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摔跤吧!爸爸

    剧情片印度2016

    主演:阿米尔·汗  法缇玛·萨那·纱卡  桑亚·玛荷塔  阿帕尔夏克提·库拉那  沙克希·坦沃  塞伊拉·沃西  苏哈妮·巴特纳格尔  里特维克·萨霍里  吉里什·库卡尼  

    导演:涅提·蒂瓦里

    猜你喜欢

     剧照

    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1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2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3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4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5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6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13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14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15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16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17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18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19摔跤吧!爸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8:45

    详细剧情

      马哈维亚(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曾经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在放弃了职业生涯后,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替国家赢得金牌。马哈维亚将这份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儿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连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取名吉塔(法缇玛·萨那·纱卡 Fatima Sana Shaikh 饰)和巴比塔(桑亚·玛荷塔 Sanya Malhotra 饰)。让马哈维亚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姑娘展现出了杰出的摔跤天赋,让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够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赛场上,为了国家和她们自己赢得荣誉。
      就这样,在马哈维亚的指导下,吉塔和巴比塔开始了艰苦的训练,两人进步神速,很快就因为在比赛中连连获胜而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吉塔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在那里,她将面对更大的诱惑和更多的选择。

     长篇影评

     1 ) 一枚改变历史的金牌与现实数据

    电影散场后,我急匆匆走出放映厅,打开手机查询电影中人物的真实故事 Geeta Phogat:第一位赢得英联邦运动会的印度摔跤选手(2010, 55公斤级),也是第一位取得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参赛资格的女性摔跤选手(2012) Babita Kumari:在2014格拉斯哥英联邦运动会55公斤级女子自由式摔跤获得金牌,两次获得英联邦摔跤锦标赛金牌(2009 51公斤级 & 2011 48公斤级) Vinesh Phogat (Geeta 和Babita的堂妹):在2014格拉斯哥英联邦运动会48公斤级女子自由式摔跤获得金牌 Ritu Phogat (Geeta 和Babita的三妹):在2016新加坡英联邦运动会48公斤级女子自由式摔跤获得金牌 可以说Phogat家族改变了印度女子摔跤项目的历史,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父亲Mahavir Singh Phogat的严格训练与关爱 父亲做为教练的时候是非常无情的: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训练;让平时穿长袍的小姑娘穿上男孩子式的短裤;无视女儿们的苦苦哀求剪去她们的长发…… 父亲作为父亲的时候是极其温柔的:因为素食主义的母亲不愿意触碰任何荤腥,从来不知如何烹饪的父亲按着烹调书制作鸡肉;因为小村里的训练场不允许女性进入,于是便在自家农田里亲手开辟出一块训练场;为女儿们在辞掉工作,专心陪Geeta参加全国比赛;在Geeta受到学校教练不公平待遇的时候,长途跋涉来到学校附近租房子,以合适Geeta的方式训练她,并为她烹饪营养丰富的食物。 摔跤运动员的训练辛苦么?当然辛苦,没有一项运动能够轻易地获得金牌,人们大多数只能看到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的风光时刻,而很少有人会了解他们背后的辛酸。更何况Phogat家族来自印度偏僻小村庄,那里迷信各种生男孩的偏方,并且女性充满偏见。 当Geeta和Babita为了要参加小伙伴的婚礼而逃掉训练的时候,父亲生气了,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对女儿们发火。 几个小姑娘在婚礼后坐在一起,默默地流眼泪,Geeta和Babita抱怨父亲太过严厉,不让自己过轻松的生活,只因逃掉一次训练就大发雷霆,根本不想要这样的父亲。 一直面无表情,婚礼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的小新娘开口了:“我倒是希望能有这样的父亲,能为我的未来着想,而不是从小就只让我做家务和烧饭,当我一满14岁就匆匆将我嫁给从未见过面的男人,仿佛我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接下来我就要过一辈子与扫帚与炉灶相依为命的生活。” 小新娘的话令Geeta和Babita顿悟了,从此之后,姐妹俩再也不抱怨训练的辛苦,而是主动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拼搏。 此处补充一段数据: 印度的童婚比例高达47%,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女孩被父母用来换取聘金,印度政府1929年通过禁止童婚法 ,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龄提高到21和18岁 ,均未奏效。根据联合国统计,妊娠和分娩并发症是发展中国家15至19岁少女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Geeta在2010年德里英联邦运动会上获得的那枚金牌,就成为了历史上的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千千万万的女孩的命运将会因此而改变。虽然说摔跤的训练艰辛而漫长,但是这是一项能够养活自己的技能,这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行业,这是能够让那些女孩儿们逃离死神的解药。 顺便说一下,以下几个国家会在电影院上映这部电影:印度、美国、英国、科威特、荷兰、挪威、巴基斯坦、俄罗斯、新加坡、中国 最后再补充一段后续: 2016年11月20日,28岁的Geeta与23岁的Pawan Kumar结为连理,她的丈夫也是一位摔跤运动员,这场婚礼有超过2000人出席,Aamir Khan本人也出席了。 电影中母亲问:“女儿们这样训练,以后没有男人愿意娶她们怎么办?” 父亲乐呵呵地回答:“等她们变得强壮了,好男儿随她们挑。” 看来父亲说得没错。

