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新女性

    剧情片内地1935

    主演:阮玲玉  郑君里  

    导演:蔡楚生

    猜你喜欢

     剧照

    新女性 剧照 NO.1新女性 剧照 NO.2新女性 剧照 NO.3新女性 剧照 NO.4新女性 剧照 NO.5新女性 剧照 NO.6新女性 剧照 NO.13新女性 剧照 NO.14新女性 剧照 NO.15新女性 剧照 NO.16新女性 剧照 NO.17新女性 剧照 NO.18新女性 剧照 NO.19新女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06

    详细剧情

    韦明是上海一所私立学校的音乐教师,有时作曲和写小说,她对出版公司的余海涛很有好感。学校有一个王博士已经结婚却经常骚扰韦明,韦明早已看透王博士的为人,。韦明的姐姐因为生活困顿带着韦明的女儿来到了上海,三人的生活很拮据,而此时王博士使诡计使得韦明被解雇。女儿生病了,韦明无奈只有卖身,却发现占有她的人是王博士。姐姐救下了自杀的韦明,女儿因不救夭折了。小报记者齐为德曾与韦明结怨,他把韦明自杀的消息登上了报纸,韦明看到了报纸知道自己小说出版了,这些激发了她活下去的勇气,但最终她还是不甘心地闭上了眼睛。

     长篇影评

     1 ) 两位粤籍上海影人镜头下的都市、乡村与“自然

    阮玲玉、郑君里都是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的电影人,二人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被普通大众所熟悉。其中不少电影的情节背景,都与上海有关,如《神女》(1934)《国风》(1935)等;与广东有关的则如《一剪梅》(1931)中的广东背景,《火山情血》(1932)中“下南洋”的习俗等。二人曾经共同出演《新女性》(1935)《国风》(1935)等影片,这些深刻的联系,使在一篇文章中对他们进行统一的研究很有必要。

    阮玲玉原名阮凤根,生于1910年,短短25年的生命,却使她在中国默片时代占据了最重要的女性形象的位置。1935年3月8日,在拍摄完《国风》后,阮玲玉服下安眠药,死后留下真假莫辨的两封遗书,其中有一句“人言可畏”,也成为新闻界聚讼不已的话题。因为当时的影片是用硝基易燃片拍摄,在战乱中不易保存,因此她众多的作品如今只保留下来九部,即《恋爱与义务》、《桃花泣血记》、《小玩意》、《再会吧,上海》、《神女》、《新女性》、《一剪梅》、《归来》、《国风》。

    《恋爱与义务》中杨乃凡(阮玲玉饰)和李祖义的爱情,具有当时特定的主题结构,即来自贫穷和富贵两个阶层的青年男女跨越阶级的“禁忌”之恋。但影片不是单纯的浪漫故事,相反,它具有和鲁迅小说《伤逝》同样的现实意识,描写了从青梅竹马、婚后的乏味生活,到再次邂逅后旧情重燃、二人在乡间的乌托邦生活,再到因经济问题中断而重新进城择业、为职业所累而导致一人率先离世……和其他同时代进步电影一样,它塑造人物的妆容是非常现代的,男士打领带、衬衫,女士则花裙或旗袍,优雅而有格调。在这部影片中更是如此,作为默片,因为阮玲玉、金焰等核心人物的演出,使得画面生动活泼。从这部电影开始,就已经有“饶舌的仆人或邻居”的形象,讽刺了当时的新闻界和“闲言碎语”的熟人社会,实际上也是阮玲玉以其扮演的形象,预言了自己的死亡。这部电影结构上保守的地方在于,双双出轨的黄大任和杨乃凡之间不对等的结局——一个飞黄腾达,一个落落终生,这反映了在伦理秩序方面对女性抛妻弃子的“惩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也显示了对阶级流动中“逆向运动”的惩罚)。不过在其他影片中,意义结构要更具有“左翼”色彩。如《桃花泣血记》(1931),同样是一个跨越阶级的爱情故事,但是采取了一种对青年文化(即五四新文化)的认同视角,不是站在上层阶级的一边,而是站在贫穷的、落后的、乡村的一边。

    在影史留名的《神女》中,阮玲玉华丽、庄重的旗袍,在身份和职业之间制造了和谐与悖论,也使影片中的母亲摆脱了被怜悯的地位,而使“妓女”形象成为被欣赏的、优雅的、甚至是普及新型女性观、教育观、生活观的范本。某种意义上它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女性主义的电影。它出乎意料地把常识系统中三分的妓女、母亲、女神形象结合在一个人身上——之前她们往往是单独出现的,女神不可能是妓女,妓女不可能是母亲,而这部电影把三个互相区隔的形象重新赋予在一个女性的同一体中。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以大幅的画面强调了片中人物作为神女的出尘不染,作为母亲对儿子教育的投入和热心,作为底层妇女生活上的窘迫和独自支撑,却只用其与男人的双脚在地上行走的低机位隐晦特写,来间接暗示她作为妓女的生活,这是一种电影障眼法。它在中国电影中创立了卢梭式的浪漫主义原型:一个优雅、出尘的女性,一个个体,如何在众多邪恶的力量、在社会的总体面前,被玷污,而失去自己的个性。它把个人和城市生活对立起来,表达了“城市使人堕落”的主题。

