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这是一场庄严的送别
镜头是如此的真实而庄严,甚至带上了自己的感情。没有经历的人,就是给他画好了分镜头,也无从拍起。
这一代的中国人,是没有故乡的。我小时候上过的幼儿园,走过的街道,第一次去的电影院,疯闹的操场,都不在了。也没有人用镜头记录下来这一切,它只留在了我的记忆中,甚至一张照片都没有。
最后一个苍白的拆字,又会拆掉多少动人的故事。不为人知。
人情冷暖,一双苍老的眼睛看遍,永远是岁月的波澜不惊。生命的智慧到了最后皆在于——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什么事儿过去就忘,不记得。此乃佛家之境界。人世间的道理,本是这么简单。然而人总是迷失了自我,寝食难安。
那个画画的青年,没有艺术青年的颓唐和躁动,如此的善待老人,热爱艺术。很温暖。
敬大爷随身带着梳子,人活一辈子,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这叫体面。这是对生的尊敬。
“我都给他们记着呐。四百多了...”陪伴自己的人日渐走远,生命终是孤独,然而却没有随便丢弃的理由。
独自对着相册说话,独自录音讲自己的生平,最后却被猫把刚录好的磁带弄坏了——算了吧。你已忘却,人终究留不下什么。
当了爷爷的儿子,在父亲眼里也总还是孩子。你依然不忘絮絮叨叨的说起他,听他的抱怨一言不发,拿出钱给他:“买点儿好药,别总对付。天冷,穿厚点...”
父母之恩,永世难报。
古老的北京城,夕阳西下,被染上金黄色的皇都。镜头中的那份庄严让人肃然起敬,可是外面的世界却实在浮华而鼓噪——还留恋么。
这是一场庄严的送别——日渐逝去的文化,记忆,生命。
我向他们致敬。
2 ) 我们都忘了都忘了全都忘了
鼓楼。爆肚。拆迁。空巢。耄耋。
纪录。深焦。全景。固定。渐隐。
我独自坐在影院中央,我的映像在放映机前与银幕重叠,我伸手就能摸到剃头匠干涩的脸庞,我看到剃须声搀杂着我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安静盘旋,久久挥之不去。
生命再灿耀如花最后也要复化为最单纯的线段,忘记起点的同时眼前却总是隐约幻映出终点。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从不曾感到我曾经那么接近死亡,那是个触手可得的界限,纵然一跃就是百年身。
于是我要努力活着:一个人对照挂历,按时给老主顾上门剃头,正午十二点开始吃我的爆肚,晚上九点准时就寝。老朋友走了,他的黑猫永远在窗台上双眼荧荧地盯着我。
我怎么了,我是不是像那台老钟一样,走的不准了,总是慢五分钟?儿孙自有儿孙福。可谁又能来伸手拨快我的节奏?剃须刀、老朋友们还是它?
干干净净地来到这世上,干干净净地撒手离开。怎么突然听不到声音了?眼前的一切,那踢毽儿的女孩子们,那蹬三轮儿的小伙子们,都蓦地模糊起来。坐在城墙脚下,我掏出我的小梳子,梳齐头发。
我一直在轮回变幻中寻觅那一个永恒问题——是世界抛弃了我,还是你们背离了我?
