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初,俄罗斯动荡时期。著名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安纳托里·索洛尼岑 Anatoli Solonitsyn饰)在大公的邀请下前往莫斯科为教堂作画,受到了贵族式的服务与对待。然而,卢布廖夫却身处在一个饱受鞑靼人铁蹄践踏和充满灾难残杀的悲惨时代。目睹了黎民百姓在大公暴政下的水深火热,卢布廖夫毅然离开教堂返回修道院。不久,卢布廖夫被迫再度回到莫斯科进行圣像创作。然而面对居民被无辜的残杀,教堂在战火中被无情的摧毁,卢布廖夫再次陷入艺术与现实巨大反差的质疑之中,拒绝继续作画。1423年,鞑靼人的军队终于被赶出俄罗斯的大地。在经历了炮火、鲜血的锤炼洗礼后的卢布廖夫,终于完成了传世名作《三位一体》的创作。 由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执导的旷世史诗巨作《安德烈·卢布廖夫》,用塔式特有的诗化电影语言和如历史壁画一般的浓重画笔,呈现了15世纪俄罗斯著名圣像...
每个真正看电影的人都会发现,打一个分,写十几个字,足够说明白对大部分电影的态度。因为大同小异:很少有值得认真说说的电影了。因为起承转合都差不多,模式就那么几个,看电影的方面也就那些,每一点说一两个字,就可以很中肯。
但这部不行。
那些爱扯象征隐喻,雕刻时光,乡愁的,就不说了。这些解读对于看这个电影真的一点帮助都没有。它跟《乡愁》不一样。不是塔可夫斯基拍了一个《乡愁》就得每一部都是《乡愁》。再不济,他还有《伊万的童年》。虽然《伊万的童年》我也不喜欢。
那该说什么呢?
说实话,不怕大家觉得讨厌,这就是一个纯粹的传记片,历史片。而且是艺术史片。对艺术史不感兴趣,和尤其对看画儿不感兴趣的人,就不该看这个电影。如果不信,我可以证明一下。
我看的是三小时两分钟的版本,也只说这个版本。
先从整体说,这个电影声音处理其实有着不为大多数人注意的亮点,场景调度凑合,没有刻意去炫(以扬索那种作为炫的典型且不含褒贬含义),构图不错(比努力想构图却显得刻意的那种肯定是强不少了)。总的来说,力道深、不显山露水。但叙事的确是很混乱。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找不到重点”。不仅章节之间连不太上,章节自己讲述的时候也让人迷迷糊糊。反正再认真也不可能只通过看电影就领悟出豆瓣简介里那一堆。也就无怪乎有人会想问:“干嘛要把那个人弄瞎呀?” 叙事本来就没有张弛,不怪人家看不明白。
这个问题上,你说他就是没叙事能力?应该不是。那只能当做他无所谓,或者他故意的。我们就不管了。
在它是个艺术史传记片的意义上,真正能看出来的是,无论塔可夫斯基懂不懂叙事,他一定懂画儿。他真的看画儿。他也是对艺术真的有感情。不然不会把做钟和画壁画相提并论。
在这种意义上,三小时版本里,前俩小时都不太重要。看最后一个小时就够了。
作为一个讲画壁画的电影,如果你真的关心画,就一定会问一个问题:壁画诶!拍成黑白的还看个球啊?这也正是我看见第一个镜头之后的问题。由于之后两个小时的观看,都没有解答我这个问题,我已经做好了打一星的准备。
但是!
厉害的来了。前俩小时可以就看看简介,比拍的热闹多了。不管异教徒怎么闹腾,也无论鞑靼人怎么来,跟卢布廖夫关系其实不大。后面做钟的小孩才是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电影顺带着给我们重温了一下西方雕塑、画,在同一个语境被描述原因何在。这个大家也都能看出来了,因为都是贵族供养的。贵族出资,选一个人来干,这个人要对作品负责。所以说,电影的人物关系其实落在艺术家或工匠、出资人、作品这三者上。
就这样,故事的真正部分开始了:做钟的小孩自称继承了他爸爸的技艺,和贵族直接对接,成为工匠头子,带领一干工匠一起制作。过程中,有人不听话,他就用领导的手段镇压之。烧铸开始了,火光冲天,人家把他叫起来,他就兴奋,因为他不是一个我们现代的给人家里装修的民工、包工头,(至少在这个电影里)他是真的雕塑艺术家。我们也都看见了,他怎么样累得半死,在地上就睡着了,或者为了找合适的黏土在泥潭打滚儿。他是艺术家。
后来做好了,他心神不宁,他最最紧张。大公爵来了。外国人来了。钟的摆荡起来了,幅度从小变大,钟还是没响。
这时候,声音的叙事作用就凸显了!
