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回南天

    剧情片中国大陆2020

    主演:黄宇聪  陈宣宇  梁龙  林子熙  邱炯炯  

    导演:高鸣

    猜你喜欢

     剧照

    回南天 剧照 NO.1回南天 剧照 NO.2回南天 剧照 NO.3回南天 剧照 NO.4回南天 剧照 NO.5回南天 剧照 NO.6回南天 剧照 NO.13回南天 剧照 NO.14回南天 剧照 NO.15回南天 剧照 NO.16回南天 剧照 NO.17回南天 剧照 NO.18回南天 剧照 NO.19回南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4 12:38

    详细剧情

    一对年轻的情侣小东和杜鹃住在城中村,日子过得磕磕碰碰。游乐城倒闭变成饮食城,为了在饮食城重建小舞台,小东留下暂时做了守湖保安。在守湖过程中,他认识了前来放生的女孩园园。杜鹃是个花艺师,在花店打工。杜鹃经常到客户龙老师家插花。龙老师特别神秘,年轻的杜鹃被龙老师这种神秘气息吸引。小舞台重建未果,小东被辞退。回家帮女友经营起“小丑花店”,女友要求小东扮成小丑送花。送花之余,小东会去园园家。园园以前是某剧团的舞蹈演员,后来因为感情问题离开了舞台。四个人的关系渐渐错位。暧昧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在他们的彼此映照中,回南天悄然而至……

     长篇影评

     1 ) 回南天,5.2分还是稍低了点

    前天晚上去看《回南天》线下放映会。去之前,扫了眼,豆瓣评分很低,只有5.2。 四个主角,三种让人窒息的关系,以及无处不在的压抑感。虽然在观看过程中,的确有一些让我不太喜欢的片段,但看完后个人感觉这个片子还是有不少亮点的,5.2的评分还是稍低了些。

    先说说不喜欢的吧。 1. 四个主角都让我厌恶,甚至一度想冲进镜头里对着他们大吼大叫。 冷暴力的男主角,对待女友不是沉默,就是要发泄欲望般的求欢。这种简直把人逼疯的沟通模式让我抓狂。

    女主角相对没那么惹人讨厌。去人家店里工作却犟着头硬是不肯遵守店里的规矩。一方面显得她过于偏执,缺少“职业精神”。另一方面可能体现她人格独立,不畏强权。(映后交流会,看到女主本人有点汤唯的气质欸)。

    无病呻吟的圆圆,矫情的直播念白片段像是中学时代的青春疼痛文学。放在十年前我还勉强好这口,可现在只会让我忍不住想有个按钮可以快进跳过这一段。

    故作沧桑沉默寡言的龙老师,平日高冷沉默,好似超脱凡俗,可就是对女主有某种偏爱和疼惜。这个角色很符号化,太纸片人了。

    2. 三段关系里,男主跟圆圆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模板化的青春疼痛文学。每个男人都希望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白裙子,忧郁,受着情伤,正等待我去疗愈。

    女主跟龙老师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老套,有点迎合“经历世事沧桑的忧郁大叔爱上我”的桥段?

    这两段关系都太模式化了。相对而言男女主之间的城中村回南天压抑生活还真实自然一点。

    再说说一些亮点吧。

    1. 男女主角两个人的表现真的很惊艳,情侣间微妙的情绪拿捏得非常到位。特别是两个人冷暴力的冲突,情绪毫无造作。有一段是,男主偷看到女主跟一个陌生男人单独站在湖边,心生醋意。但他不说,回家后只是冷冷地站在女主面前,任凭女主追问他不说话的原因,他也一直闭口不答。直到他不小心失手打翻了女主刚炒的番茄炒蛋,女主的情绪也到了忍无可忍的顶点,顺势拿起锅铲,把锅里正炒着男主最爱吃的鱼铲倒了垃圾桶里。这一段非常精彩,能感受到那种冷暴力不断升级的压抑,就像是天边传来的隆隆雷声,你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窒息感。

    2. 美猴王那段自己念念有词的即兴唱腔,还有圆圆跳舞的那段配乐,非常惊艳,声音和动作融为一体(映后才知道这个配乐是后期根据圆圆的舞蹈动作而制作,声音卡点,与画面融合极其自然。很厉害的编曲配乐师呀!没看过的小伙伴不妨留心一下这一段)。 圆圆那段舞也很精彩,像是努力想要挣脱一个无形的绳索束缚,就好像要挣脱她那同样被无形束缚困住的、无解的人生。

    3. 结尾部分设计很巧妙。现实魔幻主义的“美猴王悬浮在空中游泳”,就像鱼缸里一尾像挣扎出去而不得的金鱼,与电影中很多金鱼意向有呼应。于此同时,周围群演在无声地吹着泡泡,也像是鱼缸里一尾尾吐泡泡的金鱼。其实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鱼缸,每个人都是鱼缸里的金鱼,生活没有出路。

    4. 最后要说,这部片子对于“回南天”潮湿的气氛感营造得很出彩。以至于观影过程中,好像会感受到皮肤潮湿粘腻,空气湿哒哒的气氛。

    总之,还是有不少亮点的,男主角演员很精彩~

     2 ) 我淋着大雨看完了一整部电影

    《回南天》这部片子由万玛才旦、耿军监制,高鸣导演,《椒麻堂会》的邱炯炯导演也在其中客串,可谓是大师云集。因为一直有在关注工厂大门的片子,3年前的平遥影展便有所耳闻,大概两个月前就想写,如今是重看了第二遍。和又闷又长的文艺片不同,整部电影充斥着霉雨的味道,即便不听台词,那些如油画般质感的镜头,一开篇的乌云密布一下子就勾住我们的心弦,把我们带到了一种幽暗神秘又压抑逼仄的氛围中去。这部片子和传统的叙事结构又有所不同,简单的人物,复杂的交织,需要我们身临其境用自己的“情绪”去感受。

    01 - 这么近,那么远

    故事发生在深圳,男主小东和女主杜鹃是一对交往多年的年轻情侣,他们之间的故事永远存在于那个潮湿闷热的出租屋里,以及他们初相识的小舞台。

    现在的他们相互纠缠在一起却始终保持着距离,小东没有耐心倾听的杜鹃的想法,杜鹃一次次误解小东内心的梦想,小东在园园身上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把她当做自己逃避问题的出口,杜鹃被花店老板龙老师的神秘感以及工作上各种奇怪的要求深深吸引最后妥协。

    他们在小剧院相识,当时小东是当红小生,杜鹃是天天看着他表演的检票员工,他们或许也有过一段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或是不成熟,或是不面对,经不住现实和时间的考验,他们陷入了情绪和心理困境的泥沼,各自追寻着救赎与解脱,在殊途同归的同时,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真正靠近他们内心想要的那个世界,以及他们幻想中自以为是最美好的那个人。

    02 - “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 ”

    小东

    小东是一个破旧游乐场的保安,从小演猴戏在剧院里长大,随着戏剧的没落,剧场赚不到钱改建成游乐场。他留了下来,被迫选择了一个几乎看不到前途的工作谋生,一边精心策划期待着小舞台的崛起。