3 ) 《剃头匠》:时光有情,人生有味
在印度第37届国际电影节上,中国选送的影片《剃头匠》获得了最佳影片金孔雀奖,获奖之后它也像其他一些小成本电影那样,零零星星地见诸报端,在门户的娱乐网站上,甚至找不到这部电影的专题页面。这仿佛就是小成本电影的命运,被媒体追捧的贾樟柯尚且在市场上无所作为,我们不能要求这样一部名字没有什么噱头、演员不是什么大牌、导演名字前面也没有被冠以形容词的电影,为大众所知,甚至在票房上有所斩获。但我们应该知道,正是这些涌动着激情与梦想的作品,在默默构建着中国电影的基色,让那些习惯在深夜看碟的人,发出一声幸福的叹息。
我对国产小成本电影怀有莫名的好感,因为它们常常让我有意外的惊喜。《剃头匠》的开篇是一把锋利的剃刀围绕着一个老人的面庞,发出清脆且锐利的声音,影片的节奏很慢,慢到有点让人不耐烦或窒息,一块热毛巾从脸上撤掉之后,老人长吐一口气发自肺腑的吐出三个字,“舒服啊!”——自此,一个被称为敬大爷的剃头匠的生活景象展现在观者面前。伴随着他的,是拥挤苍老的北京旧城,是完全区别于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的老式生活——就算敬大爷家的那座老式座钟,每天也要调快五分钟,才能赶上正确时间的步点了。
是的,这是一部节奏缓慢的电影,却有着牵制人心的吸引力。电影的主角是一群老人,我试图在镜头中寻找一些年轻人或者代表年轻的事物,但是没有找到。敬大爷九十三岁了,孤身一人,每天骑着三轮车去给老主顾们理发,他的顾客也都是老人了,不知道哪一天,当他敲开顾客家的们,却被告知他们已经去了另外一个地方。生命就是这样残酷,不可避免地要谈到死亡的问题,所以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观众难免是有一些揪心的,即便那只是影片中的人物,但人对生的留恋却是共通的。不过,不要担心影片过于沉重,恰恰相反,老人们对于死亡的豁达态度,能让一个人浮躁的心灵,水一样的沉静下来。比如敬大爷,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干净、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他悄悄地为自己准备,买中山装,照遗像,对着录音机口述500字的生平——尽管这种叙述超越了生平的要求,而成了一种冗长却字字含金的情感坦露。
我有时候想,该多像老人们学习一些什么,才能不让自己时时陷于浅薄之中。敬大爷的那几段对着录音机的独白,包括他在与人交往所体现的老一辈人的情义,为人处世的淡泊心境,都让我颇有唏嘘。有一个镜头感动了我,敬大爷去为被儿子接去楼房“享福”的赵大爷理发遭到了赵大爷儿媳妇的冷遇,把他准备挂到衣柜上的剃刀布扔在了地上,面对后辈的无礼,我们通常想而当然的会认为老人大发脾气才是正确的,但敬大爷像孩子那样无辜而沉静,转而把剃刀布送到赵大爷儿子的手中,两个人扯着磨起了剃刀,我感觉,那剃刀像一次次削在赵大爷儿子的脸上——这是老人教育后辈的多么智慧的一个方式。包括赵大爷儿子送敬大爷回家,在高档轿车打赏似地排出两百元的时候,敬大爷视而不见地下车走了,这些细节,都凸现了老人们的风骨。
有人在说到这部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这部作品的时候,认为《剃头匠》是一部没有故事的故事片。的确,《剃头匠》全部启用了非专业演员,其中影片的主角敬大爷还由他的生活原型靖奎出演,乃至于从风格上更像一部记录片。但就是在这部记录片风格的电影中,却有着一些浓重的文艺片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为影片注入了一定的张力,也为影片增加了丰富和内涵和新鲜的气息。比如,老人们在打麻将的时候,背后的电视画面是三点式的模特在走T型台,导演有意地把镜头多次转向了电视画面,他所要隐喻的内容,想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吧。再有敬大爷有一次在街上忽然昏倒,靠在街角沉沉睡去,影片在这时失去了一切配乐,只用慢镜展示着街上的一切……到此影片该结束了,但不是这样,敬大爷只是短暂的灵魂出壳,他推起三轮车,世界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俗语常说,时光无情,但《剃头匠》却让我感到时光是有情的。愈是漫长,愈是能体会到时光流逝之后,情义的真醇滋味。敬大爷的刀锋在赵大爷、米大爷的脸上游走,剃掉的是胡须,留下后人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大杂院早晚要拆除,老人们也要离去,他们的一言一行,如果也能像那把锋利的剃刀,在虚无缥缈的时光中,为我们留下那一代人影像,哪怕我们的心再冷漠,也会在真情复苏的那一天,为之动容。