你以为来的外国人是白来的?根本不是!为什么声音只剩下两个说意大利语的人?那是因为全场鸦雀无声,而且意大利是壁画翘楚,意大利人不说好谁都不算行。
意大利人说个不停。
突然钟响了!所有人喜笑颜开。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十里八村的都来了,每个人也都发自内心的高兴。别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现代社会怎么就没有什么可让一堆人单纯地高兴的事(跨年夜倒数那种感觉的应该还可以)。反正人群聚集,人的心灵也聚集了。太厉害了。
这时候咱们的小工头呢?
他哭啊哭。他委屈。他释然。他哭倒在卢布廖夫这个糟老头的怀里。他说我爸爸这个糟老头,到死也没把秘诀告诉我啊。
有这么一句,他跟卢布廖夫就更是一类人了。因为他们都有自主性。他们自己决定了自己做还是不做。没把握也要做,和有把握却不做本质上是一样的。这就是艺术啊。这才是艺术。
当然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看看他们做的到底怎么样了,如果看着不行,那还是狗屁,不是艺术。
于是又回到刚才说的黑白问题。到片尾,怎么样?塔可夫斯基哈哈一笑,问你是不是没想到。果然是没想到!黑白的色块抖啊抖,抖啊抖,就出颜色了!没看到红色那一大片之前,我还以为我瞎了。其实啊他这是提醒你,壁画要来了!真正的卢布廖夫,就看下边儿了!
然后你就看吧!
画的是真好。(所以说不懂画就别看这个电影了,因为本来就不是冲着画来的话,你没有这种期待,也没有这种希望,也就没有这种重新燃起的感情。你就不感动。而且你也看不出画的好不好,等于你啥评价都给不了)所以我要给五星。必须是五星。
真的太伟大了。再加上镜头移动的过程,和看画的过程完全一致,你不会觉得累或是信息过载看不下去了,跟着镜头看就好。
最后说点题外话。
钟上的神像明显是中国墓里那种风格,尤其是拿着那个长枪,还有那个人脸,脚下的蛇还是龙,以及马的画法,都明显不是西方的。是鞑靼人传过去的?这个我还没研究过。有人知道的话还请告诉我。因为壁画里的马和人的画法和钟上真的不一样。它们又是同个时代的。应该就是东方的影响。
另外,看壁画的耶稣的脸,想起几年前曾经有个新闻说修复画失败,画的样子和这个壁画其实很像。看了电影,我一下就理解了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因为俄国人就长这样。鼻子太高了,结果平面看变得特细;脸又真的是很大,所以五官有点凑近。壁画最后一个眼睛的细节画的太好了,感觉那个瞳仁都能用手戳到。
最后感谢塔可夫斯基还原了钟的制作过程,包括但不限于那些忙碌的人的场景,和小心翼翼拆黏土模具。我从来没有像他带给我的这样,对制造一个庞然大物产生着这样的激情。
这部电影被影评界认为是最经典的100部电影之一,而导演也是被认为在任何时代评选都是最好的导演之一。 电影的主线是围绕着安德烈卢布廖夫(Andrei Rublev)展开,描述他在修道院的一生。时间线索上是很顺的,情节上虽然以安德烈卢布廖夫为线索,但是并不以他为主人公,而是每一幕都会有一个主题。结尾是仔细的拍摄安德烈卢布廖夫的画作,最后是四匹马在水中。 我以为电影的主题是宗教式的,具体说是东正教式的。所以如果要恰当的理解片中表达的主题,对东正教还有当时俄罗斯的历史,都应该有所了解。不过电影毕竟是开放式的,观影的经历毕竟是私人的,所以我所表达的也就是我的观影体验和感受。 看完电影后的直接想法是导演拍的拖沓,还有就是导演似乎是很骄傲的,颇为瞧不起他的观众(或者说是任性)。但是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是有深度的,而且是能够引起人的思考的(换句话说,导演发现了问题)。 电影总共分为八幕: I. The Jester (Summer 1400) 这段讲的是来自修道院的三个修士Andrei,Daniil 和 Kirill,为了躲雨来到一处破败的屋子,主要讲的是这三个人在这个屋子里所看到一切,据后文判断,这时他们是从原来所在的修道院出发前往莫斯科的路上。这个屋子里已经有了很多人,而这一幕的主角就是屋子里流浪艺人。 流浪艺人在讲一个简单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在贵族和他的老婆身上发生的滑稽的性丑闻。故事虽然简单,但是艺人有着高潮的表演技巧,敲着鼓,跳着舞,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夸张的声调很能吸引人,让围观的穷人们(根据衣着判断)非常享受,并且愿意给他送上一些吃的。 流浪艺人当然是在嘲讽统治他们的贵族老爷,随后一群官兵冒雨前来,把他抓走了。 