    《国风》是阮玲玉生前最后一部作品,片名来自《诗经》,可见导演志存高远,意欲刻画当代人牧歌式的生活。片中借人物之口说:“如果中国所有的乡下人都学了城里的摩登人物,把简朴勤劳的美德都丢弃了,那就非亡国不可。”校长张洁将学校暂时教给张桃和许伯扬管理,体现了对新风俗、海派风气(强调二人是从上海大学回来的)表面华丽实则造作的讽刺。张桃的轻佻穿搭、离婚风波、教学方式,体现了对“新生活运动”只及表层、不达其里的批评,以及快速西方化、城市化中水土不服、不接地气的问题。实际上,不能把它认为是简单的说教,对“生活奢侈化、行为浪漫化”的批评,是当时左翼电影的特色,而弘扬读书为人生、为国家的目的,注重内在的、文化上、道德水平的更新,也是这些电影人工作的出发点,我们在郑君里的作品中能看到类似的情形。

    郑君里1911年生于上海,是话剧导演出身,早年曾是一个翻译家,是最早译介《演员的自我修养》的人,把斯坦尼斯拉夫体系首次介绍到中国;他也翻译过戏剧理论《易卜生论》等,撰写了《现代中国电影史》(是这方面最早的作品之一)。作为演员,在1930年代,他曾在孙瑜导演的《火山情血》《野玫瑰》(1932)中扮演重要角色,也与阮玲玉共同在蔡楚生导演的《新女性》(1935)中分别任男、女主角。在《野玫瑰》等片中,郑君里参与了对劳动人民在战难面前国破家亡、妻离子散命运的刻画,也演绎了他们作为历史主人公的善良、韧性、团结和友爱。比如《野玫瑰》中,女孩小凤(王人美饰)通过做模拟游戏的方式,教小孩子们演出抗日戏剧,进行民族爱国动员。在战乱中,影片叙事也形成“法外执法”的特殊逻辑,小凤的父亲杀死想要对她行不轨之事的鱼行老板,亡命天涯,实际上却成为电影结构中被观众同情的方面(在伦理上向下层的认同,也体现于郑君里、阮玲玉参与演出的其他电影)。影片也处理了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一个时代中的叠层与并置。前半部分的乡村生活,刻画了童年的小凤,乡野、爱玩、顽皮、自然、天真,就像片名“野玫瑰”,寓意小凤的野性,同时也是跟城市格格不入的(只有作为江波绘画时的道具时才“有用”)。影片把小凤进入城市后的膈膜、不适应、遭遇的羞辱,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这个叙事程式,类似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日出》(1927)或《迪兹先生进城》(1936)。跟茂瑙和弗兰克·卡普拉的“同时代性”,以及在中国电影中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也凸显了郑君里的表演在先锋与现代、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兼顾。

    当叙事进入城市,影片把乡村文化的有机与城市文化的膈膜、繁琐的礼仪对立起来。和阮玲玉的作品一样,在当时特殊的城乡二元文化的对立中,郑君里的乡村并不代表衰落,相反是童年的、未受污染的、充满爱与休闲的“桃花源”(就像《火山情血》中故事的出发地就是“桃花村”)。这些影片的叙事方式、伦理结构,也影响了郑君里后来自己执导的电影。

    《民族万岁》是郑君里纪录片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纪录片运动中的里程碑。它表现人们吃饭时的喜剧场景,刻画边远地区的底层劳工,镜头粗粝而充满“生活的喜悦”和节奏,有一种跟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这部影片受到欧美纪录片运动中同时代理念的影响,尤其是弗拉哈迪通过《北方的纳努克》(1922)《莫阿纳》(1926)等影片所展开的纪录性与戏剧性、写实与虚构兼有的纪录片理念。在那些带有民族志色彩的、关于地方风俗的纪录片中,弗拉哈迪遵循惯常的程序,将上镜的表演者“铸造”为“角色”,包括建立虚构的家庭关系、婚丧嫁娶、劳作场景等,有时也会在场景中对不可复现的细节进行重新演绎。当时萨摩亚人穿着基督教传教士影响下的西方现代风格服装,但弗拉哈迪说服他们恢复树皮衣裳;他还拍摄了成年仪式,形成了具有异国情调的纪录片的早期实践。片中,年轻的男人刻上传统的萨摩亚纹身,这种做法在弗拉哈迪拍摄的时候已经过时了,为此,弗拉哈迪需要对年轻人进行慷慨的补偿,才能够得到他们的“摆拍”允诺。此外,出现了萨摩亚人生活相对裕如的情况,这使他无法像在《北方的纳努克》中那样利用他偏爱的“对抗自然的人”这一主题。尽管这部电影在视觉上令人惊叹,并在当时引起了一致好评,但它缺少纳努克式的原始戏剧,更多的是令人羡慕的田园牧歌,迎合了汤因比的历史哲学:休闲的文明与生存的文明的对立,二者的差异出自人类挑战各自所处自然环境的能力。尽管历史资料称郑君里没有看过《北方的纳努克》等影片,但是通过苏联和欧洲电影中的前沿理论,尤其是通过英国纪录片导演格里尔逊等人的阐释,这种城市乡村、文化与自然相对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间接影响了《民族万岁》等作品的基调。郑君里提出“节奏是一部电影的生命”,这也同样适用于纪录片。像同时代的弗兰克·卡普拉的《我们为何而战》(1943)一样,郑君里也是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受抗日运动感召而从故事片转向纪录片,完成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直到1947年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蔡楚生合作),创造了《渔光曲》之后的观影人数记录,也是1949年前中国最受欢迎的电影,被称为“一部电影哭倒了国民党江山”。

