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赛车界叱咤风云、如今却只能经营炒饭大排档的赛车手张驰决定重返车坛,在职业生涯的尾声挑战年轻一代的天才,他想聚齐昔日的搭档们,召唤神龙,再现光辉岁月,不料却遭现实狠狠打脸,状况百出。在这场还得从考驾照开始的复出之路上,究竟会有多少意料之外的窘境等待着这位过气车神?
10年前,韩寒新浪博客的背景音乐是歌手刘文正的《云且留住》,我看到那篇“写给徐浪”,那也是个深夜。
一段时间后,他登陆徐浪的博客发了敬烟的照片,也正是那张图,让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无比的难过,或许是上一部戏怀念故人不够力,看完以后才放佛一切都发生在2009年。
在两个博客里找来文章,相信读者们会知道他拍戏是在讲什么,其实都来自生活的点滴,只因为我们热爱!
那一年夏天,从成都开始向西,我也踏上过征程,与电影里【巴音布鲁克】一样dianfeng的国道318南线,以至于我找出来图片去对比那赛道的怒江72拐,真是像极了!一样在海波5008米的东达山垭口目睹车祸的发生,最后大家一起救下来自临汾的夫妇。在征途听闻的故事比这惊险让人无助,最终还是有一部分人闯到了目的地,这感受让人无法言喻。
如果你有机会看到这部电影,就支持些身边有梦想的朋友们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张弛赢了,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结局很韩寒。不需要用彩蛋安慰自己,那就是张飞想象出来的一场天马行空,就像张弛和林臻东初次见面时一样,张飞也在脑海中呆呆地想象出一幕带日漫配乐的老爸和林臻东之间的对决。韩寒是个什么人?非主流,批判性,尖锐,敢唱反调。像他这样的人,会设置一个happy end,但绝不会拿“从此王子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种童话故事当结局。对韩寒而言,让一个刚刚复出,赞助寒酸,没有正经团队,没有正经车子与领航支持的张弛全须全尾拿下冠军,站在领奖台开香槟,这简直就是在侮辱他的智商。可能吗?大家自己想一想,可能吗?林臻东好歹也是一个五冠王,车技与经验绝对不逊色的,而且人家是什么车子,什么配置,什么团队,什么状态?张弛这边呢?车技与经验不逊色,但是其余的呢?张弛不可能活蹦乱跳拿冠军。在现实中,他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再做一年准备,次年选择复出;或者头年凭借一点赞助拿个差不多的好名次,次年得到车队和更好赞助商的青睐,这才重返巅峰。刚复出条件这么差还想砍下冠军,真的就只能是燃烧生命——以命去换取了。冠军和命,不可兼得。
再退一步,去年万州公交车坠桥,无一生还,和淹死无关,估计基本都是撞击水面而亡。80米的高度。那么张弛坠入大湖的高度是多少?从屏幕上目测一下,总不能坠湖高度只有十几米吧?
很不幸,结局就是张弛遇难了。还是那句话,这个结局很韩寒,他的片子不存在童话结局。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探长在大年初一去刷了《飞驰人生》。
如果评价,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前半段不及格,后半段了不起。
《飞驰人生》讲述的是一个过气车神复出的故事。
沈腾饰演一代车神张弛。
因为非法飙车,他被禁赛5年,身败名裂,靠摆摊卖炒饭度日。
5年后,他恢复参赛资格,重回赛场。
但此时,他要面临一位年轻强大的对手,林臻东(黄景瑜饰)……
整部电影,可以用比赛前,和比赛后来划分。
比赛前的60分钟完全就是业余导演的水平。
影片为了搞笑而搞笑。
故事凌乱,完全就是为了凑段子而存在,剪辑更是只接起了段子,但出现了情节和情感上的断层。
张弛是个车手,但前60分钟你完全感觉不到他的车手身份。
一会裸体过安检,一会去偷车架,一会去KTV尬唱尬舞。
搞笑的段子一个接一个,但这些段子仅仅是为了刺激观众心里的胳肢窝,对于角色形象的塑造没多少帮助。
