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Forgive Yourself
边看边在纸上记了很多关键词、台词,关于这部电影有太多的感受感悟亮点。但是全片看完被打动落泪,却觉得之前记下的这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就不组织了,只琐碎的记录一下。
每次遇到真实事件改编的片子有较大幅度的美化我就会不可避免的降低好感,但是单纯影片本身真的拍得够好,且卡司都是我的大爱,表演够好,所以值得上五星。
Emma Thompson演的真好。一出场就把一个刻薄的英国老太太演绎的那么生动准确。可是倒也不让人讨厌,因为会被她那股认真执着劲感染。然后随着剧情深入越来越了解她的童年过往,就越来越理解现在的她——包括那一系列的具体符号:梨(为了不忆起父亲的死,也为了不忆起自己曾经让父亲失望)、编造词(父亲曾在嬉闹中编造过一个词)、胡子(父亲说为了女儿的脸也一定要把胡子剃干净;而后来Walt Disney在伦敦忆起自己的父亲来则提到说父亲有那样的胡子所以才希望片中人物也有那样的胡子。这两相辉映很赞,都是体现对父亲的爱)、红色(父亲的血——然而有一个特写显示,她的脚趾甲上涂的是红色的指甲油)、湖(母亲险些在湖中溺死)、两便士(父亲临终前给的买梨钱)、茶(姨妈到来时拿出的茶杯),都在现实和回忆的切换中找到了对应。这整个叙事结构很赞,节奏也很流畅。
酒店房间里Pam清理毛绒玩具很可爱,尤其是最后把米奇扔去面壁。而这反倒映衬着后来她抱着米奇入睡以及和米奇相对而坐说出一句Enough后签下授权合约的情节更加温馨。
Pam在酒店吧台前用茶,想和bartender聊几句以派遣寂寞,还没开口人已走远,尽显独自一人远在洛城的孤独悲凉感,同时体现的也是她成年后人生和生活的孤独——没有伴侣,独守空房,还一直被童年亲情的噩梦纠缠着。好在还有愿意去了解她和她沟通的Ralph在。不知道电影里小女孩的名字Jane跟他的女儿Jane是否有关系。
Walt登场时背后架子上一字排开的Oscar小金人真是闪瞎眼。
编剧三人组被Pam训斥时太好玩了。这整个创作过程本身也很吸引人,不断的碰撞激发。Jason Schwartzman是我的大爱,但是这次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一开始都没认出来——收拾干净了真好看,歌声也好听。
风筝。这个意象是童年回忆中未曾出现的,但它也在回忆中有着对应的隐喻,那就是fix。姨妈到来时说会fix everything,但没能做到,父亲离开了。所以Pam会眼含泪水的冲编剧们喊为什么就不能把风筝给fix好,因为风筝或许就隐喻着父亲的生命和自己生命的快乐,如果风筝能修好或许就能愈合她内心的伤口。我猜在她原著小说中风筝最后是没修好的,所以当编剧们决定将情节改变时,她会那么高兴,甚至略显突兀的手舞足蹈。
看到几篇影评中提到,现实中Pam在首映时因为动画企鹅非常愤怒,以致落泪,且并没有发生Walt前往伦敦和她推心置腹的那番交谈。我不知道她落泪到底是因为愤怒还是因为感动,但至少我是在片子演到那里时被打动流泪了。有一句我喜欢的影评或许很适合放在这里做个注脚:不论Traverse是否已对当年影片的事释怀,这部电影是给她的。就像是不论伦敦的那番对话是否真实发生过,Tom Hanks在片中说的那番话也都有其现实意义。他说,"You expect me to disappoint you, so you make sure I did. Life disappointed you.",忘掉痛苦的那几天吧,多想想那些快乐的日子,学会原谅,不是原谅其他,是原谅自己,"Life is a harsh sentence to lay down for yourself",原谅了才能重拾快乐,重拾生活。
Saving Mr.Banks,不仅仅是拯救当初这个险些流产的影片项目,也不仅仅是拯救自己内心中的父亲和伤痕,更是拯救Mrs.Traverse,以及我们每一个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的心。
电影中的首映最后,Pam笑了。在那时她回忆起的是看到父亲吐血后的对话,"Don't leave me." "Never. I promise." 我想她之所以笑了,是因为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最后被修好并放飞的风筝,以及她参与这部电影创作慢慢释然慢慢解脱的整个过程,使得父亲得到了拯救,从而能够兑现诺言永远陪伴着她——在心中。
