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命如此残酷,只能选择坚强!
母亲离家,父亲也自私地抛弃了Cyril。这是一个悲剧的开始,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心里承载了多少的绝望只有自己知道。
其实从电影一开始,观众就知道了生父根本不想抚养Cyril,他觉得11岁的Cyril是个包袱,想早点甩掉好让自己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对于一个11岁的男孩还讲,要直面这一点并不容易。
人们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更了解朝夕相处的人,信仰最切肤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可是事实一再地证明,我们是如此的无知。就好像电影中Cyril对他父亲的认识,还不如观众理性地分析来得直接和准确。当然也可能是,Cyril幼小的心灵并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所以,他一定要撞几次南墙才肯认命。
先是固执地给父亲打电话,然后百般设计逃出福利院回家找爸爸。守门人明明告诉他,他爸已经搬走1个多月了,他还是不死心,偏执地要亲眼见证早已人去楼空的冰冷房间。自己最为忠爱的自行车,他以为爸爸也一样珍视,因此认定了是别人偷走,真到亲眼看到父亲手写的小广告才确认,自己最宝贵的也是唯一的爱好,竟被父亲视作粪土。明明约好了见面,但这位父亲却放了自己亲生儿子的鸽子。Cyril满街寻不见人,还担心一刻不在,就会与父亲走失。这种心情竟比恋人之间的互相等候更为痴傻和决绝。毕竟人们常常认为,亲情比爱情可靠。而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做父亲一开始还不太忍心亲口告诉Cyril根本就不想见他,还假模假式地记下Cyril的电话号码,假惺惺地敷衍说“可能”会给他打电话。后来,他由于害怕儿子老是纠缠自己,再加上Sama的坚持,终于向儿子说出了最残酷的想法:我不要你了。一个父亲当着生人的面,对自己的孩子说不要他!如果我是Cyril,我也会想自残的。Cyril疯狂抓自己脸的那一幕,最让人心痛!
可是这个孩子天生固执,他爱他的父亲,所以总在心里为他的辩解寻找正当的理由。冒险偷钱这件事儿,让他认清了小混混的本质,但是手中有钱的他,却在第一时间就想送到爸爸手里。他觉得,偷来的钱(还保证不会把他爸供给警察)也许能融化父亲冰冷的心。况且爸爸本身就以手头拮据为由告诉他不能抚养,这回有钱了,是不是爸爸还有可能再把他接回去抚养呢?结果是,他爸把儿子和钱都丢在了墙外。这才是最致命的一击。一堵墙,终于将浓于水的血缘联系彻底切断。
被命运所羞辱的人,还要钱干什么呢?Cyril没有弯腰去捡那捆钱,保留着最后的尊严,带着最后的希望回到了Sama的身边。
改过自新,这可能是一个完全的结局。可是导演太坏了,这个电影让人绝望到无法呼吸,它只给Cyril和Sama最短暂的欢愉,就让Cyril与仇家狭路相逢。报亭的这一对父子倒是很典型,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在他们的观念里,血缘重于一切。为了亲人,可以包庇一切肮脏的想法与行为,这种作风像极了国内的风气。虽说这对父子的行为无耻,但却也让Cyril更加伤心:别人的父亲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儿子,而自己的父亲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责任感。苦苦相求,竟也难以得到父爱!
平淡的一句“我没事儿”,Cyril走了。他把人生的种种遭遇和羁绊甩在身后,把自己满心的绝望压在自行车轮之下。确实,生命如此残酷,我们只能选择坚强!
