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娃是一个7岁的傈僳族孩子,他对于姐姐娜香每天能和小伙伴一起溜索过江读书好生羡慕。妈妈坚持要娃娃等爸爸回来带着才可以溜索。可是在外打工的爸爸总也不回。
终于,没能抵抗住来自对岸的诱惑,瓦娃独自偷偷溜索过江了,看到了心仪已久的学校!没想到,瓦娃溜索过江的秘密居然被第一次来家访的聂老师戳破了!是聂老师送来的那双红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里。
他答应妈妈和姐姐:有了这双鞋,他就不再偷着溜索。
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又把这双漂亮雨鞋还给了姐姐。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谁也想不到,因为赶着给弟弟送一双新鞋回来,姐姐娜香失手从溜索上坠落江中……
直到看完了整部电影,心情还是久久的不能平静。电影一开头就给营造了一种浓厚姐弟情深的感情,也一直很喜欢这种感觉,瓦娃呢就一直期待着能滑一次索去对面看看,毕竟岸的这面还是太渺小了,他就想出去看看。姐姐娜香也是一直默默宠着弟弟,直到弟弟被发现溜去学校了,这才开始了后面的故事。聂老师呢也是很善良有爱心的一个人,为了瓦娃能够去上学也是操碎了心,不过整个片子最感动的地方在于娜香掉进怒江,然后就给瓦娃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是很虐的了,自己一直都玩伴就这样不在这个人世了,真的是哭死了,后面呢就是聂老师一直来劝瓦娃去上学,最后以建成了大桥来结束这段影片。片子呢贵在情真,人唯一不能停下的就是追随知识的脚步,知识在彼岸,梦想也在彼岸
之所以打五分,是因为这个电影,真的很好看。 讲述的是山村孩子瓦娃和她的姐姐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山区的孩子想上学不容易。 这个故事很真实,瓦娃的姐姐去上学是滑铁链去的,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深河。 瓦娃非常喜欢学习,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有一次他偷偷跑去上学。 她的妈妈始终不允许他去,怕他会死去。
在山区的孩子们冬天穿的是拖鞋,冻得缩手缩脚,可还是坚持不懈的学习,她们想学知识是那么难。后来,从城里来了一位老师,是她不嫌弃这里,在这里从教,她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孩子们,她自己亲自出钱为孩子们做了新鞋。
连医生都不敢滑的铁链,可这位老师敢,她滑过铁链去了瓦娃家,意外的发现瓦娃竟然是那个偷听讲课的孩子。
瓦娃的妈妈因此打了他,因为瓦娃的妈妈年轻的时候滑铁链,差点丧命。
瓦娃很喜欢姐姐的新鞋,想要穿,可是家里只有这么一双,姐姐还要上学,可是他不给姐姐,但他也并非不懂事的孩子,他抱着鞋睡了一晚,然后第二天亲自给姐姐穿上了。
姐姐去上学,回家时先去了卖东西的小店,她要给家里买一袋盐,看到那里有卖一双漂亮的鞋,她很想给弟弟买回去,可是她的钱却不够。
老师看到,帮她给瓦娃买了一双。
瓦娃的姐姐滑锁链回家,可是,悲剧在此刻发生,装进袋子的鞋掉了,瓦娃的姐姐伸手去抓,可是锁链却断开了。
瓦娃的姐姐坠落到了河里。
许久都没有消息。
瓦娃只找到了那双鞋。
许久之后,山区修了一座桥,瓦娃终于可以走路去上学了,可他的姐姐永远的离开他了......
首先说一下标题。娜香双手捧着新鞋子回头一笑,是本片中最美的情节。几秒后,因为鞋子掉下江中,瞬间将美好打破。沉浸在甜美的微笑中,突然画风一转,来的很突然。
电影很棒,根据真实故事拍摄,剧情,演员的演技都很丰满。唯一不足支之处在于,娜香商店买鞋后出门,娜香就做到了椅子上,知道老师接下来要做什么一样。不免让人产生穿帮的嫌疑。
再来说说电影反应的事情与情感。山里的孩子物质生活很苦,同样精神生活更苦。瓦娃对上学理想的的追求,更多的体现在了滑索这一情节。对滑索的不恐惧,不胆怯的跑去江对面,仅仅只是为了站在课堂外面。娜香对弟弟的关爱,同样更令人感动(娜香掉下去的一瞬间我忍住了,当瓦娃跑向在江中的红鞋子的时候,我哭了)。
我们应该把关爱分给一些贫困山区里的孩子。我们的些许关爱,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最美的转头一笑,却被怒江永远的定格。
在遥远偏僻的山区,有一家人,家里有个小男孩,他还有一个姐姐和妈妈。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她的姐姐每天都要上学。那个小男孩聪明过人,也很渴望上学。但是他妈妈因为有一次滑溜索差点掉下了江里,所以不让他上学。有一次,他偷偷上学,正好遇见了从城里新来的老师,他马上就跑了。老师要去他姐姐家家访,他妈妈便知道他偷偷去上学了,要打他,被老师制止了。老师走之前,给了他姐姐两双袜子和一双雨鞋。第二天,老师又给他买了一双鞋子,让他姐姐送回去。在途中一只鞋掉了,他姐姐想去拿,但他姐姐也不幸落入江中。小男孩知道后非常伤心。桥修好了,小男孩想象他和她姐姐牵着手上学去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头微微一震,不由得羞愧起来。现在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却不懂得珍惜,电影里的小男孩和他的姐姐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滑溜索上学,而我们远的坐车,近的走路,还要什么有什么,都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条件,而且也不想上学。
质朴而灵动的表演令影片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扮演姐弟的两个小演员丁嘉力和阿娜木龄,丁嘉力扮演弟弟瓦娃,阿娜木龄扮演姐姐娜香,片中姐弟俩真情流露的感人细节充斥在整部电影之中,温暖而隽永。影片的风格平缓克制,注意细节的真实细腻,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姿态来展露导演的感情,镜头简单扼要,但是震撼的效果却丝毫没有打折扣,细微之处也处理得细腻而有味道。[4]影片以原汁原味的构思、独特的儿童视角,谱写了一曲人性最纯美的爱。
转载自://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2720646056107.html
《走路上学》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公益励志剧,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为了能够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上学就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上学,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都是能够轻而易举获得的,但是在他们身上,却是要冒着生命危险去争取的,因为在他们的上学路上,有一条波涛汹涌的怒江,他们想要上学,除了翻山越岭绕远路外,就只能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去溜索过江。……
怒江的孩子们,真心的祝福你们。知识在彼岸,梦想也就在彼岸。坚信:磨难是人生第一笔财富,有梦的孩子就能找到幸福!
