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转: <风中的珍妮>
风中的珍妮
该文章系转载自《万科周刊》1998年10月12日第315期
孙子慕
《阿甘正传》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全球性
轰动归于平静时,我发现了后者的力量是因为将爱置于绝境,而爱情
超越了死亡。当时光像接受巨石的水面重新弥合时,我如此强烈地意
识到,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之下,人们其实渴望发生壮阔的悲剧或喜剧,
如果生活的细节能带着他们一起在悲喜剧中穿行,那就更好。人们喜
欢奇迹,尤其是爱情的奇迹。像一个在暗夜中彳亍而行的人,忽然身
边有人擦亮了一根火柴。
而生活中没有奇迹,只是缓缓颖动的时间的幻影。人们大都带着
各自的梦想无奈地游走在曲折的命途上,在想像之中终其一生。和
《阿甘正传》比起来,《泰坦尼克号》的确是一个童话,它是在人们
内心里默默生成并积郁的理想。《阿甘正传》我一共看过三次,每一
次我都几乎被其中所提示的命运的影子所击溃。我没有和朋友交流过
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我执意地追问自己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每每让我
陷入疾病一样的感受里?
我曾经一遍又一遍在内心里复述着阿甘和珍妮的故事,起初我并
不懂为什么爱情到了他们手里,就像一次远征。看这部电影之初,生
活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而那时他们的故事多少有些不可思议。而现在
我懂了,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在文化价值真正地多元化的社会里,
自由曾给那些渴望看到生活终极意义的心灵带来了多么深重的悲剧感!
越是自由,生活越是空旷,越想触摸真实,结果更接近虚无。
阿甘的智商只是普通人的百分之七十五,这注定了他在一生里以
单纯的目光看待一切人和事。在他的眼中,天地如此澄明,生活中没
有精神的深渊,一切都仿佛是历秋的大树,生命已经删繁就简。在这
样一个精神层面上,阿甘却在岸上。他的心牵着他的手,在阳光中徐
徐穿行,爱和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物,阿甘像一个喧嚣城市中的冰山,
像梦醒时代的最后一支童谣。
如此地深爱着珍妮,在阿甘的心中,他和珍妮从童年开始就如此
地血肉交融,对阿甘而言,珍妮犹如空气。然而在阿甘的生活里,珍
妮一次次地出现,再一次次地离开。他们都感受到了爱情,可是在彼
此走向对方时,他们在彼此可以闻到唇香时擦肩而过。
人人的心灵都被自己的命运所驱策着。从这个意义上说,阿甘在
稚气的行为方式后寄予着许多疲惫的心灵渴望回到人生单纯状态的叹
息。而在珍妮的时隐时现、漂浮不定的行踪里,一颗渴望自由的心灵
所经历的苦难开始出现,我深信那是珍妮那一代人深藏于衣下的精神
真相。
我,这个生活在世纪末的中国人和阿甘一样深爱着那个来去无踪
的忧伤的珍妮,对她长久的无法自制的流浪和感伤却爱莫能助,任她
像风中的草籽一样在空中游走,却难以落地生根。珍妮的生命里有穷
极生活意义的强烈冲动,她和阿甘不同,她沿着社会文化相反的方向
行走着,其目的只是为了真实地回到自身。珍妮自己也清楚,自己就
像一辆下坡的马车,收不住脚地向下飞驰,她为迎面而来的呼啸的景
致所惊吓和吸引。这不是游戏,这是自由的后果。
我们所深爱的珍妮如此地被感官所吸引着,我们谁也分担不了她
的忧伤。她在雨中的汽车里和陌生人亲吻,在酒吧里和别人拥舞,她
在我和阿甘和注视下和披头士一起登上远去的巴士。在人意想不到的
俱乐部里,珍妮抱着吉他忧伤地唱着歌。在一处高层的酒店里,珍妮
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在吸毒以后,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我们深
爱的珍妮,她被生活中的每一处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大口大口地饮着
那个时代里所特有的自由。然后她醉了,在自由里,她没有摸清生活
的轮廓。多年以后,一位文化学家说,在那个时代里,美国人最感到
痛苦的不是性压抑,而是性放纵。现在我懂了,能被专制毁掉的东西
同样也能被自由毁掉。
阿甘照样跑步,在平常的生活中等待着时代在喧嚣中沉静下来,
可是一个人的内心是一处更深的湖,于是珍妮和阿甘在众目睽睽之下
的拥抱并没有成为爱情的高潮。当然我们终于等到了他们相爱的那一
天,历尽沧桑的珍妮终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生活的意义。但是她
已经没有机会享受这一切了。
我又一次地想到了精神背景的问题,珍妮生活在那个个性解放的
时间之流里,她的内心就会被点燃,而她本人则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
神历险的标本。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标本的,首先上帝让你等在那
里,然后让你进入那个特殊的空间,一切就开始了。我们和我所深爱
的珍妮都是命运手中的玩偶。
叹息是对命定的一切的最为深刻的诠释。我所以如此不厌其烦地
复述着阿甘和珍妮的故事,是因为我看到我的中国世纪末的珍妮在风
中的样子。她是这样一俱,她的根被这个时代掘出,现在她还沉浸在
无根的快乐里。在城市里,她熟悉每一处迪厅和酒吧以及新出现的酒
店。她也喜欢冒险,喜欢吃汉堡和可口可乐,惟独不喜欢回家。在城
市的风里,她喜欢笑容满面,可是内心里藏着许多她自己都无法理清
的痛楚,可她将这搁置着,像封起一罐老酒。在感受到爱的日子里,
她说:我就像浮萍一样。然后她笑。
我的珍妮只在自己的心里,她不在生活既定的任何价值尺度上。
因此她能从任何一种痛苦中逃开,可是我知道,会有些伤留在她的心
里,但她会用最灿烂的表情将它盖住。
我只是珍妮生活的一个旁观者,看她似明晰实则混乱的日常生活,
我的心泛起旧日生活在我心中打下的余痛,如同雨天中的伤腿。这样
珍妮已经和我有关,爱或者不爱都不重要,每一个巨变的历史时刻,
都会有人被牺牲,会走上某种文化的祭坛,而走上祭坛的大都是有着
敏感心灵的优秀的人,他们最有权力得到世上最真纯的爱。我愿我的
珍妮划过风,落在爱人的屋前,说:我回来了,我累了。开门的人不
管是谁,他都是阿甘。他没有一丝惊异,只是伸手接过了背囊。