II. Theophanes the Greek (Summer–Winter–Spring–Summer 1405–1406) 这一幕讲的是三人来到莫斯科, Kirill拜访Theophanes the Greek,当时临近的广场上正在处置犯人,群情高涨,喧闹不绝。这一幕的主人公是Kirill。 导演通过二人的谈话来刻画Kirill的性格和他的内心状况。他思考了很多,但是书读的少。他很痛苦。他很骄傲。第二主人公Theophanes the Greek,同样痛苦,原因是他的沉重的工作,Theophanes像一个孩子。 这让我想到米开朗基罗。我观察着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宗教画是有着浓厚的禁欲和苦行色彩的。而米开朗基罗则毫不避讳人的裸体。米开朗基罗画了很多壁画,同样辛苦,同样像一个孩子。 III. 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Andrei (1406) 这一幕描写的是三人回到了修道院。Andrew出乎Kirill意料的获得了工作。 这一幕的主角同样是Kirill,Kirill重新开始读圣经。之后愤怒的谴责修道院的堕落,然后出走。Kirill让我想到了《卡拉马佐夫兄弟》小说中一个独自在野外苦行的僧侣,喝蜂蜜为生,声如洪雷,身负铁链。 这一幕还有一个闪光点就是Andrew和Daniil的对话,Danill诚恳的诉说了自己的妒忌。两个人情感的直接交流很棒。 IV. The Feast (1408) 我认为从这开始进入宗教主题的范围了。Andrew开始了自己的旅行,第一个奇遇就是在夜晚碰到了一群人的集体性狂欢。参加盛宴(The Feast)的人们很明显就是另一个在俄罗斯的“索多玛”,而Andrew则在这里变成了天使的化身。了解索多玛的故事(参见旧约)的人知道,索多玛的人是堕落的人,这里的人不信上帝,性乱交而没有道德,上帝派天使来巡视,而他们甚至想鸡奸天使。最后虽然有曾保护天使的义人的请求,但是上帝还是降硫磺雨毁灭了索多玛。 The Feast里,Andrew被村民劫持并准备天亮杀死他,幸而被一位裸女相救,而裸女救他的目的是想要和他性交。Andrew断然拒绝,并在天亮时坐船离开,而裸女和她的情夫则被村民追杀。片尾是裸女置身在雾中游泳逃向对岸,而Andrew在自己的幻想中则化身为基督再次被人们钉上十字架。 这里的争论是:Greek认为耶稣即便降临在这个时代,还是会被人们钉上十字架,而把耶稣钉上十字架的人也是相信上帝,至少是奉上帝之命的。Greek对人性是讽刺和批判的。Andrew认为,耶稣是全能的,但是他没有自救而心甘情愿被钉上十字架,原因就是他希望以自己的牺牲来表现上帝对人性的宽恕和怜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牺牲来感动人类,唤醒他们的良知。耶稣是羔羊(不使用暴力)。与Greek相反,Andrew对人性抱有希望。 V. The Last Judgment (Summer 1408) 这一幕的主题是和下一幕的主题我认为都是“暴力”。Andrew来到教堂并开始绘画,但是拒绝画最后的审判,他认为这是违反耶稣的博爱精神的,耶稣是用爱来感化人类而不使用恐惧来威吓人类。 最后他改画”最后的晚餐“。 这一幕导演使用了纯白的墙壁,可爱的公主来烘托气氛,用和反对者的理念冲突来展开剧情,片中还有鸽子的出现(圣灵)。 VI. The Raid (Autumn 1408) 这一幕将暴力这一主题开展至极致。公爵的弟弟麻木不仁(杀人不眨眼)并串通鞑靼人(蒙古人,在这里象征异教徒)攻陷教堂所在的城市。鞑靼人烧杀奸淫,并折磨犯人。场景极为凄惨。 Andrew经历了这场横祸后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动摇,首先他对人性产生了绝望(鞑靼人的凶残和毫无人性像是黑洞一般,让你无法想象他们还会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折磨人),进而对非暴力产生了怀疑(他亲手杀了一个俄罗斯人)。受苦的俄罗斯人对鞑靼人的诅咒(鞑靼人将受到末日审判,下地狱),让Andrew对自己的画作也产生了怀疑(末日审判的主题这是他之前所拒不接受的)。 VII. The Silence (Winter 1412) 这一幕表现的对信仰的质疑。 经此一劫后,Andrew回到了修道院,并从此不再说话,不再画画。而这时这片地方发生了饥荒。 鞑靼人来巡视,带走了俄罗斯姑娘Durochka(和Andrew一起是在上一幕中的幸存者),Durochka背叛了她的信仰并心甘情愿跟鞑靼人走,原因是为了吃肉和对于鞑靼人掌握的权力的喜欢(喜欢鞑靼人的盔甲和头盔)。Kirill饿的受不了跑回来请求长老的宽宥。 Kirill回来后向Andrew坦白了自己的妒忌,并希望Andrew不要浪费上帝赐予他的才能。 