     2 ) 《摔跤吧爸爸》的删减片段片段,针对影片“透露出令人作呕的父权思想”的质疑

    删减片段提供者为@wkielfa28 感谢她的授权 没能有缘分看到未删减版的《摔跤》,因而在看到很多女权主义者所谓的这部片子“透露着令人作呕的男权思想,以梦想、金钱、冠军强制女儿人生”质疑,我只能凭借着对于印度现状的了解来进行分析,而不能提供更为切实的反驳依据。直到今天看到有人提供了《摔跤》的一些删减片段,这些片段无不表明父亲对女儿的爱,他逼迫女儿去学摔跤其实是为了女儿们在印度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达到更高的社会地位、从而能有能力去争取自己的人生,而绝不是简单为了实现自己为国争光的执念。果然米叔的片子三观正的不行,如果这些片段没有被删减,我相信本片根本不会存在父权主义的误导: 1.爸爸虽然对女儿们严苛,但一直十分心疼她们。甚至是自责,惭愧。在女儿们入睡时会帮她们揉脚。 2.村子里的人在背后骂爸爸“无耻”,居然让女人跟男人有肢体触碰。说女人本来就该待在厨房里,收拾碗筷

    3.学校里的人对姐妹俩冷嘲热讽,女生们嘲笑她们“男人婆”,因为她们锻炼、摔跤,而不是打扮自己。

    4.(是我认为最关键、最动人的)妈妈说以后谁还娶你女儿

    一个人能拥有自己的命运,首先需要能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而对于印度女性来说,她们本来就不被允许去选择自己的命运。从删减片段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爸爸所盼望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可以有机会自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这些片段要是没被删就好了(-ι_- )

     3 ) +1,我要为这部影片正名-致那些“直女癌”的粉丝

    在看这部电影前,我满怀期待打开豆瓣,想看下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和讨论。结果在上面的评论区,满满都是“女权主义”的旗帜,让我不禁怀疑,难道真是这样吗?

    我看过几个阿米尔·汗的采访,他一直支持印度改革(改变宗教愚昧,改变性别歧视等),这些负面的评论与他的个人印象截然相反。

    我怀疑着:阿米尔·汗可能是一个披着进步者的极度直男癌的演员和导演。

    结果,我不得不气愤地写下这篇影片。拜托!没有看懂电影就不要顺便高挂着“女权主义”的旗帜来掩饰自己愚昧好吗!那些自以为很懂“女权主义”的进步主义者来!你们连一个合格的电影观看者都算不上。

    这部电影的确讲述两个在父亲威权主义下成长的女性最后在摔跤领域中取得不凡成就的女性,特别主角大女儿获得了世界冠军。

    但,注意,整部电影,最微妙,最牛逼的转折点便是两个女儿与她们将要结婚的朋友谈话。

    “the moment a girl is born, teach her to cook and clean, make her do all the household choices.And once, she turns 14, marry her off. Get rid of the burden”
    那个朋友羡慕两个女人有这样的父亲,能够为了她们 "against the whole world”。

    女性主义者的影迷们,你们想想,如果这是“直男癌”泛滥的电影,这个转折点根本没必要加上去。电影大可直接是父亲威迫女儿不断地练习,最后女人成功了。另外,再注意这个电影的时间跨度,那是十几年的光阴。对于父亲来说,一个选择是让那两个女儿还是像别家女人那样奴隶于他和其他男人,一个选择是让全镇人耻笑他十几年,倘若为了自己满足自己“直男”的优越,哪个选择让他更能感受到“直男”的威风?

    自那个转折点,女儿们终于明白到,她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去摔跤,只能去相信父亲的训练,也只能相信自己能够成为最好的摔跤手。自此,她们奋斗的目标都是自己,并非为了敷衍和遵守父亲的命令。当然,父亲作为她们的教练和人生导师,是她们每次比赛的定心丸,鼓励她们勇敢向前。






    正是这个谈话,两个女儿明白到父亲对她们的期待:自由,独立。
    她们也希望通过努力来回馈给给予她们一切的父亲。这是父女间的爱。

    另外,也顺带一下印度的社会环境。我认为,在印度,即使在21世纪,它仍是一个连女孩上街都很危险的国度,谈现代的西方女权的观影者都是耍流氓。

    最后,我的观点是:作者实际上是在告诉印度社会,女生也能做得比男生一样好,他期待目前强势的男权社会(印度)愿意开始去给予女性自我成展和探索的机会。

    别依照这句话喷我“直男癌”,说需要男性给女性机会。社会都是需要逐步发展的,美国发展了多少年,一步步从“承认黑人地位”,“承认黑人市民权”,再到“男女平等,女性投票权得到承认”,最后达到今天的“仍然在反性别歧视”。这一步步的发展难道就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了?那需要当时的强势文化做出让步,弱势的文化才能渐渐发芽和成长。

