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娅(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至今她仍旧只是片场咖啡厅里的一名平凡的咖啡师,尽管不停的参加着大大小小的试镜,但米娅收获的只有失败。某日,在一场派对之中,米娅邂逅了名为塞巴斯汀(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的男子,起初两人之间产生了小小的矛盾,但很快,米娅便被塞巴斯汀身上闪耀的才华以及他对爵士乐的纯粹追求所吸引,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 在塞巴斯汀的鼓励下,米娅辞掉了咖啡厅的工作,专心为自己写起了剧本,与此同时,塞巴斯汀为了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乐队,开始演奏自己并不喜欢的现代爵士乐,没想到一炮而红。随着时间的推移,努力追求梦想的两人,彼此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在理想和感情之间,他们必须做出选择。
《爱乐之城》不仅仅是创造了一个画廊,悬挂着那些受人推崇的经典作品,而是把这些「新」和「旧」融合在一起,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现代化、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手法展现出来。如果你想优雅地欣赏《爱乐之城》,看这篇!
温馨提示:下文为2月6日修改版本,调整了结构、添加了图片、减少了剧透:) Enjoy~
讲真,看《爱乐之城》的那天非常曲折。
伦敦试映当晚, 我和@阿猴HOSEA 沐浴更衣, 正准备盛装前往。 手机突然嗡嗡响, 邮件提醒说: 伦敦地铁又罢工了!!!
于是收起高跟鞋, 踩起运动鞋, 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一路小跑! 卡着点终于赶到电影院, 取票的队却有1500字作文那么长。
我们等啊,等啊,等, 终于排到, 注意,此时离电影开场只剩两分钟!
工作人员鼓弄了好一会儿,抱歉地说道: 「哦,我的老伙计!我们的机器突然坏了,打不出票!」
正在我们百爪挠心、愁眉不展时, 一位热心的管事儿阿姨凑了过来, 随手撕了两张纸,刷拉拉地画了几笔, 递给我们:「就拿这个去检票吧!」 此刻,我们仿佛看到,阿姨胸前的红领巾, 正迎风飘扬!
于是,这个怀旧的夜晚,就在这独一无二的手写开场白中,拉开了序幕!
《爱乐之城》(La la Land, 2016)是导演达米安·沙泽勒(Damien Chazelle)的第三部作品。
他的上一部作品是《爆裂鼓手》(Whiplash,2014)。也是这部电影让他一鸣惊人,好评如潮水般涌来,勇夺第87届奥斯卡最佳剪辑。
谈到达米安电影的成功,他的搭档,作曲家贾斯汀·赫维兹(Justin Hurwitz)功不可没——贾斯汀是《爱乐之城》和《爆裂鼓手》这两部电影的作曲家。
达米安和贾斯汀是哈佛同学,一起组过乐队,深厚的革命友情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包容、理解和创作。
谈到拍摄《爱乐之城》的初衷,达米安说: 「我想试着谈论一下:生活和艺术,梦想和现实,能怎样融合在一起。」
想来想去,他认为音乐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所以,才通过音乐和舞蹈拍摄了这部片子。 这个想法与贾斯汀一拍即合,他花了很久去谱写剧中男女主角的主旋律。 于是,我们现在看到了这部纯粹、浪漫、自由、明亮,让人百听不厌、百看不厌的电影。
饰演男主角赛巴斯汀的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为了诠释好钢琴家的角色,在影片开拍之前,曾花了三个月练习电影里的钢琴曲。
谈到《爱乐之城》的音乐时他说: 「我连续三个月每天花四个小时练琴,按理说我应该不想再听到这些歌了,但它还是如此地打动我。」
值得一提的是,《爱乐之城》一些重点歌舞片段的配乐是在曾经录制了《雨中曲》的录音室完成的。
所有的乐器在同一个房间录制,人声也是。