    建国后,响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郑君里同样完成了一系列杰出的作品,如《宋景诗》(1955)《聂耳》(1959)《林则徐》(1959)《枯木逢春》(1961)等。这些作品分为两个脉络,一是历史英雄题材,如关于“黑旗军”领袖宋景诗、虎门销烟英雄林则徐的影片;二是革命历史和现实题材,比如《聂耳》是关于国歌作曲者怎样成为一个音乐家,而《枯木逢春》则是关于南方水利建设中治疗血吸虫病的故事。在第一个序列中,郑君里把视角转向了中国的过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对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和农民起义的英雄,进行了荡气回肠的刻画。比如,在代表性的《宋景诗》中,影片同名主要人物宋景诗,最开始是一个起义领袖,和其他历史记载中的英雄人物没有什么不同,但在电影中,对他的表现很快超出了传统的限定。起义的口号是“有田同耕,有衣同穿……”,跟太平天国的一样。这表明,郑君里延续了纪实性与戏剧性相结合的美学,为了创造有感染力的形象,不惜对历史事实进行加工、挪用。故事中,因为贫困、朝廷的税收,导致普遍的饥饿,像宋景诗这样有承担的农民开始造反。这部影片拍摄于1955年,明显受到了当时关于群众路线,关于共产党“因民心”得天下的启发。宋景诗超出之前时代的局限性的地方,在于他意识到一个造反者不能只顾自己;为了大局,他选择带领处于不利情境中的队伍先后加入白莲教和太平天国(或与之合作),这体现了普天下劳动者相互之间道义的联系,也成为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叙事的一部分。在人物造型上,对英雄采取了正面仰拍的机位,而对小人物、坏人则采取俯拍等,显示其不同的气质风度。在某种意义上,对农民英雄的塑造,不仅是内容上的变革,而且意味着一种全新的镜头语言。郑君里所参与的创造,也成为后来相关题材影片的拍摄惯例。

    而在《枯木逢春》中,郑君里把毛泽东的诗句与江南民歌放在一起演绎,“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显示了一种先锋的诗/歌美学。在如上两个脉络中,我们看到十七年电影如何延续了1930-1940年代的左翼电影,无论是导演班底,还是创作理念,都体现了一种传承的关系——一种自上而下实施的先锋文艺,其中所反映的男女平等、集体劳动、尊重邻居等生活方式与道德品格,对看电影的普通大众是具有启蒙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作用的。血吸虫病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中,也是一种“疾病的隐喻”,在相信科学的医生和中医之间的论争中,中医明显是站在相信土方(劳动智慧)、群众动员这一面的。电影中对二者的争执有一种偏向,反对把人与粪便、田螺等同看待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而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显示了它的时代性。方妈妈举止的一些细节,仍然流露了当时人们基于“香火传承”的观念,对寡母和失去生育能力妇女的歧视。听到“天晚了,你可走好啊。方妈妈,我送你回去”,相信多数观众都会不禁潸然泪下。

    通过简要的分析,相信读者已经大致了解这些建立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认同的基础上的叙事方法,是如何延续了郑君里、阮玲玉等1930年代开启的电影传统(包括参演和执导影片)。我们看到,在五四一代成长起来的演员、导演、制片团队的心理结构或潜意识中,他们不同于西方同时期导演,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以及“城市病”——污染、混乱、卖淫、失业、贫富差距、过多“礼仪”等问题的高度敏感,同时,在叙事框架中,他们捉襟见肘地处理着一种现代主义的“都市”美学。

    因此,在郑君里、卜万仓、蔡楚生等导演的镜头下,在阮玲玉、郑君里的表演中,城市往往意味着堕落、剥削、恶劣的工作环境,是拘束的、不自由的,而乡村则是挽歌式的,其基调是朴素、自然、诚恳的。因此,很多影片描写的低下阶层仆人/佃户跟地主/公子哥的恋爱,也是乡村与城市二元结构与心理状态的复刻。了解阮玲玉、郑君里经历的人,在《神女》《桃花泣血记》《聂耳》中,也能看到导演和演员们自己的缩影。

    阮玲玉因其早逝,在1930年代后期以来的电影中缺席,但是通过郑君里的发展,我们看到他怎样从现代主义的美学张力中转向了对中国民族身份更深刻的认同,怎样把低下阶层的爱情故事转化为富有历史唯物主义感觉的对“群众”路线的理解。因此,可以说,郑君里默默地发展了阮玲玉因早夭而中断的现代电影路程。在前者身上看到的可能性,更使我们为后者的过早离世而含恨不已。

