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关阴谋政变的豪华传记片,取材自1930年代法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风流潇洒的主人公是一位法国籍俄国犹太人,他曾以诈骗罪被捕入狱,出来后改名换姓四处行骗,从事非法的投机活动,最终控制了全巴黎的新闻出版界、跑马场、政界以及豪华的社交场所。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赌徒。最终丑闻败露,与之一起倒台的还有许多受牵连的政府官员。他在追捕中不得不自杀。而这一事件同时也暴露了法国政界的内幕和丑闻,加剧了内部派系的斗争,使得法国政府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差点就垮台了。
影片通过这样一个在上流社会靠行骗耍手段而飞黄腾达的骗子故事,来检视在那段经济不景气、人心彷徨的年代中人性的趋向和人的精神状况。中间还插入了苏联流亡人士托洛茨基来法国寻求庇护的内容,跟史塔维斯基组成鲜明的对比。编导目的在于暗喻法国政治取向的两种极端方向。桑德海姆的音乐恰到好处地配合了画面。
历史课我就不展开了:affaire Stavisky,20世纪30年代法国最重要的丑闻,影响之深远,可以和19世纪末的巴拿马丑闻相提并论。曾经引发各种反议会力量的动员,反犹力量的崛起,街头骚乱,第三共和一度陷入危局,Camille Chautemps政府倒台。(30年代的局面和如今法国乃至欧洲民粹力量崛起的现状之间的比照,留给时政评论博主们慢慢展开吧……)
这片子74年在戛纳上映时被狂批:把一个惊天欺诈犯表现得如此温文尔雅,把错综复杂的案情表现得冗长缓慢、太多修饰场景……但我觉得我还挺喜欢的。表演方面:这是Belmondo我觉得最出色的表演之一,围着他的几个配角也很有趣(特别喜欢Michael Lonsdale),中间还有一幕有Depardieu突然冒出来向Belmondo兜售他的发明,结果当然是乖乖地被Belmondo训话,就好像是长辈演员训话晚辈演员一样……内容方面:毕竟时代已经变了太多,第五共和无需再去为第三共和的丑闻拍历史教育片,拍成这种华丽的样子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中间还穿插了同时期流亡法国的托洛茨基的经历,导演用他的镜头在前左翼革命家晚年的凄凉命运和这位深谙游戏规则的骗子在资本主义精英阶层中的叱咤风云间建立的对比,我觉得是成立的。
摘抄一段Cinémathèque网站上对这部片子的介绍:
Portrait d’un homme d’affaires, séducteur et escroc de haut-vol, le film est boudé lors de sa projection cannoise en 1974. Resnais avait pourtant prévenu : « Ce ne sera pas un film politique, encore moins une œuvre à scandale ou à révélations. On n’apprendra rien qui n’ait été mille fois écrit sur le sujet. Ce qui nous intéresse, c’est la légende. » Quant à Belmondo, qui apporte à son personnage tout son panache, il fulmine : « Les critiques ne m’ont jamais empêché de dormir, sauf sur Stavisky. Il y a eu un tel déchaînement. Là, j’ai dit : ""C’est vraiment des cons !"" Dans Stavisky, ils me reprochaient d’être sympathique. Mais vous connaissez un escroc antipathique, vous ? Un escroc antipathique, il n’escroque personne ! »
译:这部电影描绘了一个魅力十足、骗术高超的商人的肖像,1974年它在戛纳上映时遭到了冷落。雷乃其实早先已经提醒过:“这将不会是一部政治电影,更不是一部丑闻、揭密的电影。电影将讲述的都是这个主题上被写过无数次的内容。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传奇。”贝尔蒙多把他全部的才华都注入了他演的这个人物身上,他激烈地回应道:“批评的声音从来不会让我睡不好觉,除了在《史塔维斯基》这部电影上。当时的批评是如此猛烈。于是我就觉得:‘真是一群傻X。’在《史塔维斯基》里,他们指责我演得给人好感。但你们认识令人反感的骗子吗,你们认识吗?一个令人反感的骗子是骗不了任何人的!”
(无法反驳啊!)
