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春会早于一切成为死亡的灰烬
7月5日点映场提前看了《少女哪吒》,本想711上映二刷再来写观后感,结果发现深圳各大影院基本被某时代某某花开占满,心中五味杂陈,先简单写写吧。
在我看来,《少女哪吒》不应该被单纯的定义为一部青春片,影片表现的矛盾冲突,不仅仅局限于青春期,舒展精美的画面后,是一场个体对抗群体、自我对抗常规的昂然斗争,只不过这场斗争的扛鼎之人,恰好是两位干净纯粹的青春期少女。
——女孩————
小路是谁?李小路是“侠女”。看到被困住的白马会将它放走,看到有人欺负同学会打抱不平,看到不公正的老师会不计自身利益奋起反抗。侠女心中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属于江湖的规矩和法则,虽与主流社会有所出入,但总归是万千秩序中的一种。
晓冰则不同。她不属于任何一种模式和规范,她本就是化外之人。
小路反抗的东西是具象的,晓冰所对抗的则抽象、无形。
自始至终,镜头下的晓冰都与她所处的环境形成了一种荒芜的对比。电影开始喊“起立”的她与背后黑压压的人群,读卫校站在台上自我介绍的她与偌大无声的教室,家庭审判崩溃无望的她与紧张压抑的家长,独自骑自行车的她与漆黑无边的夜色……个体与群体一次次对峙,她所对抗的东西比她庞大太多,大到完完全全笼罩她、吞噬她、瓦解她、摧毁她。她试图寻求一条出路,但作为16岁的少女,她没有找到一种强有力地方式与世界谈判;一旦发现有相同气息的人,她便毫无保留的奉出真心,友情和爱情,一度成为她心灵的栖息地,可是朋友渐行渐远,爱人不辞而别,仙女的魔法消失,只能再次回到现实。现实中每个人都自说自话,少女哪吒那些无人谛听的呐喊和无人回应的发问,空落而孤独,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莫名悲壮。
两个少女本质上的区别,决定了她们的友谊只能维持在某段特定的时期。当年痴痴相对傻笑的好友,也会充满疑惑的望着对方的影子说出“你是疯了吗”这样的话,好在导演还算温情,在影片的最后用一盒烟蒂让她们隔空和解,晓冰的疯,总算有了懂她的人。
——家长————
《少女哪吒》中晓冰的母亲反复出现,她沉默、隐忍、清高、奉献,同时,她强势、窥私、不善沟通、自以为是;晓冰的父亲着墨不多,高大、国字脸,整个人像极了影片中墙上那幅照片——权威、遥远、高高在上。这种人物设定像是一个隐喻,仿佛在中国的亲子关系里,父亲是缺席的,母亲是无处不在的;父亲的权威与母亲的无私是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前者要求人光耀门楣,后者要求人香火相继。单这两个任务,便足以将人拉入汹涌的现世翻滚折腾一生。子辈结婚生子是父辈的刚需,循规蹈矩的生活是他们下达的强条,并且,这一切都是奉天承运、以爱之名。少女晓冰或许意识到了这些,但她无法精准的描述自身的困顿,她的方式太过稚拙,只能在发觉母亲偷听谈话的时候,突然蹲在地上,生硬、青涩,夹杂着外人不懂的莫名其妙。
——故乡————
有一种爱,你爱着它,它植根于你的血脉,但遗憾的是,你们格格不入。“我深爱着我的家乡,希望与它永不分离。”电影前段晓冰字正腔圆的读出这样的话,电影的最后,她骑着自行车,不知要去哪儿,灯光照着她的脸,肃穆如同破釜沉舟的卒子,一路向前,不回头的离开。若干年后,成年李小路回到故乡,河堤还在、果园翠绿依旧,似乎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路过当年放走白马的电线杆,少女小路从记忆中复活,时光重叠交错,岁月横陈,与往事狭路相逢,总是悲喜自知。
似乎对于我们这种背井离乡来到大都市的人来说,对故乡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情。故乡变化太快,途径故地,就容易产生十年一觉的恍惚;故乡一成不变,睹物思人,又难免生出庄生晓梦的错觉。故乡的云召唤着游子归来,但故地重游的小路们都知道,正如晓冰们当年一腔孤勇弃背后熟悉的灯火闯入夜色一般,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
——诚实与死亡————