从隔壁借来的沈腾依旧长在观众笑点上
至于角色。
除了主角,都是没有灵魂的人设。
比如林榛东就是个富二代,尹正的角色纯搞笑,腾格尔就是个有钱又俗的大佬。
这些角色一个个都太脸谱化,没有任何层次感。
因为他们也全都是奔着搞笑去的。
影片的最后30分钟,比赛开始,片子才进入状态。
作为一名职业赛车手,韩寒将拉力赛的硬核操作、车手对比赛的热爱表达的非常精准。
紧贴内道弯沿的飘逸过弯,以及漂移时车手的神操作看得人惊心动魄。
这么精彩专业、难度系数高达10.0的镜头。
探长上次见,还是在14年前的《头文字D》里。
比赛的镜头基本都是实拍,一些镜头甚至是韩寒亲自操作。
4000多米的海拔,环境的恶劣,每场戏都有救援直升机待命……
剧组很苦,但电影之间剧组比惨没意思。
有意思的,是最后完成的镜头既专业、又刺激、还热血。
最后的30分钟,能燃到让人泪目。
而影片的结尾,甚至还有些人没有看懂。
因为看懂的人,基本都会笑不出来。
张弛和林臻东对决的,是巴音布鲁克拉力赛。
这里都是天然赛道,赛道里不是石子就是砂石,赛道外不是悬崖就是大海(真实的巴音布鲁克有河没有海)。
而每位赛车的选手,就是要在极度危险的环境里将速度发挥到极致。
张弛对拉力赛有种单纯的热爱。
介绍赛道时主持人说这里有1462个弯道,没人能记得这些弯道,任何情况都可能随时发生。
而赛道上的张弛最后摘下和车队联系的耳机,独自驾驶。
因为这5年来,他每天都会在脑海里练习比赛,每天20遍,一共36500遍。
1462个弯道,每一个弯,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赛道109公里,张弛为了达到最快的速度,每次过弯,他都是逼近最后的刹车点。
最后他完成了比赛,但也突破了赛车的极限。
刹车失灵,他飞出赛道,而赛道下面,是悬崖下几十米的海面。
而只要超过40米,水面就会像水泥一样硬。
张弛的好友发疯似的冲向他跌落悬崖的地方,直升机也朝那边飞去……
他死了吗?
死了。
最后他带着儿子跟同学爸爸飙车的镜头,其实是浪漫主义的手法。
就算汽车能和战斗机比赛,赛车也不可能变身,一跃飞天。
这一切,可能只发生在他儿子的幻想里。
因为这是他对儿子最后的承诺。
许多人看到最后可能会燃得热血沸腾,但有些人可能已经泪流满面。
《飞驰人生》中那种纯粹的热爱让人感动,但更让人感动的,是影片的原型——徐浪。
他是韩寒赛车的启蒙,更是一代人梦想的启蒙。
一旦你了解了徐浪,《飞驰人生》中的许多桥段就突然有了意义。
徐浪,1976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武义,他是一个传奇。
韩寒称他为”中国最好的拉力赛车手“。
2006年,他参加达喀尔拉力赛获得第19名,这是中国车手最好的成绩,至今无人超越。
2008年6月17日,在参加穿越东方马拉松越野赛时,他对陷入泥泞中的赛车进行救援。
不料拖车钩脱落击中他头部,他没戴头盔,当场昏迷,抢救无效后死亡。
那一年,他32岁(男主张弛达到人生巅峰,被禁赛时也是32岁)。
徐浪是韩寒赛车的启蒙老师,从徐浪身上,韩寒学到的不止是赛车的技术。
还有真挚的情义和对梦想的追逐。
徐浪去世时,韩寒曾发文悼念他:
”我从你身上学到如何开车,我赛段里的每一个动作也许都有你的影子,你让我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磨灭的。“
而韩寒在自己电影中对徐浪的致敬,已经深入到骨髓里。
韩寒的第二部电影是《乘风破浪》,其中赛车手男主的名字叫做徐太浪。
他自打出生就没见过自己的母亲,这个角色也是在致敬徐浪。
32岁的徐浪去世时,他的妻子刚身怀六甲。
他的儿子没有见过他。
《乘风破浪》片尾,阿正(彭于晏饰)问男主为什么开车开这么好,男主说”遗传啊“。
只有了解了徐浪的故事,你才会知道这三个字的台词的意义和分量。
徐浪从12岁就开了摩托车,后来加入拉力赛,他也总是以个人的名义参赛。
他太热爱赛车,又总拉不到大赞助,所以他总是垫钱比赛(他说这样会更纯粹更自由)。
后来他组建组名车队,还给中汽联组织捐款50万。
而在《飞驰人生》中,张弛重返赛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