2 ) 《阿甘正传》观后感——愚人不愚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阿甘正传》这部片子了,虽然老,但是却仍旧十分意味深远。
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为了纠正驼背要戴矫正架。
在上校车后,所有的孩子们都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只有一个叫做珍妮的女孩子愿意。这两个人的命运截然不同,但是阿甘从小就爱上了珍妮。他们形影不离。
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珍妮的话而开始“跑”。他跑着躲避别人的捉弄。
在珍妮这一次叫他跑的时候,他为了躲避孩子们的欺负而开始了人生的奔跑,而那双累赘的矫正架也被他似乎要飞起来的速度而淘汰。那一个镜头是第一个感动我的镜头,也是同学们全部鼓掌的镜头。阿甘就是这么一溜烟的甩掉了骑着单车的孩子们。
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阿甘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
接见。在大学毕业后,阿甘又应征入伍去了越南。在上军车的时候,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不愿意和他坐,这个情景就和小时候在校车上被拒绝的情景一样。这次他认识了一个黑人朋友巴布。阿甘虽然是很傻,所以他没有任何种族歧视。
在那里,在越南他还认识了中尉——丹。丹中尉的命运既光荣又富有压力。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在美国的战役中死亡的,于是他要在越战中阵亡的命运似乎无可推卸。
在森林里,阿甘那一排受到了越南军队的火力攻击。似乎轮到丹中尉接受他的命运的时候了,他叫阿甘“run!”,阿甘也想起了在离开美国前和珍妮最后的一面,珍妮叫他“不要逞英雄,有麻烦就跑。”于是阿甘又开始跑,一下在跑出了森林到了安全的湖边。这才想起了最好最好的朋友巴布。于是他又撒腿跑回去,但是每次都救回了其他队友,包括那个丹中尉,所以丹中尉没有得到他的命运。最后阿甘找到了巴布,而巴布肚子上的伤已经触目惊心,巴布用一块大叶子挡在腹前,对着阿甘说“我没事”。虽然阿甘愚钝,但是他也似乎意识到好朋友命在旦夕了。果然,不久后巴布也离开了他。
这时,珍妮已经堕落,过着放荡的生活。甘一直爱着珍妮,但珍妮却不爱他。在战争结束后,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一次和平集会上,甘又遇见了珍妮,两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在“说到就要做到”这一信条的指引下,甘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天空。在他的生活中,他结识了许多美国的名人。他告发了水门事件的窃听者,作为美国乒乓球队的一员到了中国,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劳。猫王和约翰·列侬这两位音乐巨星也是通过与他的交往而创作了许多风靡一时的歌曲。最后,甘通过捕虾成了一名企业家。为了纪念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并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给了布巴的母亲,自己去做一名园丁。甘经历了世界风云变幻的各个历史时期,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无论和谁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纯朴而善良。
在隐居生活中,他时常思念珍妮。而这时的珍妮早已误入歧途,陷于绝望之中。终于有一天,珍妮回来了。她和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怀抱,之后又在黎明悄然离去。醒来的甘木然坐在门前的长椅上,然后突然开始奔跑。他跑步横越了美国,又一次成了名人。
在奔跑了许久之后,甘停了下来,开始回自己的故乡。在途中,他收到了珍妮的信。他又一次见到了珍妮,还有一个小男孩,那是他的儿子。这时的珍妮已经得了一种不治之症。甘和珍妮三人一同回到了家乡,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儿子也已到了上学的年龄。甘送儿子上了校车,坐在公共汽车站的长椅上,回忆起了他一生的遭遇。
这个故事蕴含了太多太多的哲理,说不完道不尽。说说这里的几个角色吧。
首先是珍妮,她有自己的梦想,她渴望做一位乡村歌手,在自己的舞台上谈着吉他唱歌。为了这个梦想,也是她三番几次的离开阿甘的原因。她在追求这个舞台,但是命运却没有让她得到这些。第一次,她被赶出女校后,到了一间不正当的舞厅唱歌。全身赤裸的她抱着一把吉他挡在身前,深情的唱着歌,她原本以为自己似乎已经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但是看客们却没有被她的歌声感动,他们要的是性感的身体的舞动,阿甘看见了看客们对珍妮的调戏,义无反顾的救出珍妮。珍妮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的第一个舞台,也离开了阿甘。
后来她逐渐堕落,滥交,吸毒,成为了一无所有的烂女人。即使是这样她还是想要那个梦想,舞台。那时候阿甘已经是美国的名人了,她完全可以靠阿甘,但是她没有那样做。虽然指靠自己的付出是很艰难的,而且会受到很多坏人的欺骗。珍妮想到了自杀,她爬上了阳台的栏杆,跨出了越向死亡的一步,可是她想到了阿甘。那个傻家伙还在阿拉巴马,怀着纯真的爱等待她。是的,就算珍妮的心已经被污染的如何溷浊,但是她心中还是有一块未经开垦的处女地。那个地方,有阿甘在。珍妮似乎找到了她的命运的方向。
后来她和阿甘生了一个孩子,一个金发的漂亮的男孩,聪明的像妈妈。可是珍妮要为自己的堕落付出代价,感染了不知名的疾病,最终离开了这个世间。对感情一向迟钝的阿甘,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感受。
那天,他拿着小阿甘的一封信来到珍妮的目前。他说:“珍妮。我来看你了。我还给你带来了一盒巧克力,你想吃吗?我帮你打开。这是小阿甘的信,他叫我不许拆开来看,我没有打开。我放在这里,你看吧。我们都很好。小阿甘上学了,他很聪明,一点都不像他爸爸……”