片尾的老照片和当年真实的录音带很赞,海报上两个人的影子极赞。
2 ) 女作家与童话大王
还记得一手举着雨伞一手拎着皮箱随风而来的Mary Poppins阿姨吗?她并不像故事中那样轻轻松松就从窗口跃入我们的生活,事实上,Walt Disney花了整整二十年才说服原作者P.L. Travers小姐同意将其搬上银幕,条件是剧本里的每个字都要经过她的审查批准。像2012年底的《希区柯克》一样,《大梦想家》也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讲述了电影《欢乐满人间》筹拍时的幕后故事。
《大梦想家》采取双线叙事,电影有规律的在1906年的澳大利亚马尔堡与60年代的伦敦和洛杉矶之间交替进行。童年的回忆,现实的交锋,为了不让自己的书变成迪士尼王国的又一部“大傻冒卡通片”,女作家P.L Travers一个人从伦敦来到洛杉矶,在迪士尼办公室里和编剧作曲家团队,甚至同Walt Disney本人大作战。每句台词每个细节的锱铢必较,他为了完成对女儿的承诺,而她为了保护自己笔下如同亲人般的人物和故事,进而保护仍然活在心底的爸爸。终于,Walt Disney从原名与笔名的差异中窥出了端倪,他也只身飞往伦敦,在Travers的公寓里敞开心扉,用自己的童年交换了她的童年。
要多深爱一个人,才会以他的名字为自己的姓氏?Travers女士终于用自己的创作救赎了最亲爱的爸爸。我想,这就是写作的人唯一拥有的特权吧,只要你还在我笔端,你我就还未永别。
和当年的《欢乐满人间》一样,《大梦想家》也由迪士尼出品,自然不可避免的带有浓厚的迪斯尼风格的品牌宣传。导演John Lee Hancock也延续了他在《盲点》中的手法,把真实故事打扫干净,扑上亮粉送上银幕,留下“明天会更好”的幸福结尾。最光彩照人的当属Emma Thompson的表演,演活了一位傲娇又善良,聪慧又脆弱的英国独身女作家。她的许多小动作都很妙,轻蔑的撇嘴,不置可否的抱臂,愉悦时暗自脚尖点地,气呼呼得拎起唐老鸭和高飞狗塞进壁橱,又在失眠时把脑袋埋进巨型米老鼠玩偶里。我简直想不到还有谁能像她这样既让人无法忍受,同时又特别惹人怜爱?Emma Thompson塑造的挑剔女王P.L. Travers,恰恰平衡了整部电影几乎漫溢的甜蜜欢乐,没有茶香的奶茶无非一杯奶油糖水,迪士尼电影中,往往正是那些不那么迪士尼的元素,最让人回味。
《大梦想家》在2013年底节日档上映,让我意外的是见到许多老年观众也蹒跚入场,这些老观众看上去不像是现在电影院里的常客,不过他们一定是当年《欢乐满人间》的影迷。虽然现在的动画片都在讨论如何突破迪士尼的传统模式,但随着电影的进行,好听的插曲一再重现,侧目看到左右的老爷爷老奶奶跟着节奏轻轻打着拍子哼起来,让我不由得念起迪士尼的好来,它的确用真善美抚慰过少年心。虽然当今电影技术已经是《环太平洋》和《地心引力》的级别,但半个世纪前的《欢乐满人间》用真人演出结合动画效果,加上来自Sherman兄弟的十多首脍炙人口的插曲,的确是开创性的大成功。(《大梦想家》也献给2013年初去世的作曲家Robert Sherman。他的弟弟Richard Sherman担任本片的顾问。)更不用提6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场的制片专业水准,对著作权的尊重简直让人感动。
电影的最后,没有收到邀请函的Travers女士决定只身前往好莱坞,挽着米老鼠走进中国大剧院观看《欢乐满人间》的首映。观影中她频频拭泪,像是深受感动。据记载当年首映礼上Travers女士的确哭了,评论家争论说那恰恰是因为对电影的愤怒(Travers女士的遗嘱上特别有一条,如果有朝一日Mary Poppins被改编成舞台剧,不允许任何一个《欢乐满人间》电影的演职员参与。)感动或者失望,除了P.L. Travers本人,还有谁知道呢?一转眼,《欢乐满人间》也要出上映五十周年纪念款蓝光碟了。也许那时候,她只是想起了20世纪刚开始的头几年,澳洲马尔堡松松散散的午时风,院子里的母鸡扑扇着翅膀跳过一条小水沟,逆光中年轻的父亲策马而来。
(已刊《南都娱乐周刊》,平媒勿转)
3 ) 这是一部可以当阅读理解参考的电影
语文老师讲过, 做阅读理解文章要分成三个层次. 你能读得越深答题得分越高.而marry poppins, 就是你的考题. 而saving mr banks, 就是答案解析.
question:marry poppins是来拯救谁的?