现实中,徐浪去世后给家人留下的不是巨额的财产,而是近百万的外债。
在生前他就说,”我为自己的梦想欠下太多钱“。
《飞驰人生》的内核,就是梦想,以及那一份最纯粹的热爱。
拉力赛中开放天然的比赛环境对车手来说,不仅是技术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炼。
为了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他们需要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将赛车的速度提到极致。
稍有不慎,一个失误,他们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生命。
喜欢赛车的人,很少是为了名和利。
他们为的只是纯粹的喜欢和热爱,不掺杂任何杂质。
很多人都会像徐浪一样,即使垫钱,也会去参加。
韩寒在接受杨澜采访时也说过,在拉力赛中,有上百人观赛,就已经是”山呼海啸“了。
1999年,555拉力赛首次在中国举办,观众看到比赛时的反应和《飞驰人生》中说的一模一样:
”原来赛车还可以这么开!“
许多人因此会做梦了,中国人开始有了梦想,徐浪就是其中之一。
2000年,他以个人名义参加了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
在福州站,第一次参加比赛的他拿下2升杯第二名,N2组第二名。
2001年,他在韶关站又获得2升杯和N2组的第一名。
2002年,他成为1.6升杯飞车王。
……
2006年,他在达喀尔开出中国车手最好成绩,成为全国著名的”飞车王“。
徐浪成为赛车届的传奇,他的无畏和坚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钟爱赛车的林志颖跟徐浪也是好友。
在拉力赛的赛场,你总能看到一些车手衣服上印着”浪“字。
每每提到徐浪,他们都会哽咽。
因为徐浪让他们学会追逐梦想,而那个最勇敢的人却死在了追逐梦想的路上。
当年葬礼上为徐浪抬棺的有两个人,韩寒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纪念徐浪,武义县特批了一块20多平的墓地。
每年,徐浪的墓碑前都会有人献上鲜花,甚至有人献上奖杯。
在他葬礼上,武义县万人空巷。
200辆车把小小的县城挤得水泄不通。
家庭不算富裕的徐浪当年还资助一个云南的贫困女孩,两人一直书信往来,从未蒙面。
当有人打电话告诉女孩,徐浪再也不能读她的信时,在电话那一头的女孩哭着不停地问: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徐浪去世后,每年韩寒都会去武义。
徐浪的父亲说,儿子的祭日韩寒从没有落下过。
如今,在韩寒的电影里,也总能看到徐浪的影子。
而他电影中的小人物,也总在为梦想不断地奔跑。
他的电影也总是纪念一个人。
那个教会许多中国人做梦的人。
《飞驰人生》虽然前面凌乱不堪,但最后对梦想的阐释还是让人肃然起敬。
只有真正追逐过梦想的人才会有这样的领悟。
人都会做梦,但追梦的人屈指可数。
坚持到最后的人更寥寥无几。
这就像人生,大部分人的生命都普通而平凡,只有少数人的一生光辉而灿烂。
因为不凡的人生,是从追逐梦想开始的。
而人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自己热爱的事情。
(院线热映中)
从韩寒出书开始,大聪就觉得韩寒非常能抓住时代需要的情绪,这应该是一种天赋,韩寒年少成名,用最不需要成本的方式打开自己一片天空,当文字的力量到了把控范围的天花板时,当人们的时间变成碎片化时,韩寒用他的成名在望,做起了电影导演。
我不喜欢韩寒的处女作《后会无期》,因为太PPT和段子手,而且对白金句用力过猛,导致缺失电影感,但是也从《后会无期》能看得出来,韩寒野心很大,想要努力阐述各种深度思考,最终却流于表面。
但韩寒却印证了一句话,那就是“要做熟练的导演,就是要多拍多练,这样才能把自己要表达的很好的转换成影像语言。”