对比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阿甘,虽然傻,但是却活的很幸福。他的心里,没有一个被社会的丑恶所感染的污点,只有一片如孩童般美妙纯真的心田。那个地方,有一个永远的天使——珍妮。他不在乎珍妮到底是好是坏,在他脑海里,自从珍妮给他让座的那一刻起,珍妮就是他心里永恒的天使。面对珍妮多次的离开,阿甘曾经挽留,他告诉珍妮他爱她。但是珍妮却仍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她多次的抛下阿甘独自离去。也许最后,她真正理解了自己生命的真谛,才回到阿甘的身边。
珍妮,这样的女孩子,在现在的社会上应该不少见。她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但是却被梦想冲昏了头脑。阿甘是她灵魂精神上的所爱,但是阿甘毕竟只能给她灵魂上的安慰,却满足不了珍妮物质上的欲望。并不是说阿甘穷。珍妮希望的是自己可以亲手塑造自己的未来,而不是靠任何人,但是她的付出反而微不足道,反而自己堕落了。到底是什么救了她,在跳楼的那一刻,她伸出脚和收回脚的那一刻,或许她知道了。
再说丹中尉。这片子里面脏话十有八九都是他骂出来的。他是一个军人,原本应该像祖辈们一样光荣的殉职,但是他的命运却被阿甘改变了。他没有死,但是却失去了双腿,过着颓废的生活。也许刚开始他多么恨阿甘改变了他的命运,但是后来他也被阿甘感动了。他骂上帝,骂老天,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神,想要逆着命运但是却无可奈何。在阿甘的虾艇上,他跳入了海里,丹中尉对阿甘说;"你救了我,我从来没有感谢你",然后跳到水里,向远方游去.阿甘说;"他和神和好了"。丹中尉被阿甘所感动,终于不再骂天骂地,也靠自己闯出了自己的命运,过着幸福的生活。
很多人看了这部戏后,都为阿甘感到可怜,但是阿甘自己或许不这么觉得吧。因为迟钝的神经,他甚至不知道什么可怜。但也许就是这么个愚人,才没有世俗中那些智者的悲哀。那些聪明的人就好像珍妮,为了梦想或者别的而抛弃了尊严以至于生命。虽然我并不是不鼓励去追求梦想,但是在追求的时候不能盲目。在这个浑浊的尘世中,人的心灵里还有多少成是干净淳正剔透的呢?又有多少人从没有被世俗所污染呢?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么一块田地,那里是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那里是无忧无虑的纯真,那里是真正的天堂。我们的天堂或许还在隐藏着,或许连自己都还没有开垦到,但是主宰阿甘神经系统的正是这一念天堂。它让阿甘过着愚人不愚的生活。当然这里有不少幸运的成分,但是如果阿甘是正常人,那么他一定是痛苦的。
如果阿甘是正常人,他就不会在战地里把丹中尉,巴布,其他战友救回来;如果他是正常人,他就不会在军旅生活中仍孜孜不倦地给珍妮写信;如果他是正常人,他就不会依照巴布的遗愿,捕虾,发财致富;如果他是正常人,他也会受不了珍妮的离去,可能会自暴自弃;如果他是正常人,他也感动不了丹中尉。但是他是一个白痴,也正因为他是白痴,别人展现在他面前的都是真挚的感情,没有我虞尔诈。
最后片子里还有一句经典的台词:lifewaslikeaboxofchocolate,youneverknowwhatyougonnaget……(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将拿到哪一味。)
我相信阿甘的那盒巧克力中,蕴涵的味道不必正常人的少,也并不完全甜蜜,但是这些酸甜苦辣的巧克力,却能在化为蜜糖般的甜蜜融化在阿甘的舌尖……
3 ) 阿甘的珍妮——永远的珍妮
看到一些对《阿甘正传》中珍妮的质疑和非议,觉得有些遗憾。对于一个真实的珍妮,不能用简单片面的是与非,对与错,爱与不爱去判定,而是用一种更加宽容体谅的态度去给她一个客观全面的分析和公正。
1、阿甘的天使
对阿甘起到重要积极作用的其实就是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另一个就是珍妮。
阿甘作为一个低能儿,是受世人鄙视和排斥的,强烈的自卑感让他的腰直不起来,所以母亲要用金属支架把他的腿固定起来,并坚定的说要让他接受与世人平等的待遇!一句话:挺起腰杆子来做人!母亲尽了全力,让他登上了平等的人生平台,享受与他人平等的待遇了。
但母亲不可能时时刻刻的陪伴着他。在平等的平台上,阿甘是个异类,而且要靠强力的支撑坚挺腰杆,压力实际更大了。珍妮帮了他,一个小小的坐位给了他温暖,信心和勇气,直到永远。并在他被人追打,受到了排挤、委屈、欺辱时,珍妮大喊:“跑!”
逃跑尽管是一种逃避,一种妥协,一种退让,但却是简单实际的生存方法。同时,阿甘跑掉了腿上的支架,从此他不仅挺直了腰杆,更是跑出了活力,在平等平台有活力的生存了。引申的讲,母亲教给他对人生的态度,而在遇到危机时,珍妮教了他生存的方法,并给予了他一种认同和温暖,尽管少的可怜,但却是一个柔弱无助的小女孩的全部。
同样是这个柔弱稚嫩的“跑”,使阿甘跑进了橄榄球队,跑进了大学,跑进了全明星赛。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使一个低能儿完成了超越,从此步入正常之列。母爱的伟大,珍妮的善良和关怀,刚柔相济,缺一不可。
临去越南之前,珍妮嘱咐阿甘:如果遇到危险的事就跑!而阿甘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是矛盾的,因为他说过,长官要他做的就是他要做的。在他本人看来,去越南的意义就是战斗。请注意细节,在遇到袭击时,只有阿甘端枪还击了,而且在丹中尉下令撤退时,所有人都在撤,只有阿甘是迟疑的,好友巴布一再叫喊才使他想起“跑”字,于是跑的比谁都快。事实证明跑是正确的,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跑开了,所有人都没出来,之后出来的仅存的伤者都是他背出来的,而且没有遇到一个越军。实际上,战斗已经结束了,全连报销了,越军撤了。至于丹中尉要求空中支援投放燃烧弹,目的就是他说的,要和所有人一起死在战场上。回到美国遇到珍妮,珍妮夸奖他,他说其实自己什么都没做,只是做到珍妮嘱咐他的事。同样一个简单的“跑”字,使他从战争中活了下来。
从孩童到成年,珍妮都是问题多多,自顾不暇。一无所有的她全部的付出显得那么柔弱,那么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样一个承受着不幸遭遇,处在社会边缘,孤立无援的弱者,对“傻子”如此渺小卑微的支持和关爱,却给了他除了人生态度之外的所有的前景和希望,并为之奋斗的勇气和动力!