虽然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录制方法,但是达米安和贾斯汀都认为这是最符合《爱乐之城》的录音方式。
《爱乐之城》原计划的主演并不是高司令和石头姐。
男主角本来要用《爆裂鼓手》的主演迈尔斯·特勒(Miles Teller),女主角本来想邀请艾玛·沃森(Emma Watson)。但迈尔斯辞演,艾玛为了真人版《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2017)拒绝了《爱乐之城》。
所以,我们看到了现在的男女主角:米娅(由Emma Stone饰演)和赛巴斯汀(由Ryan Gosling饰演)。
导演在采访中曾说道,他认为石头和高司令是最接近经典好莱坞情侣形象的男女演员。
而《爱乐之城》的制作人也承认,他们俩在荧幕上的化学反应无人能敌。
其实,这并不是爱玛和瑞恩的第一次合作,他们曾经合作过《疯狂愚蠢的爱》(Crazy, Stupid, Love,2011)和《匪帮传奇》(Gangster Squad,2013)。
虽然高司令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属于女主角米娅的电影。
石头姐在本片中献出了她最美丽、活泼、灵动的演出,从唱到跳,给予观众无限惊喜。
还有她那如海般清澈的眼睛、雪白的肌肤以及迷人的小腿,设成屏保绝对有晚餐少吃一碗饭之功效……
如果说《爱乐之城》的主角已经足够夺人眼球,那它的配角绝对是藏龙卧虎。
在《爆裂鼓手》里凭借魔鬼老师的角色,夺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J·K·西蒙斯(J.K. Simmons),在《爱乐之城》中饰演酒吧老板Bill。
虽然出场戏份不多,但刻薄的形象相当传神。
在影片中饰演男主角老友,并邀请他加入乐团的吉他手Keith,是由约翰·传奇(John Legend)饰演的——他本人是R&B唱作人和钢琴家,九次夺得格莱美奖。
传奇哥在电影中演唱了一首《Start a Fire》,那真是前奏一出,就准备好尖叫了……
哐哐哐,敲黑板,本文的重点来了!
能不能优雅地欣赏这部电影,就看这个Part了!
我看过《爱乐之城》导演达米安的一个采访,他在采访中提到《瑟堡的雨伞》给他的影响。他说:「一开始五分钟,我在怀疑这部电影不会每一句台词都要唱出来吧?」但是看到最后,达米安却被电影深深地打动了。
他说:
「It's close to my heart in a special way。」
《爱乐之城》也确实让人想起六十年代的法国导演雅克·德米(Jacques Demy),他的经典之作《瑟堡的雨伞》(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1964)和《柳媚花娇》(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1967),充满了法式的诗意与甜蜜。
正是因为这份对歌舞片的喜爱,《爱乐之城》有一种渗透在骨子里的,深深的迷影情结。
所以,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整部电影里有无数个令人惊喜的设计和彩蛋。
开场的那段高速公路上的群舞,致敬了艾伦·帕克著名的追梦歌舞片《名扬四海》(Fame,1980)。
《爱乐之城》开场的这段歌舞封锁高速公路拍了两天,用了100多个歌舞演员,在场面调度上让人无话可说,奉献了年度最令人难忘、最让人无法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的开场。
《爱乐之城》的女主角米娅是一个梦想成为好莱坞女演员的女孩,每天不停地面试,却因为各种各样无奈又令人发笑的原因被打断。
在她的房间里,贴着一张巨幅的海报,上面是英格丽·褒曼。而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也忍不住让人想起褒曼主演的电影《卡萨布拉卡》(Casablanca,1942):
「 世界上有那么多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酒馆,你却偏偏走进了我这一家。」
