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大巴车行驶在北川崎岖的山路上,正午时分的人们昏昏欲睡,赶回去给女儿过生日的宋更归心似箭,正在和女儿通电话时突然山崩地裂,刚才还平坦的道路顷刻间变成悬崖峭壁,大巴车悬停在峭壁上,宋更跳车而逃,电话里已经没有了声音,身后的大巴车坠入悬崖。一场罕见的里氏7.8级的地震奇袭而来,北川等地化为废墟。 随着电视直播信号的恢复,北川灾区的悲惨场景和救援的画面呈现在千千万万观众面前。全国各地的对口援建工作迅即展开。
不是所有宣扬真善美的都是煽情,不是所有的励志都是鸡汤。院线上映的热门影片,清一色是少男少女的狗血恋情,或者国外的大片,难怪中国的电影市场发展不起来,作为观众的我们给那些真正用心做电影的人机会了吗?这部电影没有围绕某个人或某个家庭展开,所以剧情上很难与观众形成共鸣,我认为这是一个心理战略上的失误,因为大多数人很容易被个人的生死存亡所打动,但一旦变成一个群体,结果就变了。影片主要讲述震后人们生活和情感的变化,还有山东援川的重建工程,着重宣扬了党和国家对灾后工作的扶持与重视,这是事实!08年的汶川地震,如果不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汶川人民也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重振起来。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触动了我:“看到他活着我高兴,看到他的家人都不在了我又高兴不起来”,是啊,活着的人是万幸,但他们真的能够获得幸福吗?家人不在了,幸福又与谁分享呢?汶川地震成了08年的符号或是标签,那些受灾的群众也淡出了我们关注的话题。但对于他们来说,伤疤还在那里,心理的阴影还在那里,他们想要忘记又真的能够忘得了吗?我想,电影真正的目的是让我们珍惜安逸的生活,珍惜我们的幸运,即使不幸,也要相信一切苦难都会过去!
越是大时代越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平凡人物讲出故事,孔导深谙这点,没有慷慨激昂的领导讲话,只是夫妻间的牵挂,子女父母惦念,于无声处,流露出的情感,传递出的故事
一看这演员阵容,非山影莫属~今天是母亲节,但也是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的纪念日~逝者已矣,存者且向前,且珍惜~感谢每一位英雄~
5月12日,央视六在播,一看全是山影的老面孔,有时候主旋律,在特定的时间播真是让人感触良多
就不评分了
中国的兵,都是好样的。。。
影片通过一系列写实的情节 表现了如李振河 孙学林等等地震的援建者们舍小家为大家 与受灾后的北川人民同甘苦 共命运的高尚品质 更十分细腻地将视角伸向每个人物所遭受的无奈与他们鼓起勇气克服困难的历程 将一幅川鲁人民不离不弃 自强不息的宏大画卷展现在观众眼前 是一部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准兼备的电影
被公司强迫去看的,尓豪越长越帅了
主旋律,熟面孔,山影的政治任务吧。ps:每天认识一个新的祖老师
2019的5.12,母亲节,响彻全城的警报声,孩子问我这是干嘛,我说十一年前,我们国家一个叫汶川的地方发生了大地震,死了很多人,这是为了纪念他们……回到家,电影频道正在放这部电影,我让孩子放下课本,让他先看看这部电影。可能是因为主旋律电影,可供发挥的余地并不大,剧情也都在估计地范围之内。但想起十一年前国家的剧痛,想起去年驾车路过理县和汶川的那艰险一路,我不禁悲从中来,到洗手间摸一把脸才继续和孩子一起观看。这些演技不俗的实力戏骨,没有把这些剧中人物塑造成脸谱化的人物,而是塑造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这样的电影依旧是饱含深情和力量的,依旧是能感染人的,不仅仅是对于我,还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魔幻灾难剧,突破传统主旋律。
很中规中矩的中国灾难纪录片。知道主旋律,但当时的军人,当时救灾的所有支援人员,肯定比片里更艰辛和凶险,也更加多的牺牲。看到新北川规划效果图,我居然哭了。因为太震撼,对里面的北川人民来说,这就是救赎,这就是重新开始的希望。
有关512的故事,那段回忆太疼痛,拍得不错
只有亲身才能体会的痛,很明显电影很克制了,虽然当时不是在灾区,但成都的感受依然深刻,看《唐山大地震》特效很棒,这一部差点特效
其实 电影里面是多理想的世界呀
成都的出租车司机都在讲说要移民去北川,因为山东人把新北川建的太好啦~
看到张译演的老乡去接开车来援建的山东车队的时候 站在山上的那一声吼 眼泪水都要保不住了 想起地震那年 我们还是高中生 那些回忆啊!北川平武 板房好熟悉 救灾帐篷好熟悉 四川话好熟悉
山影有这个阵容,片子拍得却挺凑活。
北川之殇,心有余伤!
很正能量,故事性稍差一点,故事讲好了,情怀才能容易被接受。
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