所以在韩寒第二部作品《乘风破浪》中,我们看到了更成熟的镜头语言,还有更流畅的叙事,更丰满的人物关系。
到了今年这部《飞驰人生》,韩寒的第三部作品,影片相比较于前两部更流畅,剧情一气呵成,100分钟的剧情里,可以感受得到韩寒的放松,韩寒不再搞太多大道理,而是用人物的遭遇和结局,去让观众悟到影片的主题。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韩寒的作品的松弛和自信,大聪也从《飞驰人生》中去体会到,韩寒这次就是想把故事说顺,笑梗铺好就够了。
这也让我能体会到,韩寒当初拍《后会无期》时,恨不得把自己所有想法都表达出来,但到了《飞驰人生》,韩寒活成了片中少年热血的样子,用最能表达自己赛车生涯心态的方式,去诠释了这部电影。
喜剧电影不是让人笑就能成功的,不然段子手电影早就成功了,韩寒的作品最招我喜欢的地方,是他把他讽刺幽默的文字,放到了影片里。
比如《飞驰人生》的张弛,好面子,爱吹牛,仗义,善良,有属于自己的一番热爱,这样的人设,就像我们小时候院子玩在一起的小老大哥,亲切且充满年代感。
所以张弛所闹出的笑话,自然而不做作,当我们都长大的时候,我们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曾经那位小老大哥的举动,就显的小老大哥非常充满喜感,但又让人颇有感触。
张弛这样的人设,其实和《乘风破浪》的徐正太很像,也和《后会无期》的冯绍峰有几分相似,这应该可以说就是韩寒的御用人设了吧。
而且深深打上韩寒作品标签的,还有拉力赛车,韩寒因为是国内拉力车赛届实力选手,赛车也是韩寒钟爱的事业之一,所以对于拉力车元素在作品上的运用,对于韩寒来说, 简直就是信手拈来,而对于观众来说十分新鲜。
这也是韩寒非常聪明的地方,这次《飞驰人生》主要故事就是从赛车出发,看影片的时候,更让我们体会到了韩寒作为赛车手时,那些有趣和惊险的经历,我相信片中的赛道和遭遇,是韩寒切身体会过的。
《飞驰人生》这标题,让我想到了韩寒早期的文字作品《像少年啦飞驰》,书中讲述了主人公一塌糊涂的校园生活,成天混日子,后来沉迷于研究改装汽车,在经历各种人情世故周遭的事情后,最后主人公用文字来赚钱,发表了小说,拿着小说的稿费,开了一间改装车车铺。
虽然《飞驰人生》和《像少年啦飞驰》不是同一个故事,但同样喜欢赛车的主角,一样拥有少年飞驰热爱的心,让这两部作品多少有了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么多年来,韩寒一直在向这个世界挑战,反精英反雅致,粗鄙化与幽默化携手而至,所有梦想被凝缩成“飞驰”,主角在韩寒的视角里,一起绝尘,远离熟悉的地方和人群,超越终生和现实,作为赛车手的韩寒,他让他电影里的张弛,也去讨伐和对抗世界。
这么多年后,韩寒也从谢霆锋活成了高晓松。曾经那位放荡不羁的辍学少年,如今奔四迈向准中年,很多人和事不再重重砸下去批判,而是轻轻拿起端详。
《飞驰人生》或许已经拍出了韩寒的一半人生,就如阿信唱《一半人生》的主题曲:
“在某个清晨,回望我一生,活得虽认真,却微小如尘。
想要唱首歌,去唱哭别人,最后却是我,满脸泪痕。
早告别青春,活成了别人,经历的时代,已如此陌生。
年少时的话,又不敢承认,低头在人海,浮浮沉沉。”
是的,作为80后代表的韩寒,他代表了我们80后,一样有着梦想,一样对社会有着复杂感情;但韩寒又不能代表80后,因为那是他的经历他的人生,80后最不愿意群体认同,而是需要独立空间。
以上这些,都是大聪定位于韩寒的人生经历,以及和《飞驰人生》结合得到的观影情绪,但这不能完全说《飞驰人生》就是一部完美无缺的电影,如果把影片拉到电影大市场遛一遛,还是能看到很多硬伤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说,张弛人物的塑造上,人物动机构成十分薄弱,他被禁赛是因为违规开快车,目的居然是为了小孩户口读书问题,这样的设定太假了,张弛在没被禁赛时,不是说了拥有一切吗,小孩读书问题怎么会是个问题?国际学校恐怕都是随便选的吧。
而且张弛和小孩的关系,也只是蜻蜓点水,小孩的作用其实并不大,并不能理解张弛身边有个小孩的作用是什么,为了表示张弛善良?有爱?喜欢小孩?对以前滥情负责?
