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点观察➕感想
1.首尾呼应
2.每到要去夜店的路上镜头出现的窗外快速略过的景色配合鼓点急促声音嘈杂的背景音乐
3.成群结队的男…轮J的感受好绝望啊
4.莉莉娅第一次的呕吐🤮第二次的瘪嘴,无一不是在展露她其实厌恶这样
5.公路🛣️的穿插景象(从男孩准备跳的地方,到莉莉娅和维克多晚上的公路飞驰,再到她落地瑞典以后的雾蒙蒙一片以及出台和后续看到警察跑…的那些…都是公路)
可能公路的一望无际让人向往生,但是影片中我看到的感觉更多的是公路延展出去是茫然以及不知道自己未来何去何从。三个月的时间,从母亲身边离开后的三个月,就沦为了别人的赚钱机器以及自己由于逃跑失败所以心灰意冷只想从死得到救赎。
死是永恒,生是片刻。
2 ) 逼入绝境
把俄国表现的很破烂。背景不时在不同地点出现夜场动感音乐和摇滚。莉莉亚被母亲丢下,家被姨妈霸占,不想卖身但实在又饥又冷只好卖身。小男孩在莉莉亚跟男友去瑞典后吃了一把药片死在大门楼梯口,老太婆经过看他倒着也不管他。被专门拐卖女子的男友骗去瑞典卖淫,被打逃出来后却不知去哪只好跳下人行天桥死了。在天堂里和小男孩在俄国家里楼顶快乐的打篮球。她原本总抱着希望生活会好起来可是周围的人和事总逼她走入绝境。才16岁,看了感到悲伤。
3 ) 关于Lilja的一切
Lilya 4ever,瑞典诗人导演Lukas Moodysson在2002年的完成的写实电影,可算是近年来北欧电影中最揪心的一部。无助的宿命感压抑着整整109分钟,结成一阵透骨悲凉。配乐多用重金属摇滚,生活在一片迷狂中失去方向分崩离析。片头片尾响彻德国战车的mein herz brennt(我的心在燃烧),再合适不过。这支由东德地区一群厌倦了工厂生活的无产阶级组成的重金乐队,一直给人冰冷无情的感觉,正如从Lilya身边飞奔而逝的世界。而Lilya是无处可逃,唯有通过死亡解脱,若非走投无路,谁又会选择死亡。影片时而采用主人公的第一视角,观者仿若真实地置身其中,一同被羞辱,一同被晃动的镜头牵动慌乱的目光。
万念俱灰。回过神来,透过Lilya以及千万个与之相似的命运来重释一些被世人赋予太多意义的语词,诸如永恒,青春,乐观,全球化,却是另一番神色。有些生命未能绽放就无声凋零,地球依旧转动。Lukas说拍这部影片就为了些许改变现状。
永恒。Lilya对于生命意义的最主动的表达就在,不顾周围人的言语羞辱,坚持在木椅上刻完“lilya 4-ever”,才扬长而去。这大概是导演的美好愿景,而同时也为了破灭一个大的虚幻。对于常人,生命有意义的前提在于生活的延续性,怀着终将自我实现的盼望,每一个此刻的动机都指向未来。而对某些弱势群体,被锁在密室里的性工作者,黑砖窑里不见天日的童工,长年战乱中颠沛流离的难民,当下是痛苦的,未来是对当下的永劫轮回。固然对这悲剧的洞穿也是宗教的起源,佛家说一朝悟道超越六道轮回方可解脱,耶稣宣扬着超越之爱是唯一的出路。Lilya十六岁,没读多少书,四围全是黑暗,最后一个圣诞夜把一直带在身边的圣母像摔得粉碎,是拒绝了当下,还是拒绝了永恒?如此的生命真的只剩下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弱势群体。全球化带给弱势群体的影响在于越发残酷的生存竞争。全球化是宽泛的概念,是个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伴随着二战后国际经济一体化,世界平坦了吗?Thomas Friedman罗列了种种flatteners、leveling forces、triple convergence (真喜欢造词),讲了一个全球化从国家1.0到个人3.0的故事,总结说这将是世界各地都能参与的在个体之间竞争的时代,大家各自要抓紧准备。而反全球化者驳斥说,上述种种只对享有资源的阶层有利,包括教育资源,通讯资源,否则就是在血汗工厂卖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影片主要涉及人口贩卖以及sex slave的问题,片中数次出现的麦当劳“意象”正是全球化的象征,也正是全球化通讯便捷更助长了不良趋势。联合国国际劳动组织报告过去几十年间人口贩卖数量前所未有,当今至少一千二百多万人处于被迫劳动,其中二百四十多万人口被贩卖,每年通过贩卖人口牟利总额逾三亿两千万美元。这些真实的痛苦,一个人无可奈何的失语,可以被另一个人轻易忽略。历史的进步固然是要以牺牲部分人为代价,而一路沉重地走来,最终又往何处去?