这个男孩的血液里充满了弑父情结的征召。身边所有的男性都充满敌意,从父亲到Sama的男友Gilles,从各种街头混混到报亭老板父子。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们会从灰色的童年中寻找到生存的意义和力量。
愿所有经历过童年苦难的孩子们,都能从这部电影中找到慰藉。
2 ) 迷失男孩渴望被找到
作者:罗杰·埃伯特
发表日期:2012年3月21日
译者:维吉留斯
评分:★★★☆(四星为满分)
这个凶猛的小男孩一直在运动,他紧绷着脸,表情坚定,骑着单车,跑过街道,敲着门窗,强烈要求,要求。他要求父爱,却得不到,他想要自己的单车,想要养母的接纳,想要社区中的流氓少年韦斯的认可。
他的名字叫西里尔,由托马斯·多雷饰演,他塑造了一个不可磨灭的需求形象。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间儿童福利院里,他被父亲抛弃在那,父亲答应回来却一直没有回来。他像一个年轻的侦探那样,有条不紊地寻父——拜访父亲带他去过的酒吧和糕点店,拨打一个永远无法接通的电话号码,设法进入父亲之前的公寓,他肯定自己会在那找到自己的单车,也许还能找到父亲盖伊(杰瑞米·雷乃 饰)。
获得2011年戛纳评审团大奖的《单车少年》是比利时的达内兄弟的另一部富有同情心的电影,他们强烈地同情被疏远的孩子和年轻人,而且他们在十分动人地讲述他们的故事时避免了情节剧和博人眼球的事物。在年轻的西里尔的人生中,有两件事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但它们不一定会发生。达内兄弟不会这样来伤我们的心。他们更喜欢关于日常生活的剧情片,对于西里尔这样的男孩来说,事情不容易一帆风顺。在简单的现实场景中,他们展现了一个男孩,他害怕自己被抛弃,但坚持认为父亲只是遗失了他,父亲会很高兴重新找到他的。
他无法忍受约束。他不接受指示。当他看到另一个男孩骑着他的单车经过时,他追了上去。萨曼莎(塞西尔·德·弗朗斯 饰)在当地开了间美容店,她找到了这个男孩,并从他父亲那买来了单车。当西里尔得知另一个孩子没偷单车时,他一定很痛苦——是父亲卖掉了它。他在商店橱窗里看到了一张启事,是父亲亲手写的。西里尔大约11岁,他会让一些观众想起特吕弗的《四百击》中的主角,但那个男孩有偶像巴尔扎克,而西里尔只有他的父亲,他不能接受这个角色。
西里尔大胆地问萨曼莎他能否住在她家。她同意周末带他去。结果很糟。因为害怕被拒绝,他的试探方式令人窒息。他问道:“你为什么同意我来你家?”她诚实地说:“我不知道。”他不停逃跑,最后比他大几岁的韦斯使他惹上了大麻烦。韦斯留着大背头,抽烟,喝酒,还带领着一个“帮派”。达内兄弟很善长展示韦斯是多么容易地操纵西里尔来实现自己的心愿。
这部电影只有87分钟,短小精悍,专注于西里尔。它没有“解释”他,因为他的一切都是可见的:他的需求、他被抛弃、他鲁莽的决心,他无保护的青春。年轻的托马斯·多雷用天生的真诚和专注来饰演这个角色,没有一秒显得做作。演员阵容虽小,但达内兄弟还是用了一些常客:杰瑞米·雷乃,《孩子》的主演,他在那部电影中饰演一位非常年轻的父亲,试图通过卖己自己的孩子来赚钱。酒吧里的男人是奥利维耶·古尔梅,他是达内兄弟的杰作《他人之子》的主演。
《孩子》与《他人之子》。一次又一次,他们的主题是父母、孩子、疏远、叛逆。但是达内兄弟爱这些角色,也不会责怪他们。他们关注自己的痛苦。他们发现美好,分享幸福。《单车少年》中最神秘的角色不是那个孩子,毕竟他的故事很容易理解。而是理发师萨曼莎,由凄美的塞西尔·德·弗朗斯饰演。这位女演员的眼里写满了故事。