     4 ) 一部印度电影的启示

    这些年常到南亚国家去参加电影节和讲学,对那里的电影也就看得多了些,有了些感情。为此专门到影院去看了这部口碑爆棚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中规中矩的体育励志片,值三颗星,主演阿米尔汗为角色增肥、减肥50多斤的敬艺精神值得增加另一颗星。 我们在赞美印度电影的高质量时,不应该忘记去了解近年来印度电影业是怎样发展成闻名世界的“宝莱坞”的。据60年代法国史学家的《电影艺术史》记载,60年中国与印度一样是个观影大国,那时中国年均进影院看电影的次数是8次。印度是3.8次。经过十年文革的浩劫后,中国电影市场有过近10年的蓬勃复苏,79、80年影院观影人次高达290亿,按当时的10亿人口算,即人均影院观影29次!在世界上属鹤立鸡群! 只是90年代初期,电影业的体制改革滞后,盗版录像泛滥,影院纷纷关闭,到99年年影院观众人次下滑到不足5千万!可谓市场完全崩盘了! 2003年以后,电影业开始了些实质性的市场化改革,影院发行业才开始复苏,达到今天4万多块银幕、世界第二位的457亿票房。可在这个巨大的数字后面是,我们13亿多人口只有13.72亿影院人次,不足1次。可是知道不知道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印度的观影人次和影业情况呢? 从网上摘引一些资料,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思考一些问题: “印度同时也是世界上电影观众人数最多的国家,年观影人次超过30亿,而中国才刚刚突破13亿。”(也有资料说印度2006曾达36亿人次,现在在下降,去年是22亿。这方面世界排行第一名的是韩国: 2.17亿人次,人均4.23次;第三北美(美国+加拿大):13.15亿人次,人均3.66人次) “印度电影票价非常便宜,在印度类似万达影院的高端影城里,一张电影票也不过在150卢比左右,约合人民币15元,而在设施较为普通的社区影院,一张电影票不过50卢比左右,也就是说才5元人民币,更有甚者,很多社区影院还会推出5卢布即1元人民币的特价票,真是白菜价。” “好莱坞电影每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拿走的票房收入都高达50%,甚至更多。而印度完全没有中国这样对好莱坞电影进口数量进行限制,但是好莱坞电影平均每年在 印度的票房仅占5%-10%” “导演表示,该片预算中制作费用最高,占比在30%左右,特效和场景搭建各占15%,另外15%是演员片酬,还有5%是发行和市场费用,剩余的是财务费用等。导演表示,虽然这部电影用了非常一线的演员,但是演员片酬在电影中占的比例并不高,很多印度电影中,演员片酬会占到制片成本40%以上。对比中国一线演员高达2000-3000万的片酬来说,印度演员的片酬的确不算高。” 总之,一部片子好,并不说明全局;而这些电影事业的各种统计数据反映的体制、法制、观念、经济等诸多问题才是我们寻找振兴民族电影的关键。 从大国走向强国需要科学的精神和改革的措施,电影业的改革仍旧任重道远!

     5 ) 印度为什么会歧视女性?

    前一阵子完成一个项目之后休假一阵,再加上生病,一直没写点靠谱的东西,今日失眠睡不着,索性说说最近这部大热的《摔跤吧!爸爸》。

    由于参与了内部看片,所以这部电影很早就看过了,当时一直在各个平台上给小伙伴推荐这部电影,但没多少人搭理我这茬,也是郁闷。不过电影公映之后,电影火爆成这样,我个人是没有料到的。最初感觉这片内地破亿就很成功,没想到如今这片已经搞下了7亿,直接逆袭《银河护卫队2》 ,时至今日,电影排片还稳定在30%左右,对于一部公映3周的电影来说,绝对是长线生命力,整个5月的新片都成了炮灰上哪说理去?

    照这样的势头,端午节这片都能有不错的排片,破10亿都有可能。还是那句话,不仅我没料到,引进方也没料到,王思聪也没料到(因为万达最初不给这片排片,最后打脸了)。

    《摔跤吧!爸爸》这种表现绝对算得上是现象级。至于为什么火爆成这样,小弟这里不再赘述,因为已经不新鲜了,如今随便点开一则相关新闻或业内分析之类的,基本都在讨论。归根结底一句话,《摔跤吧!爸爸》的现象级表现,证明了内地观众对优质商业电影的渴望程度

    俺这里要说的,并不是推荐这片,我相信诸位早已经历了各种推荐,我就不再补充了。还没看的,赶紧去看吧,我刷了两遍,一次内部观影,一次院线买票,而电影院那场结尾之时观众自发鼓掌,我多少年没碰到这种现象了。

    所以,这里要说的是,主要是一些题外话,那就是,这部电影的立意,在竞技与家庭,热血与温情之余,最大的主题,就是对女性的地位争取,而且是在印度这个特殊的国家之中。

    曾经看过一些不太友好的观点,说这部电影是“男权思维”,“父权”凌驾于主题之上,父亲强迫两位女儿学习摔跤,将自己的梦想强压于下一代身上,跟我们的父母包办婚姻没什么区别。当然这种观点很少,而且一出来就被人喷了回去。

    其实这种观点,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美国或者西方,这种观点其实可以一说,毕竟现在都追求解放思想,讲究个性张扬。但在印度,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那么回到问题的本源,因为在印度,女性的地位不高?