青春。所以Lilya会冷冷地说,the world is a shit. 背景又响起重金属阵阵翻滚。以前非常排斥重金一类风格,只是毁灭却不营造。前不久看了一个纪录片<Heavy Metal in Baghdad>,记录了伊拉克唯一一支重金乐队在2003-2006年间的故事,伴随着伊战的无休无止,乐队也被迫终止演出,简陋的工作室被夷为平地,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甚至流亡异国他乡。当被问及为何重金属, 回以简单一句: We play heavy metal because we live in a heavy metal world. 些许理解了重金的无可奈何:当重金成为不可摆脱的生存状态,那就只有以更猛烈的姿态试着去征服。当一片废墟中的生命不知何时就会消散,那么不在平庸中超越,就在平庸中灭亡。这大概包含了青春的一切情结,摇滚的一切情结,纵然the world is a shit, 而mein herz brennt, 年轻的心还要燃烧。配乐也用到了Alphaville的经典曲目Forever Young,一边是激励了一代西方青年的青春宣言,一边是东欧少女一步步走向深渊,时代与命运惊心动魄的交错,却可以悄无声息地逐渐淡去。同是天涯沦落人,Volodja在Lidja被羞辱时无能为力的场景,像极了张楚的《姐姐》,流浪少年对爱与美化身的渴望和弱势群体“我要回家”的呼唤,构成了90年代特有的文化气质,十七年后,也逐渐淡去了吧。
4 ) 圣母不管用
奔跑,重金属,电子舞曲,美国,原地,安娜舅妈,破公寓,朋友,夜店,不耻,出卖,妓女,爱情,瑞典,骗局,围困,奔跑,天桥,坠落。被抛弃,一次又一次,最后以为逃出了一切,却只有一个被锁住的大房子。安德烈,安德烈不会来了。工作,一个又一个的男人。大房子,空空如也只有门上的一把锁。
变成天使的瓦杰罗送给了她整个世界,可是她已经绝望了,就算是在梦里,天空也灰蒙了。瓦杰罗告诉她门开了,可是她只想睡觉了。然而走出门,走下楼,陌生的国度,她没有方向。看到警察了,想起那个“老板”说的,警察会送你回去,她开始疯狂的跑,可是跑到哪,哪都没有出路。高架桥上,茫茫车流,纵身跳下。瓦杰罗的劝说没有用了,救护车里的医生护士没有用了。她看到了另一种生活,也许本不应该这么糟的。但生活说,圣母不管用。
it's ok。男人轻拍她的手臂安慰到,多么可笑多么讽刺。都不是人。
5 ) 命运?
抛开电影,电影反映的现实才令我无法言说。
人这一生,命运究竟掌握在哪里?
我们常说,命运是掌握在我们手中,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那是因为我们还有选择。我们还有选择,如果没有选择呢,命运给你的路只有那一条呢?
或者说对于莉莉娅来说,路就只有一条。要活下去,莉莉娅的能够看到的路,只有不断往黑暗处延申的那一条,你说可能在某个选择里,莉莉娅有不同的决定,她的结局一定不同,然而她的每个决定都是被逼迫,被选择的结果,她何尝自己做过选择。
母亲离开她时,还可以挽留,姑妈驱赶她时还可以拒绝,没有生活来源,可以变卖财物,出卖自己,
每一次的路莉莉娅都在被迫里尽可能想过好生活,她整理打扫,挂上圣像,
她一直在追寻希望,只是没有人告诉她怎样正确追寻,也没有人给她追寻的机会,即便有,也只是一个骗局。
或许死亡是她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抗争和妥协。
6 ) 莉莉娅的来源-丹格.拉塞莱特
丹格.拉塞莱特,1983年5月19日出生于立陶宛的考斯纳市。其父被判处终生监禁之后,14岁时,其母与一美国男子相爱,随即迁往美国,并书信至当局政府放弃了与丹格之间的关系。16岁时,丹格与一俄罗斯人相爱,此人宣称可以为丹格寻找一份在国外的采集浆果的工作,丹格就告别祖母出国。此男子为其制造了假的护照,于1999年9月17日抵达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市。此后,丹格被带到布尔勒夫的阿勒夫,被锁在公寓并且强制扒 光 衣服,声称她的护照价值2万欧元,需要她通过从事性工作进行偿还。
从事卖淫几个月月之后,丹格从窗口逃出。但是她担心被警方逮捕遣返,即使遇到警察也未向警察求助,反而是搭车仓皇逃亡瑞典的南部港口城市马尔默(导演的故乡)。一个马其顿游客为她提供了暂时住处。2000年1月6日,马其顿人和他的朋友轮---奸了丹格。2000年1月7日,丹格从马尔默一坐桥上跳下。瑞典警方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急救。住院期间丹格没有苏醒,1月10日,瑞典方面宣布其死亡。
