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三部曲” (Glaciation Trilogy) 的第三部~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1993年12月23日, 一名19岁学生持枪闯入奥地利一所银行向客人乱枪扫射, 令三人丧命, 事后该学生在自己的车上吞枪自杀~ 这宗银行血案, 集合了一班身份、背景、年龄各异的奥地利人, 电影以大堆零碎的片段, 追寻他们在凶案发生前的生活剪影~ 来自罗马尼亚的小孤儿流落街头, 辗转走上电视接受访问, 并得一对早前已领养了一位小女孩的奥地利夫妇收养~ 年老护卫员与妻子关系疏离, 沟通困难, 想向妻子示好却不懂如何开口; 独居老人受尽女儿的冷落, 想见见小孙女又不得要领; 行凶的青年原来是位乒乓球好手, 他买来一支别人盗来的手枪, 在圣诞前夕驾车到油站加油, 想要付钞时才发现没有零钱, 想到银行提款却又见大排长龙…
第一部哈内克,说实话这部片子非常入门不友好,反线性叙事的风格非常强烈,几乎颠覆了观众们所熟悉的一切传统讲故事的手法,把几条故事线割裂成71个碎片,中间穿插着1993年新闻中对大大小小各种战争的报道,摄影机从始至终保持着疏离的距离,更主要是原本地呈现生活的真实时间,“正常电影”一定会有cut或者一定会有相机移动,为观众呈现对故事来说重要的部分,但哈内克让相机linger再linger,有些地方比起无聊、甚至更让我恼火于这种“被迫”的观看(散场时大家都在说那个打乒乓球打了3分多钟的戏)。
但不得不说后劲真的很强,一直在琢磨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和tension,虽然最后杀人动机仍然无解,但这个事件就像所有发生在93年和任何时间的事一样,无解。
由于风格过于冷峻,其实跟角色都没有什么情感联系,唯一有点儿可能是逃入境的小男孩,让我想起《四百击》。这一点也是让这部片子很难入门的原因,莫怪叫“冰川三部曲”,真的冷到骨子里。
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冰川三部曲中的最后一篇,暂时只看过这一部,这种电影放在任何时间我都不会特别喜欢,但又会比较欣赏。看之前我已经知道了结局,并不喜欢这样,但若不是因为知道了它的结局恐怕我不会去看,我还是比较浮躁的(笑)。 但真正让我感到心里一阵战栗的不是最后几分钟少年冲动的杀人,而是之前一直在铺垫的各色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如蝼蚁般生存,没有目标,没有感情,只是活着。一些镜头能让人冷到心底,这个导演太残酷了,真实的残酷,应该赞扬他,让我们看清又看不起自己。 片名不那么顺口,却很好听。每个人都是路过这个世界,匆匆的来过又走了,这只是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 奇怪对他后来导的世界知名的《钢琴教师》,我却提不起丝毫兴趣。
一,几句话就说完的新闻背后是一个个拥有各自生活轨迹的个体。二,每个人各自的生活拼成了整个世界,有如那个出现数次的拼图游戏。三,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相处了一辈子的至亲,沟通都不是一件易事。小伙子为什么开枪杀人?是偶然也可能是偶然中的必然。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能够让每个人都是人,每个人都幸福?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冰川三部曲”最后一部,对于电视里的战争,暴力,血腥,娱乐的新闻报道充斥整个荧幕,巨大嘈杂的电视噪声让人无处可逃,这也是三部曲中电视新闻娱乐节目对生活的吞噬和个性消解的揭示最充溢的一部。影片由五个或家庭或个人的生活片段组成,大量碎片化的长短不一的片段和每个片段间的黑幕转场组成了整部电影并在最后将所有角色以暴力和悲剧的形式联系起来。
一个偷偷穿越边境的罗马尼亚难民小男孩游过河流来到了奥地利。他由于语言不通而无法与人交流,身无分文的他流落街头,他偷窃街边商铺的漫画杂志,他砸破车窗偷窃车里的相机,并用相机记录城市里的行人,他因为警察的追逐而落荒而逃并丢掉了相机。他面对这个繁华又冰冷的城市充满新奇和无助,最终他主动来到了警察局,他登上了报道难民状况的电视新闻节目,最后被一对无法生育的夫妇领养。