    可如今就连当初带他出山的师傅,也只能在大街上扮成美猴王和游客合影耍棍来勉强维持生计,最后不得已离开家乡的时候将猴王的戏服赠予他作为礼物。

    他心中重返舞台的梦想并不被女友杜鹃理解,觉得猴戏和小丑杂耍并无区别,没必要纠结到底是台上台下,这也是他们感情破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个计划,油腻的老板也总对他的想法敷衍了事,一边给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建小舞台,一边盲从趋势将游乐场改造成了美食城,在没给出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小东失业了。

    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和他一样有着舞台梦想却因为病痛在直播平台做起暖心姐姐的园园,听她在讲述自己过往经历的同时,他的眼里充满了光,像是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他们一起布置房子,她欣赏他珍藏的那幅灯牌,愿意为他表演,他高兴地朝她走去,却没想到一切只自己的一厢情愿,通过逃避一段感情渴望从另外一段感情中得到弥补和释放,终究无法打开她内心封闭的大门。最后除了自己,他什么也没拥有。

    杜鹃

    杜鹃很喜欢花,她的梦想是开自己的花店,而自己的付出与关爱却总被男友熟视无睹,珍爱的花草绿植被当成泄愤的工具。她比小东相对成熟一些,善于变通不会一根筋,抗争的同时知道该把自己的棱角放在该用的地方。

    她原本只是一个单纯喜欢插花的姑娘,一开始听到来这工作居然还必须在这洗澡的奇葩要求时,内心产生强烈的不满与反抗。但她并不是一个果断的女孩,弱小的她面对这一切自然陷入更大的不知所措,花店老板龙老师一边安排人强制要求她洗澡,一边安慰她一切都会习惯的,却几乎没有和她说原因是什么。

    龙老师这样的人善于体贴和关照,他不喜欢花却开着花店,就像杜鹃喜欢插花却更钟情于叶子和草。而当自己的生活节奏被击破,这种新鲜感的味道灌输进来,和一成不变的情感生活纠葛在一起的时候,杜鹃开始产生错觉,逐渐被神秘的气息所控制吸引——既然逃不脱,也无力想要去逃脱,那不如学着去了解去找到答案。

    她一边想要进入龙老师的内心世界,同时又无限渴望修复和小东之间的关系,在新与旧之间不断地拉扯,渐渐被情绪的枷锁捆绑,迷失了自我的方向,忘记了最初为什么选择这个人,又为什么足以确认这就是自己喜欢的生活。

    园园和龙老师

    女二园园和男二龙老师在一出场两人便戴上了一副经历过岁月蹉跎的面孔。因为电影是从男女主两个主观视角出发,所以关于他们的人设或是曾经的经历都是一些碎片化的组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也和小东园园一样有着各自纠结的点,很难说他们会不会就是小东和杜鹃的未来式。

    园园是一个极具神秘感的女人,家里的一切陈设全是清一色的极简白,一眼望去只有一口鱼缸一张床,还有天台那口湿漉漉的废弃浴缸。

    内心深处和小东一样向往着舞台,独居的生活令其极度幽闭,因为病痛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靠忍受疼痛难耐的腹泻来减肥,她总是在直播里自说自话,片中有一段她和小东各自长达5分钟的炫技solo,非常美,是我认为全片的高光时刻,在那一刻我觉得她是有被小东的热情感召的。

    只是小东抗争的是水里的生活,而她早已习惯了待在那里(从一开始“她总是将金鱼放生,第二天小东又将那些死鱼捞起”便可印证),很清楚地明白那不是爱情,他们注定成为陌路人。

    那一刻的火花或许是两个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或许是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欲望爬上了梦想的舞台是非常可怕的”,她不敢踏出那一步,也没有能力可以对感情负责,身边经过的人或许都是她继续活下去聊以慰藉的工具,她算是这部片子里最坚定的人,她选择了自我。

    花店老板龙老师(梁龙 饰)依旧如此,给所有的员工设置了一个上班前“必须洗澡”的规定,喜欢在下雨天淋雨,他有一个狭小黑暗但却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温暖的地下室,可即便是在那里他也难以找寻到真正的快乐。

    导演对于“洗澡”的回答是这个花店以及那间地下室是他能够相对自洽的空间,是给所有接近他精神世界的人的一张门票。他看到了杜鹃身上的委屈或许不一定是因为工作,而是一系列复杂的情感,从而和她产生共鸣。

    他本质上是一个自负的人,同时又常常陷入精神内耗,如果用花来形容,那几乎就是一朵已然渐渐枯萎的花,在他的眼里,下面的生活就是一滩死水一堆破烂,只有隔着遥远的距离在山上看着这些东西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像是金鱼上岸,获得了一丝喘息,全片核心点题的话也从他的嘴里说出——“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渴望着上岸”。

    可即便在他的生命中,有无数个杜鹃这样可以无所顾忌在办公前洗澡、或是陪他一起上山淋雨的人陪伴左右,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本是生命的不同状态,又怎能奢求TA能给予自己多一些理解与包容。

    03 - 拒绝成熟,拒绝成长,自由=束缚?

    深圳是一个被时代巨浪裹挟着往前走的城市,更替与变化是这座城市的名片,时间不会等着所有人一起齐步向前走。欲望在膨胀,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那么被时间留下来的人就会陷入孤独陷入低潮。而他们每个人的孤独都是不相通的,他们渴望去寻找自由,寻找爱与被爱的资格。

    回南天和我们深处人生低谷时的情绪非常地类似,这也是我认为除了《过春天》之外,最能代表“深圳”的电影,他记录的是实实在在的“深圳人”。这部电影也很好地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生活,你总能在其中简单的四个人身上找到属于自己曾经的影子——被动的年轻人总是喜欢在口头上说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却用躁动不安的心和空虚的现实条件来拒绝变得更好,拒绝接受现实的考验和情感的调适,最后你的自由也变成了你的束缚。

    成长是痛苦的,成熟是有代价的,或失去梦想,或失去爱人。当自己的内心对梦想有美好的盼望,最终杀死他的可能不是任何东西,而是自己的欲望想象超越了自己的执行力,然后就想要回避成长。逃避也就注定会把他们带入另一个深渊——就像电影中我很喜欢的一颗特写镜头,小东放开了手上捧着的鱼缸,任由金鱼坠入一个更大的鱼缸,它逃了出去,以为可以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以为自己得到了解脱,其实只是被困在另一个更大的鱼缸当中。

    04 - 如果你还有想知道的

    文章的最后还想简单提一下片方在宣发预算不够的情况下,导演找到了他的一百位设计师好友把电影海报活生生做成了一个云展览,非常有质感,每幅海报都称得上是一个绝对精美的艺术品。·(向右滑,参观云展览详见文末“阅读原文”)

    那时候我们误打误撞赶上了北京的最后一场放映,导演人很和善,真诚耐心地回答了每个观众给出的疑问,哪怕是什么什么东西代表了怎样的意象这样的世界无解大命题......他曾经是平面设计师,后来拍过纪录片《排骨》,在家蛰伏10年后,结合着自己近几年封闭的情绪,以及深度观察着深圳这座城市的变化,创作出这部片子,主创人员也多是亲眼见证着自己跟随着这座城市变化起起伏伏的一群人。

    映后交流结束后与高鸣导演的合影

    主演也都是没有太多经验的新人演员,在前期筹备阶段,导演刻意安排他们在潮湿晦暗的城中村体验生活,天天见面,让他们对彼此厌烦,情绪积压到了一个临界点,逐渐接近片中角色的状态才正式开机拍摄。

    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一点还有声音,非常耐人寻味——且不说整部电影总是被回南天时的乌云密布所笼罩,似乎每一帧画面都被覆盖上下雨的痕迹,片头雨声淡入,片尾雨声淡出,给我最直观的体会就是明明是在北方,我却湿漉漉地看完了一整部电影。有一些很妙的声音设计的点,比如两场的衔接处同样都是水流声(“洗菜”和“下雨”),导演就用了同一段拟音将两个场次巧妙地串联在一起,一层接一层,高效完成了人物在内心情绪上的外化体现。

    自己去过现场知道吊威亚的难度,全片最后一场戏,美猴王在空中飘浮“游泳”的超现实镜头,场景是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巷子口,不是置景,威亚车开进去非常有难度。导演给我的回答是没有用到后期合成,演员用威亚吊起,固定着不动,反之通过镜头的移动也能让他在空中看起来非常地顺滑,实在是精妙!!!