“诚实"是电影的题眼,是少女的期冀和信仰;“死亡”是电影的开篇,是哪吒的结局与归宿。私以为,诚实是一种代价极高的品质。真正的勇士不多,没多少人愿把自己置于孤绝的道路,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天地不仁,真相往往残酷,面对真实已万分不易,更何况“实”前还有一个“诚”,赤膊相逢,含糊不得。晓冰对诚实的追求或许源于儿时父亲的教导,年龄渐长,她察觉到身边最大的不诚实,也是父亲。成年人总是好为人师,一边向子女输入教义,一边用自己的行为破坏教义。大家虚伪而心照不宣,缔结成了一张表面和谐内里不堪的网,将纤细敏感的少女逼入夹缝,而女性总是带有悲剧色彩,一旦遭受命运的折磨,大多数女性不会将噩运转化为对外的破坏,她们要么苦熬,要么自毁。电影暗示晓冰最后以命相抵,奔赴永夜。很多人说这是“作”, 让花季少女早夭,是件残忍的事,但如果你看了绿妖的原著,就会发现导演让晓冰在最美的时候离开,是种慈悲——原著中,晓冰一次比一次疏离人群,游走在生活的边缘,为了生计,做过尸体化妆员、陪酒小姐……这样的设定,硌得人生疼。
对待死亡,我们总是讳莫如深,其实我觉得,在一个清明自由的环境中,生与死都不必附着过多的意义。同是死亡,如果与主流价值观绑定,那便是舍身取义;如果将一个无法与自己和解的少女之死简单定义为“作”,未免太过片面,这并不可取。
电影中还有很多意向,河流、果园、白马、枪声……的确,这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确实是一部值得回味的作品。近年来荧幕上与青春挂钩的影片,总是与早孕、堕胎、打架斗殴、劈腿撕逼有关,这种符号化的东西反复运用,其实是一种特别偷懒的创作手法。《少女哪吒》踏浪而来,没有上述种种桥段,另辟蹊径,倒也是让人眼前一亮,颇为欣喜。
导演拍的哪吒,满眼葱郁,调子却是冷的;两个少女,线条却是硬的。这是一部求诚求美不求善的片子,哪怕多一点点媚俗,或许都能为它赢来更高的票房,但他没有;这样的路数,让哪吒的路更加孤独,对观众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正如开始所说,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部青春片。我们生而自由,但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作为个体,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如果你对社会某些常规的东西有了困惑和质疑,没错,你的心中有一个哪吒。如果你的哪吒还未醒来,为了糊里糊涂的幸福,请不要叫醒她;如果她已经和你共存,为了诚实的认知与清明的自己,请不要让她死去,不要让她伴随青春成为死亡最初的灰烬。
2 ) 你身上的哪吒还活着吗?
很多人活着,但在少年时代就死了。青春之所以经得起赞美和怀念,是因为它代表了生命的峰值,至少那时候人们没有丧失勇气与无畏。
有才华的人很多,但能够驱动和驾驭才华的人很少。九年前,我认识的李霄峰很瘦,戴眼镜,抽烟,下午就喝酒,一起聊剧本和生活中荒诞的故事,嬉笑怒骂。第二年,我们一起在武汉完成了一部电影,他是编剧之一,也是男主角。在监视器里看到他时,我发现这个人重新变得陌生起来,他在镜头前又安静又暴力。三年前读他的书,《失败者之歌》,像削铅笔一样,拿掉了多余的修辞,文字准确,带着速度。今天看了《少女哪吒》,带着焦灼感,诚恳又克制。我喜欢这种克制。也正因为这种克制,造就了电影中浓烈的情绪,略显沉重,并且在叙事上会让一部分观众难以察觉得平静之下的暗流。这也是电影本身的性格,她在吸引人,也在拒绝一部分人。导演身上的哪吒也活着。
电影《少女哪吒》里,两个少年,因为交换秘密而成为伙伴,在小城的成长岁月里相互照见对方,最后因为生活和种种原因疏远。友情,家庭,恋爱,这些事情简单粗暴地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每个人都有故事,就像没有故事。友情的陪伴,重要的是一程,而不是一生。
传说中,哪吒叛逆,终闯下大祸,自己独自承担罪责,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当场自戕,后以莲花莲藕新的肉体重生。电影里有一场戏,一群家长围坐在客厅里,告诉少女小冰不能参军,并用世俗生活的法则劝阻她,带着各自的分歧和矛盾的家长们还在相互讥诮讽刺。小冰大骂他们虚伪,像哪吒一样,当场割腕,“还给你们”,她重生了她自己。这一幕过于戏剧化,但也集中将小冰与世俗生活的矛盾完全显露。