2021-11-13
=。=最有意思的地方让我睡过去5分钟 悲哀啊
3.5 #法国电影大师展# @宛平剧院,和连看的马里昂巴德相比,算结构很清晰、情节性很强了doge,虽说整体上显得“平”了些,但仍然应属与众不同的罪案片,毕竟看完后,脑袋里不是这个犯罪分子如何坑蒙拐骗水平高,而是爱,是那一串雪貂皮上的血泪,是狱门外的白玫瑰篮子,是闪闪发光的脖颈,这也算是很法国了,贝尔蒙多老师出演这般叫人恨不起来的坏蛋得心应手再合适不过,还有个神奇的点是托洛茨基成了本片重要配角
#SIFF2014#重看依旧觉得好看;看似散乱,其实章节切分得仍然很工整;大框架和小内景都倒置悬疑,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各人口中的罗生门,拼凑出一个荒诞而真实、迷人而邪恶的骗子,托洛茨基的存在是整个故事的时空背景,且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
最后关于死亡的那句话不错——它如此黏稠,确保其中没有死人
影片虽是大主角戏,但发挥演技的空间很窄,在这个情况下,人物却很有魅力,除了因为台词写得好,大概也因为托洛茨基一条线的作用,故事和历史交织在一起,虚构人物和历史人物形成对照。所以有同场观众觉得托洛茨基线多余,我不这么认为。导演如此讲述,实现了对当时法国政治以高明、微妙的展现。分数偏低,我想电影创作者对这部电影的喜欢,可能要高于其他观众。ps:我想到了去年看的《正午之星》,德尼走在相反的路上,她是去政治性的,所以片子拍得轻飘飘的。
整个过程都在想男主的助手是谁,点进豆瓣页面终于想起来了!!!是Pietrangeli《来访者》的男主!!!!快去看《来访者》吧超好看啊啊啊。(会有热度吗)
at大光明。大师二流作,总体有一点《生之欲》的结构,连着《去年》看只觉情节清晰,甚至工整到流俗,比如幽灵、白花、枪(睡在花丛中在我国观众看来太那啥了),托洛茨基线可能是想突出流亡人物翻江倒海,或者说卡里斯玛尚能饭的时代背景,但脱节感也很明显,关键左右之争、暗流涌动的社会氛围没拍出来,雷乃很善于勾连谜和爱情,阿莱特美得很有说服力,但完全花瓶的处理未免让“谜”缺乏深度。
异常出彩的人物传记片,一个富有魅力的骗子的故事,桑爷爷的作曲更是锦上添花。
小西天2023.1.14 沙丹介绍中戏一位老师做了片前导览。一个冒险家的故事。
看雷乃实在focus不了……尤其好几个人令我脸盲。但1.这个角色很适合Belmondo 2.CharlesBoyer实在太迷人了……几次我醒来都是正好切回Claridge空镜。没有当故事在剪,但it's fine @大光明
2.5. 散乱。其实我觉得这个人物很有故事很有魅力啊,可是看下来就觉得平淡如水。倒是最后说“他的秘密就是Arlette”这句有点触动。不知怎的总是想起侯麦的“三重间谍”,觉得里面的人物刻画和情感好多了。
这大概是个行活?混乱的叙事,被剪碎了的史塔维斯基和那个看起来很宏大的背景……也难为了雷乃,他的职业生涯似乎都没表现出去塑造一个“人物”的兴趣,于是乎无论是贝尔蒙多还是史塔维斯基,都没能散发出魅力来;雪茄插进奶油的镜头后来在[无耻混蛋]里见过
碎片的片段拼出人物印象 个体的渺小和历史的偶然 可是他真的不肯好好剪 两位女性都太好看了
4.5 stars. 毫不费力的诗意。片头擦入样式的字幕已经预示了史塔维斯基的多重身份只会通往虚无
一个爱戴红花的千面骗子“亚历山大”的时代悲剧。让-保罗·贝尔蒙多将史塔维斯基的自信、魅力、风度翩翩都演绎得极为出彩,但是配角查尔斯·博耶大叔更为亮眼啊,于是后者夺去了当年的戛纳最佳男演员。结尾甚棒,配乐犀利.
顺应着68年后“政治惊悚片”的商业趋势拍摄的作品,但雷乃对这一类型的把握显然不如科幻类型(《我爱你,我爱你》),战争类型(《莫里埃尔》),即使选用大牌明星贝尔蒙多也仍旧无力回天。至此,雷乃在剪辑、音画关系与剧作层面上的巴洛克倾向完全转化为在场面调度,尤其于布景上的巴洛克倾向,豪华奢靡的酒店却不再具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那种蛊惑人心的魅力,再精美、准确的调度都难以掩盖剧作上的浅显,而雷乃最具风格化的蒙太奇剪辑在《史》中也尽显疲态,除却贝尔蒙多死前一场中的硬切闪回还残存着些许《我爱你,我爱你》般的风韵,其余段落也都仅限于稳定一个同一化的视点,构建起某种好莱坞式的角色认同。2022.12.18
雷奈中行走的問題,今敏。
78/100 带有法国电影优良传统的优雅,视觉方面仍然不错。结尾会让贝尔蒙多的粉丝很伤感吧。
画面非常讲究,可惜故事不够一气呵成,比较散
7.2,这个故事是真的又臭又长又散乱,但片子从服化道到灯光镜头调度所呈现的奢华贵气有格调是肉眼可见的。所以从美学角度,我愿意给四星。PS:安妮·杜普蕾那几套圣罗兰礼服也太美辣!