    愿我们所有人都能顺利“渡”过回南天,拥抱更温暖灿烂的晴天

     3 ) 《回南天》今日上映,回到蔡明亮雨季,回到岩井俊二的少年时代

    FIRST青年电影展 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深焦特別报道

    编辑:章三

    深焦 X 高鸣 王磊 黄宇聪


    《回南天》是高鸣导演的处女作,四个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主人公都被水包围着,好像困在了深圳永无止境的雨季里。有那么一些时刻电影潮湿的氛围让人想起蔡明亮的电影;又有那么几刻少男少女困惑而又敏感情愫在掌心中鱼缸的映衬下,似乎又让人想到上世纪末岩井俊二浪漫而又纯情的时代。

    这无疑又是一部近年来让人眼前一亮的南方电影,导演高鸣精准在深圳这座大城市的背阴面,浸入了现代个体内在恍惚、失重的精神生活。故事周而复返,兜兜转转地绕着圈,好像一切叙事也都是暧昧的,无头无尾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冢龙治摄影,他出色捕捉着人与人之间的空气,捕捉着故事与故事之间的缝隙。

    这部入围了2020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光明未来单元电影,由工厂大门、宝贵映画出品。我们在鹿特丹采访了导演高鸣、制片人王磊和男主角黄宇聪。

    深焦:高鸣导演您好。从您完成上一部短片至今已经过了十几年时间。是出于什么原因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带来了《回南天》这部作品?

    高鸣:我在2006年拍完纪录片《排骨》,2007年拍了一部剧情短片《阿松》,到2009年上半年都一直在拍片,到现在为止我都还有近400小时的素材没有剪,可以剪成3部纪录片。

    后来我和我太太一起创业8年,最终也没有做成,品牌最后也卖掉了。大概2015到2016年那段时间,我的情绪一直非常低落。为了缓解这种压抑,我就去跑步和钓鱼。电影中出现的湖就是当时我钓鱼的地方。那个湖在深圳的市中心,周围环绕的都是高楼,我以前从没有注意到城里还有这样一片开阔之处。那里是一个废弃的游乐场,除了钓鱼的人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人会去,坐着也没有人打扰,感觉很放松,很舒适。在那里的时间我什么都不想,心情很平静,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坐久之后,其实会产生一些幻觉,眼前好像会出现从前认识的人和发生过的事,一幕一幕像电影一样闪现。同时我感觉自己像是一条鱼,四周是透明的玻璃,像在鱼缸里出不去,自己总觉得被什么困住了。

    在这种状态下,我就产生了想要写作的想法和冲动。刚好那段时候王磊也在深圳,他看过我之前的作品,也鼓励我继续拍一些新的作品。但有时候想着想着反而懒得动手了。王磊就跟我说,我来给你当监工,给你定好截止日期,把第一稿剧本给我。就这样,我就真的开始写了,也如期把剧本交给了他。他看完感觉很好,不是现有的任何风格能包含的一种东西,而且特别南方。他也很喜欢这种所谓“南方美学”的电影。我们之后就开始不间断地沟通,花了差不多2年时间做剧本,之后也参加各种创投。在剧本逐渐成型的过程中,我们也找一些心目中认定的比较优秀的创作者,请他们读一读,他们不仅给了很多肯定,也很认同这个共同创作的机会,并且加入进来一起合作。《回南天》就是这样诞生的。

    《回南天》剧照

    深焦:这个故事本身虽然并没有确切的开始和结束,但其中几个主要人物还是有相对具体设定,比如在剧团学美猴王的男主角,有“大哥”入狱的龙老师等等。这些人物是否来源于您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人呢?

    高鸣:这个肯定是,因为作者电影必然跟作者本身的经历有一些关联,可能是经历过的,可能是想象中的,这些所谓的生命经验里的东西,无论从何而来,都是作者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怎样去建构属于我内心的、我认定的人的样貌,去考虑他们面临的所处的现实是什么状态,这其实跟我的内心是息息相关的。

    美猴王这些不一定是真的,可能是我想象的,因为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梦想成为那样的一个人。但随着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长大,小时候想象的无所不能状态也逐渐被压制住。小时候人就像一只螃蟹,可以伸出8只脚,甚至感觉能有16只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是后来面对现实生活,脚就一只一只被捆住,就变成一只大闸蟹上蒸笼的一个状态。

    《回南天》剧照

    像小东这个角色更多可能是我心理的一个投射,我希望自己能飞起来,但事实上,他却被人按在地上扒得精光。电影中的人物浓缩了我40年来对人的理解,处于不同年龄段时面对着不同年龄段的问题,小东有小东的问题,杜鹃有杜鹃的问题,园园有园园的问题,龙老师也有龙老师的问题,包括观众没有见到的那个进监狱的大哥也有他的问题。当然归根结底肯定是人自身的问题,我一直觉得是人自己有问题,才会出来各种问题。我觉得做《回南天》这部片更多地让我去触摸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一条线性的感情线索来牵引的,其实是最表象的关系。比如小东是属于少年蒙昧的状态,不谙世故甚至让人反感,但同时又有点不愿屈服,忠于自己的理想的成分。杜鹃明显就比他成熟得多,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怎么去要,但她不会说出来,默默朝着想要的东西走。园园的人物形象可能是追求过了,但最后发现要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也变得像幽灵一样。

    我设想中角色的心理年龄是这样的:小东可能就是20到23岁,杜鹃是25岁到28岁,园园是30到35岁,龙老师可能就是40多岁的状态,他除了物质生活层面没问题,其他地方到处是问题,但他还说不出来,也无人可诉说。人生到了最凋败的时刻,可能就是见不到面的大哥那样的状态。我把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的理解放置到这些角色上,因为有了多年做生意的经历,我对人其实不是特别信任,我对人有很多疑问。我觉得这部电影也是在触摸这种疑问。

    后来写作和拍片的过程中,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同时也帮助我慢慢走出来。这在现实中对我意义也很重大。

    《回南天》海报

    深焦:影片选取“回南天”这个季节性气候现象作为故事背景,是否也在某种程度上是您心态的投影呢?

    高鸣:回南天是广东特有的气候,每年有一个星期,因为冷暖空气交汇,到处都是水,我们形容叫做“万物流泪”。在这样的时间人会特别难受,睡觉也睡不好,因为被子都是湿的,整个家里好像都没有落脚的地方,必须靠抽湿机才能活着。

    我用“回南天”有两层意义:一是它给人非常不适的心理感受,二是回南天它黏糊糊的感觉是说不清楚的,有种粘稠和模糊的感觉很难表述,这恰恰是我对情感的理解。人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很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甚至没法说的,如果都能说清楚,也就不用电影了。这个气候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跟我理解的人物的情感状态在某些方面很契合。

    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就在想,这些人物究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心理构建的产物?显然不完全是真实存在的,包括这个角色和那个角色的关系,真的存在吗?还是一种幻觉呢?