如果真要加入这样的父子这样人物关系,需要更细腻的交代好。
如果再深究,张弛的心路历程(人物弧光)转变其实不大,不管是在亲情上,事业上,张弛从开头到结束,内心都没有太大的波澜,只是说各种事件阻碍了他前进的道路,这样在人物设定稍显单薄。
此外为了营造整部影片满满的笑点,影片在一些剧情的衔接上,跳脱性还挺严重的,而且笑点因人而异,如果有一长段笑点都不能引人笑的时候,剧情的节奏就会产生停滞感,比如张弛和对手初次见面那段,小孩想象的天马流星拳,还有他们半夜偷车架那段,都有些冗长和跳脱。
但好在张弛由沈腾主演,营造的效果非常好,这和观众对沈腾的了解关系很大,要是一个不认识沈腾的人去看这部电影,喜剧效果一定大打折扣。
但总体而已,影片非常符合档期和国人的观影认知,因为大家都知道韩寒,大家也都了解沈腾,这样的代入感,可以消除影片很多的瑕疵,让观众更能进入韩寒的语境,去体会张弛的飞驰人生。
《飞驰人生》的结尾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却让我很感动,张弛的赛车飞驰的那一霎那,其实致敬了雷德利.斯科特的《末路狂花》的结尾。
在《末路狂花》里,两位女主从家庭主妇形象,转变成为自由为选择而斗争的崛起女性。
在《飞驰人生》中,张弛用最冒险的油门,让赛车和自己真正飞驰,为了心中的热爱,为了自由。
看完《飞驰人生》,发现总是将镜头聚焦在小镇青年故事的韩寒,拍起了失意中年的涅槃人生。
《飞驰人生》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曾经叱咤赛车界的金牌车手张弛,为了给收养的孩子落户而违规赛车,被吊销赛照五年。五年后决定重返赛场的他,却面临着没车没钱没队友的一系列难题,在老朋友们和亦敌亦友的新晋冠军林臻东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飞驰人生的逆袭。
这种人生失意,重返赛场的故事,前人早已讲过千万遍。《洛基》系列、《百万美元宝贝》、《摔跤手》、《勇士》、《百元之恋》、《激战》……几乎八成的运动题材电影都有着相似的笔触,但只要剧本足够用心,这样的励志故事永远是奏效的。《飞驰人生》剧情虽然较为简单,但韩寒也依靠个人风格,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不得不说,作为导演的韩寒,一直在进步。《后会无期》中技法还尚未稚嫩,剧情推进不够流畅,这一点在《乘风破浪》时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到了《飞驰人生》,或许是题材的缘故,身为赛车手的韩寒有了更大的空间展示他对专业领域的热情,不管是在叙事技巧上,以及对赛车场面的紧张感营造上,都能感受用心和努力。仍旧不完美,但看得到提升的潜力。
纵向对比韩寒的三部作品,不难发现,他将一些个人特色,越用越熟练,越用越精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流行歌曲精准有效地煽动起情绪;金句不再滥用,可一旦出口,还是能令观众会心一笑;片尾飞跃悬崖而出的慢镜头致敬了一把《末路狂花》;几处借用特效的转场同样颇有意思,电影感十足;不同媒介的植入和运用也愈发纯熟。
运动+喜剧的组合也并不新鲜,往近了说就有开心麻花的《羞羞的铁拳》,同样有沈腾出演。其实《飞驰人生》在喜剧元素的处理上,与运动主线的贴合度更高些。别看剧情简单,如果只是光顾着插科打诨,很容易让观众无法对主角产生共情,逆袭故事也就显得缺少说服力。
《飞驰人生》在两种风格之间的平衡,主要得益于以下两方面:一是韩寒反复地利用“严肃-消解严肃”的方式制造笑点,不至于过火到伤及剧情的可信度,反倒将人物塑造得更为乐观和鲜活。另一方面,沈腾的表演功不可没,他让张弛这个角色“充满了信念感”,天真而执着,善良而心存希望。除了沈腾一贯擅长的喜剧部分,几处严肃的情绪点同样诠释到位,尤其是赛前赛车出状况,面临退赛的一场戏,感染力十足。