VIII. The Bell (Spring–Summer–Winter–Spring 1423–1424) 这段的主人公是铸钟少年。描述他所经受的压力,并最终铸钟成功。片尾他说,父亲至死也没有告诉他铸钟的秘密,然后痛哭。Andrew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但是片尾,他抱着铸钟少年。这时他和自己达成了和解(同意继续画画)。 原因是什么呢? 我以为这里导演非常大胆,他对耶稣的形象做出了一个世俗化的解构。铸钟少年为耶稣,其父没有告诉他奥秘,但是少年还是凭着自己的信念和机缘(找到合适的粘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少年在这期间也动过怒,使用了暴力(耶稣曾鞭笞法利赛人),但是被Andrew劝解。 最后,Andrew抱着少年,同意继续作画,原因是他意识到,上帝的真理还需要他自己去实现。 接着是Andrew的画。导演似乎在说,我就是从这些画想到的这些故事。我通过画,探得了Andrew内心的世界。 关于片头和片尾 片头是乘热气球的人成功飞上天,但是最后摔下来死去。片尾是四匹马在水中。马很有意思,片中多处出现马摔落的场景。根据维基百科,乘热气球的人被认为象征的是逃避现实而梦想破裂的人(嘲讽自己?),而马则是生活的象征(摔落,平静)。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导演非常善于刻画人性,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人物内心。这部电影充斥的宗教、哲学思辨,还有影片极力刻画并想要表现的15世纪的俄罗斯历史和宗教使得这部电影厚重而深沉。电影的色调布景和大量运用的长镜头也非常出色。 同时缺点也很明显:电影的节奏过于拖沓,还有就是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但是却表现的不清晰,相应的的力度和深度也打了折扣。还有就是导演对于观众的观感的缺乏掌控。
1)可以说,电影中最重要的假定性之一就是,电影形象只能以有声有色的现实生活本身的真实自然的形态呈现出来。影像应当是极度自然的。我说的自然,并不是文学理论上通常所说的自然主义,我强调的是电影形象要有可以通过感觉去感知的形态。
“梦境”在银幕上依然要以生活本身的那种真切可见的自然形式来构成。
2)现在我们拍摄《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工作已经接近完成。影片故事发生在15世纪。最令我们苦恼的是要想像出“当时的一切是怎样的”。我们不得不依靠一切能够找到的资料:古代建筑,文字资料和圣像画等等。
如果我们采取再现绘画传统的方式,再现当时绘画中表现的世界的方式,结果必然会出现一个风格化的、假定性的古代俄罗斯世界…我们的创作目标之一,就是要现代观众再现15世纪的真实世界,就是在服饰、语言、习俗和建筑上,都不能让观众有这是“古迹”和“展览品”的感觉。为了达到直接观察般的真实,“生理上”直接体验的那种真实,不得不稍稍违背考古学和民俗学的真实。
3)这部关于鲁勃廖夫的电影……对我们来讲,真正精神上的英雄是鲍利斯卡。影片意在表现黑暗年代如何激发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狂热能量,它在鲍利斯卡身上苏醒,为了铸钟而猛烈燃烧。
#AIFF1开幕片#
充满人性和神性的双重史诗片,老塔用183分钟把我震到魂飞魄散。开头还不以为然,再加上脸盲认了好长时间角色,但再看下去就渐入佳境了,佩服到五体投地。
卢布廖夫经历了信仰的重建,灵魂的质问和战火的洗礼,身心遭到严重打击之后履行沉默之誓,再到被铸钟鼓舞后打破誓言,画出传世之作《三位一体》,情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战火燃烧到教堂一场戏,战争对人民的践踏看得人气血上涌。最后一个篇章,钟声响起之前的等待让人屏气凝神,提心吊胆。最后突然变成彩色的画作局部镜头配上神圣的配乐,更是把人丢到九霄云外回不来了。如果天堂有音乐,那应该就是这部电影里的。尾声暴雨倾盆,几匹马缓缓出现,我才终于摘下耳机,窗外也是大雨如注。
比起《伊万的童年》,这部的镜头更加朴实但是冲击感和情绪感染力都更强了,担得上大音希声。战争场面的调度比起老黑的《七武士》也不遑多让。台词写得太好,配合演员的表演和神态。充分挖掘了角色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卢布廖夫和基里尔),牢牢把我攫住。
十佳候选,等看完老塔选出一部最喜欢的,如果最后不是这部,那真的太让人期待后面几部电影了!