    《回南天》海报

    王磊:我补充一句,其实讲的就是人际关系的暧昧不明或者不确定的性质,在都市当中,人其实会根据自身情态的变化在人际关系上发生变化。所以导演要说的是他想呈现这种人物关系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可以去解读很多含义,含义的繁复性也是南方艺术的一个特征,比如诗歌等等,都有这种多重性,不是单一的事件或者信息的表述,不管是创作者本身的自我投射,还是演员在表演时候的自我投射,观众再看的时候可能也有自我投射。我们希望在影像上呈现出这种繁复性,希望观众进入我们建构的美学系统里面,不单纯在理解上找到意义,还有一种身体感受。因为回南天那种潮湿,不仅是湿,还有重,有一种难受,喘不出气的感觉;然而场景转到湖边,突然又可以呼吸了,会有一种身体感的变化。

    高鸣:每一部电影最终都是和观众一起完成的,而且每个观众看到的都可能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回南天》是一部接口比较多的电影,有更多亦人亦己的感觉。

    深焦:刚才王磊提到的身体感受其实在摄影上表现得也很明显,比如我很直接的感觉就是色彩是经过很精心的设计的,总体是一个冷色调,蓝色的使用非常多,但其中每个场景都有属于各自的微型颜色系统。这个具体是怎么考虑的?

    高鸣:影片摄影的形式主要两种,一种是上肩的,主要是在小东和杜鹃家里,我们希望有一种流动的状态,他们像两条鱼一样生活在其中,一种湖底的感觉。当时给摄影老师的提出的印象是这种感觉,所以他也用肩扛的方式,尽量去找影像的流动感。我跟大塚老师也说,你的摄影机就像包围他们的水,要找到水的感受,所有镜头都是跟着演员在走的,像开场打乒乓球然后进到卧室的镜头。到了户外和其他两个空间里,全是架上的,稳定的。其实南方的影像的静谧感,有时候会有一些神秘感在里面。大塚老师也是在区分两种影像状态这方面做的特别好。

    关于颜色,我们在每一个空间里尽量去找我们想要的意象的色彩。比如说小东和杜娟的居住空间就是以蓝色为主,包括灯和瓷砖都是蓝的,房间里也有一些植物,实际上是想呈现一种水底的感觉。

    《回南天》剧照

    王磊:其实在这个狭窄空间里的那场戏,摄影指导他本身的拍摄经验也发挥了作用,把灯罩本身的蓝色调带进去作为环境色,也为空间增加了一种情绪气氛。

    高鸣:再比如说到了园园家里,色调整体都变成了白色。我们每一个颜色,包括每一个空间当时都是有具体的指向的,但更多的解读我希望还是留给观众。

    深焦:电影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没有配乐的,而在环境音上下了很多工夫,比如雨声、水声等等。这种声音设计是怎么考虑的?

    高鸣:音乐只有三处地方出现,都是在我认为有必要的地方。我本身不是很喜欢配乐特别多的电影,我认为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的一种。今天放映其实声音有点小,如果更大一点的话,空间声音会表现得更好。我觉得风声也好,水声也好,人声也好,把层次放进去以后就会特别美妙。所以我们在跟声音指导娄堃做声音的时候,反复强调声音的层次和丰富性问题。因为我平时生活在那里,我对南方的声音感受太深刻了,动不动有地方在滴答滴答地漏水,所以对环境音的觉察更加敏锐一些。

    深焦:影片重几个主要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技艺,比如小东是戏曲,杜鹃是插花,园园是舞蹈。安排这些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高鸣:其实美猴王这个形象就是我小时候特别喜欢,也希望能成为美猴王,这个设计也就是我自己想要飞翔的一个直接映照。像园园跳舞主要是因为演员本人有12年的舞蹈经历,而且我们选择的外景对面,正好是深圳最大的舞蹈剧团——世界之窗舞蹈团的所在地,这个地方本身也很魔幻,代表建筑就是一个埃菲尔铁塔,很多舞蹈团的演员真的就是生活在这个地区,而且是跟着已婚的有钱人,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像个游魂一样的状态。

    其实电影里的角色很大程度上不是现实意义上完整的一个一个人,可能一个人物是另一个的补充,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镜子,互相照射,有这样的功能。试着把这些人物串起来去理解的时候,就会发现里面有特别多的接口。

    《回南天》剧照

    深焦:在指导演员表演的时候,您希望他们能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

    高鸣:我想象中这个角色的状态。刚刚选好演员的时候,我就开始慢慢让他们抛弃原有的很多东西,逐渐接近这些人物。

    比如开拍前有两个月体验生活,就完全在那个地方,以影片中人物的状态,用他们的名字去生活,每天做什么学什么,怎么穿衣服,怎么吃饭,都按照人物的情态在走。从心理状态的调整来说,像黄宇聪他本身的背景跟小东特别不一样,也很积极乐观甚至有点冷幽默的人,但小东不是这样。所以我需要把他身上原来有的很多东西磨掉,让他感受到小东的苦闷,以及有这种心理状态衍生出来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到了后期他跟杜鹃的演员真的开始发生冲突,吵架,互相谁也不理,按照角色的状态在生活的时候,我就觉得对了。

    导演高鸣

    深焦:也想请问一下男主角,在这个转变中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

    黄宇聪:主要还是生活上的困难比较大,因为有一些20多年从来没遇过的事情。比如说每天的生活就真的是活着,没有任何其他可以做的事情,每天早上我起床之后就是开着电动车送杜鹃去学插花,但我没有任何东西要学,就像我演的小东开始是一个保安,每天都无事可做,在等着,也不知道在等什么。等到她学完,就再去接她回到家里,吃什么也不知道。杜鹃(的演员)是真的住在小东家里,蚊子很多,我住在园园家里,11层要爬楼梯上去,白天很热,晚上很多虫子,洗冷水澡,厕所也很脏。只有一个水龙头,导演就只给我买了一个桶。开始我完全不知道这个桶有什么用,还说是不是不用买了,后来发现真的有用,我才开始研究怎么用桶洗澡,装满冷水从头浇下去,冷得叫出来。然后因为隔壁住户很近,也不隔音,就会有人说:“别吵了!”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洗完澡出去马上就一身汗,吹风扇也很难受,虫子打也打不完,有时候真的无法睡觉也会跟导演抱怨。而且因为睡眠不足,精神也越来越差,眼神越来越空洞,但导演就越来越开心。

    演员黄宇聪

    高鸣: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但我们就觉得很正常,现在很多人就是在这种状态中生活,包括我后来带他去其他地方看,甚至条件还更差,特别黑暗,常常半年见不到阳光。去体验这种生活状态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去靠近这个人物的方式,但最重要的还是说心理上要去认同这个角色。比方说,小东是一个有点少年感,有点梦想,还有点执着,不想丢弃很多。但有时候做人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很不成熟,甚至让人讨厌,这些东西就是恰恰要从心理上去认同和接受,做的动作就会自然而然表现出来。

    后来他和陈宣宇发脾气就非常自然,而且她也不愿意见到他。我也问她:“怎么好几天都不要他送你去上班?”她说:“不用,我自己会坐地铁去。这个人太讨厌了。”她会觉得他有时候很自私,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这些恰恰就是这个戏里面需要的。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也完全是为了戏里在积累情绪。

    黄宇聪:我们一开始其实关系很好,很有默契。后来我真的越来越像小东,她就真的很讨厌我。

    高鸣:一开始他们两个都有点像真的情侣,我就有点担心,但后来慢慢就随着对人物理解深入而自然发展了。其实他们在那里生活,我不会去干扰,只是旁观,但发现两个人关系太好了之后我就要想办法去打破这个状态,用各种方式“折磨”他们,逐渐就开始有了演员这种对生活的不满和愤怒。

    演员黄宇聪

    深焦:现在拍完感觉怎么样,缓过来了吗?