     2 ) 对男权社会里“新女性”独立人生道路的思索

    对男权社会里“新女性”独立人生道路的思索
    ——————《新女性》1934年,导演:蔡楚生;主演:阮玲玉
                                                     
    看完这部由阮玲玉主演的无声电影,带来的心灵震撼非常大。甚至恍惚间以为是阮玲玉在重演自己的生平旧事,那个在1935年留下一句“人言可畏”而死的美丽女星。真的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让人感慨。
    其实《新女性》这部影片有女权主义观念在里面。电影里对韦明所遭受的一切折磨都是放在男权与女权的对立面来讲的。首先,韦明是一个典型的追求女性精神和肉体完全独立的新女性,甚至由于她曾被一起私奔的男友抛弃过,她的独立观念有些极端空想化、理想化;她彻底反抗男权的压迫,认为和男人结婚就是要去做男权社会下的奴隶,成为男人的玩物,丧失自己的独立性;所以她坚持追求女权意义上的女性自身的完全独立,她甚至反对结婚。她誓死都不向男权、男人低头的意志是新女性价值的核心内容。韦明的悲剧可以说是校董王博士一手造成的,他追求不成反生恶计,处心积虑地将韦明玩弄于股掌之间,认为韦明最后不得不向他屈服;但意志坚定的韦明并没有让他如愿以偿,反而是绝望地抗争到底,极力地反抗男权社会专制力量,最后甚至不惜一死来祭奠自己的理想,控诉这个无力改造的男权专制社会。
    其次,韦明作为自“五四”传统意义上的新女性,非常有典型意义。从她大学里自由恋爱到反抗家长专制,走出家庭和她后来主动、大胆追求余编辑等一系列经历,明白看出她是个精神、行动上绝对独立的新女性。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新女性,无疑在中国女性独立道路上是走在最前列的,同时正由于她的阶级身份限制了她,让她脱离现实大众的人生实践,生活环境非常的脆弱,没有坚韧的生存能力,更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虽然她的女性独立理想非常之高,但在现实中她的实践能力实际上非常的薄弱。当她那孤高的个人独立理想遭遇处处充满挫折、磨难的现实,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无法负担起理想时,她最后陷入绝望的境地是必然的。真个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悲剧命运。
    其中影片里最具有震撼力的是韦明对现代新女性理想的恪守、矢志不渝。在电影里,年轻貌美的韦明吸引到了各色男人的目光:校董王博士、出版商老总、报社记者甚至是皮条客等等,影片中的老妈子说了好几遍:“你们这些年轻的女人来钱总是容易的,何必这么着急!”更是看得出当时社会普通大众对“新女性”独立人生理想的冷漠、无视态度,也更显示了新女性道路的艰难、韦明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理想与大众的隔阂。就是在这样艰险的社会里,韦明依旧不放弃她的新女性理想,尤其是当她的女儿病重时,她急需用钱,却拒绝了王博士送上的价值二千元的钻石戒指;所以当女儿病重到奄奄一息的时候,她不得已听从老婆子的劝诱,沉痛地准备去出卖自己的肉体时,她的精神已经完全绝望,为她的自杀埋下了伏笔;而最后发现嫖客竟然就是一直玩弄她的王博士,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她清醒地明白了自己一直被男人玩弄,最终也无法在这个社会实现自己的独立人生追求,而这个男权统治社会又是她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韦明式的独立“新女性”之路走到了尽头。
    最后,导演出于对现代以来中国“新女性”的关怀,为女性的独立之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女性独立不能脱离现实,必须与社会大众紧密结合,走切实可行的大众之路。那么李阿英就是新女性新的希望,是完全不同于韦明的另一条道路,是切实可行的。虽然阿英所代表的这条新女性之路有着强烈的革命倾向和消解女性自身的中性倾向,但这是对抗那个黑暗时代最现实可行的一条路。所以阿英的身上有着强大的力量,甚至不惜以革命暴力对抗男权力量,这正是软弱的韦明身上所缺乏的现实因素。当然这里不能排除导演身上所具有的“极左”的革命暴力倾向和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无论怎样,导演为下一步新女性理想的道路提出了新希望,不管是当时还是现代,对与女性的独立都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3 ) 妓女问题、改革与国家命运

       妓女形象的隐性叙述。

       如何将妓女问题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五四话语、报刊、知识分子
       电影例子:
       

       但是,一个名叫全国改革联合会的组织致“花界姐妹”书,则谈到娼妓业的情况,云姐妹们没有好的生路,只好被迫卖身,成了天下可怜人,但是她们可以通过组成小组、在全市散发传单、宣传救国的方式,使国家和自己的前程得到改善。这里,国家命运同娼妓命运的改善联系在一起。
        (危险的愉悦——妓女与国家)