塔可夫斯基的这部电影里,安德烈卢布廖夫是一个修士圣像画师。他的同事基里尔,在一个教堂里看到费奥凡画的壁画,不禁赞叹费奥凡的画大道至简,庄严肃穆,神性四溢,画的好极了,是极致的圣像了。听这一套套夸赞吊足了大家胃口,这时镜头缓缓拉出费奥凡的巨大的圣像作品。 什么鬼,太丑了吧,儿童线描的样子,中世纪的人什么审美?这观感和他们语言描述的反差太大了。这些圣像画家毕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卢布廖夫能画的比这还丑?导演应该给我们看一下卢布廖夫的画对比一下了吧。还真没有。整部电影中间只有卢布廖夫和同事们,去各个教堂作画的旅途见闻,对话,以及教堂还没有画的白色墙壁。卢布廖夫和费奥凡去莫斯科画圣母领报大教堂,老塔没有拍他们的作品;卢布廖夫和丹尼尔画末日审判,老塔也没拍他们画成了什么样子,他们的争论、坚持和执着,到底带来了什么作品?直到黑白的电影情节都结束了,镜头一切换,老塔用全彩的画面,伴着恢宏的配乐,逐格放出色彩鲜艳的卢布廖夫各个时期的真迹,三个小时漫长的期待,终于一睹真容了。放到全景时我都惊呆了,太……,别误会,是太丑了!!!什么鬼!讲了三个小时的艺术追求就是为了成就这个?中世纪真是太迷了! 在中世纪的一千多年前,希腊罗马时代,已经有了让现代人高山仰止的维纳斯雕像了。一千多年后的中世纪艺术,居然倒退到了人物形象都是儿童画水平了。果然黑暗的中世纪名不虚传。那个时代欧洲艺术真就这么差吗?我重新翻了一下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里面卢布廖夫时代一百年之前,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乔托已经画了哀悼基督(1305年),人物栩栩如生,表情丰富,结构自然,以现代人的审美看都是好极了。 把卢布廖夫和乔托比当然不公平,乔托是划时代的人物,他拉开了文艺复兴的幕布。乔托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理念,在他的画里面,人物有了明暗、阴影、肌理、体积感,环境有了深度感和单点透视。在他之前中世纪时代的画,都是拜占庭式的,以线条和平涂色块为基础,整体呈现平面感、装饰感,没有发展出现代绘画的明暗、透视、和精确解剖结构。卢布廖夫所在的俄罗斯东正教画派,继承的就是拜占庭式的圣像画古法,电影里的第一幅卢布廖夫的基督像有着非常典型的拜占庭式的僵硬死板。电影里最后一副,他最富盛名的作品,1410年左右的《圣三位一体》,就是他毕生求索的结晶了。《圣三位一体》色彩鲜艳,人物衣饰已经有点脱离拜占庭那种工艺性、概念化表现形式的样子了,看起来更飘逸,人物脸部也有了一点容积感,但看起来仍然很僵硬呆板很丑,离百年前文艺复兴开端的真实美感水平还很远,甚至离更早的,乔托的师傅契马布埃的水平都很远。毕竟那个时代意大利才是欧洲的文明中心,再过几十年光芒万丈的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都要登山历史舞台了。卢布廖夫年代的罗斯国是一个文明边缘的,还被蛮族统治的极其落后的地方,那时绘画还停留在中世纪水平也是正常。 丑的锅不能由卢布廖夫背,那问题就变成了中世纪的拜占庭风格圣像画为什么要搞这么丑? 这要从基督教反对偶像崇拜开始说起,基督教认为上帝无具形,无具像,无法窥见,立像、画像都是偶像崇拜,是要绝对禁止的。但是如果没有直观的感受,仅靠脑子想和悟这种抽象的行为,对于没文化的老百姓来说太难了。在6世纪末,格列高利大教皇为了普及基督教,他打破了不能画像的禁忌,开始倡导用图像传播基督教。他说“文章对识字者之作用,与绘画对文盲之作用,同功并用。”这个决定对于绘画这太重要了,它意味着教廷这个中世纪最有钱的主,终于可以资助绘画事业了。当然,绘画传教并不是格列高利发明的,世上其他的宗教用绘画故事和雕塑教化信徒都是常规操作,到格列高利时代,敦煌莫高窟宗教壁画和塑像,都开创好几百年了。 