某一次甄选失败后,米娅沮丧地回到家,同住的朋友们为了鼓励她要带她去Party换换心情。这时,四个American Beauty上演了一段性感又可爱的Street Dance。
这段舞蹈让人想起一流百老汇导演鲍勃·福斯(Bob Fosse)的《错失甜蜜》(Sweet Charity,1969)。在《错失甜蜜》中,三个舞团闺蜜也在普通的街区上演过一场激情四射的完美演出。
《爱乐之城》里描绘米娅和赛巴斯汀感情的段落很多,其中最成功的,是用歌舞剧这种形式,把不可言传的暧昧、浪漫动人的恋爱以及痛彻心扉的争吵都视觉化地表现出来了。它非常细腻又梦幻地描写了爱情,那些淘气、可爱、心动、默契的感觉都传达的很好。
比如男女主角在山顶上跳的那段舞:Lovely Night Dance。
很多观众已经看出赛巴斯汀抱着灯柱转了一圈的动作致敬了经典的歌舞剧《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52),在此我就不多做介绍了。
还是这个场景,后来米娅脱下高跟鞋,两个人跳了一段特别逗趣的舞蹈——也就是《爱乐之城》官方海报上的场景。
比起匆匆出现的《雨中曲》致敬,这段舞蹈的设计其实更让人玩味,让人想起30年代的一部经典爱情歌舞剧《随我婆娑》(Shall we dance,1937)。
《随我婆娑》的男主角是一个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不过从不是循规蹈矩的那一个。他暗自在舞鞋上钉上扣板,将踢踏舞跳得出神入化。《随我婆娑》里面有个段落叫《Let's Call The Whole Thing Off》,讲述男主角带女主角去溜旱冰,两个人滑累了就坐下来聊天谈情,聊着聊着就跳了起来。推荐大家去找找这个片段看,暧昧中带着天真可爱,是相当经典的歌舞段落。
我看到也有影评人认为这段致敬了《篷车队》(The Band Wagon,1953)。如果单看场景的话,《爱乐之城》确实更像《篷车队》。但考虑到具体情境和情感表达,我觉得《随我婆娑》的滑冰舞更俏皮也更幽默一些。
大家可以在观影时自行感受~
电影中,赛巴斯约米娅去看由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执导,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主演的经典电影《无因的反抗》(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
看完电影,两个人来到格里菲斯天文台(Griffith Observatory),这里也是《无因的反抗》中,经典打斗戏的实际拍摄地。
而至于他们在天文台里面跳的那场与星空共舞的浪漫华尔兹,有人说致敬了《摇摆乐时代》(Swing Time,1936),不过我也看到有其它影评人写说这段剪影的舞蹈看起来很像迪士尼的《睡美人》(Sleeping Beauty,1959)。不过不管是哪个,都把爱情萌芽时那种飞翔在天边的喜悦用影像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相当具有共鸣。
影片的最后,萨巴斯汀弹了一首钢琴曲,随着音符,导演向我们展开了一种全新的假设,他们的故事像电影胶片般一幕幕展开,全是鲜花与笑容。
这最后的歌舞场景,用尽了整部电影最华丽最鲜艳的色彩和歌舞,那格外夺目而灿烂的光亮,正照进现实的无奈和欲言又止。
因为最后一段歌舞段落的前提是「假设」,也就是「Fake」,所以你会发现,在这最后十分钟里,这部本来就天马行空的电影,变得更加「不设限」了。
贯穿整部电影的「舞台感」,从收敛的舞台聚光灯效果,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剧场演出。
说到这一段,就不得不提一下由金·凯利主演的歌舞剧《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1951)。其中有一段近二十分钟的舞台场景舞蹈片段,用手绘的舞台背景搭配庞大的真人歌舞演出,流畅动人,想象力更是让人啧啧称其,完整看下来,简直是欢欣雀跃,叹为观止。即使以现在的眼光看,也一点不过时。要知道,这可是一部半个世纪之前的电影啊! 后来,这部精彩绝伦的歌舞片,摘得了第2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也被改编成舞台剧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上演。