运动题材,对于对手的塑造同样是关键。黄景瑜饰演林臻东,在张弛缺席的五年里,成为了新一代的车神,但他心中始终有股不甘,因为一直有质疑声说他的成功是因为没有张弛,他渴望与张弛有一次同台竞技的机会——这一动机,让他向张弛抛出橄榄枝和帮助修车的剧情,显得更有说服力。毕竟体育竞技中,最好的对手,是互相成就的——剧本上的这一处理,不仅丰满了林臻东这一人物,也拉高影片的深意。
尽管对韩寒的头两部作品并不甚满意,但他的作品里有一股难得的“少年心气”。明知成人世界的黑暗面,却有一种童话式的坚持,一种对努力和奋斗的信念,相信怀抱着满腔的热忱就能成功。毕竟谁都曾为了什么努力执着过,只是有的人还相信,有的人已经放弃,而关于梦想的故事,永远打动人心。
我人生中第一次公开谈论韩寒,是十四岁。
那天,铁腕班主任没收了我的《像少年啦飞驰》,并且严厉警告我:“教室禁止出现任何韩寒的书。”
我当然不服气,站起来跟他辩论,结果可想而知。
如今,十多年过去,早就没人管我看什么书,当年被视为“叛逆大毒草”的韩寒,也带着他的第三部电影《飞驰人生》,重新杀回我的视野。
《飞驰人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张弛作为曾经叱咤拉力赛场的风云车手,因为犯了事儿,被禁赛五年。这五年间,他莫名其妙有了个孩子,当起了单身奶爸,还为了养家糊口,在夜市卖炒饭赚钱。
即便生活困顿如此,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重回赛场。五年的禁赛期一过,他就迫不及待开始准备,然而现实打脸非常疼:要想赛照生效,先要考驾照,被驾校教练精神折磨,科目二还没考过。当年出名时巴结他的各色人等,早就人走茶凉,翻脸不认。尤其是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他想要比赛,就先要有赛车。
当年随他征战四野的冠军赛车,早已成为破车架,想要重新组装,他不得不到处跪求金主爸爸拉赞助,难怪张弛感叹:“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好不容易搞定一切,当他重回海拔近四千米的巴音布鲁克赛场,想要拿回蝉联五连冠的荣誉时,还要面对一个更强大的对手林臻东,他更年轻、受过更专业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拉力赛车这种烧钱玩意儿,一寸铁皮一寸金,林臻东还钱多得花不完。
张弛能不能在极为凶险的巴音布鲁克赛场胜过林臻东,构成了电影最后半小时肾上腺素飙升的燃点,这样的极速对抗,足以赌上性命一争胜负,正如张弛所说,他并不是想赢,只是不想输。
之前看到有人吐槽说,林臻东这个角色很奇怪,根本就不够坏,不怎么对主角使绊子不说,还时不时给张弛送点装备和经验,根本没有身为反派的自我修养。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赛车电影《极速风流》,双男主尼基·劳达和詹姆斯·亨特都是顶级的F1赛车手,他们在赛场上针锋相对、斗了大半辈子,作为宿命的对手,却从来都不是对方职业之路上的反派。甚至可以说,他们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一个优秀的对手。
这样的竞技准则,对于张弛和林臻东来说,自然也不会例外。
正如韩寒在微博上说的:
《飞驰人生》中只有对手,没有反派。如果你不想索然无味的过完这一生,那反派就是那索然无味的一生。
看电影之前,我先看了韩寒接受凤凰娱乐采访的视频,在毫无美颜滤镜加持的情况下,37岁的他不可避免地发福了,多年前带着几分清秀、神似谢霆锋的面部轮廓,也变得圆润起来,甚至还有几分憨厚可亲。
就在我暗暗感叹岁月不饶人的时候,韩寒正好谈起“锐气”,他说锐气并不是怼天怼地怼人类:
“我觉得锐气是一种更深的气质,是在于我想活成我自己的样子。如果这个样子恰好和大家喜欢的一样,那就和大家喜欢一样;和大家喜欢的不一样,那就和大家喜欢的不一样,我觉得这是很重要一点。可能我现在想活成的样子在大家看来比较平和,但是没有关系,我喜欢就可以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韩寒想活成的样子?