        就在以上一个个故事的累积中,不但国家大事越来越成了妓女生活中的大事,而且高等妓女在国家政治事件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地被放大。指南书和报纸上,高等妓女的政治行动和花边新闻同时刊布,一边是青楼进化团、妓院参与全市罢市行动的报道,一边仍是新近谁同谁好了、流行的款式、谁生病了等等的名妓消息。名妓新闻内容和活动范围的扩大,根本没有转移“坏女人”、“好女人”在做什么这个主要聚焦点,大多数高等妓女在公众面前的展露,仍与传统的色艺范畴相关,而不是爱国主义和自我更新的行为。

        但不管怎么说,报道中持续出现了一种新的亚主题,它视高等妓女为受到威胁的国家中的公民,认为她们因职业低贱而处于特别危险的境地。随着报道不断将高等妓女与国家联系起来,对娼妓生涯的理解也形成了新的认识,那就是为了中国的强大和现代化,不仅一般的娼妓、而且高等妓女也应列为改革的目标。

        
         

     4 ) 新旧交替的女性主义意识

    这片比神女要激进大胆,且流露出左派的意识形态和先进于时代的女性意识。女主韦明拒绝成为婚姻里的奴隶,宁愿出卖身体也不愿出卖“灵魂”,这里既有关于女性自我和自尊的微妙心理,也反映出女性启蒙运动中新的性观念和贞操观。

    韦明是一位作家,她的书即将被出版了,主编要求署名时多加女士二字,并且把她的照片刊登在报上,当作吸引读者的广告。这里表明女性和女性的视觉图像被大众消费以满足读者的窥私欲甚至色情想象。

    韦明的悲剧完全折射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戕害,她试图反抗却无能为力。她卡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生存或是毁灭,道德或是堕落。她想凭借自身的才华谋一份职业过独立自主的生活,现实却将她的梦想击得粉碎。面对加害者,她嘶吼道“我要活呀”,那一幕着实震撼心灵。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一直是个问题。

    “新女性”也不完全是个褒义词,它包含了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女性主体的塑造:时髦的服装、香烟烈酒、舞会、西化的生活方式,韦明被30年代到上海都市文化符号塑造着,她努力装成主流所定义的摩登女郎。她有小资产阶级软弱的一面,指望他人缺乏行动、且乐于享受五光十色的物质生活。但她无法走得更远,成为彻底的革命者。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女主角的设定是一位母亲,同时是一位妓女,这个设定也见于《神女》。这个身份混搭体现了男性创作者对女性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无法放弃旧道德中贤妻良母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他们将女性看作性欲望的对象,贪恋摩登女郎诱惑的性魅力。

     5 ) 性感身体的解放与规训(PART 1)

    电影作为电影产业,一种以现代工业,科技发展和传媒技术革新为物质基础的资本运作的体系,不断进行着艺术品的生产,加工与消费。盈利是电影公司的主要目的,这也决定了电影的商业性与大众娱乐性。相比更带有个人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学与音乐来说,电影作为机制化的集体生产以更为显性的方式与特定的历史语境发生着互动,这些因素使得电影成为各种意识形态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场域。把目光放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外族的入侵加之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这些剧烈的社会变革构成了未死方生的中国最基本的社会事实,电影这一现代科技与文明的产物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便被纳入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阵痛之中。不断的民族性事件以暴力的方式为中国构建起民族国家的概念,民族主体成为了最真实的共同体与人们体认自己的方式。前一时期的民族诉求虽然已经出现,但是启蒙运动所创造的个人还没有被遮蔽。“一旦民族国家存在的现实生存空间遭到大规模破坏与挤压,民族就成为最重要的现代主体。个人主体不过是作为民族国家理念的独特呈现方式而出场的”。[1]从阶级与民族诉求出发反观3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都市女性形象,可以帮助我们发掘其潜在的男性话语体系对解放的女性性感身体渴望与恐惧交织的复杂情感。启蒙运动和现代化进程把女性从传统乡土社会中的宗法体系和血缘家庭中解放出来(比如《新女性》中韦明为了爱情离家出走),进入到都市生活空间,尤其是流动的公众领域。但是身体的解放作为个体解放很重要的侧面有着其两重性:一方面是女性性感妩媚的身体引起的男性强烈的渴望,另一方面是这种性吸引力对于理性世俗世界的潜在威胁与颠覆,以及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独立的恐惧。这时期大量影片都书写了妓女/舞女/交际花等性感摩登女性形象(《野玫瑰》、《十字街头》、《都市风光》、《孤岛天堂》、《国风》等等),这些形象作为现代繁华都市的性感投射物反映着男性对于性感女性和对于都市生活的欲望与想象。而摩登女性引发的男性的动物性冲动对于理智世界的危险性,使对她们的诉说不得不依托伦理道德,民族与阶级的外衣加以合法化,这在30年代的左翼电影中尤为明显。文章将从这个视角出发,借助对《神女》、《新女性》、《马路天使》、《三个摩登女性》、《野草闲花》几部影片的分析简单了解这个时期荧幕上的女性形象。