打破古制是很难的,格里高利允许画像,是打破了禁忌。而他们开创出的拜占庭画像的古制,又成了中世纪绘画的藩篱。拜占庭绘画按格里高利的古训是有特定目的的,他们并不是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造优美的东西,他们只是要忠实地向教友们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画师们领悟到像连环画一样把故事讲清楚,在一个画面里把神意传达出去,就是最高境界。庄严肃穆的传达是目标,而不真实、不自然、不优美却成了传统的一部分。说明我们感觉到圣像画的丑,是真实存在的,圣像画并没有美的需求。 画师做到最高境界,不只是把故事画出来,而且是要传达神意。画师要先有感悟,要把自己接收到的对于神灵的感受,通过绘画凝固在画面中。只有这样圣像画本身才能神圣,才能成为虔诚的信徒和超自然的另一世界的神秘连接。 塔可夫斯基在这部电影里,讲的就是卢布廖夫这个修士画师,自己投入人间淬炼人性,到修炼成功,能在作品中表达出神性的过程。 电影开始阶段,卢布廖夫的画技已经名满天下,基里尔却对费奥凡说,卢布廖夫画技出众,但还缺少点什么。他没有敬畏、没有心底而生的信仰。如果感受不到神性,就表达不了神性。对比费奥凡的画,卢布廖夫的画是缺乏灵魂的。画形容易,画出神性要怎么做?卢布廖夫走出了他学习技艺和经典的教堂,用自己的眼睛亲眼去看人世,亲身感受世间的懒惰、谎言、诱惑、痛苦、嫉妒、饥寒、恐惧、暴力、背叛、愤怒、罪恶和绝望,经历磨难后他终将明白。 电影的第一幕热气球。有人制造热气球,离开土地飞升一段后,最终摔死,失败。 最后一幕铸钟。年轻人凭借狡黠、勇气、坚毅和严苛,身先士卒团结引领众人,历尽艰险,成功铸就大钟。 这两幕讲了不相关的其他人各自完成一件事,没有讲卢布廖夫,完全跳脱于电影剧情。除这两幕外中间的每一幕,都是卢布廖夫亲自经历的事件。 而从结构上来说,看似跳脱的第一幕热气球失败和最后一幕铸钟成功是一个呼应,也是整部电影的主旨所在。热气球的失败,预示着如果脱离了人与人的连接,高高在上,俯瞰大地生灵,这样的喜悦和成功都是短暂而无意义的,很快会跌落。而铸钟成功则是预示着提升自我,投入世间的事业,引领他人,为他人和集体奉献和付出,相互成就,才能获得恒久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幕在热气球上高高在上的状态,也是电影开始时卢布廖夫的状态,他从来没远离过教堂,通过他人的眼睛和文字了解世界,满脑子情操道德,满腹经典,高谈阔论,高高在上,怜悯众生,但就是缺少点什么…… 而最后一幕之前,卢布廖夫历尽人间磨难和罪恶后,非常迷惘。他已没法高谈阔论,沉默失语,折笔停画,找不到方向和意义。这时他看到青年铸钟成功的全过程,不禁抱着青年喜极而泣,那一刻卢布廖夫重获了神的指引。 卢布廖夫一开始的画像缺少的是什么,这只有在他投入人间的事业,和世人一起捱过去磨难,对人世的疾苦和罪恶感同身受以后,他才能明白,明白怜悯和牺牲的沉重和真意,他才能悟出真正的神性,并最终画出《圣三位一体》,在画中表达出神性。
《安德烈·卢布廖夫》是一部值得看一遍再看一遍以至无数遍的片子,因为它太沉,太深,离信仰太近,离我们太远。
1、大约十五年前,我买了这部影片的DVD,2010年,我在豆瓣上标记“想看”,又过了十年余,我才真正看完了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史诗巨作,仿佛这般“宏大”的“观影历程”,才对得起这部经典之作。这也是老塔的七部半中,我最后观看的作品 ,首轮圆满了。2、“不明觉厉”用在此片或塔可夫斯基身上,必须是褒义词!老塔的七部半,每一部都值得一看再看,单是画面,就值得一再“凝视”。3、前半部以“隐喻”为主,后半部才是“传记”,九个章节,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4、电影史上,能够凭一部电影便可写出N篇博士论文的影片不多,此片必居一席,而且是那种可以有五百条以上注释的博士论文。5、俄罗斯大地、神性黯然、战乱、杀戮、苦修、天赋自弃、钟鸣回荡,没有一个镜头拍安德烈•卢布廖夫作画,最后,壁画在宏浑的音乐中出场。