大多数人的答案是,children. 对没错, marry把严酷的父亲,政治狂母亲转变过来, 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生活.
但是语文老师讲过, 有些时候可以从题目发现主题,saving mr banks, marry其实是来拯救孩子们的父亲,mr banks的. disney从美国加州跑到英国伦敦来说服pamla, 或者mrs traverse, 或者kindy, 他说, give it to me, trust me, they will see mr banks is being saved.
可是disney又说了, forgiveness, it's what i learnt from your book. 爸爸让kindy一次次的失望了, 姑妈也骗她没有把她最爱的爸爸救好. kindy的childhood充满着失望和不完整, 她需要用一种方式,让自己疗伤, 童年的痛苦别人帮不了她,她只能自己来拯救自己. 有时候自己会在想,为什么别人给你造成的伤害,需要自己去弥补? 可是我除了自己想办法自我治疗之外, 真的再也想不出别的方法了. 你不能奢望那个伤害你的人来向你道歉,再说也晚了, 伤口已经留在心上或者身上了. disney拍这部电影跟pamla写marry poppins的原因一样, 为了原谅,forgive. 而原谅, 是最好的药. 只可惜我自己还没能做到. 有时候会在心里无声的呐喊, 我那么的努力想让我自己走出阴影, 可你为什么还要一次次的伤害我让我失望. 你这些行为对我的影响有多大你还没发现吗? 就算这样我也没办法阻止他, 只好继续一个人的疗程, 用书本, 用电影去说服自己, 去原谅.其实电影本身不是去save mr banks,而更应该是save myself.
电影本身的缺点是太程式化了,总觉得这是又一部格式电影, 所有剧情的推进都是设计好的. 不管怎么说Emma Thompson的尖酸刻薄老女人形象和tom hanks的阳光逗比美国人形象的对比做的还是很到位的. 就算有缺点, 但是who care?!
第一篇影评就献给你了, 好久没写文章了总觉得心中好多feeling表达不出来...TAT
4 ) 梦想家林黛玉
在春色满人间这部由Disney投拍的经典歌舞电影上映50周年之际,Disney公司发行了影片的重制蓝光碟,以及一部纪念电影——大梦想家,讲述春色满人间从筹拍到上映历经坎坷20多年的花絮。春色满人间的原小说作者P. L. Travers是个正宗的(伪)英国人,精致,严谨,一口英伦腔极尽刻薄之能事;而投拍电影的Disney老板Walt Disney是典型的美国人,热情,乐观,一脸笑容温暖人心。起初P. L. Travers对Walt Disney及参与春色满人间电影项目的工作人员百般刁难,然而最终,做作英伦腔在与美式正能量的撕逼大战中败下阵来,影片得以投拍,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和P. L. Travers本人的肯定。
-------------------------------------装正经废话完结线---------------------------
好吧,其实这些都不是我的关注重心。作为Colin Farrell的长期脑残粉,囧哥的出演才是我的点。
影片有两条故事线,1906年的澳大利亚和1961年的洛杉矶。前者道出了P. L. Travers的童年经历,对于 解释她的性格成因,行为细节,以及Mary Poppins小说的创作初衷其关键作用。小囧哥就存在于这条线,因为故事相对独立,没有Emma Thompson和Tom Hanks两位公认的严肃艺术家压制,我囧哥作为不严肃艺术家的才华得到充分释放。
其实以我对Colin Farrell的演技的认可程度,即使让他和二老对戏我应该也会觉得演得很好的。只是肯定会有很多人做出如下反应,“好莱坞浪荡公子Colin Farrell的光芒完全被两大戏骨压制,演技还需磨练”,呵呵,呵呵呵呵……
可是囧哥饰演的P. L. Travers的爹,Mr. Banks的原型,怎么那么像个林黛玉啊……
他是真正的大梦想家,虽为生活颠沛流离,却有着赤子之心和孩童般的笑容;他性格乖僻,无法和世俗相容,却对家人有最深沉的爱。他虽然没有两湾似颦非颦罥烟眉(他眉毛粗得像蜡笔小新还是囧字形的),但他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他哭时背对Ginty,看不到泪光点点,但能感受到娇喘微微……更关键的是,他吐血啊,他吐了一次血之后,从演讲台上摔下来,从此就躺在床上,直到戏份完结再也没起来过,就那么吐啊,吐啊,最后吐得一身血,死了。
这不是林黛玉是什么啊,摔!