小路像是一个出跳的音符,自由又勇敢,在别人受到欺负的时候她第一个发出声音,但软弱又让受欺负的人低下头去。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正直和勇敢。小路接受批评,但不接受挑衅,于是她把课本摔在老师脑袋上。她渴望壮丽自由的生命,于是在她和男孩偷了枪和子弹,在树林里放一枪,也亲手放走一匹被缰绳套住的白马,并最终离开了小城和她的朋友。
在感情中学会进退,换着表情学会做人,把话倒过来说,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苟且。少年的世界怎么了?关于成长的话题永远存在,它和叛逆的心灵有关,和独立诚恳的人格有关。少年敏锐的生命力,让她们在将来可以成为灵魂独立而丰满的人。
诚实地活着,这是最大的虚妄,也是磨难。每个人必然遭遇失望,也必然有所失去,并且不断和生活达成妥协,成长就是让我们身上的哪吒死掉的过程。
时间只给人一次机会,少年的内心,在任何时候都是起伏汹涌的,丝毫的情绪变化,都会带来精神世界的裂变。导演的调度能力,演员的表演,以及摄影都准确完整地完成了情绪的表达。电影的美术优秀地还原了九十年代的生活场景,它可以是任何一个宝城,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乏味的困境。
两个女孩最终还是分开了。虽然她们曾经躺在一张床上,没日没夜地聊天,骨骼被撑得咯咯作响,带着软肋的疼痛。早晨推开门,就是整个世界。每个都如此渺小,每个人只能承担自己,两个女孩无法承担对方。
小冰离世,或许是她也不能承担自己的生命。在此之前,她已经完成了偿还。电影一开始,是她冰凉的身体,是牺牲、流血和盼望之地,是理想的圣殿。电影的最后,母亲把小冰留给小路的盒子交给了她。母亲舍不得知道这些秘密,让它们成为关于女儿永远的惦念,或者,她承受不了女儿的孤独。小路打开铁盒,满满一盒烟头,关于那些青涩又焦虑的岁月。也许,最终,她会和所有人一样,运用理智去忘掉少时代的烦恼,并且相信世界上没有哪吒。
还有谁,敢向平庸虚伪的生命说再见?
2015/07
3 ) 《少女哪吒》:解开缰绳的人与那匹白马
第一次知道《少女哪吒》是在看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入围名单中,在“亚洲新人奖”看到这样一部片子,瞬间就被它的片名吸引,蔡明亮有个电影叫《青少年哪吒》,两个电影虽然没有什么联系,但巧合地都用到了“哪吒”这个意向。
接着我百度了这部电影,才知道电影改编自小说,导演李霄峰原来是一个影评人,是由一个影迷成长起来的创作者,更是增加了很多期待。后来在资料馆的首映和导演见面会虽然没能参加,但看了很多人的评论,虽然不能说是好评如潮,但影片展现出来的诸多迷人特质对于我有种奇特的吸引力。
影片终于在七月十一日出现在大荧幕上,但想要去看的我看了看排片无比震惊——偌大的天津仅仅有十几场,二三线城市更不用说了,据说整个河南省都没有排片,这可是首映啊,看来所谓的“国产片保护月”都去保护狗屎去了。
说回电影本身,叙事大量留白,导演用诗化的散文式结构以及高度还原注重细节的真实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氛围,一个走进电影的氛围。每一个构图,每一次画面的流动都很精美写意,就连两个毫无经验的少女的表演都那么真实动人。
李小路和王晓冰初见,王晓冰告诉李小路了一个秘密“台风要来了”,她多么渴望有一场台风席卷而来,洗刷这小城虚伪的一切,把自己带走,随风而去。当然也许是王晓冰在看到李小路桀骜而又骄傲的眼神的时候她在潜意识里就确认这个矮小倔强的女孩就是“台风”。
接着李小路也告诉王晓冰一个秘密——“我今天早上救了一匹马,放它走了。”接着下课后李小路带王晓冰来到救马的地方,王晓冰问她:”马呢?“她回答说:“就在这儿啊。” 所以在我看来,王晓冰就是那匹马,那匹被李小路救了的马,那匹被世俗种种束缚的时候看到能够懂自己、解救自己的人的马。在影片的最后成年后的李小路仿佛又看到了那匹马,时间又回到了那个肆意反叛的时代,少女解开了缰绳,白马绝尘而去,暗夜里的王晓冰骑着单车无所畏惧地往前冲,像台风,像野马,追光灯打在她的身上,仿佛在进行一场挣脱束缚,冲向自由的仪式。
在古老的神话中,哪吒断臂剖腹,挖肠剔骨,还与父母,而王晓冰也在一场整个家族内暗流涌动的争吵中采用割腕的方式与虚伪决裂,与束缚割裂,从而获得了自由的新生。在影片结束后,很多人问王晓冰死没死,我认为这已经不重要了,好的艺术电影可能是让人感受的,而不是斤斤计较于结果。获得新生的晓冰与小路隔河相望,她们又同时放声大笑,这是导演营造出来的幻象,是影片的一次写意和升华。