此后瑞典警方从其身上未发现任何身份证件。但是通过一个电话号码得到线索,最终发现了她在阿勒夫的住处,在其中发现3封准备寄望立陶宛的遗书,从而得知其身世。在住处当中,瑞典警方又发现了一对年仅13岁的捷克姐妹,瑞典警方将这对姐妹解救。但是遗憾地是瑞典警方并未获知关于将其拐骗的俄罗斯人的具体信息。
2002年,出生于马尔默的电影大师鲁卡斯.穆迪森将丹格化身为莉莉亚,拍摄了名片《永远的莉莉亚》,获得当年瑞典金甲虫奖的最佳导演,并且提名当年欧洲电影奖。
2006年1月23日,瑞典皇后希尔维亚亲自公布了关于丹格的各种资料。
上来就是狂躁的战车与晃动的镜头,让你连缓冲的时间都没有,在手里压了N年的电影,终于看了,与期待一样硬气,虽然个别细节有点矫情,但仍不失为一部青春的佳作,Lukas_Moodysson ,果然还是拍青春给力啊。
整部电影的摄影大多时候都是手持,急推急拉,再加上跳跃式剪辑,对于这种写实的电影很合拍。配乐重金属,很有节奏,最后片尾那一声吓得我灵魂出窍。有点虐,花季少女一步步沦入深渊。总有一类人,出生就是错的,这句话是对的。
看到莉莉亚的妈妈走了之后,我就忽然预料到了什么,真的是不忍看下去。
穷国的残酷青春片,也有酒精、毒品与派对,却得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去赚面包。水泥色的筒子楼,单调贫困的生活,冷漠势利的亲人和邻居,爱情糖衣下丑恶奸诈的圈套。唯一的温情,也充满无奈与不合时宜。生无可恋,唯有奔向死亡之翼的拥抱。
死亡永恒,生即片段,究竟要有多大勇气才能直视这些残酷和灰暗;再无情肮脏无耻黑暗的事,都是人类心安理得干的,人类终究还是灭亡的为好!
想看很久了。终于找到了就看了。残酷青春片。摄影和配乐都很有风格。但比起想象中的一黑到底,还好有些许暖意。残酷而唯美。结尾最后的数秒让人泪目。莉莉亚只有死去,才会变成永远的莉莉亚。死后的世界真的那么美好么?但愿吧。四星半
看的心疼死了,被遗弃的孩子,到哪儿都逃不过的乌云。现在坐在这儿,享受这一切却还在抱怨,真是恶心的不像话。
令人心碎。参考影片《国际女郎》《买下我》《俄国新娘》
其实是非常普通的内容,导演和主演让大家感受了一次揪心的旅程,开头和末尾的运动镜头和多剪辑让人不适,感受到女主的那种无助和恐慌,还有在她被性交易的场面是我觉得拍的最好的地方。最后的最后很妙,虽然莉莉亚睁开了双眼,但还是长出了翅膀,可见不论她在人间还是天堂,圣母已赐他永恒
他对她说:“你有的不过就是生命。”又哭了。。一天之内看这么多令人绝望的电影真不好受。可怕的不是没有人依靠,而是那个可以依靠的人背叛了你。可怕的不是不能逃脱,而是不管你逃到哪儿都是一样的结果。这时结束生命不能算是逃避了吧,放自己一条生路。
被这个世界抛弃的孩子,往哪儿逃,都是绝望密布的森林。
Total Fucking Shit!
诺大城市中,无名的我该何去何从,真想跟自己说句“花花世界,何必当真。”小国青春片中洋溢的动荡不安实在难以感同身受,但莉莉亚的无助与孤独却直击我心。母亲抛弃,闺蜜背叛,男友拐卖,住所被霸占,朋友自杀,信仰崩溃,所有美好的东西一点点的从她身边抽离。异国他乡,无名无姓,再见了花花世界。
如果当年在医院被抱错,你就是小甜甜了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是有钱人聊以自慰的东西。
the world is a shit.16岁,太容易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也太容易被相信的美好事物毁掉。如果离开这个世界,地球仍在运转,生活仍在继续,世界也不会因死去的两个年轻生命而停止前进。我知道一切都很烂,可拥有的唯一就是生命......
这个世界太坏。一切那么烂。后来,你们都成了天使。本就不应该流落世界。
生的另一边是死,短暂的另一边是永恒,灰蒙蒙的另一边是明亮亮,侮辱损害的另一边是无忧自在,亲情与希望折翼的另一边是友爱与美梦的翱翔。莉莉娅只是一个轻巧的转身换边,把短暂的生命留给了尘世,把永恒的灵魂带去了天堂。
1.女主被迫卖春进行时的主观镜头,挺好的呈现中老男人的丑恶嘴脸;2.超现实的天使镜头里呈现的是温馨幸福,但让人看了满是心酸;3.北欧的重金属摇滚搭配女主的玩乐时刻和奔跑时刻,非常带感;4.无论是手持镜头还是故事,都非常达内兄弟,再加上海报,简直就像金发版的罗塞塔;5.来到这个世上不是自己的错,但悲伤的是,这个错误却需要自己面对。
我改变主意了!!少年的时候还是上学好!!已经那么小心了,结果还是中招了!!!好让人心碎啊!!女主虽然演技逊点但是长相身材超棒啊!!!配乐我也很喜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