    什么是种姓制度

    大概是在2年前,网上热炒了一阵关于印度强奸案的问题,相信小伙伴们还有印象,一时间各个网站都转载并评论这样的现象,当然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但并不是没有了,而是我们不关注了而已。强奸事件,在印度屡见不鲜,是女性地位低下的直接表现。

    作为南亚大国,马上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印度,凡是都要有个前因后果,在印度女性地位不高,是与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直接挂钩的。比如我国,我们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经历了改革开放,一切与国际接轨,但历史文化传统依然继承了下来,这其中有精髓也有一定的糟粕,包括生孩子重男轻女,一定程度上也有。

    与我国一样,印度有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且是一个宗教国家,继承下来的也有一部分封建残余,虽然大部分象征落后的传统已经被废除或者禁止,但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清除的,这其中的代表,就是种姓制度

    大家都知道,佛教起因于印度(确切的说,是印度北部包括尼泊尔在内),但现在佛教在印度几乎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印度教、伊斯兰教、以及锡克教(我们常见的那些把用头巾把头包成卷子状、留大胡子的形象就是锡克教,见下图)。这是由于古印度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入侵。

    如今的印度,跟“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印度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个文化上比较“悲催”的区域,长期在印度占据统治地位的基本都是外来入侵者,早期的雅利安人,中期有陆续在中亚南下的穆斯林,近代有英国人。当外来侵略者征服国民的时候,对于印度这样的宗教国家,首先就是从教义上入手,印度教其实就是在此基础上诞生的,“种姓制度”就是印度教的观点

    简单而言,就是人种等级。

    ★婆罗门,第一等级,主要是僧侣贵族,垄断宗教特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古代时垄断政治特权;

    ★吠舍,第三等级,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主要经商和务农以及打猎。种姓制度发展到后期,大量穷困破产的吠舍沦为首陀罗。

    ★首陀罗,第四等级,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一开始是作为前三个等级的战俘、奴仆存在的。

    ★贱民,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所谓“不可接受的贱民”,又称“达利特”。他们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

    种姓制度,并不是上级大于下级这样的层层压迫,而是前三个等级压迫后两个等级。因为前三个等级都是雅利安人,后两个都是本土居民,可参考中国历史上的元朝对待汉人的态度。

    而且最可怕的在于,种姓制度是世袭制,没有佛教的轮回这一说,但有打破轮回这一说。意思就是你这辈子是个小屌丝,就是因为你上辈子是个傻逼,下辈子还是一个德行。要:打破这种轮回,你就要虔诚,要信仰、崇拜我们的神,奉献你的一切,反抗是没有用的。

    如今种姓制度已经被废除了,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如今在印度依旧相对普遍,尤其是农村。

    当然,种姓制度只是印度教,毕竟伊斯兰教和锡克教都反对种姓制度,尤其是伊斯兰教,曾经征服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但人数众多的印度教徒和秩序稳固的种姓制度,穆斯林统治者也无力改变。

    《摔跤吧!爸爸》的主演阿米尔·汗,就是穆斯林。在他主持的《真相访谈》节目中,就一直以来关注这种现象,尤其是妇女平等方面,敢于站出来反抗这些陈旧落后的教义。

    而宝莱坞另一位巨星,《我的名字叫可汗》《宝莱坞生死恋》的主演沙鲁克·汗,他也是穆斯林,但妻子是印度教,就因为这个,沙鲁克·汗的黑粉极多,一直以来被喷,直接令他拍了一部打脸黑粉的电影,叫做《脑残粉》

    以上,看似跟《摔跤吧!爸爸》没有任何关系,但只是在强调印度教在印度的无上统治力和话语权。而且印度教中,对女性的歧视是直接的,因为在女性在印度教中的地位,并不在四大种姓之中,而是出于第五等——贱民之列,怕不怕?!


    歧视妇女,是写进法律的

    印度94%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与伊斯兰教,而这两种宗教都或多或少的歧视女性,印度教首当其中。

    印度教的教义,其中有着强烈的纵欲主义,比如湿婆神,印度神话故事中,恒河可是湿婆的精液汇成的哦,才孕育出印度文明滴。湿婆神的丁丁叫做“林伽”,被太多人供奉,电影《巴霍巴利王》的海报,主角扛着的那玩意,就是湿婆神的丁丁!黑格尔在他《美学》中谈及此事时曾说,“我们的羞耻感简直都要被搅乱了”。

    知道印度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口了吧,纵欲、享受性带来的体验,是人家的教义哦。“印度神油”为什么这么出名,就是这个原因啊。这种纵欲体验,直接导致女性地位低下,甚至男性成为泄欲的工具,导致这么多强奸案发生。

    在这种环境之下, 印度一些庙宇中,不但长期且公开圈养性奴,甚至主流社会也是风气可怕!中央调查局局长兰吉特·辛哈也曾发表言论称:“如果你无法阻止强奸的发生,不妨去享受它。”在印度,性骚扰被称为“夏娃的挑逗”(Eve-teasing),通常是可以被主流社会所接受。

