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长沙的一个奇妙的夜晚。夜猫子景为为(尹昉 饰)在书店邂逅了明早将要离开故乡的何西西(张婧仪 饰),俩人相约搭伙夜游。何西西聊起同父异母的哥哥,脱口秀演员何岸(张艺兴 饰),就在今晚的演出上,何岸的父亲(罗钢 饰)出现在观众席中,俩人不欢而散。另一边,陈清智(白宇帆 饰)、梁宝琦(周思羽 饰)、老谢(吴军 饰)守护着摩天轮,他们边欣赏夜景,边感叹打工不易。夜更深了,这一晚也是网红大排档老板娘丽姐(苏岩 饰)最后一次掌勺做粉,她决定让自己的徒弟旭哥(吴昊宸 饰)接手继续经营大排档。夜晚即将过去,一群人一起坐在大排档里嗦粉,邂逅、热爱、留下、离开、和解、团圆,都发生在这座城市里,每个人都找到了深爱这里的理由。
一、关于性别 《长沙夜生活》的第一条线(主线之一),是由何西西(张婧仪饰)与景为为(尹昉饰)所刻画的爱情线。 从一开始,这条线试图展现“性别矛盾”的心思就昭然若揭。文艺青年景为为在一家24小时书店里就萨特、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高谈阔谈、爹味儿十足,引发何西西对“你们这些男人”的强烈反感;随后,一个更爹的人出现,让景为为羞愧难当,从谈论哲学理论变成了分享日常生活和想法,同时也从完全说普通话到掺入长沙方言。 在这一过程中,景为为看似是放下了所谓的“男性气质”,与何西西处于平等位置。后者显然亦有所察觉、有被打动,开始慢慢相信他们是在作出真正的沟通。到这里都还可以说是真情实感,然而二者之间突如其来的爱情不仅刻意地落入了俗套,更是给女主套回了父权制的枷锁。 拥有独立个性的女孩儿何西西本已作出离开长沙、前往北京的决定,却在一夜之间为了景为为而选择留下来——更不用提在失踪前女友的阴影之下双双跳河的降智片段。另一方面,开头十分警惕、不断询问男主“你是不是想睡我”的女主在长沙一夜游之后与其天台热吻,亦显得有些诡异而拧巴。进一步是“我睡你而非(至少不仅仅是)你睡我”的更具主体性、享受性的姿态(参考《爱情神话》中的Gloria),退一步是对景为为保持观察、三思而后行。这种在开放与保守之间的不明朗态度反倒给人一种“被景为为的魅力所征服”之感。 换言之,本片所解构的并不是男性气质或者背后的父权制逻辑,而仅仅是哲学理论这类被归于宏大叙事的东西。从谈论抽象的“自由”、“存在”与“选择”到“关心具体的人”,从普通话到方言,景为为从一个令人讨厌的爹味文青到何西西的灵魂伴侣。然而哲学与生活并非对立,而是源自生活尤其是充满痛苦与纠结的生活;普通话与方言亦非对立,而是同属于语言符号所构成的象征秩序。与其说是要让男性闭嘴,更应该是创造机会与环境让女性开口,去争夺话语权,去构建一种迈向女性主义的哲学理论。 二、关于代际 《长沙夜生活》的第二条线(主线之一),是以何敦华(罗钢饰)、丽姐(苏岩饰)和河岸(张艺兴饰)所构筑的家庭线。 如果说爱情线所体现的是性别矛盾,那么家庭线所展现的大概是代际矛盾。河岸一开始是作为和母亲吵架后离家出走的叛逆青年出现的,后来又与其体制内的父亲因观念根本不合而爆发了激烈冲突。 河岸的父亲何敦华原为计生办的科员(很有时代性的职位),代表着一种似乎属于上个世纪的严肃、官僚、刻板,仍然认为“工作首先是为了获得尊重;然后是为了养家糊口”。 母亲丽姐下岗后凭借自己的能力与勤劳将“丽姐大排档”发扬光大。笑嘛脱口秀的一位兼职演员对河岸说,“我不像你有一个开网红大排档的老娘”,俨然已经将丽姐作为“先富起来的人”看待。在他眼中,河岸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特权,而这种特权由母辈/父辈所赋予,在享有它的人眼中通常是不可见的。 与之相似的,景为为常常在书店穿梭、过夜,何西西的科员父亲对她宠爱有加,二者所共享的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没有明确方向和牵挂的轻盈状态;与之相反的是东北打工人梁宝琦(周思羽饰)和西北打工人陈清智(白宇帆饰),二者在摩天轮里担任安全员,忙忙碌碌、反反复复,于其而言生命是沉重的。 