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不止不休

    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白客  苗苗  张颂文  宋洋  王奕权  周野芒  秦海璐  胡天渝  白红标  张磊  程小夏  贾樟柯  刘洋  原文倩  李博  徐志鹏  

    导演:王晶

    猜你喜欢

     剧照

    不止不休 剧照 NO.1不止不休 剧照 NO.2不止不休 剧照 NO.3不止不休 剧照 NO.4不止不休 剧照 NO.5不止不休 剧照 NO.6不止不休 剧照 NO.13不止不休 剧照 NO.14不止不休 剧照 NO.15不止不休 剧照 NO.16不止不休 剧照 NO.17不止不休 剧照 NO.18不止不休 剧照 NO.19不止不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0 16:38

    详细剧情

      2003年的中国,社会变革激荡,人们野心勃勃。当时互联网尚未席卷一切,纸媒为王。没钱、没学历、没背景的“三无青年”韩东(白客 饰)怀揣新闻理想与女友小竹(苗苗 饰)开始了北漂生涯,期间在知名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的帮助下进入报社实习,在一次案件调查中,韩东发现了背后更大的真相。一边是光明的前途,一边是心中的正义,韩东在两难中选择挺身而出……

     长篇影评

     1 )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在他极富创造力的壮年时期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
    ——斯蒂芬·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

    (注:本篇尽量不涉及剧透,请放心阅读。)

    关注这部电影的动向已经有三年之久。

    如今终于能在大银幕上再次见到那个攥着《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满眼赤诚与执着的韩东,作为观众的我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

    影片中的2003年,非典疫情刚结束。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似乎一切都正向着生机盎然的方向极速飞驰着。

    片中忙碌的选题会、笨重的台式电脑、拥挤的北京站、婉转嘹亮的手机铃声... ...如此这般的细节映入眼帘、钻入耳蜗的瞬间,我仿佛打开了一份来自千禧年的时空胶囊。

    胶囊里承载的,是那个独特的年代才具备的声音、画面、气味、温度。

    2003年的《北京日报》

    2003年的《南方周末》

    当时的我还在读中学,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等着老师分发新的《China Daily》,或是与同学们传阅最新一期《萌芽》与《科幻世界》。

    如今的少年可能无法理解,在那个互联网尚未高速发展、纸媒为王、信息匮乏的年代,报纸与杂志是作为学生的我们与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进行沟通的、为数不多的可靠渠道了。

    当然,我们的老爸老妈也没闲着。那个年代的办公室大多都有专门放各类报纸和杂志的木质书架,《楚天都市报》、《南方周末》又或是《湖北日报》,茶余饭后大家讨论的话题也都围绕着报纸上的新闻旧事展开。

    可以这么说,在那个年代,纸媒所传递的信息填充了大家原本单调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很多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藏在时间胶囊里的传媒启示录

    前段时间北京图书订货会,短短三天时间里见到了太多远道而来的记者朋友、媒体朋友。大家聚在一起,一聊起过去的年代就忍不住泪光闪烁。

    作为一个对纸媒、对文字有着深厚情结的人,每每谈及千禧年这个时间段,总是会变得很感性。

    在那个时候,传媒是一个有一定门槛的严肃行业,业内认可的编辑本身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记者都需要“跑烂五双鞋”才能算是入了行。

    我记得当时有个亲戚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了新周刊的记者,全家都跟着兴奋了大半年。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
    ——摘自1999年《南方周末》新年贺词”

    片中对报社的工作场景诠释得何其准确。

    每个选题都需要经过编辑们的集体讨论与慎重推敲,从选题通过到最终稿件发表还需要经历记者们奔赴一线实地调查、搜集资料、编辑审稿、美编排版、交付印刷... ...每一条能被人们看到的信息,都是经过了层层审阅、把关的。

    片中韩东第一次出新闻,就是连夜跟着老师黄江赶到山西调查矿难。

    怀着悲悯之心,深入到矿难家属之中,再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文字如实呈现出来,不夸大,也不隐藏——前线记者的专业性在这一段充分凸显。

    二十年过去,社会变迁,科技也进步了许多。

    身处这样一个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人似乎都是kol,纸媒的地位也早已今非昔比。

    各个平台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我们的甄别能力却越来越差。身边到处都是吸引人眼球的诱人秘闻与小道消息,却从根本上缺少了新闻所具备的可靠性。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意识不到,如今我们在网上随意发出的评论、打出的每一个字、发表的每一个观点,本质上都是一种信息传递与观点抒发。但这些信息传递与观点抒发,都缺少了千禧年那会儿深入一线的记者们的真凭实据与深度调查。

    现实情况是,我们并不是片中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人”,但媒体的权利又似乎分散到了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手中。

    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去观察、去审视社会事件?应该如何换位思考、维护正义?应该如何学会尊重事实、理性发声?