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高度还原,异常真实。丑陋的校服,压抑的学校,不懂尊重的老师,捧起就不想放下的书,还有晓冰家里的模样,晓冰和她母亲对峙时的情形,让我有种故地重游的强烈认同感,因为这些就是我经历过的生活。影片中夹杂了的平常人的真实生活经验和青春是我们很多人都有的,所以为了那些有志于电影创作的人也指明了一条道路。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不足之处,毕竟是处女作,我也有很多细节没有注意到,有机会的话会去影院再看一遍。
影片中王晓冰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活法,就是诚实地活着,别的活法,都不算是活。”在今日乱象丛生的华语影坛,《少女哪吒》是一匹奋不顾身向前奔跑的白马,而导演李霄峰就是那个解开缰绳的人,在一堆狗屎烂片的包围中坚守着作为一个电影人的认真与虔诚。
4 ) 不是少女也不是哪吒
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听中学里最矫情的那个女同学口述了一个多小时中学生活回忆录。情节不连贯;逻辑不能自洽;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段落;充满个人情绪,父母都是不开明的,其他人都是庸俗的。
我眼中少女的特质是敏感而爱幻想,敏感来自于准确察觉家庭成员的情绪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爱幻想来自于随着成长自我的健全开始逃离生长环境。电影中王小冰父母婚姻的失败和母亲的情感生活的变化只让人看到一个冷漠的女儿,王小冰短暂的初恋更糟糕,感觉这一段并没有表达什么。
哪吒则是反叛和清算。王小冰充其量也就是翻几个白眼,最后割腕“我一条命是你们给的,你们要逼死我我就死”。而我想看的少女哪吒是尽管对父母众人庸俗不理解她,她也要挣扎地活下来,活成他们都不敢想的样子,然后带着一种“我把血肉还给你们,但你们永远不能控制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心情去死。电影中的王小冰根本就是个中二病啊,她没有像哪吒一样反叛对抗世界,她只是不断说服自己我和别人不一样而已。说实话,这种青春期困惑谁都有,但绝大多数人最终都意识到了自己只是个平凡人,最终成熟,勇于面对世界。王小冰的反叛就和我青春期见过的那些最矫情的女生一样,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又不作为,连自杀都没有新意。
电影里很多情节看得我犯尴尬恐惧症:
李小路放走白马这个情节,真的是非常的熊孩子,和现在把别人自行车锁卸了有什么区别?白马非马这个意象倒是好,看似李小路放走的是白马,实际上是王小冰内心真正的、叛逆的自我。
两个少女飞快地成为朋友。从这里我非常敏锐地察觉到导演是一个直男,电影里拍出来的交朋友的方式是男孩子的,初中的少女已经有小团体意识了,变成朋友要相互欣赏,逐渐接近,小心地试探,和其他朋友和非朋友一起试探……最后成为朋友。
王小冰的妈妈拿苹果那一段非常非常刻板,王小冰的父母的形象也非常刻板。李小路的家庭则被忽略了。我看到王小冰家是独门独院二层小楼,母亲是中学教师,父亲像是个小老板,李小路父亲就算是高级技工,两个人的家庭情况应该是王小冰好于李小路。看成绩王小冰读英语、语文好,两个人高中一个去了普高一个去了卫校也蛮难理解的。
两个女孩经常发出“咯咯咯咯咯”的笑声。很想提醒导演,只有幼儿园女生才会前言不搭后语地说两句话之后开始这么笑。
那段天仙配把我看得非常迷糊。暗示两个少女有超越友谊的关系么?电影后半段都要成王小冰独角戏了。暗示两个少女人生轨迹的对比么?选天仙配不太合适吧,后半段是独角戏啊。
几乎看不到两个少女的成长。女孩子青春期是想事情最多的年纪,从13岁到18岁思想有天翻地覆的变化。电影里完全看不到,不知道是本身就没有还是演员演技的问题,王小冰永远是两眼一翻鼻孔出气。
王小冰军训翻墙失败和教官对话那一段的台词太让人尴尬了。那种语气是小学女生对着喜欢的手工课男老师说话的语气。
王小冰蹲下然后说自己心情不好的样子和我过去的一个非常情绪化的朋友一样,我到现在还在庆幸我和那个朋友绝交了。
