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Ann与Marianne对应着母亲与女儿,前者淫荡,却并没有那么淫荡,后者则是绝对意义上的纯洁。而在医院餐厅中,Letour与Marianne面对面时,餐厅的立柱将这个对称的构图分割开来,营造了一个prison circle,正如我们在影片的结尾,看到的那样,暗示着Letour与“善良”之间的距离。《迷幻人生》围绕着一个卡在黑白中间,却渴望着救赎的罪人展开,以及“无法完成的救赎”,迎接他的结局必然是宿命的,但在结尾,施拉德却让我们相信“救赎”的可能性。On The Other Hand,我们置换一个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对于一个淫秽的父亲,在纯洁的少女中在场,胜过一切罪恶的利益,为了这种最终意义上的邪恶与占有欲望,又有什么恶行不能抛弃?
30分钟前
墓岛GRAVELAND
推荐
非常好看的影片!
31分钟前
猫小浅大外婆
力荐
贩毒、写作、爱情、破碎、迷茫、游离、微醺、雨夜、摇滚、爵士、暧昧、谋杀、复仇、解脱。
33分钟前
老怪CXJ
推荐
这是我最想看的那种df片,施拉德是真的对他有滤镜T T 街边堆满的垃圾袋,汽车玻璃上晃动的灯光,蓝与绿,毒品与家,相对而跪的交媾,花掉的妆与坠落,持枪的人啊噙着泪却从未流出。他蜷在床垫上,听录音机里一遍一遍重复"Marianne Jost",他看起来又冷又疲惫,突然老去了,像是岁月伴着孤独一起长在了骨子里。他肩胛骨那么尖,胸口的皮肤纸一样白,他的瘦小这样清晰地展示出来,而这瘦小让我更爱他,从心底迸出的爱意,像爱一个苍白的孩子。那件宽松的外套看起来是绒的,他生来应当被拥抱。这不该算“中年危机”,因为他真像个孩子,那些墨镜、香烟与酒精都是表皮,都不是他。
其实我也想过做点什么把自己丢进去。里面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说实话,里面比外面简单多了。也算是一种解脱,从全身心的投入到若即若离再到彻底的脱离,这个过程蛮痛苦的。义气这种东西总是特别能打动我,无论是女还是男,好像是在看一场哥哥和红姑的电影。还有那句台词,we came together, we’re leaving together
黑夜宛如白昼,耀得他难以入眠,破晓,终于可以睡去,因为血已流干。| 布列松在九十年代
保罗施拉德补全 私认为这部是保罗施拉德导演生涯最佳,导致后面几部作品都难以超越这部。在有了充足资金的前提下,施拉德能最大限度展现自己的导演才华,这次聚焦的是毒贩个体生存状态,光与影运用非常有味道,街头的蓝光,短暂欢愉之后的绿光,还有雨落在车窗上的朦胧水汽。威廉达福的演技极具爆发力,像孤狼一般穿梭在入夜的纽约,结尾既是无奈,也是宿命。
这部片感觉还是蛮多画面在尝试的(虽然种类多,但不多,例如画中画、镜中人、异色灯光),不过整体感觉,跟司机有过之而无不急,看到后面有种倒吃甘蔗的感觉(跟司机那种人设上快变成不断移转的幽灵感的概念不同),很寻常的故事,不过还是有种意思的、对人的漂泊和生活无奈的挤压。
尽管很喜欢,但同样通过本片了解了为何Rosenbaum会称《第一归正会》为Schrader唯一杰作,此时他的作品依旧是在常规的类型语境中完成的,长处在于优秀的叙事节奏把控,而他现在终于拥有了制造作者语境的能力。
8.5/10 one of the best opening and ending… #补标#
一脸恶人相的威廉达福也能这么脆弱,好演员,萨兰登的母性好强。
又一次连着在俩片里看到同一个女主
三十年后,威廉达福演了反派
20岁的《出租车司机》怀有敌意,很偏执,感觉自己受到这个世界的压迫,他是个开出租车的;30岁的《美国舞男》变得很自恋,自我感觉良好,他成了男妓;现在他已经40岁了,他的人生一事无成而且当上了毒贩。并不是有意把这组电影当作三部曲,只是觉得,行刺摆脱入狱,男妓险些入狱,毒贩锒铛入狱,这30年光景被似有似无的恩典开了光,无名之辈都成了英雄.但,“英雄“们相似的冰冷感一脉相承30年,他们身上都有着某种苍白感,成为世界上的孤魂野鬼,在四处寻找可以寄居的躯体,40年后是这样,50年后也是这样,60年后……
两个女人,Ann与Marianne对应着母亲与女儿,前者淫荡,却并没有那么淫荡,后者则是绝对意义上的纯洁。而在医院餐厅中,Letour与Marianne面对面时,餐厅的立柱将这个对称的构图分割开来,营造了一个prison circle,正如我们在影片的结尾,看到的那样,暗示着Letour与“善良”之间的距离。《迷幻人生》围绕着一个卡在黑白中间,却渴望着救赎的罪人展开,以及“无法完成的救赎”,迎接他的结局必然是宿命的,但在结尾,施拉德却让我们相信“救赎”的可能性。On The Other Hand,我们置换一个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对于一个淫秽的父亲,在纯洁的少女中在场,胜过一切罪恶的利益,为了这种最终意义上的邪恶与占有欲望,又有什么恶行不能抛弃?
非常好看的影片!
贩毒、写作、爱情、破碎、迷茫、游离、微醺、雨夜、摇滚、爵士、暧昧、谋杀、复仇、解脱。
这是我最想看的那种df片,施拉德是真的对他有滤镜T T 街边堆满的垃圾袋,汽车玻璃上晃动的灯光,蓝与绿,毒品与家,相对而跪的交媾,花掉的妆与坠落,持枪的人啊噙着泪却从未流出。他蜷在床垫上,听录音机里一遍一遍重复"Marianne Jost",他看起来又冷又疲惫,突然老去了,像是岁月伴着孤独一起长在了骨子里。他肩胛骨那么尖,胸口的皮肤纸一样白,他的瘦小这样清晰地展示出来,而这瘦小让我更爱他,从心底迸出的爱意,像爱一个苍白的孩子。那件宽松的外套看起来是绒的,他生来应当被拥抱。这不该算“中年危机”,因为他真像个孩子,那些墨镜、香烟与酒精都是表皮,都不是他。
把枪带回家后的一段简直就是翻拍出租车啊。这才是Jazz该在的地方嘛。结尾...哎
仍然是施拉德笔下的浅睡者,但不像《出租车司机》那样是行动的夜游神,夜晚他阅读写日记思索,不寻常的毒贩,但更寻常的人生。它延续了新好莱坞电影里用更现实的笔调刻画做另一种美国梦的人生。但最终做梦的人的归途,是免不了的成为失魂落魄的幻梦者。
【8】“男性孤独者”那一套,可算是给保罗施拉德玩明白了啊,一股浓郁的《出租车司机》味。(可真是被达福迷够呛👍)
这……施拉德写的他自己吧。配乐corny af。另外如果达福年轻一点,或许Patrick Bateman这角色可以是他的
3.5;夜景和雨景都相当契合孤独气质,配乐出彩。
4+迷人沉醉享受
其实我也想过做点什么把自己丢进去。里面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说实话,里面比外面简单多了。也算是一种解脱,从全身心的投入到若即若离再到彻底的脱离,这个过程蛮痛苦的。义气这种东西总是特别能打动我,无论是女还是男,好像是在看一场哥哥和红姑的电影。还有那句台词,we came together, we’re leaving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