2、珍妮的问题
珍妮的童年是不幸的,父亲和木屋给她留下了丑陋屈辱的阴影,从她离开木屋,就再也没进去过,因为她无法面对,想逃避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一句“我害怕”完全没有安全感,身边的伙伴就只有阿甘一个。长大之后在家乡的情况依旧无改观,她身边除了阿甘再无别人,依然是孤立的。
一个如此家庭,如此经历,如此背景的女人,在当地也是异类。但她与阿甘不同,阿甘的弱智是先天的,生来如此,所以阿甘固然要面对很多问题和困难,但他认为一切本来就是如此,他有外在的艰难,但内心并无困惑。珍妮完全不同,她因为过去的经历要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却是后天由别人造成的,她自己并没有错,完全是无辜的,但后果又是自己必须去承担的。
同样被视作异类,阿甘并不想去纠正什么。但对珍妮而言,这是必须要去纠正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人关注过珍妮,也没有人帮助过她。其实在这时,如果有一个像阿甘妈妈一样的长者,给予表妮一些关爱、支持和鼓励,用一个客观的声音告诉她自己是个好女孩,帮助她树立自信和勇气,情况或许会完全不一样,她也可以变得平和从容一些,但是没有。
珍妮只想说一句话:我是个好女孩,应该被世人社会认可和接纳。这种想法是双刃剑,本身就已经把自己置于现实的边缘了,太过尖锐极端了。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世人不知道不关心的问题,怀抱这个问题和心态是无法融入人群和社会的,只能越走越远,越来越边缘化。
最早,珍妮的心态是阳光积极的,她认为自己终有一天会在所有面前唱歌,得到鲜花掌声,其实就是一种认可和接纳。这本是正面积极的,但内心深处阴影始终困扰着她,穿校服拍《花花公子》。穿校服的应该是学生,而《花花公子》是成人杂志,学生与成人的矛盾,恰恰就是珍妮自身问题的体现,得到的惩罚是严厉的开除。珍妮的语言是:拍成人杂志的照片,只是一种美丽的展现和认可,并不妨碍自己是个好女孩,应该被认可。校方乃至社会的语言是:你不是个好女孩!我们不能认可接纳你!
紧接着,被社会承认的平台,就是坦露一切的在世人面前演唱。《风中吹》,掉下的羽毛,吹落的树叶,任其飘零。珍妮的初衷是好的,但途径和方式错了,同时现实也给了她严厉的批判,一下子被剥得干干净净。珍妮有错,现实太过严酷。责任,现实大过珍妮。
由此,一路飘零下去。
3、感情的付出
不管珍妮在现实面前有什么错,对阿甘的感情始终是真诚甚至是伟大的。或许需要真正有过坚持和经历才能体会,有时“爱”不是得到,而是一种关怀,一种付出。
上大学时,珍妮对阿甘说,她终要在世人面前演唱,这时她是积极的,自信的。这时阿甘是次要的,而被世人的承认和尊重是首要的。而如果自己做到了,作为一个正常人,作为一个被尊重的人,她能给予阿甘就不单单是一个“跑”字了。至于到时能给予阿甘什么,她已经预演了。
被学校除名去唱歌时,阿甘来了。珍妮说阿甘不懂什么是爱,而此时有些东西确实是阿甘搞不明白的。之后珍妮让阿甘不要再来找她,离开她。她不想因为自己过去的“不好”和现在的不好对阿甘造成不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女为悦己者容,她只想让阿甘见到自己成功美丽的一面,而不是狼狈不堪的一面。所以她急于离开,去哪里都可以。但听到阿甘要去越南的消息,马上回身嘱咐了最终救了他命的那个“跑”字。
阿甘从越南回来再见面,第一时间彼此的呐喊和拥抱就是真心。但双方的现实差距却更大了,同时由于阿甘的出现使男友打了珍妮,证明了珍妮心中隐藏的爱。但珍妮彻底埋葬了自己的一切,彻底的要成全阿甘了。因为以此时阿甘的成绩和身份,不说找个十全十美的女人,起码也可以找个正常阳光的了,而太没必要纠缠于儿时的感觉来负担自己的阴暗和不正常了。
彻底离开了阿甘,珍妮也彻底绝望了。开始用摧毁自己一切的方式控诉报复一切的不公正了,直到自杀边缘,最终内心当中仅有的一点光亮闪动了,无论前途如何,她要再去看一次她的阿甘。此时,她在阿甘家里真正的睡着了,却又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她不想成为阿甘的负担,所以总是阿甘在说,她是沉默的。走到老木屋前,她扔了石头,扔的好!这是正面的发泄,一切的不应该都回到起点,不再逃避,宣泄出来,许多许多年前就应该这样!
4、转变和回归
阿甘求婚失败后伤心生气了,终于触动了珍妮。她反思也选择了,嫁给阿甘会因为自己的不好伤害他,但逃避了这么多年,阿甘丝毫没变,再拒绝再逃避对自己是条不归路,难道就真的可以成全阿甘吗?两边都是伤害,那么自己的本心呢?于是,珍妮终于说出来了:“I do love you!” 学过英文的人,都知道这句话里“do”的意义。
用正面积极的方式迈出这艰难的一步,她明白了。真实发生过的一切,就是真实的,无从逃避,也不用去逃避。纠结于应不应该的问题,试图当作一切都没发生,从现实的不公正中间去找回公正,并要这种公正得到世人和社会的承认,本就是虚无的,没有意义的。别人会否理解和认可以至接纳,都是别人的事情,自己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真诚的接纳自己,积极正面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真心也是一样,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浮于现实的标准和评判,而去逃避自己,逃避对方,同样没有意义,真诚的面对自己的真心就是正确的。
珍妮再次走了,但这次不是逃避,而是要去整理自己,然后重新振作回到这里,好好生活。而阿甘这次是真的“傻”了,唯一应对这种危险的伤害的方法,仍旧是那个“跑”字!他漫无目标的停不下来疯狂的跑,实际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珍妮总是离开自己?“shit happens”之后就是一个灿烂的笑脸,一直到想起妈妈的话:要想前进,就要放下过去的一切。这是给阿甘的,同时也是珍妮离开的答案。阿甘终于明白了,回家了。珍妮去世后,他推倒了破旧的木屋。
珍妮看到阿甘跑步,但她不能说。因为发现有了孩子,同时查出了病。一来孩子是否聪明健全,二来自己的病能否治好,都是未知数。所以,拖了三年多,知道时日无多的时候,才把这个健全聪明的孩子交给父亲,这是她最终能付出和给予阿甘最珍贵的。结婚是她提出来的,一切都变得正面积极真实了,都正常了。
珍妮,最终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公正和幸福!
