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飞(周润发 饰)从小在戏班长大,对生活现状很是不满意的他一直想要到美国,希望能够在那里出人头地,但他的偷渡计划却屡屡失败。一次偶然中,叶剑飞结识了名叫黄克强(万梓良 饰)的男子,两人一见如故,结为了好友。 黄克强和青梅竹马阿男(叶童 饰)两情相悦,无奈阿男的父亲却要 将阿男嫁给她并不喜欢的富家子弟,黄克强和阿男决定私奔。然而,就当三人跃跃欲试之际,战争爆发了,出国的计划再次流产。之后,阿男惨遭巡警强暴,黄克强终于得到了阿男父亲的认可,而叶剑飞则成为了“日军太保”,至此,三人依然没有忘记当初的约定,他们登上了难民船,开始了他们最后的旅行。
人性 ,青春 ,希望 ,反抗 , 命运 , 归宿 所谓的家国情怀在小人物身上的折射 , 如此动人.
最后感谢毛教员,让我们永远不用再经历这样的生活.
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
这个阵容,演技已经溢出了。
谷峰,老邵氏演员的演技魁首。周润发,双周一成时代的霸主。叶童,万梓良,香港电影演技派代表人物,叶童更是香港第一个双料金像奖影后。还有于倩秦沛石坚午马楼南光这些大绿叶。
这么个顶配阵容,但凡导演不自己乱跳,都能保证气场不散,而导演并没有给自己加戏,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来处理,就像对顶级食材没有过度的烹饪,正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新浪潮的先行者,80年代的梁普智正是他最巅峰的时候,三角关系映射了社会大势,更由社会见人性,野心相当大。而这部电影的味道也和他的好友严浩味道很接近。
过瘾。
看看梁普智后来在好莱坞拍的恐怖电影,唏嘘。
或许是最近看过最喜欢的东西。
是大历史,也是“私”视角,没有空洞的宏大叙事,没有矫揉造作的个人化。对内外省籍矛盾的展现很难得(阿强算“本省人”却帮“外省人”说话,最后也是贫苦人民的互助与团结,超越省籍的隔阂一致对外);对英国殖民的批判(口口声声说不会放弃hk先疏散了白人亲眷,上船前的采访非常讽刺;阿飞躲在船舱里听到白人女孩让他做私人奴隶愤然离去,“金山”于他只是一个理想的化身,与日后“西方移民”的意味是不同的,漂流的浪子归属感不强烈,想要自由的天地,却会因为友情而停泊);夏老爷是乡绅本土权贵,囤米试图抗衡英国的米价控制,然而对待同胞也是剥削的嘴脸,然而一朝倾覆,立刻显露软弱,可悲可叹。 喜欢阿男,美丽又坚强,虽先天疾病,却有旺盛的生命力。等待黎明的叙述者,历史的见证人。对倾城之恋的逆写,都是一座城的覆灭成全一对男女,于张爱玲,白流苏只有家长里短,阿男却说“从这一夜,我的生命才刚刚开始。” 万梓良真是可爱,质朴刚健。祠堂一段撕族谱,原乡的土是肩上的重量,到底没有阿飞来得洒脱。
确实是史诗气魄,还能看出很多日后港片着力刻画的东西的滥觞。
男女主角都是青涩年代。万梓良那时候还没有登上事业高峰,周润发亦然。叶童倒是正当红(83年刚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国难当天,沦陷岁月。有人选择了做汉奸,有人趁机作恶,浑水摸鱼。老百姓想过平常日子天难万难。还是和平可贵,纵然和平的时候可能要被迫嫁给不情愿的人,也总比战争年代被人强暴好很多。
发哥和午马唱戏一段很有劲头。
最后炸船一幕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回的悲壮。
导演梁普智,最近看了他的《唐人街1871》,太像外国人看华人了,话说他就是英国华侨,黄皮白心。
071016有的时候觉得港、台、陆三地有点革命精神的反而是香港人(181213)重看,不记得结局,也许因为发哥是不死的。倾城三角恋,美术很好.九龙皇帝和小孩子的砍头游戏交叉很好。耳朵点炮、口喂鸦片原来是这部。发哥就万子很英雄本色了,最后当叶剑飞拉响手榴弹我想到他也客串过郁达夫。谷峰也说了胜利再见。叶童的角色叫育男,却很男孩子气,阿男。现在也就新浪潮导演认真在拍抗战而不是“打日本人”的强国梦了(表白Ann)
午马演了小配角,而且还有石坚……发哥演的很好。。。
1984年港片,记录一段兵荒乱世的坎坷岁月。在战火纷飞的时局上搭配三角恋的乱世情仇爱恋,借助于旁白,一种古典的历史叙事手法恍然穿插。叙事是粗糙的,剧情上单纯为渲染悲壮的情绪冲击有诸多的不合理处,比如日本军官和三人的冲突到最后被近乎无脑弄死,周润发这个角色样板式地被塑造成了一个牺牲自我的英雄主义的高尚人物,观众是很容易被感动的,当然,这也是这种家国文艺片的必然。周润发首次金马封帝之作,也可见万梓良演技何其霸道,或者说就一直很是锋芒毕露。7.5
当年的制作人如今都不知去向了,但这却是第一部开始喜欢周润发演技的电影。。。
第一次看这部老电影。我惊诧的不是表演剧情,而是那个时代的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自然的生存状态。看看现在只剩下道具和制作的电影……看看我们生活的社会……
发哥又不顾一切的走了。。 万梓良猥琐到极点!!!