正因如此,影片中整体的家庭氛围是轻松而非压抑的,由河岸家所展现出来的代际矛盾仅仅源于父母不理解年轻一代,一旦他们听了一场线下脱口秀,开始理解并鼓励年轻人“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但对于梁宝琦、陈清智以及那一桌唱着《送别》的毕业生而言,许多年轻人所追求、所希冀的恰恰是何敦华所代表的属于体制内的稳定与尊严。丽姐于1998年下岗,那一年的新华字典给出了“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的例句,正如她的大排档崛起一般。今天,张华与李萍一起送外卖、打螺丝,不可同当年而语。影片遮蔽了这一残酷的现实,但我想,尤其是看到微博热搜所截取的影片中何炅(何炅饰)说自己老花的片段时忍不住想: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还有人正年轻吗? 三、关于地域 《长沙夜生活》的第三条线(副线),是以东北打工人梁宝琦和西北打工人陈清智所构筑的友情线,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条线。 最开始《长沙夜生活》宣传的时候,很多人便说这是长沙的城市宣传片。作为城市宣传片,这显然是一部剥去了(政治经济)历史、只留下“文和友”、“茶颜悦色”等网红景观的宣传片,将长沙话换成其他方言,这个故事便可以发生在国内任何城市、任何一个夜晚灯火通明的地方(可以对比一些很有东北特色与历史的故事)。 更令我错愕的是,影片中的长沙被刻画成一个类似于北上广深的城市,本地人与外来打工人在精神上相区隔,却又被海纳百川式的文化包裹在一起,被“后全球化时代的市井语言”(爹味男语)所感化。何西西想要离开长沙、前往北京并不是为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发展,而是因为“这里一切都太熟悉了”,“想要生活在陌生人之中”;梁宝琦和陈清智却因为一开口就是外地人而苦恼,怀念家乡的那些熟悉的一切。最后一场烟花和一碗粉化解了他们的苦闷与乡愁,但这就和那些事物本身一样转瞬即逝,大有“我为长沙奉献青春,长沙给我吃粉”(原话来自深圳某宣传语)的画饼之感。 从房价来说,长沙自然与北上广深是很不一样的;但是从人口流动来说,事实上又没我想象得那么不同。根据2022年5月发布的《全国336个城市人口净流入与净流出分布图》,长沙的人口净流入数为257.5万,净流入比例为25.63%,国内排名第15名。除此之外,湖南其他所有城市都是人口流出大于流入的(人口净流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株洲、湘潭、张家界、湘西州、怀化、岳阳、郴州、娄底、常德、益阳、永州、衡阳、邵阳)。 从劳动力输入的角度来看,长沙毫无疑问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这与芒果超媒(含湖南卫视、芒果tv、金鹰卡通、潇湘影业集团等)所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显然是分不开的。如今文娱业的实习机会大多集中于北京与长沙,而对实习生的剥削(乃至无薪实习)也是被诟病已久。不仅如此,Mcity线下店已经扩张至上海、南京等地,主打明侦与名学两大ip周边的小芒电商也日益发展,似乎在走着一条类似于迪士尼(影视/乐园/商品)的路径。这么一看,河岸的“让长沙话走向世界”的梦想倒也不是天方夜谭,只是...... 那天马律师和我说,要和被压迫的地方站在一起。这里所说的压迫显然是有相对性和内部性的。作为“湖南省”的卫视,要怎样去作出一种地方性的表达,如何讲好外省故事?面对广电总局/央视的权力以及腾讯等大资本,在迎合主旋律叙事与市场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可能?这是我原先期待在《长沙夜生活》中所看到的。现在看来,导演/编剧确实想表达很多从宏大到微小的东西,但最终所成功传达的也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长沙”以及字面意义上的“夜生活”了。