这一点不是冷漠的世人给她的,也不是残酷的现实给她的,而是由一个把真善美贯彻到底的“傻子”做到的。可喜,但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并不可悲,因为世人和现实都是真实的,人往往就是孤独的。阿甘和珍妮都是彼此的另一半,同时又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分离与回归的轮回。
5、结局的真实
珍妮走了,最终释怀解脱了,小鸟也终于飞起来了。
阿甘也像妈妈一样,完成了自己该做的,承担起了抚育后代的责任。童话书中的羽毛飞走了,阿甘超脱了,从此真正蜕变成一个完整成熟的男人了。
小阿甘是健全聪明的。因为珍妮是这样说的,她在找回阿甘之前就已经搞清楚了。况且一生之中,她只骗了阿甘一件事,那就是她爱他。
二人爱的立足点都不是自己,而是对方,都在付出。阿甘始终不渝的爱,珍妮的内心和矛盾,确实是需要时间和经历去慢慢体会的。但就在这平淡卑微中,却闪烁出人性中震撼的光辉!
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思考,不同的道路,但最终走到了一起。人生就像巧克力,不一定是什么味道。但不管是什么味道,做人应该是积极坚强的,做事应该是负责认真的,同时适时的“跑”一下也是可以或者必要的。
不是只有做出丰功伟绩的才是英雄,不是只有拯救了世界才是伟大,不是只有甜言蜜语花前月下才是爱情。珍妮为阿甘付出了自己仅有的一切,阴影不是她的错,她释怀了,并得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公正与幸福。但同时她又必须为自己犯的错误而付出代价,所以她走了。
这就够了,已经足够了!
阿甘用他那一贯简单生硬的口气,却又似从天籁处传来的纯美声音说:
“I love you, Jenny. I miss you, Jenny!”
他就是这样说的……
4 )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
生命就像空中那片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太空,或坠入深渊,阿甘的人生正是如此,虽然他是一个弱智儿,但他却拥有一颗纯洁而善良的心,他永远记得的是妈妈的叮嘱: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可能事先知道你将会尝到的是什么味道。”
“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没有什么不同,一点也没有!”
阿甘天生就注定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公平,往往,它会令起点不高的人比天生优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有的人常感觉生活负担过重,面前困难重重,因此整天垂头丧气,郁郁不欢。阿甘的信念这样的单纯,目标这样的清晰,即便先天不足,前有穷山恶水,他也以平常心视之,并最终一一跨过,这并不是说愚人之福,保持这种态度和意志的人,信念能减轻他许多关于生命的重负,而使他达到生命之巅。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目标的完成,新的目标的出现。
人的一生往往就是这样,可能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你勇于面对,那么,你就可以到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相信自己可以成功的!
5 ) 一羽人生
第一次看《阿甘正传》,我为片头和片尾的那片羽毛而困惑,导演以这片羽毛作为开幕式和闭幕式,究竟是在表现什么意思呢?想来想去,觉得羽毛像是阿甘的思绪,就没再深究下去了。今天看完之后,我强烈地感觉到一片飘到地上的羽毛就像一个降临到人世的生命,这片羽毛在广袤的天空中飞行,无论它“是命中注定,还是随风飘零没有定数”,你无从知道它会在何处落地。人生也是一样,就像阿甘的妈妈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阿甘的妈妈,就像阿甘一开始并不知道上帝给自己的智商只有75,就像丹上尉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要忍受失去双腿的痛苦一样。
对上帝不公的怨恨,也许是人类精神痛苦的一大来源。而这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你爸爸是当局长的而我爸爸是扫大街的;你让你朋友陪你去试镜结果你朋友被导演看中成了大名星而你却落榜了;单位里要干部年轻化了划了47岁年龄线我因为早生了三天被“咔嚓”关在门外;买房子比邻居晚三年就要多花几十万元人民币……碰到这样的事,世间几人能真正豁达超脱?就像被截去下肢的丹上尉,为何要用最粗鲁的语言辱骂上帝,为何宣称要“吸取政府的奶水,直到吸光为止”?因为当时的他没有认识到,自己必须“承认自己是个残疾”,就像阿甘“承认自己是个傻子”。
当有一天,我们终于明白自己必须正视这些既成定局的事实时,怎么办? 阿甘的妈妈是这样回答的:“别让别人说他们比你强,如果上帝要让人平等,他就应该给所有人都戴上脚箍。”
我告诉自己:可不要觉得这个答案很简单,这就是让生活美好起来的第一步啊。
那么,下一步呢?