    希望大家不要滥用这样的宝贵“权利”,记得时时审视、时时换位思考,在发表任何观点之前都要尊重事实,慎重再慎重,且永远都不要丧失自己的感知能力与共情能力。

    一个人的困境,一亿人的无奈

    2003年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非典型肺炎带来的阴霾尚在,我们又迎来了神舟五号的载人飞天。在这些重大事件的隐衬与铺垫之下,影片后半段的主题逐渐显现。

    2003年的人们是如此恐惧“乙肝”。即便乙肝的传染途径只有母婴、血液和性传播三种,一旦得知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你的就业和求学之路都会变得异常艰难。

    人们对“传染病”三个字的恐惧,使得乙肝携带者的传染性被人们无端放大了,百度百科甚至还有“乙肝歧视”的词条。

    据说在当时,每十个中国人里几乎就有一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太多人因为这个病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进不了喜欢的学校... ...这些我们现如今想想都会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在真实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采访片段里以一种接近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了出来,穿插在影片中。

    这些歧视与困境看似只发生在张博、七喜这样的携带者身上了,但细细想来,乙肝又何止是乙肝而已呢?

    患病的人就活该受到歧视吗?就业和求学之路就活该被斩断吗?

    作为没有暂住证、没有学历的北漂一员,韩东太懂得这种被贴标签、被歧视、被拒之门外的痛苦了。这恐怕也是他可以与乙肝携带者产生共情的深层次原因。个人的困境里隐藏着的,是一亿人的无奈啊。

    幸运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记者也做出了与韩东一样的选择。

    他们以笔为剑,直指歧视的核心,为弱势群体发声,最终用自己的文字改变了现状,促成新的法律法规的形成。一篇真实诚恳的报道,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

    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万事万物从来都是息息相关的。对别人的苦难袖手旁观,那么总有一天那些苦难也会换一种方式落在我们自己头上。

    “这世界上的事,有哪件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这并不是某个特定群体自己的事情,这是我们全人类需要共同去面对的事情。

    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如今终于有了好转,但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还有北漂、污染、矿难... ...我们还有太多需要重视、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观影过程中,总感觉银幕里的2003年与现实中的2023年之间,似乎形成了某种奇妙呼应。

    失重的笔与飞舞的报纸

    片中还有两点值得单独探讨。一个是恰到好处的音乐,另一个是“失重的笔”与“飞舞的报纸”。

    影片最开始与结束的时候,都出现了大波浪乐队的《fill in》,节奏躁动且直接。“Cancel false. Cancel right.”的歌词,在我的理解里更确切的意思是“没有对与错”。片中韩东面临的多次抉择,准确来说都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的。乙肝代检在当时来说确实犯法,但乙肝携带者们的痛苦也需要被揭露、被看到。凡事并没有绝对的黑与白。

    片中那句经典的“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其实是来自于涅槃乐队主唱 Kurt Cobain的遗言。

    影片中还有两个超现实桥段。一个是伴随着杨利伟的新闻,在韩东手中失重漂浮而起的笔,另一个是在影片最后《一亿人的反歧视主张》刊登在头版,小竹手中的《京城时报》在人群上方飞舞。

    杨利伟的航天梦与韩东的记者梦,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在自己的故事里挑战“不可能”,失重的笔与飞舞的报纸则是将所有的梦想以一种极其梦幻的方式连接了起来。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片中处处埋着这样的巧思。在很多时候,宏大叙事与个人悲喜都是并肩而行的状态。

    理想主义不死,心中信念不灭,一切都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做出改变。

    正如《不止不休》的英文名所说,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但就像片中说的那样,时间久了,很多人仅仅只是把工作当成一个职业而非自己的理想。

    但在片中,我们见识到了为理想工作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一件事。

    尽管很多时候,传媒、电影、各行各业的处境还是很艰难,但仍旧有良心媒体、优秀的创作者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以手中之笔,作信仰之筏。

    我相信,好的新闻和电影都有能让现实变得更好的能力。出于这样的角度,我坚定给了本片四星。真心希望以后这样的国产电影越来越多。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Seeking asylum in an immortal cause.)”——这句话出自韩东喜欢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

    最后送上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2 ) 我曾经每天都在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