影片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敬大爷安排好了一切,所有人都会认为他会安详地去了,但第二天天亮,敬大爷的儿子惊惧地喊出“爸”时,床上的敬大爷却响亮地回应了两个字,“谁呀?”这的确是个不乏黑色幽默的结局,可能出于导演对角色之外演员的尊重,但这真的是一个轻松的结局,它能让观众微笑着结束一个多小时的观影之旅。
影片由流动的琐碎的影像构成,似乎很难从中找到一条想要清晰表达的主题,也许,它所要表述的内容有太多,也许要我们静静地闭上眼睛,任由那柄沉重的剃刀,在我们的心灵之上轻轻游走。
4 ) 孤独终老的人生
这是一部写老北京的老年人的电影,京味十足,另一种生活。主人公是90多岁的剃头匠,给老主顾剃了一辈子的头,剃到最后,主顾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了,他却继续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北京城。一辈子,傅作义、梅兰芳都曾是他的主顾,但他却认为一辈子怎么过到头来都一个样,结局都是一个字。街坊大妈管他要长寿的秘诀,他说人老了有三件烦事,怕死、贪生、睡不着觉,但他什么都不想,不想过去也不想未来,睡觉也踏实,日子过一天是一天。
可是真的能什么都不想么?看着家里破旧的月历,该给剃头的人都不在了;听着床头柜上年迈的钟,每天都慢五分钟,越来越不顶用了。而他呢,不知道该干些什么,睡得越来越早,平时跟老朋友打打麻将,也就算充实。故事的最后,一直围绕着“死后”这个主题,老人们怕给儿女们添麻烦,想自己一个人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地走,这是他们最期望的事,而他则自己去照了遗像,放在了床头柜上,等哪天不行了直接就可以用。自己每天与自己的遗像同眠,这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孤独。而那只过世老主顾家的黑猫,制造了一种更诡谲更阴冷的气氛。
这片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于它的“无言”。大道理谁都没说,全来源于家长里短的小对话中,这真正是老年人的哲思,无言。说话很慢,吐字有点混浊,但让人听得很明白。行动很慢,但很稳实。想法很少,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明确自己要什么,该怎么做。生活简单,独立,不给任何人负担。就这么活着,好么?太孤独了。一个人在房里养一只猫,有一辆三轮车,床底下有一个铁箱子装着年轻时代的相册,钟表在空荡荡地回响。在外面骑着车,忽然两眼模糊,就在墙边歇一歇吧。这眼睛一闭,生与死就站在同一条线上了。命虽然选择了生,但如果死亡降临了,他就这么靠在墙边静静地好像睡着了似的,谁会注意到他?我真的不会。我百感交集。
我老了以后怎么办。我妈跟我说,她老了以后就去住养老院,我非常难过地说不行。可我老了以后怎么办?住养老院吧。这是我想到的最好方式。不给谁填麻烦,更重要的是不会那么孤独。
5 ) 一点一点看时间的灰烬流逝
我听到谭派老生的沧桑,以及流行音乐的飘扬。
我爱爆肚张百年不变的口味,但它已经搬迁无踪。
滴滴答答的老钟表已经不再被钟表店修理,它只能最终不走。
想穿精精神神的中山服,却发现已然满街西装。
电视里,老一代的教父倒下,众人为他追悼葬礼;电视里,骨瘦美女穿着三点,在T台上走来走去。
电视里,距离奥运会1000天的倒计时如火如荼;电视外,又一个老人无声湮没。
“我出生于民国2年,自幼在私塾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学文不得,转而学武混迹江湖。”慢慢说着将近一百年来自己的变迁,却被小猫的爪子轻轻毁去。
听过《钟鼓楼》吗?我最爱的歌词之一:
“单车踏着落叶,看着夕阳不见。
银锭桥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
水中的荷花,它的叶子已残。
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灯谈判。”
板寸王说:“您老是内行阿”。爆肚冯说:“您这样的手艺人不多啦”。
不知怎的,想起了老舍的《断魂枪》。小时候觉得很无聊的小说之一。
在18岁之后却开始慢慢觉得它的无奈和沧桑。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
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
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
又微微一笑:
“不传!不传!”
