一个巧合);第二位旅客是位叛逆并为自由声援的律师,由尼克尔森饰演,尼克尔森说过他只扮演有点反叛性格的人物真的是所言不虚。这位律师惨遭闷棍而死,相当悲剧。
“这里曾经是个好国家”,导演借律师之口表达了很多信息:人们口中的自由只是一种概念,其本身毫无自由可言,即使这样还不承认自己是不自由的,并且排斥真正自由的人,必要时进行肉体消灭。这段的确不是耸人听闻,我们在向往美国的同时,有很多美国人也在向往共产主义。哪里有什么天堂?可以说影片的基调已经相当悲观了。集体农庄看似自由,但没有可持续性,他们只不过是一群瘾君子对现实的逃避,他们所憧憬的未来也仅仅是印第安部落的社会模型,据我所知弱肉强食是免不了的,民主的自由生活无法在一个原始的部落长久存在。卢梭说过民主不适合人类,还是很有总结的意味的。
说说那段意象混乱的片段剪辑,两位嫖客和两个妓女分享了一片毒品后,展开了极其哥特风的迷幻时刻:混乱的媾和,难以抑制的情绪释放,宗教意象的深刻影响,家庭的悲惨关系,如此种种。导演这段通过毒品后的本性暴露,展现了脆弱的人类性格,每个人背后都有复杂的经历,我们对这些人不再是冷淡的陌生人,而是更加接近其内心深处的方式了解他们,没有理性的加工,只有感性上的宣泄,虽然是极其碎片化的。没有主题,风格化明显。
自由的命运,从来不是上帝赐予的,即使尽力争取也不能尽善尽美。每个人物都有过痛苦的过去,在遍体鳞伤中靠希望撑下去。能自由快乐的度过一生,真的是莫大的福分。
6 ) 逍遥骑士——一对“自由”而又没有出路的可怜人
这是独属于美国垮掉的一代年轻人的电影,恐怕除了美国,再也没有国家能够拍出包含这么多元素的电影了:公路、嬉皮、摇滚、毒品、性,还有关乎于梦想。
“垮掉的一代”最早是在二战后出现的一个基本的文学流派,对后世西方文化的影响力是强大而又深远的。“垮掉派”文人对体验各种极端的生活方式都具有浓厚的兴趣(例如放纵的性爱和毒品等),他们也是美国知识阶级中权威和主流文化最激烈的挑战者。而出现于六十年代的嬉皮士们继承了5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作法,以吸毒、性自由、怪异发型服饰来强调个人主义自由以此向主流社会反抗。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正处于一系列严酷的社会现实当中:谋杀丛生、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等。“新好莱坞电影运动”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社会动乱、民主危机”的年代。
“嬉皮士”就是片中这两个年轻人怀特和比利,他们追求着在当时那个年代看来独特的发型和服饰:一个后背印有美国国旗的皮衣和头盔,另一个穿着嬉皮流苏皮衣,披着长发,二人骑着哈雷戴维森穿梭在公路上。途中遇到过和善的波西米亚人群落,也遇到过有共鸣的年轻人,也遭过主流社会人群的排挤。
片中另一个重要角色——律师乔治,就像影片中所说,身披“nice man”的外衣,西装革履,内心却痛苦无比,用酗酒来排解心中痛苦。最后正是这些相同点让他们三个走在一起一筒踏上寻找乌托邦的旅程。乔治死前对比利说的一句话:“他们不是害怕你,而是害怕你身上所代表的含义——自由,而他们会用杀戳和作恶来证明他们的自由。”于是他们最后都死了,把生命留在了寻找自由的路上。
对,主流社会将他们杀死在寻找自由梦想的道路上。杀死他们之前还用残酷的方式惩罚了这对嬉皮士。影片中以“未经允许参加游行”罪逮捕,这是对号称自由平等精神的美国极大的讽刺和嘲弄;三人在镇上一个小饭馆,忍受了警长等语言上的奚落和鄙视,而年轻姑娘对他们的喜爱更让警长等年轻人的愤慨更上一层楼,公然表示绝不让他们越过州界。于是,当夜他们被袭击了,乔治死于棍棒之下。不久之后,比利和怀特也死于陌生人的枪下。仅因为看不惯他们发型的与众不同。
正是这垮掉的一代,这绝望的嬉皮士们,因为年轻,才敢于上路寻找自由。因为迷茫,才去寻找活着的答案。正是因为绝望痛苦,才找寻逃避、精神麻痹的方法。而最后他们也明白了,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酸性的土壤长不出来粮食。于是他们谢幕退场了,退出这个混沌而又麻木不仁的世界,留下一连串的谜题鞭打敲击那些虚伪、自欺欺人的人们。
“他们不是怕你,他们是怕你代表的东西。”“他们眼里我们是需要剪头发的人”“不,你代表的是自由”“自由怎么了,就该自由啊”“对,这就是问题所在,谈论它和实现它是两码事,自由是很难的。特别是当你是案板上的一坨肉时。所以别告诉别人他们是不自由的,他们会以杀戮来证明你错了”——此片台词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典型嬉皮士公路片,从头到尾都在路上。一路扯淡、吸大麻,看得很舒心。结尾让人怅然。杰克·尼科尔森浑身是戏,比主角更出彩。“不要告诉别人他们不自由,他们会用杀戮和作恶证明你错了。当他们见到自由的人,他们会害怕,会变得危险”这几句台词让我难忘。真有摩托骑士来看片