有那么一刻,她被迫选择,当她做出选择时,她透露了很多,关于她是如何走到人生这一步的。西里尔问她:“你为什么同意我来你家?”她说她不知道。当她做出选择时,我们感觉到她是清楚地知道的。
3 ) 徘徊在爱恨、对错、善恶之间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
对于主人公单车男孩Cyril来说,生活仿佛在一瞬间就颠覆了自己刚刚成形的小小的世界观。以为会一直爱着自己的父亲突然把自己抛弃;象征爱与承诺的自行车被轻易的卖给别人。在得知真相如此残酷的时候,Cyril终于忍无可忍地自残流泪。
大人们对我说的话都是对的吗?Cyril对所有的事情都开始质疑了。在认识小混混Wes后,Cyril迎来了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转折点。他向Wes学习怎样袭击人然后偷盗,他为了追随Wes刺伤了心疼他的理发师Samantha。摆在Cyril眼前的路有两条——成长徘徊在爱恨、对错、善恶之间。
年少时我们常常会问自己,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短暂而屈指可数的阅历令我们常常分辨不能。也许仅仅一件事,就让我们重新为善恶下了定义,从此成为我们今后人生的一条基本准则。
一切为了爱而勇敢做的事情都是对的吗?为了自己而做的事情哪些又称之为恶?那些不为人知的邪恶带来的刺激感为何如此令人兴奋?不止一次年少的我们都徘徊在爱恨、对错、善恶之间。
Cyril袭击并偷窃得到了很多钱,他准备把这些钱交给穷困潦倒的父亲,却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拒绝。他和Wes商量,却遭到了Wes残酷的孤立和抛弃。
无疑,Cycil应该对Samantha的接纳和不离不弃报以感激,但是我想他同样应该对Wes的抛弃报以感激。因为正是Wes的抛弃,才让Cyril离开了恶的、爱憎不分的、损人利己的道路,回到善的、爱与宽容的、替别人考虑的道路上。
在电影开始时,Cyril独自一人在大街上奔走,寻访父亲的下落。虽然人来人往,但是Cyril是那么的显眼,因为他的身上、表情上都流露出爱、勇敢、毅力与坚强。影片最后小Cyril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默默不语地走向自行车。他依然是那么的突出,因为他的身上不仅流露着爱、勇敢、毅力与坚强,还闪耀着宽容、牵挂、承担。
我们欣慰的看到,在生活的折磨下,Cyril挣扎着成长了。感谢上帝,爱、善与勇敢最终和他相伴。
4 ) 我们时代的寓言故事
作为戛纳史上少数的几位获得过两座金棕榈奖的导演,比利时达内兄弟可谓这个双金棕榈俱乐部中的佼佼者。自 1999 年凭《罗塞塔》一鸣惊人拿下第一座金棕榈后,他们便和戛纳保持着极好的缘份。在千禧年代以来,他们可谓叱咤戛纳,先后凭《他人之子》《孩子》和《罗尔娜的沉默》轮番获奖,而进入 2010 年代,两兄弟依然维持着高产的创作力,从《单车少年》到《年轻的阿迈德》,足足有四部入选过戛纳竞赛,而其中 2011 年摘下评审团大奖的《单车少年》可谓这个十年里最出色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中出现被偷的单车与父子关系的描写,难免让人猜测达内兄弟是向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经典《偷自行车的人》致敬。不过,这并非一个父子情深的故事,相反,男孩的父亲是一个极不负责的典型,他将儿子丢在福利院后便不闻不问,先是卖掉送给儿子的单车获利,再是等儿子找上门时,仍不情愿与之团聚,而是丢给一位女发型师帮他照顾儿子……这看似一个平平无奇的青春成长故事,却在精准的剧本里娓娓道出各色社会及道德问题,从福利院到寄养家庭,再到毒品问题,以及赎罪与宽恕等等。