看得出来导演想拍王小冰和李小路疏远的过程。但是实在是太糟糕了,最终我看到的就是两个玩伴越走越远,仅此而已。
李小路见初恋男友那一段好看。那种尴尬的感觉好到位啊,尤其是男生扭头就走,走几步想让女生高兴又有点旧事重提地意思翻两个跟头,翻完之后又尴尬又后悔只好往前走。
王小冰妈妈唱戏那一段挺吓人的,讲真,我一直感觉电影最后有个闪回,说整部电影都是王小冰的回忆录,因为王小冰的父母角色实在是太刻板单薄了。
电影的色调看起来还是很舒服的,除此之外真看不出什么了。
最后,我觉得排片少真不是电影院的问题。观众看这种回忆青春的电影要么看个乐看个脸,要么真看点真情实感的回忆。这部电影显然是走青春记忆的,但大多数人留下的青春记忆都是朋友一起做过的事、闹过的笑话、闯过的祸和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情绪,不是王小冰这种一个人中二病还要朋友陪着一起心塞。
还是那句话,看这部电影就像被已经绝交了的情绪化女同学按着头喷了一个多小时心里话【。
5 ) 有一种叛逆叫无厘头叛逆
抱着很高的期待去看这部片子,之前没有看到点映还觉得非常后悔,到了电影院发现王小帅导演也看同一场,于是觉得更加迫不及待,但是看完了整部影片不得不说:坚持一旦开始看一部片子就一定要看完的原则我多次忍住了想要退场的冲动。
几个月前第一次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就觉得一定会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从名字和曝光的镜头也大致能够知道基本的故事梗概了,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一直到影片结束也不确定我是否理解导演想要说什么。
影片是由李小路回宝城开始的,她走到新华书店前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想到自己转校认识了晓冰,直到这里影片似乎还是以小路的视角在描述,但是从两人在晓冰家中看三毛书的那场戏开始,影片突然转换到了晓冰的视角。这个时候小路突然转化为了一个旁观者,和观众一样,她似乎了解晓冰却又不确定。
晓冰最终死掉了,因此无法以她的视角带入,但是又需要同时讲到两个姑娘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才不得不以小路带入然后渐变为晓冰,我可以理解导演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但是却无法赞同他的处理手法。本可以慢慢的带入不让人察觉,但最终还是因为急于表现晓冰叛逆的不得了而迫不及待转为晓冰的视角。将大半的镜头都用来表现晓冰但却没有让观众产生共情,再加上女主演浮夸单调的演技就显得更加生疏奇怪。
花季雨季的姑娘的确自我而让人难以捉摸,但难以捉摸不代表可以随意发挥然后说:“老娘就是这么屌,爱咋咋地。“ 无论是多麽难以捉摸的人物都应该是有一个驱动因素的,晓冰的驱动因素应是:不屑于呆在小城市而急切的想要接触外面的世界、不满父母的为人处世方式、不满与身边人教育她却不以身作则,因此她叛逆,她读三毛,她觉得要诚实的活着。这些驱动影片都没有表达出来,只是简单的说:我读三毛我很屌,周围人都不好,我要叛逆。然后扔来一些限制她的因素:家庭,老师,领导等等。更夸张的是片中根本感觉不到这些因素对她的限制,更多的是因为她无厘头的叛逆而导致的冲突。限制于冲突两者在片中看起来很像,但是却截然不同。观众想要了解的是一个姑娘精神和身体都被困在一个小城,她不断的感受到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格格不入,想要挣脱却无法成功的故事,最终却什么都没有看到。
要说片中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片尾晓冰回到家发现家人齐聚一堂来反对她当兵的这场戏,女主的演技实在是让这场悲剧戏变成喜剧,身体跟随表情虎躯一震发出一声”哼“,并且中二病晚期似得的指着全家人大喊:虚伪!接着全家人就吵起来,但不是因为晓冰,而是因为每个人自己。。。。。。(实在是一家自恋狂),每个人都好像很激动的样子,但是就是不讲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当兵。当兵这件事请不好不是宇宙真理,观众自然也不会理所应当的这么认为,但是导演就是不讲,就是要急死你,和之前八十多分钟一样,导演努力把一堆断片儿的信息拼到一起然后表示:文艺片就是这个拍法儿,你们一定是可以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的吧。十七八岁的姑娘小子都叛逆过,可能我们叛逆的样子不是那么文艺美吧,因此实在还是理解不了。