今天是长沙夜生活公映的第一天,买了最早场的我来写观后感了,最不擅长的小作文环节,但是非常想为这部电影写一篇。可能涉及少量剧透,我尽量尽量尽量控制。 这是一部充满烟火气的电影,正好今年三月份我才去长沙旅游过,每一个场景都亲眼看到过,看完电影仿佛又去了一次。每一个角色都是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小人物”,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不好笑的脱口秀,抛弃妻儿的爸爸,漂泊在外的打工人,腰伤缠身的老板娘。就是这些不完美组成了我们的生活,所以我说这部电影“烟火气”。 最让我震撼的还是张艺兴演的何岸,整部电影只有何岸是全程讲长沙话的,但是一点也不会感到突兀。就像陈可辛导演说的那样,他讲长沙话像唱歌一样,很好听。同时,何岸的眼神戏也震撼到我了,尤其是被泼完墨水后看向玻璃的眼神,将接连遭遇不顺,无助又失落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真的要形容,那就是“破碎感”,如果还没有看过电影,看到这段一定要细品。何岸二次上场后,放弃了他所坚持的不讲自己生活的脱口秀,台下观众终于笑了,我却不太笑得出来了,但他是幸运的,他还有支持他的家人。 在长沙的最后一个晚上,不同的“小人物”们不同的故事交织在了一起。如果你也有累死的经历,你一定能感同身受。但是一切的一切之后,没有什么是嗦一碗粉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嗦两碗。 看完电影又想去长沙了。最后给个观影提示:泪点不高的记得带纸,吃饱了再去看,美食含量很高,小心看饿了。
刚刚从电影院出来,怎么说呢,很感慨!全片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是我对这种爱好文艺片的,真的很喜欢!有人说会生活的人是天生的散文家,张冀导演是这样的,一个个镜头讲述不浓烈但是很亲切的市井故事,看完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演我呢!
我来长沙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还没有学会长沙话,但是因为是湖南人塑普越来越严重,吃辣的本事越来越见长。导演镜头下的长沙,真的很鲜活很还原,这座城市的夜景很美,人也是,会互相帮衬互相搀扶互相保护,这座城市所有的霓虹,也是由这座城市所有的你我组成的!影片最后的群像,不就是在城市里努力生活的你我吗?有等待有沉淀有努力有放弃,所有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都汇聚在每一个这个平凡的日子里,我记不清具体哪一天接受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但是我会记得我曾感受过这份美好。
不得不提电影里张艺兴的戏份,他和罗老师,也就是饰演他爸爸的角色,承担着整部电影最大的情绪冲突,体制内铁饭碗的爸爸不理解孩子这份看起来人海飘浮的工作,追求梦想的何岸不接受几十年未曾养育自己的父亲的说教,在一次次冷场、别人不认可的刺激下,矛盾彻底爆发,最后何岸冲出自己的牢笼,撕开自己的伤疤,给父亲看给观众看,很讽刺,观众笑得不行,爸爸却面无表情的流泪。
其实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我的高中时期,叛逆期总是和父母吵架,动不动就是摔门,但是很奇妙,一句“吃饭啦”又可以和解了,所以看到最后何岸犹豫的说出“一起去吃饭吧”,很泪目,爸爸坐在何岸的摩托车后座,絮絮叨叨的说着小时候的事说着自己心里的悔恨,我彻底没办法控制眼泪,因为在我上大学的时候,离开家,因为距离因为想念,我的父母也渐渐的学会了和我沟通,说出他们的心里话,看何岸和爸爸的对手戏,就仿佛看到了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如今工作,我和我父母关系的变迁。
总而言之,是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我很喜欢记录平凡生活里零零碎碎的小事,也很喜欢这样散文诗的电影!