总的来说,《爱乐之城》用它优雅而浪漫的风格,对现实、艺术、爱情、梦想,进行了强有力的表达。
它的节拍就是武器,舞步就是进攻,把观众带进了一场视听盛宴,一个五光十色的梦。
它让人回想起当年的米高梅—— 那个拥有107座奥斯卡小金人的米高梅,那个麾下明星比天上星星还多的米高梅。 还有那个歌舞片全胜的鼎盛年代,充斥在胶片里的欢歌笑语与无限辉煌。
导演达米安表示,他很高兴大家看到了《爱乐之城》里的那些经典致敬。
但他希望自己所做的: 不仅仅是创造了一个画廊,悬挂着那些经典作品。 而是把这些「新」和「旧」融合在一起,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现代化、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手法表达出来。
而我,非常感谢有《爱乐之城》这部片子,因为它是那样睿智而巧妙地,创造了新时代的歌舞剧电影。它给了观众机会,去好奇、去享受、去了解。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它是今年情人节比约会更值得期待的事情。
如果你: 浪漫 感性 向往爱情 懂的电影 爱听音乐 充满热情 还有梦想 热爱生活
……
请,不要错过它,《爱乐之城》。
提前祝大家, 情人节约会顺利。 (●'◡'●)ノ♥
如果喜欢我的影评, 别忘记喜欢或者推荐哦~~~
更多关于旅行、摄影、艺术、生活的好玩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小墨与阿猴(id:xiaomoyuahou),我们等着好奇的你哦~~~
Musicals是很难拍的题材,想拍好,请写好强大的无可挑剔的剧本以及契合每个场景的音乐。请参考《悲惨世界》和《歌剧魅影》。
想拍好爱情,想赚取观众眼泪,请铺垫好男女之间的特殊的emotional attachment,不要搞一个平庸的故事然后让他们到最后强行点题说什么I'll always love you. 这和初中生写了一篇流水账然后在最后一个段落强行扯了两句中心思想有什么区别?就连美国郭敬明Nicholas Sparks写的《恋恋笔记本》都能让La La Land相形见绌。
Mia和Seb在家里关于该不该放弃梦想吵架的那段戏,看得我整个人尴尬癌都犯了。导演想要展现人们在现实和梦想间的无奈挣扎是吧?好啊,那做好人物心理刻画啊!做好冲突的铺垫啊!Did Seb say anything when John Legend turned on the freaking electric piano? 他摇摇头,什么都没说。好吧,我以为导演会在接下来着力刻画Seb日复一日的挣扎,咿?结果他拿着一周一千刀的薪水过得开开心心的把他所谓的传统爵士抛在脑后了呢。还有,Mia和Seb在电影开端没有任何深度的交谈,怎么就在Seb给Mia准备了惊喜的时候Mia就好像在一瞬间分清了对错开始责备Seb的梦想被狗吃了呢?
看到这,我在电影院的表情是这样的:
我觉得这段吵架的戏份有一句台词写的很好,大概是Seb对Mia说: "You just liked me when I was nobody or nothing, because it made you feel better about yourself." 这简直就是一语道破这两个人正在面临的问题。导演想让这句话戳碎真心为Seb好的Mia的心,也让观众的心随着Mia的摔门离去而绞痛起来,结果讽刺的是,因为前期铺垫不够,这句话给不了Mia任何反击的机会,倒是给了观众足够的理由相信没错她在这个阶段就是一个天天在家等着Seb的怨妇。
高司令一直都不是我的type,但他的形象真的非常适合文艺青年,他的演技也够格,好评。Emma Stone这个人又活泼又可爱怎么都讨厌不起来,但她在电影里一脸尴尬我什么都不想说了,想想有音乐剧功底的Amanda Seyfried代替她会是什么效果,自行体会去吧。
这部电影倒不是没有可圈可点的桥段:
1. John Legend对Seb说的那段关于迎合流行改变Jazz表演方式的话。"You keep holding on to the traditional Jazz. But Jazz is not about the past. It's about the future."