    根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曾经多达1个亿,《不止不休》选择把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搬上大银幕本身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纵然电影在剧作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最终的落脚点和主题放在可反乙肝歧视这方面,对我的内心是有巨大的触动的。 因为我曾经的高中初恋女友就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同时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同样也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 所以这意味着我高中三年,每天都在近距离地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因为我所在的东南沿海正是乙肝的高发地区。 我的班主任本身就是生物老师,所以她并不避讳告诉同学们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反而是在生物教学的课堂里非常详细地向我们科普乙肝病毒的常规传播路径,并借此让我们建立起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确认知。 而且和片中宋洋饰演的张博一样,我的高中班主任也是因为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诊所接受治疗时被传染的乙肝病毒。 电影故事结尾所陈述的年代也正是我念高中的时候。所以看到电影后半段的内容,一下子勾起了我心中太多的回忆。 因为当时我每天都在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朝夕相处,再加上通过班主任的科普,使得我并不会对这个病毒有额外的恐惧心理,再加上每年的体检肝功能指标也一直正常,让我完全不会介意,日常在跟当时的女友和班主任接触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心理障碍,我的同学们也是如此。 但是我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他人对这个人群的恐惧,主要还是来自于未知。 别看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克服了对乙肝病毒畏惧的心态,但是只要稍微回想一下新冠疫情期间各种荒诞、离谱的见闻,那种对于阳性患者的过度恐慌、对于阳康患者的就业歧视,就应该可以大致想象当年对乙肝病毒的歧视现象。 而要知道如今是一个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尚且在新冠疫情的科普上存在大量的盲区和死角,更遑论十多年前面对乙肝病毒时,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科普的覆盖面了。 其实电影对于乙肝歧视的展现已经非常收敛了,更多是通过张博这个角色的求职经历以及彪哥帮忙代检的人群进行表达,很多歧视的内容也都是由对白来体现。 事实上,当时全社会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是极为严重的,我的班主任曾经就在一堂课上分享过她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例如很多人是不愿意跟她一起进餐的,她最初在应聘教师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而我彼时的女友也讲述过她母亲的经历(她是因为母婴传播而被感染),因为携带乙肝病毒完全找不到工作,最终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而关于代检,确实在那会儿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虽然我没有直接经历,不过也经常有所耳闻,相信年纪更大的一些朋友会有更加深刻的记忆。 的确如今也正如片尾字幕所示,国家已经通过文件命令禁止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各种歧视,但是这部电影依然存在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 首先诚如一句台词所言“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这个世界只会越来越糟”,因此电影所表现的这个议题值得被拿出来正视并讨论,尤其是考虑到曾经这个群体如此之庞大、歧视如此之深重,更应该好好吸取当年的教训。 另外,我们反对的显然不仅仅只是针对一种病毒携带者的歧视,而是反对一切歧视行为,片例如片中也顺带提到了诸如学历歧视。更何况片中的歧视现象依然以其他的面貌存在于当下的这个世界中,所以电影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去看待这个问题,并借以电影的传播力来让更多的人来认真审视。 所以,在中国当下这样一个院线电影生态,现实主义电影普遍缺席,使得《不止不休》这样的作品是非常宝贵且稀有的。 当然在电影制作层面,其实也有诸多亮点。 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2处超现实主义画面,是这部作品的华彩乐章,直抵人心。 飘浮的笔代表着记者韩东对于记者理想的追求与坚持,而飘浮的报纸更是他对于正义与善良的体现,而片名更是对这样一种执著的肯定与强调。 我们知道有一些东西即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应该去坚守,否则人心就会崩坏,世界就会崩塌,或许在最初的时候举步维艰,但是就像韩东坚定地站在正确的立场时,自然“吾道不孤,德必有邻”,会吸引到足够多的支持。 只是,最初的选择和坚守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至于在表演层面,几个主要演员的选角都比较合适,白客天然有那种底层的“愣头青”气质,虽然喜剧出身的他,但是演起正剧来一点都不违和,跟角色非常贴近,让人信服。 而张颂文,自不必说,对于角色的气质展现肯定是到位的,只是略感有一些匠气。 这样一个师徒组合,在前半段的表演上还是颇有看点的。 因此,《不止不休》无论是在选题、视听还是在表演等维度都有其相应的亮点,特别是在选题方面,这样的电影真的希望可以多多益善,再来一沓。 我当然可以理解一些观众对于电影在情节和桥段方面的一些批评,只是在我看来这些缺点并不致命,而导演愿意选择这样的题材进行创作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所以我真心希望这部电影可以卖得好一些,因为这同样是一部真正关注大众、为大众而拍的电影,只有这样的电影拥有更好的市场前景,中国的电影生态才会更加健康,电影才能发挥更好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3 ) “乙肝传染病、贴标签与反歧视”、“理想与现实”、“媒体的职业责任与情感道义”、“勇敢发声”

    三星半,马马虎虎,略低于预期。电影的完成度并不高,整体有待提高。电影的节奏偏慢,并且整场下来都比较平淡(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无聊了),剧情有点套路化,有点高开低走的样子。