达内兄弟一向不遗余力地关注社会边缘群体,这个 11 岁的男孩显然是不良青少年的模子:脾气暴躁、没有礼貌,像一头难以驯服的野兽横冲直撞。这个人物形象与《罗塞塔》的女主角有几分相似,一直处于不肯停歇的奔走之中。导演延续了标签式的美学手段,凭手持摄影、快速剪辑,突出男孩的敏捷动作,再用红衣服的色彩意象凸显其躁动不安的情绪。作为关键的符号——单车,则成为了男孩的代言标志,他四处奔走想找回丢失的单车,隐喻着他想找回稀缺的父爱;而遭到父亲遗弃后,他在女发型师身上找到亲情延续,两人欢乐地骑车,以及最后骑上单车消失的结尾镜头,都是一种缩影,暗示着他一心奔向所追求的亲情和爱。
尽管这个不良少年的成长经历并不陌生,但是导演却决不依赖说教的口吻,而是留给观众思考空间,去揣摩家庭与社会环境如何造就出这个野蛮的孩子。由于父亲的不作为,男孩转向在年龄大的男性身上找认同与存在感,于是引出毒贩的角色。不过,在金棕榈大师的作品里,边缘群体的形象不落俗套,这些未成年的毒贩未必真如我们想象般无恶不作,其背后也有身不由己的苦衷,由此,又回到了亲情关系的核心之上。这种不作评价的刻画,让人能更客观地审视青少年误入歧途的缘由。
说到亲情题材的作品,当今最厉害的莫过于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他的《小偷家族》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群体描写得栩栩如生。没想到早在《小偷家族》诞生的 7 年前,达内兄弟率先塑造出一对没有亲缘关系的母子,同样催人泪下。男孩与女发型师的关系显然比他与父亲的来得更亲密,从侧面证实了即便出生于糟糕的原生家庭,也能从寄养家庭中找到真正的亲情与爱,这也是助不良青少年走上正路的关键。
电影的篇幅不长,导演却在 90 分钟里透过飞快的节奏牢牢吸引住观众。全程聚焦在人物角色的行为动作上,摒弃了好莱坞情节剧的套路,以及人物的心理分析。采用省略叙事关键的手法,比如忽略分析女主角出于各种原因对这个不良少年不离不弃,甚至主动与男友分手。这个留白处理狡黠地操纵着观众的好奇心,也给这个现实风格的故事沾上突如其来的童话色彩。不得不提,导演这次破天荒用上了配乐,这种此前一直回避的煽情手段,在此却有意增添了一丝寓言的味道,令熟悉达内的影迷颇为惊喜。
此外,导演还采用前后场景与人物动作的重现(树林、爬树、棍棒击倒)的情节,这显然不是偷懒之举,而是逐步刻画主人公心理成熟、道德观确立的必要手段。最后一幕在之前已出现过,男孩拼命追赶一个小恶霸,逼得对方爬上树,之后还向其拳打脚踢。这回却在身份上发生了互换,男孩成为了被追打的对象,还不小心从高空坠落。
这种戏剧性的转折在之后的《年轻的阿迈德》里重现,男孩奇迹般醒过来后,并没有愤怒报复,却是淡然告辞、骑车离去。这个意想不到的结尾表明了男孩的成熟,不仅学会了宽恕别人,还意味着其真正懂得了该如何赎罪:必须彻底告别过去,才能寻找充满希望的未来。这个结尾既点明主旨,且余韵悠长,是达内作品中又一个完美的落幕。
5 ) 每个人的单车,
每一个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少年。如是说。片子开头,西里尔乘电梯去寻找抛弃他的父亲,镜头的特写,男孩倔强的神情,那种近乎于愤怒的眼神,生冷的,让心都硬着疼。
很多个场景,听到这个所谓的叛逆少年大声说 :NO!