6 ) 导演加油,可惜你不懂少女
导演你不是岩井俊二你不是程小东,下部电影不要用女性视角了吧。
徐克经常说过,自己拍武侠厉害,不会拍女人,拍女人不如程小东。可以看见喜欢用男性视角的导演总用男性视角,喜欢女性视角的导演总用女性视角。术业有专攻,大家心里都清楚。映前见到了导演,是个很温柔的人呢,不过还是想告诉他,其实故事还不错,很多细节也有共鸣,时空穿插的镜头手法可以使用,但是我一看就知道导演的性别,因为逻辑性学院派痕迹太重,请不要用记忆碎片的手法去拍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很多人说是因为晓冰性格不能有共鸣,其实不是,你想想电影里的主角有几个你能有共鸣。关键是晓冰明明遭遇这么可怜,我们都无法同情她。她明明那么有才华那么漂亮,我们都无法羡慕她。因为你归根到底没有把她拍得很美,你的灯光甚至打在晓冰母亲脸上都很漂亮,却没有把最好的给她。我觉得还真不如拍成莉莉周的一切那种意识流的无逻辑电影。你想让一个神神叨叨的女主角去支撑一部电影的逻辑,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逻辑,拍的美就行了。
晓冰的才能是写作,我很惊奇从头到尾导演都没有拍一个晓冰写字的唯美镜头。你想让我们爱女主角,一个连贯的美光的长镜头是不能少的。看花与爱丽丝,一个3分钟的芭蕾舞场景让苍井优瞬间变成了这世间最美丽的少女,为什么你就没有这样的镜头单独给她呢。
导演让提问的时候,其实我想问那个晓冰留下一堆烟头给小路什么意思,然而导演没有听到,现在我仍然没想通。
还有你忘记交代了很多东西:晓冰那么孤僻怎么对小路一见钟情;晓冰成绩那么好怎么读了护校;晓冰为什么那么反抗小路交男朋友;晓冰在父母离婚的当口为什么还要对母亲恶语相向等等。导演太想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其实理不清楚还不如把很多情节省略。一个电影经典不在于讲了什么故事,而是在于让人记得多少。
不过这个片子还是有几个符号处理得很好,这个不知道是不是跟剧本有关系。两个女主角喜欢的是三毛,小路放走了一匹白马。三毛恰好有本文集叫送你一匹白马。象徵了女主的友情,不过导演说把白马理解为晓冰的灵魂,我觉得白马应该象徵更高层次的东西。晓冰家里的留声机从歌剧到戏剧到母亲伴唱戏剧,象徵了晓冰母亲的婚姻解放。导演对电影的认真程度很让人感动,所有的道具全是90年代的东西,完全无bug。我都好奇导演是哪里找到这么多国民被单国民墨水国民钢笔的。不像隔壁的致青春全程bug让我跳戏。导演加油吧,我觉得如果让你去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你可以拍得很好。
ps:偷偷多加一星吧.......因为导演态度还是很诚恳的,我觉得中国需要这样的导演发展下去(秉持我一贯对国产宽容的原则好了)
青春片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女孩子成长期间细微幽密的不可为外人知的小心思,描摹得很细腻,晓冰整个青春给观众的不安定感是这部影片的情绪所在,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她才是少女哪吒。
写剧本的时候,导演想:就这么拍,肯定很装逼;拍的时候,导演想:卡,光这几个镜头回头一调色,一配乐,肯定特别卵;剪的时候发现:不对呀,我那扯蛋、串故事的绳子哪去了。剪完了:算了,就这样吧,挺文艺的,反正没堕胎。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本来我以为自己是一枚本质的作逼少女直到我认识了一个朋友她和爸爸撕和妈妈撕和老师撕还和男朋友撕跳河没死割腕没死最后不知道怎么还是死了我才醒悟自己作得很不够只能事普通少女”的故事。导演说他也不是很清楚自己拍了写什么。击掌。诚实。#香港国际电影节#
豆瓣装逼犯越来越多了,写些无凭无据的差评,惹人生气还不让踩。知乎都可以踩好么?豆瓣PM的解释是啥????