    (1)虽然立意很好,可惜的是拍得有点“轻飘飘的”,很多内容都是避重就轻,点到即止,浮于表面,不够大胆。例如在进行矿难取证报道的过程中几乎没遇到什么阻碍,有些太过于顺利了,草草收尾。不过毕竟有些话题比较敏感,本片能够最终过审上映还是蛮不容易的,毕竟这种类型的电影都需要在国内过审限制标准的边缘上进行疯狂试探。

    (2)“乙肝传染病、贴标签与反歧视”、“理想与现实”、“媒体的职业责任与情感道义”、“勇敢发声”的几个主题选得还可以,不过有点不够聚焦。并且可能由于同样是国产社会题材的电影,都是比较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反应不同时代的社会矛盾,大部分人应该都会感觉这部的观感会有点像《我不是药神》。

    (3)人物刻画不足,扁平化严重,特别体现在苗苗饰演的女主“小竹”身上,纯纯的一个工具人,设计失败,感觉这部分全部删除对影片的影响也不大的样子。另外,难得在影院大荧幕上能看到看到白客的身影,在本片中他占据着大量的篇幅,遗憾的是在电影中没怎么感受到他的演技,演得相当一般。

    (4)能否引起观众的共鸣,带动观众思考是此种类型片最重要的。遗憾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在这三年里影片被过度删减阉割的原因,这部电影在剧情编排上是不是有点问题?电影节奏断裂,一些转折也比较突兀,特别是中间那段核心矛盾冲突点(男主撤稿那里是为了进一步突出男主能够坚守自己的观念与理想?),缺乏说服力,撤稿后又在搞煽情,还是感觉差了层意思在里面,未能感染到我。

    (5)这个导演是从贾樟柯团队出来的新人王晶,这部算是他的处女作,我一开始还以为是香港的那个“烂片王”王晶呢hh,想说他怎么突然会想去接这种类型的电影。

     4 ) 新冠后时代的我们,有必要关注乙肝吗?

    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所有医学生都对乙肝有科学的认识,我也不例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对电影情节的代入,因为我无法理解人们的歧视,而且现在大家早就淡忘了这个病毒,甚至可以说是缺少了对这种病毒应有的重视。在新冠斗争轰轰烈烈地结束,甚至甲流都开始流行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拍一部或者看一部关于乙肝患者生活的电影?视点是不是过时了?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若要探究这个问题,我想从影片的创作风格开始,试图挖出导演的创作意图。翻开“新人”导演王晶的履历,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贾科长的副导演已经入行很多年了,参与创作了许多佳作名片,所以说这部片子虽然是处女作但是在整体质感和调度上相当成熟,“久经沙场”甚至可以形容他了。把和真实患者的采访(窄荧幕)和故事片有机地穿插,并在前后形成了巧妙的互文,而且极为自然,值得学习。而且在关注主事件的同时,影片准确地反映当时的大环境,北漂,非典,人们迷茫又挣扎的状态展现的特别好,那种现实主义尺度的拿捏很老练,故事不沉闷却有让人觉得真实,尤其前半段特别有贾科长的质感(客串那块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在镜头的调度方面,在白客刚开始进报社对于纸媒工作的展现高效而又有美感,一边是刷刷出版的报纸,一边是焦头烂额的记者,调查矿井时的紧张氛围渲染,剪辑凌厉,节奏完美。还有转场和焦点的转移,能看出是团队精心设计的,具体说不清是哪里了。配乐我也很爱,不满还很有记忆点,加的几首摇滚也恰如其分,演员就不用说了,尤其喜欢黄老师和张博的扮演者,白客自然也是很好的。特别有趣的是,王晶两处用了魔幻现实的表达,真是贾科长的亲徒弟啊,也算是借机懂了贾导电影里的魔幻现实的处理。

    很凑巧的是,我在假期观看了他“师父”贾科长的《三峡好人》,大体对贾导的影像风格有了个简单的认识。贾导谈及自己的作品时曾说过记录现代的历史的作品屈指可数,他想记录现在这个时代,他说到,也做到了。三峡大移民这个史无前例的大事件不再淹没于长河为人所遗忘,或者成为博物馆中一行行冰冷的文字,而是成为一段生动的,流动的影像,一个动人的感伤的故事,一代人的回忆,保存了下来。这里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搬迁工人,有清贫却充满理想和斗志的考古队,有茫然若失的夫妻,有可歌可泣的江湖人,他们都住进了观众的心理,永远不会被上涨的水位吞噬。

    我想说,《不止不休》这部电影不仅在影象风格上师从贾导的电影,创作动机也是与其颇有渊源。这部电影记录了2004年北漂人的艰苦和天真,对乙肝患者曾经的长达几十年的歧视问题,纸媒时代的新闻业,虽然今年是2023年,那么就该遗忘2004年的他们,我们了吗?2004年,是存在过的,记录它同样有意义,即使电影人其余什么都做不了,也该像电影中张颂文说的“记录下事实”。