    如今对女性而言,印度是全球危险程度第四高的国家,比索马里还要糟。而且“买妻”、“租妻”、“换妻”的现象在印度一些地区极其普遍。

    而作为印度教最著名的的法典——《摩奴法典》,更是以宗教的名义及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妇女屈从、低下的地位,“女子必须幼年从父、成年从夫、夫死从子,女子不得享有自主地位。”歧视妇女都写进法律了,上哪说理去

    还有早期印度教的经典《爱达罗氏梵书》中就说“儿子对父亲来说是一条救生船,在他身上有着无暇的天堂的世界,女儿是悲伤的源泉。

    当然了,这些都是古印度的糟粕,到了现在早已被废除,印度包括新德里、孟买这些大都市区域,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但还是那句话,这种传统根深蒂固,绝不会一朝一夕消亡,尤其是对于印度这样人口基数大,贫富差距明显的地方。

    这其中代表是印度农村,也就是《摔跤吧!爸爸》发生的地方。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印度北部的农村,印度北方,是当年伊斯兰教统治的地方,比印度教稍强一些,但伊斯兰教依然有着男尊女卑的现象。而伊斯兰教+印度教这样双重的教义之下,直接导致印度北方的传统继承,要比南方严重的多。

    当电影中,两位女儿,穿着短裤短袖,晨跑的时候,看看周围那些村民的眼光吧。是多么不可思议。因为这样的行为,直接违反了两个宗教的教义。其中包括印度教中女性地位的卑微,以及伊斯兰教对女性着装的要求。

    在印度这样的宗教国家里,虽然如今开明了很多,年轻女性不比把自己像粽子一样一层层裹起来(电影中,她们的母亲依然是这种打扮),可以穿短袖,但不能露大腿。电影中,女儿们第一次穿着短裤亮相,使劲儿把衣服下拉遮住腿部,就是这种体验。

    在这样传统习俗思想蔓延的农村,连对着装都有严格的要求,就更不要说有着肢体接触的摔跤了。

    所以,在电影中,女儿们第一次在公众视野中摔跤时,吃瓜群众的表现就是证明,他们并没有说“男孩不能跟女孩有这样身体接触啊、男孩不能欺负女孩啊”之类的话语,而是“她们穿成这样的比赛吗,要是裤子掉下来就好了”。完全是一幅很享受的样子,不仅仅是在看热闹,更是一直从骨子里面对女性的毫不尊重


    婚礼上发生了什么

    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开始,印度就开始推行种种法律,制止印度社会的陋习,先后颁布法令禁止寡妇殉葬、童婚和一夫多妻,并认定跨越种族界限的婚姻为合法婚姻等等,奈何积重难返。

    比如印度总理尼赫鲁通过的《反嫁妆法》(1961年),在印度高种姓女子为了找到与其地位相配的男人不得不陪以厚嫁;低种姓女子为了攀结高种姓也需要送上丰厚嫁妆以博取夫家的欢心。

    嫁妆,可不是简单的随礼,几乎对一个家庭有毁灭性的打击。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印度现在的嫁妆到成什么程度?比如孟买现在流行的,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汽车,甚至提供到欧洲或者美国的蜜月旅行。看清楚,是女方给男方哦!

    《摔跤吧!爸爸》中这位四个女儿,能想象得出,阿米尔·汗那绝望的眼神了吧,不仅仅是对寄希望于后代梦想的破灭,更多的还是“以后日子咋过?”。这跟我们的观点是相反地,你要生四个儿子试试,愁死你!

    虽然有着《反嫁妆法》,但“嫁妆”这个古老的习俗依然无法改变,主要是一些偏远落后的地方,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每年约有9000名印度妇女由于嫁妆达不到婆家要求,导致自杀或者被活活烧死。

    《摔跤吧!爸爸》中的父亲,是反对这种习俗的。所以片中有这样类似的对白,母亲说,女儿练摔跤,有谁会娶我们家女儿呢?父亲回答,我们女儿很优秀,他们没资格挑选我们,而是我们挑选他们。

    所以,当《摔跤吧!爸爸》中,女儿们参加别人的婚礼,父亲知道后是有多么生气。不仅仅是由于她们延误训练,更是她们再一次的,进入到这种落后的传统之中。

    而且在这场婚礼上,所有人载歌载舞,只有新娘子全程愁眉苦脸,因为等待她的,是未知的命运。在与女儿们那番交谈就是代表。


    “愿你生个女儿”

    在印度,骂人最狠的话是“愿你生个女儿”。

    综上所述,在印度种种古代法典和教义之下,女孩子生下来就被看做是一种负债,几乎没有任何地位。印度女性无异家中的奴仆,不许在外抛头露面,很少机会受教育,也难以独立谋生。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还会有人说,《摔跤吧!爸爸》是父权电影嘛?开什么玩笑,这明明是女权电影

    中国都在说“子承父业”也有这方面习俗,虽然孩子们都期望自己能有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有时候并不希望延续父母的事业,比如动画片《小王子》这部电影就是代表了女儿反抗母亲而追求自己梦想的主题。但是在在印度,别说解放思想、追求个性,你能继承梦想本身是一种特权,女性在那个环境之下,通常是没有做梦权利的。