5 ) 甜蜜而令人心碎的回忆
Wind's in the east, mist coming in,
like something is brewing about to begin.
Can't put my finger on what lies in store,
but I feel what's to happen, all happened before.
Emma Thompson的表演很出色,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回忆中父女感情的部分,那种痛苦中的甜蜜,实在太动人。
Helen的父亲,不是个负责任的一家之主,Helen爱他,但也怨恨他,片中对母亲的不幸做了突出的描绘,但Helen对父亲的怪责,其实并不是他养家不力,而是他没能信守自己的承诺:"I will never leave you. " (删节片段里父亲还承诺让一家人生活得幸福快乐)父亲的缺乏自我约束,使得他永远离开了Helen,这才是Helen最怨责父亲的地方。所以Helen对父亲的最高感情就是爱和思念,但她潜意识当中认为那些童心、浪漫害死了父亲(片中多次给她的心灵训导书籍、佛像特写),害了他们一家, 所以她反其道而行之,把从姨妈那里学来的新教徒式的严谨克制发扬光大到了古板的地步。当然,Helen潜意识中对父亲的责备,在现时的叙述里被必然非常高大全的迪斯尼所化解,所以最后她回忆起父亲说"never. I promise. I will never leave you."的时候,她微笑了,与回忆中父亲的微笑互相回应。
她父亲不是一个好的家庭支柱,但他确实是那么一个romantic, Celtic的人,有着强烈的诗人气质,他如果被世俗所捕获,他是会被压碎的。他就应该像Helen回忆中最美的部分那样,骑着马在金色的麦田里驰骋,马儿奔跑着长出了翅膀,带着凯尔特的浪漫精灵飞上天空。
Colin Farrell表演得非常出色,非常富有感染力,不过我猜他并未因此得到任何奖项提名,因为评委们都会觉得那是他的本色演出。他自己在采访中也这样说:If I didn’t have the abundance of shit that came by way of a film career as I explored my proclivities, I could have been easily on the streets. Easily. If I had a nine-to-five job and was doing things the way I was doing them in the past… honestly, there go I but for the grace of God.
6 ) 一些巧妙的接洽
本只是一个电影的拍摄过程,却在两条故事的穿针引线下被赋予了一种传奇般的色彩。两个故事在一种巧妙的节奏下完美的接洽在一起,加之艾玛汤普森无可挑剔的精彩表演,我们逐渐看到一个女人渐渐打开她封闭的内心,任往日情感释放与释怀。与此同时,我们总能找到与自己生活的影子相似之处,继而感动。
今年的治愈系佳作。艾玛姨饰演的这位浑身负能量、惹人厌憎的刻薄老太太,很好印证了心理学家卡伦.霍妮那句话:在表面非人性的行为背后,有一个受着痛苦的人。也如女作家特拉弗斯的父亲所说:怎么才能治好它?我们必须让巫婆重新学会什么是快乐。
内牛满面T_T加一星星给Emma大婶,其实我觉得签完字之后那一部分有一点多余了
把情感核心集中在父爱上是很聪明的切入点,至少我被煽到了,艾玛·汤普森最后一段表演非常催泪。
呃,给电影工业的“纯爱洗白作”?感觉故事和人物性格什么的都比较老套,外加让人分分钟出戏的科林法瑞尔?!。。。不过最后电影欢乐满人间出来之后的确是很煽情的,迪士尼的电影尤其歌舞片的感染力一流,艾玛汤普森真是个骨灰级演员啊...
洗白之作无疑,但我对父女线完全没有招架能力,许多细节在回忆和现实的对照中让人觉得无比凄凉,特别是那掉了一地的梨。我们都因为各种原因执着,不愿对一些东西放手,固执又无能为力地保护着我们独一无二班克斯先生,因为不会有米老鼠来拯救他们。插叙有点乱。艾玛汤普森和保罗吉亚玛提真棒!