    没有什么与我们无关,我们不应漠视,发声,记录这个时代不仅是传媒人的责任,不仅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更应该是我们一代人的责任。

    乙肝歧视时代的结束已化成了血泪,可是新冠呢?艾滋呢?人们什么时候能正视自己和自然呢?遗忘啊,你让人们享受到了琼浆玉液的甜蜜,却不让人知道鸩酒才是你的真面目。

     5 ) 二三事

    作为当年的媒体民工——03年虽然还在上学,但是已经在给一些媒体撰稿了,看这部片有种若即若离的亲近感。毕竟没有在社会部或者经济部之类的地方呆过,一般全年比较鸡血的时段不过是各种奖项颁发。唯一一次感觉离“刀山血海”最近的一次,是跟摄影同事去帮忙跑娱乐内容,娱记摄影大哥们都是真大哥,一胳膊肘挥过来,我们这些平时在各种展览里不忘社交距离的社恐们望风而逃。也是说实话没有太受过罪,太娇气,连为了抢文化名人的死讯去蹲各大医院这种活儿都没干过。后来对那些报纸要害部门的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某同事被判刑了,个中曲直到现在我也没搞明白,是他真的收钱办事了?还是被报复了?还是兼而有之?在世纪初那个年代,似乎皆有可能。

    那个年代的记者们,很像是某种法外狂徒,当然有很多英雄,不过泥沙俱下的也不少,印象里有好多特别复杂的人物。不过这些肯定是另外的故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讲出来了。那些当年探究真相的英雄,如今也有不少投入另外的阵营,摇身一变成为资本大鳄或者其他什么不能说的巨物的影子,还有一些则已经流徙他乡。有些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本雅明描述的那个世俗媒体发达的时代,也受益良多,用胡子的话来说,写报屁股文章也能混点银子。但是那个时代很快就消失了,现在想起来,可能也就比那一年的大脚印烟花持续的时间多了没多少吧。回头来看,还是会为之感动,那是似乎什么都有可能的年代,可能是迄今最贴近“中国梦”的时候吧。那个野蛮但生机勃勃的年代,像一片什么都有可能出产的土壤,种出来活下来到今天的产物,有好有坏,但多多少少都受到影响。但毫无疑问,那个年代也有各种问题,包括电影里被诟病的镶边女角色,也是那个年代的常态。

    “你在西祠的文章,是我置顶的”。张颂文台词里所说的那个版,大概是西祠的“记者之家”,有朋友是那边的版主,后来也是某大刊的头面人物,也不是名校毕业。作为那个靠网名和名下的文章就能行走江湖的年代的亲历者,回想起来,可能还是因为网速没有大跃进,拍照手机还没有出现,视频还不是主流网络生态,大家才能可以靠文章走天下吧。我还记得早年给老六交稿子,为了节约流量,所有稿子都存成txt格式,如今很难理解这种数码抠门,当时如果有豆瓣抠组的话,甚至都可以去投稿。在电影的主创名单里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也都是网友,可能线下见过,也可能只见过照片?有一种重温20年前的网络生态的感觉。

    其实电影里白客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能拍一部长片。矿难就不说了,乙肝在那个年代确实让很多人谈之色变。胡子也得过乙肝,他颇写过一些和他的肝有关的诗。我还记得当时他告之我他是携带者之后,作为一个非常谨慎小心的人,我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然后去医院注射了乙肝疫苗。我当时还在上学,校医院的医生听说我要打乙肝疫苗之后,有点惊讶,问我是哪个系的,然后扭头问同事,xx系是有乙肝的么?确认了没有,大夫说那还好。打好之后,在医院碰到认识的老师,聊天问我哪里不舒服,我回答来打个乙肝疫苗,老师满脸震惊,说为什么要打这个!有谁得了乙肝了么?我都忘记了我有没有把胡子的情况告诉我父母,不过我和他结婚也就是头一天给他们打了一个电话,大概率 是根本没有告诉他们吧。胡子还在的话,我猜他会喜欢这样一部电影吧?我还记得他为之苦恼的时候,虽然似乎某大没有为此事难为他。不过歧视与疾病的污名总是在那里的,不是这个病也是其他的病,印鉴不远。

    电影里得乙肝的同学本人就是法律生,却不愿意去改变现状,这是电影里没有说可能也不太方便说的那个年代的另外一面。除了新闻,法律也曾经是那个年代的热门专业,人们似乎都愿意相信,世界的不公总可以改变。真实的情况也不是结尾那样,法律诉讼在整件事当中居功至伟,与媒体工作者的努力不相上下。但是要是这么拍的话,是不是就立项都没戏了呢?