    《化身姑娘》为代表的以性别置换为主题的电影,以及对传统女扮男装故事(花木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的重新讲述搬上银幕,象征了中国在脱离传统乡土社会后对于西方舶来的男女性别观的困惑(值得注意的是《化身姑娘》里面的女主人公莉英就在国外出身长大)。这种性别上的困惑与迷失来源于传统男性在急剧动荡的社会格局中已经无法承担起历史使命所感到的不安,同样也表现为男性对于作为瞬息万变的都市生活象征的摩登女性又着迷又害怕的态度,而都市中男女比例的失调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作为移民城市的上海从19世纪末开始就存在这样的问题。1870年前,从西方来到上海的多为年轻男性,“外国妇女特别稀少,从未超过华侨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900年以后,当日本人成为外侨中主要团体之一时,外国妇女的比例才恰好达到三分之一。”[2]公共租界男女比例在1870年为290:100,1900年为197:100,1935年为196:100。[3]整个上海而言, 20世纪20-30年代的婚嫁率只有千分之三点八(引14 15 16)。[4]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上海发达的色情业,“1934年,一家当地中文报纸估计:就卖淫业作为一种特色而论,上海走在全世界城市的最前列:在伦敦960人中有一人当娼妓;在柏林,娼妓占总人口五百八十分之一;在巴黎,占四百八十分之一;在芝加哥,占四百三十分之一;在东京,占二百五十分之一;在上海,占一百三十分之一。”[5]然而事实上经济的不平等和城市区域分割使得色情业不过是洋人和少数有钱人的享受。大多数男性对性的压抑与诉求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胡蝶,阮玲玉等女星的迅速成名,也让我们“却也必须直面广大观众的享乐主义的和窥视癖的倾向”。[6]电影作为商业与大众文化产业,也自然会考虑到市场的消费需求和群体性诉求。《新女性》中的韦明本想以教书与写作立足都市公共空间,但电影中却多次强调其美丽性感的一面,比如她的艺术照片,不仅反复出现在客厅里(私人空间),还被不断曝光在男性如杂志编辑觊觎的目光中,甚至是报纸上(典型的公共领域)。另外韦明的身体也被直接暴露在性欲的注视下,通过这些男性的视角观众得以分享这种注视,比如车中的镜头从王博士的角度给与韦明裸露小腿的特写。《马路天使》中的小云既是男性欲望目光的客体(老王从窗帘后对她的的窥视),同时也是欲望的主体。这种欲望暗流汹涌,小云在深夜的马路上对陈少平的挑逗可谓撩人大胆,但是小云在剧中除了观望的方式并没有机会言说这种欲望,即使最后快要离世只能用想象的方式看见男主人公对她微笑。《神女》对于其中妓女性感形象的刻画相对比较克制,但是仍然掩饰不住电影对这位受难妓女的女性魅力的欣赏,当她误入流氓住所不得不屈从于他,缓步走到桌前坐下然后点燃一根香烟时的优雅撩人观感十分强烈。在影片的最后老校长用手抚摸妓女肩膀的特写长镜头也难掩这样的欲望。观看与被观看之间,欲望与压抑的目光交错之间释放出来的是被外力裹挟进入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此时本能的感性需求。

    [1] 李超:《1905-1949中国电影: 空间呈现》,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版,第50页

    [2]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章克生、徐荣庆、吴竟成、李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3]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2-123页

    [4] 陆弘石:《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5]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章克生、徐荣庆、吴竟成、李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6] 张英进,苏涛.娼妓文化与都市想象: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协商(上)[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8(01):57-63.