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头来到银行办理业务,而业务员是他的女儿。他渴望与女儿交流,渴望见见自己的孙女,但女儿对她的回应很是冷漠。女儿答应他晚上电话联系,但电话中两人的交流却并不和谐甚至矛盾重重,与孙女的交谈也匆匆结束,至亲之间,隔阂却深不见底。他的生活中充斥着电视节目的巨大噪声,这是孤独的他唯一的精神慰藉和交流方式。最后他庄重的前往银行办理业务并借机再次试图与女儿交流,结果遭遇了枪击案。
一对中年夫妇,丈夫是银行仓库管理人员,他每天都会与老头的女儿交接工作。他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生病发烧,这让他和妻子的生活充满压抑和忧虑的气氛。晚饭期间他对妻子说我爱你,妻子对他突如其来的话语感到奇怪,并嘲讽他脑子坏掉了,结果却遭到了丈夫一记耳光……片刻的安静后,丈夫道歉,但妻子却没有生气而是抓住丈夫的手以此告诉丈夫一切安好。显然,丈夫拥有难以启齿的难处......他会在深夜坐在家里凝视黑暗......最后他在银行交接时遭遇了枪击案。
一对年轻的无法生育的夫妻领养了一个性格敏感,怪异的女孩。可他们无法与这个养女进行良好的交流,他们带着养女去动物园看表演,可这也无济于事。最终他们放弃了这个养女,重新领养了一个在电视上看见的难民男孩,也就是那个曾经流落街头的男孩。最后妻子带着男孩开车来到银行办理业务,结果遭遇了枪击案。
一个大学生,他是学校的乒乓球队员,一段长达三分钟的乒乓球训练镜头中,他一边不断重复的练习接球一边哭泣,这个压抑的固定长镜头让人窒息,也充分体现了他压抑的精神状态。随后镜头对准了电视里播放的他比赛的录像,画外音则是教练对他强势的指导和训斥。他向朋友购买到了一把枪,他不知道何时需要使用,但他知道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他在一个加油站加油时发现现金不够,而ATM机也无法识别他的银行卡,无奈之下他来到银行,由于赶时间他尝试插队却被暴揍一番。终于,他的枪派上了用场...... 最后电视上播放着枪击案的新闻,随后是战争的新闻以及迈克尔.杰克逊的娈童案。影片人物平淡甚至枯燥的非线性生活片段与电视中充满暴力和戏剧性的新闻形成了对比与互补。暴力无处不在,这是贯穿哈内克电影生涯的重要世界观,平静的生活下是涌动的暴力因子,包围你的是摆上货架的暴力商品,你无处可逃……
也是人物群像的刻画和琐碎拼贴的叙事,但不同于《银色·性·男女》那种无意义的宇宙熵增,它通过新闻片段的不断插入突出饱经战火摧残与时局动荡的二十世纪飘摇着走到末尾的现实处境,看似和平的年代却于深处淤积罪恶的肇因并只能依靠无端的暴力溢出,在过于冷静克制的镜头下翻涌的暴躁不安却欲盖弥彰。
7.5/7.2 哈内克太冷静了,缓缓把生活推进到镜头中,那么的真实,真实到甚至让人觉有些沉闷,太过于平凡的生活,甚至让人忽略了生活中的死亡,在场看的好几人,没几个有对那男孩朋友的自杀存有印象,就如同生活,我们经常会忽略掉生活中的种种。
哈内克“冰川三部曲”终章,对人世间暴力的冷峻体察。多线索交叉叙事,素不相识的人最终在偶然间相遇,恍若一首宿命与机运的安魂曲。多段电视或广播新闻穿插其间,有水坝工程和电脑博览会的,但更多的是1993年秋冬充斥着战乱与屠杀的国际新闻。1小时17分与1小时37分的两段新闻有一半多(关于萨拉热窝圣诞乱象与迈克尔杰克逊回应恋童指控)完全相同,明确喻指着不断轮回、永无止境的暴力仇杀(难民问题、宗教、民族与派系冲突),以及相关媒体的无处不在。类似七巧板的拼图游戏(还都是拼十字架形)多次复现,与碎片式的结构相契合,还有米卡多游戏棒。几个固定长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如用发球机进行乒乓训练、老人给女儿和孙女打电话(充满争吵,疏离)以及对俯卧的死者身躯的特写(一分钟多,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淌出来)。PS:重译了中字~ (8.5/10)
有时候我都觉得欧洲佬是为了跟好莱坞赌气才把片子拍得这么烂的
和《大象》的区别是砂与冰的区别,没有形式但却多了宣扬
对这个社会深感不安。
A/ 假如这部片子迟到九年,不就在戛纳完虐《大象》然后成为哈内克第一部金棕榈了吗?