    电影中,女儿也有过反抗父亲的时候,也是分阶段的。

    ★第一次是小孩,最早被剃头、到被强迫训练,到消极怠工,是女儿不愿意去摔跤,不仅仅是不愿意继承父亲的梦想,也有不愿意改变自身定位的原因,直到那场婚礼之后,这种思想才有了改观。因为,首先你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第二次反抗,是进入摔跤队之后,对父亲的反抗,实际上也就是太过于独立,摔跤练习中赢了父亲,俗话说“翅膀硬了”。当然到了最后还是遵循了父亲,这是对父亲的一种回报体现。电影故事这样编排,是非常精彩的。

    仔细琢磨女儿们的两次反抗,第一次代表了对自身定位的认知,第二次是独立之后,对于家庭层面,情感方面的认知。父亲在这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完成了从“强势→弱势→融洽”三个阶段的转变。

    因此,《摔跤吧!爸爸》中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并非强势和父权,而是代表了引导,他引导女儿走向独立,最终女儿用“继承梦想”来回报。

    最重要的一个情节,最后的决赛中,父亲是不在现场的,女儿依旧赢得了比赛。这是这部电影中,对于女性身份的建立,对于平等、独立女性的体现。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描述《摔跤吧!爸爸》这个故事,在印度大环境下的特殊性。当然,我们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并不会体会到电影关于女性平等在印度的伟大意义。但这部电影好看就是好看,虽然印度是运动小国,但并不妨碍人家拍出一部运动题材的电影,这其中不仅仅是如上所述,更重要的还是对观众情绪的掌控,对热血与温情两大元素的展现,大量很有生活化的细节,非常细腻深刻。

    举个例子,片中女儿吃油炸圈那段,当她们得知,成为摔跤手之后,这成了“最后的晚餐”,两位小姑娘那份狼吞虎咽。这样细节,很多电影就拍不出来。

    还有我们的第一人称,那位侄子的存在,这个甘草角色就是印度广大男性的缩影。在他身上,不但是全程故事的见证者,更衬托出父亲的伟大,与女儿打破桎梏的不凡之处。

    而且电影中,在印度女性不平等的环境下,父亲的角色再严厉,再魔鬼范,但他一次也没有打过女儿,反而打得都是侄子,这位小哥前半段一直在挨揍(替女儿们挨揍)。街坊打架二话不说就被打,在婚礼上明明是女儿犯错,但打得也是他,摔跤训练中侄子是陪练一直被摔,甚至母亲没事都给他几巴掌。

    看了这些细节,还有人说本片男权吗?

    最后,膜拜一下阿米尔·汗,一位伟大的演员,单单是他增肥、减肥、再健身的拍摄经历,就足以让人让人不得不致敬

     6 ) 驳——某位论《摔跤吧!爸爸》是一部令人恶心的作品

    你说这是一部带剧毒的电影,很高兴,我看了还能头脑清醒的站在这儿和你好好说道说道。

    不知道你有没有认真看完这部电影,哦,是“如坐针毡”呢,我想是没有仔仔细细看过吧。大概才看了十来分钟就兴奋得不知所以吧,哇,又发现一个好的论点,跟发现了一座金矿似的。

    在你沉浸如何将这一观点继续延伸下去的兴奋当中时,可曾注意到电影中的“父亲”和妻子早就有了协议,你那所谓的“精神阉割”是以一年为期的,而这一年既是对于“父亲”金牌梦的延伸,也是这对姐妹做命运改变的尝试。

    之后,不知你可曾注意到当这对姐妹在训练期间偷懒去参加了一个好朋友的婚礼时,哪位即将嫁为人妇的新娘说得那番话:从此相夫教子,一辈子和瓶瓶罐罐打交道。并不是说这样的工作、这样的生活就很低贱,而是因为这不是大多数印度女性自主选择的命运,是在大众认知下被迫选择的,其中就包括很多印度女性的自我意识,这才是最可怕的(你的自由价值观怎么没注意到这点呢,相比父亲的个人意愿,这种全体性的沉眠才是最可怕的吧)。

    好,接着唠。

    从好朋友婚礼回来以后,你可曾看到,这对姐妹有多大的心理触动,自此以后他们不仅仅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应该不应该被改变,还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机会,那就是他们爸爸强迫她们训练的摔跤。所以第二天,这对姐妹主动起床训练。请问还是你口中的父亲意愿的强加吗?

    你可看到在姐姐第一次参加摔跤失败之后那种强烈的求胜之心,之后当她一次次夺得冠军之后那发自内心的欢喜和乡里的拥戴,这份荣誉感是那个所谓梦想自由就能抹除的?
    如果这也算,那我无话可说,但恕我自言,要是没有这份强迫,这对姐妹只会成为她们母亲的翻版。那是什么样的女性呢?当父亲要给女儿炒鸡肉补充营养时,不准他进厨房,还怎么说的?甚至不准父亲在外面炒鸡肉用的那口锅进她的厨房,呵呵~

    “作为一个重要的“精神阉割”隐喻,电影里拉米尔汗的女儿们是影片中唯一的短发女性,当大女儿青春萌动开始尝试逛街、化妆、留长发之后,她的运动事业就遭遇到了严重挫折,甚至丧失了妹妹的尊重。”这是你的原话,我姑且就认为这是你在电影中看到的东西。说实话,这我有点不敢苟同。我看到的是姐姐在进了国家体育馆之后,自我的放纵。