    黄宇聪:花了一点时间。

    高鸣:也不是说真的有多少怨恨,但因为他们原本的生活都非常平整,我需要让他们起褶皱。起了褶皱,自然就会做出很多超出理解范围的事情。毕竟哪有正常人会去拿开水把花浇死的?

    深焦:您现在有下一部电影的计划吗?

    高鸣:我在筹备两三部。其中一部基本上以及写得差不多了。其实拍完《回南天》以后,我觉得给了我一个方法上的指引。在做新项目的时候,可能我前面会想得更多一些,到现在还没有给任何看过,也还没有到透露的时机。以后肯定会一直拍下去,剧情片会继续做。纪录片方面,之前也提到我手上有能剪散步片的素材,后面会一部部剪出来。包括《排骨》也会拍续集,我也在观察这个人物的变化,最近他开始喜欢上了抖音,在里面讲电影,我也会去继续拍他。

    -FIN-

     4 ) 3刷《回南天》| 每个人都是漂浮在城市里的孤岛

    6月29日,写完2刷《回南天》,担心后面排片太少,无法兑现3刷的承诺,所以当晚就赶着看了第3遍。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并不多余,写这篇3刷时,也顺便看了下购票平台的情况,在电影提前点映到正式公映的这段时间里,我每次买票都是要从“正在热映”的界面点进去,然后往下划至少3屏以上才能找到电影《回南天》购票,平时离家近、经常去的影院基本没什么排片,有排片的影院呢,好一点的时间段又比较少,现在更是如此。

    这个“正在热映”界面从未看到过《回南天》

    购票页面需要下拉超过40部电影才能找到《回南天》

    一些网友所在的城市也是这样,当然,也有部分区域刚上映时排片较多。可知道这部电影正在上映的人确实不多,我最早也是在一个电影爱好者群里看到上映信息才去买票的,问过一些观众和身边的朋友,感觉《回南天》在关注艺术和电影的群体里是有推荐的,但总体来说还是偏小众些。

    网友关于《回南天》的讨论

    结合近年在电影院看艺术电影的情况,可能这就是国内同类电影在公映时的待遇,接下来我重点说说3刷后的感想。

    阅读电影:一座城市就是一本书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电影院里除了娱乐电影,也会放映不少严肃主题的电影,这类电影一上映家里的大人们都会去看,看完就会回家讨论,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也会有很多关于电影的评论和报道,即便是个小孩,看到这些信息都会有一点自己小小的思考。

    那时大人们和媒体的评论,好像也不是在说电影里的段子搞不搞笑,有哪些参演的流量小生和小花,电影的特效做得够不够精彩炫酷……回想起来,似乎现在看电影很难再找到从前的那种感觉了。所以3刷完之后,我觉得《回南天》还是有点不一样。

    高鸣导演说他拍《排骨》,同样是拍大城市里生活的异乡人返乡,他没有像很多经典电影那样去表现美丽的乡愁,反而是那种回不去故乡,又在大城市里漂泊无根的状态深深吸引到他。这种“反乡愁”的调调,让我想到了苏东坡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可是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又该到哪里去找一个能让心灵安定下来的地方呢?

    3刷后的导演映后交流现场

    到了《回南天》,导演也不想把电影拍成观光一座城市的风光片,而是“把镜头往回转,以内心的方式慢慢来打开,来看到这个城市里平凡小人物所面对内心的困境和状态,那种最真实的感觉。”

    我看过国内外不少讲述城市故事的电影,印象最深的却是一部很古早的黑白电影《东京物语》,父母从小地方去大都市东京看望子女,在繁华的东京,疲于应对工作的子女们甚至都没时间带着老人们好好地看看这座城市……

    电影《东京物语》通过母亲的丧礼展现了人物群像

    该片导演曾说:“我想通过父母与子女的经历,去描写传统的日本家庭是如何分崩离析的。”片中唯一人设近乎完美的是二儿媳纪子,但即便是这个看上去没有瑕疵的人物,也会在老人面前掩面而泣,自述:“我不是什么好人……我很狡猾”,因为她并不像公婆想的那样总是怀念已故的亡夫。

    曾经,我们看电影就像看一本书,遇到有的书不那么好懂,我们可能会看完后再多翻几遍,甚至每看一次,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感觉。随着年龄和人生经历的渐长,过去不喜欢的书,在多年后再次打开阅读,情感上发生改变的情况也是有的。

    喜欢1刷时被忽略的这个镜头,有种梦中惊醒的感觉

    在1刷《回南天》时,确实有让我如坐针毡动过离场念头的时刻,要不是有映后交流,我可能也未必会撑到最后。2刷时,因为已事先获取了不少信息,很容易沉浸到故事里面与人物产生共情,所以不知不觉就待到了结束。3刷时,面对很熟悉的故事脉络,我忽然有种在读一本书的感觉,这本书有那么一点意识流,每个片段里都藏着一些导演欲言又止的故事。

    其实,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事、一些人,开始令人反感不舒服,但后来有些事、有些人却让我们发生了改观。这样的道理在200多年前,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就有过非常典型的印证。我的《回南天》3刷,就有点像一个打破“傲慢与偏见”的过程。

    城市里,你我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电影《回南天》里的城中村,在空间分布上是一个个密集的“握手楼”,人们居住在一起,甚至隔着墙就能清楚听见邻里间的生活起居,但是出门时人与人却很少打招呼。

    这样的城中村,在高鸣导演眼里,跟片中两个小情侣看似亲密实则疏离的状态契合,就是“人的物理距离特别近,但是心却隔得比较远” 。

    在《东京物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刚到东京时,母亲说:“原来东京这么近。”而在经历了探望子女过程中的种种后,离开时母亲又说:“东京真的太远了。”

    这样的真实,让我们往往不忍去触碰。如果说,有些电影是在温暖的底色中添了一笔人生的凉意,这次看《回南天》,我却感受到了电影在潮湿压抑的空间里,不时调入的一些亮色。

    相信导演一定是个情感细腻的人,他用温暖的眼光带着我们去看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也伸出手轻轻触碰了我们不曾被触碰的内心,化身在他的视角,我看到了其中的人文关怀。

    导演在此前的映后交流曾说过,关于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创作,他其实是“站在女性角度去思考问题,两位女性他都给了一种爱,让她们正视内在的欲望,表达真实的人性。”

    杜鹃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拒绝男友小东的欲望,但她又有着自己的欲望,所以她会一个人在房间里拉上窗帘,换上性感的睡衣,在点亮灯的蚊帐里躺下来,在独处的时刻体会心中最真实的情感。

    这段戏,给了杜鹃在片中最美的镜头

    和小东的相处中,她稍稍成熟,所以她会像姐姐教训弟弟那样对待小东,这也是生活中有些情侣们的情感状态。为什么两个人已经不爱了,却还不分手?其实,现实中大多数情感都是这样渐行渐远。如果无法理解这些,可能是还没有见过情感的多样和复杂性。

    病娇的园园,在直播中的絮絮叨叨令人生厌,应该没有人会去听她到底说了什么,但3刷时我把园园的台词串了起来,其实她一直在讲自己的故事,完整听下来能看出这些台词都有精心设计过。那些反反复复地讲述,又让人想到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除了心理医生,大家都只是想看热闹,谁会真的去关心她痛苦的内心呢?