    不管怎么说,发生过的事情,能记录下来,哪怕不够全面,也好过遗忘。

     6 ) 继续拍,继续写,不止不休

    01

    《不止不休》是一部难得的现实题材电影。

    听不少朋友讲过,它很可能是下一部药神,但看过之后,我并不这样觉得。

    诚然,两部电影都改编自真实故事,也都部分触及了社会隐痛,且都内含有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但细看之下,两者气质截然不同。

    药神显然要更为癫狂,类型化更为坚决;而《不止不休》更加收敛,纪实感也更强。

    更准确说,《不止不休》是把类型藏在了底下。虽然全片紧咬类型公式,激励事件、虚假胜利、灵魂黑夜、反败为胜,一个不缺,但这些节点更像暗流,而非巨浪。

    也正因如此,《不止不休》最终把人推向了潮头。它拍的是逆境中的新闻工作者,并且隐约道出了何为真正的新闻理想。

    02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003年——整整二十年前。

    二十年并不算长,但放进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就有恍如隔世之感。

    那时还是纸媒和博客的天下,以微博为首的自媒体要等到6年后才登上舞台;而对中国来说,那又是狂飙突进的年代,大干快上之余,难免生出乱象。于是,新闻赶上了它的“好”年头儿,有了十足的用武之地。

    影片主角韩东(白客饰演)是个有着新闻理想的高中肄业生,因为一篇文章,受到知名记者黄江(张颂文饰演)的赏识,被报社破格录用,成了一名实习生。

    单看这一套“英雄不问出处”的叙事,对今天的人而言,已然十分陌生。但在二十年前,却并不算罕见。

    那其实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阶层尚未固化的社会,才会涌现出的可能性。

    而这样的社会,也正是理想主义者得以存身的土壤。因为所谓理想主义,就是相信个人的力量可以去撼动不公的规则。它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乐观,相信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好。

    也正是有这份信念,新闻理想——这个理想主义的分支,才有了闪光的可能。

    03

    《不止不休》讲了两件事,一是山西黑煤窑垮塌事件,二是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系统性歧视。

    前者让韩东认识了记者这份职业;后者令其对于新闻使命有了进一步反思。

    这其中又有另一重陌生,就是记者曾经无比强大的“在场感”。

    无论是化妆成矿工潜入煤窑调查,还是混进卖血的人群里,揭底非法代检,曾几何时,记者们试图用一支笔改变世界之前,最先磨练和倚赖的其实是一双脚。正如黄江所说:“要想做个好记者,起码先跑烂三双鞋。”

    而这些记者的基本素养,在今天看来,已是一种久违的奇观。

    毕竟,在这个互联网已过分发达的时代,对众多自媒体而言,在场不再是一种必须,敲敲键盘就能解决的事儿,又何必远行。

    然而,《不止不休》想要重申的,正是在场的必要。它告诉我们,冲破阻拦、深入一线,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接近真相的方式。

    因为,只有在如此迫近的距离里,我们才能看清那些在矿难中失去儿子的母亲的眼睛,也才能看到隐蔽在血液待检背后的一个个倍感无力、只得犯险的个体。

    这是只能用肉身去兑现的使命,也是新闻人最有力的武器。

    04

    当然,《不止不休》最触动我的部分,还是主人公对于新闻理想的执着。

    尽管我不是个新闻人,但我始终觉得,新闻媒体对每个人来说,都无比重要。它不仅在定义着每一个今天,使得这世上一切遥远的发生,成了众人目力可及的身边事;它更在维护着每个人的知情权,使得一切被遮蔽、被弱化、被曲解的人或事,得到平等的注视时间。

    《不止不休》中,韩东与黄江之间爆发的矛盾,恰恰是对于媒体之使命的最好注释。

    黄江认为,新闻最该关注的是事实。若新闻人怀有过分的同情心,很可能会影响对于事实的判断。

    这当然没有错,而且在我看来,“尊重事实”恰恰是今天的社会最为缺失的常识。而现在人最擅长的正是基于立场、偏见或某种价值先行的判断,来罔顾事实,甚至于曲解事实。

    但另一方面,仅仅止步于冷眼旁观,就足够了吗?

