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来自英国伦敦的律师西德尼(罗纳德·考尔曼 Ronald Colman 饰)爱上了名为露西(伊丽莎白·艾兰 Elizabeth Allan 饰)的美丽女子,然而露西早已经有了心上人,没过多久,她便和法国贵族青年查尔斯(唐纳德·伍兹 Donald Woods 饰)结为夫妻。西德尼将对露西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由衷的祝福了这对新人。
革命爆发,法国国内局势一片混乱,革命牵连到了查尔斯,查尔斯遭到了囚禁,并且被判处了死刑。悲痛之中,走投无路的露西找到了西德尼,向他寻求帮助,看着眼前心碎的爱人,西德尼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救出查尔斯,哪怕这份代价就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次看的是1935年版的《双城记》。很早时候曾经看过狄更斯的这部小说。同名的电影还有1958年版和1980年版的,后两部因为没有找到中文翻译,只是匆匆看了一遍,基本上沿袭了1935年版的情节。
影片通过18世纪末期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各色人等的生活,描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景象。其中对1789年七月十四日巴黎人民攻打巴士底狱的情景,更是有了正面直接的展现。看史料,当时的巴士底狱中,仅仅有两名犯人。所以,人们攻打巴士底狱的目的,并非是解救这些犯人,一来因为它是法国封建王朝的象征,二来这里面有一座军火库,人们是为了取得军火,以便今后采取更激烈的举动。影片中,浩瀚的叛民们如人海般涌向巴士底狱,与高高城墙上坚守的外国军队对射,城墙内的大炮直接射向民众,死伤无数。直到法国军队来到,反戈一击,四小时的攻城战斗才以民众的胜利结束。进得城来,人们四处搜寻守军残余,举起白旗的军人也不放过。在1980年版的影片中,渴望复仇的迪法奇太太甚至向俘虏开枪,一片残酷混乱的景象。我想,这些事情在那时候都应该是真实发生过的。
二百多年来,论述法国大革命的著作汗牛充栋。其中,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到,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并非是由于底层人们的穷困和饥饿,而是不能忍受旧制度的欺凌和压迫。再加上当时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伏尔泰和狄德罗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如影片中所描述的,人们渴望以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去改变这个世界。可是到了真正改变的时候,这种精神却变了味,成为了一场大规模的血腥复仇。人们不仅要“杀死贵族,还要杀死贵族的仆人,还要杀死贵族的同情者。”结果,无辜的艾佛蒙家族的成员查尔斯丹尼、医生一家,那个小女裁缝以及众多的贵族都成了这场运动的牺牲品。在雨果的《九三年》、法郎士的《诸神渴了》等作品中,对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这种杀戮都有详细的描写。
曾看过一本书,说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当天看到涌来的人群时,疑惑的对左右说:“怎么了?革命了?”影片中我们也看到正是这样的昏庸,在人民暴动之前,贵族们想到的“只是增加军力,而不是给人民面包”。人民从不满,到反抗,到暴动,确实是一场革命。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暴烈的行动。”既然是暴动,当然会有死亡。但是,是不是“推翻”就意味着对另一个阶级的所有成员要施行肉体的消灭?如果说,法国大革命初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民粹的过激行动的话,那么在这场革命延续了四年之后的九三年,杀戮仍然在持续,甚至雅各宾专政的策划者罗伯斯庇尔自己也被送上了断头台。只能说,指导这场大革命的并非是理性的政治家和思想者,而是“一伙极端分子在散布血腥和暴力”,他们并不在意制度的好坏,只是迫切需要复仇,需要发泄。好在人们最终还是承认了这场推翻封建王朝革命的正义性,仍然把七月十四日做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庆日。
影片叙述了查尔斯丹尼遭遇的两场起诉。一次是在革命前,是因为丹尼舅舅对他的陷害。在庭审时,我们看到慵懒无比的法官,矛盾百出的证据,还有卡顿使用的不那么光彩的手腕,最后居然使得丹尼无罪。另外一次,是在革命后。法官已然不戴扑粉的假发了,四周的听众们都是些衣衫褴褛的群氓。顾不得听取辩护人和被告的申诉,醉眼惺忪的陪审员便齐声喊道:“有罪!”法官立马宣布:“四十八小时后执行死刑!”这时影片给了一个镜头:法庭上的天平是歪的。纵观两次庭审,一个是正襟危坐,一个是群魔乱舞,但结果却是那么相似。都没有给人民带来他们所要求的社会正义。
整个影片中,实际上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西德尼卡顿先生。他出身于没落贵族,混的不好,整天以酒浇愁。在玩世不恭的背后,他的品格却是正直的。卡顿深深的爱着露西小姐,可是她已做他人妇。露西对于卡顿也只是友情罢了。他只好将这份爱埋藏在心底。他对露西说:“我愿为你和你所钟爱的人做出任何牺牲。”他最后的行动也践行了他的话。从他的这种理念中我们可以隐隐看出,卡顿身上那种贵族精神的遗存。在狱中,他倚在铁窗边,望着外面的世界,他对生命有着深深的眷恋。但是他全无“悔恨和悲伤”。他用自己的生命渴望获得露西的爱情。也用生命去换取朋友的幸福。他的高尚行为无疑是令人非常敬佩的。
露西的女仆波丝小姐很有特点。时刻维护露西的安全和尊严,不留丝毫情面的讥讽那些周旋于露西身边的男人。最后和迪法奇太太的那场打斗也很有意思。为了自己主人的安全,她也是拼了。
影片中不时响起马赛曲的旋律,鼓舞着人们去推翻封建王朝,也鼓舞群氓们去满大街施暴。