     6 ) “新”在何处

    初看电影《新女性》的时候,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女主角在不知对她有企图的王先生已有家室的情况下,依旧宁愿选择沦为妓女卖身赚钱以挽救女儿的性命,却不肯屈从于王先生接受他的追求呢?在我们习惯性的观念里,上天可以对一个有道德观的女人最严厉的惩罚,无非是出卖自己的身体,沦落了贞操为妓吧。
    后来经过同学的提醒,我渐渐明白,或许韦明宁愿做妓女而不接受王先生,自是有她的道理的。电影《新女性》是阮玲玉一生中所拍的最后一部电影,也为人所评价为与她最为相似的电影;女主角的悲惨身世和痛苦经历,注定了她最后无法得以善终,这社会和那些附属于它的无形条约对女性造成的束缚,更是加剧了其悲剧的演化。真实生活中的阮玲玉,笃信爱情而跟随自己的意愿,再也不会为金钱和其他诱惑所左右的;而电影中的韦明,尽管在常人理解来再也不该为了金钱而出卖身体,但是她实际上却是选择遵从了自己的意愿:不愿一生屈活在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的管辖之内。宁可出卖肉体,也不愿违背灵魂,与我们早已公共认同的道德观背道而驰,也便是点名了片题《新女性》的真正涵义吧。
    这不禁要牵引到另一个看似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原则与意愿,二者孰为轻重?
    在面临此二者之间抉择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放在理性的角度上选择原则;因为原则往往代表了社会对人的评价,更倾向于体现人的社会性而非自然性质,可以说是一个人能够在这世上立足的根本。而在当时人们的眼里,贞操观于女人无疑几乎是最重要的,或许这也是韦明不愿告诉她在上海生活中的亲朋好友任何一人自己的过去,也从未有人知晓她有一个女儿的原因吧。贞操观对于女人来说,正如同社会中的一切衡量价值,一旦被评价为无贞操观的女人,用怎样狠毒的语言来攻击她亦是不为过的。然而韦明不是愿意屈从于这约定俗成的标准的,同样她也不会允许自己因为这浅浅的“德”一字二束缚了自己真实的意愿。换句话说,便是她在原则与意愿两者之间,选择了意愿。
    然而这样说却又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大众的原则,并不等于韦明的原则。很多时候原则与意愿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才会出现抉择的困难;人们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迎合大众口味,让个人意志靠边站,先服从了现实社会衡量体系的要求为重。对于韦明,或者说对于阮玲玉来说,如此的原则与她意识中的是不同的,因为她个人心目中的原则,早已包含了大大成分的个人意愿去,宁可背叛整个世界,也不能抛弃自我内心的信念。
    这便也是她最终选择了沦为妓女的原因。若是真的答应了王先生,抛开王先生哄骗她自己没有妻室不谈,最终她也还是会变成王先生那一方大宅中的金丝鸟,终日深居简出,毫无自由可言。而更不用提如何以此来挽救自己的女儿,或许这一次是可以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治好了女儿的病,却再也躲不过女儿永远无法生活的母亲的庇护下,再也无处寻得正常母爱的将来。王先生是不爱她的,他所想要不过是占有她而已。他所看中的不是她的才华,却是她的美貌,或者说真正来说不过是又新占有一个女人的自我满足感而已。这便如同奥黛丽赫本在电影《蒂梵尼的早餐》中所评价那些天天守在她公寓楼下的男人:一个个出手阔绰,玉衣锦食,若是看透了到骨子里去,都不过是鼠辈而已。如此烘臭的欲望,又怎能叫死也不愿丢弃信念的阮玲玉甘愿服从一生一世?
    韦明是痛苦而坚强的。她的选择对得起自己,同样对得起女儿;唯一对不起的,只有那禁锢了无数杰出女性的“道德”二字而已。阮玲玉同样亦是如此。这电影的故事与她悲剧的一生如此相似,她只有将自己的哀与恨通通至情至景地演进韦明这人物中去,连最后自杀的方法都不甚相似;据说拍摄工作结束之后她坐在片中女主角香消玉殒的那张病床上恸哭,却又能有几人切身体会了她对电影人物的至切理解?

     短评

    【资料馆修复版】没想到其实是个讽刺悲剧。现存的版本都是50年代老上译给这部默片的字幕卡配音的版本。简直是毁了这部片子。也毁了观影感受。而这部片本身也过于夸张激进。用力过猛反倒做作,说教意味太重。除了女性主义,本片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一语成谶地预言了主演阮玲玉的自杀悲剧,让人叹惋不已

    6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 想來韋明如果活在今天, 應當命不該絕, 阮玲玉也是.

    7分钟前
  • TZ the Queer
  • 力荐
  • 影片信息量非常大。插叙、想象性叙事、象征镜头、乃至快速剪辑的武打段落,多种风格融于一炉。韦明之死固然是女性/无产阶级在男权/资产阶级社会的悲剧,不过在叙事上也表现为一种落差之死,在所有的巅峰跌入所有的深渊。也反映了人与他人的永恒难题。即使有阿英的坚定,结尾也没能给出真正的解决之法。

    10分钟前
  • xīn
  • 力荐
  • 韦明,一位女性知识分子,接连被亲人抛弃,被社会抛弃,被奸人迫害,为救女儿被迫出卖肉体,于无奈中服药自杀,又于悲痛欲绝中大呼“我要活”…这一出出发生在女性身上看似遥远年代的悲惨事件,其实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今日社会的极端写照。生之欲啊生之欲!

    14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 配音果断遭到广泛吐槽,不过过多的字幕卡也削弱了作为默片的意义,只有夸张表演与默片气质契合。批判意识浓烈,情节倒也精彩。最后的自杀情节仿佛一个可怕的诅咒,不知阮玲玉赴死之时脑中有没有回荡起片尾反复狂呼的“我要活啊”。

    15分钟前
  • Lynchman
  • 推荐
  • 有些技巧不错,但给默片配音,很是糟糕。很多观点太激进,不敢苟同。生造出一个女性悲剧,虽有时代影响,却很是局限。

    17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 这部电影有多好看呢,我看到后面完全忽略了糟糕的配音。但是整体来说无论故事走向还是台词都总有种用力过度的党员感【对不起。 当然即使是党员也是先进党员了,比如女主角觉得结婚是做一辈子奴隶,而卖春是做一晚奴隶。最后阿阮太美了。

    20分钟前
  • 阿暖
  • 力荐
  • 戴锦华指出,女性在五四后得到的解放是“虚伪”的,这一解放的由来纯粹是男性在面对外来暴力威胁时社会地位被撼动所表现出的羸弱,历史中无一不是这般。尽管如此,在始终由男性设定规则的话语社会中,女性(尤其是新女性)作为群体被拯救了,但具体到个体时,竟再度回到“女奴”时代,成为被社会文化排斥而被放逐的异己者,在某种意义上,一旦女性与个体被绑定,便注定叙述/批判无法进入主流,只能蜷缩于社会一隅,被视为一种典型的时代症候便草草收场。注意到,在男性权力实施过程中,权力的实践者/合谋者中也有女性的身影,同时在现实中,牺牲了阮玲玉的这一社会冲突,却“并未牺牲”该片导演蔡楚生,耐人寻味。