    影片中,韩东用他的经历和选择提醒我们,过分的客观也可能导致冷漠,进而让我们忽视掉那些更隐蔽的真相。

    正如影片中那些备受歧视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了学业、工作和一份正常的生活,他们不惜铤而走险,去找违法机构做血液代检。

    没错,他们的行为确实触犯了法律,但背后却有着深深的无奈。

    而作为一个新闻人,揭露违法代检,是在陈述事实;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们所遭受的不公、所面临的困境,同样也是在陈述事实。区别在于,报道前者只需要冷静和缜密就够了,而报道后者,还需要一点点温度。

    而现场、事实、温度,加起来,正是一个新闻人的理想主义。

    他们所追求的,正是第一时间冲到现场,找出事实,最终让那些不被看见的人和事,重见天日。

    05

    《不止不休》显然是一部过于理想主义的电影了。它带有着浓浓的怀旧情绪,在抚今追昔的同时,也难免矫枉过正、用力过猛。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实题材电影的反派最不好确立,影片也只好绕过更尖锐的矛盾,去呈现一种更安全的怀恋。

    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媒体黄金期的人,我还是被它结结实实地打动了。

    我想,虽然它拍的是过去,但又与当下密切相关。特别是,它适合今天的人去看,去温故,去反思,并一起重新确认媒体的价值。

    影片中,韩东看着电视屏幕上神舟五号宇航员手中的笔,悠悠地飞向了空中,他想象着,记者手中的笔也能够自由地飞舞,给人带去希望和力量。

    然而,载人航空的梦已成了现实,记者的梦却仍然遥远。正如科技的迅猛与人文的停滞,从来都在酿造此间最深刻的矛盾。

    于是不止不休,也就成了唯一的坚持。

    继续地拍下去,写下去,坚持下去,新闻人如是,电影人也如是。

     短评

    前半段铺陈了太多内容,北漂,暂住证,矿难,卖血,乙肝代检,新闻业内部的竞争与黑幕…到后半段只剩下关爱乙肝病人,像是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的科普宣传片,结尾太仓促,整体看下来感觉什么都说了但又什么都没说。有些台词和镜头太过刻意,苗苗和白客在出租屋抱在一起和白客被乙肝病人围殴躺在地上质问他们为什么逃避然后彪哥出来道歉这两段,刻意得头皮发麻。白客写稿的时候笔飞起来和最后报纸飞起来这两个超现实镜头,感觉像是在用一种拙劣的技法在表达一种并不需要这样表现的情感,因为剧情很简单(尤其到最后),情感也很简单,这样表现反而显得多余。

    5分钟前
  • 电影是安眠药
  • 还行
  • 前半段挺好。但小竹的设置分明是可有可无,当一个角色对整个剧情起不到任何作用时,这个角色就是极其失败的!男导演们一如既往的批量生产单调、乏味、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女性形象,让人恼火!韩东提两个重重的行李箱在前,小竹两手空空在后,现实生活中不会是这样,极其恼火!她既不能作为韩东留在北京拼搏的理由,也没有主体性的价值,仅仅作为一个吸附形象存在。塑造了这样的女性形象,只能说明创作者们对女性的想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够让人恼火的!😡后半段,三言两语(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傲慢话术)就说服了一直以来被歧视的群体,毫不费力就聚集了群体力量,未免太容易了点?整体显得头重脚轻。

    10分钟前
  • 阿卡西
  • 推荐
  • TIFF20,6.3/10,现实主义的选题挺好,有一帮大咖帮忙让影片整体质感以及音乐都提高了好几个度,把整部片子水准拉到及格线之上。白客前半段演的不错,后半段有点拉垮,宋洋和张颂文还是很稳,苗苗有点打酱油,贾樟柯客串的煤老板拿捏到位。内容上想表达的有点多,中间纪录片式的视角不断切入打断情绪,以至于最后的高潮部分仅仅变成“生理”上的高潮,达不到精神共情。相比影片本身,映后贾樟柯的QA反而更有趣些····

    12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 4.5 结尾泪奔。众多不可说中仍有值得讲述的,时代表达非常鲜活。制作质量和团队堪称中国顶配。向导演和科长致敬。

    16分钟前
  • maud
  • 推荐
  • 省流:我真的so sick of厌女导演。感觉像一篇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了一个小切口的社会问题,安全得体,中规中矩,点到为止的毕业论文。处处有我不是药神的影子,男配和王传君长的也太像了,昏暗的灯光下众人在巷子里发声的场景也像…然而又没有那么刺痛、深刻、震撼、有力。最让我不适的就是苗苗这个花瓶工具人角色,作用就是撅着嘴看男主、给男主当妈喂饭、帮男主买报纸喊韩东你看,为什么导演要设置这个角色啊?有什么必要吗?选张颂文是提前押宝了,但是给张颂文的戏份也太工具人,就是扯工作证烘托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男主为了心中理想放弃头版,放弃工作,被房东不提前通知就赶出去,一个无论如何落魄都陪在身边的美丽贤惠女友,最终还原真相,buff叠满了,虽然想不到这个题材别的拍法,但是如此平庸还是有点失望。

    21分钟前
  • :)
  • 还行
  • 选新闻主题,走写实路线,但由于不敢直白点明、塑造对立面,全程有种对着空气打拳的感觉。最后结局更是离谱,时间一到马上叛变表忠心是吧??