影片中引用了狄更斯的名句:“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安定和谐,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波澜壮阔。可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会使得我们的生活经历更加充实。无须谴责和抱怨。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
本人评分:7.0。
"我虽死犹生"的爱情,卡顿以一己奉献归落尘土,但更令人动容的是历史本身啊 路易十六时期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贵族穷奢极欲,百姓饱受压迫,民不聊生。压迫伴随着革命酝酿,所谓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当巴士底狱的大门被打开,没有预兆的,法国军队也加入了其中…… Liberte, Egalite, Fraternite. 自由平等博爱,当胜利实现之前,口号的意义已不复存在。 受压迫的人,本是作者笔下所同情的,但剑走偏锋,事态趋于极端,受害者变身加害者,这就变了味 但正如Dickens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黑暗与黎明交替中前行 此外的两个观点,其一验证了农民革命的局限性(老是想起陈胜吴广起义),其二,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魅力大抵在于此,明知深渊,依旧充满希望 (这一版的卡顿和查尔斯一点儿也不像啊😂 2020.2.16
选角让人非常不舒服,明显的划分成好人坏人两个阵营并且用颜值区别的明明白白(以后看影视作品真的要坚定自己的价值判断,不然图像对人的引导比文字强上几倍),女性人物很扁平,露西除了贡献颜值还干了什么吗(?)作者用典型英国人看法革的态度,着重描写了当时法庭审判的轻率下层民众的无知与跟风,总之题为双城大概就是富足安宁繁华有绅士之风的伦敦,和贫穷落后充斥着暴民和莫名其妙砍头的巴黎的对比吧(真不愧是英国人写的小说,随便查了一下百度百科说这是法革最佳入门,就这?法革粉震怒,) 中间攻占巴士底狱那段拍的还挺有气势的,就是人民群众的行为举止真的不敢恭维(和人民与国王里的比一比,算了,既然打算看和自己观点不符的文艺作品,就要忍受,谁让他是名著呢) 最后卡特的自我牺牲相当动人,仿佛又回到了雨果的九三年里郭文牺牲自己换侯爵性命的时候,很神奇的是两本这么有名的小说有着相似的情节故事发生也都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查了一下九三年是1874年出版的比狄更斯的双城记(1859)还更晚,可能有一些借鉴在里面 It's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I have ever done. It's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han I have ever known.这种人性的光芒是死亡与黑暗也遮挡不去的 最后,这篇文的开头是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这个革命的时代是希望之春,也是绝望之冬,但从电影看下来着实作者没有给多少褒扬之词,或许文中有,有机会再拜读吧(想来应该不会了)如果想入门法革请看一些法国的文艺作品(×)
相比于看爱情故事,我更看中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路易十六时期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法国贵族们穷奢极欲,过度压榨人民,官逼民反后攻占巴士底狱,狄更斯对于在这一阶段的事件基本持同情、理解的态度,但自此以后,不论是否欺压过人民,凡是跟贵族有任何牵连的人,甚至对革命持消极态度的人都一律被送上断头台后,这场革命其实已经偏离了原本要追求的目的。当仇恨不可控制被地渲染、放大,原本被欺凌的受害者们反过来成为加害者,疯狂地将积累的仇恨宣泄在他们所认为的“敌人”身上,“自由、平等、博爱”这类原本革命要追求的伟大理想荡然无存,人民甚至并不真正理解他们的意思。所谓历史的进步无非是权力的天平向另一端倾斜,纯粹的民意只是多数人的暴政,没有理智,没有公正,没有真理。这样的革命在暴力和流血之后注定不会维持太久。但狄更斯依旧称之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虽然因为种种原因革命以失败告终,但毕竟在悄然改变着什么,并且即使在这缺乏理性、混乱的时代,依旧有伟大的爱情,伟大的友情,为爱献身的人们,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一如小说中身为贵族但反对剥削的充满正义感的查尔斯,以及愿意为所爱的人以及她的幸福献出生命的卡顿。
法国大革命前贵族统治下的饥饿、贫穷迫使底层农民揭竿而起,革命胜利后的农民平等地恨每一个贵族,这是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的对立,我同情在贵族暴虐统治下死去的善良的农民,也同样同情虽为贵族身份但依然与农民心在一起的贵族们,但是两个阶级之间无法共情,特别是作为底层的经历过压迫的农民更无法与贵族共情,但是每个阶级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报复又何时能够结束,然而无论站在谁的立场,我们都没有办法替他们原谅,因此,宽恕显得格外高尚。
8/10。盗墓/医生受女儿结婚的打击精神失常等,将无关主线的细枝末节删减让结构紧凑冲突强烈,侯爵虐待百姓的内容缩简为马车撵死小孩、城堡上与侄子争执两个内在张力的动作场面,酗酒成性的西德尼圣诞夜巧遇医生女儿的新增戏份与他献身相呼应,占领巴士底狱那段传遍街道/不断加粗的WHY字体很有感染力。
拍得有点儿浅。但是演员都特别不错!只是,我这么脸盲的人都能看出两人太不像。如果放在现代拍,会用一人分饰两角的形式吧?男一的神情很像费翔,自带贵族气。狄更斯的故事是一个注定男二会抢尽风头的设置。原来法国大革命是这么一场株连九族的阶级大清洗革命。女性角色很有特色。想看1958年版
再次验证了农民革命的局限性 大一时买了原版小说 很惭愧一直没读完。。。电影补完一下....