放假,挑了一部温暖的片子––《长沙夜生活》。 小厅,安静地看完。 最大的感受:给城市的普通人的礼物。 大排档串起的故事,轻松平常,整体的基调很细腻。各色人物戏份或多、或少,悄悄融入了一个城市的夜晚,构成了整体群像。我想,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何西西和景为为,两人的人物形象一直在“对话”中互相打翻、揭秘。回味想其实挺有意思。其中,几处地标和人物的框景真的很美,也夹几处笑点,合理自然。其中有惊人一幕(不剧透),全场应该都猜到了,但还是惊到了,哈哈。 何岸和爸爸,中式父子情的具象。对何岸印象很深刻,两次入场的长镜头搭上背景音乐真的很有感觉,是一个人物心脏的具象。父子冲突的纠结、释放、松解,太真实了。是我们身旁存在的你我他。小电轮上和解的父子二人,莫名带着点尬,又带着点感动。也想起了多年前我和爸爸深夜路上的长谈。夜晚,适合沟通和解。喜欢带着小性格的何岸,“辣小子”一个,不是那个演员“小绵羊”。父子二人都帅,养眼。 另外,很喜欢丽姐的形象,一位好的大排档老板。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大排档,我愿意去吃!还有其他几位特出角色,电影角色与现实互为镜子,每个人都有了故事,看电影的你,会主动给他编好故事,很神奇。异乡人狠狠共情了。 作为只去了一次的长沙,回忆满满。电影中的地标真的好地标,也出现了地标一样的人物,一定是个惊喜哈哈🤫。还有塑普真的忍不住跟着学,莫名亲切。茶颜悦色、糖油粑粑、臭豆腐、口味虾和粉,很馋。就是吧,怎么没有猪油拌饭/粉的特写,还是给我看漏了呀,外地人吃了一次,恋恋不忘。还想去吃吃吃逛逛逛! 是给一座城市的情书,也是一座城市给普通人的祝语吧,很温暖,谢谢!
一开始对这部电影带有主观偏见。看片名、看预告整部电影带给人的感觉像极了城市风光宣传片。 但看完之后,不得不承认,打脸了。好久没看到这样细腻温柔的电影了,和我想的很不一样。 张冀导演挺有勇气,敢在当下拍摄一部冲突不那么强烈、偏小品调性的电影。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电影中几条故事线中隐藏的情感,想必最终会在结尾处,收获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温暖与感动。 无论是无法走出女友离世阴影、失魂落魄的男生,还是因为受原生家庭困扰、不懂如何表达对家人爱意于是想要逃离的女孩,还是疏于彼此的沟通、渐行渐远的典型中式父子关系,亦或者深夜里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最后在大排档里被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填满肠胃,治愈心灵。 这当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这些矛盾都应该被抹去、被无视,或者被糊弄过去。而是告诉我们,在遇到人生中的种种困难时,学会迈过这道坎,也学会给放过自己。 就像大排档里独自一人嗦虾的老爷爷,即使身边没有了那个熟悉的人,但还是要吃完一碗熟悉的粉,走完一段熟悉的路。 导演希望借电影传递的大约是:太阳每天还是会升起来的,路也还是要继续走下去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长沙夜生活》其实是一部讲述重新开始、重新出发的电影。 另外值得提一句,张艺兴在电影里的表现确实很惊喜,和他自己以往的作品相比有很大进步。这可能要得益于他全片使用长沙话表演,听说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在电影里说长沙话的,对家乡话的坚持让人敬佩。也希望原来越多的明星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弘扬家乡传统。