还记得多年前,别人问起过,他将来靠什么过活。韩寒回答是“稿费”,引来一片哄堂大笑。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作为作家,从1999年开始,出版了数十本书,稿费版税赚得盆满钵满。
他作为车手,从2003开始职业赛车生涯,他也曾经跟电影中的张弛一样,拉赞助拉得心力交瘁,最困难的时候,他收到的唯一赞助,是一家小卖部赠送的一箱纯净水。然而,他还是获得了六次全国顶级职业锦标赛年度总冠军,拿奖拿得手软。
他作为导演,从2014年开始,拍了三部电影,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再到这部《飞驰人生》,他用一张沈腾式幽默外壳,包裹着一颗从未变过的韩寒式内核。
从这三部电影中,可以明显看出作为导演的韩寒在逐渐成熟,不再大把大把地往外抛洒“韩式金句”,这样的手法虽然让他在写作中游刃有余,但放在电影中,有时就会让演员成为一个个导演的复读机。在《飞驰人生》中,这种情况少了很多,他已经渐渐懂得将自己“藏”在幕后,把舞台让给演员的表演,让给镜头语言,让给故事本身。这样的“让步”,非但不会影响他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核,反而因为克制,更加意味深长。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电影中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显得火候不够,毕竟他作为导演的经验,远远比不上他作为作家和车手的经验。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早就比那些质疑他的、攻击他的人都走得更远了。
韩寒说过,他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写作、赛车、拍电影,这些他都有了,难怪他有底气说,虽然没有人能百分之百达到,但他已经基本活成了他想要的样子。
如今,韩寒早就不再是我的偶像,我也有很多年没看过他的书,但当我听到《飞驰人生》的开场白: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当拉力赛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我明白这将是我一生的热爱”。
我坐在观众席,心里想的却是:
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有个人以离经叛道的姿态,告诉我不要向庸碌屈服,不要放弃你的热爱。
1、还是熟悉的韩寒风格,没有浮夸的表演和台词,没有刻意地营造笑点和燃点,就是通过一个半小时的娓娓道来,让观众不知不觉中收获欢笑、热血和感动。2、配乐超喜欢,跟电影的基调特别搭,再次在电影院听到《平凡之路》很感慨。3、最后半小时在巴音布鲁克的赛车戏精彩,韩寒拍起自己热爱的领域果然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4、韩寒三部电影看下来,真的是一位很稳的导演,也许出不了经典,但底限绝对是有保证的,真的很棒
从第一部的重感觉轻故事到上一部的煽情故事片,再到如今这个标准的贺岁喜剧,韩寒已经确定且自我认可了自己作为行活工匠的身份。曾经的意见表达者如今以拜年逗乐谋生,这没有什么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谁也没有义务必须一直悲壮或者背负什么,只是,从一个人的改变能见微知著地感到唏嘘。
很简单的故事,比普通的运动题材还少几个转,笑点都是严肃+消解严肃的同一模式,反正还是韩寒那套小聪明电影:话题演员+翻唱老歌+俏皮话,说不上有多好但又强过大部分国产喜剧。比较伤感的是尹正,2015-2019,短短四年就从低配吴彦祖变成了中配高晓松(都不是高配了!)……
你人生顺遂无波无澜,没有故事却想要故事;他生活起伏波谷波峰,太多故事只想要结局。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少年的童贞是从失去梦想终结的。原来捱过多少炒饭的日子和幻想赛车的夜晚,还是要在财富面前善舞长袖绕梁钢管。自尊绣在胸口文在心头,用一千天记住一千个弯道,从没有谁的人生能飞驰。