2. Mia成了明星之后回到她之前打工的咖啡店买咖啡,完美的呼应了影片开头的桥段。镜头一直跟着第一个女演员,只给了背影,因为不需要她的正脸,不需要一个好莱坞大牌明星客串,观众就能从咖啡店的其他服务生及客人的表情里读出来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这是电影最妙的地方,很多时候,不用多说,甚至极简,把能删掉的东西全部删掉,留下来的就是精髓。
大家都在讨论说电影的结尾多棒多棒。我不否认这个所谓“遗憾”的处理是够及格的。但是一部电影只要及格就够了吗?这部电影,像新海诚的任何作品一样,只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剧本永远是一个电影的灵魂!灵魂!没有任何戏剧冲突平淡了一个多小时的剧本想要靠最后10分钟的强行“升华”来扭转乾坤?我告诉你,没门儿!
哎,我都不爱说,想一想你们大多数人初中时交的语文考卷作文吧,当然,我也包括在其中。有多少人敢说你们给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敢说你给了故事足够的波折,敢说你做好了铺垫再有理有据的把剧情推向高潮?你们先想想这个问题,再来评论这个电影吧。
说真的,我看到网上对La La Land还有你的名字一边倒的好评时,仿佛看到了Trump当选的那天。
这个世界的恶意真的太深了。是电影没救了?还是爱情没救了?
2017.02.12
大家都在问到底和Trump有什么关系。我来解释一下。
大选那天大家都认为希拉里会稳赢,看到选票一个州一个州的向Trump倾倒,大家都在问这些给Trump投票的人都是哪来的。就在你身边被你忽视的,你认为理所当然不该存在的人和事就是这么存在着,敢问你对世界的态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对错?有没有好坏?
我给不出答案。
2017.03.06
爱上这部电影的你们爱情生活一定都很幸福吧。嗯,你们幸福就好。
(文/杨时旸)
“可是,这太怀旧了。”“就是因为它太怀旧了啊。”处于热恋中的米娅把自己写的剧本分享给男友塞巴斯蒂安。她不太自信,急需鼓励,但也害怕言不由衷鼓励会鼓动着自己更加不切实际,但塞巴斯蒂安真的喜欢那剧本中散发着的迷人的怀旧气息。有关怀旧的这两句对话几乎就是85后导演达米安·沙泽勒借着男女主角的口说出了自己的心绪。
是的,《爱乐之城》是一部“太怀旧”的电影,显得和这个时代大银幕上溢出的塑料感的流光溢彩格格不入。达米安·沙泽勒像个坚定的反潮流者,怀揣着一颗与生俱来的老灵魂,固执地把一个当代故事涂抹上做旧的色彩。从开场那段在拥堵的高架桥上的歌舞开始,这一点就已经显露无疑。其实,不只是色彩和韵味,《爱乐之城》中的一切都是“怀旧的”——爱情、梦想、失落与遗憾,这些主题又有哪个没有泛着复古的光泽呢?换句话说,这部电影有着有趣的“分裂”,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夸张的外部形式——大规模的歌舞和那些烘托感情的超现实拼接,而与此同时,它故事中的一切又都如此古典。
客观地讲,无论是出演塞巴斯蒂安的高司令还是饰演米娅的石头姐,他们的舞姿也不过尔尔,并不花哨和讨巧,但就是有一种特别贴合主题的、恰如其分的笨拙。这个故事书写了爱情最经典的样貌:二人识于低微,相互扶持,坚信未来终会闪耀。沦落于饭店弹奏圣诞歌的塞巴斯蒂安梦想恢复爵士乐的伟大传统,屈居于咖啡馆做服务员的米娅坚信戏剧的独特力量,但现实却有着不动声色的强硬和残忍,他们各自偶遇机会,也曾短暂迷失,后来在某个岔路失去了彼此,又在多年后重逢,但也只能相视一笑。你看,还有什么比这更古典的都市爱情故事吗?所以,北上广的年轻人们对于这部电影心有戚戚,并不令人意外,一对儿奔赴大城市实现梦想的年轻人,在各种阻挠中,奋力抓住彼此。那对恋人又是多少人的镜像呢?
