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北京一条胡同里,住着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代书画名家启功老人(马恩然 饰),他和老伴儿(王馥荔 饰)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过着平凡安宁的生活。只是在怒涛涌动的时代,小人物无法在暴风雨中独善其身。启功拥有旗人血统,在文革浪潮汹涌澎湃的年代给他带来不少的麻烦。红卫兵们可以长驱直入他的家中搜查封资修的物品,所幸总有倾心传统文化的人暗中相助。运动之中,启功时常回忆起自己初学绘画的情景,与师友坐而论道的往事,和老伴儿相濡以沫的过往,这些都令他感慨唏嘘。
饱受过屈辱,也历经荣光,许多事不知不觉便已看透,许多情结慢慢就学会放下,这一切都不自觉地流淌在老人的书画之中……
#启功# 刚好看到了文化大革命的镜头,边不自觉的对比起昨天看的《残余影像》,和《残余影像》不同的是,启功先生并没有丝毫的直接反抗斗争,而是采用顺服的方式,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样就是错的,反倒是更符合启功先生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启功先生是个乐观的人,不怒不争,好教乐教,终于兴趣,陷于爱好。他也是个长寿的人,享年92岁,我相信这也和他的乐观无法分开。开头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没讲完,中间坎坷不断,结局再讲便讲完了,这也应着启功先生的一生吧,从始至终。
这是一部好电影,老名角的演绎是自然、连贯,得体,不夸张,是现在影坛新秀无法比的,现在的影坛新秀大多是靠媒体、靠颜值捧红的,而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却不怎么懂得去欣赏一部影视剧,真正的一个好名角。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有评论说放到现在能影响一代人,我认为夸张了,能影响一部分人还是可以的。
启功的人生,身不由己。他是旗人的后代,他是,他爱人是,他师傅是,旗人尊贵的过去给了他们无需操心生计玩弄字画艺术的机会,“高皇帝的子孙”尤其钟情于高雅的艺术。启功虽出身平民,但家族也有工于书画的长辈,打小就浸染在艺术氛围里,在那朦胧的白纸一般的童蒙期,在爷爷叔伯的亲切教导里,对字画开了窍门,通了天眼,方寸之间腾挪天地,“就爱画画儿,天天画。”
那艺术,不独是贵族家的嗜好。在那叫叫嚷嚷的红卫兵小鬼群里,当着老头子启功临摹大字报的面,也静了下来,围拢在一起,啧啧称奇,仿佛那一刻革命的时代使命忘记了,鸡血消失了,统统成了好学生。小鬼头子小刘假装批判启功,趁夜里却偷偷撕下一张张大字报体书法,在煤油灯下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剪下,糊在一起,用油纸蒙上,一笔一划地临摹。红卫兵成了醉心书法的文艺青年。在那牛鬼蛇神的年代里,启功竟凭一撇一捺的书法,不费唇舌,无形中熏陶了人心,培养了文艺青年,带来了一方净土,艺术的魅力何其大哉!
也正是在这造化的艺术魅力下,陋室里,执手终老的妻子终其一生为其收藏书法字纸,舍不得扔掉一个纸头。不懂文化的发妻,姐姐,恰恰成了启功的知音和恩人。
相比书画成就,老先生的人格魅力更让人敬重,不屈服于日本侵略者和当权者的淫威,做事不图名利,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启功被人们所熟知的身份是著名书法家。
他的名字几乎是现代书法的代名词。假使你走在北京街头,随处可见启功的题写的匾额、对联。
按他自己的说法“除了公共厕所,差不多都找他题过字”。
普通人客气地来找他求字,他向来来者不拒。看到仿冒他的书法作品,他还开玩笑说“写得比他好”。
有时候,干脆承认是自己写的,他觉得,这些人为生计所迫,情有可原。
而对于一些招摇无诚意者,他却是另一种态度。曾经有个空军高级将领的秘书,上门要求他写字。
启功认真地问:“我要是不写,你们不会派飞机来炸我吧?”秘书连忙说“哪里,哪里。”启功说:“那我就不写了”。
文革期间,一个红卫兵模仿他的书法写字,求他提点,他既往不咎分享,并且说:那时人都在演戏,现在唱完了,就过去了。
还是文革期间,那个时候物质多匮乏,有一天早上老鼠爬进屋子里来,他没有气急败坏,而是把所剩不多的长生果给老鼠分一点,并且说,我们都属鼠,别吃我的书和画就好。
在他九十岁时,有次住院,朋友去看他。当时他双目近乎失明,护士给他带氧气罩,他还不忘开玩笑说“不用戴,我不咬人,从来不咬人。”等大家笑过走了,老朋友问他感觉到底如何,启功悄悄说:“我现在浑身都疼”。
启功留给世人的感觉就是透彻通达,宽厚温润。他对荣辱生死都看得淡泊超脱,只愿留给世人大笑或者微笑印象。
如果去网上搜索他的照片,看到的都是和蔼可亲的样子。
启功是好玩的人,也是严谨的大学者,潇洒豁达的书画家,但其实他一生挺苦命。
电影里的一幕,让我始终不能忘怀,文革期间,被扣帽子,被罚打扫厕所,他拿着扫帚在地上画竹,暗示一生有气节。
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
期待所有人能看到这部电影。
“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
很喜欢这种传记类电影,看过之后能了解一个人大致的生平。电影选角也很好,没有小鲜肉看着就是舒服。启功的演员确实有股子儒雅随和的气度。在当时抗日文革的历史背景下,演员也演出了启功的无奈,还带了点唯唯诺诺,全片没有啥矛盾冲突,就细水长流的给你讲启功的一生。看看这种片子算是给自己打打冷鸡血,学学启功的治学精神,让自己坐的住读得进书。最让我动容的地方是启功为自己的老师祝寿,师徒二人垂垂老矣,启功叩头贺寿,老师捧着两个寿桃一幅画泣不成声。学问一代代传承。最喜欢的地方是前面有穿插古琴,指法音乐都配的上,真不错。还有一个小地方我很喜欢,启功住的鞋垫子大小的屋里养了盆郁郁青青的兰花,果然兰花是君子气度,摆在启功房里,浸润在书画间,相得益彰。
“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还在身平。”坚净一生,高山仰止!