阿甘成为捕虾船长和百万富翁后,一心为绿弓镇的草地免费割草,晚上一个人待在空房子里,经常想起Jenny。有一天,他正在割草,Jenny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两个人快乐地生活了几天,可是有一天早上阿甘起床,发现Jenny已经不见了。吃惊之后,阿甘忽然有了跑步的冲动。于是,他从这片土地跑到那片土地,从这个海边跑到那个海边。他说,“妈妈说过,要往前走,就得先忘掉过去。我想,这就是跑的用意。”
该忘的,就忘了吧,往前走,我还将尝到新的巧克力,虽然我“永远无法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但是,那些巧克力就是我的希望啊。
阿甘妈妈的寓言可能并非天衣无缝——比如她说,“钱够用了就行,多余的钱只是摆阔。”俗话说“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我想有人会指出,我们对阿甘和对另一些人的期待值是不一样的:对于阿甘而言,既然上帝让他以跟别人不太一样的方式降临在这个世界上,他的使命便应该是过好自己的生活,于社会无害,善待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如果你对他还怀有更多的期待,那就未免太过苛刻了;然而,这个世界确实需要一些不止追求“钱够用就行”的人,比如像辛德勒那样的天降大任者,尽管他追求“多余的钱”的最初动机也是摆阔,但最终“摆阔”只是成了他为适应游戏规则而不得不佩的护身符。
这样说来,她的话确实存在“局限性”。可是我相信,我们这些生活在喧嚣浮华中的人确实有必要听听这句话——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的生活并未脱离“摆阔”或者看他人“摆阔”的窠臼。电影中不仅通过这句话,还通过阿甘和貌美如花的女主角Jenny、和才华横溢的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和风云一时的历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里根等人物命运的对比,来揭示这样一个主题:对于生活,朴实若愚的态度也许反而是种大智。
回忆阿甘和Jenny之间的几次聚散,每次都是Jenny主动离开阿甘。尽管阿甘是想尽自己的努力保护她不受伤害,但她始终觉得阿甘和她之间的差异太大,无法共同生活,除了她一生中最后那段与阿甘携手共度的短暂时光。读大学后两人有一次呆在Jenny的宿舍里,她对他说:“I want to be famous.”(我想出名。)不久后,Jenny穿大学校服为《花花公子》拍照,被学校开除,成了酒吧歌手。再后来,她迷上了迷幻药,漫无目的地在各州流浪,结交各色的陌生人,尽管她打扮得越来越艳丽,但对生活却越来越绝望。最后,患上不治之症的她终于决定和阿甘以及他们的孩子一起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Jenny问阿甘在越南打仗害不害怕,阿甘刚想说有时候怕,但又收了口,改说起他在越南和美国各地看到的最美丽的风景:我看到在越南有时候雨停得久了,夜里有星星出来,天空一闪一闪的很好看;我看到太阳下山前的海湾,水面上有千万片闪光;我看到那山中之湖,水好清澈,就像有两片天,一片叠一片;然后在沙漠,日出的时候,我看到天之涯地之极,美极了……听得入神的Jenny不由地感慨:“真希望我当时是跟你一起在那里。”阿甘握住了Jenny的手:“亲爱的,你那时是跟我在一起。”
我不知道,一个“傻瓜”为何能说出这些话,是否爱生出的巨大力量真能大幅提高“傻瓜”的智商,还是这只是好莱坞这个“造梦工厂”演绎的艺术传奇?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宁可相信那不仅仅是梦。和阿甘相比,Jenny有着雄心勃勃的青春,但却迷失在沉沦的精神世界里,幸福对她而言来得太晚,也太短暂了。应该说,Jenny的生活是他们那一代人年轻时的缩影,他们冷对政府,抗拒宗教,鄙视权威,他们仿佛遗世独立,以服迷幻药、浪迹天涯、群交等叛逆的行为来对待社会,但当狂热的年龄过后,回忆时尝到的多是苦涩的滋味。那股时髦的巨浪并没有袭到阿甘,他只是跑步、当兵、打乒乓、捕虾,安安静静地过自己比较“落伍”的日子,但也因此摆脱了Jenny他们时常面临的那些噩梦。导演是不是想说,无论时代怎么变,生活的本质是一样的,它就是那么朴实,我们也应该朴实地对待自己的生活?
且让我再回忆一下阿甘和几位美国总统的对话:
阿甘和他的乒乓队队友们载誉归来,肯尼迪在白宫接见了他们。阿甘说,见肯尼迪的好处是“有好东西吃”。当时,他大概喝下了15瓶饮料,当肯尼迪问阿甘的队友们“感觉如何?”的时候,其他人都说:“很好!”只有阿甘回答:“我想尿尿!”肯尼迪大笑说:“我只相信他说的肯定是真话!”
阿甘作为越战立功的老兵接受约翰逊总统嘉奖。约翰逊问他:你的伤口在哪里?阿甘说:在屁股上!约翰逊附到他耳边说:说实话,我很想看看你的伤口,那一定很好看……阿甘眼珠子直瞪瞪地盯了约翰逊十秒钟,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身脱下裤子,把伤口展示给约翰逊看。约翰逊哭笑不得,下意识地冒出句“见鬼!”
尼克松接见阿甘时问他,肯尼迪接见你时是住什么酒店?阿甘如实回答。尼克松亲切地说:好,这次你会有更新、更好的酒店住的。
……
电影中还插播了好几段关于美国总统命运的历史画面:肯尼迪、里根被刺客枪击,尼克松因水门时间下台……总统伶牙俐齿,风光无限,周围却危机四伏,充满疑心、谎言和焦虑;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愣头阿甘则依然过着自己生活朴实舒心的生活。我猜导演的意思,或许是说当总统是“摆阔”了。
朋友说,烦躁的时候看《阿甘正传》,能让他安静下来。我想,如果把不同的电影比成不同的植物,《阿甘正传》就是一株不怎么引人注目却给人带来清凉的薄荷吧!
6 ) 【阿毛爬格子——影视圈】与神和好
“你与神和好了吗?”