6 ) 人这辈子就是一张照片加500字生平简介
无意中找到这部电影,节奏缓慢、京腔京韵、故事简单直白,陈旧的设备犹如敬大爷脸上的褶皱诉说着时间留下的沧桑。
老北京、爆肚张、板寸王、旧钟表、假牙、钟楼、胡同、拆迁、黑猫妞妞还有老人娴熟的技艺,还有还有就是耋耄老人嘴里说起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来,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走”……孤独的老人,各种情感无人听无人知,只有那只老米走时带回来的似懂非懂的黑猫妞妞,在写满提示的挂历里有“儿子回来”一项,可儿子回来也无非是跟他说过得不如意,疾病缠身、儿子下岗、儿媳妇怀孕没钱买东西。
最触动我心的是,老人为自己拍的遗像和录的500字生平简介。人这辈子,“走”已经变得触手可及时,最想的也是最怕的大概就是被遗忘,一旦被人遗忘就失去了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存留在他人的记忆里是唯一的证明。
有一年去看望大姑(一个年近80的老人),我和爸爸临走时她从兜里掏出来被几张纸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小照片,叮嘱这是爷爷奶奶,照片背后写了他们的名字。她怕她哪天不在了,这些照片没人照管,怕人忘了爷爷奶奶长什么样叫什么,交给我爸兴许能代代传下去。我顿时眼泪就出来了,其实我还当真不知道爷爷奶奶叫什么,连音容笑貌都没有印象,爷爷是在我四岁前不在的,奶奶是我小学某一年的大年初一走的。我哭不是因为我对爷爷奶奶的感情有多深,而是大姑在交代身后的事,担心对她来说至关重要的爷爷奶奶被人遗忘了。
当人在最后弥留之际用几句话总结这一生时,突然发现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没什么值得一提的,无非就是出生于哪一年,干什么职业,什么时候娶妻,敬大爷提了儿子又不愿多说。说了几句后真的发觉人这辈子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索性由着黑猫把磁带当玩具,何等悲凉;
当他试图对自己生命做总结时,即使没什么可说的,可也毕竟是他的一生啊,却除了那只猫便无人知晓又是何其悲凉;
每个人独孤的记忆、经历还有情感都是不可复制的,临走的人大概头脑中会不断出现他生命中至亲的人。想到这,作为女人心中有股隐隐的悲凉,敬大爷晚年生活是悲凉的,但在他那无人听见的生平简介里提到前后娶过的两个女人:“人好、会过日子”,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个人好会过日子,还是两个人都是。在敬大爷一生九十三的生命里,两个女人连名字都没有,敬大爷对两个女人的总结就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六个字。两个没有名字的女人又何其悲凉。。。
可能是我这个视爱情视爱人为重的人,难以接受百年以后爱人总结他的生命时说我品行纯良为人真诚、持家有道之类的字眼。再过几个月,我就整三十了,正常点算走过了生命的三分之一,还没到二分之一。虽然不知道百年后我会怎么总结自己,但爱人肯定是我的重头戏。话说回来,百年后我又会写什么样的500字呢?敬大爷没能写满500字,我又有500字可写吗?