笑点打的太精准了,都被观众猜到了
最近在重读韩寒的书,在他的赛车场上跑车,走访了他和他的赛车圈朋友们,这么多年他真是一点都没变。飞驰人生比前两部更甚,是韩寒个人性格、爱好、审美趣味的集中展现。前半段依旧充满直男土味冷笑话、抖机灵的段子,后半段在电影质感上有了飞跃式提升,专业度与娱乐观赏性结合满分,看得我寒毛直竖,改装特效、板凳练车好燃,末路狂花直接看哭,每个大男孩都好帅。我不敢说韩寒的电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在私人情感上它击中了我,很久没有电影看完兴奋和感慨到失眠了。很多人觉得韩寒去赛车是耍酷和玩票,多次拿下全国总冠军、成为国内双栖车手第一人之后,大家又说是中国赛车太水。从来人们只看得到风光,苦衷却无法为外人道,但这些对他来说都是过眼云烟了。我想谢谢韩寒,最好的偶像就是,每当你感到挫败的时候,想起他,就好像有了力量。
比起其它商业片,它有一种不适的真诚,一种粗糙的感动。喜欢电影里的比赛结尾,中年人(中产阶级)是否该拿出张弛的精神,去解决你们该解决的历史问题,哪怕失控?否则,我们的人生都像那辆破车,一直在矜持,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看似没有修好的可能,我们的审美就一直这么不适下去了。
《飞驰人生》讲述昔日西虹市首富王多鱼因非法赛车被捕入狱、倾家荡产的故事,后来他经过不懈努力,再加上高中同学袁华、班主任王老师的帮助,终于把属于他的荣誉赢了回来。 但是故事还没完,后来他还和马冬梅、大春、孟特娇演了小品《占位子》,还和一个叫做耿浩的人一起经营了游乐园,结果被外星人绑架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有些人啊,你别看他表面上是小鲜肉,其实是杀人不眨眼的狙击手; 有些人啊,你别看他表面上在游乐园做兼职,其实真实身份是海王; 有些人啊,你别看他卖炒饭、偷汽车、求赞助,其实家产有三百亿。
国内少有的公路赛车片 又燃又煽情,被黄景瑜大大的圈粉了,颜值演技都在线啊。少女心啊啊啊 怎么能这么帅 沈腾黄景瑜配置绝了
nothing special...
不是,沈腾和黄景瑜第一次见面那段cg和灌篮高手bgm也太尬了吧
有幸参加了上海的全国看片会。沈腾始终是我的笑点,他就算站着不动我也会哈哈哈的笑起来。这一部不是典型的韩寒风格,融合了一部分开心麻花在里面,整体出来的效果和笑果还不错,尹正真的是惊喜中的惊喜,发挥得太好了。
比想象中稍微好一点,相比之前韩寒的电影有了一些相对正常并且工整的电影意识,不过,整部电影依然非常非常的普通。说是一部励志片,但是每一秒钟都可以感受到导演兼编剧的韩寒那种由内而外的自恋,既不花时间展现人物的境遇,也没有为人物设置太多障碍,一切的情节设计都来无影去无踪,故事线可谓是一平到底,情感表达肤浅得可以。到最后,你可以发现这个不过就是韩寒对于自己人生的致敬,毕竟,他真的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真正的绝望,也绝对不可能拍出真正有力量的电影。
坐拥资本和声望,不明白为什么第三部了还在拍MV电影。
比《乘风破浪》好,韩寒终于没有从头到尾填塞年代符号了,但本质还是在推销私货。只见驰不见飞,为了快上那零点几秒连儿子都不管不要了吗?大过年就像看了一部拉力赛的科普电影......
会感动是因为我耶有热爱并且想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韩寒也不再是一个段子手,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演员选的真好。
尹正钢管舞跳得真好,人生如歌…梗如果多用几次就不好玩了,但是就是很喜欢沈腾!!
很搞笑,拉力赛超级燃,后面有点感动,居然还看哭了,结局出乎意料,沈腾黄景瑜尹正演的都很好
普通老百姓看完谁不想点开QQ飞车呢?
沈腾不适合这个角色,前一半开心麻花式的小品段子集锦也很灾难,把影片节奏拖垮,也消减了运动励志电影应有的感染力。后一半的赛车场面完成得还不错,但整体风格割裂,显得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