这是好多年前,我第一次看《阿甘正传》时,记得里面的其中一句台词。阿甘和从战场上因伤退役的中尉再次碰面时,他问的,就是这句话。在那之前,中尉是个深陷痛苦、脾气暴躁的人。在某一年的圣诞节夜晚,他看着电视里的热闹场景,自己却在电视前发着酒疯,大声质问阿甘:“他们说耶稣是救主,他到底在哪儿呢?到底在哪儿呢?”紧接着,就从轮椅上跌在了地上,抱着仅剩的上半身忘我地哭泣。若干年后,他与阿甘一同经营捕虾事业,在一次暴风雨的夜晚,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他爬上桅杆,对着电闪雷鸣的夜空吼叫,用最下流的话咒诅上帝,抱怨自己悲惨的经历。结果,第二天开始,他们却大大收获,从那时开始,捕虾生意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几年之后的一天黄昏,中尉和阿甘一同漂在海上,看落日余晖。他对着徐徐降落的太阳一言不发,然后转过身,对阿甘说:“嘿,我好像从来没有感谢过你,谢谢你把我从战场上救了回来。”而在那之前,他一直埋怨的,就是自己没能光荣地死在战场上。说完之后,中尉扑通一声地投入了大海的怀抱,展开双臂,享受着海里的畅游,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喜乐。
我第二次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我自己与神和好之后。所以,我终于明白了阿甘的问话,与神和好,确实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在我认识神之前,我对这一点也不明白。甚至在我的脑海中,根本没有一位神的存在。他是谁,他与我何干,我为什么要与他和好,我和他本来是不好的吗?这些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当阿甘被送到越南的战场上时,遇到的中尉,就是我之前的样子。他的人生正经历着一些辉煌,是战场上英勇的官兵,被人尊敬,受人爱戴,既和蔼又严厉,并有献身精神,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我不至于像他这样是个标兵式的人物,但从小到大,也是一帆风顺,从入学到工作,扶摇直上,性格也是不煴不火,循规蹈矩,不惹人讨厌。尤其对于自己看重或是喜爱的人或事,就会全情投入一往无前地尽己所有。中尉是直到一次猛烈的战役爆发,被炸成了瘫子后,人生陡然之下。我是在稳步上升地过程中,遭遇了现实的残酷和梦境的破碎,不仅如此,对于整个人生观的认知都被炸成幻影,从此,人生开始转折了。
被截肢的中尉躺在病床上,奋力地拉下睡在临床上的阿甘,恼羞成怒地问他为什么要救自己,与其这样羞辱地生,还不如光荣地死。我也如他一样地抱怨过生活,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所憧憬的世界,原来竟是这样地世俗。我看到自己不过是个可以忽略不计的人,但也并不觉得其他人有多么伟大,在我的眼中,每个人都是可笑的,都是自以为能影响人生命运的主宰,其实连最现实的时间都无法挽留。和中尉一样,我开始活在一种困苦的光景中。要么就是面对现实沉默无语,要么就是义愤填膺地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从我过去的文字中,我能深深感受到自己那时的绝望,总是想拼命地呐喊,渴望得到一些回声,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如同没有人能理解中尉所承受的羞辱与受伤的自尊一样,我也觉得,这个世上,没有一个人能懂我。即使是最亲的亲人,反而是最不能理解我的人。如果人生能就此结束,那倒成为美事。但残酷的就是,人生并不能因此而结束,反而要日复一日地重复,直到将心麻痹。中尉离开战场,回到现实生活中,最后沦落为一个坐轮椅的乞丐。我自己也是如此惨淡,虽然外表没有变化,按着世界的眼光,生于教养得体的家庭,拥有体面的工作,过着闲淡的生活,似乎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但真实的心唯有我自己知道,这表面的一切根本不是我心里所愿意的,我的内心,就像沦为乞丐的中尉一样,是个孤苦无求的乞讨者,得过一天算一天。索要入口的饮食并不能使人富足,反而使得内心的需求更加增长。中尉陷在过往辉煌的回忆中顾影自怜,我则陷在与现实的挣扎中不能自拔。就像一个深陷沼泽的人,越是挣扎,反而陷得越深,但我不愿妥协的心,却越来越坚定。
圣诞节的夜晚,阿甘被邀请至中尉的家。听着电视里传来的圣诞歌曲,中尉说:“人人都喊着要耶稣,开口闭口都喊耶稣,我找到耶稣没有?他们甚至派人来向我传福音,他们说神是听祷告的,我如果心中接受耶稣,就会跟他一起走入天堂。简直是放屁!神会听祷告?放屁!”他骂骂咧咧地咒诅神,咒诅耶稣。一旁的阿甘听他骂完了,沉默半响,冒出一句:“中尉,我会进入天堂的。”我没有经历中尉的放肆和叛逆,所以当我再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深觉是对神的一种亵渎。但我遭遇他的出现,确实是和我之前的人生一样,一帆风顺。我也和中尉一样,被人传了福音。但我的反应却像阿甘那样直白,那一刻,我定意要上天堂。我曾经以为,这不过是西方的童话故事,直到听见福音的那一天,我才知道,原来传说中的神,是存在的。后来,我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和我的想法一致,相反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胡说八道,否认他的存在。我想,是神特别地怜悯,所以让我接受地如此顺利,没有怀疑,没有猜忌。我对这个世界,厌烦已久,神却给我一个新的希望,让我来认识他。我现在常常在想,如果当时,神不给我这个恩典,让我来认识他,我的人生或许已经走向更深的渊底。但他的出现确如晨光,照在我心里。我的心中忽而明亮,虽不认知,但我却愿紧紧跟随。
中尉说,基督徒告诉他,神是听祷告的。中尉身有残疾,若真愿被医治,他必定希望自己能重新要回自己的双腿,回到战场上一展当年的风采。理性告诉他,重新站立已成为不可能的事实,既然如此,他何须向神祷告,又何谈认罪得救。所以,他回绝了神的邀请,他回绝了救恩,他所以为的拯救,就是对身体的医治。他继续沉沦在自己的怨气当中,每天过得七荤八素,混迹在妓女院和街边流氓群中。若是从人的眼光来看,他这样一个曾经被国家重用,派往战场英勇杀敌的官兵,如今竟落得如此悲惨的境地,成为痞子乞丐,该是何其不幸!他的人生以后该如何?就一直这样下去么?结果说不定某一天会暴死街头。但在我看来,他最不幸的,确实将永远活在内心的不甘和屈辱中。人的心决定一切,心里快乐的时候,经历什么都觉得满足,心里愁烦的时候,经历什么都觉得劳苦。但人的心,唯有自己知道,再没有人,会真正准确地理解。在我处在这样光景的时候,神却让我看到,其实,他才是最了解我的人。因为很多的痛苦,我只是心里忍受,并不知道为何会这样。就像中尉一样,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人生转折会让他觉得羞辱,他只是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人生没有了盼望,但为什么会这样,他并不知道。