何岸被丽姐养的很好,虽然很气自己的父亲 但是当面骂了他,拿脱口秀嘲笑了他,看老父亲落泪又觉得他很可怜,又主动去和好。所以他发现丽姐有了其他依靠以后又蹦蹦跳跳去追梦去了。虽纠结但洒脱,年轻人大部分人都如此。人物,演技,剧情,都立住了。关注张艺兴一年来,真是没有一时一刻让人失望过,每次出现都是惊喜。
看到了电影快结局致敬悠长假期的经典镜头,但是我的minami是阳光开朗大姑凉,和这个女主大妹子不一样。再看看冬雨妹子的那短短一个片段,红了眼睛望着镜头,一个又愧疚又坚定的女孩子的所有故事都跃然而出。演戏真的需要天赋。
不过除了演员自身的天赋外,导演或许不太知道女人坠入爱河的那一瞬间,会在听到同一个歌曲互相对望的那一秒钟,或许会在跌落的跳跳球滚到想着男人的脚边,在转角处的偶然相遇。
这个片子最走心处是,何岸编段子嘲讽自己的老父亲,观众哄堂大笑,但是何岸嘴里带着笑眼里却没有任何温度。再就是关了闸门落幕时,二大家牵住了丽姐的手。
张冀编剧的影片真是从小看到大,这一次亲自拿起导筒解锁了新技能,很惊喜!!长沙话好亲切啊,曾经匆匆而过的城市,扔下了好多记忆。影片中多了一点点当代霓虹的色彩,看着陌生又莫名熟悉。中国式父子关系真实得有点揪心,能想到很多身边熟悉的朋友。把关心藏在心里的父亲,还有鼓励儿子勇敢追梦的妈妈,谁还不是在这样特色的爱中长大,想带爸妈走进影院再看一遍了。
看完了,张艺兴的台词真的挺惊艳的,长沙话特别好听,装扮很贴切角色,眼神戏很有层次感很丰富,和妈妈的拥抱这里也很感人,第一次脱口秀讲的时候大家都冷场的表情转换到生气,表演的很自然,第二次在讲的时候戏里的他更坚定更有信心了,这里的表演也很打动人,很明显能看出和第一次眼神的不一样!导演把长沙拍的很生活化,街道人来人往的人群,巷子里的一家家小吃店,一群人围在一起吃顿饭,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家人朋友在一起,哪怕是嗦一碗粉,也是幸福的,看完了只想快点去到长沙,下个月马上去,哈哈!
竟然只有张艺兴那条线立住了 尹昉张婧祎的爱情线 致敬不了爱在也致敬不了新桥恋人 完全是俩不知所云的二货
宣传长沙美食做得蛮好,刚看完人还没到家就点了碗双码粉的外卖男女主的体力堪比铁人三项了,大晚上的,从德思勤走到黄兴路步行街再爬到岳麓书院再走到橘子洲大桥顺便跳了个江游了个泳再走到五一广场嗦粉,凌晨的时候两个人已经坐到了梅溪湖边上并宣布在一起了[强]特种兵们旅游的时候学着点,晚上睡什么睡!都来给我通宵夜游长沙!张艺兴这次的表演惊喜到我了,很松弛自然,准确甚至丰满地传达出了这个角色的个性,摩天轮的两个西北小伙也很不错,说家乡话的时候,我这个长沙人听哭了好想跟编剧说:我们长沙人真的不是天天把“你要哦解咯”挂在嘴边的,听到这句话居然还被编成诗真的是全剧最尴尬的点没有之一!男女主的人设和情节,毁了其他所有演员营造的好氛围,格格不入,以至于最后两人突然接吻的时候,我周围都是一片脚指头扣地的嘘声
看完电影直奔大排档,在一天忙碌生活结束之后继续开启下半场。虽然不在长沙,但是《长沙夜生活》展现的恰恰是生活在城市一角对我们。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就算疲惫也吹刷不了我们的幸福感,如果有更大的烦恼,不如就去嗦一碗粉吧。
对五一没办法出行的游子来说,整部电影都是献给异地长沙人怀念家乡的礼物,有笑有泪的一部作品!