贫困中的热恋,分手后的成功,梦想的通路与歧途,人生的一切不可知与不可得。《爱乐之城》中呈现了爱情在普遍意义上的一切甜蜜与哀愁。从某个角度看,它像是歌舞版的《Begin Again》,又像是《爱在……》三部曲中的男女主角错失了彼此后的续集,他们的爱情突然而至,降临如电光火石,最终到了岔路的路口,二人也同样不知所措,顺水推舟,各自漂流。他们坐在山顶的长椅上,米娅问,“我们到哪了?”塞巴斯蒂安顾左右言它地说了个地名,米娅说,“我是说我们之间走到哪了?”是啊,这几乎是每一对恋人的终极命题。你总要有个说法,要么更进一步,要么各自撤退。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们都处在了一种小心翼翼维系平衡,但故意躲避抉择的状态中。那种状态不可能永恒,但就是那种微妙的不可知让所有人迷醉。或许,这种感觉才是热恋吧,摇晃、刺激、一切都有可能,而一切也都会在瞬间熄灭。
《爱乐之城》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不只呈现了某种炽热,还呈现了爱情中的吊诡。塞巴斯蒂安的老友在他落魄时来找他,让他加入自己的乐队,有着不错的薪水,大公司的资源,全国的巡演以及各大杂志的封面,只是,那音乐有点别扭,部分满足自己,部分服务他人,按照塞巴斯蒂安以往的性格,他或许会不屑地拒绝,但彼时,他已经反抗得太久,即便他再格格不入,即便他再有着“原教旨主义”的爵士梦,但他也会被润物无声的现实感染和融化掉一角。他接下了那份工作,逐渐沉溺于掌声和商业回报。他觉得自己的选择会讨女友米娅的欢心,至少这些物质基础会让二人的关系更加稳定,但在米娅心里,对方的行为或许正在流于平庸,那些时髦的电子音乐正在默默地腐蚀这个男人曾经坚固又伟大的梦想,现在,坐在自己面前,讨论着巡演和收益的塞巴斯蒂安,不过正在成为一个操持着钢琴的业务员,开始认可平庸,甚至享受平庸。有时,爱情就是如此不可言说,有些人注定只能彼此牵手走过荆棘,有些人只能共同享受坦途,当你觉得为了讨好对方,试图改变自己,有时却正在走向反面。
《爱乐之城》呈现了爱情和梦想,但其实并没有声嘶力竭地歌颂爱情与梦想,它写它们的光彩,也写它们的无奈,那些意料之外的欣喜,也有命中注定的分离。所以,你眼见着爱情即将成全,梦想即将成功,但导演就倾覆了一锅鸡汤。米娅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甜蜜的生活,成为耀眼的明星,塞巴斯蒂安有了自己的爵士俱乐部,面对人头攒动的观众,他无需再去用那些时髦的音符迎合大众。你说,这一切是人们努力奔赴的结果,还是命运中不可捉摸的定夺?他们就是无法在一起实现这一切,圆满终是梦幻。
出生于1985年的导演达米安·沙泽勒对于音乐题材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无论是上一部备受关注的《爆裂鼓手》还是这次的《爱乐之城》,其中的主人公都像他自己一样执着又疯狂。而他也不只会书写癫狂,他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柔软的一击。米娅曾经随口说了一嘴,自己的老家在一座图书馆的前面,在他门分手许久之后,一个导演的选角电话打到了塞巴斯蒂安的手机上,他凭借着那句话的印象,找到了米娅的家。爱情意味着,有些事,你偶然提起,我却永远记得。