一个暴君死了,总会有新的暴君诞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类却从没吸取教训(我承认爱和饶恕很难,但这世界的确存在这稀罕的东西)
早年的表演程式,比如少女内心震撼必定是屈膝侧面头微仰双目含悲珠泪盈盈哦天哪哦天哪的往后倒
如果你爱狄更斯,爱他笔下的卡顿
哪怕这份代价就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小时候买名著附赠同名电影光碟,那个时候看的,虽然年代久远了,但是故事还是一直记着,革命很多时候带着盲目性的,就像我国的文革一样,批判的很深入,喜欢狄更斯的笔触。
这是一部很老的电视,看的时候依然很感人,爱是永恒的
卡顿这个人物是狄更斯一个更高精神境界的理想化身,如果说早期的狄更斯对劳苦大众充满了同情和怜悯那么在后期狄更斯的这种看法却发生了微妙的转变,这种矛盾让他诉求于另一层面的精神寄托,以至于双城记这部小说处处都充满了宗教的味道,而卡顿更是完成了对自己灵魂的救赎,化身成了上帝般的人物。。。
孩提时代看过的狄更斯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应该是双城记的最早的版本。
看Dickens名著改编的电影应该版本也蛮多。。拍的还蛮好。。虽然对演员不甚了解。。结局感人啊真是伟大的行为为爱献身。。
I hold a sanctuary in the hearts of those I care for. 看了俩中译版本,果然取了sanctuary“圣堂”的意思,未免太自我颂扬,很有鲜红的革命精神,但完全不符合Carton的人物性格。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神圣的烈士,而是一直在寻找堕落前的自我,所以作“庇护所”解更合理,是在他爱的人的心中得以延续生命、获得救赎。
Classic story told in the good old way. 剧情紧凑。那个时候的片子配乐总是那么纯熟自然。一颗星给Ronald Colman,他的眼神戏太强大了,犹记得他的《鸳梦重温》。革命后的暴民着实可怕。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场面多么壮观,伟大的法国大革命,伟大的人民群众汇聚而成的浪潮!可惜屠龙的少年最终变成了恶龙,无论哪个阶级的人,只要站上统治位都要预防权力的膨胀。法庭上被煽动的陪审团,让我想到文革时期的我国。时刻要警惕狂热,警惕多数人的暴政,也要警惕落后的连坐制度。也请对生命多一些敬畏之心吧,侯爵的马车撞死穷人的小孩叫我痛心,那个断头台的玩具叫我毛骨悚然。我不理解卡顿的献身,我永远接受不了这种一命换一命的桥段,更何况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卡顿。他时而放浪形骸,时而深情款款。对巴塞的那个wink,狡黠可爱。自述往年的圣诞节总是从一个酒馆走到另一个酒馆,狗狗眼里流露出的忧伤,让人心疼。我为卡顿感到不值,但值不值也不是我说了算的。“这是我所做过的最好的事,这是我能得到的最好的安息。”
我最喜欢的狄更斯小说之一
Tell me. How is Shi?
黑白很震撼啊~每个人都会演戏,那些表情入木三分。只可惜,达奈怎么可以比卡顿帅这么多啊……太不公平了~
黑白记忆。高中英文课本上的范文,当时某本辅导书认为作者和这部小说思想上有问题,可我觉得是辅导书有问题。狄更斯小说里最喜欢这个了。
2012.08.03 It'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s a far, far better res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哭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