2014新年看的第一部治愈系电影,春风化雨、淡入心灵。“我留着这么差劲的管家,是为了更好地看自己的德行” 愿每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都能早日放下。
此片又名:《爸爸,再爱我一次》
每个人心中都有无法放手的过去和阴影,无法原谅与和解的梦魇。感谢有文学和电影,我们得以在这些文艺作品里无数次回味和改写,保存住写些温存的马上奔腾的瞬间,也可以用欢声笑语将结局放上天空。2013年最后一天,也是今年看电影哭得最离谱的一次。几乎每个角色的表演都深入人心。
龟毛作家老太太对决世界第一电影商人,迪士尼炫耀式的通过传统的无害,健康,温情,变种歌舞将这段影史佳话变作了一曲共生共赢的励志作品,角色之间从最初的敌对拧巴到最终的敞开心扉,老太太也在一波波的情感攻势下回归童年本真记忆。法莱尔与汉克斯成为连通主角心境的两个线索,不过总体来看太刻意了
讲经过二十年努力后,华特·迪士尼终于请来小说作者——装成刻薄英国人的澳大利亚女作家,拍成迪士尼名片《欢乐满人间》的过程。我对原小说和原片的拍摄过程没了解,仅就本片而言,可以看作霸道总裁跟孤僻女子的欢喜冤家戏码。但这个故事写得不好,主要内容落在艾玛·汤普森在与迪士尼一帮人的交往中,逐渐解开父亲留下的心结,回忆中的父亲除了情绪激动的说过几句鸡汤词,并没提供什么父女羁绊的坚实内容,而母亲和小说里保姆原型的角色,都是面目模糊的工具人。汉克斯出演的迪士尼,像是个严于律己、有赤子之心的暖男造梦者(当然这是迪士尼给自己贴金),然而他跟女作家那段近8分钟的长谈戏,只是刻板的“交心”,这剧本写人就是只有意图,而没有实质性内容,也不出人意表。那几个围绕着废话一箩筐的女作家的迪士尼工作人员,反而让人想到社畜的可悲
本只是一个电影的拍摄过程,却在两条故事的穿针引线下被赋予了一种传奇般的色彩。两个故事在一种巧妙的节奏下完美的接洽在一起,加之艾玛汤普森无可挑剔的精彩表演,我们逐渐看到一个女人渐渐打开她封闭的内心,任往日情感释放与释怀。与此同时,我们总能找到与自己生活的影子相似之处,继而感动。
冬季假期暖心佳作!
以为是类似《寻找梦幻岛》的温暖童话,没想到却是残酷现实。后半段看的我一直飙泪。生活中,从来没有什么奇迹可言,所以梦想才如此重要。Emma Thompson再一次贡献了教科书般 的伟大演技。(麻痹奥斯卡评委还我汤婶子提名!)
铸造一个童话来隐藏自己的时候,最幸运的就是有人能够爱上那些暖心,同时又锲而不舍的去追逐着拥抱在背后胆小又脆弱的你吧。等有天可以坐在影院坦然的看着自己的故事并且感动着,才是最好的结局。
今年的治愈系佳作。艾玛姨饰演的这位浑身负能量、惹人厌憎的刻薄老太太,很好印证了心理学家卡伦.霍妮那句话:在表面非人性的行为背后,有一个受着痛苦的人在寻求代偿。也如女作家特拉弗斯的父亲所说:怎么才能治好它?我们必须让巫婆重新学会什么是快乐。
剧本A线的现实部分是哪位编剧写的,实在是太棒了,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有才华最工整的写作,每一场戏都有聪明的写作技巧,但是B线的回忆部分却写的平庸到家了,就像一道城市的地平线,像一口平底锅。如果没有B线,这片子会成为经典,这个该死的败笔是为了对照【欢乐满人间】里的卡通角色吗?★★★☆
Colin Farrell is surprisingly good in this movie.
现实世界中的梦想家们的真面目似乎总是一群无力的以梦来抵抗真实的家伙们。比起Tom hanks的形似,作为Mr.Banks的Colin Farrell似乎更显夺目,阿囧发挥出了超常的朴素表演,将一个无可救药的loser & dreamer & father塑造得扎实而可靠。无论公关选择的是谁,阿囧这次的光彩绝对无法被忽视。
明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要是不给艾玛婶我绝对不服。与当年《特别响非常近》异曲同工,以刀子嘴豆腐心外壳是刺内在是花的煽情魔力征服了观众,两次Let's go fly a kite都是眼泪刷地下来,credit时再次感动得不行。还有Paul you're toooo adorable!!!!【连女主提名都没有!!!学院你大爷!!2014.01.16编辑
自始至终都没能在电影和真实生活之间寻找到打动人心的那一点火花,倒像是在为迪士尼自己的说教路线辩护。Mrs Travis被塑造成了欢乐满人间里那些死板得莫名其妙的英国人之一,全然不见创造玛丽波平斯时那将悲剧变成童话的想象力。她的父亲,真正的大梦想家也从未在女儿的回忆里饱满起来。
艾玛·汤普森叹为观止的演技带动了整部戏,如果知道现实中女主是一位拉拉后,会对她的神经质表演法有更深体会,总之影后提名确凿无疑。一部会让人微笑的关于电影的电影,合家欢推荐~(美国洗剪吹黑手滚开还人家影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