    25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 @电影资料馆。这就是个悲剧啊!阮玲玉1935年3月8日妇女节当天半夜两点在住宅服安眠药自杀,相隔6个多小时,最后抢救无效。这样看来这部电影的结局简直如同谶语,一个演员提前在大银幕上演绎了自己的死亡。

    29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推荐
  • 最喜欢阮玲玉倚在汽车窗前回忆过去的那段。利用车窗作为画框,再现过去的手法非常棒,放到现在来看,也是非常好的视听展现。

    31分钟前
  • 懿罂
  • 推荐
  • 配音版果断是不可原谅的,虽然字幕无比冗长配音倒也缓解些许无聊。与小津的[风中的母鸡]可做比较阅读。戴锦华老师对片中工人阶级女性“巨大的阴影”解读颇为中肯。本片最大的意义是裹挟了阮玲玉的人生于其中。

    3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 太神奇的片子,蔡导实在非常细腻且大胆创新灵活应用,经常可以看到精心安排的细节,故事整体也很有趣,从侧面表现了大上海的面貌风气,从场面和人物来看都可以算得上大片。第一次完整看阮玲玉的片子就喜欢上了她,表演当中有跨时代的美感,笑起来太有文艺气质,表演也细腻不那么夸张。郑君里太好玩了。

    35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 【修复版吐槽:给默片配音真是太神奇的事情了,哪怕原声带已损毁重新写个配乐也比这好吧】阮玲玉太美太棒,似是射穿银幕的魅力;但是故事还是太戏剧化也太激进,过犹不及;而且作为默片,字幕卡实在太多,不必要的"对白"影响流畅度。

    4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 第一次见到给默片配音(上译?),简直被毁得体无完肤!

    43分钟前
  • 小凯撒
  • 推荐
  • 老上译的配音版本,配音本身是不错的,但是结合默片看起来 不伦不类。这倒是个真正的悲剧。喜欢结尾的凄凉和悲壮。艾霞,韦明,阮玲玉,真是一语成谶。那个不倒的女性哦。

    47分钟前
  • 李子鲤|Lilith
  • 推荐
  • 车窗的画框回忆,韦明被胁迫时的叠影幻想,拉扯的正反打特写,视听语言在那个年代无疑非常先进。对接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夸张了悲剧性,矛头直指时代的黑暗面。阮玲玉饰演的女作家韦明皆所遇非人,这么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气节的时代新女性,在当时面对男权和资本的恶臭无耻还是无可奈何,这首先就是社会的悲剧。然而最唏嘘的是,片尾那“我要活下去”尚有希望的寄存,现实中的阮玲玉却是在劫难逃,25岁香消玉殒,留下“人言可畏”的嘘叹。现实远比电影罪恶多了。回头来看,蔡楚生那一批民国导演是真正意义上的左翼,然而导演当时和阮玲玉的暧昧,也是耐人寻味。8.2

    4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 镜头剪辑简直先进,故事不肥不瘦,演员恰到好处。中国的电影水平在急速地倒退!!

    51分钟前
  • MayaDey
  • 力荐
  • #电影资料馆 看完之后有个大爷问片头是不是有歌。那首聂耳作曲的歌,他在七十年代老听,可惜今晚的版本听不清。本来挺难受的气氛,那个男人的一句Damn和滑稽的动作戏,让整个影厅的人哄堂大笑。这次看的后期配音的版本有点失败,看字幕卡的速度总比念的快,朗诵般的配音不仅没有增强真实感,还打乱了影片节奏,并导致背景音乐的割裂和戛然而止,但不失为一种有趣的尝试。还是那么喜欢阮玲玉,惧怕成为笼中鸟的她,写作了《恋爱的坟墓》。与《神女》相反,她没有卖身救女儿。与现实也相反,她在花边新闻的爆料下,终于喊出了那句“我要活啊”,四个字越来越大,覆盖银幕。有一处电影语言很有趣。二人坐在车上,阮玲玉望向车窗外,车窗成为画框,画框里播放的是二人认识的经过,她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没有办法控诉和反抗。

    53分钟前
  • 高詩遠
  • 推荐
  • 你以为现在女性的地位得到彻底改变了咩,一样人言可畏,一样弱势群体;女人只有看清所谓爱情、自立自强才能自救;阮玲玉实在演得太好。

    5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 从蔡楚生角度讲,影片哀气太重,遂死寂沉沉。不仅缺乏对“新”的深入理解,也对解放女性的出路存在认知偏见。女性的“活路”最终止步于理想愿望的渴求与控诉。从阮玲玉角度讲,又是颇具传奇色彩的自传性影像的“活现”。后者意义更大。

    59分钟前
  • Muto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