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丛维熙旧作《第十个弹孔》观感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文革后一批知识分子痛定思痛,对文革进行了深刻而沉痛的反思,并采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来再现那段凄风苦雨、风雨飘摇的日子,由此在八十年代前后掀起了一股“伤痕文学”的浪潮。如今,非人的伤心往事虽已过去,但其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深刻影响却至今难以忽视。“伤痕文学”这一特定时期的特殊文学思潮,抛开其当年对政治生活(如“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重要影响,也某种程度上继续影响着我们当下的文学艺术样式……
最近我就阅读了一本“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丛维熙的旧作《第十个弹孔》。小说讲述了滨江市公安局长鲁泓在劳改队里苦度了十个春秋,复职后审理的第一个案子竟是他的独生子鲁小帆参与的炸桥案件。原本天真无邪的儿子正是在文革的黑暗岁月中迷失方向,最终走上破坏生产、炸毁公物并炸死无辜的犯罪道路。面对儿子的卷宗,身为公安局的爸爸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鲁泓曾经在革命年代多次负伤,身上留下了九个弹孔;如今儿子的案件无疑给刚复出的他又添新伤,让这个好不容易破镜重圆的家庭遭受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由于鲁泓和妻子高雅琴在文革中遭受冤狱,公安系统内的同志们想竭力避免让这个从风雨飘摇中勉强熬过来的家庭再次陷入不幸,于是刻意掩盖了一些犯罪事实,目的是减轻鲁局长儿子鲁小帆的罪行。但鲁泓局长出于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信念,抛开一切个人纠结和私情,忍痛查清了事件的真相,最终正义得以伸张,罪犯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小说中鲁泓越是忍着剧痛查案,就越是显现出文革大潮对无知的年轻一代的荼毒和残忍,这种戏剧性冲突着实撕扯着观众的内心,催人泪下……国法和亲情、革命与小家、刑罚与儿子等等矛盾冲突的猛烈撞击,烘托出文革结束后共产党员依旧对革命事业和人民的忠诚,及勇于承担个人伤痛和家庭悲剧的大无畏情怀。小说最后,儿子对父亲说:“我在您身上留下了第十个弹孔”。此时鲁局长意味深长地说:“这不怪你!文革中,这样的子弹也射向了无数其他的家庭。但对于真正的共产党员来说,这样的子弹离他们的心脏还很远很远……”——多么有哲理的话!!!真正的共产党员就应该是铁打的!他们同样有细腻真挚的感情,但当这样的感情和国家、革命事业相冲突时,他们就勇于抛掉一切,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人民大众的利益。真正的共产党员之所以能如此不徇私情、大义灭亲,因为他们心中永远只有一杆标称,那就是“坚持真理”和“实事求是”。
“伤痕文学”从深层次挖掘人性中的卑鄙和劣根性,在这样的小说中,充斥着人性的弱点,反映到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往往就是尔虞我诈、互相冲突甚至是伤害。因此,其阅读过程总是萦绕着艰难和苦涩,读者经常需要面对甚至拷问自己的内心,用“伤痕累累”来形容也不为过。但正是这类文学体裁中的自我反思、反省精神,更激发人们去赞美、呵护人性中最珍贵、最不能丧失的部分,更鼓励我们勇于坚持真理、践行道德和法治,警示我们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的重演,决不能把自己的安乐和发迹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因此,“伤痕文学”从本质上是“人性的文学”,人性的文学将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是我们社会和我们每个人的一面镜子。
对白比剧情精彩
政治正确式的反思,肯定的前提下有范围的否定,剧情生硬,演员表演话剧痕迹严重,且反复的回忆拉回回忆拉回有点混乱,同类题材里拍得较差的
1980年
改编自同名小说。-----导演有个极大的疏漏---男主的九个弹孔都在后背上,以至于观众质疑男主在战场上逃跑被自己人打的。
非常直白地通过一个家庭的不幸遭遇,来揭示文革的罪恶。很多转场是花了心思的,但整部影片的思想和视角都比较单一,心境也不够宽阔。也可能是对文革的经历感受太深了,所以满满的批判和恨。
弹伤在后背,不是非得逃跑时挨得的。说明都打对穿了,勉强也能自圆其说。我想知道:那里面的外国电影是什么片子?
难忘童年
剧情有毒!脱离人性,纯属意淫。我看过的80年代文革反思片里剧情最差的。
文革的孽!
这一时期的艺术,无论形式如何,都呈现出了相似的主题
有些跟拍镜头很稳,摄影有想法,演员是真挚的,剧情今天看来稍嫌做作,二元对立的历史遗留物。
两星半//伤痕反思 但或许限于当时的创作理念 故事相对较为简单且说教 影像上稍有设计 总体下来非常有时代感
看过留痕
开始反思文革。电影院看的。
反思片里比较弱的,比起小街、枫、泪痕、苦恼人的笑,差出几条街去。
看过的表演最做作的电影。
非常有趣的片子
那会儿还能大义灭亲啊!
好好改造,重新做人!【这不就是我的奋斗目标么握拳!
文革给人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