寄宿学校的辅导员叫他不要再打那个早已打不通的电话,他说不要,
门卫一遍遍的告知他,他的父亲一个月前就搬出去了,他不要相信,直到翻遍了家里的每个角落,他还是相信并且渴望得知关于父亲的一切,他不要,不要相信父亲真的不在了,不要。
Samantha告诉他单车是从别人那里买回来的,他固执的相信那是别人偷的,并不是父亲卖掉的。他不要,再看到父亲贴出的售卖广告上,出售一辆绿色宝马和一辆儿童单车时,他还是不要相信,直到他的爸爸告知,我没有办法。他还是不要。
收养他的Samantha要他不要跟那个街上的混混接触,他不要。
倔强的少年在任何人面前都执拗的倔强,只有在他父亲面前,那个没有勇气承担责任,生活压力的男人,倒不如说还是个孩子的父亲面前,他从来都温顺,从来都没有大声的抗议:NO!即便父亲对他说,不要再来找我,我不想看到 你,不要。
主观来说我并不想破骂这个父亲有多狠心,每个人要选择怎样的生活,我们管不了。
欣慰的是少年并没有变的阴郁,片子当中,少年暖色调的红色外套,骑着单车飞速的身影,像一团跃动的火苗。我倾向于他所带来的温暖,在人性的恶劣,生活的压抑面前。
片尾,导演不动声色的煽情,沉默式的结尾,延续了达内兄弟一如既往的风格。
虽然它只是一部电影,我还是祝愿少年还有少年的父亲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辆“单车”。
6 ) 有些伤,深入骨
如果要评选戛纳影展最钟爱的几位导演,比利时的达内兄弟肯定名列榜单之上,他们的作品几乎每次都从戛纳影展评委手中捧得一个重要奖项,更曾两次摘下桂冠金棕榈奖,不仅是戛纳影展的常胜军,也是双金棕榈奖俱乐部的五名成员之一。
非电影科班出身的达内兄弟以拍纪录片起家,在正式拍摄电影长片之前,曾经以社会低阶层人物为主题,拍摄多达六十部的纪录片。在进入电影长片时代后,达内兄弟仍旧延续过往的风格,透过紧贴的跟拍镜头,近距离观察某个置身社会低阶层的人物,带领着观众一步步走进影片人物所经历的困境。
达内兄弟的作品没有复杂的拍摄手法、没有宏观的哲学议题,也没有众位电影大师热爱使用、需要进一步解析和诠释的象征性事物。除了运用得炉火纯青、具有标志性的记录片跟拍手法外,他们的作品总是很简单、很朴素、很直白。然而这样的作品却倍受戛纳影展和欧洲观众的青睐,除了因为与众不同的纪录片式写实主义风格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达内兄弟的作品抱持着不批判、不讽刺的人文关怀态度,带领着观众去看、去理解某个社会问题之余,进一步打动观众的心,让大家想去关心、想去帮助、想去改变。换言之,达内兄弟的作品已经超越艺术表现的领域,俨然成为一个社会观察、社会研究和社会改造的工具。
■《单车少年》(The Kid With A Bike)是达内兄弟最新的作品,拿下2011年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从议题上来看,这部作品可说是达内兄弟夺得2005年金棕榈奖的作品《孩子》的延续。在《孩子》里,影片讲述一个以偷窃为生的青年狠心卖掉自己亲生骨肉的故事,《单车少年》则讲述的是一个遭父亲狠心遗弃的11岁男孩西里尔的故事。尽管影片的观察视角从遗弃者转移到被遗弃者身上,但达内兄弟固有的关怀和理解风格却是始终不变的。
《单车少年》的整体色调是明亮的,剧情走向也是残酷中带有美好,然而结局的安排却让人产生无限唏嘘的辛酸感受。在现实而残酷的世界里,当受害人不惜一切代价都要保护自己的儿子时,没有父亲的西里尔却只能默默地承受迎面而来的伤害,放开被父亲遗弃所带来的挫败与愤怒之际,他也放掉了保护自己、声张自我的能力,有些伤,深入骨。
对于西里尔的父亲抛弃孩子的行为,《单车少年》与达内兄弟的其他作品一样,没有任何批判或谴责,只是透过镜头静静地述说,有些人,就是无法当个好父亲,与其不停地责怪这些人,不如细细凝视那些遭到遗弃的孩子,让这些孩子的经历说出自己的痛苦,当所有人感受到这份痛苦后,兴许能在里头找到理解和出路。