启功先生的传记电影终于拍出来了,在平淡中叙述老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带来了温暖的感动。影片虽然时间不长,但在剧情上基本将先生人生中重要的经历全部呈现了出来,特别表现了与爱人宝琛及老师陈垣之间的深厚情谊,马恩然老师及全部配角都是顶级演员,塑造人物十分深刻,对于文革内容的涉及也算有所突破
电影成片太样板了,流露的是大陆一贯的脸谱化的范式。纯为个人情怀,看到先生文革那段,只有潸然喟叹。启功先生他们应该就是中国最后的一批贵族了,在那个疯狂的时代被折磨成什么样子了哎。如今文化也真成了绝笔,又是历史的断裂,可笑郭沫若干的好事!对比师大,还是喜欢【辅仁】之名:“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正如启功师生谦谦君子,厚德载物。还好,海峡对岸万幸真的保留了下来。陈垣先生千古!
1.丁导拍传记片无论主旋律还是文艺范一向都未失手过。2.短评里头“大师”字眼漫天飞,还有说本片格局小没拍出大师范儿之类的,都是迷信,我想本片好就好在更接近真实地表现了一个以教师为主业的凡人启功。他是个博学的通才,但算不得哪门学术领域的大师。3.中国电影居然出现1930s这种洋字幕,太不上心
敢拍文革,还是不错的,至少对启功这个鼎鼎大名的名字不再是那么冷冰冰的感觉了。
不能忍的是少年启功是小叮当(是的,就是那个童星)演成弱智,中年启功竟然是张绍刚!是的,就是那个主持人!
整体而言 本片的完成度是相当高的 保守的叙事方式恰恰保守住了影片的观赏质量 导演有硬实力的功底在那撑着 无论故事编排 节奏控制 镜头运用都非常纯属 老练 一把老铁锤虽然沉闷但非常实用 马恩然在影片中气质无限接近启功 一个谦虚本分的国学大师的神态 影片不刻意煽情 却处处让人动情 着实的令人感动
刚入学,你会看见无处不在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可能会烦,会腻,会嘲笑,会解构它。毕业的时候,你听见“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你会哭,会动容,会惊讶于四年里师大给你打上的烙印。这烙印,是用启体写成的。和它的书写者一样,它温润、平凡,但从来不俗。它会让你短暂的一生始终有所坚守,清醒,笃定。感谢老爷子。
事实再次证明,90多分钟远远不足以支撑起这样一位大师的平生,更何况最后20多分钟愣是拍成了教师节宣传片。不是说从“师道”的角度来诠释启功不行,只是对于这样一个经历中国几十年跌宕的大师而言,格局实在小了。PS:启功的字真他妈漂亮!
在主旋律电影里真算不错的了~
行云流水账。
吐槽大会老吐槽张绍刚参演的启功上映时票房40万,于是乎我就专门看了一下,挺好的啊!中规中矩的人物传记片,真的看不明白中国电影市场,王宝强那种垃圾拍的不知道是什么的都有人去看还破七个亿,启功这样真的拍的很工整的电影才四十万票房,强行给四星!
启功先生有一方古砚,上有铭文曰:“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坚净二字即是先生生平写照。电影取文革一段可谓敢为,纪念致敬意味大于艺术本身。
我也知道这电影拍得一般,但还是忍不住看得掉眼泪。我很想念我的师大。
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
除了文革元素与张绍刚的扮相令人悚然一惊,其余都乏善可陈。看到一半才发现启功的吹替,和《走向共和》里的李鸿章是一个人……
中规中矩。从片子本身而言一般,启功先生加一颗星。有个细节好,文革后,启功老又在上课,课中,有几个学生吵闹着经过,老先生惊了一下,以为又来运动了。
启功狮子座的 启功很萌的 别的人都没有启功萌
真是可惜了如此好的题材,还有我怎么记得她夫人一直在她身边呢?怎么过世那么早吗?这个片子根本没有必要戴上奇功的名号,很多年纪相仿的人的经历大多如此吧。导演、编剧真的一点功夫都不肯用的。
绍刚老师一定是因为坚持胖和戴小黑眼镜得到了这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