很细腻,简简单单的影片,深刻的姐弟情,对于大山里走不出去的无奈和祖国日益强大的实力,描写的很到位。姐姐和弟弟的演技秒杀一大片流量明星。
以一个故事宣传了希望工程 但是导演在将道理的时候并不是依托的这个故事 而是依托的这家人之间的爱 姐姐对弟弟的爱 弟弟对姐姐的爱 母亲对孩子的爱 父亲对孩子的爱 一家人对奶奶的爱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 家人和亲情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导演通过此来表达影片的思想 自然非常容易引起共鸣 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好难过,姐姐因为捡红色鞋子掉入了河里去世了。
很不错,有味道
自了汉的情绪有可能是因为对体制的过度厌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体制也把主旋律毁掉了 道理放在文学上一样 王朔在旧语言旁新开了一桌 结果后来人学不会学不像--即使这样 也嫌弃旁桌的菜难吃 即使有前清御厨的这个事实 对不对
演员一股昆明腔,听了略出戏,另外,剧情有一些造作
电影的制作和故事整体还算满意,不过部分情节发展个人觉得有些刻意,比如姐姐娜香在商店买盐看了双男鞋,因贵买不起准备要走,转身就看到聂老师,然后聂老师好心买下那双鞋送给她弟,接着娜香溜索时不慎坠江……这一系列剧情转折编排痕迹偏重。考虑到《走路上学》也算是一部公益宣传影片,最后略显突兀的结尾就情有可原了。片尾曲《一路》:刘子豪作曲,彭臣作词,成龙主唱。
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尤鸡鸡遇到了旧凉拖,它们之间发生了缠绵悱恻的感情。好吧我终于认清了自己跟‘学者’之间的差距。三颗半为丁嘉力。
“学校里每个人都穿新鞋子,我姐可不能光脚。”小演员真棒
又被感动了T.T。。。我真是个好孩子~
小姑娘好可爱。女老师好像刘涛啊
看之前以为因为缺乏交通工具而走路上学,看后发现原来走路上学是个理想。
既有伊朗电影的神韵,又兼有国产主旋律的关怀。
这部电影我得好好讲讲,因为我看哭了,初一的时候集体在学校报告厅观看的。全片每一帧都那么真实,印象最深的是:一往如常的溜索过江回家时,娜香为了保护书包里的新鞋,不让新鞋掉到江里,结果绳索嘣地一声断了,她不幸跌入怒江,再也回不来了...娜香跌入江中的那个瞬间我永远也忘不了,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当我以为其他同学也会有所触动和我做出一样的反应之时,我竟然听见他们不绝于耳的笑声,感觉那个时候只剩我在惶惑:What?你们在笑什么很好笑吗?拿别人无奈的痛楚当玩笑?最无语的是,散场的时候,我眼角的泪渍还没擦去,被一个同班同学看到了,他就笑嘻嘻地跟我说,不是吧,这种电影你也能看哭,这有什么嘛,你也太多愁善感了。听完这一番话,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他,以及在娜香跌入江中时放浪大笑的一众同学,都是面目可憎的。
姐弟情,贫穷的悲剧,走出大山的愿望
好像是獲獎的影片?真實故事改編。主題不錯,景好,演員(我指小朋友)難得也這麼好,可惜整體的功利和說教性太強。曹曦文完全臨時演員的水準,和小朋友差遠了。片尾赤裸裸的希望工程宣傳片直接把片子質量拉低好多,浪費了小朋友真實純樸的表演啊。
和他们比起来,我们上学条件要好的多啊。溜溜锁啊,看着太危险了
小演员棒,颜色构图美
我只看过11分钟半的版本。。但是那个版本看的我湿了。。两个娃儿一点也不萌,但是比任何日本萌小孩都可爱。是个好故事,希望能看到完整版
连着看了两场儿童电影,《人间童话》是笑中带着心酸的批判纪录片,《走路上学》是红着双眼看完的纯朴亲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