这部电影的原名是《La La land》,这个词汇很难准确的翻译,它是洛杉矶的昵称,也是俚语中迷醉和白日梦的意思。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多年后的重逢,他们相视一笑的告别和那段音乐中对二人感情的回溯与幻想,这一切,在如今看来就像个泡沫与幻梦。啦啦啦,我们唱过,然后淡忘。
男主角高司令是刚拿到教职的小讲师,他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小研究所,保存日渐衰亡的定性研究方法,恢复摩尔和斯考切波的昔日荣光。不过因为发不出文章带不到学生也拿不到研究资助。在做完一场全部观众打瞌睡的历史社会学presentation之后,连导师也让他滚蛋。可是presentation的帅气模样却吸引了旁系PhD学生,女主角石头姐。后来与之坠入爱河。为了两人生计,高司令只能暂时放弃自己梦想,跟合作者紧跟潮流,贝叶斯机器学习调查实验各种发论文,快步小跑保住教职。
而石头姐一开始随大流,用已有数据写了paper到处投稿,屡屡被拒。后来在高司令的鼓励下自己搜集数据写了篇文章。但只能发在一个三四流刊物上,差点连版面费都付不起。在行将放弃的时候,有业界大牛偶然读到了她的论文,然后邀请她coauthor,还拿到去巴黎读博士后的机会。两人因此就分开了。
五年以后石头姐在顶级刊物发了无数文章,拿tenure后强势回归母校任教,偶尔一次机会路过高司令的小研究所,刚好看到高司令给学生讲起当年迷倒自己的那个presentation,两人相视一笑,剧终。
年纪大了,已经多年不去影院看片。今天破例到离家最近的五棵松成龙耀莱影城的杜比影厅,去看了这部呼声很高的,真正宽银幕、环绕立体声的电影《爱乐之城》!
我给它打四颗星。
三颗星给视听制作,给歌舞片样式的完成度。一个85年出生的年轻导演,对百年电影传统,对好莱坞歌舞类型电影如此热爱与尊重,学习、模仿、创作得堪称精良 。
第四课星,是感谢它唤起了我1986年在美国加州LA做访问学者一年的难忘记忆。片名LA LA LAND,巨大的银幕里,出色地展现了电影之城洛杉矶的许多著名景地。特别是那个放《无因的反抗》的电影院,分明是影迷和学子们周周要去的、UCLA学校边的艺术影院—NEWART。记得在那里,我补上了黑泽明、伯格曼、谷达尔等多少大师的名片经典啊;包括至今人们也很难看到的,让当时所有观众都目瞪口呆的《感官王国》、《楢山节栲》的彩色大银幕放映。
当然不能给满分,因为从哪一方面讲,这部电影都没有什么创新的光彩。可是它却获得了许多奖,在即将揭晓的奥斯卡奖中获得了最多的提名,肯定也会摘得不少小金人。
可悲啊,这个技术第一,娱乐第一的时代!
看這部片會想起的那個人,一定是忘不了的
预告片里说得没错,已经没有人在拍这样的电影了。即使不是年代戏,手法和色彩运用也极具年代感。满足了外人对这座城的一切幻想,又为身在洛杉矶的人拍出了这座城会让你遍体鳞伤的事实。他是真的很爱洛杉矶。 在洛杉矶看La La Land真的是太奇妙的体验。很特殊的感情。
本年度最被高估的片子就是La La Land了 一个八五后导演的野心之作 可惜阅历不足 剧本各种尴尬俗套 各种故作姿态 浪费了两个优秀演员的表演
验证了语文老师的话:只要开头结尾精彩,中间无所谓。
各自梦想实现之时,发现梦想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假如可以重来,我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吻你,推掉工作来看你的第一次表演,随你搬到巴黎去,巴黎也有好的爵士乐,在把孩子丢给保姆的夜晚,开车带你去吃饭,然后一起走进酒吧,听别人弹奏我曾经做梦都想弹奏的曲子。可惜,现实中没有如果,但电影和想象里有!