    以前的她在父亲的督促下每天五点起来训练,所接触的训练是父亲在参加国际比赛之后总结的实战性技巧,进了国家体育馆之后呢,在新体育教练的要求下降低了训练难度,每天七点才开始训练,也格外注重技巧了,甚至在一起参加训练的朋友唆使下,渐渐地沉沦到逛街、化妆、留长发等等与摔跤训练不相干的事情上,分散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对了,在这期间,还和父亲发生了一次关于这样训练状态谁对谁错的冲突。决定胜负很简单,来一场摔跤就好了。最后,出乎意料,父亲居然败了,所以这说明了什么,父亲已经没有资格管她了。而妹妹既看到姐姐的自我松懈,也看到父亲其实是败在年老体弱上面(这有很多片外的故事,待会说),所以觉得此时的姐姐有些陌生,因此和姐姐在观念上有些矛盾,至于像你说的丧失了妹妹的尊重么?

    如果说姐姐不喜欢摔跤,不看重比赛胜负,那我自没啥说的。但事实上姐姐在国际比赛场上落败,很失落。这说明姐姐很有胜负荣辱感,很喜欢摔跤的胜利带给自己的荣誉。但上天是公平的的,有什么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精神自我松懈,训练的自我放纵,参加国际比赛,在强敌面前,也败得理所当然。

    在妹妹的鼓励下,姐姐才哭着给爸爸打了电话,反思了自己,更承认了错误。最后结局也可以预见了,爸爸并没有怪姐姐,而是让姐妹重新恢复到以前的训练难度。最终在爸爸的鼓励和指导下,姐姐如愿以偿,取得了世界冠军,拿到了金牌。

    这才是片中应有的逻辑,至于什么青春萌动尝试逛街、化妆之后,运动事业就遭遇到了严重挫折是什么玩意儿。既然你想拿世界冠军,那就请加倍付出和努力,否则还玩什么。这么简单的逻辑关系都没有搞清楚就出来误导大家~~哦,你可能还沉侵在兴奋当中,看见能支持自己观点的东西自然会断章截取下来,然后七拼八凑就行了。

    文中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我就不一一辩驳了,连片中别国运动员颜值如何都可以延伸出一大篇来,我也只能五体投地!

    说实话,这篇影评很有误导性,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片,都是经过断截过的,都是为了拼凑出支持作者那几个论点的论据而已,相比影片中想要表达的东西,十不合一。

    最后,我想说,《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在各大评分网站的评分都非常高,本身就证明了这部电影的优秀。记住一句,能经得住大众考验的,十有八九必属精品。希望大家一定去看看这部电影,好与坏,都得亲自去体验体验不是~~相信我,不会失望的。




    PS:这又是一部电影阿米尔汗主演的作品,相信大家对于《三傻大闹宝莱坞》不陌生吧,那就是米叔的经典代表作,而这次《摔跤吧,爸爸》轻轻松松刷掉了他以往影片的各项纪录。

    说起米叔,作为一个演员,那就是论演员自我修养的最好诠释,一年只出一部电影,但凡米叔出品,必属精品。

    简单说个,当初拍《摔跤吧,爸爸》时,米叔先把19岁的戏拍完了,然后从130多斤迅速增肥到近200斤,拍老年的戏,最后又在五个月内瘦身到140多斤拍壮年的戏。在各种硅胶等化妆道具大行其道的现在,这样的演员可以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几个吧!其实这样橡皮人似的变化,艰苦就不用说了,还很伤身体,而米叔的解释是:用化妆道具很难找到肥胖的感觉,作为演员,我觉得那样不好。对了,可能大家还奇怪为何不按照少年,壮年,老年的顺序拍呢,米叔的解释是:那样的话,自己就没动力减肥了。哈~要知道米叔已经51岁了,膜拜

     短评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印度一块女子摔跤金牌的诞生。剧情热血逗乐,竞技惊心动魄,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宝莱坞电影,父女情尽在不言中。阿米尔·汗太敬业了,为了一闪而过的几秒就把自己的身材从肥胖练成魔鬼,好演员都是用生命在演戏啊~

    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 就凭电影,谁也没资格叫人家阿x

    9分钟前
  • caj
  • 力荐
  • 关于本片价值观-不看社会背景就评判三观就是耍流氓。在印度的社会状况下,女性是没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氛围的,先破才能立。就像片中父亲对女儿说的-你不是在为你一个人战斗,你要让千千万万的女性看到女生并不是只能相夫教子。最后,这场斗争的意义早已超脱出父亲一己的梦想,升华了呀。

    10分钟前
  • 江湖骗子想吃蛋糕
  • 力荐
  • 印度排名第一的电影,全球口碑已炸裂

    11分钟前
  • 豆丁
  • 力荐
  • 莫名想起小时候看完《足球小将》后,偷偷跑到球场在雨中加练的情形。梦想像一盘鸭血,我们似乎早已习惯凝固过的晦暗模样,忘记当初是鲜红的,在流淌。