这部电影简直了,我想我能理解当时观众对它的狂热。越到后面越迷幻又迷茫。杰克尼克尔森也太棒了吧。看过这个让我悲伤地觉得,自己从未经历过青春。虽然上路了也未必有答案,但去他妈的答案。。。
气氛很棒,特别是行走在公路上的时候,还有一些和女孩有关的部分,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很故弄玄虚。尼科尔森那个时候还很帅,但是他的表演风格已经基本形成了。虽然他们的行为有些荒诞,但是内心其实却很纯真,而且想要的也不过是自由而已,并没有妨碍到别人,但那个时代的人们却无法理解他们。
嬉皮,摇滚,60年代的气息,很郁闷的结局。喜欢一句影评:“那时,青年人不断思考,却什么答案也得不到,于是他们去流浪;今天,青年人不去思考,无数答案和观点就已将我们包围,于是我们去旅游。”
直到尼科尔森进入故事,这部散漫的电影才终于获得了向心力。现在再来回看这部所谓的公路片鼻祖,68一代年轻人的许多设想都被证明是天真的乌托邦。自由不是被世俗社会所绞杀,而是坠落于自身的虚无。无论嬉皮士多么致力于瓦解一切,美国这个政体从未被质疑,大西部的自然盛景成为了新的宗教。
1.新好莱坞分水岭,"垮掉的一代"标志性符号,存在主义式"在路上",摩托公路片鼻祖,经典buddy film。2.高速重复对切转场,突兀闪回与墓地嗑药主观蒙太奇,先锋而酣畅,祈祷与朋克/耶稣和妓女并置,荒诞,痛苦与迷茫尽显。3.直视太阳的摄影机,是否感到了自由的眩晕?4.活得放浪形骸,死得莫名其妙。(8.8/10)
我不谈政治,不议宗教,不看风光,不听音乐,不嚼那些关于自由存在与否的探讨,甚至可以不懂剧情,我只看老嬉皮,透过鼓噪而迷幻的画面去试着感受我们不能经历的60年代风情,那一群群善良又风骚的男男女女们,他们播种他们吸毒他们群交,还要记得,这一年,我们有woodstock,注定载入史册。
真正意义上美式公路片的鼻祖,从西到东的旅程注定是美国精神的一根反骨,美国梦的破碎。1969象征着一个乌托邦幻象的倒塌,自由注定不可企及。看嬉皮士年代的尾巴反思美国六十年代,其中包含的怅然与空虚是新世纪后的回顾无法感受与重现的。Hopper自导给自演带来很大自由空间,活了人物。各种插入、跳切、毫无章法的越轴和每次场景变化时的快速反复切,片子的剪辑与60年代精神一样自由不羁。(Billy与Wyatt名字分别取自美国西部法外之徒Billy the Kid和Wyatt Earp。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俩哥们身兼导演编剧制片主演,捣鼓出一部私人化自由抒情诗,共鸣了许多骚情青年。谁说这不是个好结局?在尚年轻的时候,一个死于对未来的期盼,一个死于满足后的惆怅,他们所错过的只不过是生命的持续下滑期。
尼科尔森在片中的自由宣言,真是一语中的,大多数人爱自由,都是嘴上的自由。对于真正的自由,他们避之唯恐不及。恰如叶公好龙,雕龙画壁,寤寐思之。一旦真龙至,抱头鼠窜之。片尾墓地嗑药,可称神来之笔。
"他们不断地和你谈论个体自由,可一旦见到真正自由的个体他们就变得恐惧",废旧立新,蔑视一切,活得放浪形骸,死得莫名其妙;丹尼斯·霍普用大胆的,反传统的,甚至是半业余的方式鼓捣出了一部牛逼的公路片:直摄太阳,毫无预兆的剪辑,他无视规则,于是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规则。
嬉皮公路片太烦了
想起一个演员朋友,哈雷党,喜欢雪茄咖啡和大海,梦想着61岁开画展。解救五条腿的流浪狗,陪伴漂泊在车墩横店。在很多人眼里他是当代唐璜,不过他独自漂泊在路上,没被名利牵挂,姑且是自由的。
那时,青年人不断思考,却什么答案也得不到,于是他们去流浪;今天,青年人不去思考,无数答案和观点就已将我们包围,于是我们去旅游。
犹如注入一剂兴奋剂般畅快淋漓,摇滚乐拉扯着灵魂沸腾。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哈雷、吸毒群交、摇滚、嬉皮士、自由、宗教...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元素应有尽有,如同在一场激烈的暴雨中狂奔,那是青春,不顾一切的日子。
骑士的交接,嬉皮的呐喊。看来丹尼斯霍珀也是中了雷乃式乱剪的毒,但这种剪辑在前半部并不有效,长段的金曲串烧也是比较容易审美疲劳的,好在杰克·尼科尔森成功拯救了整部电影,在他出现以后似乎整部片才找到自己的意义。
结尾单独加1星。被轰掉的车轮子,燃烧起来的机器。有什么东西,飞向了太空。拍法并不特别,大段大段的MV画面、行旅风光和散文电影,说灵魂洗涤太夸张,但很清楚为什么那个年代看到这种电影会觉得身上着火。自由多可贵啊,不激荡放浪一把,真的会感觉没有活过。
所谓自由,曾经引领了全新的一代人
“他们不是害怕你,而是害怕你所代表的东西——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