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老妈不在,吃饭的时候,老爸忽然就讲起了1991的一个老电影,关于1964的一段老历史。如果说我对历史有情感,那一定都是老爸给我的。也就是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我这位已经大腹便便、日常葛优躺、天天被母亲念叨的父亲,曾几何时也是个热血男儿,心中也有个军梦。
电影剧情丰富,也有原型记载,当年看这部影片的人的触动,一定不比现在看红海行动的人的触动少吧。我追问老爸不下五次“这是真的吗?”都得到了肯定答复,是因为确实为当时历史环境下能有这样温暖(匪夷所思)的故事而觉得惊讶。
是的,这个故事在我看来是温暖的,虽然也很残酷。
片中解放军说的一句话:“审判他们是未来的事,而我们的任务是营救他们。”
我一下就想起了另一句话:“原谅他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务是送他去见上帝。”
这是两句在不同语境下说出来的话语,可令人触动的效果却是一样的。也许我们会因罪大恶极之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而生气,但在人道主义上,我们从不放弃每一个人的生命。
中国人真得很善良啊,我们愿意用信任去拥抱这个世界,愿意伸出双手去接纳朋友。
陶渊明的桃花源里,人们实现了大同社会;可在这个沙漠深处的绝境里,我们看见的却是因为远离社会教化而保留下了恶劣秉性一帮人。但即使是野蛮如土匪的他们,也愿意为自己的亲人孩子改变自己。
司令是个值得人尊敬的军人,他也有自己的血性和尊严,也是个胸怀大爱的父亲和领袖。
我是个小心脏很脆弱的人,总担心下一秒有人会无辜牺牲,也担心有反派叫嚣着“司令你老了”取而代之搞阴谋。
还好,我没看到太多这种情节。因此它在我心中还是温暖的,有教育意义的,很好的激励了当年想我父亲的一般大的孩子吧。
今天才知道这部片子源自真人真事,以前一直以为是杜撰的。怪不得拍得这么好。以下文字转载自网易,链接如下:
http://war.163.com/16/0502/13/BM2K6BTG00011MTO.html首颗原子弹爆炸前“意外”:马匪闯入试爆区
2016-05-02 13:42:11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203分享到: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担任试验场总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正在忙碌指挥着。此时,一份意外的秘密情报火急地送到他手上:侦察员发现,有一支一两百人的杂色队伍,突然出现在早已禁控的试爆区附近,而且鬼鬼祟祟地向试爆区靠近。
(原标题:首颗原子弹爆炸前“意外”:马匪闯入试爆区)
1/20
图片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大家知道,氢弹是核聚变武器,与原子弹的核裂变爆炸不同,威力是原子弹的几十倍到上万倍,其结构非常复杂。于敏院士的贡献就是独自完成了中国氢弹最关键的基本构型设计,实现了中国氢弹技术零的突破,外媒称中国的氢弹构型为“于敏构型”
(来源媒体:网易军事)
| 分享到 新闻图片中心 | 查看图集 |
1964年10月13日,罗布泊天高云淡,茫茫大漠上荒无人烟,只有阵阵凉风掀动着层层沙浪,不时向高高耸立的原子弹托架涌来。
担任试验场总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正在忙碌指挥着。此时,一份意外的秘密情报火急地送到他手上:侦察员发现,有一支一两百人的杂色队伍,突然出现在早已禁控的试爆区附近,而且鬼鬼祟祟地向试爆区靠近。情报中有一组伊尔侦察机从800米高空拍摄的照片。将军打开一看,不由得惊呆了———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堆未燃尽的枯柴,发出火光和细烟;一些马蹄痕和人工凿出来的深水坑,清晰可辨……
“不好,有意外!”张爱萍心中一震,不用细细思量,抓起电话就发出紧急命令:“马上调查!”
时间一分分过去了,各个小分队几乎查遍了整个原子弹预定命中区域,结果没有任何发现。核基地各方面的专家开会研究,一致认为起爆时间不能变,应派人进入戈壁,在起爆前将人救出。周恩来总理听了张爱萍的汇报后也指示:这里绝不能成为第二个广岛!
“把搜索范围扩大到辐射区域,一定要找到神秘人群!”张爱萍又下了一道秘密电令,他神经紧绷,双眼盯住远处的沙漠……
侦察机又一次腾空而起,几支小分队也携带着电台、干粮和水,向更广阔的荒漠挺进。
这群人马到底在哪里?累得筋疲力尽的官兵疑问重重,决心查个水落石出。终于,其中一支小分队在3号目标区意外地发现了一顶破帐篷,周围零乱地丢弃着一些干柴和破损的刀鞘。
发报员迅速把这一情况报告给试验场总指挥部,同时,飞机也很快将物证送回。专家们分析判断后认为,这伙人马极有可能是早已销声匿迹的“马匪”。现场的气氛顿时凝重了起来:难道当年马步芳、马鸿逵的部队,真的像当地老百姓说的那样,还残留在茫茫戈壁?