没头没尾。。。三分给何岸讲的地狱笑话
内地市场里,算是很特别的创作,也肯定会是有口碑争议的片子。有想法的地方真的非常好,但糟糕的地方非常糟糕,尤其没有捕捉到城市真正的呼吸感。#2.5(张艺兴可以提了一个金鸡男配
长沙大型赶客宣传片。故事是稀碎的,技法是为零的,人物是有病的,逻辑是隐形的,核心是没有的,分线是混乱的,颜色是饱和的,道具是穿帮的,结局是强行的。长沙本身就是一座烟火气十足的城市,哪怕不做任何设计拿个手机在街头巷尾乱拍都捕捉到市井气息,这是长沙最令人着迷之处,而剧组应该是接到了文旅局的任务,明明说着小人物的故事就要剪点航拍大远景进来展现长沙多么繁华多么威武,分裂感十足,同时明明是小人物的主角们却一点都没有亲切感,虚浮感爆棚。
张艺兴的演技狠狠让人共情了,看见他被轻视被取笑被家人看不起的时候,我真的很想哭,我太能体会这种感受。
谁大晚上去岳麓书院啊?谁命那么大,湘江随便跳啊?
预料之中的观感,像综艺、像段子、像纪录片、像小说、像电视剧、像旅游vlog 、像脱口秀、像短视频……啥都像,就是不像电影。可惜的是前四分之三还能看,后四分之一从跳湘江开始全线崩盘,各种侮辱人智商的情节连连上演,影厅里笑声此起彼伏,很乐。
果然是长沙版「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从“地域电影”的角度看,长沙和超级都市的北京上海、适合犯罪片喜剧片的四川重庆都不一样。它因为全国顶级的文化娱乐产业而现代,而“快”,但又不是超级都市那种资本的“快”。它的“快”,是大排档和夜生活即来即得的“快”,是烟火气和锅气的“快”。它拍出了长沙和长沙人的“锅气”,那种快火猛炒下的味道。何西西和景为为的锅气在正义,在理想主义;丽姐的锅气在大排档的呛辣烟火中;何岸的锅气,则是对长沙话的坚持。这锅气属于长沙,而这生活则在更广泛的城市共同体验里。我们和城市的关系,只需要这样一个交付彼此的夜晚就可以建立。
真正的沟通,不说话也可以,但必须真诚
长沙的纨绔子弟都没有夜生活的吗?就每组人物都要选这么励志和有故事的?就不能选一组那种开开心心喝酒吹水玩女人玩男人的角色吗?
上海人去了东方明珠会失去上海户口,长沙人看了《长沙夜生活》会被开除长沙籍。
长沙版爱在黎明破晓前饮食男女
著名编剧张冀老师首执导筒,把一篇洋洋洒洒、有笑有泪的情书献给心爱的长沙,他所有饱含深情的遣词用句,都从银幕之上穿越而来,送进了每一位影迷的心里。有了《长沙夜生活》,我们就有了中国本土的《真爱至上》和“爱在”三部曲系列。影片讲述的,其实是“中国夜生活”,充满烟火气的、色香味俱全的、独属于中国人的夜晚,它是刻印我们每个人记忆里的家乡滋味,是几代人共享的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许。夜晚结束,新的一天就将开始,日夜循环,构成一个又一个七日。影片围绕几组人物展开,有搭伙夜游的景为为、何西西,有坚持用长沙话讲脱口秀的何岸,还有守护摩天轮、经营大排档的各色人物。在这个奇妙的夜晚里,人们相遇、争吵、纠缠、和解、失去、放下,好在当清晨紧接着夜晚的脚步越来越近,他们都找到了各自的答案。
确实不是想象中的城市宣传片,情感浓度很高,很浪漫。创作者对长沙这片土地的情感,投射到每一个角色身上,又通过角色间的情感碰撞传递给观众一种关切,一份治愈。看完不难理解为什么张冀要拍这样一部电影,对小人物的精准把握,对生活的体察一以贯之,确实如陈可辛所说,是“很张冀”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