    1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 好看死了。拜托大家认真看完电影再做评论。爸爸有约定一年为期,不行就不勉强。吉塔在赢得了第一场摔跤比赛之后,也主动请爸爸带自己参赛。她们已经自己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被父母逼着选了专业还怂着不敢转型的朋友,你跟人家根本没有半点共鸣的好吧。另外,脱离印度实际环境谈女不女权根本没有意义。

    15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力荐
  • 与眺望好莱坞望洋兴叹不同,这个印度电影,大概是中国电影人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能够拍出来的。但很遗憾,他们没有。最难得的可能是演员(尤其是女儿),因为也有不少华人影星试过弹簧变化的,但大多就是胡须拉渣讲口方言忧郁深沉而已,真正愿意为一部电影付出的,太少了。俗套不可怕,俗套最可靠。

    1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 在印度看得169分钟,一部处处衬着男权和父权的女性电影,女儿没有任何选择权,被父亲残暴地教育成为世界冠军,这个冠军的“正确“结果就意味着父亲教育的正确了。意外这部电影宣传期在国内口碑这么好,大家去看完整版吧认知会反转的

    20分钟前
  • 火火
  • 还行
  • #北京电影节#我不觉得这个片子囿于父权的藩篱,父亲虽然有在女儿身上圆梦的渴望,但也建立在发现女儿的天分的前提上。摔跤让两个女孩子挣脱了偏见和无止境的家务,挣脱了14岁嫁人的命运,踏入更广阔的世界。说直男癌都是怎么想的?

    23分钟前
  • 延延
  • 力荐
  • 虽然吹是一部女权电影有些过了,但仍然很好,这么老套的母题拍得工整细致,情感真挚动人,幽默也恰到好处,对摔跤毫无兴趣也能看得热血沸腾,走出电影院想想自己每天看的项目,哎,操了操了

    28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 动作场面比父女之情感人。若真要拍一部丰满的女权电影,就不要用那个弱智教练充当反派,让父亲本身亦正亦邪,他带着女儿冲脱男权,又阻碍女儿逾越父权,既是领路人又是拦路虎;让女儿的意象也更加复杂,让她最终站在另一个山头与父亲虎目相对,好过像个称职的儿子完美继承他的衣钵。

    32分钟前
  • 推荐
  • 就电影来讲,我们有什么资格嘲笑印度。

    3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 豆瓣文青们可能已经成功被白左的西方政治正确洗脑了:不放在具体语境下,以西方女权衡量一切本来就是一种偏见和武断。在整体状况还不如中国的印度,本片已经适当地展现了一种进步的女性生活方式,即便在父权的引导之下。让符号化的解读蒙蔽影片传达的真情实感,令人感到可悲。

    37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 “不是技术老了,是爸爸老了”,父女摔跤那段确实催泪,说是近几年最好的印度片也不为过。不过教练和父亲那条线挺没说服力的,剧情冗长也是印度本土电影的通病,不接近三小时都不叫电影。以及,整个华语影坛都很难找出一个像阿米尔·汗这样敬业的演员。最后,温室里的花朵都会给本片打低分,不信你看。

    38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 这么好的一部电影。。弄得这踏马什么破译名。。听起来像儿童片似的。。

    42分钟前
  • 仰望星空の派
  • 力荐
  • (看的完整版)取材真实,剧作扎实,用体育竞技片来拍父女情节剧,并改写了上到封建礼数、下到官僚制度的不变法则。有人提出片中受父权压制的价值观导向,请站在印度国男尊女卑的角度去看待吧,它明明是在拥护女性。另外结尾父亲的缺席,也暗示了女性的独立。另外,套路也是路,不要排斥套路。

    4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 觉得拍得很好,在评论区讨论父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不是教育片,是一部电影,如果Aamir Khan演的是一个专制的父亲,那么让你感到厌恶是因为他演得好。讨论电影价值观正不正确很无趣,电影只是在讲故事,谁规定主角一定要价值观正确,《电锯惊魂》的杀人狂价值观正确吗?

    48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 阿米尔一人饰演男主角19、29、55岁三个人生段。他首先完成了19岁的戏,然后疯狂增肥,一个月时间变成了体重194斤的55胖大爷,拍完老年戏后,又用5个月的时间疯狂减肥,回去拍29的戏!所以: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自己?直接拍完29再拍55不就好了?阿米尔说:那样我就没有动力瘦回去了!

    49分钟前
  • 有点迷人
  • 力荐
  • 道德优越已成为评判电影最有效武器,但国家意志下的奥运奖牌,我们不也是抬头望五星旗留下不作假的眼泪、泛出荣耀?体育场外的我们永远也不会理解运动员的无奈委屈赛前赛后的悲凉,他们真实的快乐仍只会自己感知。什么时候电影不再容纳矛盾、还必须刻意记录三观伟正的故事?五味杂陈,才是体育和人生。

    50分钟前
  • bird
  • 推荐
  • 这片也能被女权主义者黑,我也真是无语了。黑之前先去了解下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吧。这明明是在倡导女权才对。猪队友太多了,心疼阿米尔汗。

    53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