8/10。老塔为传记片注入了神秘主义的质感,譬如流血的手浸入小溪漾出乳白色液体,鞑靼人洗劫城镇时从天而降的鹅,许许多多的圣愚形象把观众代入一片精神领域:乘热气球的农民为实践理想而死,民间艺术的小丑无视世俗眼光,给死人编鞭子的傻女表现摆脱乱世的幸福渴望,执着勇敢的铸钟少年更像一位圣徒。大地与生命信仰紧紧相依,飞翔的农民注视着大地,不可避免的坠落回归大地(挣扎的马将死亡的痛苦含蓄化),铸钟少年在雨水泥泞的大地寻找祷钟的原料,结尾一群骏马在雨帘的草地上嬉戏,作为精神洗礼的宣示。光影造型追求肖像画特点:淡化景深,前景布光集中打在人物脸上,力求构图的完美平衡感,舒缓的气氛调动了无限的空间感受,当长镜头从引导铁水的沟槽移向拉风箱生火的工人,再由祈祷钟的模型摇拍大公及其卫队和围观群众,传递着诗意性的影像内涵。
【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节展映】183分钟胶片版。20220410资料馆数字版二刷。影片虽以圣像画师安德烈·卢布廖夫个人为核心主题,实则野心极大。仿佛一幅宏伟的画卷徐徐展开,以多章节、多角色史诗般的手笔描绘了14世纪末15世纪初罗斯土地上王公黎民各阶层人士生活的图景。有讽刺丑角和异教徒,也有王公贵族和铸钟者。有耶稣受难的排演重现,有异教徒裸奔狂欢庆祝伊凡·库帕拉节,更有鞑靼人血洗弗拉基米尔城与从无到有铸起一口大钟的震撼场面。不仅是个人传记,更是俄罗斯土地、民族、历史的记忆。安德烈·卢布廖夫的人生乃至俄罗斯的历史都是黑白的,而他留下的圣像画是彩色的。
前些天梦到了《Solaris》的曲调,赶紧找来了这一部看,看到最后才发现不完整。今天终于完整看了一遍。至此,老塔已全部补完。安德烈真是一个诗意的名字,他们注视着人间疾苦,悲天悯人地想要去拯救人类。比起和费奥凡不同的态度,安德烈始终对人性抱有希望,所以这是他的不同之处,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无论教堂被毁,还是神圣的画像,都是外壳,巨钟鸣响才是本质,人类需要信仰,更需要对自身的信仰。安德烈只是一个代表,老塔借这个代表从迷惘,沉默,到燃起希望的过程,表达了他对人类无限的信心。就像最感动我的那段来自《哥林多前书》的话“爱是永不止息”。爱自己的民族和脚下的土地永不止息。
我最近才真正明白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是什么意思。那些脸庞所透露的人性悲喜,来自于对时代的观察;而中世纪末并非多么欣欣向荣的时代:战争、瘟疫、贫穷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实。电影的每个画面都深切把握住那个时代的画家视角的人文性,诗意、悲切、圣洁,也完美诠释了何谓真正的信仰。创造者本身,即造物者(creator)。但只有心怀深切真挚的怜悯心,才可能创造出跨越岁月也能打动现代人的作品。
塔可夫斯基犹如神迹的史诗片。1.热气球坠地与骏马翻滚;2.裸女的狂欢与游向彼岸;3.一切皆为虚空;4.白桦林中的灰蒙细雨;5.于神的宽恕与自我忏悔间踽踽独行;6."女源出于男"vs哑女面对泼墨白墙的啼泣;7.以少年铸钟喻指雕刻时光;8.末段对彩色壁画细节的驻足观赏+砖墙雨锈+四马雨中食水草。(9.0/10)
总会有这样的导演,你可以不喜欢,但不能不敬畏:布列松、安东尼奥尼、塔可夫斯基。而老塔是其中最沉重的一位,看过此片,你会知道,沉重自有沉重的道理。
#19th SIFF# 塔爷的大场面简直控得神乎其技。开头那个飞翔的长镜头,突袭和铸钟两端的长镜头看得眼泪都要下来了。修复版画质感人。