老房子早晚有天要拆掉的,可不知道是哪天拆;人总有一天是要死的,却不知道是哪天死。他给人剃了一辈子头,整理了四百多位老主顾的遗容,他总说人要走,就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地走。于是在他预知死期将至的那一刻,他从容地料理好后事,让一个山寨的“板寸王”为他剃了一次头。
曾经我特爱每周找外公,就觉得跟他聊天,心里特别踏实,平和,周围人可能由于经历不同,不太能共情的事,爷爷都会慢慢的跟我说,有时笑呵呵,甚至有时候不说话,就静静坐着,觉得内心特平静,可能因为老年人已经走过了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所以能够朴素的理解,与慢条斯理,不急不缓的人聊天,心,就会变得很宁静,很舒服。
力荐五星电影。在很多方面都让我想起了张之亮的电影笼民,虽然在流畅性方面尚有瑕疵,但制作者的良苦用心和90岁的业余演员靖奎的本色发挥,让这部仿纪录片形式,讲述一名老北京剃头匠的暮年的片子,成就了荧幕上一名中国老人豁达的人生感悟和风骨。
满满的京腔京味帝都气息,瞧这字里行间,尽是老北京的腔调。这老头子,乐天知命,知足,豁达,看透人生,恬淡而平凡。靖大爷,以及这些个代表着老北京活化石的老头们,我向您们致敬!8.8
小人物的活法,老实细致的拍法。同样是讲老无所依,可以和哈内克的《爱》作个对比,非要分高下的话,《剃头匠》差的是灵气,属于电影理念问题,这就没办法了。
“没人看你就没人看,你别显得自己窝囊”老头真棒。我听这里头的北京话比《老炮儿》里的顺,不用力,自然。
里面的每个场景,每个镜头,都令我难以忘怀.鼓楼,后海,地安门,神奇的地方!~
给五十颗星都不嫌多。朴实细腻的生活场景里能感受到生命轮回景象的大气庄严。传说中的北京范儿,背影远去的乡土中国。P.S:主角敬老爷子现在应该一百岁了。
终有一天我们也将老去,希望那时能内心丰盛,优雅老去,看淡生死。
本来感觉如果敬大爷在钟停的那一刻去世就是神作了,后来才知道是真实故事,大爷依旧健在,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传奇人物。2014.9.16成都
京腔京韵,满是悲凉。
人老了也可以这样可爱
前两天看访谈,老爷子还在给人剃头,他说咱一手艺人,活了这么大岁数,拍了电影,现在连外国都知道我,我想都没想到,知足。老爷子还娶了个新老伴儿,小日子过得真不赖。
这片子太牛逼了,2014年有一次我从德胜门那儿一家医院出来,走了什刹海然后绕了几个胡同,回新街口外大街,那是来北京这几年来第一次去什刹海,第一次感受到老北京的味儿。这片儿,有那种老北京味儿。有一个镜头,敬大爷打电话给殡仪馆,对方啰嗦,大爷默默走了,镜头转向电话亭对面一对热吻的情侣。
手艺人,感动
曾经被豆瓣误导以为这是「纪录片」?现在看完后,谁要是跟我说这是「纪录片」我跟谁急?……开片第一组特写镜头,不禁让我反思:纪录片不应该是在尽量不干扰拍摄对象而真实地用声画还原真实?结果,这真是剧情片!……老北京风味,真让我想念北京;拆迁,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和亵渎;……,我好想你!!
“爸,敬大爷给您理了多少年发了?”“二十多年啦,那会儿还没你呢。”“嘿,您什么脑子啊?我今年都五十多了。”真可爱这台词。真可爱这电影。特别得北京的精气神儿,暖暖和和,踏踏实实的。我姥爷挺像敬大爷的。喜欢讲古,喜欢穿着那么个羽绒服、戴着那么个小帽儿、骑着那么个三轮儿车,一天里各处逛悠。他们都是顶爱面子的人,活着得有个派头,也不刺人,但得戳得住自己。我姥爷没有敬大爷的福气,70多就走了。但是我很想他。这种想,不是天天记挂着他的人,而是……我总在寻找某种失落的慢跟踏实。而那种日子,是跟姥爷在一起才有的。就是电影里这种日子。可惜,都找不见了。就像是敬大爷细话生平的磁带,刚录完,就教猫儿扯了。都找不见了。我不愤怒。我只是可惜。我只是惆怅。我只是无解地忧伤。
“老”这个字眼,从来没有放过任何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会死。但不同在于有人英年早逝,青春永不腐烂;也有人白发古稀,皮囊缩成褶皱。哪一种,才是幸。
老爷子对着遗照发呆的一幕瞬间眼眶湿了:大学买了照相机之后妈领着外公过来,说给外公好好照一张照片,以后留着用。当时外公老年痴呆已经很严重了,不太懂照相做什么,我是懂的,心里倒没那么难受毕竟人还在。今天看到这幕是真难受了,大学毕业时外公去世,那张照片真的做了遗照
电影频道临时换成这部片子了,巧!关于金钱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