    就像我们生活在热闹的城市里、闹哄哄的大家庭里,繁华的表象之下,人们各怀心事,人们各自孤独,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座座孤岛,谁都不愿轻易向他人敞开心扉,谁都无法走进另一个人的内心。导演细心地捕捉到了这种特质,也给了园园这样的“都市病人”表达与倾听的耐心。

    小东并不是那种刻板的“直男”形象,在看似没有出口的爱情和生活中,他还没有变得麻木,他也有自己的思考,有着想要挣脱困境的愿望,但在他这个年纪越是思考越会迷茫……

    片中有不少小东望向城市思考的镜头

    龙老师身上有着导演自己的影子,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导演说:“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我的原始状态,其实跟片子里面梁龙的状态有点像。有那么几个月的时间被困住了……”

    在龙老师和杜鹃的最后一个镜头里,“这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山顶之上看着被雾气淹掉的城市,然后他们庆幸自己终于逃到岸边的时候,那一刻我觉得其实他们彼此内心应该都有更多的东西。”

    在高鸣导演看来,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总会有一些模糊和未知的东西。“我特别反感叫别人‘底层的人’,这就像用‘民工’这个词一样粗暴,我觉得所有的人都是普通的人,都是平等的,只是他的位置职业不一样,但他们遇到的情感和困境一定是一样的,我电影写的就是困境,4个人都在困境中找出口。”

    相对于很多宏大叙事的电影,他想留一些叙事给普通人,特别是漂在深圳的年轻人,“先认知我们遇到的问题,再慢慢知道怎么一步步跨过去。”

    城市的年轮:被遗忘的时光

    关于电影中出现的香蜜湖拍摄地,记忆中多年前刚来深圳时,它还叫“水上乐园”,坐公交车有时会经过这个站点,但那时乐园已经停业了,后来公交站也换了名字。再后来,新来的深圳人很多都再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应该也不知道它的存在。

    有一次,我约了朋友在湖对岸的休闲区吃饭,看到荒废的园址,和休闲区漫步的人们,形成了一种莫名的反差感。一个是本应该喧闹的乐园,现时却异常安静;一个是装修雅致的庭院,现时却人声鼎沸。

    可能在每个城市中,都有过类似“香蜜湖”这样的切片,它是一座城市过去的缩影,也是即将或已经被遗忘的记忆。

    小东背后是香蜜湖废弃的水上双环过山车

    “我情绪出问题的那段时间,天天会去香蜜湖钓鱼,如果来深圳比较早的人,都知道香蜜湖的过去,香蜜湖以前有过一个特别辉煌的时期,后来有了欢乐谷后,香蜜湖就慢慢被忘记了。”

    高鸣导演说,“它曾经是城市人们关注的中心,但现在却边缘了、荒废了。我很想知道,香蜜湖自己怎么想,它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失落,它会难过吗?”

    香蜜湖对岸是市中心的黄金地段

    翻开深圳香蜜湖的过去,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香蜜湖度假村是我国最大的游乐园、第一个“迪士尼”式游乐中心,曾风靡深港两地,成为深圳人和来深旅游者的打卡地。1997年,它与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一起,作为深圳旅游的名片入选“鹏城十景” 。此外,香蜜湖还曾出现在深圳的初中英语课本里,有了一个洋气的英文名“Honey Lake”。

    “游乐城”换成“饮食城”也映照了香蜜湖的真实历史

    随着1998年,新一代大型主题乐园“深圳欢乐谷”的正式开业,到了2005年和2011年,水上乐园与风靡一时的香蜜湖“中国娱乐城”则相继停业。在这近40年间,香蜜湖因其优越的人居条件,被地产商相中而建起了大型的豪宅聚居区,其作为旅游用地的功能逐渐式微。

    今年6月6日,深圳出台新措施,将对标借鉴美国硅谷沙丘路有益经验,打造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世界级的新金融中心香蜜湖在崛起,但对于更多人,香蜜湖是一种城市回忆。

    很多老深圳人都说,最初的香蜜湖记忆与“豪宅”无关。它是秋游的地方,是吃饭喝酒的地方,是陪伴着孩子长大的地方,是老深圳人的集体记忆,它就是深圳人的“迪士尼”……

    那些不被看到的隐秘角落

    电影《回南天》上映之前,深圳连续下了半个多月的雨,空气中的潮湿和闷热发霉的味道让人有种生理上的不适感,而我的3次观影,都是在明媚清爽的晴天,3刷过后却又迎来了连天暴雨,天气和情绪上的反复,让我联想到电影中出现的乒乓球。

    高鸣导演说,《回南天》在第1-3稿时都叫《乒乓》,小时候他把乒乓球踩扁后,扔到热水里乒乓球一下子就会鼓起来,但如果人受了伤害,还有这样的热水吗?人和乒乓球都是挺脆弱的东西,乒乓球有自我修复能力,但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哪里?我们需要去寻找。

    我想,生活里既有艳阳高照的时刻,也有阴雨绵绵的时刻,我们的情绪也像天气的变化一样,阴晴不定,除了快乐,也会有恐惧、忧郁、厌恶和愤怒等,用好莱坞的主流方式来表现,它就是合家欢的《头脑特工队》,用作者电影的方式来表达,它就会更为个体化和情绪化,可能就像剧情片《回南天》一样。

    在3刷的映后交流中,我们能看到,《回南天》不好懂,导演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在努力帮助观众解读,毕竟电影在上映前后都安排映后交流场的比较少见。3刷后我的参考评分是6.5-7.5之间,这个区间包含了不喜欢的减分和想要予以鼓励的适当加分。

    废墟之上还能重建吗?

    电影《回南天》与过去经典的大师之作相比仍有差距,我也想过是不是建议导演在创作中可以运用一些电影技巧迅速将观众带入戏中,而不是像他说的那样电影是他本人的心理投射,“就像剥笋一样,慢慢地剥开自己”?毕竟这样里外3层的“剥笋”过程,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但转念一想,谁没有被现实磨平棱角的经历呢?反而是保持这种创作上的个性化更为难得,况且除了形式上的一些问题,电影想表达的人文主题和精神内核并无问题,相信经过这次市场的打磨,导演和创作团队也一定会反思并加以精进。

    听到导演说:“我觉得这座城市未来需要有这些情感的流动,我也会继续用作品给城市包浆,我们慢慢地来。”还是挺期待他后续的作品《五花》。

    2020年的“排骨”(左)和高鸣导演

    作为《排骨》的续篇,我们也想看看过去清瘦干练的“排骨”,是如何变成了今天带点油腻感的微胖“五花”,镜头中的他是不是还像从前那样金句迭出、人间清醒?即便是已经变成了我们不喜欢的样子,他的故事也具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样本价值。

    相对西方电影,东方电影的含蓄、留白、细腻和克制风格别具韵味,往往人物的一个表情、一句对话,就蕴含着无数的变化,在这样的电影中,其实编剧也可以是看电影的我们自己。

    我想我有点能理解《回南天》的导演和创作团队,这就像之前我参加的一次活动,主办方为了给大家带来惊喜,在冬天特地从四川空运了一批腊梅到深圳,并将梅花赠予了每一位活动参与者。

    活动结束后,我捧着梅花走在深圳的地铁站里,有的人看到梅花、闻到花香,脸上露出意外的欢喜,也有人看到梅花、罔顾空气中飘散的花香,告诉身边的人:“深圳冬天怎么会有梅花?一定是假花!”