面对父亲的遗弃,就像大部分人在面对巨大的心理创伤时一般,西里尔先后历经了否认、愤怒、交涉、消沉和接受等过程,而且因为年幼,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他既无法理解,也无法排解,于是愤怒的情绪只能导向自己,结果便是用种种行动伤害自己、损毁生命,任由周围的堕落与危险迎面撞来。在此之中,别扭性格与失足行为随之产生,唯有包容和耐心才能为他张开保护的伞翼,让他从悬崖边上安全地降落到平坦的地面。但影片的结局却也指出来,虽然有社会福利院、有沙曼莎这样的善良人士伸出援手,对于像西里尔这样遭遇的孩子,伤害是被深深地刻画在心里,必须有更多的关怀才能使之愈合。
无论成因是什么,有些社会问题就存在那里,需要人们去看、去听、去关心、去理解、然后去改变。透过《孩子》和《单车少年》这两部影片,达内兄弟指出来,一个缺乏责任感的父亲不仅会陷入堕落之中、成为社会的负担,还会将伤害带给下一代;而一个失去保护和关怀的孩子,则容易受到堕落的吸引,最终成长为一个缺乏责任感的父亲,将伤害不断延续下去。在这当中,社会问题就像一个痼疾,一个纠缠难解的圆环,很难找到最初开始的点。我们虽然无法找到问题开始的起点,但也正因为如此,只要在这个圆环中的任一处切入,将伤害就此愈结在当下,这个恶性的循环便能就此打破。
■就剧情和议题来说,《单车少年》只是《孩子》的延续,并没有太多超越前作的地方,然而在跟拍镜头的运用上,达内兄弟在《单车少年》里展现了更上一层楼的表现。在影片中,西里尔骑着单车不断地在生活中来回冲撞,试图在当中找回逝去的父爱,在处理这些动态画面时,除了一贯的紧贴人物、配合人物动线的镜头调度之外,达内兄弟还将动态跟拍、定点转动和固定镜头结合起来,烘托出一个11岁孩子被遗弃在人海中的慌乱心情。
当西里尔骑着单车时,常常是从正面的动态跟拍开始,镜头紧贴着西里尔一段距离后,在转弯处便突然停止移动,只让镜头随着西里尔的大角度转弯而转动,最终镜头则固定在西里尔渐行渐远的背影上头。在这个过程之中,透过最初的正面跟拍镜头,观众被深深地带入到西里尔的环境中,深切地感受到他莽撞焦急的心情,但在急转弯后,镜头不再向前移动,观众也被滞留在原地,只能透过固定镜头张望西里尔那远离的瘦小背影,在心里为这个年幼的孩子感到担忧和唏嘘。
在《单车少年》中,达内兄弟罕见地使用了配乐,对于配乐的处理上头,我个人觉得是减分多过加分,贴近现实的记录片跟拍手法已经很足以将观众带入影片的情景中,再用cut in方式数次重复切入带有惊恐氛围的贝多芬乐段,不仅未能进一步带动观众的担忧情绪,反倒是产生了吓人一跳的突兀感觉。
加满五星。翻墙见父后骑车狂飙那一段我胸口都快炸了。
重回新浪潮
达内兄弟最佳之一,2011戛纳评审团大奖。一位倔强男孩的寻父之旅,一场残酷而不乏温情的成人式。西里尔稍显破旧却能风驰电掣的小单车恰似其青春年岁的象喻,可以决绝地猛冲,但终究不会给成人世界带来实质性的毁损(一如仙女般的养母所骑的大码自行车),在必要时刻也能灵活转向,轻盈与涩滞并存。影片恍若一趟情感过山车(一如片中西里尔不愿与人一起坐,跳了出去,成人观者却一坐到底),叙事迅疾而不突兀,简洁而不失余味,即使达内兄弟这回破天荒用了几段叙境外配乐,也都恰到好处地释放了情感,并无煽情之嫌。父子相见时的画内配乐则强化了二人间的隔膜。达内兄弟的手持运镜更加地稳重克制,常用远景长镜头表现单车少年的飞驰身姿。男孩所穿的红衣可上承自[一诺千金][罗塞塔],不愿承担责任的父亲契如[孩子]续篇。(9.0/10)
年轻的阿迈德与此一部如出一辙,行动就是电影的一切。结尾就是一拳重击:恶将永远隐秘地留存在世间,尽管平庸隐秘,但还是异常凶狠。达内兄弟不仅精通小孩,更精通阿伦特,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逃得过他们的法眼。