每个人都有一段觉得没有人能理解自己的青春
老师对学生说:“把头发扎起来,不要披着,披着太好看了,影响我们班男生学习。” 女儿对老爸说:“这世上只有一种活法,就是诚实的活着。” 中国学校和家庭哪有这么作的父女关系和师生关系…教官还好就不说了。影院看如坐针毡,桂纶镁与徐娇一对少女欲说还羞、浅尝而止、比比谁更作的百合故事。
鏡頭感還可以。主要劇本實在蒼白無力。另外,電影公關宣傳做得實在差,最不耐煩這股沒有排場就叫囂要拯救中國電影圈貶低其他電影的窮酸勁。
第一幕偷吃小灶那一场太灵了,第三幕全家人撕逼那一场也非常有戏。摄影很棒,是很多主演的处女作,表演也算灵。大概有那么三分之一的观感特别好,是正确青春疼痛题材的拍法。随后就是又落入模仿第六代导演的残次品那个范畴里。中国电影人最喜欢的意识流,这又和含蓄无关。
艺术片导演的处女作往往都是“处心积虑”的。这部青春片里我们看不到轰轰烈烈,看不到劈腿,看不到堕胎,有的只是八十年代的朦胧与克制,整部电影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简单与真挚的味道。摄影构图十分工整,能看出导演的用心。少女春风十里,哪吒遗世独立,小小时代的尽头,尽是花开花谢的离愁。
我知道青春期总有这种矫情做作的女生,却偏偏也是少女群体真实的一部分。对本该厌烦这类角色的我来说,少女哪吒舒缓的节奏和特别的氛围,让这种矫情都可以得到暂时原谅。
今晚观影会上,本片导演提到了他这代人熟悉的三毛和顾城,而我则不禁想起了ROBERT BLY的两行诗:在这旷野里,要是有一匹烈马向我飞奔 / 我没有在孤寂中度过的日子都白废了~~~
表现主义神秘主义等等,北漂文艺青年回首小镇往事集大成者,重要的其实是这种目光,无所谓青春。当年天仙配,而今女驸马,盒子里的烟头黑暗迷人,又背叛又向往,又难回首又魂之所系,基本就是这种心态。豆瓣热门日记体当代青年叙事。拍得当然生涩,但也努力、漂亮,好看,值得大加鼓励。
不怎么能理解。感觉人物太作了,都不正常。
电影里的故事总是这样讲的,一个乖女孩,一个叛逆女孩,她们成为朋友,当叛逆女孩逐渐被磨掉棱角走向正轨后,原来的乖女孩却再也无法全身而退,只能支离破碎~
真没想到会这么……差。创作者对于青春期女生的相处方式可能真的不太了解,能看出男性想象的角度和痕迹。少女哪吒的行为动作都很”重“,但是支持动作的动机却给得很”轻“,甚至莫名其妙,所以基本无法感同身受。另外,配乐极佳,海报不错。
我是女生,你不懂女生
服装、道具比其他青春片相对更贴近80后,但情节处理晦涩生硬了一些,群戏偶尔像在演舞台剧。“人跟人只要一分开,就不完美,一不完美,就只好随它去了。”
这可以说是一部文学电影,有很多空白和隐喻,需要我们自己填补和理解,我觉得这是它好看的地方。我很喜欢《少女哪吒》这个名字,少女之间朦胧又至真的情愫,清冷的人世,女主角如哪吒一般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怨恨和决裂,都很动人。演员真好看啊。
导演觉得自己比观众聪明,观众又觉得自己比导演聪明,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更聪明。其实拍电影呢,不是比谁聪明,而是比谁诚实,就像我,就诚实地说:我觉得这个导演,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HKIFF#映后导演说得很好,外冷内热,直率但难接近,这种性格或多或少也意味着悲情。少女成长故事作得简洁却不乏味道,从中可以寻找到属于我们青春的归属感,你的读书时代亦或是你的同窗密友仿佛都触而可及了,也许这才可被称作“致青春”吧。想找绿妖的小说来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