    虽然,赠人梅花的主办方和手捧梅花的我,都是真诚地想给予他人一些美好的东西,但这种感觉就像一部电影的名字——《这时对,那时错》,这个世界,要细想想还真有点复杂。

     5 ) 镜子里散落的拼图

    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回南天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天气。它的潮湿与黏稠,如一座透明的茧房包裹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难以伸展,烦躁、苦闷。所以,回南天也是一种情绪,一种暂时找不到出口的情绪。

    电影《回南天》表现的正是这种情绪,影片中的四个主要人物,都沉沦在回南天的情绪茧房中,难以自拔。他们努力挣扎,或盲目,或妥协,或倾诉,或思索,到最后,他们也没有找到出口,但至少可以在镜子里看到了不完整的自己——回南天终将褪去,留下镜子上的错落的水珠。

    《回南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电影,但影片中的场景、人物、天气、情绪,都带给观众某种程度的“相识感”。

    赛博朋克般的香蜜湖游乐场“废墟”、狭小逼仄的城中村、空旷且别有“洞天”的豪宅、南头古城、关帝庙、酒吧、烧烤摊,等等,对于生活在深圳的人来说,这些地方,不管你熟悉或不熟悉,它们就在那里。它们“身后”的“背景”,才是深圳最“标志性”的高楼大厦。这可能不是你最熟悉的深圳,但肯定也不是让你感到陌生的深圳。

    小东可能就是你熟视无睹的保安或骑手,杜鹃可能是那个你有意无意注视过的猜不透她的内心的姑娘,龙老师应该是那个你不可亲近却禁不住想象或八卦的“大佬”,园园大概是人人心中都可能有的舞姿绰约的神秘女子。

    回南天不是一种让人愉快的天气,但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天气。我在深圳生活十多年,令我印象深刻的回南天的年头只有两年,一年是2016年,另一年便是今年,2022年,这两年,我住的房子的墙上都出现了起霉的情况。电影《回南天》里的回南天,对于熟悉回南天的人来说,看得出来是“洒水”的效果,并非真正的回南天。制造出来的回南天,多少丧失了空气中的缠绵感,但回南天之下的人物的状态,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我有代入感的。天气是“假”的,情绪却是真的。

    可以说,这种“相识感”并不是可以对号入座的相识感,而是一种在特定天气与氛围之下的即时共情。电影散场,回南天散去,我们可能还会短暂停留在情绪当中,却又能够快速找回自己的角色。《回南天》是一部以氛围和情绪见长的电影,再看一遍,时移境迁,角色变换,你可能又会有新的即时共情。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回南天》的叙事是“不友好”的。影片的碎片化叙事,使得整体叙事和每一条叙事线都是不完整的。而每一块碎片,也是不完整的,或欲说还休,或语焉不详,或嘎然而止,或王顾左右而言他。显然,这是导演有意为之。情绪是流动的,也是模糊的,有时候还会跳跃,碎片化的叙事,其实是符合情绪的特点的。微妙的是,碎片之间,会有交错、对应、重影、互文,错落有致,并非无意义的堆砌。

    在某种意义上,《回南天》也是一部充满“挑逗性”的影片,它把说不清道不明的细节都塞给观众,让你遐想联翩,在暧昧的“不自知”中一再迷失或省思。小东爱杜鹃吗?杜鹃爱小东吗?龙老师在PUA杜鹃吗?园园只是利用小东?小东和杜鹃的“出轨”是精神性的还是欲望性的?这些情感谜题,各有各的解法。

    影片中唯二的两场“床戏”,一场在开头,一场在结尾,却都以小东得不到告终。小东和杜鹃是同居的恋人关系,小东的得不到,是不是一种疏离感与挫败感的暗示?小东和园园暧昧了那么久,只有那么一次?还只是时机不对?

    龙老师是成功人士,但他念兹在兹的大哥却在“里面”,他是在为自己的原罪困惑吗?杜鹃给龙老师杀鱼,鱼头却来到了城中村?空荡荡的鱼缸,放生与“托孤”,以及最后的“回归”,都是什么样的隐喻?

    如果你都听导演或其他主创的解读,那你就被他们PUA了。面对《回南天》这样的影片,你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因为看电影的本质是找自己,而不是找导演。以我对导演高鸣的了解,《回南天》并不是一部“自传式”电影,但里面肯定有高鸣的影子。同样,你也会在影片中找到自己,不一定是完整的自己,但肯定是拼图的一部分。

    《回南天》是镜子里散落的拼图,我们拾起一些拼图后,又发现每块拼图都不止一种可能性,指向不同的自我。

    在华语电影史上,《回南天》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碎片化,并非独有,蔡明亮、杨德昌、王家卫等人的电影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套路”。

    《回南天》是高鸣的第二部长片,第一部剧情长片。从《排骨》(2005)的个体创作、纪录片创作到《回南天》的团队创作、剧情片创作,高鸣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多的,但他对自己的表达需求和美学追求,都是非常笃定的,而《回南天》的好与不足,都在其中了。

    PS:本人有幸以群众演员的身份参演了《回南天》。我记得我参演的那场戏,是有比较激烈的戏剧冲突的,但这并没有呈现在成片中。在廖庆松的指导下,《回南天》的成片,与最初的剧本应该是有出入的——甚至可能有结构性的调整。

     6 ) 回南天:你们那么努力,居然还能在一起

    一部失败的电影,《回南天》。 只有两个点是不错的: 1、有龙姨参演,龙姨的演技很真实不做作。 你可以说他在演自己,也可以说是浑然天成。 好的演员可以是演出来的,也可以是他就是。 2、宣发做的不错。 在上映之前,把电影切分成了100个1min的片段。 邀请100位创作者,根据这些片段生产了100张海报。 这个玩法本身很有意思,是少见的有意思的电影宣发。 也是基于100张海报,近期在深圳华侨城做了一个回南天的展览。 提取出来的一句话叫做:我们这么努力,还是没能在一起。 以及,这部电影主要就是关于出轨的故事。 佩服,电影的主题是:你们那么努力(出轨),居然还能在一起。 展览的主题是:我们那么努力,还是没能在一起。 将颠倒黑白称之为:“艺术”、“文艺片”,恶心啊恶心,这活儿太下作了。