它特立独行,不着重铺述人物的生平过往,关注的是形成传主精神世界的素材,从艺术伦理/苦难见证/信仰重构等古典史诗形式去描绘艺术家曲折的一生。关乎卢氏如何创作,在全片未占到多少篇幅,以最接近精神本质的认知而非历史真实去探索,其中的力量足以击破时代隔阂;对待塔可夫斯基,需永怀敬畏之心。
不是鲁勃廖夫的传记,而是一个民族的史诗。民族的诞生先于国家,而民族的诞生则始于它的文化的诞生,在15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帝国还没出现之前,俄罗斯文化的出现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鲁勃廖夫就是在历史、宗教、艺术交融砺练中的民族一份子。电影突破人物为核心的传统叙事,以民族为潜在核心,给观众呈现
【880】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卢布廖夫周游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目睹了农奴的绝望,同僚的背叛,原始的疯狂,异族的侵略,统治者的残暴,他甚至亲自举起屠刀,为了善意而侵染罪恶,并无数次由自我或他人践踏信仰;直至暮年,钟塔修成,他才收获了多年难觅的灵感——或许只是释然了而已,他创作圣三位一体,也不知其中的神性是才华横溢的施展还是苦修一生的所感所悟。联想到数年后也在动荡的时局中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的塔可夫斯基,这似乎是所有伟大艺术家难逃的命运。
9。漏雨屋堆流浪艺,夜裸异教图腾漂,教堂难挡鞑鞳马,暮年回首三圣诗
#重看#siff@和平;深沉磅礴的史诗级作品,所谓用镜头写诗即是如此;开场的「上帝之眼」俯瞰众生,浸润着火与血的广袤土地,飘荡着尘与雾的教堂穹顶,爱是慈悲爱是忍耐;他游荡在俄罗斯的大地上,经受地狱一季,藉由铸钟少年开启神启,顿悟万物,涅槃天堂。
目前看过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作品,诸如《安德烈·卢布廖夫》《乡愁》《镜子》《潜行者》《伊万的童年》《飞向太空》,有些人在短评里表示「看不懂、闷、看睡着……」却还打4/5星,也难怪会被说装13……小调查发现,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可能是这类片子最多的导演,而最有名影片当属《2001太空漫游》?
三小时坚持到结束,人生真是不容易,但最后总算是看到了一个勉强算是故事的造钟的故事,当然最终也免不了的疑问是:这个青年伊万造钟的故事关画画的卢布廖夫神马鸟事?空间处理依然是一塌糊涂,大部分时间视点都游离在故事之外,这样都能拍足180分钟,塔可夫斯基也是不容易,更何况据说还有200分钟的足版.......
【B】①还是更喜欢老塔带点幻想色彩的片子,不管怎么说,一直号称本质塔粉的我总算把他片子都看完了②大场面调度骇人③友情提示:看这部电影前最好看看圣经,我没看,我懵逼了。
史诗长卷宗。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探讨艺术、信仰、欺骗、世俗、欲望、战争,终至沉默。(不喜欢最后的《铸钟》一章)。从俯瞰镜头的震慑力量到坍塌教堂里一只走过的黑猫,塔科夫斯基是最好的影像作家。但是为了看懂情节很多镜头设置都没看懂。另外,资料馆的字幕是活人翻译的?
老塔对受难场面的表现能力太强悍了,这绝对与民族性有关
完整电影神话的斯拉夫往事,采用构建诗歌的方法论,承载宏大主题的象征性元素作为氛围,镜框中最普遍又独特的封装元素是土地、雨水、树木等自然质感,它能链接厚重历史,同样也是老塔承托哲学生机的独属知觉,情感安静地流淌于影像,影像直觉则更简洁,只是在引起情绪能被认知的兴趣时,进入其中然后固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