前一个半小时都在出戏 从5 years later之后才有点感觉 觉得想找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画风失败 想找伍迪艾伦的文艺失败 想找宝莱坞电影一言不合就歌舞失败 唯独成功是最后的平行世界桥段 算是能赚观众一点同理心
你可以无限接近电影,当演员,写剧本,挨着英格丽·褒曼的照片睡觉,在《卡萨布兰卡》的阳台外上班,但生活永远不会成为电影。梦醒时分你看着与你共浴亦真亦幻的泡影中人,转头,微笑,离开,这或许是人生最像电影的一刻。
二刷。又悲傷又溫暖,藝術互相影響生命。最後一幕用一場夢、一場電影彌補愛情的遺憾尤為動人,二人因對藝術的喜好相識相知,互相影響、鼓勵、成就彼此的夢想,感情雖沒有開花結果,卻在各自生命留下不可抹滅之印記。哭著離場。
年度十佳!最后在情字上找到了一个引人共鸣的点,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逐梦想的旅程,在某个时间点上,一个人遇到一个人,他们一起成长,相互鼓励,有美好,有痛苦,有成长,有遗憾,这就是人生。导演非常成熟老道,不仅有野心,也有足够的才华,歌舞元素几乎就是整个歌舞片的发展史,适合迷影爱好者。
最后两人一吻上,眼泪就完全止不住,最后一直是痛哭。那段蒙太奇展示的就是电影的魔力啊!生活给不了的,电影可以给你,是那么浪漫、那么神奇的情感再现,最佳的电影造梦时刻。而至于理想、爱情、迷影、歌舞片、怀旧等等其他元素和小技巧反而可以放在之后了。最感慨的仍是电影的魅力,做一场电影梦吧!
这部电影有多好呢?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二十年后的一个傍晚,你开着车(或者车载着你)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扬声器里开始放起这首电影里的旋律,听到第一个音符的一瞬间,所有的情绪全都涌上来,就好像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你第一次听到它们的时候那样。
今年最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很多段落让人有重温“雨中曲”的感觉。是爱乐之城,也是星光之城,还是梦想和现实缘起缘灭的地方。事实证明有个好的结尾多么重要,它让原本平淡无奇的叙事一步登天!多一星给石头,明年奥斯卡影后坚决站定你~
十年前一部恋恋笔记本,十年后一部爱乐之城。说的都是错失的梦想和爱情,演的都是浪漫的不着调男文青和性格张扬又复古风格的美国小妞。今夜愿你们都与爱人共舞,永浴浩瀚星河。
分开以后,生活中我们未必会再相遇了,但在记忆里,我们都还很年轻,我们坐拥无限可能,敢说爱,敢说永远。其实啊,有过,才是永远。谢谢你啊,把我变成了更好的人。祝我们各自幸福。
同比《纽约,纽约》类比《艺术家》,返璞归真用音乐、歌舞片形式讲述一个通俗化爱情故事,主要技法登峰造极。串联影史不同音乐、歌舞类型分支(米高梅、金姐弗雷德、大爵士、雅克德米及当代乐队片、演唱会电影)在不同段落相映成趣,既是传承又带出类型演变,复古又革新,且能升华爱情主题,内外兼修。
我们在穷困潦倒时爱得一塌糊涂,却无法在各自功成名就时手拉手出门散步。
不过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复古还真的一点都没看出来,把洛杉矶拍得像instagram旅游号,高司令从头到尾一副刚睡醒的样子,和那些经典音乐剧电影比起来缺少太多质感。现在连卖给少女的春药都是那么的廉价。
最动人的永远是梦想和爱情。但我们没有在一起,这就是现实。
我们那些曾经错过的美好人生啊……
感情戏想到的是《阿黛尔的生活》,更猛的是那段“回忆杀”,直接串到《泰坦尼克号》片尾重逢,《艺术家》式对经典的致敬天衣无缝。用音乐和歌舞串起所有往事,假如…或许…可能…梦想与现实冲突的拉城,却让心灵相契的人拥有最美的回忆。2016年度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