     短评

    南方新浪潮笑死哈哈哈哈哈

    2分钟前
  • 鬈毛毛
  • 还行
  • 比较震惊的是策展人居然在放映前说出了“希望喜欢的多夸夸,批评的留到上映后再说”这种话,这什么奇怪的风气?且不说适合不适合,下面的观众听了反感不反感,现实点说这种想法对影片发行本身的伤害风险也相当大,某著名影片不就一片赞扬声,结果制片人错估票房形式漫天要价结果电影最后连公映都黄掉了?估计策展人是会看豆瓣的,望以此为戒,不要再干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傻事了。

    7分钟前
  • 17950
  • 还行
  • 我记忆中最潮湿的回忆,是在南方最热的时候。阳光无法伸手触摸的地方,会静悄悄地生出锈来。我的细胞中滋生出了卑微与无聊,懦弱与无能。我本是美猴王,但沦落街头却成为了小丑。在潮湿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一条游来游去的鱼。

    12分钟前
  • 黄宇聪
  • 推荐
  • 回南天,苦,闷。两位无产阶级主角谜一般地怀有中产阶级的矫情。心性高没什么问题,但是心性高到矫情就尴尬了。比如说洗澡——即便有其他暗示的可能性——委屈吗?是象征那种年轻人初入社会经历的别人不懂但自己尤其耿耿于怀的委屈吗?可以是,但是绝对没表现够。尤其是女一和女二,到底在干嘛?矫情得我都懵了。对女性角色的描绘是这样,还指望男的懂她们在想什么?每当新兴导演拍点有的没的,还搞碎片化剪辑,大大小小的隐喻,我就呃啊。和朋友理了一下,看得出来有很多想表达的,但各个碎片都不了了之了,还没吹出泡泡就破了,比较疲软。我挺迷恋把生活文字化、影像化的,哪怕不加其他修饰,也是聚焦,于是现实就变成了梦;但是吧,就挺僵的。你要是不能迷惘成诗,就只是梅雨天墙壁上的霉斑而已。这种无力或许也是主旨之一。但是不够。

    15分钟前
  • Shaggycat
  • 较差
  • #BJIFF10#都叫回南天了,都不拍点潮湿的氛围吗?用了这么多水的意向都没有回南天的闷骚劲儿?就这清汤寡水的?故事写得何以创投胜出啊?想必项目方案肯定做的很好看。以及为什么把女性角色都写得如此绿茶婊?

    20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很差
  • 导演是真的没有才气。视听缺少风格化的同时叙事也缺乏连贯性,中间夹杂着大量生硬又做作的符号元素与奇观,演员之间毫无默契可言。潮湿也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是作为影迷型的导演把电影塞得太满而内核又太空,最后乱成一锅粥。

    25分钟前
  • HoSaiiRai
  • 较差
  • 要么不说话、要么不好好说话,故弄玄虚、无病呻吟,国产文艺片通病这片全包。主角用开水浇绿植、虐待金鱼…真的要被气死了!

    29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 氛围有,浪漫倾向也有……缺点不必说,但亮点我都感知到了。

    32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 在潮湿的南方,压抑中的城市年轻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语言。然而一切显得那么徒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秘密,哪怕最熟悉的人也不会轻易的袒露。金鱼,困在鱼缸里能活,然而放到了湖里,看似给了自由,却只能是死亡。舞蹈,直播虽然解忧,还需要打开窗户跳起了自己的舞。欲望,有欲望却得不到舒张。狭窄城中村的街道,长出水来的地板,悟空变成了小丑。

    35分钟前
  • 张劳动
  • 力荐
  • 想想我过两天还要采访导演,写一篇吹捧的文章我就想打自己的脸😭 我理解导演的概念,在南方沉闷的潮湿的天气里讲述年轻人心中压抑不得志无处释放的情绪,对于水的运用贯穿了整个电影,从人工湖水,到雨水,到露水,到鱼缸的水,这些都是挣扎的不同表达。但是导演真不是灵气自带型,片段的拼贴和配乐,到演员的调教和台词都足以看见他努力但没有才华…

    39分钟前
  • 玫瑰色的春天
  • 较差
  • 大概是这个阶段最讨厌的文艺片调性了

    40分钟前
  • Orangeyuwen
  • 较差
  • 软糯潮湿的情感关系,长时间的语气停顿,都是生造的、悬空的、脱离了现实的,可却用底层的原料堆叠出一个诱人的气候,于是需要多花一点时间把水珠擦净。四个主要角色,相互之间从始至终没有建立起任何可信的关系,对神秘(龙老师)或病态(圆圆)的性格建构都太过肤浅。男主角可看作所有扭曲的人物的一个缩影,一个“坏情绪”的产物,一个被社会阉割了的性压抑者。拍的是都市人的生存困境,放出来却是青年导演的方法困境。看完陷入了深思,我们的创投系统到底在鼓励怎样的作品……

    45分钟前
  • 晚不安
  • 较差
  • 导演试图用他的意象和元素牢牢困住他的演员,可是演员居然还沉浸其中,做着自以为高级的戏码。

    50分钟前
  • 木子荨
  • 较差
  • 如果你能欣赏粘稠,压抑与焦灼的情绪,我想你也一定能进入这部电影,正因为它的情绪传达是相当准确的,因此才能把这种人物陷在泥潭里出不来的状态呈现出来,挣脱出来的那一下是鱼缸,瞬间暴雨,泡泡,然而现实就像那一声声修彩电修手机的喇叭,提醒你还在泥潭里。

    54分钟前
  • 周圣崴WAI
  • 力荐
  • 设计感过强,通篇cliché。但年轻演员看得出很有可塑性。

    56分钟前
  • Lycidas
  • 较差
  • 关键词:国产、文艺、中年男导演。

    1小时前
  • 谁都别想找到我
  • 很差
  • 又一部潮湿的情绪电影,一对精神和肉体都渐行渐远的深漂情侣。一个美猴王变小丑,一个不洗澡不能插(花)。情侣无爱也就罢了,可为什么他们各自的精神出轨对象也都纤尘不染呢?XD 深圳这么苦闷寡欲么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 ...说的比拍的好

    1小时前
  • 砧石饮
  • 还行
  • 6.27广州映后。导演开始先拿作者电影说事,说不一定要每个人都看懂,他觉得拍得很清楚。我举手说,确实拍得很清楚,一对深漂双双精神出轨谁看不懂啊,问题是在于片子拍得太浮了,像手摸雨水,手摸鱼缸这类空镜头太多了,出现一两个倒罢了,全片多由此类镜头组成,显得矫揉造作、空无一物,给观众的体验就是缺乏真诚。导演回复如果我觉得这类镜头都是空镜头就没啥好跟我聊的了,以及表示这部电影其实环环相扣,希望跟我拉片讲解……我差点两眼一黑。还没提该片台词脱离实际(“你快乐吗”“你知道皮肤高潮吗”)、情节由于空泛堆叠无法说服观众(女主梁龙忽然手贴脸)、男性自恋意识过强(男主没上一次床很惨但自立自强还是要当美猴王;女主忽然跟中年老男人心电感应一起淋雨看风景)等问题,主创开始拿情怀回怼。导演啊,想当老塔先要学会接受批评!

    1小时前
  • 惠子
  • 很差
  • 太平了,美猴王和花店都因为缺乏细节而流于表面,可信度太低。至今不明白为什么杜鹃跟小东同居却每次都拒绝做爱还一副被骚扰了的样子……太多单薄的剧情了,无论对人物还是深圳这座城市的挖掘都不够,作为观众至始至终不能浸入故事。

    1小时前
  • momo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