我是个旱鸭子,所以害怕近水。小时候曾有过在游泳池溺水的经历,当时的记忆仍旧清晰。我恐慌,害怕,我拼命挣扎,但却无力自救。最后,是表姐将我一手捞起,送上岸去,等我定下心来的时候,心里相当地安稳,因为我知道,自己得救了。当神找到我的时候,我正在“溺水扑腾”,但他将我捞起,救了上来。等我回头再看的时候,我发现,那曾经拼命想要挣脱的人生,原来是以死亡为终点的没有盼望的境地。我之所以想要挣扎,是因为我不甘于走向那死亡;我之所以想要摆脱,是因为我不甘于明知要死亡还要继续苟活。“被救上岸”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不会再有这样的恐慌了,从今以后,我已经战胜了死亡,不再活在它的权势之下了。这就是我听到的福音,也是我所信所亲身经历的来自神的拯救,他不是如来佛祖,不是观世音菩萨,也不是没罕默德,而是又真又活、赐人灵魂永生的神。人活着,不是单靠这外表的一摊肉,乃是有里面的灵魂在支撑,否则就是行尸走肉。我笃信神的真实,完全出于他特别的怜悯。因为我看到,很多很多人,他们和我一样在这样的“水中”扑腾,但他们却没有看到,岸上有双手,可以救他们出来,甚至他们不知道,自己其实是要死的。或者说,他们不愿意接受这救恩,宁愿劳累自己,一直到筋疲力尽,沉入下去,永不得活。
几个月后,阿甘开始了捕虾事业,他邀请中尉一同加入。中尉思考了几日,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们一起杨帆启航,开始新的征程。但一开始并没有料想得那么顺利,连续几个月,他们都是下网成空,直到中尉对天破口大骂的那天。他是个骄傲的人,从来不肯相信什么神迹奇事,那晚狂风暴雨,他们行船在海上,中尉爬到桅杆顶上,冲着高天狂喊:“你可以让这暴风刮得再猛烈一些啊!这算什么暴风!来吧!你我摊牌的时候到了!我就在这里,来取我的命啊!”自从受伤之后,他一直在质问神,为什么让他活着,现在,他又发出这样的质问。他想寻求一死了之,他质问这生命的主,问他为何不索取他的性命。结果,第二天,暴风雨过后,他们却意外地捕获了一船的虾,从那之后,每每出船,都会满载而归。神并没有直接告诉中尉,他为什么还活着。但他自己,却终于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后来的一天,他对阿甘说了感谢的话,感谢阿甘把他从战场上救了回来。他的意思是,因为我活着,所以我才知道自己本是该死的。他跳入海中畅游的时候,就像跳进神的怀抱,认清了自己的本相,卸下一切骄傲、自私、自怜、苦毒……从此以后,与神和好了。
若干年后,中尉带着自己的未婚妻来参加阿甘的婚礼。远远地,阿甘看着他,一身白色西装,头发整洁干净,面貌焕然一新,更出乎意料的,是他正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进。如今站着的,不再是那坐在轮椅上,自暴自弃的乞丐,也不再是爬上桅杆,任意妄为的暴徒,中尉成了一个新造的人。他的心从未想过要重新站立,但神给他一个新的生命,让他的灵里复苏,在与神对决之后。每个人经历神的带领都各有不同,我很感叹中尉归回那生命的本体,因我自己从未有过如此激烈的碰撞。这样一个悖逆顽梗的人,最终回到神的里面,同享喜乐,除了神的亲自接纳,再没有其他解释了。当他对阿甘说那感谢的话时,我想,其实他是在对神说:“你救了我的命,我却从未感谢过你。”只有当我真正经历了神的拯救之后,我也才能真正地心怀感恩,对他说,感谢你,把我生在这个世上,让我活着,人生只因有你,才有了意义。
“人生是一盒巧克力,你无法预知将会尝到什么口味。”影片的开头,阿甘如此这般说。我知道,我的未来在谁的手中,所以我确信,我的人生会像这一盒巧克力,无论经历什么,无论是酸甜苦辣,都会有甘甜的滋味,直到永永远远。因为,我已经与神和好,他必带领我前方的道路。
你也愿意与神和好吗?
这是一部美国典型的反智题材电影。聪明的人未必一定能成功。阿甘的智商极低,却情商极高。他一直怀着单纯的心,做了在别人眼里了不起的事,也尽力照顾身边的人。成功充满必然与偶然。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最经典的两句台词
you are my girl.
每年看一遍,每年哭一遍,看看自己幸福还是阿甘幸福!时间:从2003开始每年一遍
阿甘奔跑的意象,应该留在了很多人心里。
《阿甘正传》总觉得有点伪心灵鸡汤的感觉。阿甘人生处处开挂有点不真实,相比较来说更喜欢《肖申克的救赎》。
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请不要再续下一句,耳朵听的起了茧子。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总体来看整个电影的情节非常好!连贯!演技也好!故事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保守主义始终代表美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美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美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他的十二支船,每一支都是她的名字。她走后,他只得跑遍世界的每一个湖泊和沙漠来思念她,只等她一声召唤便死心塌地的回到她的身边。好莱坞编造一个这么纯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我们所拥有的感情,是多么的残破不堪。这简直是残忍的,不道德的。
电影以一个虚构的人物阿甘为主线巧妙的融入了越南战争,水门事件,总统被刺,乒乓外交等多项历史事件,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看待历史问题,故事采用阿甘对白的方式讲述故事。电影展现了阿甘的乐观坚强,以及感染了周围人,相对来说还算励志。
Ma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会选中哪一颗。
太甜美的美國夢
羡慕珍妮,不管她多么叛逆、落魄、堕落,永远有阿甘在等她回来
重新再看一遍,觉得奥斯卡当年颁给《阿甘正传》而不是《肖申克的救赎》,还是对的……更广阔,经得起各种解读,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点。
十年前看过一遍,那时还是一个小屁孩,就像Forrest的妈妈说的一样,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十年前的我绝对不会预料得到现在我会成为一个这样的大男生。Forrest Gump真是把"蠢萌"这两个字发挥到极致,我的意思是,蠢萌,其实也是上帝给予的天赋。
看完有些伤感,为什么相爱却不能相守,阿甘在别人眼里很成功,但那到底是不是他想要的
我生命里最温暖的一部电影
电影开篇,就告诉了人生的真实意义,就是羽毛,你无法决定和选择将要遇到什么,只能随风摇曳,在空中尽情的舒展美好!
傻人有傻福,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阿甘的妈妈才是最伟大的人。很多普通人把低智商的孩子早早就放弃了,不让上学,不与别人接触,也许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这样以后孩子就等于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