    24分钟前
  • 星野
  • 还行
  • 年度华语电影预警,在电影院里哭成狗,年初还许愿过想看到中国的新闻戏,没想到下半年就实现了。在华语影人面对权力的倾轧都不得不集体噤声之时,仍然有人迎难而上,用电影为弱势群体发声,影史也一定会为他留有一个位置。

    28分钟前
  • 克雷蒙
  • 力荐
  • 是部好电影但是配乐过度密集很影响观影,像“药神”一样的类型片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这种过度强调文本而忽视影像的趋势让电影变成一种工具,我总是相信一部好的电影是让每个人看完有不同感觉的

    33分钟前
  • LN
  • 还行
  • 张颂文一出场我就泪目了,看他风尘仆仆穿个旧皮夹克,带着报业黄金时代的气味回来,为自己失落的遥远的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新闻理想,哭。

    38分钟前
  • 李荒原
  • 推荐
  • 要是这片子看了一半我就有事离开影院了 我会念念不忘 可惜我看完了

    42分钟前
  • 煎饼菓子兔
  • 还行
  • 太刻意了…工具人苗苗一句“我们来北京不是来干这个的”太刻意了;白客冲着镜头笑着吃东西太刻意了;朋友离开北京的离别戏太刻意了;临近结尾处白客的演讲也太刻意了…就显得没那么真诚。讲的也有点杂,本来讲记者为主体,聚焦报道真实与伦理道德,乙肝又变成主体,最后白客又结合自身来了一段身份认同的演讲,反而“真•主体”本身的报道显得没那么突出了。中间穿插着纪实影像,临近最后告诉我们这些纪实影像也是后期拍摄的,就有种被骗了的感觉。不过张颂文和贾科长刚出场的时候真好。大波浪客串,结尾一首joyside ,一首大波浪,乐队实火。

    43分钟前
  • 盆满钵满赵➕
  • 还行
  • 特别讨厌韩冬站在门外指责乙肝病人“懦弱”那场戏 期待值太高 又又又一次落空

    44分钟前
  • Cleopatra
  • 还行
  • “在这世上发生的事儿,有哪件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呢?”作为一个报社几十年老记者的女儿,一个曾经怀揣新闻理想、考入中传,如今却离理想主义时代越来越远的记者,我从韩东初入报社实习开始,看得几度泪目。电影有遗憾的地方,但在国内能看到这样的题材令人敬佩。张颂文老师太棒,继风雨云后又见出神入化的演技,跟白客的师徒对手戏也很精彩,科长又圆煤老板梦。新闻和电影都有可能改变现实,希望以后这样的国产片能更多一些。

    4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 导演与制作团队是真的挺厉害. 在表达、市场、审核等各方面之中做了权衡, 结果还是令人钦佩的. 3.5, 有几场戏实在不是我的口味. ( 科长演戏真不错! ) ( 感觉要大卖 )

    51分钟前
  • 阿伦和饭师傅
  • 推荐
  • 质问乙肝病人为什么逃避问题真给我看笑了,尤其这还是个设定为对大众极具同情心所以撤稿的记者,非常有讽刺性。

    54分钟前
  • Float
  • 还行
  • 1.女主角完全沦为挂件2.乙肝到底是个什么病?当医生在车里说出三项传染途径时,我心都凉了,那么这和艾滋病区别在哪儿呢?这一区别不挑明,没有给观众做好心理疏导,作为商业类型就是失败的3.让理想主义者的坚韧成为天真,胜利成为奖励。

    55分钟前
  • 白马败家子
  • 还行
  • 在我看来,电影有三种,一种是“怎么能这么好看”,另一种是“怎么能这么难看”,还有一种是“本可以很好看的”,这部电影属于第三种,最主要的原因出在剧作上,这么好的题材好可惜。

    60分钟前
  • 料事如鬼
  • 还行
  • 不平则鸣,不止不休。愿有一天当你被阴霾笼罩时,会有韩东替你发声,更愿今后的每一天,你我都能成为“韩东”

    1小时前
  • 大罗
  • 力荐
  • 除了结尾过于仓促非常优秀了,越来越严峻的大环境里能出现这样一部电影,做到了聪明的激流勇进,另对中国人来讲还多了一份千禧年的nostalgia

    1小时前
  • 心是鬆餅的獵手
  • 推荐
  • 开篇就提到暂住证,眼前一亮,让我想到《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这篇报道可以说是我的新闻理想基石了😭现在回看,21世纪初期的记者简直是神,谢谢电影带我回到那个热血年代,矿难、代检、站街、医疗黑幕、行贿受贿,什么都能写,写了都有用,记者的笔应该是刀剑,而不是礼炮。

    1小时前
  • 啊么吸溜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