世界此刻,索马里摩加迪沙政变,南斯拉夫种族屠杀,黎巴嫩以色列边境冲突不断,MJ梦幻庄园丑闻;这一厢,奥地利某大学生无差别开枪乱射造成三人死亡多人重伤,铁幕落下后的罗马尼亚小难民等待一位或许不会归来的义母……中产阶级杀人这话题玩到这么大龙凤都有点收不住了,且让冰山三部曲完美谢幕
71个片段,71次黑屏,碎片混杂着,拼凑出一个破碎的现实。电视新闻一方面与现实并行着混乱、冷漠、绝望,另一方面又与现实相隔天壤。在萨拉热窝的战争与迈克尔杰克逊的丑闻之前,对于这出悲剧,新闻只是潦草带过,对于动机和根源只得一句“我不知道”;而哈内克则从这一句新闻出发,试图找出一条回溯路径,最终得到的是冷漠病态社会催生的偶发必然突变性暴力。没有逻辑是最恐怖的。相比最后的多线索聚拢,那段通过电视访谈的荧屏打通空间连接更意味深长。|竟有儿时塞巴斯蒂安·斯坦出演
十几个人的生活,归零为一条新闻,看完冰川三部曲,真是让人从头冷到脚
砰砰砰……你为什么杀人,你为什么自杀?流动的血,绝望的心。老爷子打了十多分钟电话,这样的长镜头真可怕。
談不上“化腐朽為神奇”,但若不是哈導演,這種"fragments"片兒已經不太會找來看....一個男人冷酷(峻)到這種程度,會令人懷疑那是不是一種變相的沙文主義,或嫌他傲慢、不夠悲憫和放低..不過有時候,又反而是令我受到感染的開端...
碎片
看完哈爷伟大的冰川三部曲,不死也重伤:第一部:心寒。第二部:颤栗。第三部:悲凄。
作为三部曲的完结,同样是冰冷的电影语言,极多的半身特写,营造出来的疏离感依然成功。
看到37min了~得,什么时候命运让我再次与此片相遇时再看吧,没看完,太他妈闷了,冰川三部曲连着看真他么吃不消,妈的~好想把哈内克拉入黑名单~
一,几句话就说完的新闻背后是一个个拥有各自生活轨迹的个体。二,每个人各自的生活拼成了整个世界,有如那个出现数次的拼图游戏。三,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相处了一辈子的至亲,沟通都不是一件易事。小伙子为什么开枪杀人?是偶然也可能是偶然中的必然。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能够让每个人都是人,每个人都幸福?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71》不是单数的影片或所谓群像叙事,而是复数的片段,因此哈内克总是在一个强度上的高潮之前切出,陷入短暂的黑屏,冷漠而静滞的伪实时片段构成了一个虚拟空间,当电视遥控器不断转向下一个节目,或主持人选择快速地掠过不重要的新闻时,就会短暂出现,真正占据主要地位的永远是索马里,北爱尔兰与迈克尔·杰克逊,一切却总是揭示着城市,媒介与暴力之间的关系,布列松的手部特写通向罪恶,哈内克的手部特写通向异化,那么,21或22世纪的布列松是否会背上3D建模做成的十字架?《71》去除了冰川三部曲仅存的病态怜悯,关于未来的影片,通过暴力,作为个体的少年犯将自己变成媒介画面,在这个未来世界中短暂成名了10分钟,正当人物用流出的鲜血(或者说黑色胆汁)朝向90年代不断加速的新媒介中上传时,却淹没于众生嘈杂的暴力事件之中。
如电博昨天先放这部感觉能容易深入理解巴黎浮世绘,两部片的思想布局谋划节奏结构甚至高潮处的音乐运用几乎是完全一致的,但本片的北爱问题中东纷乱前南战犯的新闻镜头把导演的意图表现的非常明确具体,剪辑的黑屏运用也与主题“碎片”极为贴切有效果;走在轨道悬崖边的人,悲剧就是周遭恶意敌意酿成的
禽兽哈内克再一次折磨了观众。他用这些喜闻乐见的新闻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地折磨观众,使得观众憋到最后最终有了那个开枪少年的心情。反正我对这些每天网络,电视,手机,报纸,地铁无处不在重复播放负能满满毫无营养真假无从考证铺天盖地的新闻真的是已经彻底感到厌烦。连看都不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