气氛很诡异很恐怖,叶童好难看好恐怖,音乐好迷幻好恐怖,剧情好纠结好恐怖。嘉禾也终于排出sb的恐怖效果了。最后主角们没有帮忙拯救香港却自己逃了?不符合一般电影的套路吧。其实还是结尾的说话最搞笑,“两个男人的故事”,直接点名了此片的“基”调,其实周润发一直喜欢的不是叶童,而是万梓良。
这部电影好像有个名字叫《香港1941》,然后我不当心看成是1941的电影......想想不可能......影片中对金山的向往,让我想起《双城故事》
周润发还是那么无邪的气质,真是爱死了!包括平时讨厌的万梓良都很不一样,还有本来在我心中永远定性为男性许仙的叶童,在本片里居然也娇俏可人起来。不用周润发的牺牲,本片也一直弥漫着悲剧性。唉,沦陷的时代啊~~~经典的台词,与片名交相辉映:那晚的月色很美,而我只盼望黎明赶快来临……
虽然用了日军占领香港这个大时代背景,其实格局依然很小。重点是三个人物之前的关系,对于时代本身展现不多。
演技爆掉的片。万梓良周润发双男主加上当时已经是影后(她出道就拿奖,差不多就影后出道)的叶童,以及老戏骨石坚谷峰,金牌绿叶午马,真的是高手过招精彩纷呈。如果我是女主,我会选阿强。真是不懂为什么香港电影圈好像不是很喜欢万梓良,在我心中华人男演员里万梓良的演技可以排入前三。
这些天写《明月几时有》的文,写完才又找到一部描绘那个“黑暗岁月”的电影,可惜未能补上。当年的他们真的是嫩得恍惚啊,而这剧情,也还是很有故事的,找机会看全先。
周润发、万梓良、叶童演出的早期香港电影,水准还是很高的,“影片含蓄地从三人的情感中反映了中英港微妙的三角关系。周润发、万梓良和叶童演技精湛,加上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摄影,展示出了一幕充满时代气息的平民史诗。”风格比较写实,画面也较为古朴。
发哥与午马室内的对戏张力十足,但在日本军官刀下的特写,却有不断发力的表情动作,虽然不算差,但这不是发哥最好的表演。
要去金山,要离开这儿,对命运若无抵抗,只有被折磨。童年时竟然看过这么悲怆的电影,某些部分形成了我的价值观。
非常象是纵横四海的前身,比纵横四海有些地方更高级
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山者之一,本片可算得上是梁普智的创作高峰,从日占前的华洋杂处开始讲起,到惨烈的三年零八个月,难得有直面那段历史的电影。面对战争要如何生存下去,当年逃来HK的人又要为了同一个原因逃回去,命运如浮萍一般,能活下来的都是侥幸。黎明象征希望,可主角们总是在无止境的等待当中,发哥的角色为了生计想要离开,叶童的角色为了自由想要离开,我可太明白被困在一个地方无法走脱的感觉了。真看到黎明的那一刻,命运有眷顾他们吗?每一位演员表演得都很好,都该拿提名;剧作上船舱中小女孩一幕、后面砍头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午马那个角色一句话便把当时的村霸汉奸讲得入木三分。居然看到了青春逼人的万梓良,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叶童,被强X之后的那一场戏处理得太难得了,发哥的表演反而没什么惊喜。
其实发哥有颗文艺心,拍电影也是先文艺后商业的。发哥拿到第一个影帝,还是这部84年的文艺片,在台湾。本色出演,还唱大戏。
强只是比飞早认识男,然男与飞却最终谁都没能跨越这道边缘,或者二者死其一是唯一能接受的结果。傻瓜男,我们都愿意给你幸福,只是你会和谁在一起?
这题材可大可小,把握的恰到好处。从叶童的角色来讨论整部电影,她首先以场外叙述者出场,再以自己的头痛症发作从故事中登场,这样有效的盘桓在两位男主之间,观众知道他们三人有关系,但实质上关系还并没有揭晓,这是编剧的技巧。叶童饰演的育男是被数层关系关联的对象,她的戏发挥不大,但演好了就是作用,且以她为基点反射回去。第一次要远走没有走成那场戏,叶童演得真好,那是一个大全景,她仅仅就靠步态和身体的重心诠释出了那份焦急又无奈,叶童全片都是这样一个风格的表演,像是生演,因为充满原始的力量感,不掺杂技巧的狡猾,所以即使作为一个被动的女性角色,可以不以性的形象稳坐铁三角,形成一个不错的三人情谊,他们三人前期是冲动与热情,后期就是坚定的理念,人物不需要年月,只需要事件,就在其间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