与此同时,在核爆现场掩蔽部巡逻的警卫连官兵,意外地发现沙漠中一男一女正骑着马追捕黄羊。警卫连官兵误以为牧民闯入核禁区,立即上前追赶,让他们远离核爆试验区,以免误伤。
谁知,两人一见士兵驱车追来,便策马飞奔而去。当警卫连追至一沙丘时,埋伏在沙丘顶上的十多名持枪人突然出现。他们个个穿戴破烂,面容肮脏,发乱如蓬。
队长忙用手势通知大家做好战斗准备。不料,这一行动惹恼了持枪人,领头的一个向他们扑来。紧急之下,队长下令开枪,对方头领当场被击毙,其余人见状四散逃去。
大家刚想冲上去,没想到隐藏在沙丘中的另一群悍匪又向他们扑了过来,大有为死去的同伴复仇之势。枪声又响了,那群土匪只好落荒而逃。
带回来的俘虏一审问,令张爱萍大吃一惊。
原来,1949年秋,随着兰州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军长驱西进,迅速解放青海、河西走廊等地,向新疆挺进。在我军强大的威慑下,不堪一击的“马匪”纷纷溃散。一些小股残匪无处可逃,只好逃往戈壁大漠。
这批逃窜到原子弹试验区的“马匪”,就是当年从新疆楼兰和甘肃酒泉一带进入大漠的,其中还有五六个妇女。十几年来,他们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在茫茫大漠中盲目地游荡,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他们在常人无法生存的条件下终于生存下来,并开始繁衍后代。终于有一天,他们游弋到原子弹试爆区。当这群“马匪”看到大漠深处高高耸立的塔架时,知晓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地方。于是就回旋在附近,白天逃得远远的,隐藏在沙漠里,晚上纷纷跑出来找食物,甚至到辐射区找我军放置的试验动物。日子长了,他们便放心在此“安家”,打算长期住下来。
看着俘虏惊恐不安的样子,张爱萍长叹一口气。战争已经结束十多年了,这群“马匪”也早已受到了应有的教训。他打听清楚“马匪”的巢穴,命令小分队火速赶往那里,将所有的人员都带出来。
在匪首的帐篷内,分队长诚恳地告诉对方,明天这里将进行核试验。匪首接受了我军的建议,但却提出向相反方向撤退。为表示诚意,经过请示,我方同意。一昼夜的急行军后,众人已疲惫不堪,基地终于派来了接应的直升机和汽车。无论是小分队还是“马匪”,都一片欢呼。
“情况”解决了,人们如释重负。10月16日下午3时,蘑菇云在这片神秘之地如期升空,撼天动地的巨响传遍罗布泊上空,也令这群“马匪”骇然。
4时15分,在北京中南海的周恩来听完张爱萍关于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报告,心中异常兴奋。他问:“你们核实了没有?”
“核实了!”
“好,好,主席和北京的同志知道了,会非常高兴的。”周恩来笑道,然后又问,“上次报告的那群神秘人找到没有?”
“找到了,是一群当年失散在罗布泊的‘马匪’,我们已经在起爆前把他们迁往了安全地带。”张爱萍说。
“好,好!不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我们都不能把人拿去做试验啊!”周恩来感慨道。
二十多年后,相关资料解密,世界人民都盛赞中国在这一事件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在美国学者撰写的《中国原子弹的制造》一书中,作者敬佩地写道:“基地派出的小分队总共花了3天时间,跑遍了试验场区周围的200个‘马匪’隐居处,并将他们一一带回安全地带。”
1991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反映这一传奇故事的电影《飞越绝境》,在海峡两岸引起轰动。
演那小孩子的绝对是王大治!!!!
已有资源,已经收盘
后来才明白那些余部为什么不愿意撤离试验区
是马步芳马鸿逵的部下所以不敢投降真实历史发在讨论区
人物造型,战术动作,演员素质都可以完爆当今各种大制作的动作片了
不问马。#无良索隐#
看不懂的别乱给评价
童年的时候,爸爸还在,夏天晚上在电视一起看电影,是我最美好的记忆。
挺感人,剧情也挺紧张的。 观影日期:1998
童年回忆系列~
小时候看过,那时候银幕上的中国军人太帅了
电影本身很好,就是一想到两年后是文革我就想笑,什么叫做延缓死刑啊
救土匪这事,挺不值的,但是不救好像又说不过去,毕竟有老人孩子和妇女。看过相关的记录文学,印象最深是描写解放军在沙漠中遇到那帮国民党逃匪(还是马匪来着记不清了),无论男女老幼,个个浑身恶臭,恶臭,臭……我关注点是不是有点奇葩😓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的
当年把我吓坏了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
小学的时候看的,已经只记得名字了
不错的,好多熟脸。
改天换日啦,哪里还有桃花源?你想过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日子,可呼啸而来的时代怎会放过你?
仔细一想,应该是避免目击者泄露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