简单故事,但小孩子爆发出来的情感力量有如李沧东作品中的人物。一开始以为会是“偷自行车的人”,末了发现是少年版的“鱼缸”。自行车、树林,这两样东西在《罗尔娜的沉默》也很出色。我的2011年度十佳。
电影是好电影,但是我实在不喜欢这个坏小孩啊!太任性了!好几次想捏死他。但后来又好可怜啊。冷煽情处理也好受不了啊,摆明了要玩弄观众情绪,手段太卑劣了。呜呜。
《单车少年》是一部有生命力的电影,保持了达内兄弟一贯的洗练简洁,朴实自然的风格,把所谓技术或戏剧性藏得很深,丢得很远,像温情版的《四百击》。喜欢西里尔这个倔强叛逆生龙活虎的好孩子。从树上掉下来的西里尔在将被人毁尸灭迹时,挣扎着爬起来拍拍灰尘踏上单车,晃晃悠悠走上回家路,打动我了。
#达内兄弟电影回顾展# @ MOMA。好爱这部!三幕特别工整,辅以达内作品中难得一见的配乐作为烘托。这部的结尾设置是目前看到的六部中最喜欢的,没有停在“浪子回头、母子相视”那个画面,而是继续发展,让恶再一次靠近他;于是,原来的施暴者成为了那个原谅别人的受害者。包裹着他的爱意这一次彻彻底底地胜利了。ps:和《孩子》连看就很妙。
《单车男孩》长大了是《孩子》,《罗塞塔》长大了是《罗尔娜》,两人合夥干的事是《罗尔娜沉默》,两人生下的孩子下场是《孩子》
从不解,到认同,到厌烦,再到心疼。最后那骑车远去的背影啊,真的是在心上重重一枪。
依然手持,依然底层写实,依然关注的是亲情。达内兄弟拍这种东西有点完全信手拈来了,配乐很妙。
这就是童年啊,不懂事、叛逆莽撞,对自己认定的事情执着,不想把每件事都告诉大人却又不得不依靠他们。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一段时光,虽然可能没有电影中的戏剧化。
挥挥衣袖,不带走一丝怜悯。
(竟然有配乐,还是贝多芬!)大概是自一诺千金后目光最温柔的达内,给足了距离,尽管实际上残酷丝毫未减(你看最后那商量推卸责任的父子俩),但悲悯流露消减了一丝残忍,看得我心也一软一沉,为之触动。少年摔落后被萨曼莎打来的电话铃声唤醒,是这场拯救浓缩的奇迹一瞬;少年在阴暗树丛中完成救赎,重新走入光明骑车上路,种下微弱又切实的希望。单车的意象用到极致,是过去的连结牵绊,是被转手抛弃的累赘,是无依无靠时的同伴,是相伴而行时的依靠,是变档加速的成长,是回家和抵达远方的可能性,是「我」这条渺小生命存在的见证。最爱的达内。
冷静克制,留给观众空间和余地,结尾处理得尤其好,避免煽情滥力;可怜的娃,幸甚追逐梦想的单车,幸甚有不离不弃的陪伴,即使在他遭遇弯路后,心灵仍未受俗世阴影蒙垢。
达内兄从来都在告诉其他导演:我们是如何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表达得饱满的。不变的题材,不变的省略性叙事,不变的手提摄影和中近景,人物和场景的伏笔以及细节处理都恰到好处。同时,影片中的角色从来没有绝对的善恶。当所有导演都在试图所谓的突破时,唯独有达内兄弟坚守阵地而从不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这才是不动声色的煽情
寻不回缺席的父亲,倔强的单车男孩自己成了男人。
关于找爸爸的傻逼题材,中国孩子,尤其现在孩子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观点且不说《雾中的风景》中,一位不负责到极点的妈妈(孩子没爹就可见端详)欺骗孩子,说两个孩子的爹在国外,结果两位未成年踏上不归路,女孩最后被强暴。中国孩子绝对没那么2,自立能力比传闻中的强大的多,跟谁都可以过,跟亲戚
女人和少年的关系令人困惑,毫无来由的友善与理解使故事整体缺乏真实感。在此之上少年的表演自然内敛,激烈处颇惊心动魄。骑车长飙与翻墙探父一节看得人心潮翻涌。几处配乐颇为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